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海上保險學課程的航海類教學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增強航海類專業學生對海上保險實務操作的能力及船舶貨物的海上風險的管理意識,培養出適應現代航運經濟的發展和符合國際相關法規和國內船員適任標準的復合型人才。根據《海上保險學》課程具有實踐性很強的特點,通過改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挖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表明,案例教學法與情景模擬法的綜合運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學的效果,并為學生以后解決復雜的實踐問題提供了理論支撐。
一、引言
海上保險與國際航運業密切相關,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離不開船舶貨物運輸,而船舶的直接掌舵者就是海員,當船舶在海上航行時,船舶、貨物、生命安全和海洋環境與海員的決策力、執行力密切相關,因此海上保險與海員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海員在航運事業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對于開設航海類專業的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國內開設航海類專業的本科院校已有10余所,從滿足當前航運市場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出發,航海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完善,教學體系結構已成型。應用型航海類專業基本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的教學體系,所開設的航海類專業課程日益完善,培養了一批符合相關國際公約和國內船員適任標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為21世紀航運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推動作用。目前,考慮到國內所開設的航海類專業的院校中,航海類畢業生有可能去保險企業參加工作,為了滿足航海類專業學生對海上保險實務操作的需要及豐富航海類專業學生的知識體系,部分航海院校開設了《海上保險學》課程。《海上保險學》課程屬于金融、經濟管理學科的范疇,是一門交叉的學科,如涉及到的航海課程有貨物學、海上貨物運輸學等[1—4],相對于其他航海類專業的課程來說,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但是大部分類似廣東海洋大學航海類專業這種非保險學專業對該課程安排的學時并不多,屬于專業限選課。如何在較短的學時內,讓學生充分掌握和理解海上保險學的知識并運用到航海的實踐當中,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挖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海上保險學》課程在航海類專業中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在教學中分別采用了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使學生達到理論知識與實務高度統一,同時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海上保險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
《海上保險學》課程主要介紹海上保險學的基本理論、海上保險業務的操作及相關的國際法規和國際慣例。其專業術語比較抽象復雜,如果僅僅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進行講授,對于航海類專業的學生來說不易理解和接受,更不能與實踐相結合。根據《海上保險學》課程具有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及實踐性很強的特點,課題組采用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模擬法對其進行了教學方法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案例教學法是指根據教學目標,通過對真實(或虛擬)案例的分析、討論和總結,使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在選擇案例進行教學時,要注意案例要具有針對性、代表性、生動性及時效性等特點。由于《海上保險學》課程的課時有限,我們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時,選擇的案例要與航海類專業所涉及的領域息息相關并在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之內,明確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目前,盡管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有明顯的優勢,但也離不開其他教學方法的輔助作用[5-6]。案例教學的組織形式大致分為四個步驟:案例準備、設計問題、案例討論、案例總結。下面以講解單獨海損和共同海損時運用的虛擬案例為例進行案例教學方法的探討。
(一)案例準備
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單獨海損和共同海損的含義,給出了以下虛擬案例,內容如下:“廣東面粉有限責任公司與德國某公司于2014年09月12日簽訂購買50000袋面粉的CFI合同。廣東面粉有限責任公司開出信用證規定,裝船期限為2015年02月03日至02月13日,由于德國某公司租來運貨的‘大鵬’輪在開往某外國港口途中遇到臺風,結果到2015年02月24日才完成裝船。承運人在取得德國某公司出具的保函的情況下簽發了與信用證條款一致的提單。‘大鵬’輪于02月25日駛離裝運港。廣東面粉有限責任公司為這批貨物投保了水漬險。2015年03月12日‘大鵬’輪途徑巴拿馬運河時起火,造成部分面粉燒毀。船長在命令救火過程中又造成部分面粉濕毀。由于船在裝貨港口的延遲,使該船到達目的地時正遇上面粉價格下跌。廣東面粉有限責任公司在出售余下的面粉時不得不大幅度下調價格,造成了很大損失。”
(二)設計問題
由案例的內容導出與教學目標相關的問題,進而采取針對性地分析。針對上述案例設計了以下問題:(1)途中面粉的損失哪些屬于單獨海損或共同海損?理論依據是什么?由誰來承擔經濟損失?(2)廣東面粉有限責任公司可否向承運人索賠由于面粉價格下跌所導致的損失?
(三)案例討論
在此案例中出現了一些專業術語如CFI、信用證、提單、保函及水漬險等,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充分理解其所表達的含義。因此進行案例討論時,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可以引導組織學生進行案例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實際操作能力,從案例討論中得到相關的結論,使理論和實踐高度統一。
(四)案例總結
案例討論結束之后,教師進行教學案例的總結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要對學生的討論過程進行重新審視和評價,詳細總結討論的結果。為了進一步完善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認真地分析案例討論時的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手段。針對上述案例分析所設計的問題的結論總結如下。1.依據單獨海損/共同海損的定義,途中燒毀的面粉不屬共同海損,而依CFI術語,此時的在途貨物已由廣東面粉有限責任公司即買方承擔風險。因為船舶和貨物遭到了共同危險,船長為了共同安全,有意又合理地造成了面粉被濕毀,這是共同海損的結果,廣東面粉有限責任公司與船舶公司共同承擔責任。2.由于德國某公司出具了保函,廣東面粉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向承運人索賠由于面粉價格下跌所導致的損失。在討論完上述教學案例的情況下,課題組采用情景模擬法讓學生扮演保險公司人員的角色[7],設計符合保險公司工作流程的情景,進行海上保險合同的簽訂、索賠、理賠及追償等實務操作,這樣可以使學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已學知識和挖掘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的求知欲,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結語
在課程講授結束后,從學生考試成績和問卷調查中發現,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的綜合運用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在以后的教學科研中,我們還將盡可能應用其他恰當的教學手段,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并通過廣泛的閱讀該學科領域的相關資料和社會實踐,編寫出一套符合本校航海類專業學生自身學習條件的《海上保險學》課程講義及案例庫,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應世昌.新編海上保險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
[2]袁建華,金伊林.海上保險原理與實務[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6.
[3]劉瑋.海上保險[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4]粟麗.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5]趙立娟.論案例教學在《保險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2,10(2):50-53.
[6]王艷華,魏冠群.案例教學法在保險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12):61-62.
[7]尹子民,孫輝,魏穎輝.情景模擬教學法的初探[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3):91-93,100.
作者:徐東星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航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