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環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城市環境污染;問題;防治
1.引言
盡管當前我國經濟水平、人們生活水平以及城市化進程都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但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與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銳。群眾對于環境污染反應也愈發激烈。而其中大氣污染同噪聲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統作為城市污染中四大組成要素。如何應對城市環境污染問題,也是當前我國城市建設中的主要議題,也是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2.當前城市環境污染的主要問題
2.1空氣污染
當前城市污染中,空氣表現最明顯。隨著科技與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的交通工具也成倍增長,機動車尤其是汽車數量普遍應用,排放出大量的汽車尾氣。盡管國家已出臺多項政策緩解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但仍是當前城市空氣污染中主要的污染源,由于尾氣排放而引起的空氣污染,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我國包括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在內的大部分區域均在承受著霧霾的污染,空氣質量也在不斷的下降,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2.2噪音污染
2.2.1交通運輸噪聲,具體是指機動車輛在城市交通干線行駛過程中所產生的噪聲。我國城市噪聲源中40%以上來自交通噪聲。
2.2.2工業生產噪聲,主要是指在工業生產中,在對固定或輔助設備的過程中,所引起的周圍生活環境產生干擾的聲音。其噪聲波動幅度較大,從20dB-125dB不等,是造成職業性耳聾的主要原因。
2.2.3社會生活噪聲,是指除交通運輸噪聲、建筑施工噪聲以及工業噪聲之外的,因人為活動而引起的對周圍生活環境有干擾的聲音。
2.3水污染
城市中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人口密集在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生活廢水、廢氣以及垃圾對水體所造成的污染。生活污水的城市水體的主要污染源,具體而言是人們在生活生產中,包括廁所、浴室和廚房等排出的各種污水的混合液。
2.4土壤污染
城市土壤污染嚴重危害著生態景觀植物。當前對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人口的集中分布,使得的城市土壤面積不斷縮小,合適種植環保型植物的原生土壤已經基本退化。部分城市因為水污染嚴重,如鉛、汞等重金屬向土壤中滲透,對城市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建筑物的翻新重建也會造成大量的固體垃圾遺留,導致綠化環保植物的栽種必須另行購置土壤;
3.城市環境污染防治措施
3.1大氣污染措施
調整能源結構,采用清潔型新能源;對燃料進行預處理,以減少時產生污染大氣的物質;引起燃燒設備,提高燃燒效率;完善資源分配結構,利用先進技術凈化工業及尾氣中的有害物質。從高污染車入手,抓重點排放源的消減。政府應加強監管,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減少工業事故型無組織廢氣排放。
3.2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城市噪聲的防治是比水污染、大氣污染的治理實際難度更大。因此,對其的治理,必須應用多種方法配合綜合進行。例如,將聲環境保護納入城市總體規劃、通過強化法律宣傳力度,提髙群眾保護環境的法制意識、加強噪聲聲源、傳播途徑、接收處的防治措施。建立科學合理的噪聲監測體系加強城市綠化,充分利用城市綠地降噪的功能等手段進行綜合防治。實現城市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3.2水污染防治措施
集中處理城市工業及生活污水,建立專門的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工業廢水水質只有在滿足城市下水道標準后,盡可能的將排入城市下水道,與城市廢水合并處理。對于不能滿足標準的工業廢水,在工程內部先進性適當預處理,才能排入下水道。加大節能節水宣傳,提高城市用水循環率。
3.3土壤污染措施
土壤污染的防治需要完善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采用植被修復法,利用植物較快的吸走或降解土壤的污染質,而達到進化土壤的目的。土壤污染污染必須做到“預防為主”??刂坪拖寥牢廴驹矗刂茰p少工業廢氣排放及建筑固體遺留。
結語
我國城市環境污染范圍仍在不斷加大,而城市環境污染源也日益復雜,因此必須做好環保意識的宣傳,加強政府的監督與調控。通過政府與社會市民的共同努力,推動城市環境改善,創建和諧的城市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鄭琳.淺析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及低碳環保措施[J].黑龍江信息科技,2014(09):105-107.
