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投資研究解決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混亂的信息
根據IDG 公司研究服務部門(Research Services)近期在首席信息官中開展的一項調查表明,平均58%的企業將自身的信息管理戰略評估為“差”。這項研究還發現,50%以上的企業將自身組織的信息管理實務描述為“混亂”或“被動”。
“就用于技術和交易處理方面的全部投資來說,許多機構尚未注意到商業信息的準確性、質量、相關性和治理問題。”畢博信息管理全球解決方案負責人Edward Hagan說。“信息管理可以改變企業的文化,信息是促使企業發展的一個途徑或者一個方法。領先的機構應該認識到,更加完善的信息管理是全球化企業辨別風險、擴大市場、管理成本、改善整合的關鍵。它們正迫切尋找解決信息數據量大和復雜性問題的方法。像現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國際領先的金融企業都會注重用較全面的方法來解決信息管理的問題,更好地開展它們的業務。”
日前,畢博有限公司正式在中國推出信息管理(IM)解決方案系列。該信息管理解決方案系列旨在協助企業和政府機構應對組織內部信息數量和復雜性高速增長所帶來的問題。
IM解決方案系列是畢博第二個全球化的跨行業解決方案系列,融合了畢博廣泛的信息管理經驗,提供全面的全球化服務能力,包括從戰略制定到系統部署和管理。這個全新的解決方案系列使畢博有能力在全球范圍內更加迅速和廣泛地提供信息管理服務,同時又具備了提供定制服務的靈活性,以解決每個客戶的獨特需求。
Hagan介紹,畢博信息管理解決方案系列能夠解決數據治理、數據質量和主數據管理問題,并聚焦于三個普遍需要改進的領域: 通過商業智能解決方案,加強決策,實現對整個組織內部信息的適當訪問; 在收集和共享信息及數據方面提高有效性和一致性; 更加安全、更加經濟地保存企業信息。
建立信息標準
“在過去十幾年中,企業已經為解決信息問題而大規模投資于技術系統。這些企業現在都在問,我們如何才能從這些投資中獲得回報,如何讓信息管理改善商業決策和整體業績?” 畢博大中國區信息管理解決方案負責人丁嶸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畢博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采用以業務為導向的方式,了解什么是企業最關鍵的信息,如何將這些信息貫穿到業務流程中,以及它們用信息支持何種決策。我們建議企業要從管控和治理的角度著手,首先搭建信息管理架構,然后通過技術手段加以應用和貫徹。”
社會分工的出現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社會分工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從而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IT行業的發展也遵循這樣的規律。隨著IT產業的發展,在IT行業出現了眾多的細分領域。比如在企業中有傳統的OA、ERP、安全系統,還有新上的商業智能、移動應用,作為企業的CIO或者IT人員,要想全面掌握企業所需的IT知識越來越變得幾乎不可能的,復雜的IT環境推動了IT行業的進一步細分。而云計算的出現則加速了這種細分,它讓越來越多的軟件以服務的形式交付,也讓更多從事軟件開發和部署的IT人轉變為提供咨詢服務。同時,企業也越來越習慣于外委IT的運維與管理,從而將更多的資源集中于核心業務上。
云咨詢服務推云落地
今天的軟件功能越來越強大,同時也在變得越來越復雜,這使得軟件的部署和維護都日益困難,因而給企業的IT部門帶來了很大壓力。
“一個好軟件解決方案,除了有很好的軟件以外,還需要有非常好的人和好的團隊,要求經驗豐富,還要有好的最佳實踐和方法論,這些東西搭配在一起,才可以形成一個成功的面向客戶以業務價值為核心的解決方案。” 中國惠普有限公司軟件專業服務部總經理楊磊這樣告訴記者。
在楊磊看來,一般的企業很難具有這樣的資源,而這正是像他的部門的價值所在。隸屬于惠普軟件事業部的軟件專業服務部主要提供與軟件相關的咨詢服務,包括戰略咨詢服務、解決方案咨詢服務和惠普軟件實施服務。“在這些領域這個部門集中了非常專業和優秀的人才,再加上多年來積累的經驗,以及背后所依靠的強大的惠普實驗室,這些都為項目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這是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因為與企業的CIO或者IT人員相比,我們在對IT技術的理解和把握上更有優勢。”
這一點首先體現在云計算的落地上。據楊磊介紹,目前云計算很熱,很多企業都想上云計算,借此提升IT的靈活性、降低IT投資或者運維成本。但是,不少人對究竟如何利用云計算來達到這些目的并不清楚。為此,惠普推出了云發現服務,這項服務通過為期一天的交流,采取互動交流的形式以用戶共同探討云的概念和架構、轉型過程、投資回報以及云的安全性、可用性、服務管理和治理以及云落地的路線圖等,從而幫助用戶進行決策。隨后,惠普還提供有面向云管理解決方案加速部署的QuickStart 和咨詢服務,可以讓用戶快速部署云。
“我們可以幫助用戶在90天之內搭建起一個云模型,能讓用戶體會到云的價值。”同屬于惠普軟件專業服務部的業務價值顧問陸淵明告訴記者,“這個云是支持混合交付的,也就是能把私有云、公有云資源整合起來按需調用,既保障云的可用性又降低了成本。”
測試用私有云服務是楊磊所在的軟件專業服務部提供的另外一項非常有特色的云咨詢服務。這項咨詢服務主要為應用測試構建私有云環境,通過提供一個共享的測試環境,并實現從軟件開發到運營的集成與自動化來降低整體成本,來自惠普的統計數據顯示,可以降低測試成本30%。
從關注功能到關注績效
“軟件發展到今天,人們對它的認識有了很大變化。”楊磊介紹說,比如,早期用戶需求簡單,軟件基本上屬于工具類型,只要安裝后就可以;后來需求開始變復雜,軟件也變得復雜,人們開始提出解決方案的概念,也就是以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為主要訴求;而如今,用戶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解決方案了,而是強調要幫助用戶創造出價值。
