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淺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廣西即將進行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新課程標準。物理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學應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這就進一步要求物理教育從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如何在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下,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高質量地開展物理教育教學活動是每位物理教師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筆者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培訓學習,就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物理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教師是物理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角色,發揮了組織和指導作用。幾十年來,傳統的物理教學更側重于“高分數、高升學率”,習慣以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來評價教學成功與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難免注重知識單向灌輸,要求學生機械記憶,通過題海戰術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這樣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受到很大限制,較大程度地扼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意識,從而導致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局面。新課程標準以素質教育為目的,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并以更科學的人才評價標準去指導教學實踐,因此教師必須摒棄傳統教學中片面追求“高分數、高升學”的觀念,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做學者型教師,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是21世紀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是適應當今經濟社會發展、信息與知識緊密結合的新時代需要,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識結構上,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學科功底,而且還要廣泛涉獵跨學科知識,擴大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同時注重物理知識的應用,強化科研意識,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提高。在教學實踐中,要深入理解掌握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內容,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技能,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實現由經驗型教師向學者型教師的有效轉變,才能很好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三、加強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和保證。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等方面有所轉變,并積極深入開展課堂教育教學改革。
(一)教學目標要體現多元化、整體化新課程標準教育理念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因此新課程教學要以“知識-能力-素質”為主線,以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取,還要關注學生學習習慣和態度的培養,學習興趣的激發。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交流與協作能力的形成,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探究式教學的應用探究教學是實現物理教學目標,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迄今,探究式教學在物理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取得了較多的成功經驗,并逐漸推廣應用,產生了許多探究教學類型,如問題導入式探究、合作式探究、實驗式探究等。教師可根據新課標的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設計恰當、有效的探究教學模式,并應用于課堂教學。教師在探究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
1.創設探究的問題情境教師圍繞教學主題,可通過實物、抽象模型、演示實驗或虛擬仿真投影等方式展示新穎的、富有啟發性的物理情境。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保證教學順利開展,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通過探究獲取新知的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高效的探究性教學活動需要良好的教學協作環境。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應注重利用自己優良的道德品質,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素養,通過情感交流,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活躍、快樂、認真、有序的良好氛圍。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才能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開展有效的探究教學和情感教育。
(三)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物理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豐富,不僅包括經典和現代物理知識,還有物理知識的應用。為了適應不同學生的需要,可把物理教材分為必修和選學部分。教師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讓學生有效地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為此,現代教育技術必不可少。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能提高教學效率,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在物理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仿真物理實驗室、Flash、幾何畫板、MATLAB和Multisim等軟件是常用的,常用這些軟件設計計算機仿真教學。計算機仿真教學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抽象難懂的物理內容建模仿真。如采用MATLAB軟件實現動態演示布朗運動,用Multisim軟件構建仿真實驗電路,用于“伏安法測電阻”、“LC振蕩電路的工作特點”等內容教學。在教學中適時恰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識,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學的可視性、生動性和可靠性,對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重要作用。
四、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高中物理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教學中,某些硬件實驗,常有調試時間長、可視性差、數據的讀取和計算精確度不高等不足,還可能受實驗儀器限制,導致有的實驗無法完成。教師如果處理不當,物理教學容易變為理論說教,學生難以真正理解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傳統的實驗教學是讓學生進入實驗室,在固定時間內,根據教師的指導要求,按照統一的方法、既定的儀器條件進行操作。這不僅不利于學生通過實驗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物理規律,而且不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創設仿真實驗教學示例,并引入到教學中仿真物理實驗軟件和Multisim電路仿真軟件具有效果直觀,操作簡單,易學易用等特點,可用這些軟件設計物理仿真實驗教學方案。將仿真示例引入到教學當中,并通過多媒體投影將實驗演示和理論知識傳授相結合,一方面可以彌補傳統實驗中的缺陷,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生動、緊湊,讓學生易于理解課堂教學中的抽象概念、原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隨著家庭電腦的普及,高中生計算機課程的開設,仿真實驗的設計與應用還可以擺脫實驗環節的時間、地點和設備限制,為學生在“課堂”與“實驗室”之間提供一個有用且有效的實踐平臺,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教學同步。將仿真實例與學生共享,方便學生在課后及時利用個人計算機進行知識重現,進行理論和實驗仿真,體驗所學。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增強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二)開放性實驗的設立及實踐學校根據自身條件,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設計各類有用的實驗,并建立開放性實驗室,開展相關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動手實踐訓練。這樣不僅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深化和鞏固,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關于開放性實驗的研究與實踐,高校教育已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可供借鑒。
(三)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積極開展有關物理實驗的設計、小論文、小發明等競賽,還可以帶學生參觀高校實驗室和企業生產車間。這樣不僅符合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的教育思想,也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物理的本質和價值,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聯系生活和社會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增強其好奇心與求知欲,也有利于提高他們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他們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精神。綜上所述,在物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觀,倡導和實施新課標的教育理念,積極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物理教育教學技能,做一名信息時代的學習型或科研型教師。同時切實從科學的物理教學規律出發,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物理教學,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