關鍵詞:建筑施工;環境污染;問題;原因;防治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建筑行業起著不可替代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它的建設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然而,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環境方面的污染問題,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社會大眾對建筑污染問題也越來越關注和重視。因此,國家和各建設單位必須要予以高度的重視和解決。本文就我國目前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相關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并分析和討論造成環境污染問題的原因和其防治措施,從而減輕建筑污染問題,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和諧、綠色、可持續發展。
一、建筑施工中主要的環境污染問題
當前,我國的建筑施工過程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具體包括:
1、 粉塵污染
粉塵污染問題也是當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一項十分常見,也是污染最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它能夠導致PM2.5指數的超標,對當地的空氣質量狀況的危害嚴重,甚至造成嚴重的霧霾天氣,給當地居民的生命健康以及工作、生活都帶來極大的影響和困擾。建筑施工所造成的粉塵污染,其主要的來源就是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例如石灰、水泥、沙土等等。當施工人員在對這些材料進行攪拌、搬運或者其他的施工作業時,會導致產生大量的粉塵,當這些粉塵進入到空氣中就會不斷的擴散蔓延到周圍的環境當中去,從而造成當地空氣質量的降低。
2、 噪音污染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最為突出的污染問題之一就是噪音污染。它主要指的是在進行建筑工程的施工作業過程中,所產生的較大的建筑噪音對周圍居民和環境造成的聲音侵擾問題。噪音污染基本上是貫徹于整個的建筑施工全過程的,高分貝的噪音給周圍居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和困擾,嚴重危害到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質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染主要是由施工使用的機械設備引起的,隨著建筑工程結構的日漸復雜以及科技水平的進步發展,其建筑項目在施工當中所使用的相關機械設備也越來越多,因此,由它們所造成的噪音污染問題也在進一步的加劇。
3、 “三廢”污染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設過程中,“三廢”污染問題主要包括廢氣污染、廢水污染以及固體建筑廢棄物污染。廢氣污染主要是由一些化學性的建筑添加材料造成的。這些添加劑大多具有較強的揮發性,當這些刺激性氣體散發到空氣中,就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從而導致了廢氣污染。廢水污染主要指的是由于施工作業所產生的廢水特別是施工材料廢水和清洗廢水等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固體建筑廢棄物污染則主要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當中的辦公廢料、包裝廢料、裝修廢料等體積較大的固體建筑材料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危害。
二、導致建筑施工環境污染問題的原因
當前,造成我國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環境污染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具體體現在:
1、 施工單位的法紀觀念及環境意識薄弱
當前,我國的建筑市場由于其管理的不夠規范,造成其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員大多是來自各地的農民工。他們大部分人的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其環境保護的意識不足,缺乏較強的法紀觀念,職業素質較低。這些都導致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往往只是著眼于眼前的短期經濟效益,一味的降低建筑成本,忽視了對周圍環境的保護和管理,從而造成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2、 缺乏先進的、環保的建筑機械設備
當前,我國很多建設施工單位在其工程建設過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機械設備(例如鋼筋切割機、攪拌機、打樁機等等)仍然是過去七八十年代的落后淘汰產品,其機械設備的科技化、現代化的水平較低,在應用過程中,常常出現跑、冒、滴、漏現象,工作效率低、噪音大,這些都導致其對周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3、 環保部門監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環保部門在對建筑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的管理控制上存在盲區。尤其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大量的建筑工程被建設起來,由于環保部門的經費、車輛少,人員編制不足,導致其面對數量龐大的工程項目時,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全方位的施工管理和監督,從而導致環境污染問題屢禁不止。
三、加強建筑施工環境污染問題的防治措施
在今后的建設管理過程中,各級政府主管部門以及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系和合作,通過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來提高建筑施工的環保水平,減少污染問題,從而確保環境生態的平衡。具體包括:
1、提高施工人員的法律觀念和環保意識
建設施工單位要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的法律觀念和環保意識,通過認真學習國家頒布的有關建筑環保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是他們能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認識當前環境保護工作在建筑施工行業中的重要性和積極作用,積極提高自身的環保素質,開展文明建設,努力創建文明建筑工地,從而不斷的提高建設施工企業的精神風貌和文化素質。
2、 建立健全相應的建筑環保制度體系
建設施工單位要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保制度,努力加強施工現場的環保質量管理。由于大部分的環境污染源同施工現場管理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各個建設施工企業要不斷的加強和提高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減少施工中產生的污染源,加強對一些污染排泄物、廢棄物等的管理和控制,保證施工現場的正常秩序,從而提高建筑環保管理的效率和成果。
