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必要性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藝術檔案在藝術傳承、藝術創新演繹中有重要作用。新時代,藝術檔案管理面臨數字化轉型,這種轉型對藝術檔案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全面開放的創新思維、躬身實踐的責任精神等又無一不是工匠精神的體現。本文以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必要性及工匠精神的滲透為研究課題,探討具體體現與踐行要求。
關鍵詞: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工匠精神;滲透
1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必然性
藝術檔案作為藝術作品、藝術思想等的真實記錄,是民族藝術活動的直接見證和具體載體。我們應重視藝術檔案管理,從收集、整理、保管到利用,讓其作為寶貴的藝術遺產指導日后的藝術創作并實現優秀特定文化與精神的傳承。藝術檔案管理中數字化建設趨向已經逐漸明確,將網絡信息技術融入檔案管理工作中,對紙質材料、音像制品等進行電子化處理,通過掃描、壓縮等提高傳統載體檔案的生命力,保障檔案安全,擴充檔案容量,優化檔案查詢利用方式,給藝術檔案管理帶來創新變革,而創新變革中工匠精神的滲透是檔案管理創新的內在要求,也是時代的呼喚,關系到國家藝術文化的繁榮發展。
1.1安全系數更高
傳統的藝術檔案多音像圖文,存儲利用中容易磨損、遺失,而數字化建設以其電子圖文、音視頻的形式存儲,數據備份提供藝術檔案的安全保障。
1.2提升藝術檔案生命力
藝術檔案作為藝術活動的記錄,在藝術傳承中發揮重要作用,數字化建設使得其以電子形式存儲,減少實物檔案遺失損毀概率,增強了藝術檔案的生命力。
1.3使得藝術檔案更完整
藝術檔案資料較為零散,以戲劇為例,劇本、舞臺服裝、道具、舞臺表演等都屬于藝術檔案資料,都需要重點關注與妥當保存,數字化建設實現了藝術檔案資料的高效整合,文字、音像等資源得到整合,完整地存儲,藝術檔案更完整、系統。
1.4利用率更高
藝術檔案管理的落腳點是藝術檔案的查詢利用,以往其使用受制于查詢流程的繁復,利用率普遍不高,其檔案管理價值也大打折扣。而數字化建設,方便了檔案查詢及資料提取,并借助網絡實現資源超時間與空間的共享利用,提升了藝術檔案的利用實效。
1.5帶來藝術檔案管理的高效率
在相關軟硬件的支持下,檔案管理更為高質高效,藝術檔案管理難度和工作量下降,藝術檔案資源分類更清晰高效。集中管理,規模化存儲,一站式檢索等,讓工作人員工作量和壓力相對減少,而電子加密技術的機密化處理,藝術檔案修正補充的便捷高效等,使得其走上高效管理的正軌。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是必然趨勢,而其也關系到藝術產業的發展,關系到群眾藝術個性化及多元化訴求的滿足等。縱觀人類歷史,優秀的文化意識是人類社會的推動力量,而文化藝術的創新發展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傳承經典,推陳出新。數字化建設讓藝術經典傳承與藝術創新更好地落到了實處。
2檔案工匠精神滲透于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工匠精神已經內化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當代中國各行各業都期待與呼喚工匠精神的回歸。工匠精神的行業滲透已經內化為職業道德建設的一部分,藝術檔案管理也不例外。這要求藝術檔案管理人員轉變思想觀念,求真務實,做好基礎的藝術檔案管理工作,這是其職業要求,也是工匠精神的行業體現。而藝術檔案的數字化建設在初期可能會面臨數字化轉型與傳統管理模式的矛盾,兩者沖突之后的融合才是數字化建設的真諦,而這也對藝術檔案管理人員提出了業務、素養上的新要求。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以創新精神和能力指導藝術檔案管理,以工匠精神培養藝術檔案文化,打造藝術檔案的獨有品牌等,都是藝術檔案工匠精神滲透的具體要求。藝術檔案與其他檔案最大的不同是采集難度大、檔案種類多、項目豐富、檔案資料整理與檔案管理具有現實緊迫性。只有傳承工匠精神,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藝術檔案的數字化建設,才能做好優質繁復藝術檔案資料的采集整理。當前很多藝術戲種面臨傳承斷層的問題,其資料也較為匱乏與零散,其檔案的整合就更為迫切,以數字化建設為瀕危資料的搶救提供契機,避免其斷層與斷代,讓優秀的藝術作品長久閃耀于國內乃至世界舞臺,實現民族藝術瑰寶的展示和民族藝術特色的彰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工匠精神在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中的具體滲透的主要方面和方法
3.1工匠精神指引下的自覺學習與自我完善
