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深化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按照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總目標,甘肅省莊浪縣全面推進財政各項改革舉措落實落地,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把加強財政國庫管理作為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財政資金安全的重要抓手,創新管理制度,完善運行機制,推動財政國庫管理與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度融合,為全面建成現代財政管理制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探究
一、深化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莊浪縣位于甘肅省中東部,六盤山西麓,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基巖山地和丘陵溝壑占總面積的93.5%,自然環境惡劣,礦產資源匱乏,交通不便。縣域經濟以農業為主,沒有大中型企業和重工企業,財源基礎十分薄弱。從收入結構來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來源于房地產等行業,非稅收入比重一直維持在50%左右,雖然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趨勢,但總體上地方財政收入對于非稅收入的依賴程度較高。從支出規模來看,莊浪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由1999年的5157萬元上升到2020年的455497萬元,同比增長87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持續攀升。從可用財力占比來看,莊浪縣可用財力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從2006年最高的75.5%下降到2012年的44.8%,隨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推進,又逐年回升,達到2019年的67.9%。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莊浪縣在2012年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前,雖然收支規模不斷擴大,但可用財力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可用財力既要保障三保支出,又要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支出,還要兼顧社會經濟發展,支持地方重大建設項目建設。在上級轉移支付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財政運行舉步維艱,只能通過向內挖潛,加強財政管理,提質增效,緩解可用財力增速放緩與支出需求不斷攀升的矛盾,深化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地步。
二、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概述
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莊浪縣財政面對財政支出日趨增長的形勢,全方位推進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優化財政國庫管理制度,強化財政資金監管,深入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第一階段:資金實撥階段(19942013年)。這一階段資金撥付主要通過手工開具撥款憑證,送達銀行,實行點對點實時清算,資金撥付量大,支出票據繁雜。資金實行專戶管理,財政資金專戶多而散,縣級財政國庫支付和資金存放銀行單一,缺乏競爭力。資金支付主要依賴于實撥,資金使用和管理存在較大風險。第二階段:國庫集中支付階段(20132019年)。為解決實撥階段資金收支管理難,使用效率低等問題,根據財政部要求,莊浪縣自2013年開始落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實行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核算,全面清理撤并財政專戶,將財政專戶由30余個撤并至7個。資金支付按照用款計劃和規范程序,直接支付到用款單位,取消了層層支付的中間環節,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財政資金運行機制。第三階段: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階段(2019年以后)。為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減少預算單位工作人員在銀行和財政兩頭跑,真正實現人行、銀行、財政和預算單位電子化支付數據的共享。2019年,莊浪縣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除專戶撥款外,取締以往的紙質化預算撥款憑證,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實行庫款競爭性存放,全面推進財政業務銀行之間良性競爭,打破了財政資金由單一銀行的格局。
三、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顯著成效