3、 提高施工設備設施的科技含量
建筑施工單位要積極的引進和應用當前先進的、科技含量高的環保型建筑施工機械設備,不斷提高建筑設備的現代化程度。同時,還要對當前使用中的落后的、淘汰的機械設備進行廢棄更換,淘汰那些污染嚴重的機械設備,從而在建筑設備上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4、 加強建筑環保的監督檢查
國家相關環境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的環保監督和管理。通過加大投入支持、擴大人員配置等措施,解決當前部門人員匱乏、經費不足等問題。同時,制定和完善相應的建筑環保監督管理制度,對發現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的項目要及時的監督其改正,消除污染問題,從而確保建筑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結語:
國家及各地方政府和相關建設單位在進行建筑施工環境問題的防治時,必須要堅持預防和治理兩手抓,通過積極的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加強對環境污染問題的管理和控制,從而有效的減輕建筑施工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不斷提高居民的工作、生活環境質量,促進建筑行業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從而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向著高效、環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邁進。
參考文獻:
[1] 張旭東.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環境問題及其控制對策[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0(08)
[2] 陳惠芬、珠美珍.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污染防治與環境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02)
[3] 姜治欣,張斌.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環境問題與防治措施[J].企業文化,2011(07)
一、煤礦開采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1)煤礦開采對植被、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的影響。礦區地表植被稀少,生態環境脆弱,煤礦開采時,必然會造成大面積毀林毀草,致使水土流失,從而引發土地沙漠化。防治措施:建設單位做到:礦井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進行,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2)礦坑排水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礦區為了正常生產,需疏排礦井水,其結果必然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植被枯死,從而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及農田灌溉用水。另外,礦井產生的各種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如不處理,可造成地下潛水和土壤污染,直接污染其附近水源。防治措施:設計部門應考慮防范措施。(3)煤礦生產對地面環境的影響。大規模的開采,礦井必將形成大面積的采空區,使煤層頂板失穩下沉,出現地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面變形,重者可使地面建筑物、公路、管道等公共設施遭到嚴重破壞。防治措施:在采掘中應注意保護建筑物、公路等地面設施。保安煤柱應留設,采空塌陷區應及時回填,恢復植被。(4)固體廢棄物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煤礦主要固體廢棄物為井巷掘進的廢石及煤矸石,廢棄物堆放可能產生的環境地質問題有:侵占草原和耕地、減少土地資源,污染土壤;廢棄物中有害元素因降水的長期淋濾往往富集在水中,污染水資源。防治措施:煤礦生產時廢棄物堆放盡量少占草原和耕地,堆放處應鋪設隔水的粘土層,以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
二、地震與礦區穩定性
據中國地震局主編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劃分,本區所在地,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烈度相當于Ⅵ度。錫林浩特市西烏珠穆沁旗境內曾發生5.9級地震,錫林浩特市、赤峰市等地有感。防治措施:礦區地面建設時必須采取防震與抗震措施,防患于未然。礦區內目前尚未發生過較大規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和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自然狀態下不會有不良自然現象發生。因此,地殼的穩定性較好。
三、地質災害
(1)礦井生產往往形成大面積采空區,放頂后出現地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面變形。從計算結果分析,導水裂隙帶(包括最大冒落帶)最大高度未達地表,但采空區放頂后,彎曲帶(整移帶)可能波及到第四系。另外,采空區放頂后,部分地段導水裂隙帶達到了第三系松散層,松散層會對礦井直接充水,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從而引起某些地段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防治措施:采掘中應注意建筑物及公路等地面設施保安煤柱的留設,采空區及采空塌陷區應及時回填,恢復地面植被等綜合治理措施。(2)地下水的污染。礦區地下水的污染源有礦坑污水、煤礦工業及生活廢水,礦坑廢石、煤礦工業廢渣、生活垃圾。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有:一是液體廢棄物防治。積極引進礦井生產新技術,發展無污染新工藝;重復利用廢水,減少污水排放量;加強技術改造,實行廢水資源化;堅持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生活飲用地下水源必須設置衛生防護帶,上游或影響半徑范圍內不得有各種污染源存在。二是固體廢棄物防治。首先要發展無廢工藝,減少廢物生成量,土地復墾;其次是要開拓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新途徑,即從固體廢棄物中回收有用物質,以獲得新的用途;最后是要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對固體廢棄物進行減量與凈化處理,并選擇安全排放場地,不但能防止地下水污染,而且還能防止土壤的污染和減少土地的占用量。
四、礦區水環境及有害物質
【關鍵詞】:冶金建筑施工;環境因素;識別評價
中圖分類號: TF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保護環境、節省資源、清潔生產,為后代留下必要的生存空間”是每一個當代人的責任,也漸漸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實施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它是一套系統的管理工具,能夠使企業降低成本,減少廢物產生與污染物排放,提高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競爭力,順應國際國內在環保方面越來越高的要求。
