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紡織產業面臨問題及對策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紡織業是我國重要的民生產業之一,但受綜合創新能力較弱、要素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紡織產業的發展還面臨著多重困難。以南平市延平區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當地紡織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延平區;紡織產業;問題;對策
紡織產業是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產品以出口為主,用工需求量大,但利潤低,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面臨著很大的轉型升級壓力[1]。南平市延平區是福建省紡織老工業基地之一,但從多年的發展情況來看,除了服裝產業有競爭優勢外,其余產業并沒有明顯優勢,產業結構嚴重不平衡。為了更好地適應國際影響,提高產業市場競爭力,需要對延平區紡織產業進行深入研究。
1延平區紡織產業的發展現狀
在大型紡織企業改組后,延平區民營中小型紡織企業大量涌現,紡織童裝產品發展迅速,區內大小型紡織企業90%以上為嬰幼兒服裝生產企業,且多以外貿代加工為主。紡織產業在資源、環境、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壓力增大,土地、資金、用工、環保用外貿貼牌訂單等因素成為制約針紡產業發展的瓶頸。缺乏銷售渠道和自有品牌,在價值鏈上只從事生產,對下游消費者需求和上游設計研發都不具備掌控能力,利潤極低。2018年,延平區10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完成產值31.9億元,同比增長5.3%,占全區規模工業總量的9.3%,較2017年同期減少10.6個百分點。
2存在的問題
2.1利潤空間遭壓縮
據調查,延平區絕大多數小微針織服裝企業為接單生產,無自立品牌和內外銷渠道,受上游控制價格較低,為保生產甚至靠壓價惡性競爭接單,造成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至5%以下,有些企業甚至在虧本經營,更難談增加產品附加值。
2.2用工難,成本高
一是企業面臨一線工人趨于老齡化。紡織企業一線工人年齡普遍在40歲以上,當地青年人絕大多數不愿從事一線工作,出現招工斷代,紡織服裝這一勞動密集型行業招工難問題依然嚴峻。二是專業技術工缺乏。如嬰樂服飾有意技改擴能,但苦于招不到年輕的技術工人操作先進設備,大多工序還是使用傳統設備。三是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加上勞動力價格上漲、財務成本增加等因素,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生產經營已經沒有利潤空間,基本處于虧損狀態。普工計件工資漲逾3000元/月,技術工工資上漲將近一倍,中層管理人員工資由3000~4000元/月上漲到5000元/月以上,而且還要提供一定福利,如免費午餐、免費住宿等。一些本地農民工還要季節性回家干農活,對企業生產經營的持續性造成不利影響。
2.3企業規模小,融資難
一方面延平區紡織產業結構以民營企業為主體,但大部分以中小企業為主,從業人員在50人以下的企業占85%以上。由于小微企業規模小、抵押物少或無抵押物,且銀行辦理手續煩瑣,即使貸到款也都是短期貸款,貸不到中長期的。到還款時往往是“拆東墻補西墻”,向民間拆借,造成企業財務支出大幅上漲,利潤下滑,對企業的正常生產影響較大。另一方面,融資擔保貸款難度加大。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規定,不得要求地方政府違法違規提供擔保或承擔償債責任。為解決企業融資問題成立的融資擔保機構,不能再為企業貸款提供融橋擔保反擔保措施,導致延平區企業無法通過融橋擔保獲得銀行貸款,加大了無抵押物的紡織企業的融資難度。2.4自主品牌較少,產品附加值低延平區紡織產業主要是以承接外貿出口貼牌訂單起家的,產品結構多以中低檔次產品加工為主,多數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和營銷網絡。目前尚無一個具有較高市場知名度的商標,也無大型外銷或電商平臺,企業多以代生產、代加工為主,企業宣傳及品牌花費高,產品附加值較低。
3推進紡織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3.1創造自主品牌
要有意識地積極引導培植當地品牌。延平區目前不少公司都有自主品牌,如美眾公司擁有的福建省著名商標“丁巴王子”“女裝佐拉”“EDE”,新華安公司的“港菲”,電子網商的“依爾嬰”等,各企業要力爭全國著名商標。品牌能起到引導提高企業利潤,提升企業生命力的作用。一個地區如果產生一個明星品牌,能給這個地區帶來無法估量的價值。建議政府引導或創立共用品牌,加大著名商標的扶持力度,適當增加獎勵額度。
3.2精準市場發力
一方面,應依托南紡廠無紡布全國同行業產業優勢,以“南紡高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為契機,大力發展非織造布產業鏈延伸,圍繞“南紡高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布局無紡布下游應用企業,重點布局汽車內飾布、家紡面料,以及醫用、建筑、工業過濾等高附加值產業[2]。另一方面,抓住童裝產業發展契機,扶持引導現有童裝企業通過引進高精尖技術等開展智能化生產改造,對新購置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裁剪等智能設備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加大童裝品牌培育引進力度,強化設計、營銷、制造等全產業鏈服務功能,構建童裝產業轉型升級生態體系,著力打造集研發設計、商品交易、檢品物流、融資擔保、實訓孵化、配套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童裝產業聚集區。