1.制度約束是主要抓手一是完善財政收入管理制度。制定實施了莊浪縣《非稅收入管理辦法》《存量資金管理辦法》《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辦法》《政府投資基建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資金管理辦法》《PPP項目引導資金管理辦法》等,全力推動財政資金收入和支出的規范化,為增強資金分配、使用的科學性和公正性發揮了導向作用,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強化項目支出管理制度。制定實施了莊浪縣《項目管理辦法》《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和《委托投資咨詢評估管理辦法》《莊浪縣政府投資評審管理規定》等,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預結算、竣工財務決算審查管理,規范了財政投資評審行為,合理控制項目成本,節約建設資金。三是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制定實施了莊浪縣《內部控制管理辦法》《重大支出審批制度》《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操作規程》《電子印章管理辦法》等,夯實了財政管理基礎,加大了財政管理制度剛性約束。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預算指標撥付的通知》,明確了指標管理流程和指標撥付時限,加強指標追減審核表、指標調劑審核表、財政資金直接支付申請書和實撥撥款通知單審核審批流程,財政管理和內控制度日趨健全,長效機制不斷完善。
2.鄉鎮財政是管理基礎一是加強鄉鎮財政基礎能力建設。從2010年到2019年,莊浪縣鄉鎮財政資金從62324萬元上升到145361萬元,增長133%,隨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支出規模呈加速上漲趨勢,管理難度逐步提升。雖然現狀制約了莊浪縣增加人力儲備的能力,但面對鄉鎮財政管理面臨人力匱乏的困境,莊浪縣積極與人社部門銜接,每年從三支一扶等就業項目中,吸納財會相關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并全面推進標準化財政所建設,建成了覆蓋全縣所有鄉鎮的標準化財政所,為加強鄉鎮資金監管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理順鄉鎮財政資金支付流程。制定了《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業務管理規程》,改變原資金支付由鄉屬預算單位主管部門財政資金股室財政國庫審核的流程,調整為鄉屬預算單位財政所主管部門財政資金股室財政國庫審核的流程,嵌入了財政所對鄉鎮財政資金的審核權限,強化了鄉鎮資金支付流程管理,發揮了鄉鎮財政所在鄉鎮資金監管中的重要作用,確保資金安全高效運行。三是強化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健全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機制。鄉鎮財政所每季度檢查鄉屬單位賬務,督促鄉屬單位財務核算工作,并做好鄉屬單位賬務和財政所備查賬的對賬工作。建立鄉鎮財政資金月調度、季通報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了鄉鎮財政所在鄉鎮財政資金支付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對于惠農資金撥付,實行鄉鎮造冊、部門審核、部門撥付等流程,結合一卡通專項治理工作,將戶內賬戶信息進一步核實,完善了惠民補貼系統,確保惠農資金到戶到人,實現了財政和農戶之間的有效對接。四是提升鄉鎮財政干部業務能力。增設了鄉鎮財政所備查賬務系統,實現了鄉屬單位財務數據和鄉鎮財政所備查賬務的有效銜接,充分調動了鄉鎮財政工作人員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要求各財政所督促做好鄉屬單位部門預算、預算公開、部門決算、決算公開和政府財務報告的組織編報工作,減輕了財政業務股室的工作壓力,充分發揮了鄉鎮財政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3.提質增效是最終目標一是夯實項目資金管理。莊浪縣嵌入了第三方和財政投資評審機制,進一步提高了政府投資效益,節約了財政資金。持續擴大項目評審范圍,規范了縣財政投資項目的評審制度,完善了評審流程,使全縣投資評審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和簡潔化。嚴格落實未經財政評審預算的項目,不得進行招投標活動,不予撥付建設資金;未經招標的項目,財政不予評審結算;未經財政評審結算的竣工項目不得結清建設資金,也不得進行資產移交的管理辦法。審時度勢,引進了社會中介機構服務于財政評審,極大強化了財政評審的職能。自2016年投資評審管理改革以來,莊浪縣共預算評審項目666項,審定金額25.16億元,結算評審項目513項,審定金額17.14億元,審減金額3.26億元,極大節約了財政資金。財政投資結算評審審減率從2015年的20.73%下降到2019年的15.97%,政府投資項目管理進一步規范。二是加強存量資金管理。莊浪縣遵循摸清存量,分類處理的原則,對于結轉兩年以上的項目資金,結轉一年以上的公用經費,準確時限,堅決按期收回,以統籌整合用于脫貧攻堅等急需資金的重點領域,切實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能。自2015年以來,莊浪縣持續加強存量資金收回力度,著力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截至目前,共收回財政存量資金3億元,相當于莊浪縣2019年全年的地方財政收入。三是推進績效考評管理。建立績效目標設立、審核、批復機制,績效管理范圍覆蓋所有財政資金,推動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到結果反饋的全過程績效管理,將所有扶貧資金納入動態監控系統,對扶貧資金的分配、下達、支付及項目資金績效目標執行等情況進行全流程監控,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逐步規范預算績效管理程序,按照誰支出,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各部門財政資金績效管理主體責任,推動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機制,全面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當前,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下一步我們將努力開源節流,持續推進財政國庫管理向縱深發展,并結合績效考評管理,不斷探索,建立符合新時展要求的現代化財政管理體系。
作者:柳高飛 單位:莊浪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