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時代電視新聞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電視新聞的報道方式滯后,服務功能較差
在報道方式方面,報道方式是媒體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時代,由于對網絡媒體的充分利用,各媒體的報道方式新穎而多樣,給電視新聞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例如,各網站可以通過用戶的注冊信息將相關新聞的鏈接、新聞圖片等信息發送到用戶的郵箱中,不僅查看方便且易于保存。但是在電視新聞報道方面,由于受時間、地點等外在因素的制約,電視新聞的報道方式較為滯后,導致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下降,嚴重阻礙了電視新聞的發展。在服務功能方面,電視新聞節目的服務功能明顯落后于網絡媒體。在信息時代來臨之前,電視新聞節目作為傳統的主要的新聞聯播方式,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最近發生的新聞事件,掌握重要的新聞線索,因而備受人們的喜愛與推崇。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其在服務功能方面的缺陷也逐漸顯露出來。網絡媒體能夠通過網絡實現與用戶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提高用戶的參與性,但是電視新聞卻沒有這種功能。
(二)電視新聞的報道內容單一,聽眾參與性較低
在報道內容方面,與美國等其他國家相比,我國電視新聞的報道內容較為單一。縱觀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可以看到,我國的電視新聞類節目大多模仿央視,可看性較低。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是線性傳播,其播出時段具有固定性。例如,我國的電視新聞一般在18點至19點半,觀眾想要獲取新聞信息就只能在這個時間段觀看,且信息不易保存,必須經過第三方的支持。在觀眾參與方面,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廣大聽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越來越高,電視新聞只有不斷加強與廣大觀眾的互動性,掌握新聞話語權,提高廣大觀眾的參與度,才能保持其生命力與持久性。但是,在當前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中,常常忽視社會上的弱勢群體,避免與敏感話題有關的報道,導致電視新聞節目無法引起觀眾的心理共鳴。
(三)電視新聞的接收方式單一,信息更新速度慢
在接收方式方面,新媒體的傳播路徑較廣,且信息接收不受時間和空間因素的制約,網站、手機報、手機廣播、網絡電視臺、手機電視等都可以用來新聞。但是電視新聞的傳播路徑則主要需通過衛星、地面有線和無線發射的方式來進行,接收終端則為家庭電視機。在信息更新方面,時效性是新聞的重要特征之一,確保新聞的“新”與“快”,新聞才能夠保持其生命力。一有重大事件發生,手機、網絡等新媒體就可以馬上把信息發送出去,并及時與他人交流,但是電視新聞的信息更新速度則較慢。
二、信息時代提高電視新聞節目質量的對策與措施
(一)創新電視新聞節目的報道內容
第一,電視新聞節目應當注意適應當前信息時展的需求,將廣播、報紙、微博、手機以及互聯網等媒體信息與電視新聞節目有效融合起來,實現電視新聞節目的多維度與多視角。與電視新聞節目相比,互聯網等新媒體具有信息傳播速度更快、不受時間限制等優勢,因此,廣大電視新聞工作者應當注意在電視新聞節目中適當增加報紙的解讀、微博播報以及網絡論壇的互動參與等內容。例如,鳳凰衛視中文臺在其電視新聞節目中增加了“網羅天下”這一內容,在電視新聞節目中增加了包括新浪網站在內的大量的網絡資訊;湖南衛視于2005年開始在其《播報多看點》這一午間新聞欄目中增加了“網絡評道”這一板塊。第二,電視新聞節目應當注意增加具有互動性的報道內容,增強廣大青少年的觀看興趣。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觀眾觀看新聞節目的渠道不再局限于電視,互聯網、手機微博以及數碼設備等都為廣大觀眾觀看新聞節目提供了便利。但是,這些新媒體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國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因此,電視新聞節目應當注意創新其報道內容,增加具有互動性的內容,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此外,依據我國當前手機網民占網民總數量的百分比情況、微博用戶數量以及網絡用戶數量的增長情況,青少年群體將成為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主要受眾目標。因此,廣大電視新聞工作者應當注意開發針對年輕受眾的電視新聞節目。第三,電視新聞節目應當注意增加與農村題材相關的報道。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歷來是黨和國家所關注的重點問題,增加與農村題材相關的報道,一方面可以起到連接黨、國家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宣傳黨和國家有關農業和農村建設的政策與方針,反映農村基層干部與老百姓的要求與意見;另一方面體現了電視新聞節目的服務功能與輿論導向功能。在進行農村題材相關的新聞報道時,首先,新聞工作者應當注意選取具有啟示性與可操作性的致富實例,為廣大農民提供信息服務,滿足其對技術、信息、經驗等的需求;其次,由于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為了使廣大農民能夠有效理解中央所出臺的一些惠農支農政策,新聞工作者在進行報道時應當注意,使用說故事等方法盡可能地將那些教條死板的政策變得生動活潑,使廣大農民能夠看懂聽懂;最后,新聞工作者應當注意不斷挖掘較為新穎的新問題和新題材,拓寬新聞報道的深度與廣度。掌握事物發展的新動向與新價值,不斷挖掘新事物、新風尚與新成就是電視新聞節目保持活力的關鍵所在。許多事物的發展都存在一個漸變、續變或疊變的過程,因此,廣大新聞工作者應當注意觀察事物的發展和變化情況,加強電視新聞報道的深度和廣度。
(二)提高電視新聞的質量
第一,加強深度報道。面對信息時代的到來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加強深度報道是實現電視新聞節目突圍、促進電視新聞節目長足發展的一個重要措施。深度報道主要指對某一重大事件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對事件的背景進行介紹,對事件的內在本質與社會影響進行深層次的挖掘與分析,它起源于西方新聞學,我國中央電視臺所創辦的《焦點訪談》這一新聞節目就是深度報道節目的典型代表。為了滿足廣大聽眾的需要,新聞工作者應當注意加大對新聞深度的報道力度,開設深度報道欄目,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第二,提高剪輯手法。合理的剪輯是提高電視新聞量的一個重要措施,它能夠使一個完整的新聞事件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完整地表現出來。因此,新聞工作者應當注意,依據新聞事件的敘述方式合理地選擇剪輯結構,將故事情節作為剪輯線索,注意細節并巧妙運用蒙太奇、空鏡頭等剪輯技巧,提高剪輯的效果。
(三)加強與其他媒體的有效整合
在信息時代,電視新聞節目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就必須順應時展的潮流,加強與其他媒體之間的有效整合,為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注入活力。電視新聞與其他媒體之間的整合可以增加電視新聞節目的互動性,提高其收視率。互動性較差是當前電視新聞節目的一個重要缺陷,電視新聞與其他媒體的整合為廣大聽眾提供了較多的互動方式,使得廣大聽眾能夠依據自身的喜好來選擇新聞,便于聽眾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結語
電視新聞節目作為信息傳播與溝通的重要載體,對傳播我國的優秀文化,提高國民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為了實現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長足發展,廣大電視新聞工作者必須創新電視新聞節目的報道內容,注意增加具有互動性的報道內容和與農村題材相關的內容,加強深度報道、提高剪輯手法,有效提高電視新聞的質量并加強與其他媒體的有效整合。
作者:張紅麗 單位:吉林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