一、建立環境因素調查表
應從冶金建筑施工工藝過程、產品、服務相關的,能夠控制的以及可望對其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全過程入手,內容包括:作業活動、環境因素、排放去向、數量、頻率、環境影響、時態、狀態、責任部門、是否受控、是否守法、調查人、審核、調查時間等。
二、環境因素識別
1、環境應考慮水、氣、聲、渣、原材料,自然資源的消耗,當地環境和社區性問題。主要包括:污水、生活水排放,廢氣、有毒氣體排放,揚塵,流灑,光污染,噪聲,化學品、油品泄漏遺灑,脫模劑,廢瀝青,泡沫塑料,各類廢保溫材料,廢焊條頭,油手套,爆破殘留物,拆除廢棄物,水、電、油、水泥、砂石、鋼材、紙張的消耗,廢棄試塊、土樣,辦公產生的各種廢棄物等。
2、環境因素識別方法??刹捎梦锪蠝y算、問卷調查、現場觀察、專家咨詢、查閱文件和記錄、產品生命周期分析等。
三、冶金建筑施工的環境因素分析
1、通過對施工投入與產出進行環境因素識別
冶金建筑施工之所以造成對環境的影響,是由于在施工過程中有一定的投入(資源、能源、機具、材料、人員等),并通過施工活動(施工作業、工藝過程等),在形成工程產品實體的同時產生一定的廢物和資源、能源的消耗,從而引發環境改變,給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為此,根據冶金建筑工程的投入與產出過程,分析并識別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及其相應的環境因素,是防治環境污染的前提。
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主要由施工準備期、施工期、竣工交付期和保修期構成,而每個時期又涵蓋多個流程或工序。為此,對每個施工流程或工序,應通過以下方法和步驟進行逐一的環境因素識別與分析。
(1)劃分施工作業活動,如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及分項工程中各施工工序。
(2)分析施工工序中的各項投入,如資源、能源、機具、材料、人員等。
(3)分析作業活動過程,包括人、機、料、法、環、作業及維護的工藝過程。
(4)分析每個過程中涉及的環境因素,即產生何種廢棄物或污染物,消耗的資源與能源,廢棄物或污染物的類別及其排放與處理方法。
(5)做出廢棄物或污染物排放與處理對環境影響評估。
2、通過對環境影響程度的分析確定重要環境因素
在識別環境因素的基礎上,通過對環境影響程度的綜合分析,確定對環境具有重大影響的重要環境因素,是防治建筑施工環境污染的核心。建筑施工的環境評價方法可采用直接判定法和多因素評定法。
所謂直接判定法,即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可直接判定為重要環境因素。(1)國家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材料、設備。(2)可能產生嚴重環境影響的異?;蚓o急情況。(3)相關方高度關注或可能投訴的情況。所謂多因子評定法,即除直接判定的環境因素以外的環境因素,可選用若干評價因子,按照其影響程度確定取值,由評價小組分別打分后再綜合評定,以確定重要環境因素。通常選用的評價因子有:影響的范圍,影響的嚴重程度,影響的持續時間,影響發生的頻率,影響的危險程度,排放與標準限值的符合程度,資(能)源消耗程度,技術改善的難度,可再生利用的程度等。通過對建筑施工行業環境因素的綜合評價,重要環境因素包括以下內容見表1。
四、施工準備階段的主要防治措施
首先,應根據項目工程特點和重要環境因素,制定項目工程的環境目標和實施方案。
其次,在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中,應對環境保護策劃給予足夠重視。在施工總平面布局設計時,應對環境基礎設施配置做出安排。例如:土石方(挖P填)量的平衡;渣土或建筑垃圾臨時堆放區的劃定;施工區內雨水、污水、消防水管、溝網系的布置;總排水口位置及排放去向的確定;分類垃圾箱、危險廢物收集箱位置的布置;消防設施的布置;總排水口位置及排放去向的確定;分類垃圾箱、危險廢物收集箱位置的布置;消防設施的布置;倉庫、危險化學倉庫的位置;混凝土攪拌站及沉淀池的布置;食堂及隔油池的布置;宿舍區及其廁所化糞池的布置等。在施工方案中,每項工程在編制一系列的施工方案或作業指導書時,應同時制定環境保護措施。
最后,在施工準備期現場臨時設施建立時,應同時建立環境保護的基礎設施,并進行合格驗收。例如:渣土、建筑垃圾的堆放;排水管溝網;消防水管網;消防器材的設立;拌和機沉淀池;食堂的脫排機和隔油池;施工區硬化場地或道路、廁所化糞池、拌和機隔音防塵棚及吸塵除塵裝置、分類垃圾箱設置、危險廢物收集箱設置等。
五、施工實施階段的主要防治措施
1、施工噪聲污染的防治措施
(1)研發、推廣采用低噪聲施工機具,如低噪聲容壓機、低噪聲振搗機。(2)攪拌站、焊接棚等必要時設置隔音屏、隔音棚。(3)可行時,多采用工廠化制作,現場化安裝。(4)合理安排作業時間,未經特需批準,作息時間禁止噪聲作業。
2、施工廢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生活區、辦公區廁所應設化糞池,禁止直排,禁止使用含磷洗滌劑。(2)食堂廚房應設隔油池,定期清撈。(3)混凝土、砂漿攪拌機(站),應設沉淀池,定期清撈。(4)隔油池、沉淀池廢水應進入預定的管溝排放,禁止無組織地向土地或水體排放。(5)總排放口水質應定期監測,并控制達到排放標準。
3、施工廢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1)鑿巖、爆破、土方工程適宜局部噴淋降塵。(2)土方現場堆放超過48h不能及時外運時采用覆蓋或噴淋措施。(3)油料、油漆涂料儲存及時加蓋,防止揮發。(4)必須采用達標的人造板、粘膠劑等建筑裝飾材料。(5)推行使用散裝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設棚,裝負壓吸塵及布袋除塵器。(6)焊接、切割適宜盡量采用工廠化制作。(7)食堂廚房采用油煙脫排機。(8)廢除小鍋爐或不采用燃煤鍋爐。(9)加強制冷設備、乙炔瓶、液化氣瓶檢查、防止泄漏。(10)加強內燃型施工機械維護、減少尾氣非正常排放;內燃型空壓機改用電動型空壓機。
4、土地污染的防治措施
(1)油料、油漆、涂料儲存及使用加強檢查管理。(2)焊接、切割熔屑及時清理。(3)禁止廢液、固廢任意向地面排放。
5、資源、能源消耗的控制措施
(1)節約水泥:優化混凝土配合比。(2)節約鋼材:采用低合金高強度鋼筋;短段鋼筋回收再利用;采用鋼筋焊接或機械連接以減少鋼筋搭接。(3)禁止或限制使用粘土磚;減少消耗土地資源。(4)采用緊湊型場地布置,少占土地、綠化或農田。(5)電、水、油等限額使用,計量使用、計費使用。(6)采用節電、節水型設備及低油耗設備;推廣使用水循環和再利用(中水)系統。
結束語
文中僅從技術層面,通過對冶金建筑施工階段的環境因素分析,提出了建筑施工過程中污染的防治措施。事實上,建筑業環境污染的防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構建建筑業環境污染的有效防治機制,還需要從法制建設、規劃設計、建筑管理、科研開發、設備制造、環境監察、建材生產等角度進行綜合考慮。
參考文獻
[1]黃金夫.建筑企業如何建立和實施環境管理體系[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1
【關鍵詞】環境監測站實驗室;環境污染;防治措施
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問題的日益關注,我國幾乎每個省市縣(區)都成立了環境監測站,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環境監測網絡[1]。環境監測站主要承擔了水和廢水、空氣和廢氣、土壤和底質、生物、噪聲與振動等五大類數以百計的監測分析項目[2],各環境監測站均具有較為齊全的分析實驗室。由于實驗過程中各種物理化學反應的發生,或多或少的會產生廢氣、廢水、廢渣及噪聲等環境污染。這種污染的存在,危害了實驗室分析人員的生命和健康,污染了水、氣、聲、土等環境,縮短了儀器設備的使用性能和壽命。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環境污染種類和特點,提出了防治環境監測實驗室污染的措施和對策,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監測實驗室,減少環境監測實驗室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體的危害。
