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創新教育路徑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類型之一,能夠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有效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水平較低,高職生創新素質不能很好地適應企業的需求,不僅導致企業缺乏創新性人才,而且影響高職生的就業競爭力。基于此,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的現實意義進行解析,進而提出高職院校創新教育新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路徑;意義
1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的現實意義
1.1有利于改善高職生的社會形象
企業對人才需求偏向于本科以學歷,影響了高職生的未來發展,這與當下高職院校教育模式有一定關系,傳統教育理念保守、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導致教育水平明顯較低。創新教育的出現,可以將學生成就動機和對知識的好奇化為學習的動力,它是對學生求職動機的有效培養[1]。對高職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可以使學生頭腦更加靈活,有效改善高職生的整體素質水平,從而使高職生發展發展成為技術人,有利于改善高職生的社會形象,促進高職生就業率的提升。
1.2滿足企業多樣化人才需求
高職院校創新教育可以有效滿足企業多樣化人才需求,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低下的一大原因,是由于科研人員專業素質不達標,其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這需要不斷提高技術人員的創新素質,加強高職教育創新發展,從而為企業輸送高素質水平的人才,促進企業人才結構轉型發展。企業的發展需要“灰領”的支撐,如果企業缺乏高素質水平的“灰領”人才,科技創新步伐就難以推進,企業社會價值無從實現。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攀升,企業要想保持其綜合競爭力,就需要大批創新性人才的支撐,因此技術工人可以有效滿足企業多樣化人才的需求。
1.3促進高職教育發展
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發展可以有效帶動高職院校教育發展步伐,提高其教育教學質量綜合水平。創新教育的實施,首先要求教師對其教育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好奇心,以推動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創新學習。教師從此為學生學習提供“導游”的角色,讓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間的差異,摒棄傳統統一式模式教育,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學習,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老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而不是傳統模式下老師處于評價的主體地位。要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讓學生能夠將教師當作自己的朋友,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通過這些變化,創新教育便能有效的促進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
2高職院校創新教育新路徑
2.1推進校園文化發展
校園文化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環境載體,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高職院校應注重學校形象,創新其管理模式,對高職校園文化的建設,使其向自由民主、和諧開放的方向發展。在對校園文化創建的同時,還要加強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的建設,以有效為高職學生的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促進學校創新環境在潛移默化中轉化為學生的創新意識,為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2]。
2.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課程,他對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的推進需要利用思想政治質押重要課程,同時要召開專門的創新法規講座,豐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通過引入創新法規專題講座的形式,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從而最終培養其創新精神。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可以有效為高職院校創新教育奠定思想基礎。
2.3加強專業教學中創新技能的鍛煉
高職教育的主要陣地就是專業教學,對專業教學創新技能的鍛煉可以推進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發展。教師要將創新教育滲透到其教學過程中,要在理論教學方面引導學生創新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使其能夠對教學方法和思路等多方面進行創新。另外,教師要加強學生實訓環節,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技能訓練。學校可以通過舉辦創新實踐訓練項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有效推進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發展[3-4]。
2.4加大創新活動開展力度
創新活動是對創新教育成果進行檢驗的重要標準,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組織創新團隊參與創新活動,可以通過舉辦多樣化的創新競賽,如學生的小發明和小創造,都可以被參與到創新競賽中來,以將學生的創新技能充分反映出來,使教育創新的成果被準確檢驗,從而推進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的發展。
3結語
高職院校發展需要創新教育支撐,為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需要不斷創新學校教育路徑。通過對校園文化的建設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以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加強高職院校專業教育創新,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創新技能,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基礎,以推動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明,陳謹.高職院校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耦合機制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2):14+16.
[2]張永民,魯偉,周斌.轉型與對接: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范式與模式研究[J].職教論壇,2016(17):32-35.
[3]魏娜,瞿曉理.職業創新教育對勞動力供需雙側的效應分析[J].南方農機,2018,49(23):115-116.
作者:張京一 單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