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計算機應用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生多師少”
目前,在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師資構成中,明顯存在著教師數量少、講師和教授分布結構不均衡、教師資歷不足等普遍特點。“生多師少”現象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之中,吉林省長春大學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共有三個班級,部分專業課由一個老師同時教授三個班級,這樣就造成學生個人學習成效呈現普遍下降趨勢。
2教學設備緊缺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主要依賴機房、計算機作為輔助教學的媒介,又稱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第二位指導老師”。高等職業院校最基本的計算機課堂上要保證“一人一電腦”,教學設備不足、老化、破損等狀況都會對專業理論知識向學生大腦的輸入造成影響,計算機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缺失無疑造成了學生專業的“瘸腿”,缺少實戰經驗。
3理論教學大于操作實踐
“理論教學大于操作實踐”是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現象,教師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適應了“應試教育”的需求。計算機應用專業上機課程的設置,被校方和師生認為是教學時間的一種浪費,無疑,學生在課上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的專業知識量受到限制。合理排教育實踐活動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革新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改革方法和創新途徑
1強化師資力量
教師是學生求學道路上的方向指引人,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輔佐、幫扶作用。合理構建師資隊伍、聘用技術型專業講師、歷練教師的知識儲備能力和實踐經驗,為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育提供強大的師資力量。通過對教師水平的加強和教師技能的重視,不斷實踐出多種師資力量充分利用、教師技能全面發揮的教學方法,從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上層建筑”上著手進行教育改革。
2擴大教育投資,加強設備管理
計算機設備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知識武器,是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硬件基礎。為改善高校計算機教育設施緊缺、儀器設備損壞老化的現實狀況,高等職業院校要加大教育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同時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當地政府財政部門也要盡職盡責,幫助高等職業院校搞好教育基礎建設。
3發展實訓機遇,培養職業技能
在要求教師傾力傳授專業知識理論的同時,不忘對學生職業技能的鍛煉和培養,切實做到理論結合實踐。校方可以聯系當地的網絡公司和科技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訓練的場地,為學生創造在理論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發展的學習機會。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尤為重要,和就業求職有著直接聯系,工作經驗的累積是幫助學生提升自我能力的過程,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
單位: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