“整個行業正在向基于效果的解決方案改變,換句話說,就是IT的績效被越來越多地作為對某個解決方案的評價指標,而不僅僅是實現了某些功能。”楊磊說。
針對用戶對績效的關注,惠普新推出了IT績效管理解決方案來幫助用戶達成目標。它能從各種異構系統上收集IT關鍵性能指標,來幫助CIO們全面了解各類解決方案,從而更好管理并優化應用開發、基礎設施以及運營管理,同時在安全、信息管理以及財務規劃和管理方面實現最優績效。這個解決方案中提供了150多項績效考核指標,可以為CIO評估各種IT投資提供充分的決策依據。
與之類似,惠普近期來推出綜合軟件產品支持和專業咨詢的全新軟件管理服務――惠普軟件高級管理服務,以幫助客戶準確預估成本、實現軟件投資回報率最大化,同時改進支持體驗。
1 下一代移動通信發展趨勢
未來的移動通信技術發展趨勢主要有“三化”:移動接入寬帶化、固定接入移動化、網絡IP化。移動通信網絡設備和終端的發展趨勢為多頻段多制式融合共存。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演進,包括當前所有的主流技術,如GSM、CDMA、WCDMA、TD—SCDMA,最后都是殊途同歸:向LTE演進。統一的演進方向促進了產業鏈的繁榮,大幅降低了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
根據GSA(Global Mobile Suppliers Association)的統計,2012年LTE的全球商用進程正在加速,截至4月份,已有98個國家的312個運營商正在投資建設LTE網絡,其中64個LTE網絡已經正式商用,預測到2012年底,正式商用的LTE網絡將達到129個,包括FDD—LTE和TDD—LTE制式。
以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的普及,激發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繁榮,移動數據業務流量呈現爆炸式增長。根據GSA統計,2012年第一季度LTE用戶增長了740萬戶,全球LTE用戶接近1700萬,其中北美市場占比超過64%。
本文將研究CDMA網絡向LTE演進中的語音業務互操作解決方案。LTE網絡是扁平化的全IP分組網絡,采用VoIP方式承載語音業務,但在網絡建設初期、LTE覆蓋不完善的情況下,需要選擇過渡方案,提升用戶體驗,以保護現有的2G/3G網絡投資。
2 目前CDMA/EV—DO的語音業務解決方案
對于CDMA1x/EV—DO雙模終端,數據業務優先在DO網絡開展,語音業務優先在1x網絡開展。雙模終端在1x和DO網絡具有相同的IMSI標識,以保證切換時的PPP鏈路仍保持連接。如圖3所示,1x和DO網絡都支持時隙模式(Slotted mode),便于雙模終端監聽兩個系統的尋呼消息:
1)當雙模終端處于1x網絡中的Active激活狀態時,不會監聽DO的尋呼信道,只有處于Dormant態和Null態是才監聽DO系統的尋呼信道。
2)雙模終端處于DO網絡需要周期性監聽1x網絡的語音尋呼,激活態收到語音尋呼后進入休眠態,轉入1x網絡處理語音呼叫。
DO激活態業務期間,當監聽1x網絡時隙到達,終端暫停DO業務,監聽1x網絡,然后返回DO業務。DO激活態監聽1x后返回DO業務的時間約為80ms左右。終端自行完成切換判決,網絡側不觸發互操作切換。
3 LTE與CDMA混合組網的語音業務互
操作
3.1 VoIP語音業務解決方案
在LTE網絡VoIP承載語音業務,主要采用SRVCC/VCC(Voice Call Continuity,語音呼叫連續性)。VCC是指當終端在支持VoIP業務的網絡之間移動時,如何保持語音業務的連續性,即將承載在源網絡的VoIP語音業務平滑切換到目標網絡CS電路域,反之亦然。依據終端同時接收不同無線信號的數量,可將VCC分為雙射頻(Dual Radio,DR)和單射頻(Single Radio,SR)兩種模式,即單收單發終端使用SRVCC方案,雙收雙發終端使用VCC方案。所謂雙收雙發,即在用戶使用LTE進行數據業務的同時,可以通過CDMA1x進行語音通信,在實現上,這些終端均為基于UICC(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卡的機卡分離終端,同時支持LTE與CDMA的雙收雙發。圖4為SRVCC的網絡架構圖。
SRVCC網絡架構需要部署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體系統)和VCC AS(語音呼叫連續性應用服務器),需要增加1x CS IWS(IWS:EPC MME和1x MSC之間的互通功能實體,將1x的消息封裝在LTE信令里,以便在LTE網絡中傳輸)實體和S102接口(S102:EPC MME和IWS之間的接口,用于傳輸封裝了1x消息的GCSNA消息)。1x CS IWS出標準的A1接口到1x MSC(VCC方案不需要IWS和S102接口),但是VoIP性能和VCC AS控制復雜是SRVCC方案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優化協議標準方案。
考慮到VoIP的不成熟、IMS未大規模商用、控制流程復雜、時延性能不夠優化等因素,SRVCC/VCC在LTE初期將不是語音業務重點考慮的方案。
3.2 CSFB(CS Fall Back)
CSFB指終端在進行LTE數據業務的同時(激活態或空閑態)回落到CDMA1x CS域,以保證CS語音業務,CDMA1x短信業務仍在LTE下收發。CSFB語音解決方案充分利用了CDMA1x網絡的資源,避免前期投資的浪費,而且CDMA1x經過前期的大規模建設,已經能提供可靠的、廣覆蓋的語音業務,因此是LTE初期語音業務重點考慮的解決方案。
