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企合作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課程體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專業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目標的載體,課程體系優化配套教學內容改革是落實專業培養方案的有效手段。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求,對校企合作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和優化,突出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校企合作;化學工程與工藝;課程體系;優化
1課程體系結構
校企合作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圍繞學校“一體兩翼、三經四緯”的人才培養模式,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初步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3+1”人才培養體系,凸顯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依據不同學生的共性發展和專業特征要求設置“平臺”課,使課程體系具有系統性、前沿性和適應性[3]。其次,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和社會需要設置“模塊”課,從而形成以“平臺+模塊”的課程結構體系,突出了學習者的個性。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教育,實現共同發展[4]。依據上述思想理念,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和優化整合,形成了由“通識教育、學科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育”四大平臺,“通識必修、通識選修、學科基礎、專業基礎、專業方向、實踐教學、創新創業、素質拓展”八大模塊組成的知識結構科學合理、能力培養循序漸進的課程體系。通過通識教育、學科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育和課程思政教育,達到立德和樹人的根本目的;同時通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課程體系特點
2.1專業教育平臺特點
根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特點,設計12345課程優化方案。即一門專業主干課:《化工原理》;兩門專業次干課:《化學反應工程》和《化工熱力學》;三門專業方向課(校企共建):《化學工藝學》、《認知中國萬達集團》和《40萬噸碳四深加工生產工藝》;四門專業基礎課:《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五門國標要求專業輔助課,包括化工機械儀表類、化工安全類和化工過程設計類。該課程體系根據國標要求設定了專業必修課程,同時企業可以根據崗位需求特點開設不同的專業方向課,由企業制定教學大綱,并由企業兼職教師授課,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工廠實際的充分融合,學生畢業后能夠很快適應崗位工作。課程體系既加強了專業的基礎性,拓寬了專業口徑,又突出了工程特點,增強了專業適應性。同時,對課程設置和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使其在具備普通工科專業特點的同時,兼顧專業依托的行業特色,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5]。在教學效果上,既增加了專業學術性,又增強了專業方向特色。
2.2實踐教育平臺特點
實踐是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校企合作專業建設中作用巨大[6]。根據化工專業的一般規律和實踐教學環節在整個專業發展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我們設計了“三層次、遞進式、模塊化”實踐教學體系,設置了科學、穩定的實踐項目,主要包括化學實驗、化工實驗、化工仿真、化工設計、實習實訓、畢業設計、創新創業和素質拓展等模塊。學生通過第一層次的實驗,掌握化學化工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練好實踐動手能力的基本功;通過第二層次的化工設計和實習實訓,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最后通過第三層次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在畢業設計環節實行"雙導師"制,聘請企業兼職教師指導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將企業生產實際引入畢業設計環節,做到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企業生產狀況和發展方向。通過三個層次的逐步提高,學生不僅可以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且具備較好的專業技能、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良好的專業素質。
2.3實驗教學體系特點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創新創業精神,在實驗教學體系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我們設計了“三模塊、三層次”實驗教學體系,構建了“一中心、兩結合、三提升”實驗教學模式。三模塊即基礎實驗模塊、專業實驗模塊、科技競賽模塊;三層次即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一中心即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中心;兩結合即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結合、化學化工與相關學科相互結合;三提升即基礎驗證性實驗提升為綜合性和研究性實驗、傳統實驗教學方法提升為問題式和項目式等多種實驗教學方法;傳統實驗教學手段借助于現代教學媒體提升為網絡式、視頻式和開放式等實驗教學手段。通過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以及化學化工與相關學科結合,開發綜合性和研究性實驗,使傳統的基礎驗證性實驗得到提升;通過開放式教學及網絡式教學手段,豐富問題式和項目式和融合式等實驗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化工專業知識,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4],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3結語
通過優化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和多年的教學實踐優化,菏澤學院校企合作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已形成了“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體系,適應于學校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
參考文獻
[1]姜同松.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菏澤學院學報,2017,39(3):98-108.
[2]沈國良,朱海峰,徐鐵軍,等.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化工工藝類課程新體系的構建[J].化工高等教育,2018,3:38
作者:武利順 苗云霞 林楓 李風海 單位:菏澤學院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