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創新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根據教育管理學的相關理論,梳理出活動、體制、機制、觀念四大研究范疇,共同構成了管理的重要內容。基于四大研究范疇,分析了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問題,并提出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創新的四大舉措,即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創新、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創新、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機制創新和、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創新。
關鍵詞:教育管理學;高校;體育教學;創新
教育管理學是教育學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其既遵循教育活動的基本規律,也要堅持管理原則,是研究教育管理過程與規律的一門學科。從研究對象上講,其包括宏觀上的整個國家教育系統與微觀上的各級學校組織系統;從研究內容上講,其既包括教育人事管理、教育教學管理及學生管理等;從研究范疇上講,其主要包括了活動、體制、機制、觀念四大范疇。
1教育管理學的研究范疇
1.1活動
活動是教育管理學研究的最基本的范疇,從衍生的時間上看,活動一般是先于機制、體制產生的,一般規律性的事物往往先是從有毫無控制的活動開始逐漸地系統化與完整化。在教育管理學的研究范疇中,要深入了解教育活動中的基本現象,并透過現象了解活動的規律與內在特點,有些教育管理現象在活動產生之前已經出現了運行機制與觀念,甚至存在于體制之中,但有些現象在活動出現之后,才形成制度化與理論化,這就需要依據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是微觀層面上的一種活動,其在產生的最初階段就已經被限定在體育系統與教學系統的范疇內,需要依照高校體育發展的一般規律對活動進行有效管理。因此,規范體育教學管理活動,深入研究其上位因素是至關重要的。
1.2體制
體制在學術界是一個用途十分廣泛的詞匯,在階級社會中,體制的意義重大,其是一個社會規則運行的重要基礎。在教育領域中,體制是教育管理學的重要研究范疇,其是教育組織與教育規范的結合體,是對教育實施管理的規制體系與組合方式。“教育行政機構與一定的規范相結合,就形成了教育行政體制,學校內的管理機構與一定的規范相結合,就形成了學校管理體制。”[1]教育體制包含了非常廣泛的內容,上至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教育規范,下至學校管理方式、管理機構等,從中央管理體制再到地方管理體制,其涵蓋了教育領域內的不同管理系統與規范。這表明教育體制與國家的政治體制是一脈相承的,具有較大的復雜性,在教育管理中發揮著支撐性的作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是在高校管理體制下進行的,只有明確體制的一般特點與規律,才能實現教學管理的創新。
1.3機制
機制就是事物內部各組織或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與組合方式,在教育領域中,是指教育活動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方式,也是教育管理學研究的重要范疇。教育管理是對教育內部各要素的管理,而實現管理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就必須厘清其內部運行機制,把握各要素之間的聯系與特點,進而根據不同的工作原理,創新管理方式。機制在教育管理領域內屬于紐帶性質,其往往隨著活動的產生而不斷的完善,并在運轉中逐漸衍生出體制與觀念,同時體制與觀念也能夠指引機制的運行,不同的研究范疇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作為教育管理的子系統,深入地研究其運作機制,便是掌握了活動的發展變化規律,對于其管理工作的創新具有基礎性作用。
1.4觀念
觀念是意識層面的要素,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事物產生各種認識的集合,它開源于具體的活動,并不斷地總結活動中的經驗與教訓,形成較高層次的認知,并最終凝聚成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導實踐活動的發展。觀念對于教育活動的價值在于指導與引領,促進各種教育體制的構建與完善,成為機制優化的重要指南。在教育管理活動中,觀念的價值與意義重大,科學的觀念能夠指引其形成有效的管理體制與機制,進一步規范管理活動。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創新是體制的創新、模式的創新,但從根本上來講是觀念的創新,推動管理要素的不斷發展必須依賴于先進的觀念,更新組織成員的思維模式,這也體現了觀念作為教育管理學研究范疇的重要意義
2基于四大范疇的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問題分析
2.1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活動問題
活動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管理觀念、體制、機制實施與落實的主要支撐。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系統化與科學化的理論引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多是以實踐性的經驗為基礎,通過借鑒其他學科教學活動的間接性管理經驗,開展體育教學管理活動,并沒有根據體育學科的內在規律與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管理模式,選擇管理方法。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很大差別,體育教學主要是一種實踐化教學,讓學生在參與體育實踐活動中提升興趣,而過于陳舊的體育教學管理方式讓體育教學過程缺乏新意,難以符合時展的趨勢與日新月異的體育新形態,更沒有系統化的理論支撐。由于我國體育事業起步較晚,對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相關細化理論研究較少,而在國外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經驗借鑒方面也難以為繼,這無疑導致了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難以形成系統化與規范化。