1xCSFB/e1xCSFB網絡架構增加1x CS IWS功能模塊和S102接口,1x CS IWS出標準的A1/A1p接口到1x MSC。對原有的CDMA1x網絡沒有改造要求,但對終端、E—UTRAN、MME有特殊要求,需要支持1x消息的封裝。表1簡要列出了四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對電信運營商來說,技術演進過程盡量不對原有移動網絡主設備、終端、業務進行改動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也是保障移動用戶業務體驗感知的需求。選擇雙收雙發的SVLTE解決方案,是目前較優的方案,其次是單收單發的e1xCSFB:
4 海外CDMA運營商LTE組網語音解決
案例
北美CDMA運營商Verizon Wireless是Verizon通信和Vodafone集團的合資公司,是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03~04年開始引入EV—DO Rev.0網絡,2007年升級為EV—DO Rev.A網絡。Verizon Wireless在2008年美國政府頻譜拍賣中獲得了700MHz頻段,10M帶寬,并于2010年底在700MHz推出了LTE商用網,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TE商用網絡部署。盡管目前美國有4張使用中的LTE網絡,但Verizon占據了美國LTE用戶的90%,全球LTE用戶數占比超過60%以上。
在LTE與CDMA語音互操作解決方案上,Veriozon網絡已升級為eHRPD,實現LTE與EV—DO網絡的數據業務互操作,采用雙收雙發終端方案,均支持LTE/CDMA雙模以及LTE與EV—DO的互操作,手機支持1x語音與LTE數據的并發業務,并計劃在2012年中推出基于LTE的VoIP業務。
5 小結
在LTE/CDMA網絡建設初期,手機終端首先需要考慮語音業務的解決,因此綜合考慮節省投資、技術成熟、用戶感知等因素,建議選擇CSFB回落到CS電路域承載語音,即語音業務由1x CS承載,優先級高于LTE數據業務。當智能終端和芯片的發展加快,雙收雙發終端大量之后,選擇對網絡要求和影響最小、可以進行語音和數據并發業務的雙收雙發終端的SVLTE解決方案為較優方案,單收單發的e1xCSFB方案次選。
參考文獻:
[1] Stefania Sesia,Issam Toufik,Matthew Baker. 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9.
[2] Erik Dahlman,Stefan Parkval,Johan Skold, et al. 3G EVOLUTION: HSPA and LTE for Mobile Broadband[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008.
1946年,紐約第5大街的超級百貨商店“Saks Fifth Avenue”的創業者Estee Lauder夫人與丈夫創立了化妝品銷售公司,并一直在全球屈指可數的綜合高級化妝品制造公司中占有一席之地,雅詩蘭黛化妝品公司目前是世界上生產高品質護膚品,彩妝,香水和美發產品的主要制造商和行銷商之一。公司產品銷往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雅詩蘭黛化妝品公司的分銷和物流部門為其產品提供專業技術。實現高效率且以客戶至上的物流,運輸和配送中心(DC)運營來滿足所有亞太區供應鏈地點的成本、品質和客戶服務目標。公司還開展了新計劃和項目來優化物流成本,改進客戶服務水準及支援本地區內的庫存管理目標。
在韓國,雅詩蘭黛公司過去的3年來面臨了可喜的指數性增長。在世界其他地區正在為2008年經濟危機帶來的整體影響而愁眉不展時,雅詩蘭黛公司的業務反而增加了,由于韓元幣值的下跌而大量減少旅游活動,因此,韓國人開始在國內大量購物,創造了銷售額的突然增長,對銷售和物流部門處理銷售鏈需求上產生了壓力。
因此,在2010年4月,公司開始進入最高水準,并特別成立了新配送中心來滿足當前和未來幾年的需求。
語音揀貨
據雅詩蘭黛公司亞太區分銷及物流高級總監張光明所述,在新的配送中心代替舊的配送中心之前,公司必須進行很多改進工作,其中一項工作就是方便揀貨工作的運行。
對于舊設施而言,揀貨是通過電子標簽系統技術進行該技術是雅詩蘭黛公司的配送中心廣泛使用的方法。但是,電子標簽系統方式有其局限性,且不知道該方式是否能適合新的設施。
張光明解釋道:“隨著業務的增長,電子標簽系統在擴大產能方面是非常不容易改變的,而且資本的投入很高,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因素,比如電纜的布線和燈具的保養等。”
他又說道:“另外,電子標簽系統只允許工人們在同一時間內揀選一個訂單,因而影響了他們的生產力水準。”
除了電子標簽系統之外,張光明的團隊還評估了RF掃描和Vocollect語音系統的揀貨方案。這些技術的特點按照配送中心的輸送量以及長期涉及的費用。目標是將生產力提高20%、將訂單準確率提升到99.99%、減少工人的培訓時間,少于2個小時。
最后,公司一致同意語音方案是達到改進目標的最合適方案。
語音明智的選擇
雅詩蘭黛公司選擇了Vocollect 的語音解決方案作為新實施項目,且雅詩蘭黛公司在英國和瑞士也使用了該方案。而這兩個國家也是雅詩蘭黛公司的最大市場,使用語音解決方案后,生產力得到了提高,成本也降低了,這些都有力地證明了該語音解決方案的穩定性,延展性和多功能性。
張光明的團隊特別研究了Vocollect在英國的實施情況,并得出初步結論認為語音方案用于揀貨將與公司的JDE-ERP系統合并;支援韓國正面臨的業務增長,以及能夠處理當前的新品牌和新SKU的導入。
發現該語音方案已被證實能夠與現存的WMS或ERP系統,包括SAP系統相互操作,從而使公司能夠平衡當前的技術投資。如果可以與獨立發展的專屬系統相容,可以直接連結,并且通過非常簡單的中間接口進行結合,也可以在一天之內與測試接口無縫集成。
張光明很欣慰培訓工作能夠順利進行,他最初很擔心會因為文化的原因,韓國人可能會拒絕與機器交流。但是,使用了該方案后,培訓的簡單程度使所有的顧慮都煙消云散。
“你所需要做的是讓任何進入培訓室的新使用者,按照系統的提示說幾句話,并使系統能夠記錄使用者的語音樣本。”他解釋說“這對任何新員工來說都是同樣的步驟,所有的過程在20分鐘內即可完成。”
該語音方案合并到韓國的新配送中心后,韓國成為雅詩蘭黛公司在亞太區使用該技術的第一個國家。
自從新配送中心開始運營以來,雅詩蘭黛公司通過評估發現語音解決方案的成果如下:
生產效率得以加倍提升。從35個揀貨員減少到了18個,每個小時可以完成150條庫存線,此前僅為70條;訂單錯誤率下降。自系統運行以來,僅有一次報錯,而此前為每周15-30次,訂單準確率達到99.99%,此前僅為82%;培訓時間減少。現在的培訓時間僅為1.5小時,而此前為一天;受培訓者第二天便可實現最大的工作效率;員工滿意度提高。無需手持任何儀器,不易分心,更加專注,提高生活品質,員工可在下午5:30之前完成工作,在使用語音解決方案之前,員工需要加班到晚上9點;在投資回報率方面,三個月內就可以實現20%的回報率,是投資者的理想選擇。
張光明說道:“雖然我們的生產力加倍提高了,但是水準還是比英國的配送中心低。我們還有很多的潛在空間來使用Vocollect語音方案進行提高生產力。”
向前發展
近幾年,虛擬化技術不斷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幫助企業優化資源并簡化管理,使企業更加靈活、高效、安全。但是,虛擬化欣欣向榮的發展形勢下卻隱藏著一個大問題:企業建設虛擬化系統的時候往往將服務器、存儲、網絡和桌面一同虛擬化,如何保障這些虛擬化系統的信息安全,應該是在企業建設虛擬化系統時的重中之重。在虛擬化環境下,很多傳統的信息安全解決方案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防病毒安全解決方案往往占用資源較多,在虛擬化環境下,傳統的安全解決方案就會大大降低服務器運行效率,極大的消耗企業投資成本。
幸運的是,虛擬化安全問題在今年已經逐漸獲得了更多的關注。據媒體報道,近日,全球領先的信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廠商瑞星公司,與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云計算虛擬化防病毒領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聯手研發國內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虛擬化安全產品。虛擬化安全就是采用虛擬化原理,在虛擬化數據中心內創建一個彈性的邏輯安全層的安全技術。瑞星作為國內專業的信息安全廠商,具有20余年的技術積累,全部產品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一直致力于新技術的研發。隨著虛擬化技術在國內的快速應用,瑞星從兩年前就開始針對這項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目前,瑞星已經掌握了較為成熟的虛擬化安全技術,并積累了大量開發經驗。而合作的另一方華為,則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擁有業界領先的虛擬化和云計算技術,當前僅在中國就已有超過600個用戶在使用華為的云計算產品。而此次瑞星和華為的聯手,則代表著頂尖云計算和信息安全技術的完美結合,雙方將共同打造出全球領先的虛擬化安全解決方案。憑借著過硬的產品和完善的信息安全解決方案,瑞星已經博得了國內很多大型企業的青睞。它能夠針對用戶的真正需求,為企業級用戶設計出最為完善的信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近日,瑞星就針對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公司對信息安全系統提出的要求,搭建了量身的信息安全體系,幫助中汽工程對信息安全系統進行全面升級,使之成為擁有數千點殺毒軟件網絡版客戶端規模的大型系統。
中汽工程是國內機械行業規模最大的大型企業之一,在全國多個省市設有分支機構及設計院。其業務專網是一個跨省市的大型多級網絡,網絡環境極其復雜,其中就不乏虛擬化系統。而根據瑞星安全專家的介紹:“信息安全系統的搭建并不是簡單將信息安全產品安裝到企業的電腦中,中汽工程這種橫跨全國的企業,其信息系統及其復雜,針對用戶對于內網信息安全管理的需求,瑞星此次提供的解決方案就采用了立體分布式體系和虛擬化安全的理念,為客戶搭建了量身的信息安全體系。通過成熟的經驗和技術,預先設計好解決方案,不但做到了既能殺毒、防毒,還不回拖慢企業整體IT環境,保障企業網絡通暢。”
現在,大多數虛擬化安全產品要么是基于物理設備的,要么就是部署在虛擬機內部的安全。在國內還沒有一款產品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虛擬化安全解決方案。瑞星與華為兩大民族品牌聯手,定將為虛擬化環境量身打造最優解決方案,既實現傳統防病毒方案的防護能力,又充分發揮虛擬化的優勢。(姜姝)
2015 年9 月25 日,中發時代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發集團)召開主題為“智造未來”的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儀式,宣布中關村智造解決方案集中供應平臺正式啟動。據介紹,這一平臺將實現對電子元器件、智能硬件解決方案、敏捷制造、科技人才、加工生產、風險投資、知識產權、市場營銷、媒體宣傳、創業孵化等智能智造相關領域的全方位覆蓋。中發集團與金山云、機智云、創客空間、金百澤等4 家知名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中發集團擁有中發電子大廈、中發電子新市場、知春電子城3 家國內知名的大型電子商城,歷經20 多年的經營、發展,形成了日均客流量達1.5萬人次,2500 多個優質商家長期入駐的經營規模,其中不乏 “昆侖海岸”這樣有來頭的知名商家,還吸引了大量專業指向性很強的實力商家和專業客流,為智能智造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
建成后的中關村智造解決方案集中供應平臺的主體將位于新中發電子市場,一層為成果展示體驗區,負一層為產品孵化制造區,二層為項目孵化落地區。其中,成果展示體驗區為新平臺的核心區,占地面積達到3000 平方米,主要分區包括元器件解決方案區、炫酷展區、創客空間、智能家居專區和活動會議專區等。
