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煤礦通風安全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礦井通風系統過于陳舊,設備工作效能較低
我國一些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歷史的礦井,由于一直沒有停止開采,現有的設備已經相對老化,而受限于經費沒有及時進行更換,維修管理也跟不上,因而工作效能很低,無法達到所規定的礦井通風要求,通風任務無法完成。同時礦井開采力度的加深,對于通風設施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煤礦管理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停地提高通風功率,卻根本沒有注意到當前的礦井通風系統是否達標、是否能夠穩定運轉,是否可以做出一些調整和優化,因而就使得通風工作不符合標準,同時通風成本也無謂增高。更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開始礦井深區開采階段,對礦井通風系統的要求就更嚴格,不能再照搬套用礦井淺區開采的通風標準,以使得實際操作和通風系統發生脫離。
1.2瓦斯監控系統存在漏洞
礦井中瓦斯監控系統的功能是對各類瓦斯事故進行預警,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會及時觀測瓦斯相關指標數據信息,并以此做出不同級別的警示或是進行提示,而工作人員就會根據這些警示信息來進行疏散或是采取其他解決對策,因而要通過瓦斯監控系統來檢測井下全部有可能發生事故問題的地方,但是許多礦井為了管理簡單,或是不想花費過多,瓦斯監控安裝的就非常粗放,許多采礦區所安裝的瓦斯監控系統都不合格,無法進行傳感和數據傳導,僅是為了在檢查的時候充場面,還有的礦井盡管設置了瓦斯監控系統,但是維護不及時,因而系統也無法發揮功能,所監測到的數據不全面,無法實現警示作用。
1.3施工流程不規范
近年來我國礦井企業出現的許多瓦斯事故,其原因就是施工流程不規范,沒有嚴格執行制度和規章要求。舉例來說,我國礦井操作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在瓦斯涌出的巖巷掘進施工中,為了減少費用,掘進通風方式不是按照雙風機、雙電源、自動換機模式實施,這樣就造成了問題隱患;還有的礦井沒有在施工初始期檢測瓦斯,而在后續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瓦斯問題時再采取治理方法,這樣不僅治理難度更大,而且所耗用的成本也更高。許多礦井員工沒有充分意識到瓦斯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施工過程不嚴密、隨意性較大,經常會因為人為的小疏忽而導致巨大事故問題。
1.4對于安全管理的關注程度不夠
我國煤礦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源于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不強,其二是盡管人員意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管理能力不夠。近年來我國煤礦企業事故問題頻發,而國家的治理力度越來越大,許多管理不到位、不規范的中小規模煤礦企業被強行關閉。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包括人員施工過程監管,礦井通風系統設置、維護、使用等,尤其是在進入礦井深部開采之后,瓦斯問題發生概率更高。當前我國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往往是口頭要求的多、實際行動少,而且安全教育不到位、成效低,因而造成了許多事故隱患和管理疏漏。
2.如何確保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實效
要明確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的總體原則,即建立符合標準的通風系統,確保抽采達標,制定實施嚴格的監控措施,消除管理漏洞。實現抽采平衡的同時制定具有切實執行力的監控措施,既要實現對瓦斯問題的嚴格治理,也要合理的抽采利用,實現科學預防。
2.1充分明確抽采之于提高煤礦生產效能、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對于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應當完成抽后才可進入開采環節,并要確保抽采符合規定,尤其是關鍵保護層的開采工作要有超前性和預防性,嘗試使用覆蓋面更廣、效率更高的立體交叉網格預抽技術,如果達到保護層開采標準的,則首先完成對保護層的開采,如果不符合保護層開采標準的,則要完成適應層開采,并對礦井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底(頂)板巖巷掩護煤巷掘進等來進行防范,借助于打鉆、抽采、利用、卸壓增透、突出防治、監測分析等更科學的技術實現抽采利用。尤其是應當更關注地面抽采,要能夠實現地面、區域和局部三者的有效結合,抽采過程中要確保流程的嚴密性、技術的規范性和人員的專業性。
2.2嚴格對礦井通風系統和瓦斯監測等的安全管理
高度重視礦井通風系統運行狀況和整體性能,如果存在通風路徑堵塞和紊亂等問題,必須馬上中斷開采,查找問題原因;為通風系統配備專職技術管理人員,對通風設備運行情況進行無間斷監測;對瓦斯監測監控系統進行優化,明確責任人,按照規定完成對系統的維護和優化,確保系統運行穩定、高效;對瓦斯參數測定給予更多關注,全面掌握煤層原始瓦斯壓力、瓦斯含量、殘余瓦斯壓力、瓦斯含量等數據,及時、準確地預測瓦斯突出危險問題;借助于所構建的瓦斯預測預報管理機制來了解瓦斯變動情況,并制定防范對策和應急預案;制定嚴格的礦井機電管理制度,一定要徹底消除失爆和瓦斯超限問題,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瓦斯爆炸災難。
2.3實現對粉塵的有效防治
目前被驗證較為有效的防治煤礦粉塵的做法包括:采用深孔和淺孔、動壓和靜壓、掘進和采煤過程靈活結合的注水方法;更徹底的清理煤塵,可以將粘結液放到容器中在礦井中進行噴灑,這樣煤塵就被黏在煤壁上無法四散飛揚,不會引發煤塵爆炸問題;對煤塵及時處置,尤其是礦井的巷道和機器設備表面,堅決不能有堆積的粉塵和煤灰;如果礦井內空氣濕潤度不夠,就很容易發生煤塵爆炸問題,因此應當及時在礦井內灑水,增加空氣濕度;對于生成的粉塵進行檢測,對于從事井下勞動的員工,應當配備有效的粉塵防護用具,用具設備應當與國家所要求的標準一致,幫助員工正確使用防護用具并做好維修護理;各礦井企業應當對當前的防塵系統進行優化和升級,加大資金投入,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方法并積極研發更先進的技術;對于井下作業粉塵要及時監測,以此為防治決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井下員工人員應當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對問題早發現、早預防。
3.結束語
煤炭在我國能源總量中占比很高,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保障,近年來我國煤礦事故問題時有出現,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干擾了煤炭企業的正常經營,并使國家利益損失,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生產技術不完善、工作環境惡劣、人員安全管理意識差,其中通風安全技術使用不到位也是關鍵原因之一。我國所實施的新《安全生產法》中,將安全責任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因此對于煤礦領導者而言,經濟效益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事故問題、消除安全隱患,為煤礦員工提供安全的作業環境。文章從礦井通風安全的層面進行了闡述,為實現煤礦的安全、穩定生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作者:薛武濤 單位:太原煤氣化華勝煤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