2.2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體制問題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是維持管理活動正常運轉的體系與框架,由管理組織結構與各項管理制度組合而成。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沒有制度的規約與組織的規范,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便無法得以順利開展,也就無法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缺乏強有力的制度支撐與結構合理的組織管理機構,沒有根據體育學科的內在規律,有針對性地調整傳統的管理體制,導致體制在規范活動的作用發揮方面有所欠缺。在依法治國理念逐漸深化的當今社會,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在制度建設方面尚不健全,許多陳舊的制度不能適用不斷變化的體育教學情況,尤其是在體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制度、體育課程管理制度、體育成績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明顯的滯后與不足,教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無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被激發,體育課程設置的形式及成績考核的方式在制度設計環節上也略顯陳舊。在組織管理機構上,以二級體育學院及系、部為主,雖能夠直接領導與管理體育教學工作,但與外界的溝通交流合作的能力有限,在學習、獲取教學管理經驗,革新教學管理模式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2.3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機制問題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機制是在管理體制的框架內,各管理要素的組合方式及運行狀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的順利展開,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管理機制的運行狀況,如機制運行不暢,會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管理的效果。受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的影響,體育教學管理機制也存在不完善等問題。首先,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體育教學管理的目的是為了規范體育教學活動,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其運行機制是調動各相關要素,發揮其最大作用。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在激發教師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教”與“學”方面并沒有形成系統化的模式,在薪酬激勵、榮譽激勵的基礎上,并沒有實質性的機制創新,也沒有凸顯出體育教學管理的特殊性,弱化了管理的隱性價值。其次,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缺乏必要的監督與評估機制。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并沒有形成持續性的、穩定的監督與評估機制,對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評估往往只是從一個層面反映出管理的效能,并不具有全面性與整體性,從而也就無法從根本上起到監督的作用。
2.4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觀念問題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核心價值取向便是實現體育教學目標,讓學生接受體育教學活動中更多地接受體育知識,掌握相關體育技能,并養成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但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比較陳舊,無法科學指導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更無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鍛煉意識。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方式一般只注重教學任務的本體性目標,能夠保證教學的順利實施,履行基本的教學職責,把體育課當成普通的活動課進行,缺乏系統的教學方式,無法在意識與精神層面達到教學的目的。大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接受的體育教育一般是在體育設施不完全齊備、體育師資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完成的,限制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而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中恰巧也忽視了教學理念的創新,導致整個教學過程比較呆板。另外,管理觀念的落后還表現在對教師角色定位的偏差,體育教師只是完全的被管理者與教學活動的主宰著,教師在體育教學管理中并無實質性的話語權,但卻成為了體育教學過程的主要操控者,這就導致一言堂教學思想的不斷出現,教師在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也出現了單一化的狀況,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忽視技能與情感培養,這都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的偏差導致的連鎖現象。
3基于四大范疇的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創新
3.1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創新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實質與核心便是通過管理調動體育教學中的各大要素,發揮其有效作用,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創新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是激活各大要素的重要方式,而真正實現創新必須規范管理活動,提升管理活動的時代價值與文化內涵。規范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是實現創新的重要基礎與首要環節,從事教學活動的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器具等各要素必須在正常的管理體系中,活動創新需要調整的是要素與要素之間的關系,當某一要素有失規范,管理效率與力度將會受到嚴重削弱,創新難度進一步增大。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并不是封閉式的,而是與外部社會建立密切的聯系,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彰顯時代的價值。“為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需要,我國已提出了要培養觀念、知識、素質、能力和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2]這表明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最終要將體育活動內化為大學生的終身習慣,大學生必然要走出校園成為社會人,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實現創新就必要必須充分認識這一變化情況,適時作出調整,賦予管理的時效性。