1.環境監測實驗室的污染種類及特點
1.1廢液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對各類樣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通常會產生大量的廢液,除了大氣自動監測和噪聲監測等少數監測項目外,幾乎所有的常規監測項目都存在著廢水污染問題。廢水包括做標準曲線及分析樣品后的殘液、失效的貯備液和洗滌液等。通常,這些成分復雜、危害巨大的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一般情況下隨產隨扔,直接排入下水道,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二次環境污染。
這些廢液的成分非常復雜,主要包括無機廢液和有機廢液。無機廢液包含帶腐蝕性的酸堿、重金屬離子和劇毒物質等。強酸強堿廢水使水體和土壤的pH值發生變化,影響人類和動物的飲用水安全,并影響農業和漁業生產。含汞、鉛等重金屬離子的廢水排放到水和土壤中,通過食物鏈,可以導致人和動物神經性的損害,嚴重的會造成死亡。劇毒物質氰化物進入人體后,妨礙細胞正常呼吸,造成組織缺氧,導致機體陷入內窒息狀態。有機廢液有含苯、酚、醇類和多環芳烴、芳香烴類的廢液等,這些廢液容易揮發,在環境中難以降解,對生物造成急慢性毒性,并且危害身體健康,對人類和動物有致癌變、致畸形、致基因突變和致內分泌失調的危害。
1.2廢氣
在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分析過程中,化學反應會產生一些廢氣如HCl、H2S、C02等氣體;試劑和樣品的揮發物如有機易揮發溶劑二氯甲烷、丙酮、乙醇等。每次實驗中由于產生的氣體量較小,實驗室中直接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實驗要求在通風櫥內進行,雖然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實驗人員的健康安全,但是通風櫥大多不經過吸收處理,就將廢氣直接排到空氣中,直接污染了環境空氣,造成較大的社會公害。
如果將環境監測站實驗室產生的廢氣直接釋放到大氣中,廢氣中的C02氣體會引起溫室效應;SO2、NOX在空氣中會形成酸雨;含氟含氯氣體會破壞大氣臭氧層;有毒有害氣體物質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進入人體后,長期低濃度或短期高濃度接觸可造成人體的呼吸、血液、肝臟等系統和器官暫時性和永久性病變。
1.3廢渣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產生的廢渣種類非常多,主要包括殘留或失效的固體試劑、消耗或破損的實驗用品(如玻璃器皿、濾紙等)、分析產物和分析后不要的廢物垃圾。這些廢渣成分復雜,涵蓋各類化學、生物污染物。若處理不慎,極易導致嚴重的污染事故。如隨意丟棄在垃圾堆中,其中的有害組分會經過徑流的侵蝕,滲入到土壤,使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如環境監測站實驗室產生的鉻渣中含有的六價鉻具有較強的致癌和致突變特性,六價鉻易溶于水,所以容易經過土壤進入農作物而危害人類健康。鉻在人體內又有蓄積作用,會對人體、農作物機體造成損傷。
1.4噪聲
噪音污染與水污染、大氣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圍內三個主要環境問題[3]。噪聲是指那些人們不需要的、令人厭惡的或對人類生活和工作有防礙的聲音。隨著環境監測站實驗室的建設發展,實驗室的大型儀器設備越來越多,大多數儀器需要壓縮氣體、高真空等要求,這些儀器設備在運行時產生噪聲。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承擔的試驗任務繁重,不可避免的產生高強度的噪聲。實驗室人員長期生活在噪聲很大的環境中,會使人感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耳鳴、耳聾。
2.環境監測實驗室的污染防治措施
2.1提高認識,制定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
在新建實驗室建設和評估工作中,應考慮實驗室的功能分區,對原有實驗室重新改造,評估合格后再使用。實驗室的分區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到各類實驗室承擔項目的特點,合理布局。如使用揮發性試劑較多的實驗室,應分配在較高樓層上,使排出室外的氣體擴散范圍廣,對于底層實驗室影響降到最低。
監測站管理部門要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并結合本站的特點,制定一系列實驗室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辦法,規范實驗人員的操作,并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積極引導實驗人員提高保護的意識,根據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污染的特點,想法設法尋找具體防治措施,以期減少實驗室污染。
2.2選擇有效的實驗室污染防治措施
2.2.1從源頭減少實驗室污染物
將實驗室污染物總量控制在最低限度,是實驗室污染防治的根本所在。因此,利用各種有效措施,從各個環節減少實驗室污染物的產生。
首先,環境監測采樣時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點位,在滿足分析的要求下,適當降低采樣量。在購買化學試劑時,按照實驗室的需要有計劃進行購買,避免化學試劑過期失效而造成的實驗室的污染。其次,在進行樣品的分析時,選擇實驗室污染小的分析方法。最后,充分利用現代分析測試儀器如氣相色譜儀和離子色譜儀等,不僅可以使監測工作更加迅速、準確,而且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種化學試劑的用量,減少實驗室污染物的產生。
2.2.2合理有效處置實驗室污染物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污染物數量不大,但種類較多、成分復雜,其成分和危害不同,根據實驗室污染物的性質和狀態不同[4],應遵循“分類收集”的原則進行合理處置,杜絕二次污染[2]。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應將污染物采取分類并及時回收,將不同的廢液分類裝入不同的回收瓶中,并交由具體負責人員妥善集中保管,后交專業的單位合理處置。在實驗中,在選擇合理的處理方案的同時,考慮節約成本,循環利用,做到以廢治廢,充分發揮化學學科的特長,來解決環境監測站實驗室中出現的污染問題。對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實驗室廢棄物,應統一收集后,交有資質的污染物處理單位進行統一處理。
3.結語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的環境污染物繁多,只有采取有效的污染物防治對策,才能夠使得環境監測站實驗室環境得到改善。當地環境管理部門要不斷提升環境監測管理理念,將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始終要貫穿于環境監測工作的全過程中,環境監測站實驗室人員要提高環保意識,降低實驗室污染物的產生,并對實驗室廢棄物進行合理的處置,盡量減少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
【參考文獻】
[1]郭宏偉.論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環境污染及預防對策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7:169,175.
