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礎醫學實驗虛擬仿真教學平臺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于基礎醫學而言,實驗室的教學內容成為大家較為重視的一部分,通過自主學習和數字化網絡平臺,可以直接地仿造實驗室和人體解剖的全過程,增強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可以激發大家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這種模擬的實驗的過程而成為完成整基礎醫學實驗的教學體系,這可以提供較為廣闊的教學領域。
醫學專業的實踐性較高,也是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而且在醫學的相關教育上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醫學的實驗室中有些受到一定制約,例如:試題、標本、試驗試劑等等,在正常的試驗內容上進行該規劃,進行試驗效果的預見和實驗室物品的擺放,并且在過程中的還要考慮到運行的成本,這樣的問題無疑是給醫學院的教師們提出了一個巨大的挑戰,無形之中提供了醫學實踐的質量要求。所以,對于醫學實驗來說,解放人力勞動力,提升學生們對于醫學實踐和理論的興趣是促進實驗成功的前提,依托互聯網的資源共享是在醫學教學系統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對于現有的仿真教學平臺與實踐相結合進行良好的總結。
一、仿真技術的模擬
所謂的仿真技術就是創造一個提供體驗的模擬社會,創建具有互動性和真實性的具有感知的計算機軟件系統,對于醫學的相關專業也是有輔助的功能,可以探索所有未知的領域及獲得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于虛擬的仿真技術要完全依靠電腦進行圖形上的修正和再現,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圖形再現是不同的,更為高科技更能讓大家所接受,例如:電影、電視等等。虛擬技術可以利用在查顯示畫面上,現在的計算機硬件發展的更為速度,并且也是遍及這個領域的,例如:實踐上的教學和娛樂等等在操作上的預測等。但是現階段的虛擬仿真是深受教育界的信賴的,這對于醫學教育來說是質量上的改革。
二、仿真技術教學平臺的建設
很多醫科大學在申請了專利和科研經費,對醫學院的計算機仿真技術與互聯網之間的結合,是現代醫學用處較為廣泛的,針對每個不同的機構和低于,制定出不同的學習平臺,對于醫學形態學實驗自主學習要在平臺上設置3個實驗教學方案,其中涵蓋了基礎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個部分。大面積的提升了醫學教學的深度和涉及的廣度,擴展了醫學教學的發展空間,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較為有規模的實際場景醫學教學體系。
(一)智能自主學習平臺從1997年被研發開始,從計算機的仿真引擎到數據庫的處理、虛擬的環境頁面及互聯網的硬件平臺等等。學生和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利用校園網在客戶端進行真實場景的虛擬模仿,針對實驗的標本進行網絡上的虛擬操作。這樣的系統可以不受任何的時間、場地和實驗品的限制,可以在電腦上進行反復的操作,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的學習。這非常有利于學生進行復習和預習,并且在考試過程中的可以得到更好的補充。
(二)形態學實驗在實驗教學中計算機虛擬仿真技術在虛擬仿真技術被研發的過程中,利用計算機的圖像處理和數據管理,通過多媒體的途徑進行有形態的切片觀察,還可以用標本展示的計算機系統。在沒有顯微鏡的情況下,可以微觀的進行虛擬操作,例如,三維、虛擬展示來進行具體操作,提升分倍率的技術上,還突破了纖維鏡本身,與病人的病理進行充分結合,進行自我并診斷自測和考試測評。對于學生來說,進行管理端的功能模擬,例如:視頻的點擊量、對于虛擬環境的點播量、對于計算機的職能點讀量、計算課堂的自測和自身考察的模塊。
(三)人體解剖學實驗在計算機虛擬仿真技術上進行自主評估人體解剖學實驗通過自主學習進行互聯網上的模擬測試,這是2006年經過長時間的實驗性操作后,進行向許多高校進行使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考試上和正常的自主學習上都是辨識度較為高的,在題型的選擇上和類型上都有較大的選擇性。根據學生的等不同,提醒也會隨著進行變化。系統中有加大量的標本展示和質量較高圖像清晰的展示部分,這樣能提高學生對于解剖學的理解,針對不同結構和自身出現的不同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解決。
三、虛擬仿真技術教學平臺的具體應用
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主要是面向學生的,學生們對于實驗室的模擬,利用一些特有的設備進行課前課后的復習與學習,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環境的模擬。在教學網站上進行教學課程安排、實驗儀器的使用查詢、教師實驗課件、試驗材料的相關下載等等;開放式的試驗預約及先關的試驗器材的預約;實驗報告的閱覽和教師與學生的活動等等。結論對醫學虛擬仿真教學平臺的搭建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高效率的,可以調動自身對于學習的積極性的,提高續聯效率本身還可以提升教學的質量。為醫學實驗教學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任峻,張紅燕.運用虛擬仿真實驗改革通信原理實驗教學[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3)95-97.
[2]項國雄,熊力楊,胡三華.建設教師教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促進實踐教學能力培養模式創新[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4(3):29-33.
[3]張民英,戚曉紅,袁藝標,等.數字化實驗教學系統促進留學生藥理實驗教學[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4(5):421-423.
作者:孔群 馬雪敏 趙西梅 陳浩 郭芳 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