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下的繼續教育發展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縱觀目前職業技能發展史,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在大背景下,作為一名繼續教育工作者要用改革的精神和毅力將技能培訓,將繼續教育事業做好、發展好,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以及國家經濟騰飛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這些論斷和理念以及當下發展形勢,建設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勢在必行,而要大力踐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發展繼續教育就成為不可或缺的環節。本文對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背景下繼續教育的發展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進行思考。
關鍵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繼續教育
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將大力促進職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從而擴大就業機會,因此對于人們各方面素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我國的繼續教育將出現重大變革。在目前背景下,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解決就業問題,職業技能培訓也將巨大發展。作為繼續教育工作者,要用改革的精神和毅力將技能培訓繼續教育事業做好、發展好,為新舊動能轉換以及國家經濟騰飛、穩定就業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作為關鍵環節的繼續教育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背景下,怎樣發展是今后需要思考的內容。
一、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背景下推進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繼續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的教育和訓練的總和”[1],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是終身學習,技能人員更需要終身學習,不斷與時俱進才能跟上信息發展的腳步。繼續教育接受完正式教育之后的是大學后的再教育。根據教科文組織定義,繼續教育是指那些已脫離正規教育、參加工作和負有成人責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既包括繼續接受本階段的正規教育,也包括在特別領域里的探索、更新和補充知識技能的活動[2]。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相比,繼續教育本身更具靈活性和創造性。繼續教育將學習、生活與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能夠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沖破時間、空間對高等教育的束縛,充分發揮靈活教育的功能,更加適合時間不便的人員提升自我。
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背景下繼續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國家十分重視職業技能培訓,出臺一系列措施促進技能培訓,職業技能培訓能短時間提升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水平,從而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在此基礎上勞動者提高了就業質量。從而為促進新舊動能轉換以及國家經濟發展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對于我國目前階段具有重要意義。在特殊時期大背景下的繼續教育可以說大有可為,但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認識定位不夠準確一方面,社會上普遍輕視繼續教育,認為學歷教育比非學歷的繼續教育重要,繼續教育僅僅是對學校教學資源在課余時間進行有效利用以實現創收的一種途徑,繼續教育是學歷教育的一種補充,是一種低層次、低水平的教育[3]。這種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大眾對繼續教育的認識,不利于我國繼續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國家雖然現在十分重視職業技能培訓,但是大眾包括技能人才普遍認為動手能力更重要,再加上多年的工廠車間經歷已經磨滅了技能人才再提升的決心,很多技能高手、專家滿足于自身的水平,不再追求提高。而且很多繼續教育機構開設的課程都是課堂式授課,時間、空間、精力上的沖突更加不利于技能人才參加繼續教育。
(二)教師隊伍質量參差不齊,教學質量不高教育的發展需要一支充滿活力、充滿耐心、師德高尚并且業務精湛的結構化專業隊伍,需要不斷涌現出好老師。對于教育而言是這樣,對于繼續教育來說高水平的教師更加重要,但現階段繼續教育的教師多是由培訓機構拼湊而成,大學生、兼職教師等不專業人員構成了繼續教育的師資,由于臨時組成,缺乏統一管理,教學質量一般難以保證。所以在這種政府、學校各個部門都忽略繼續教育的情況下,我國繼續教育發展緩慢,這種情況嚴重影響著繼續教育質量的提高。教師隊伍質量不高,對繼續教育投入少等因素都導致繼續教育水平不高,報名人數少,最終造成惡性循環。
(三)教學形式單一,課程不滿足需求不管是學校的繼續教育部門還是社會上的繼續教育機構,當前的教學組織形式相對單一,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且課程設置遠離實際工作需要,這樣遠遠不能滿足當前需要。對于技能人才來說,除了理論知識還有重要的實際操作,所以形式單一的繼續教育模式并不適應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背景下的繼續教育發展。傳統的繼續教育模式采用教師課堂授課制,利用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時間,這種形式受制于時間、空間,一旦出現懈怠或者時間上的沖突,可能影響整個教育效果。當前繼續教育課程的選擇多數集中在理論知識的補充,且課程體系比較雜亂,課程的選擇也比較陳舊。現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尤其是專業技術日新月異,如果課程還是幾年之前的老技術,實操設備還是老設備,那必定不滿足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背景下繼續教育的發展。
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背景下繼續教育發展實踐
(一)繼續教育重新定位,提升對繼續教育的認識職業教育大有可為,職業技能培訓也應當大有作為。中央領導在多次會議上反復強調職業技能培訓,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說明國家逐漸意識到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背景下必須重新定位繼續教育,提升對其的認識。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都是重要的教育,對于終身學習的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兩者知識教育形式的區別,繼續教育與學歷教育相比,其本身具有獨特的優勢:實踐課程豐富與實際聯系密切;專業課程與社會需要接軌;突破時空限制。因此各個學校、培訓機構在開展繼續教育時,應充分考慮自身的優勢條件,凸顯自身優勢專業,辦出特色。
(二)創新繼續教育形式,開展“互聯網+繼續教育”“互聯網+”走進各個行業,在終身技能培訓背景下,繼續教育也要牢牢抓住這一形式,創新繼續教育的形式,大力發展網絡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無校舍的“多媒體大學”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為繼續教育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極大地拓展了受教育機會。教育的網絡化,使得職業技能人員可以隨時隨地,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開始學習,終身學習有了保障,實現了“學習化”人生。網絡教育的發展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改變了原有繼續教育模式的封閉化,使得課堂更加靈活,為學生節約了時間、精力,使繼續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融為一體,更具有生機與活力。
(三)實現資源對接,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包括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理論課程講解清晰明確,實踐課程貼近實際,便于操作,解決實際問題,完整的課程體系應該是螺旋遞進式得課程體系。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我國近幾年繼續教育的實踐情況來看,最大的問題普遍是缺乏系統性、可操作實用的課程體系,要加強繼續教育的發展就必須加快繼續教育課程建設,考慮其實踐性特征,嘗試納入正常教育發展的軌道之中,使其得到應有的重視。
(四)繼續教育進社區,拓展繼續教育新領域繼續教育的發展需要完整的課程體系,高素質的教師,而進一步發展還需進一步拓寬發展空間。我國是人口大國,各省市街道、社區林立,可積極開辟與街道、社區合作的共建平臺和聯誼機制,加強與街道、社區的合作發展。在豐富繼續教育課程的同時本著立足社區、提升居民素質、服務社會的宗旨,提升繼續教育內涵,改革繼續教育的新模式。例如,針對社區居民需求,開發多種培訓項目,針對社區居民的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吸引更多的社區居民參與其中,耳濡目染中提高社區居民的素質。也可以針對社區居民不同的需要,為不同的居民提供專項培訓或者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服務,開辟合作的新形勢。
參考文獻:
[1]張曉亮.終身教育體系下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的發展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5(22):100-101.
[2]吳家桂.繼續教育:現階段我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切入點[J].中國成人教育,2001(12).
[3]張碧霞.從繼續教育入手完善終身教育體系[J].中國成人教育,2000(8).
[4]張淑君.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發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
[5]葉華喬.基于終身教育理念的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發展[J].繼續教育研究,2016(03):19-21.
[6]宋捷.大數據時代下繼續教育的走向淺探[J].教育現代化,2017(04).
[7]劉玉芬.新形勢下繼續教育創新機制的思考.教育現代化,2017,4(14):45-46.
[8]孫干.高職院校繼續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下的發展和創新[J].科技資訊,2012(17):245.
作者:田娜 單位: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