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難成因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建筑市場和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體系,逐步提升企業職工幸福感,成為當前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關注的首要問題。針對當前建筑施工行業社保基金征繳的特殊性及難點,如何破解建筑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難題,發揮社保基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平衡器作用,成為當前做好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的關鍵。基于此,文章從當前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難的成因著手,結合當前社保基金征繳政策實際提出了具體的應對策略,以饗眾同仁。
關鍵詞: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難;成因分析;應對策略
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新態勢下建筑施工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構建企業完善的福利保障體系及提升企業職工忠誠度與幸福感的關鍵。隨著企業職工社會保障意識的增強,為企業職工參保也逐漸成為當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主抓手。然而,在建筑施工企業的社保征繳過程中受征繳政策及管理等眾多因素的影響,還不同程度的存在社保基金征繳難的問題。
一、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難的成因分析
(一)全員征繳難以根本落實在當前的建筑施工企業人員結構普遍較為復雜,在龐大的施工人員隊伍中既有企業正式職工,也有相對較多的建筑勞務用工。尤其是在施工項目一線的作業人員中普遍存在學歷及素質相對不高,社會保障法律意識淡薄;還有不少施工企業的一線作業人員只是按天數取酬的臨時用工或勞務用工,與建筑施工企業并未簽訂勞動用工合同建立正式的勞動關系。因此,在未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施工企業就難以到社會保障部門辦理用工備案及參保手續。同時,在施工企業的一線職工由于社保意識不足,不少施工企業正是利用勞動合同簽訂的盲區,故意回避社保義務,以達到降低施工企業人工成本支出的目的。另外,不少項目一線人員流動性相對較大,普遍認為只要能按月足額的發放工資,對企業是否為自己繳納社保也是漠不關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建筑施工企業項目一線勞動合同簽訂率較低,導致施工企業全員繳納社保基金的難度相對較大。加之,社保征繳管理部門對建筑施工企業參加社保人員監督管理及處罰力度不嚴,也一定程度上導致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難的問題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職工社保繳納意愿不高在當前不少建筑施工企業的職工個人自愿繳納社保的意愿相對不高。在企業繳納社保時個人部分要從工資中扣除進行代扣代繳,此時,職工到手的工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不少項目一線的企業職工迫于當前的生活壓力,為了增加到手的月工資收入,就不與企業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放棄了繳納社保的機會。也有的企業人員與施工企業簽訂的其他協議,社保基金采用現金補償的方式按月補償給職工,企業職工也樂于接受這種以現金補償不為其繳納社保的違規操作模式。同時,不少企業職工認為,社保個人賬戶基金不在從統籌賬戶中劃撥,也只是個人工資中扣除部分,社保基金也只有到退休時方可領取,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及物價上漲等因素,導致企業職工繳納社保基金的積極性相對較低。另外,隨著社會平均工資的增加,個人繳納社保的基數也在逐年增長,個人所要扣繳的金額也越來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建筑施工企業職工繳納社保基金的積極性。
(三)企業社保征繳推進慢由于建筑施工企業施工人員及一線人員較多,給社保基金的征繳及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對于大型的建筑施工企業由于人員流動性較大,從而給社保工作的專職人員也帶來較為繁重的工作量。主要表現為:一是,管理分散。由于施工企業施工項目遍布省內外,且不少項目更是處于偏遠的野外,也給社保基金在征繳及管理方面帶來難度。對于一些省外項目或者施工企業分公司所屬的項目部,在社保征繳過程中需要對職工進行層層匯總申報。在確定施工項目部人員的工資收入時,由于各層級審批及流程因素,易導致工資發放延后的情形。因此,在計算施工項目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作為社保繳費基數時,容易造成比實際工資收入少繳納的情形。二是,工程款結算原因。部分工程施工項目由于工程結算及項目審計等原因導致工程款不能及時結算,項目績效獎金不能及時進行兌現,加之施工企業資金周轉等多因素影響,不能及時兌現項目效益獎金時有出現,從而導致計算繳費基數時存在少繳納社保基金,損害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
(四)企業刻意逃避社保責任隨著當前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并呈快速增長趨勢,施工企業的成本壓力也逐漸增大,不少施工企業為提高經濟效益,對施工的人工成本上進行了嚴格的把控。因此,部分施工企業就在職工社保基金的征繳上出現違規行為,還有部分施工企業存在不為職工繳納社保,而采用現金補貼的形式發放給職工社保基金,由職工個人進行個人參保繳納。還有不少施工企業不按照職工上年度實際平均工資進行繳納,而按照最低繳費基數進行繳納。更有甚者不少施工企業按照企業崗位層級確定社保繳納的基數,在每年度社保繳納基數稽核時提供虛假的工資表及各項財務報表信息至社保征繳機構,由于人數較多等多種因素在社保繳納基數稽核時也難以做到一一核對,從而易造成施工企業為職工少繳納社保的行為。
二、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難的應對策略
