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符號電影音樂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凄美的愛情——《泰坦尼克號》
在這個影片中,刻畫了一幅因為災難引發的愛情悲劇。無論是描述愛情的旋律還是災難畫面的旋律,影片中的音樂都保持了相似的風格面貌,愛情和災難相互糾纏,以悠長、空靈的旋律表現出懷舊感和悲劇氣氛。兩種旋律主題經過不斷的交叉,分開,讓旋律合并為一個不可分割的主題,仿佛再說這個愛情的結局注定是悲劇收場一樣。音樂中充分運用了民族符號的標簽來表現文化,在女聲吟唱的同時,使用古老的蘇格拉笛子來為樂曲灌注悲涼的色彩,將影片的情節推動之余也預示了災難的來臨。在電影的前半段,影片所刻畫的是人們對航行的無限希望,音樂與之對應的是氣勢磅礴的起航音樂,與悲劇的結尾形成明顯的對比。在這首影片中,除了演奏民族性強的旋律之外,最突出的能夠表現音樂中的民族標簽的就是古老的蘇格拉笛子的使用。使用笛子的音色來演奏旋律,讓音樂的進行更具空靈的效果,與此同時還添加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二)勵志的逆襲——《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載歌載舞的民族符號,它的這個特點反應在印度的電影中就是大量歌舞音樂的運用。印度的電影里既夠看到古老的印度文明,又能夠欣賞迷人的音樂,印度電影使現實和人道相結合,成為印度電影的重要特色。電影中所使用的背景音樂,充分表現了印度的文化色彩。在這部影片中有兩處音樂的使用讓人印象深刻。首先就是影片的開始,一群臟兮兮的小孩在平民窟中上竄下跳,這個畫面是在交代影片進行的整體環境,雖然略顯沉重,但音樂卻使用了輕松的印度音樂來作為背景,這是因為要表現孩子們的天真無邪。然后就是,當男主角尋找女主角時,音樂使用了印度音樂中常用的低吟淺唱來進行敘事,讓人體會到了男主角的心情。這部電影的民族標簽的闡釋是通過印度音樂的特色音調表現出來的,音樂中節奏的變化與故事相呼應,使用節奏輕快的印度音樂和歌曲穿插其中,表現了印度的特色風土人情。
(三)痛心的苦難——《1942》
1942年時,中國可以說正處于“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在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處于僵持階段時,中國河南地區發生了大面積的自然災害,饑荒和蝗災的沖擊使得三千萬的百姓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影片描述的就是河南的三千萬百姓被迫遠離被災害侵蝕的家鄉,紛紛趕路的鄉親匯成了一支向陜西逃荒的隊伍。電影的畫面色調通篇是以灰色調來完成的,盡管有顏色卻沒有生機,這正是電影畫面色彩傳達出來的信息。在這部電影中,民族音樂風格的體現是通過特色的戲曲豫劇和河南地方民族樂器的使用完成的,這樣的安排不僅為影片提供了場景,而且民族音樂還為電影提供了強烈的民族性。《1942》所描述的正是河南饑荒這一歷史事件,通過使用中國傳統的戲曲音樂既體現了歷史性,又彰顯了民族性,突出了河南的文化面貌,為聽眾提供特定的聽覺提示。在這部電影中,民族音樂使用從敘事的角度來看,就是與影片中的敘事話語相一致,用共同的基調來完成彼此之間的呼應。
二、電影音樂中民族符號帶來的思考
電影中可以表現一個國家的民族面膜和歷史風貌,想要立于國際市場就要緊抓民族標簽。現如今,電影在飛速發展,所以更要高度注重民族文化的價值性體現,在觀看影片時,能夠感受到不同國家的風情和民族文化。電影這一綜合藝術,將畫面和聲音結合起來,讓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火的了享受。電影音樂在其中的作用由此可見,民族標簽的添加就是獨特魅力的展示。電影的國際性是建立在民族性的基礎上,電影中將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傳承和對現代社會的反思結合起來,運用現代思維意識對傳統文化和歷史進行審視編排。電影的民族性建立在傳統文化繼承的這片沃土上,為了符合時代的需要電影中有對傳統文化進行了重新的編排,這樣才能夠用現代的思維和眼光,使用現代化的科技和手段,通過電影音樂來表現影片中所需要的民族風貌和特色。
作者:朱珠 單位:山東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