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PBL融入醫學人文素養教育意義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加強醫學人文建設,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培養德醫雙修的“卓越醫生”,對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健康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以學生為中心,問題為導向”的pbl有著豐富的醫學人文內涵:小組討論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疾病診療認識醫學的未來難題,情境模擬培養綜合職業素養。PBL教學與醫學人文教育是相輔相成。
關鍵詞:PBL;醫學人文教育;綜合職業素養
醫學人文教育是指在醫學教學環節中有針對性地開展人文教育,使學生在學習醫學專業知識和科學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并形成良好的醫學職業道德,以便在未來的醫療服務中對患者實施更好的人文關懷。PBL(problem-basedlearning)于1956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loom提出,1969年美國臨床醫學教授Barrows正式把PBL引入到醫學教育領域[1]。PBL通過提出問題、做出假設、查閱資料、討論總結等環節讓學生的學習從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參與,“以學生為中心”是PBL的核心內容。
1PBL案例本身具備人文性
近年來河北北方學院針對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開展PBL。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案例均由學院教學經驗豐富,治學態度嚴謹的精英教師編寫。無論是偏向基礎的低年級案例,還是為培養學生臨床思維編寫的貼近臨床的案例,其素材均是來源于醫院的真實病例。涉及的醫學與社會、醫學與科技、醫學敏感問題、醫患溝通問題、醫學的未來難題等都是與醫學人文有關的問題[2]。醫學人文問題自然靈活地融入,不僅賦予了案例靈魂,也充分體現了案例本身的人文屬性。
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基于問題的學習,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3]。和傳統教學相比,PBL特別適合以臨床案例為情境,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的醫學專業教學,PBL的各個環節均能融入人文關懷問題的隱性情境,學生在學習醫學專業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醫學人文的熏陶和感染,充分實現醫學科學屬性與人文屬性的交融。
2.1小組討論提升溝通能力
常規的PBL教學都是教師在課前將案例發放給學生,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提前準備,課上討論時很多知識甚至結論都已成形,討論過程也不會很激烈。為提高PBL的學習效率,我們在課上發放案例,學生在課堂上閱讀案例,查找關鍵詞,圍繞關鍵詞做出假設,進而產生頭腦風暴,查閱資料,進行討論,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都呈現在課堂上。這樣既能節省學生查閱資料的時間,減輕學習壓力,又能暴露學生思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地糾正并加以引導,進而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密集的課堂討論,給每個學生都提供了發言的機會。在提高學生交流溝通能力方面,PBL有較大優勢,PBL的小組討論為學生將來在工作崗位上與患者順利溝通、取得患者信任、成功治療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疾病診療認識醫學難題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特魯多醫生一生行醫生涯的概括和總結,這句話深刻人文內涵的背后也為我們揭示出醫者對生命的探索將永無止境。現今隨著疾病譜的變化,惡性腫瘤、心血管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惡性腫瘤的預防,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控制,病因明確、發病機制清楚、已有染遍全球之勢的“超級癌癥”———艾滋病的治療等等,都可以滲透在PBL案例教學中。PBL所用案例雖然是用敘事手法編寫的,但每個案例都會涉及到疾病診斷與治療方面的內容。PBL教學中通過近在咫尺的真實事件讓學生認識到醫學上時時刻刻都有難以攻克的堡壘,扎實的專業知識、高超的醫療技術、終身學習的能力都是攻克醫學未來難題的基本條件。
2.3情境模擬培養綜合素養
PBL最后的討論總結、成果交流環節通常是以學生對案例涉及到的背景知識、生命科學等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以PPT展示匯報的形式進行。在此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只拘泥于對專業知識的概括,很少或基本忽略了案例中涵蓋的醫學語言、醫學倫理、醫務人員職業形象、醫務人員職業態度等醫學人文內容,但恰恰就是這些內容與學生未來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息息相關。因此怎樣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在PBL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是教師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情境模擬是一種先進的培訓方法,是指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學習環境,從而提升學習效果[4]。經過幾輪比較成熟的PBL教學實踐后,我們對PBL教學流程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首先選擇緊扣學生所學內容、涵蓋豐富人文元素并且貼近臨床的案例,經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前三幕的教學之后,在最后的總結交流時進行情境模擬案例教學。好的醫生只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嫻熟的溝通能力,高尚的品德修養,對患者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見彼苦惱,若已有之”的感同身受等等都是缺一不可的。醫者只有具備了這些綜合職業素養,才能夠真正做到大醫精誠、止于至善。PBL有著豐富的醫學人文內涵,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醫學人文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教育大業的長久之計,作為醫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依托PBL課堂,有效挖掘醫學人文元素,為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醫療人才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賈伊伶.PBL教學模式應用于醫學人文課程的思考與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189-190.
[2]馮琴,肇毅.醫學人文教育與PBL教學法有機融合的思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5,5(26):68-69.
[3]李燕姿,成小燕,侯娟茹,等.在PBL教學模式中滲透醫學人文理念的思考:基于手術室護理帶教的實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9,1(32):119-121.
[4]房麗蘋.病案情境模擬教學在急診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作用[J].當代醫藥論叢,2020,13(28):203-204.
作者:李秀娟 金春亭 呂洋 白美玲 郭穎 薛淑芳 范婕 單位:河北北方學院基礎醫學院病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