3.3推動電商平臺發展
建好具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電商平臺,如近年依爾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搭建的針織服裝電商平臺運行前景十分良好,逐步建立了品牌形象,輻射線上、線下,接單效果顯現。區商務部門要積極介入有潛力、有前景的電商平臺,做好頂層設計,引導延平區針織服裝電子商務實現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結合園區的發展現狀與基礎,確定發展方向,做好規劃,盡快完善服務功能,為電商企業搭建好服務平臺。抓好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區政府要加大資金的投入,抓好電子商務服務基礎建設,重點支持電子商務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和電商監測統計系統建設,探索P2P信貸,促進和帶動針織服裝行業發展。
3.4機械智能化,降低成本
一是依托新華安制衣、美眾針紡等骨干企業,重點開發舒適性、功能性、環保性等高端面料服裝,鼓勵有能力的企業開展生產線智能化、自動化改造,采取新一代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及數字化虛擬設計技術,開發三維人體自動測量技術,建立服裝人體數據庫,積極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設計等新業態、新模式。二是重點發展無紡布、裝飾布等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產品,鼓勵企業采取智能化紡織裝備進行技術改造,建設紡織示范生產線和數字化工廠,發展全流程集成互聯、工藝與物流的智能化管理體系。加強資源循環利用,建設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體系,研發再生循環系統,擴大再生纖維回收和利用范圍。延伸非織造布產業鏈條,發展各類衛材、高檔濕巾、紙尿褲等生產項目[3]。
3.5培育紡織龍頭企業
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紡織龍頭企業。一是通過技改貼息、科技三項經費、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設立、鼓勵上市等方面扶持政策,在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等資源分配上向重點紡織企業傾斜,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二是研究加大自主品牌的培育扶持力度,強化企業的品牌意識,鼓勵擴大品牌影響,拓展營銷渠道,積極推動服裝龍頭企業質量認證、環保認證、生態認證,加強企業品牌創建基礎性工作。重點扶持一批在品牌設計、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網絡建設方面的優勢企業,使其快速做大做強,發揮行業龍頭帶動作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快速發展[4]。
3.6設立產業發展基金
為了鼓勵紡織行業健康發展,建議設立紡織產業發展基金。產業基金為生產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同時通過企業生產運轉,也能使產業基金良性循環,使之服務更多企業。產業基金運作可以結合對外貿易或集團總公司合作,例如給予其訂單材料預付款,待企業出貨回款后扣除,其間利息由企業承擔。推行“金融+實體經濟”的新發展模式,由政府(國運公司)、紡織企業、私募基金出資共同設立紡織產業發展基金,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的原則進行投資運作。政府負責審定總體投資方案和把握紡織服裝項目投資方向,不干預基金的運行管理。按照市場化原則運行,將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有機結合,拓寬紡織企業融資渠道,推動紡織產業現代化升級進程。
4結束語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深入,世界紡織品進入后配額時代,我國必須重新審視產業結構和企業戰略。對于南平市延平區來說,應從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全球化等戰略思想出發,積極把握需求增長與消費升級的趨勢,利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機遇,促進紡織產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笑,王岱,王鵬飛.中國紡織業集聚格局演變與發展模式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11):89-95.
[2]劉婉雯.紡織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內涵和路徑[J].工業,2018(11):242-243.
[3]王英霞.我國紡織工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6(25):50-51.
[4]王瑾,魏興民.紡織產業集群效應與紡織品出口的過度競爭———以紹興紡織產業集群為例[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4(9):44-46.
作者:魏莉萍 單位:南平市延平區企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