3.2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的創新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的創新也可以說是管理規則的創新,管理制度的創新,力求能夠以更加有效的體系實施管理。保障管理制度的完整性與科學性是實現管理體制創新的重要基礎。完整性是指各項管理內容都具有制度的規約,避免出現制度空缺的現象,造成體育教學管理活動的混亂,做好管理的評估與反思工作是重要的方式。科學性是指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符合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一般規律,順應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體現“以人為本”的制度關懷與滿足高校體育教學目的的制度約束力。在制定完備的管理制度基礎上,更是要明確三大基準。其一,實施高校體育教學扁平化管理結構,提高管理的效率,弱化管理的權力意識,符合高校“去行政化”的管理理念,充分提高各管理要素的效率價值。其二,進一步強化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核心目標與使命,將提升高校的體育教學質量放在首位,保障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充分享有主體權益,實現學生的終身體育價值觀,這是管理體制創新的靈魂。其三,充分下放基層體育教學的管理權限,適當賦予學生部分管理權限,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自我管理,并針對體育教學活動出現的具體問題及時進行調整,解放了傳統管理體制的束縛,提高了管理效率,實現了管理體制的創新。
3.3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機制的創新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機制的運行狀況直接關系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創新管理機制已成為重中之重。管理機制的創新與管理體制的創新不同,其必須依托一定的載體進行,從根本上說就要建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約束機制與激勵機制。管理是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其重要的內容便是控制,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有效實施必須依托約束機制的建立,教學活動中各管理要素都要有序完成自身的職責,即各司其職、各領其責,不能超越管理權限開展活動,也不能消極怠工,約束機制建立的目的并不是限制,而是規范。激勵機制的建立也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機制創新的重要內容,激勵有助于增強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便于增強其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動力,而激勵方式主要包括薪酬激勵、榮譽激勵、成績激勵等。“由于每個學生在身體素質上都表現出不同的個體差異,因此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時候首先就要考慮到這個問題,因此根據這樣的情況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勵辦法。”[3]豐富了管理的形式,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機制。
3.4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的創新
高校體育教學是將體育精神與文化注入學生思維中的重要方式,而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則直接影響管理活動的開展與高校體育教學的效果。因此,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要著眼于體育教學本身,結合當今社會發展的大環境與大背景,堅持面向現代體育教學、不斷激發求知創新能力、以落實健康為根本的管理觀念。“教師首先要樹立對學生新的評價理念,通過積極的教學評價,鼓勵學生看到點滴進步所帶來的希望,幫助大學生重新覺察自己,使大學生內在自我潛能得以提升,從而提高其自尊和自我效能感。”[4]高校體育教學必須做到與時俱進,著眼于國家與社會的未來發展不斷的進行創新,滿足社會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面向現代體育教學的管理理念符合高校體育的發展趨勢。“當今時代高校體育教學的‘生活化’和‘終身化’已是大勢所趨。”[5]激發求知創新能力的管理觀是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路徑,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探索未知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通過調動管理要素,形成利于體育知識創新的各項條件,激發教師與學生在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中求知、求新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斷探索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形成師生共同發展的體育文化氛圍。以落實健康為根本的管理觀是以人為本理念在體育教學管理領域的延伸,這既體現了體育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即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觀念,形成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同時也為社會造就具有健康體魄的人才奠定重要基礎。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的創新必須引入終身教育理念,把對每個學生能力的鍛煉,習慣的培養作為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并落實到具體教學目標與任務中,符合終身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而將終身教育理念與以人為本理念的結合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理念創新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綿濤.教育管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8
[2]于洋.高校體育教育創新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2):183-184
[3]章璐璐,黃世偉.提高大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中國體育學刊,2014(11):72-73
[4]孔凌鶴.基于復原力理論的高校體育教學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14(21):58-60
[5]江敏.高校體育教學質與量的問題芻議[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6):117-120.
作者:華寶元 單位:無錫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