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實力派畫家哈米特·薩普庫耶夫繪畫藝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哈米特•薩普庫耶夫是俄羅斯當代實力派畫家中比較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藝術特色從舊有的蘇派繪畫中脫離出來,具有很鮮明的個人風格。文章通過研究哈米特作品的藝術語言,分析其藝術作品的民族性以及畫面構成,以期在探索自己的繪畫語言時,更好地總結和借鑒他人的經驗。
【關鍵詞】繪畫語言;民族性;抽象精神;畫面構成
哈米特•薩普庫耶夫,1964年出生于哈薩克斯坦的北高加索,1989年至1995年在列賓美術學院的梅爾尼科夫工作室學習。走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需要借鑒他人的經驗,也要自我沉淀。筆者分析哈米特的作品是在借鑒他的創作思路,也是在激發筆者自身的創作能力。只有擁有優秀的創作能力,才能在參考借鑒中創造出更加個性化的藝術,才能更多地認同與理解他的藝術創作思想。
一、哈米特作品中表現出的民族性與抽象精神
影響藝術家成長的因素有很多,但真正熏陶藝術家成長的因素包括藝術家生長的家庭環境、所處的社會制度、時代的精神因素,以及藝術家本身的民族文化等。所以,藝術家的生活內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等,在很大程度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其中,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和影響是最為深刻的,因為文化帶有濃厚的地域性,所以哈薩克族的民族文化特征深深植根于哈米特的作品中。
(一)創作主題——取自哈薩克族的日常生活
哈米特的童年生活是他創作思路的源泉,雖然遠離家鄉溫柔的港灣,遠離了家人溫暖的懷抱,但是母親擁有的寬廣的胸襟以及勤儉持家的聰明智慧,無時無刻不存在于哈米特的腦海之中。因此,在他創作油畫作品時,時常會回憶起自己可愛可親的家人以及幸福的童年生活。例如,在作品《乳母》中,哈米特描繪了一位站在羊圈旁勞累的母親牢牢地抱著她的孩子為他哺乳的情景,哈米特運用了緊密的幾何構圖法營造了母親與孩子的親密關系。
(二)創作作品的主題性抽象精神
哈米特的作品具有巧妙獨特的構思以及充滿個性的藝術風格,這是因為他善于利用獨特的瞬時場景,向欣賞者展示人們生活的個性與共性。1.作品的主題性在哈米特的作品中,主要是以人物作為主題,極少刻畫自然風景——它們都是作為刻畫人物個性特點與故事發展情景的背景。他的畫作不僅刻畫人物自身特征,也會刻畫他們所生活的環境,因為人物所展示的個性是會隨著所生活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哈米特的創作題材主要來源于日常生活,但這些作品并未局限在敘事上,表現的是有關人類如何生存以及對于生活的期盼。因此,他刻畫的人物通常帶有宗教性質。如畫作《春祭》和《河邊》中加入了宗教的思想和情感,帶有古老而又詭秘的宗教色彩,讓人們感受到嚴肅莊重和歷史文化感。哈米特注重作品的主題性,在選題與處理上的概括力隨著他年齡的增長也變得愈發強大。他在刻畫前景時,時常運用特寫以及局部和形體相互映襯的方式進行布局,讓畫面更具特色的同時也更加飽滿。哈米特布景的空間性幾乎是壓縮的,并用裝飾性的景色來映襯。在他的大部分畫作中,人們皆可以欣賞美妙、清新、單純的高加索北部的自然環境。2.作品中的抽象精神天空、大地、老樹、水、石頭在畫面中成為永恒的征兆和歲月的象征。瞬間與永恒互相映襯,這種共存不可避免,這種精神層面的抽象精神是畫面中最神奇的所在。此外,這些事物的描繪又使欣賞者想起了哈米特的家鄉——高加索。故鄉的列斯堪河堤由大小不一的石子砌成,河水隨著四季的變換而變得清澈透明又或者是渾濁。粗短的樹木被外力摧倒,卻依然將根脈深深扎向土壤中。這種表達不經意間,已經把對生命的歌頌發揮到了極致。哈米特幾乎不需要寫生的資料,因為他記性非常好,無論是鄉親們的肖像,還是流傳在民間的傳奇故事,抑或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都能完完整整地保存在他的腦海中。從畫面的色彩構成上分析,哈米特作品的色彩主要是以單一的色調為主,基本色調常常用銀色和灰色這種冷色調。這種色彩處理方式使畫面仿佛被銀絲覆蓋著,如月光投射到廣袤的大地,籠罩著蒼茫的遠方,使觀者感覺到一種詭秘卻又使人沉迷其中的悲傷。另外一種色調則采用罕見的暖赭色,哈米特利用這種基點進行懷舊的情感表達。似乎他畫面中的每一把鐮刀、每一塊石頭都曾經出現在他的生活中,有它們自己的故事。哈米特善于利用它們使人聯想到過往的光景,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熱愛。
二、哈米特作品的畫面構成解析
(一)構圖特點