[2]袁金霞.淺談縣級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環境污染與防治措施[J].污染防治技術,2014,27(2):91-93.
[關鍵詞]機電工程施工 環境污染 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X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8-0063-01
一、在機電工程施工中應用環境污染控制的意義
建筑工程中的機電工程是整個工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涵蓋了工業、民用、公用三部分工程中的設備安裝、管道安裝、電氣、自動化儀表、通風空調、建筑智能化、消防等系統的安裝和施工,所以機電工程涉及的專業面廣,施工過程復雜,包含了基礎施工、預埋管線、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等各個階段。另外,由于機電工程所用的材料很大一部分具有不可降解性,所以在機電工程施工中運用綠色的施工方法減少環境污染,利用環保技術降低機電工程產品的使用能耗,對建筑工程實現綠色環保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符合國家對生態與環境保護、資源與能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二、機電工程施工中的環境污染因素
機電工程施工中的環境污染主要包括施工期間的能源消耗以及施工活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能源消耗主要是指水、電、燃料、建筑原材料的消耗;施工活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指大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有毒有害化學品污染等。
(1)大氣污染
機電工程施工中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指基礎施工產生的建筑粉塵。粉塵污染主要來源于:
1、土方的挖掘、堆放、清運、回填和場地平整等過程產生的粉塵;
2、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以及土方等在其裝卸、運輸、堆放等過程中,因風力作用而產生的揚塵;
3、施工垃圾堆放及清運過程中產生的揚塵。
另外,施工過程中其他廢氣來源于施工機械驅動設備燃料(如柴油機)燃燒產生的廢氣,以及運輸及施工車輛在施工場地工作所排放的廢氣。此外,還有施工隊伍因生活需要使用燃料,產生的少量大氣污染物。
(2)水污染
機電工程施工中的廢水主要有施工廢水和生活廢水兩部分。各種施工機械設備運轉的冷卻水及洗滌用水和施工現場清洗、設備清洗、混凝土養護、設備水壓試驗等產生的廢水,這部分廢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生活廢水包括食堂用水、洗滌廢水和沖廁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細菌和病原體。
1、噪音污染
機電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染主要包括柴油發電機房、空壓機等產生的中低頻噪音以及冷卻系統產生的高頻噪音。
2、固體廢棄物污染
機電工程施工中的固體廢棄物主要來源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施工期間可能涉及到土地開挖、管道鋪設、材料運輸等內容,在此期間將有一定數量的建筑廢棄物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廢磚、土石方、電纜、管材等。另外,建筑施工周期較長,施工人員工作和生活產生固體垃圾的數量也不少。
3、有毒有害化學品污染
機電工程施工中一些化學產品的使用如汽油、電氣器材廢料、防水涂料、油漆涂料等,增加了施工中的化學傷害和對現場土壤和水體的污染。
另外,機電工程施工有的電纜架設由于跨度大、線路長,對所經路段的植被也有不小的破壞。
三、機電工程施工中的環境污染控制
對機電工程施工中所產生的環境污染控制首要措施就是增強施工人員環保意識,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規范環保管理,切實做到組織機構高度負責,落實到人。
其次,環保材料的廣泛應用是工程環?;顬橹苯佑行У耐緩健_@些材料包括:環保水泥、管材、粘貼劑、合成材料等。
另外,針對不同的污染源采用不同的施工措施,以保證將施工產生的環境污染控制在最低的水平。具體控制措施如下:
3.1 大氣環境污染控制措施
(1)對施工現場實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統一堆放,水泥設立專門庫房堆放,并盡量減少搬運環節,搬運時做到輕舉輕放,防止包裝袋破裂;
(2)基礎開挖時,對作業面和土堆適當噴水,使其保持一定濕度,以減少揚塵量,而且開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時運走,以防長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塵或被雨水沖刷;
(3)混凝土攪拌時采取噴霧降塵措施;
(4)施工現場設置圍欄以縮小施工揚塵擴散范圍。
3.2 水污染控制措施
(1)建立沉淀池,施工廢水沉淀后再排放;
(2)加強對生活污水的管理,尤其是廁所污水必須排人化糞池。
3.3 噪音污染控制措施
(1)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采用低噪音施工設備和低噪音的施工工藝;
(2)作業時在高噪音設備周圍設置屏蔽;
(3)建立定期的噪音監測制度,發現噪音,立即查找原因,及時整改。
3.4 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措施
(1)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及時清運建筑垃圾;
(2)定期收集生活垃圾,并將之送往附近的垃圾場進行衛生填埋處置。
3.5 有毒有害化學品污染控制措施
(1)施工現場設置專用的危險化學品庫,倉庫地面和墻面做防滲漏處理,派專人負責有毒有害化學品的使用和保管,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
(2)有毒有害廢棄物交給具備資質能力的處置單位進行處理,不私自填埋;重點管理不可降解的電氣用材,保證其能夠被合理的回收或者再利用;
涂裝施工中對現場進行封閉,而且盡量選用環保材料對設備進行涂裝保護;
(3)對各類車輛、設備使用的燃油、機油、油加強管理,所有廢棄脂類集中處理,不隨意傾倒。
四、結語
環保工程是未來機電工程的發展趨勢,環保型機電工程產品是一個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工程,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人類保護自己的賴以生存環境的明智選擇。環保技術的發展是建立在材料選用、工藝改進、規范管理的基礎上的,只有在施工中綜合各方面因素才能達到最終的環保目標,并最終滿足建設更加綠色環保工程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林濤;建筑施工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防治措施[J];福建建設科技;2007年03期.
