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茶文化融入的反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國的茶文化有4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因其蘊含著優秀的文化內涵而代代傳承、綿延不絕,其中一些優秀的文化素質對于今天的學科教學也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基于目前大學生普遍不愛讀書的現狀,把傳統茶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有機地融入漢語言文學教學中來,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融入茶文化的具體措施,以期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效果,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茶文化;融入
1茶文化概述
我國的茶文化有著豐富完善的理念。在對于這一文化的發展與應用中,要注重對其內涵的傳承與發揚,更要注重與多種文化元素的融合。整個茶文化不論從精神層面還是從物質層面,都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是整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體系的重要基礎。認識茶文化的內涵以及它的應用價值,是我們對于茶文化傳承的關鍵所在。
1.1茶文化包含的內容
茶文化在我國的傳承與發展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它所包含的內容也豐富多彩非常廣泛,從茶葉種植過程中的耕作到茶葉制作的復雜工藝,再到喝茶時茶葉的泡制和茶湯的烹煮,整個過程中衍生出了茶歌、茶舞、茶詩、茶聯、茶文以及茶藝和禮儀等等茶文化。而且這些茶文化還和宗教信仰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它和道教的天人合一、崇法自然,以及佛教的清凈無為、清心寡欲形成了有機的契合,衍生出了對精神層次的更進一步探索與理解。同時,中國人還在酒文化的更高層次上形成了茶文化的以茶會友,在相較于酒文化更加和諧雅致的精神形態上協調著人際關系。因此,中國的茶文化是建立在茶這一基礎上的眾多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和集大成。
1.2茶文化的內涵實質
現階段,文化范疇所講的茶文化偏重于其的人文科學性,因此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明顯的人文科學的獨立的學科體系,它的內涵實質更多的表現為與宗教以及養生的有機結合。中國的傳統茶文化的內涵體現了一個“和”精神,這一文化旨在欣賞茶品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不斷地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從而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營造一個和諧雅靜的氛圍。通過烹茶過程中的按部就班、有條不紊,以及品茶時茶味的香味幽長,使人達到回歸自然物我兩忘的崇高境界,從而使人襟懷豁達、氣定神閑,進而讓人修身養性、益壽延年。
1.3茶文化體系的應用價值
文化是各種綜合元素的組合體,在各個文化體系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都有機地融入了各種積極的多樣化元素,因此,文化的理念與價值歸根結底就是文化體系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包容成熟的表現。中國的茶文化體系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在這一過程中,它兼容并蓄不斷地傳承和揚棄,形成了目前以茶藝和茶飲為載體的優秀傳統文化形式。由于它博大精深,且蘊含著優秀的文化素質,因此,它能夠融入價值理念,對一些具體事物做出基于更高精神層面的積極的詮釋,因此具有明顯的教育、感化、陶冶功能。
2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茶文化融入的重要意義
2.1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心態
漢語言文學是高等教育的公共選修基礎課程,它具有廣泛的實踐應用性,因此也是學習其它學科的重要基礎。而漢語言文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目標,主要是對中國優秀文化中的文學作品的學習與解讀,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是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和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良好的閱讀心理的培養,要引導學生拋開快節奏、高壓力社會生活所帶給人們的普遍的浮躁心理,養成幽靜雅致、思索探究的閱讀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能夠被他們所喜歡的、并且能夠對他們形成影響的漢語言文學作品,讓他們靜下心來認真研讀,以吸取其中的知識,感受文學藝術帶給他們的陶冶。中國茶文化所突出的“靜”,與學生的閱讀正好形成有效的契合,因此,可以把中國的茶文化作為學生閱讀心理培養的有效手段。
2.2引導學生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相較于其它各民族的文學作品,漢語言文學從表達習慣到表達方式上都和它們有著很大的差異。受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生活習俗、生活環境的影響,中國的文學作品更加傾向于用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它不像西方文學作品那樣表達得直白而強烈,這一點在中國的傳統文學作品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而且許多作者在文學作品中,更喜歡通過事物的比興來襯托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這和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含蓄內斂的處世態度息息相關,而這也正是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精髓。通過傳統茶文化的融入,可以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靜與思的良好閱讀習慣。通過對文學作品的細細研讀和默默體味,領會文學作品中深藏與內蘊的思想內涵,和作者進行更深層次的心靈溝通,從而接受作者人文思想的浸潤和藝術氣息的熏陶。
