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語文教學的分析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弊端
(一)小組合作流于形式,教學深入程度不足
雖然當前許多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采取了小組合作這樣的先進教學模式,但很多教師過于注重教學改革的形式,對實際成效兼顧不足,具體表現為學生的合作學習看似轟轟烈烈,實際上并沒能夠緊扣重點和要點,思維的深度也不足。小組合作教學流于表面,這是高中語文教學改革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傾向。
(二)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用不當,作用未能充分發(fā)揮
雖然在當前的許多高中語文課堂中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是實際使用效果并不理想。這主要與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不夠科學有關。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沒能科學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對哪些環(huán)節(jié)運用效果最好,以及每節(jié)課使用幾次、使用多長時間較為合適等,都一頭霧水,導致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未能實現最大化。
(三)教學要求一成不變,未能兼顧學生差異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果漠視、放任這樣的差異繼續(xù)擴大,是難以全面提升語文教學成效的。尤其是“一刀切”的教學要求,沒能充分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能力與基礎差異,完全依照教師的個人分析提出教學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四)教學空間較為狹隘,課后教學延伸欠缺
高中語文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因此許多教師將教學活動完全局限于課堂之內,對學生課后的延伸拓展學習活動沒有合理安排,對一些在課堂內無法完全實現的教學要求也一帶而過,沒能為學生搭建自主發(fā)展的學習平臺,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對有效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成效的幾點思考
(一)讓學生成為主角,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
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語文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應當從整個教學理念設計方面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少講,多啟發(fā)引導,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在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中,教師應當從學習載體、學習線索兩個方面著手,為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提供幫助。一方面,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習載體,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自主空間,同時要解決學生“單打獨斗”的不利因素。此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合作小組,在小組里面開展分析研究活動。有了小組這樣的載體,學生的語文課內學習將會變得生動起來,相互交流討論,共同分析難點,提出自己的觀點等,這樣的學習活動能夠較好地集聚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參與度,讓學生真正實現從被動聽講的對象向主動探究主體的轉變。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還要設計好學習引導的載體,尤其是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要科學設計好思維線索,讓學生進行分析研究,引領整個學習過程。在這方面,教師應當緊扣教學目標要求和重難點,結合學生思維逐層深入的特點,設計出一組具有代表性的思考題。在課堂中建立學生探究學習的線索,這樣的線索既是學生學習的思維線索,同時也是本節(jié)課教學重難點的提示,教師在這樣的活動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學生的思維也能夠在這種活躍的教學模式中被充分激發(fā),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科學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給予語文課堂生機與活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廣大教師要注意對多媒體教學手段加以科學運用,使其更好地服務于高中語文教學。例如在教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蘊含的主題與思想,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介紹海倫·凱勒的視頻短片,讓學生對這位美國盲人女作家有更為全面直觀的了解,從而身臨其境地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這具有增強滲透力和提高學習成效的雙重效果。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將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有效發(fā)揮出來,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科學性,在使用時間、使用頻率、使用時機等方面統(tǒng)籌兼顧。在使用時間上,每節(jié)課播放多媒體課件的時間原則上不宜超過三分鐘,次數也不宜超過三次,以保證多媒體教學手段既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也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深入的思考。教師還要注重提高自主設計多媒體課件的比例,使教學課件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具有針對性。
(三)讓分層目標有效落實,給予學生強勁的學習動力
分層教學是兼顧學生差異性的一種有效模式。因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會遭遇“眾口難調”的困境。如何有效應對這一狀況,分層教學模式是較為恰當的形式。一方面,分層教學能夠更好地兼顧學生的發(fā)展實際,提高教學針對性,有助于從整體上提升教學成效。另一方面,運用分層模式對班級中不同能力基礎的學生分別進行了拔高或降低等技術處理,能夠保證班級優(yōu)秀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激情,同時也能夠提高學困生群體的學習滿足感,以這樣積極的教學情感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針對學生一段時間以來語文學習的綜合狀況、能力發(fā)展水平、語文卷面成績等方面的因素,較為準確、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為每一個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分層教學目標。
(四)讓課堂教學得到拓展,給予學生立體的學習環(huán)境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廣大教師不能忽視課外活動的拓展功能。雖然高中學習較為緊張,但是在緊張之余適當拓展教學空間,能夠讓學生身心得到有益放松,提高語文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針對語文課堂教學的不足之外進行課外延伸,如組織學生在課外成立探究小組,研究古文的共性特點,研究閱讀技巧,研究寫作技巧等。這樣的活動適宜放在課外,能夠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能夠較好地整合語文教學資源,促進教學活動深入開展。
作者:楊慧 單位:江蘇省高郵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