對于藝術檔案工作人員來說,要想做好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工作,必須具備自覺學習意識,追求自我完善,主動學習數字化建設與改革的新理念、新技術,借鑒學習其他國家或者地區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先進經驗,為我所用。真正的工匠精神不僅僅是職責的堅守,更是與時俱進,適應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潮流并自覺融入其中,從基礎工作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事無巨細,讓藝術檔案在數字化時代變革浪潮中彰顯檔案的時代魅力。藝術檔案管理人員應自覺學習,以昂揚進取的姿態去迎接數字化變革,創新探索。藝術檔案的數字化建設是綜合性工作,需要檔案管理人員涉獵不同學科的知識,學習專業知識,參加技能培訓,向前輩、同伴學習,躬身于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實踐,發現和解決問題,研究和運用新技術新方法。藝術檔案管理人員不僅僅是藝術檔案資料的整理者,更是新時代藝術檔案管理方式的創造者,應實現藝術檔案管理到自我職業生涯的升級,成為知識型、創造型、專家型、復合型藝術檔案管理高層次工匠。
3.2工匠精神指引下的銳意進取與推陳出新
藝術檔案數字化轉型對習慣了傳統藝術檔案管理模式的工作人員來說,是不小的挑戰。面對挑戰,迎難而上,銳意進取,推陳出新,是時代賦予藝術檔案管理人員的使命,更是工匠精神的滲透要求。藝術檔案管理人員應樹立藝術檔案數字化轉型的新思維,大膽嘗試藝術檔案管理的變革。應具備敢于突破的創新精神,運用新技術、新設備提升工作實效。對于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敢于質疑和思考,打破固有觀念,沖破原有束縛,尋求藝術檔案管理理念、模式、方法與載體的新突破,順應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趨勢。藝術檔案管理人員應堅持全面開放的思維,既要著眼大局宏觀把控,又要關注細節,謀劃到位,掌握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新動態,取得藝術檔案管理的新成果。如學習了解數字簽名技術,明確其數據加密處理原理和解密算法等,靈活運用于藝術檔案的數字化建設;學習大數據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藝術檔案管理,構建共享識別架構,實現藝術檔案海量信息內容的存儲、交換與傳輸;打破藝術檔案實體利用服務的局限,在微信、微博、公眾號等新興媒體技術與傳播載體的支持下,傳播藝術文化,提升藝術檔案的社會影響力。
3.3工匠精神指導下的滿腔熱忱與愛崗敬業
藝術檔案管理關系到藝術文化的傳承,關系到民族藝術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這要求藝術檔案管理人員在藝術檔案管理中滿腔熱忱,愛崗敬業。應積極踐行檔案行業職業道德,嚴格遵守檔案工作紀律,堅持藝術檔案管理原則,恪盡職守,確保藝術檔案安全。滿腔熱忱是工匠精神在檔案管理實踐中滲透的基本要求,工作人員只有熱愛本職工作,認識到檔案管理的價值,才能激發其工作熱情與使命感,才能心無旁騖地做好基礎性本職工作。藝術檔案的數字化建設雖然使常規工作量和強度有所縮減,但其對管理質量和效率也有了更高要求,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應確保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的精細化與高水準。在藝術檔案數字化加工前,工作人員應接受專業的數字化技能培訓,學習數字藝術檔案建設與管理的規章制度,學習數字化加工、處理技術等,如掃描順序、清晰度的處理方法。在藝術檔案數字化加工階段,須對原藝術檔案多次檢查,明確其完整度、準確度等,確保原始信息的真實完整。在藝術檔案數字化加工完成后,應嚴格進行審查,確保內容準確,存儲得當。藝術檔案管理人員的素養和能力直接關系到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成效,因此工匠精神的滲透必不可少。應加強對工匠精神的弘揚與培育,讓工匠理念深入到藝術檔案管理中,以藝術檔案工匠精神實現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的穩步推進,讓藝術檔案管理人員以嚴謹的工作態度、開放進取的創新思維和藝術傳承的堅定信仰,推動藝術檔案的數字化轉型,更好地為中華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蔣冠,周持,潘子聰.檔案部門培養檔案工匠的路徑探析[J].浙江檔案,2020(06):52—53.
[2]方彥,徐清平.檔案數字化外包人員管理困境及對策研究[J].北京檔案,2019(08):33—35.
[3]王謙.以工匠精神打造公安檔案品牌[J].檔案與建設,2017(05):79—80.
[4]張翀.如何提升藝術院團檔案公共服務能力[J].浙江檔案,2016(08):60.
作者:翟菲 單位:中央戲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