(一)規范企業勞動合同管理建立規范的勞動合同關系是保證施工企業落實全員繳納社保基金的基礎,簽訂勞動合同是明確施工企業與職工社保權利和義務關系,規范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的關鍵。當施工企業與職工因社保產生勞動糾紛,導致職工到勞動監察部門提請仲裁時,職工通過提供與施工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可以依據勞動法有關規定有效的維護職工自身的社保權益。而簽訂規范明確的勞動合同不僅有利于維護施工企業與職工的合法權益,更有利于勞動監察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因此,施工企業和職工雙方都應強化勞動合同意識,針對施工企業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固有特性,施工企業要將簽訂勞動合同和為職工參加社保作為用工的首要步驟。此外,人力資源部門針對施工項目部用工實際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對于施工項目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在符合企業施工項目用工條件時施工企業應及時辦理正規用工手續,并嚴格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到所在地人力資源和社會部門辦理用工備案,為其辦理參保手續。同時,施工企業項目一線也要加大勞動合同簽訂率,提高勞動合同法宣傳力度,從而落實全員勞動合同制。
(二)提高企業社保征繳效率要想提高施工企業的社保征繳效率,就要建立切合施工企業實際、完善規范化的核算和業務管理流程,做好施工企業職工社保征繳的基礎性工作。在施工企業項目一線,項目部要注重工程進度及核算情況,及時向監理單位報送工程進度,及時核算工程量,以便于及時進行完工項目工程進度款的結算,在項目竣工結算后,及時督促監理和施工等單位辦理竣工結算及項目審計手續。同時,待施工項目竣工結算后,對于屬于施工項目的獎金要及時予以兌現,以便及時核算施工人員上年度平均工資,由此作為職工社保基金繳費基數。此外,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待年度進行社保繳費基數稽核時,要及時將企業機關及各項目部職工社保繳費基數進行公示,對于職工對社保繳費基數有異議的要及時與財務部門進行核算核對處理。同時,施工企業應統籌強化財務管理水平,加大應收工程款清欠力度,及時辦理竣工結算回收工程款,堅決杜絕拖欠或者延遲繳納社保基金的情況(政策允許除外)。例如,施工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在核算職工社保繳費基數時,要堅持以企業財務部門提供的工資收入為標準,要按照職工上年度全年工資收入的月平均數作為社保繳費基數,對于延遲兌現的獎金及福利性津補貼等收入,不得納入作為當年度的社保繳費基數。因此,施工企業財務部門要統籌調配企業資金資源,加強施工項目應收賬款回款時的進度,確保不拖欠職工工資或延緩繳納社保基金費用。
(三)加強企業社保監督管理針對施工企業規避社保征繳責任的難題,強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施工企業的監管成為新形勢下最可行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注重強化監管。人社局勞動監察部門要強化施工企業勞動用工監察力度,增加到施工企業不定期監察勞動合同執行情況頻次,對于施工企業未嚴格執行勞動合同制度等情況給予嚴肅處理。同時,也要強化施工企業用工備案管理,針對施工企業人員流動性較高的情形,可要求施工企業每月及時向勞動監察部門提高用工人員花名冊,然后依靠信息網絡資源共享的方式,針對社保繳納人員與企業提供的花名冊進行核對,然后再與稅務部門施工企業個稅申報的人員進行核對。通過“雙核對”雙管齊下的工作方式,可有效的核查施工企業繳納社保人員是否遺漏及是否按工資收入足額的繳納社保基金。另一方面,強化制度跟進。針對施工企業規避為職工繳納社保責任的難題,人社局勞動監察部門除不定期的檢查之外,還要從制度設計上規范施工企業社保征繳的自愿性。例如,人社部門可建立社保征繳的聯動處罰制度,針對施工企業社保繳納意愿不高及以現金補償職工不繳納社保等行為,人社部門可多部門進行聯動,實施負面清單網絡資源共享,針對施工企業在工商年檢、資質申報及維護、安全許可、各項補貼申請及各類建筑獎項申報時,在需人社部門出具證明時給予嚴格把關,將是否足額繳納社保(政策性緩繳除外)及是否為職工全部繳納社保作必備選項,從而督促施工企業按時足額的為職工繳納社保基金。
(四)強化企業社保政策管理針對當前建筑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的困境,政府應統籌發揮其協調職能,加快社保基金征繳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社保基金征繳制度。一是強化社保政策扶持。針對建筑施工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標,政府應逐步改變當前“低價中標”的經營模式,在建筑施工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給予建筑施工企業足額的利潤空間,增加為企業職工繳納社保基金的能力。針對建筑施工行業發展及經營環境的變化,適時的施行緩繳社保基金、降低社保基金費率及一定程度的減免社保基金的政策,在社保基金征繳的政策上給予施工企業政策扶持,幫助施工企業度過發展的難關。二是強化社保統籌管理。針對當前施工企業人員流動頻繁、跨省就業人員增多及繳納意愿不高等情形,在社保征繳上應逐步取消戶籍限制,積極推行社保全國統籌及簡化社保跨省轉移工作程序,在職工社保及居民社保轉接上簡化審批手續,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加大社保的自由流動力度。同時,針對跨省就業人員及跨省靈活就業人員,出臺更加便利的社保基金征繳及享受社保待遇的方式,以不斷提升跨省就業人員繳納社保基金的積極性。三是強化社保辦理管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針對施工企業人員增減頻繁變動的特性,在沒有開通網上辦理業務的情況下,人社部門可為建筑施工企業開辟綠色辦理通道,實行每月定期或指定窗口辦理的特色服務制度,在方便施工企業的同時也可適度提升企業社保的辦理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建筑施工企業全面發展的新態勢下,要想有效解決施工企業社保基金征繳的難題,就要在強化社保基金征繳監督管理及政策扶持的基礎上,積極轉變社保基金征繳工作理念,加大對施工項目基層一線人員社保征繳的宣傳力度,規范勞動關系管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多舉措將企業發展福利惠及到職工實處。
參考文獻:
[1]楊思琦,曾益.完善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的對策建議———基于基金可持續視角[J].勞動保障世界,2019(11):22+25.
[2]孫鳳.建筑施工企業社保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金融經濟,2019(06):162-163.
[3]董中嵬.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征繳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J].中國市場,2018(10):44-45.
[4]韓寶峰.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建筑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J].財經界,2016(18):173.
作者:張帆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