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子商務下原平市農村發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15年10月14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出“部署加快發展農村電商,通過壯大新業態促消費惠民生”。原平是農業大市,通過電子商務搞活農產品流通,拓寬特色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渠道,扶持農村青年創業,改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使農村電子商務成為脫貧攻堅的抓手,是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農村電商;發展途徑;人員培訓;平臺建設;保障措施
我市地處山西省北中部,轄7鎮、11鄉、3個街道辦事處,有520個行政村,總計50萬人,總面積2560平方公里,地域遼闊,農產品極其豐富。東山同川等地,盛產水果,尤其以梨負盛名,水果年產量達數萬余噸,是我省最大的水果產區之一,也是全國酥梨生產的基地;中間閆莊、王家莊鄉、新原等鄉鎮,盛產玉米、高糧、谷子等糧食;除此之外王家莊鄉的設施農業——萬畝大棚,大量生產蔬菜,香瓜;白石等地盛產小米;樓板寨等地盛產核桃等。這么多的名優特產品,本來是農民致富增收的保證,可一些農民還是要靠出門打工來養活家人,這正是傳統農產品銷售模式給農民朋友們帶來的陰影。現代信息的發展——電子商務的誕生,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給農民帶來了轉機。順應這一潮流和趨勢,原平農校成立了農村電商孵化中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農村電商創業者。我市電子商務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
二、強化我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途徑
1、建設商務平臺支持和數據應用體系
在政府引領、企業運營的框架下,建設具有原平特色的農村電商網絡平臺,該平臺應該包括商品展示、信息、多渠道推廣、線上線下交易、客戶服務、商品管理、訂單管理、物流配送、售后服務和系統維護等功能,從而實現網絡數據的保留和共享。與此同時積極利用成熟的第三方電商平臺,多方面宣傳、介紹、推廣平臺和特色農產品,推動發展農村電商,并將數據接入引流到本地平臺,實現兩條腿走路,為全市的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網絡平臺支持。
2、培育打造原平網絡地標產品品牌
精心挑選我市名優特產品,嚴格進行質量測試、品牌培育、認證追溯、商標策劃、包裝設計等,進而以統一品牌打造網絡銷售地標產品,這樣將農村千家萬戶的產品都納入到同一品牌,然后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到全國各地,建設農產品網絡銷售綠色通道。相應地在周邊地區的線下商場開設網絡產品線下體驗店、展示館等,以電子商務發展的方式推動傳統特色農產品銷售,實現轉型升級,進而帶動經濟社會的更快發展。同時大力發展電商產業園區,造就出一大批成長性極好、帶動性極強的電商企業,從而吸引更多的其它電商企業入駐電商產業園區,實現農村電子商務的全面發展。
三、實施我市農村電子商務從業人員培訓
1、加大電子商務培訓的覆蓋范圍
完成培訓體系建設,依托“原平農校農村電商孵化中心”或其它培訓機構,開展電商培訓工作,通過多期、多層次、多領域的培訓,普及電子商務知識,使各行各業人員具備應用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能力;通過對農民、貧困家庭人口、退伍軍人、待業大學生、大學生村官、鄉鎮干部、市直單位在職干部職工等開展電子商務操作技能和創業技能培訓,培養一支能夠熟練掌握運用網絡技術,促銷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創業隊伍;通過培訓著力提升全民電商意識尤其是領導干部的“互聯網+”思維,形成鼓勵電商發展、電商精準扶貧的濃厚氛圍。培訓提升全市已開店網商的專項技能,重點包括客服、美工、推廣三大方面。
2、強化農村電子商務的培訓內容
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制定不同的培訓課程,如原平市農村電商培訓、農技人員培訓、淘大創業班、無線公開課等。推廣農村扶貧電商培訓班,為農村各類貧困群體開展電商培訓講座,組織各類群體積極參加電子商務行業培訓交流大會等,傳遞電子商務最新趨勢,深刻觸發該類群體的觸網熱情。
四、完善我市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1、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基礎建設
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充分利用知名電商平臺,搭建線上線下“特色館”。如“淘寶•原平館”、“神州•同川館”、“蘇寧•核桃館”等。循序漸進完成村(社區)服務網點建設,與“萬村千鄉”農家店、專業合作社等結合,對農村服務站實行部分改造,做到存量與增量有機整合,實現電子商務進駐農村服務點;完成區域物流倉儲中心、綜合配送中心的建設工作,引進第三方物流企業入駐,推進鄉鎮商貿中心改建工作,形成市、鄉鎮、村聯動的線下物流服務平臺;完善農村通信網絡基礎的建設。
2、鞏固提升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線上服務平臺、客服系統、物流倉儲系統、質量保證系統進入全方位運轉狀態,各體系進入后期維護、系統升級階段,健全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積極開展供應商產品開發支持、提供分銷平臺及綜合推廣服務、網商融資合作服務與大數據服務等;在總結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進農村政策引導和服務支撐體系;分層次加強檢查調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五、我市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嚴格按照項目建設要求,把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各項工作措施逐項分解落實到市直相關部門、鄉鎮、村,明確時間表、線路圖、責任人,并納入全年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加強督促檢查,完善監管、統計、信用評價等制度,定期現場辦公,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矛盾困難,確保按期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2、強化資金、基礎設施保障
把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建設和運行維護管理、人員培訓經費納入市財政預算,設立專用賬戶,專款專用,確保項目資金按規定用途使用,發揮最大經濟效益。著力實施鄉村公路完善提質工程;加強與聯通、移動、電信等通訊部門溝通合作,實現所有行政村通訊網絡全覆蓋;整合盤活鄉村學校、基層站所等閑置資源,為電商發展提供便利的辦公條件和經營場所,有效解決農村交通運輸困難、通訊網絡不暢、辦公場所缺乏等問題。
3、健全物流體系
在市區建立物流分撥中心,依托郵政、供銷等網點,建設鄉鎮物流站,在行政村建設物流網點,構建市、鄉、村三級物流配送服務體系。
4、強化對外宣傳
拓展與阿里巴巴、萬志創友會、樂村淘等知名電商的合作,在天貓、京東、蘇寧等知名電商平臺建立區域品牌旗艦店,打造線上線下多渠道、多維度的區域品牌營銷網絡。借助微信推廣、QQ推廣、微博推廣、論壇推廣、百度推廣以及廣播電視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各項舉措,以便增強應用電子商務和企業投資的信心。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座談會、研討會、電商講座等活動。
參考文獻:
[1]高亞娟.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商業時代,2011(14).
[2]郭靜佳.山西省城鎮化與現代化農業共生發展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2016
[3]郭靜佳,席洪生,楊偉.農村金融環境問題研究[J].山西農經.2015(05)
作者:郭變云 單位:忻州市原平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