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中發時代電商副總裁魯錫章表示,新平臺將為廣大創客、工程師提供更為優質的電子元器件和綜合解決方案配套服務,提高產品從零到一的轉化效率,促進創客、工程師、技術專家之間更為密切地溝通、交流。同時,新平臺也可為平臺上的品牌和產品進行線上、線下的立體推廣與宣傳。
值得一提的是,元器件解決方案區占據整個專區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中關村智造解決方案集中供應平臺的重點區域。不同品牌、不同規格、不同功能的模塊、模組都會在此專區展示,革新科技等國內知名品牌會重點展示旗下明星產品。以金百澤為代表的解決方案知名企業將提供從產品設計到制造,再到服務的完善配套方案。專區內進駐的品牌商家和產品都將經過嚴格地篩選和檢驗,以保證專區內展示產品的種類與品質,從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購買服務。
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鏡頭,而是西門子上海中心職員習以為常的工作場景。作為全球最大的環保技術供應商,西門子的綠色樓宇科技首先應用于自家的辦公大樓。與國內同等規模的樓宇相比,西門子上海中心節能30%,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00噸,贏得了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頒發的LEED金獎認證。
全球有超過40%的能源消耗和21%的碳排放來源于樓宇。西門子的樓宇科技提供了節能樓宇的整體解決方案,世博會中國館、上海浦東機場和金茂大廈、美國白宮和法國盧浮宮均采用了西門子的樓宇技術。
高能耗的摩天大樓只是城市化困境的一個縮影。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如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成為城市管理者必須面對的難題。
2011年10月,西門子正式在全球成立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將其與城市相關的競爭優勢與業務活動進行整合,為城市提供在交通、環保和節能等方面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目前,該領域在中國的業務集團包括軌道交通、交通與物流、中低壓、智能電網和樓宇科技。西門子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在中國擁有5200名員工、6個研發中心和11家運營企業。
這使得西門子成為中國首家在業務架構中將城市和基礎設施作為重點、并能夠向城市管理機構提供整合解決方案的公司。
最全面的城市解決方案
“城市已經成為西門子在全球主要的增長性市場,特別是中國計劃將在‘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間在城市基礎設施領域投資近7萬億人民幣。” 西門子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亞太區總裁肖松表示。
肖松認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像西門子這樣擁有如此廣泛和全面的城市解決方案,“在中國,我們是第一個做好了充分準備的企業。我們組建的新的組織架構、獨特的銷售方式、遍及中國的成功案例以及與中國城市和城市規劃者建立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都將幫助我們在這一市場取得領先優勢。”
為開拓市場,西門子采取了全新的銷售模式,通過城市大客戶經理團隊與城市決策部門進行直接溝通,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設立了城市大客戶經理崗位。
通過采用城市大客戶經理模式,西門子已與一批中國城市建立了伙伴關系。2011年9月,西門子與武漢市政府簽署了備忘錄,幫助武漢市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轉型;同月,西門子與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交通、工業、能源和醫療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此外,西門子還與北京和廣州合作開展了節能方面的研究,以發掘在不改變市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減少碳排放的高效節能技術。
肖松對《瞭望東方周刊》說:“中國的城市化需求十分復雜:人口眾多,而且城市之間的區別很大。比如上海與成都的需求就完全不同。”為應對不同城市間的差異化需求,西門子正研究推出不同模塊的解決方案,以滿足高中低的不同需求層次。
綜合綠色交通解決方案
“綜合綠色交通解決方案”是西門子正著力探索的一個領域。這一方案能夠優化、聯接、協調各種運輸工具和交通系統,提高能源效率。
西門子的全面解決方案已在奧運會舉辦地英國倫敦成功實踐,幫助倫敦市區內道路交通量減少約20%,二氧化碳排放每年減少15萬噸,通行效率提高了約37%。
倫敦市建立了一個城市與機場快速連接的交通模式,并采用西門子的“擁堵收費系統”,有效控制去往倫敦市中心的交通流量;此外,西門子還為倫敦提供可減少高達40%燃油及尾氣排放的混合動力公交車,并通過公交衛星定位跟蹤系統為乘客提供實時公交信息。幫助城市保持“血管”暢通以外,西門子的交通解決方案還給城市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
在舊金山,交通警察通過西門子系統識別出城市收費的停車場,并發現停在那里的車輛哪些沒有付費。這使得交警貼罰單的效率提高了一倍。
西門子不久前推出的新型動態停車引導系統,則有望解決開車族頭疼不已的“停車難”問題。通過GPRS通信和動態信息,駕駛員能及時了解停車情況,選擇最短的路線到達最方便的停車位。