[2] 竹隰生,任宏;可持續發展與綠色施工[J];基建優化;2002年04期.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污染;防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在現代社會的顯著提升以及社會價值觀念的轉變,社會大眾對生態環境問題產生了更為明確的認知,環保意識也隨之加強,對我國整體環保事業的建設發展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但是,建筑行業受到自身施工性質的影響,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定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不利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所以建筑行業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施工污染問題的重視,積極針對各項污染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從根源上遏制污染問題的出現,切實推進建筑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在提升社會建設水平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
一、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基本環境污染問題
(一)噪聲污染
建筑行業施工階段產生的噪聲污染是施工環境污染中的重要因素,一般來源于打樁機、壓路機、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土建施工機械在工作中產生的噪聲。同時,噪聲污染一般還包含對建筑材料的切割,以及大型材料的搬運和裝箱、腳手架的安裝等產生的嘈雜聲音。并且由于建筑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往往多種相關機械設備同時運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噪聲污染的級別。特別是需要晝夜施工的建筑工程,對周邊居民生活產生嚴重影響。
(二)廢水污染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工業廢水主要產生于自井點降水以及相應的樁基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泥漿、混凝土材料運輸清洗水以及施工人員日常生活產生的生活廢水等。此外,一些建筑工地上的設置的臨時供水設施由于具有“臨時性”,受到建筑施工企業的忽視,設施建設質量相對較差,存在相應的滴漏跑冒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施工場地污水漫流現象的出現[1]。也存在一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為了保證企業自身經濟效益,減少污水處理成本,直接將施工泥漿注入下水道,造成泥漿淤積下水道堵塞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次生環境污染問題。
(三)廢棄粉塵污染
廢棄粉塵污染是工業廢氣的主要構成元素,粉塵在一定程度上對施工工地所在地的空氣環境質量產生著直接性的影響。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粉塵一般產生于土方挖掘、水泥等相關材料的運輸和使用、場地平整以及建筑垃圾等。而如果在施工過程中遇到長期的干旱和大風等天氣,則必然會加重施工粉塵污染。
(四)固體廢棄物污染
建筑施工過程中對固體廢棄物的拆除以及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相關廢棄建筑施工材料、生活垃圾等,都是建筑施工固體廢棄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特別在一些深地基建筑物施工過程中的,人工挖孔樁取土施工環節也會產生一定數量的廢棄土方以及鉆孔灌注施工環節可能產生的廢棄泥漿等,也是固體廢棄物的主要污染源。
二、建筑施工環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一)噪音污染防治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往往存在多種設備同時作業的現狀,因此建筑工程噪音污染的聲源相對較強,所以在治理中應該具體根據不同的建筑施工階段,按照國家在建筑工程施工噪音控制方面制定的標準進行降噪處理。首先,在施工前期在建筑施工現場建設相應的墻,在學校和居民區周邊還應該設置降噪安全圍簾,最大程度上降低噪音污染。其次,在正式開始施工之前應該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的布置和規劃,將能夠產生高分貝噪音污染的設備放置到遠離住宅或學校的一側進行安裝[2]。再次,施工單位在保證企業施工成本的基礎上應該盡量選擇低噪音設備進行施工作業,即使必須使用強噪音設備也應該盡量將強噪音設備放置到密閉棚內進行使用,并且盡量將強噪音設備分開使用,降低噪音污染。最后,在城市內城區進行施工的施工單位應該事先向當地環保部門提交相應的施工申請,需要適當延長施工時間甚至晝夜作業時一定要在相關環保部門批準后才可以施工,并且在施工過程中盡量做好與周邊地區居民的良好溝通和協調,盡量維護社會大眾的合法利益。
(二)廢水污染的防治
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應該進行嚴格的凈化處理,并達到國家相關排放標準后對外排放,一般情況下,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廢水處理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為攪拌機設置相應的廢水沉淀池,并且將經過沉淀凈化處理的水進行循環利用;其次,在建筑工程的生活和辦公區域設置相應的污水排放管道和沉淀池,保證污水能夠經過管道到達沉淀池進行沉淀凈化處理;最后,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施工場地的供水設施,最大限度的避免污水漫流現象的發生[3]。
(三)粉塵污染的防治
建筑施工現場的粉塵污染對施工地點的空氣質量、甚至該地區的城市空氣質量產生著不良影響,所以建筑施工單位應該采取一些措施對粉塵污染加以防治:首先,建筑施工單位應該配備專人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時的灑水清掃,保證施工粉塵得到有效控制;其次,在對各樓層建筑垃圾進行清理過程中應該嚴格執行“灑水、清掃、垃圾裝袋”程序,再按照相關規定將垃圾運輸到指定地點,嚴格禁止在樓上直接進行垃圾拋灑,一旦發現此項行為應該對工作人員施以嚴厲批評教育和懲罰。最后,為了降低建筑粉塵污染,施工單位在建設過程中還應該盡量選用半成品建筑材料。
(四)固體廢棄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固體廢棄物進行防治處理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對施工建設產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到相關垃圾投放點,并且保證投放點垃圾能夠得到定時的清理[4]。其次,對于施工建設中拆除下來的相關建筑廢棄物應該及時進行全面清理,保證施工現場的清潔程度,保護施工環境。
結語:
綜上所述,造成建筑施工現場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因素有很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對建筑施工的社會環境效益產生著相應的不良影響,所以相關施工單位應該在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進行施工,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環境污染問題,最大限度的在施工建設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參考文獻:
[1] 卜瓊.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環境問題與防治措施[J].中華民居,2014(24):17-17,18.