2.3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對于漢語言文學來說,學生要想學好這門課程,僅僅只依靠課堂教學是不行的。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只能夠結合教材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所學的文學知識形成一個大體的框架,要把這些知識有機的融會貫通,并且形成有效的聯系構成網狀知識結構,必須要有針對性的讀一些優秀的漢語言文學作品,做到重點理解,鞏固知識要點,豐富知識結構。并且還要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廣泛涉獵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文學作品,通過對各種文學藝術形式的借鑒與選擇,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拓展自己的文化視野,豐富自己的情感和人文情懷,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中國傳統茶文化中所蘊含的“雅”正是這些綜合文學素質的集中體現。閱讀教學中融入傳統的茶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能夠坐下來安安靜靜的認真閱讀,并且逐漸提高自己的閱讀品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終身學習、潛心思考并且能夠通過閱讀而學有所成的能力,這也正是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最終目標。
3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茶文化融入的積極措施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能夠意識到,把傳統茶文化融入到漢語言文學教學中來,對于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并把其作為各學科學習的基礎,從而形成有效的思維方式、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做到二者的有機融合和高效作用,必須要首先指導學生系統的學習中國傳統茶文化的有關知識,了解其中的積極因素,領會其對于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積極意義。并且通過對這些優秀因素的積極踐行,逐漸的領會傳統茶文化中所蘊含的靜雅、包容、博大、含蓄等文化因素,再通過以下這些措施,把傳統茶文化融入到漢語言文學教學中來,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3.1找準茶文化優化學生閱讀的突破口
把傳統的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來,首先必須要準確掌握茶文化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所起的積極作用。根據對各個高校許多學生的調查情況來分析,目前大學生普遍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原因。關鍵在于他們受當前社會快節奏生活和浮躁氛圍的影響,利益至上急功近利,沒有足夠的閱讀耐心靜下心來安安靜靜的讀書,認認真真的思考。因此,教師就要以這一點作為突破口,利用傳統茶文化中的靜這一積極因素,引導學生認真審視當前的社會環境,理智的分析當前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現實,從李莊哲學的角度培養學生清靜平和的處事之道,從而改善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閱讀質量。
3.2通過茶文化中的優秀因素對學生形成積極影響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這其中,傳統茶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乏許多優秀的與茶文化有關的文學作品。因此,在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刻意向學生傳遞茶文化信息,要選取一些典型的能代表茶文化的文學作品和學生一起進行學習、探索與交流,從中了解作者的生活態度和思想境界。通過茶文化對作者思想意識的影響所形成的文學作品的風格,以及這種文學風格和深邃思想的表達所具有的藝術感染力,讓傳統茶文中的優秀因素對學生的思想起到積極的引導與熏陶,從而讓學生進一步領會到傳統茶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反過來學生利用這種影響,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形成更加積極的態度,這樣就使二者形成了有機的融合,發揮出了相互的作用。
3.3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茶文化體驗活動
學生通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對茶文化的理解畢竟是膚淺的,它遠遠不及傳統的茶文化中那種茶藝形式的儀式感帶給學生的感染效果,因此,各高校要充分整合教學資源,積極拓展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路徑,以擴展它的教學深度與廣度。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實踐體驗活動,并且要請專業的茶藝人員來學校進行這方面的知識講座。通過“我學茶藝的體會”、“茶藝與閱讀”、“茶藝與職業素養”等主題活動,為學生創沒體驗與表現的機會,從而使學生具有優秀的茶文化素質,并且能夠將從這些實踐活動中學習到的茶文化積極因素,應用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中來,從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己的閱讀品味和學習能力。
3.4培養學生的茶文化修養,養成良好的閱讀
學校在漢語言文學課程設置中要安排茶藝培訓課時,通過定期的茶藝學習、品茶交流、茶文化講座等活動,使學生通過親生的實踐與體會仔細品味茶文化中和、雅、靜、思的精髓,從而培養自己平和寧靜的生活態度,養成博雅、細思的生活習慣。同時,教師要為學生選擇優秀的茶文化文學作品,指導學生以這樣的學習態度研讀這些作品,從而提高學生的茶文化素養。并且通過天長日久的茶文化熏陶和感染,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上茶文化,并通過自己的言行和文學表達積極的去傳承和發揚這一優秀文化。
4結語
綜上所述,把茶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有機地融入漢語言文學教學中,不僅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茶文化傳承,更有利于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能增強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同時,通過茶文化元素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有機融合,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從容平靜、戒驕戒躁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這對于他們未來的人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尹小燕.茶文化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福建茶葉,2017(12):421.
[2]王坤,夏冰.淺析茶文化對漢語言文學的影響[J].時代教育,2017,(21):187.
[3]喬彩霞.茶文化對漢語言文學的影響[J].福建茶葉,2016,(11):350-351.
[4]顧路路.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西部(理論版).2016(03):35-36.
作者:張二艷 單位:鄭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