肖松說,他們正與相關政府部門探討在中國的某一省份試點西門子的交通聯運方案。
在中國,西門子已參與建設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多座城市的地鐵與輕軌項目,還提供了信號控制系統、交流電力機車以及高速列車零部件。例如,西門子為北京地鐵10號線提供了最先進的信號與控制系統,可以縮短地鐵列車發車間隔,進而滿足不斷增長的客流量。
不用投資即可省錢
在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的龐大版圖中,樓宇節能是肖松著重強調的一個業務重點。
“城市消耗著全球三分之二的能源,節能空間巨大。‘十一五’的節能重點放在工業,而在‘十二五’期間,樓宇節能將會是一個重點。”肖松說。
為完成能源指標,一些城市在不得已時甚至拉閘限電。在肖松看來,“徹底解決問題還需節能”。
西門子的樓宇節能項目已有一些試點,比如北京市朝陽區的政府大樓。肖松稱,該項目每年節省至少12%的能耗,原計劃5年收回成本,但實際運行中的節能效果超出預期,預計3. 5年就能收回投資。
西門子的下一步計劃是在試點省份推廣節能樓宇,并與當地企業合作,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西門子在中國的戰略之一就是與當地企業合作。”肖松說,“國內的很多節能公司缺乏技術與資金,所以建筑節能的宣傳很多,實實在在地推進卻有一定困難。”
通過與本土企業的合作,西門子將培育當地節能企業發展,并通過中小企業深入二三級市場,進而推動整個產業的成長。
9月11日,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與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簽訂了深化在低碳綠色建筑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低碳綠色建筑標準及規范、綠色建筑信息報告制度、打造低碳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建立樓宇節能能力中心及推動廣東節能產業發展等領域展開合作。
融資難是節能樓宇推廣面臨的另一問題。為此,西門子推出“合同能源管理”的新型業務模式,由西門子財務租賃公司對客戶提供資金,通過客戶節能減排而節約下的能耗費用來償還資金。
不用投資即可省錢,這一方案幫助客戶在實現節能的同時將風險降到最低水平。朝陽區政府大樓即是這一方案的受益者。
今后的一段時期內,政府機關大樓可能成為西門子樓宇科技的主要客戶群之一。
調查統計,我國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水平一直較低,即使目前正在推行的65%的標準也只相當于德國上世紀90年代初的水平,能耗指標則是德國的2倍。
有專家預計,隨著我國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城鎮新增建筑增長十分迅速,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建筑面積約300億平方米。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由于建筑節能設計范圍越來越廣泛,2020年前,我國用于節能建筑項目的投資將至少達到1. 5萬億元。
減少碳足跡
作為領先的綠色科技企業,進入中國市場140年以來,西門子一直致力于廣泛應用其環保技術和解決方案,幫助中國城市減少碳足跡。
2011財年,西門子公司與環保相關業務組合實現約300億歐元的總營收,其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 2億噸,相當于柏林、德里、香港、伊斯坦布爾、倫敦、紐約、新加坡以及東京八個城市全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總和。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西門子全線轉向了綠色競爭力。約在2005年,西門子就推出了“與環保相關業務組合”,從其當前全線業務組合中選取了部分產品和解決方案,形成“西門子與環保相關業務組合”,從而為客戶通過采用該組合中的產品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的量化統計依據。這是西門子歷史上首次跨全線業務的整合方案。
西門子的這一戰略轉向幫助其在動蕩的經濟形勢中持續增長。
通過優化系統,西門子管理著4萬棟寫字樓,幫助物業減少能源費用,先進的智能樓宇系統一般能使樓宇的能耗節約20%~30%,甚至40%;在工業領域,西門子運營著世界上最高效的生產整合系統,確保生產高效、可靠;依靠能源自動化技術,西門子在全球各地管理運營智能電網,甚至可以負責管理某個國家的全部電網,對其進行監測和優化。
在中國,西門子與合作伙伴一起修建了世界上最長、最高效的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之一。這條輸電線路將在云南水電站生產的綠色電能傳輸到工業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萬噸。
在全球范圍內,西門子正致力于成為綠色產品與服務的解決方案公司,環保綠色相關業務的比例占銷售總額的40%,且仍在不斷加大比例。
最新的例子是,2012年9月13日,西門子與智能電表生產企業威勝集團宣布在長沙成立合資企業——施維智能計量系統服務(長沙)有限公司。這是西門子在中國成立的首個智能計量合資公司,將重點發展和銷售表計數據管理軟件及高附加值的運營服務,以協助客戶提升經營效率。
大趨勢
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場景。在機場候機時,可以提前知道飛機晚點1個半小時,而不是漫無目的地等待;下了飛機就知道行李分揀要花費多少時間;一坐上公交——最好是電動式環保型公交,就知道幾點可以坐到哪個地鐵站。
