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能源危機以及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制約著汽車產業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都相繼轉型著力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制造,新能源汽車技術人員緊缺進而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瓶頸。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受制于專業人才的缺失。經過職業院校的標準化、專門化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培養,必將為新能源汽車制造業輸送源源不斷的專業人才。以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進行的人才培養思路,對職業院校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探索。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培養方案
1人才培養的定位以及課程安排
1.1培養目標
我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目的是培養具有新能源汽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掌握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基本知識、維護保養、拆裝維修和基礎應用技能,具備新能源汽車裝調和檢驗、故障檢測診斷與修復、性能檢測與評價等工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1.2培養規格
1.2.1素質要求(1)思想政治素質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深厚的愛國情感和中華民族自豪感;崇尚憲法、遵法守紀、崇德向善、誠實守信、尊重生命、熱愛勞動,履行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意識。(2)文化科技素質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一定的知識儲備;具有不斷更新知識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續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審美和人文素養,能夠形成一兩項藝術特長或愛好;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3)專業素質具有市場意識、質量意識、綠色環保意識、安全意識、信息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夠初步理解企業戰略和適應企業文化,保守商業秘密。具有職業生涯規劃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并熟悉專業所用新能源汽車技術原理和后期服務流程。(4)職業素質具有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信息素養、工匠精神、創新思維;勇于奮斗、樂觀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有較強的執行能力及安全意識。(5)身心素質具有健康的體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運動知識和一兩項運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健身與衛生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
1.2.2知識要求(1)公共基礎知識掌握必備的思想政治理論、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熟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環境保護、安全消防、文明生產等相關知識。(2)專業技術基礎知識汽車零部件識圖基礎知識、汽車構造基礎知識,計算機操作基本知識,新能源汽車電路知識及新能源汽車原理知識和汽車企業管理知識。(3)專業知識掌握必備的思想政治理論、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及文明生產、安全等知識,掌握計算機基礎相關知識,掌握汽車構造以及故障檢測的方法,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技術、相關技術創新,了解新能源汽車制造維修、運行服務等專業知識。
1.3工作崗位與所需能力
我院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廣泛的采納了各個用人單位的意見,邀請了行業內同行專家、相關院校,以及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等知名車企進行研討論證,最后結合我院與地方經濟建設的特色,最終確定該專業的人才定位,培養方向和課程體系,構建了包括基礎課程、專業理論和實訓相結合的課程體系,進而為學生更好地適應專業技術崗位做好鋪墊。
1.3.1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工作崗位(見下表)
1.3.2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能力要求
2人才培養方案的運行與實施
2.1構建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我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嚴格執行教育部2.5+0.5的學制培養模式,以新能源汽車制造業轉型為契機,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為辦學特點,同時借助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方法,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1)為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有效實現校企協同育人,我院實現了學生從進校開始就全面執行企業認識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學生就業思維一體,層次推進的理實一體化教育實訓體系。實現專業對接行業,課程對接崗位,工學交替,推進了人才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的有機統一。(2)為了降低學生出身社會就業的難度,保證學生順利實現無縫對接,本專業學生同時采取校企共育,建立了“成蝶計劃”吉利汽車專班,采用學校和企業老師同時授課、雙向考核的辦法,保障本專業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的同時,還掌握的企業的相關企業文化,管理制度以及基本的崗位技術知識,從而順利保證學生由學校向企業的平穩過渡。
2.2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深度融合“1+X”證書制度和課程思政,培育新時代的“四有”新人
(1)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依據其相關規定,汽車職業教育實施“1+X”證書制度,即1個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我院結合實際情況,積極貫徹落實相關政策,并迅速做出調整修改,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關標準深度融合與我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具體包含以下三個方面:1)人才培養方案與選定的證書模塊融合,進行相應的課程調整,選擇符合職業技能培養的相關課程。2)課程實施方案實施也與相應的證書模塊融合,做到課程與證書對接,課程標準按照證書模塊制定,具體落實到每一門課程在授課環節的要求中來。3)在具體課程實施過程中,每一門課對應的實訓操作要求以及理論課程必須與證書模塊做到統一,并且在授課過程中做好實訓課程指導設計、實訓課程任務的評分表、整門課程的考題設計的有機融合。4)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環節中,充分融入課程思政的內容,真正為社會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四有新人。
2.3應用“雙線推進”的思想,構建了基本素質教育與專業能力培養并行的課程體系
(1)本專業構建了素質教育與專業能力培養并行的課程體系,將企業生產項目引入課堂,采用項目驅動教學,通過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評價學生,讓學生在實施項目過程中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團隊協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全面成長。(2)依托地方合作企業,將更多地生產項目引入了課堂,全面推進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此外,還加大了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通過“雙師”工程,提高教師的技術能力及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教學實施水平,進一步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3)本專業與企業進行深度融合,針對崗位群能力要求,選取便于組織生產、便于組織教學的典型產品,進行系統性規劃,實施任務驅動式項目化教學(崗位能力導向);將企業的生產過程與學院的教學過程互融(工學結合);在生產和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和職業道德、職業精神(雙線),創建“崗位能力導向,工學結合,雙線推進”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
3結論
通過創建“崗位能力導向,工學結合,雙線推進”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迅速成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謝娟烘.“產教融合、工學交替”汽車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研究報告[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1):33-11.
[2]楊連福.汽車維修專業“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J].遼寧高職學報,2010,12(12):21,24.
作者:羅林 單位: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