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為基礎,分析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影響學生學習和教師創新的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進而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及激發教師創新能力。
【關鍵詞】雙因素理論;教學過程
1.雙因素理論概述
美國心理學家赫茲伯格1959年提出雙因素理論(激勵——保健理論)。他將企業中影響職工工作積極性的因素分為兩種,即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保健因素是指職工不滿的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與管理、監督、工資、同事關系和工作條件等。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解除職工的不滿,但并不能使職工感到滿意并激發職工的積極性。激勵因素是指職工滿意的因素,包括成就、贊賞、工作本身的意義及挑戰性、責任感、晉升、發展等。這些因素的滿足可以使職工感到滿意,并且激發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2.雙因素理論在教學過程中的體現
教學管理的主體應當重視教師和學生的雙管齊下。在“教”和“學”兩方面應充分發揮教師主體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
2.1在教師方面
2.1.1隨著社會對人才的競爭,一般高職院校對專職教師在學歷方面也有所提高。最低研究生學歷,而青年教師基本工資和課時津貼相對較低,又面臨適婚年齡,經濟壓力較大。2.1.2高職院校教學設施設備不健全和不完善。使得教師深入教學研究方面有所欠妥,因此在科研方面實質性成果較少。2.1.3基本辦公和生活環境有待提高。高職院校在生源方面競爭同時,易忽視教職工在辦公和住宿方面的優化改善,使得教職工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
2.2在學生方面
2.2.1學生質量參差不齊,教育公平難以保證。合班上課易忽視部分學生的進度或忽視另一部分學生學習效率問題。所以無論注重哪一部分學生,都會使另一部學生在學習上受損,從而使得教學管理難度增大。2.2.2教學設施設備現有條件下,授課方式較單一,缺乏靈活,所以學生大多都是被動式接受學習。主動學習能力較差,部分學生只在考前認真學習,課前課后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學習效率低下。2.2.3學校獎懲制度在透明化和公開化方面較模糊,難以調動學生勇于參與的積極性及規范自身素質行為的主動性。2.2.4確保學生與同學和老師在人格方面的平等性。高校學生在心智方面才開始漸成熟,自我為中心意識較強,在人際交往方面易出現障礙。
3.利用雙因素理論提高教學策略
3.1改善保健因素,消除不滿情緒
3.1.1學生方面。3.1.1.1學生進校采取考核分班制度,實現相對教育公平。教師和學生應改變在教和學方面的觀念,以此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3.1.1.2完善教學設施設備,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設施設備的完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好奇心理。教師可利用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理,展開教學理論講授。3.1.1.3嚴格執行學校獎懲制度,確保學生間公平性的體現。在學生之間建立一個相關方面的監督審核組織,讓學生能自主參與,相互監督,調動良性競爭的積極性。3.1.1.4學校定期開展課外活動,增加人際交往機會。開展相關課程培養學生學會傾聽,提升人際交往素質。3.1.2教師方面。3.1.2.1績效工資考核標準嚴格化,增強工作成就感。考核標準是檢驗教職工工作能力的量尺,考核標準的嚴格化在調動教職工積極性同時還可起到相互監督管理作用,使得教學管理更加透明化。3.1.2.2定期培訓,提升自我認知感。通過培訓讓教職工肯定自己前期工作同時認識自己待提高方面,后期不斷改進完善自身。3.1.2.3改善教職工辦公、住宿條件,為教職工教學辦公創造良好環境。良好的住宿環境可以恢復辦公教學所消耗的體力和腦力。增加教職工辦公設備及相關用品,及時更新辦公軟硬件,方便教職工開展相關工作。
3.2利用激勵因素,激發潛能
3.2.1學生方面。3.2.1.1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學生被動式的學習,在學期末易造成遺忘程度較高,盲目鞏固知識點。所以應當通過大量案例,利用理論聯系實際,更加貼近生活,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討論能力,才能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非機械式記憶。3.2.1.2應用表情及肢體動作語言肯定學生,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給予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才能更加主動去迎合教師。所以教師一個肯定眼神或一句鼓勵肯定學生的話語,都可使學生找到存在感。3.2.2教師方面。3.2.2.1明確職業發展計劃,準確認知工作發展前途。對于每個青年教師學校都應該給予明確的晉升機會,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個人的成長歷程,才能更加飽滿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3.2.2.2領導肯定與尊重,激發工作熱情。領導通過與職工的交流及耐心聆聽他們的意見,會讓職工感受到領導對自己的重視。當職工完成階段性工作時,領導有效的反饋意見可以鼓勵員工繼續奮進。
結論
在雙因素理論的教學管理過程中應最大限度改善保健因素,防止教師和學生不滿情緒的產生,更加需要充分利用激勵因素發揮教師創新潛能和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潛能。以此實現各教學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達到教學管理優化。
參考文獻:
[1]方璐.以雙因素理論分析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30):48-49.
[2]姚紅芳.論雙因素理論在職業學校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3):50-51.
[3]李思宏.雙因素理論在高校教學中的激勵作用[J].文教資料,2018(09):187-188.
[4]王大儒.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在提升學生課堂表現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17(12):102-103.
[5]唐捷.基于雙因素理論的高校學生管理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1.
作者:王娜 王盼 單位:西安交通工程學院人文與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