在安裝了自動控制系統的樓宇內,百葉窗可以自動開合,照明、暖通系統自動工作……西門子的“未來城市之夢”讓人不由得聯想起世博會的那句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肖松表示:“希望這塊業務不斷增長。西門子可以提供更人性化的解決方案,使電力供應更有效,樓宇更安全,交通不再擁擠,生活更舒適。”
要打造這樣的智慧城市,西門子可能將自己放在信息通訊公司的競爭對手位置。事實上,IBM等傳統IT公司,移動、聯通等移動通信運營商,甚至谷歌等技術領先公司都將未來業務瞄準了這一領域。
肖松說:“西門子有很強的硬件優勢,并在不斷擴大信息化方面的實力。”
中國已到達“城市人口的臨界點”,大約有6. 75億人生活在城市,占到了總人口的51%。到2030年,這一數字有望增加到10億。
城市消耗了全球近2/ 3的能源和60%的水資源,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的70%。如何讓中國城市在變大變高的同時變得更環保、更舒適·通過為綠色樓宇、水處理、交通基礎設施,公共安全系統以及醫療等領域定制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西門子計劃在中國創建擁有新面貌的可持續發展城市。
過去5年當中,為了迎合全球化趨勢_帶來的業務量激增,企業都在通過不斷購置IT設備來保障業務系統持續快速的成長,然而,在進行大規模部署IT系統的同時,大多數的企業卻忽略了來自于管理和維護的成本問題。
經濟危機的不期而至,把企業IT系統的管理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金融海嘯不能遏住IT的爆炸式增長,但IT預算卻因此更為拮據,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保障對企業的lT系統及業務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成為這個非常時期里所有CIO迫在眉睫的關鍵任務。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Glenn O’Donnell說:“IT部門還會發現,由于經濟狀況的原因,以前一些被動要求做的事情現在已經變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用優化管理做到淡定自若
盡管目前所經歷的是自1927年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但一些企業的CIO仍能在如此情形下鎮定自若。可見,危機面前的從容淡定,必定來自于對面臨問題的深刻知悉以及對癥的解決方案,這些企業的成功經驗當可被借鑒。
比如國內某大型能源企業,該企業為一家全國性上中下游一體化、主業突出的境內外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業,分支機構眾多,業務頭緒繁雜,IT系統龐大異構,IT環境管理難題早在2003年就已凸顯:無法了解企業IT環境的狀態;對最終用戶體驗缺乏可見性;工作進展無法監控,所用的資源常失去控制,每次配置網絡設備都要花很長時間、無法避免人為失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帶來的窘境,企業從那一年就分階段開始了對企業IT的優化管理工作:
解決問題,先要明察秋毫,洞悉問題所在,該企業的治理工作首先是從對IT基礎設施的全面監控開始――總部局域網、集團骨干網、一百多個二級企業廣域和局域網,先后部署了運維管理中心軟件(OM)、網絡管理中心軟件(NNM),這樣一來,企業就擁有了統一的業務監控視圖,實現了對基礎設施的監控管理。
對全局的了如指掌只是邁向成功管理的第一步,讓這個龐大機構有效的運作起來才是治理的最終目的,因此,在成功實現了對企業IT基礎設施的全面監控之后,該企業又于2005年開始了第二階段的治理,對企業的IT流程進行優化,分別部署了業務流程管理(BPM)解決方案,和SD,通過系統的梳理和流程的重建,使得以往繁雜的IT管理變得標準而有序。
標準建立以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自然是追求效率的提升,2008年業務服務自動化解決方案(BSA)的實施則顯的水到渠成。現在,自動化管理網絡設備(NM)已經在該企業部署完畢,而自動化帶來的人為失誤減少、工作效率提高不僅幫助企業的IT部門成功駕馭了如此龐雜的IT系統,而且業務部門也反饋現在的企業IT能夠非常快速的針對業務需求“隨需應變”。
通過分階段的有效治理,該企業實現了對IT系統的全面“監、管、控”。現在,雖然經濟危機來襲,IT投資縮減,這家企業的CIO卻依然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企業的IT治理和投資。可見,實現對IT系統的優化管理,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把信息變為關鍵資產
在實現了對企業IT的有效管理之后,企業將會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企業的信息數據利用。事實證明,對信息實施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也是企業一劑應對經濟危機的良方。信息數據對企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如果能從數據保護、法律遵從、數字文檔和工作流這三個層面管理和利用好數據,企業則能能夠有效的駕馭信息爆炸,在經濟危機時期也能更好的開發新洞見。
再以國內某大型物流企業為例,該企業是一家以海上集裝箱運輸為核心的企業,業務遍及全球,擁有400多個和分支機構。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該公司每年會投入巨資建設信息化項目。2007年,為了更好的應對企業數據法規遵從的要求,該企業首先部署了軟硬件結合的RISS郵件歸檔解決方案,方案部署之后,企業的郵件搜索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時,數據存儲的壓力也大為緩解了:原來一兩天才能找到的一封郵件,方案部署后只要10分鐘就能完成了,而且,RISS系統的自動實時保存功能,讓企業不用像以前那樣,讓備份服務器幾乎24小時不