構圖是指在畫面中所預想的平面或空間里,對所要繪制的形象或形體進行組織;或者通過設計不同圖形的面積大小和對分割方式的選擇,構成全局空間或者特殊的平面結構。繪畫構圖的關鍵是依據畫家所希望展現的中心思想,類似于畫家創作理念和藝術展現形式的結合,同樣也是畫家藝術造詣水平的表現。因為藝術風格特點和中心創作理念多種多樣,所以不同畫作的構圖方式也千奇百怪,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規律。常見的有對角線、輻射線、十字架、S形、V形、三角形、平行水平、平行垂直、平行斜線、螺旋線、圓形等。實際上,在創作繪畫作品時,畫家極少單獨使用一種構圖方式,一般都是使用多種構圖方式相結合的形式,把其中一種構圖方式作為主體。依據中心思想以及畫面要求選取合適的布局方式,選取的構圖需要符合畫作的創作理念。哈米特的構圖方式很有形式感,作品大多以紀念碑式的構圖方式作為基底,與此同時結合對稱、十字架、V形和三角形等常見的構圖方式,不過他將構圖形式與獨特造型特點的繪畫語言完美地結合,有別于別的表現主義型的畫家,他偏偏喜愛利用點、線、面的抽象關系,讓畫面更具有抽象感。如果說具象繪畫大師巴爾蒂斯將抽象藝術的骨骼埋藏于畫面之中,哈米特則將其顯現于畫面。人物、動物、背景和器具構成抽象的畫面,“點”是畫面的肌理處理和微小器具組成的,“線”也是人物和農業用具等合適地拉長而成的,“面”是由類似的色彩區域的布局與體積一同組成。地平線,作為紀念碑式構圖的標志,置于整個畫面的底部位置,連接畫面兩側。運用人物舉措或者借用概論過后的道具,實現構圖的抽象分離,畫面風格簡單精致,并且具有裝飾藝術感。比如畫作《白河》,灰暗廣闊的天空是遠景,是灰色調的;捆綁好的樹枝和站著的人物與底部的地平線,直線和斜線的組合恰好以抽象的框架分割了畫面,山巒與畫面中明暗交界線以及陰影輪廓形成的短線繼續分割、點綴;畫面中的人和其穿著的服飾是畫面主導的亮灰色調,毛驢卻是暗色塊;人的衣服和配飾的暗色部分、形狀不一的石頭和長度不一的樹枝,以及遠處矗立于半山腰的房子則是畫面中關鍵的“點”。畫作的構圖有張有弛,這幅作品很有代表性,作為具象繪畫,抽象意味非常明顯。
(二)造型空間的構成
在繪畫這門藝術中,空間是由許多事物的基礎結構共同構成的,其以點、線、面、體作為主導,再結合若干獨立個體構成一幅完整的繪畫藝術作品。與此同時,畫家應用透視規律,抓住光影、對比度與色彩色調的變換,繪制物體的形貌姿態、位置關系及橫縱深淺層次,這就構成了畫面的空間感。畫家依照創作內容的要求,根據主觀想法選取畫面里的物象元素,整理它們之間的主從關系;同時,還需根據選擇的物象形狀、位置、規格進行恰當的布局,合理安排好空間層次,這些統一稱作空間處理。不過對于哈米特而言,涵括主體在內的空間處理是帶有主觀意愿性、針對性的。他營造的是一種像夢境般虛幻的虛擬空間,全部物體的形狀大小、體積和空間位置皆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變換,因此造型通常不符合客觀現實,而處理成浮雕的效果。哈米特用自己的繪畫語言營造出只屬于他的主觀化的空間,從而突顯畫面的整體性。在平面結構學中關鍵的原則是畫面的整體性,明暗交錯被非客觀的針對性加強或者減弱,哈米特為了突出畫面的整體性,加強主導個體的整體輪廓,弱化了空間感。這種效果同時也加強了畫面整體的形式感,畫面中人物、動物及道具,都統一改變了客觀的體積和空間。這是哈米特最明確的個人風格特點,也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如作品《洪水》的空間處理,畫面背景幾乎是平面的,采用灰綠色的統一色調,象征泛濫的洪水。遠處泡在洪水中的房屋、屋脊,如寶石一般裝點在灰綠色的洪水里,不但具有抽象的點綴特效,而且生動形象地繪制出洪水淹沒村莊房屋的場景。主體部分是一艘船,農夫在船上努力地劃槳,因為船上載著奶牛、羊、驢、貓、狗、雞、老鼠等被救出來的動物,更讓人驚喜的是船上還有搶救出來的干草,點睛之處是草堆上的鳥窩和雞蛋。如此龐雜的內容被整合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從心理暗示角度理解,這艘船很安全。狹長的船體及細長的船槳把船上的人和動物包裹在一起,使畫面主體更為集中。
(三)明暗關系的布置
哈米特的作品中,光影明暗必然配合了獨特的造型語言所形成的統一空間與結構。比如作品《時間汽車》的明暗關系,哈米特進行細心的布置安排,為了強調主導部分的整體性,局部的明暗部分被弱化,或者變成浮雕的形式,甚至連陽光也為形體的輪廓服務。明暗的主觀性加強或減弱屬于俄羅斯表現主義畫家風格樣式的共性,但是從以上一些小的細節來看,哈米特的明暗控制還是有其特有的方式。總體而言,哈米特的作品主要是以素描為基礎。他的畫作準確地找到總體的戲劇性元素,描繪很多細節,也確立了總體的基礎色調。然后再對畫面進行空間處理,修改細節,但是不變更總體的構想。
結語
哈米特•薩普庫耶夫是俄羅斯當代繪畫藝術中油畫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俄羅斯藝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不僅繼承發展俄羅斯現實主義油畫,而且敢于創新,用獨特的充滿創意的藝術思維繪制了非常多傳統和現代結合、民族和全球藝術融合的偉大畫作,影響眾多油畫家。
參考文獻:
[1]秦嗣英.解讀俄羅斯畫家哈米德•薩弗庫耶夫的創作思想[J].美術界,2015(8).
[2]王其鈞.俄羅斯美術:東斯拉夫的文明[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
[3]祝鳳鳴.圣像畫折射的俄羅斯靈魂[N].中華讀書報,2012-3-7.
[4]李平.外國大畫家薩弗庫耶夫[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6.
作者:王盈 單位:吉林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