停歇地運轉,這相當于把設備和人員從無休止的‘備份――恢復’勞動中解放了出來。總體效果來看,雖然企業采用郵件歸檔的初衷是提前為法規遵從做好準備,但系統給企業郵件歸檔帶來的方便性,以及在信息統一管理、控制方面帶來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IT和信息管理的ERP專家
因此,在這個“非常”的經濟周期里,盡管IT預算在緊縮,CIO們仍可以得到更好的業務成果,包括降低成本、降低風險、提高創收。聰明的CIO們應該將投資用在可以管理成本和風險,把逆境變成優勢的解決方案上。相應的,在經濟形勢反彈時,得到管理優化的企業,其業務定位也將更有競爭力。
那么,在這個“非常”的經濟周期里,如果要幫助CIO管理其所負責的一切事物,就必須能夠針對并不明確的需求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應當讓CIO的工作變得更富有業務成效,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提高效率。
回顧過去的二十五年,企業級軟件一直被設計成供應鏈管理、ERP(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等業務應用。這都在幫助各行各業的企業實現業務自動化,并改進工作效率。然而,幫助企業IT部門進行優化和提高效率的軟件尚屬空白,尤其是能夠深入服務和信息的復雜性和探索性的解決方案。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移動通信設備提供商,阿爾卡特為全球最主要的3G運營商集團Orange、H3G、NTT DoCoMo等提供了3G商用網絡設備及應用解決方案,上海貝爾阿爾卡特依托阿爾卡特全球資源的支持,能夠為國內運營商快速地部署3G商用網絡,打造一張具有競爭優勢的“高起點、高質量、高效益”的“三高”網絡。
1.Evolium:構建“三高”網絡的基礎
成熟的網絡解決方案
網絡設備的成熟程度,將直接影響到網絡能否長期穩定可靠的運行。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UTRAN產品采用了業界領先的集成技術,具有低功耗、模塊集成度高、穩定可靠、配置靈活等特點,而且模塊種類少,支持演進技術,降低了運營商的投資和運維成本。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商用設備已經在全球20多個網絡中得到廣泛應用。
豐富的網絡規劃與優化經驗
未來3G移動運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建設一個有高性價比、可提供完善服務質量的網絡變得更為重要,對無線網絡設計和規劃的精確度的要求也越高。不夠精細的設計方法和工具,會產生覆蓋盲區,也可能會導致10%以上站址數的增加。憑借豐富的網規經驗和雄厚的技術實力,去年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和國內的多家運營商展開合作,成功完成了260多個城市和地區的3G無線網絡設計規劃與模型校正工作,包括在一些城市使用3D模型的建筑物數據庫,為客戶規劃出更為精確的結果,為運營商建成高質量、低成本的3G網絡打下了成功的基礎。
充分考慮2G/3G雙模網絡
Evolium多標準基站,支持GSM和UMTS共站址共機柜,可以很容易地實現向3G的平滑演進。在商用軟件版本上,我們充分考慮到了2G/3G雙模手機的漫游,小區重選和語音切換等算法,可以滿足運營商業務發展的需求,實現3G與2G的有效融合。
2.室內覆蓋解決方案:實現“三高”網絡的保障
從NTT DoCoMo數據表明,現網3G用戶室內使用占到了70%,而室外使用量只有30%,這是因為3G視頻業務、游戲等高速數據業務都是在舒適的室內環境中發生,從市場層面看,3G的室內覆蓋相對2G更為重要。
針對3G室內覆蓋,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推出不同環境要求下的解決方案,例如傳統的無源、有源、混合的解決方案,還有光纖加五類線的解決方案,信號源可以采用直放站,微蜂窩,RRU射頻拉遠等。最近,我們還推出了最新的Node I基站,專門用來提供室內方案,這是一種有別于傳統的基站,能以非常低的價格提供室內覆蓋,是業界第一個專門用于室內覆蓋的基站。
3.TD-SCDMA準備成熟:“三高”網絡的更多選擇
TD-SCDMA是三大3G標準之一,技術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與大唐移動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出資2.5億元人民幣,支持TD-SCDMA的研究和發展,并聯合成立一支產業化團隊,充分利用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規模產業化設施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共同致力于TD-SCDMA產品在中國產業化發展。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與大唐移動的TD-SCDMA產品在MTNet第二階段外場測試中表現良好,全面通過各項指標的測試,并完成了與北電、西門子等主流設備供應商的IOT測試,測試結果證明目前的技術已經具備商用條件。
今年4月TD-SCDMA國際峰會期間,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和大唐移動聯合演示了端到端TD-SCDMA解決方案,再次證明了TD-SCDMA是成熟可靠的、具備商用的基礎。
4. HSDPA:加速提升“三高”網絡
HSDPA可以有效提升WCDMA網絡的性能、容量、優化投資的技術。,阿爾卡特目前商用的無線產品在硬件上已經完全具備了HSDPA功能,Node B和RNC具有靈活的架構,只需通過軟件升級即可平滑實現新技術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