[2] 崔廣冶,吳波.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環境問題與策略[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5(1):178-178.
1概述
1.1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分類在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中,需要按照“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的規定,使城市的所有人員,都自覺的把各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按照規定分類放置,如可以按照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除塵脫硫、工業廢氣、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除外)和不同的生活垃圾等不同的類別[2],進行分類處理,這樣就可以使在城市生產生活中的大氣、水、固體廢棄物等污染治理上發揮作用。使它們不能成為污染源,而成為城市的資源。
1.2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的發展由于中國的環保工作起步較晚,環境污染問題還是近30年的重要工作,雖然也投入了很大力量,有了一些管理模式,但各類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發展還不成熟,尤其是中國在城市環境污染治理中,在一些高新技術和企業產品更新換代的能力上,都存在著很大的發展優勢。對于這些都是當前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的中心任務。例如,在城市污水治理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在這些城市污水處理中,大多采取的模式是集污水處理工藝為一體,然后再選擇利用其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對這些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就可以使這種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得到廣泛的應用,這種設備可以在城市環境污水處理中,廣泛應用于污水量較大的需要,尤其是對于那些還沒有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地區和小區建筑物,非常實用的利用這種設備,來解決污水的處理問題;還有一些城市有一些分散的人群聚居地,在這些城市的居民聚居區,他們也會產生污水,也需要處理污水。雖然在工業廢水處理上,隨著高科技時代的到來,城市環境的污水處理產品的質量水平得到較大的提高,這些成果的來源主要是中國的廢水處理工藝得到發展,這使中國的工業廢水處理設施中,經常使用工藝新型的各種設備,尤其是這些設備在中國已經都能生產。這使中國在建污水處理廠,幾乎可以全部采用國產設備,這對于污水處理具有很大優勢[3]。在固體廢棄物的治理方面,在中國的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手段,關于工業固體廢物處理方式,一般都采取衛生填埋法、焚燒法等不同的方式,也有將這些廢棄物堆置于郊區,然后在上面覆土,再利用土地進行綠化,這樣不僅可以處理廢棄物,而且可以增置城市新的景點。但對于這些生活垃圾來講,中國處理方式仍存在許多不足,在目前,仍然是利用填埋、堆肥與焚燒三種方式來處理固體污染物[4]。
2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現狀
2.1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模式就全國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而言,中國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的工作模式,基本上還沒有走出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模式。這種模式在中國主要有兩種:其中一種,是城市污染企業需要建設污染防治措施,這種措施是一種可以處理污染物處理設備,它可以來處置企業在生產系統中產生的污染物,也有些單位運行本單位的環境治理設施,這樣也可以解決環境保護工作,也就是企業自己負責城市環境的運營管理;另一種城市環境污染治理的管理模式,是利用公共性的措施來治理污染的防治措施[5],這是一種需要依靠政府籌資,來建設城市環境管理系統,用這種方法來統籌解決城市環境的污染治理。關于將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實施進入市場化模式,就是要將城市環境污染治理,實施專業的、具備污染治理運營資質的企業,就需要進行統一的運營管理,能夠更好的實現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轉,也能夠更好的使污染物達標排放,提升城市環境的污染治理力度,并且有利于培育社會化,時至今日,這種城市環境污染治理的管理模式,已經在中國的廣州、深圳、東莞等經濟較發達的地區[6]得到較好的發展,其他的一些城市中,這種模式只是在外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較多的地區有較好的實施,顯然,對中國來講,要實施這種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模式,還需要做較大的努力。
2.2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認定情況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認定有了較大發展,從1999年計算,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頒布《環境保護設施運營資質認可管理辦法(試行)》,到2004年,中國施行《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這些政策已經在全國各地的城市環境污染治理中,已經建立起一大部分城市環境污染治理的運營機構。目前,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在中國有效期內的持證單位約2100家。幾年來,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運營在中國,尤其是江蘇、上海、山東、廣東等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得到了較快發展,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這主要表現在: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穩定性有了大幅提高,大大提高了達標排放率;加快了工業污染集中處理(解決了中小企業的污染治理問題)、城市污水、生活垃圾等集中處理工程領域設施運營的市場化步伐;充分發揮集約化優勢,規模化運營,降低了企業污染治理成本;培育了環保設施運營管理服務業的發展,提高了運營人員水平。
2.3現行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管理存在的問題目前,從中國城市環境的污染治理的發展情況看,城市環境污染治理的專業運營企業,大部分集中在上海、廣州、深圳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7],在這些城市中也得到較好的應用,但在中國還有許多地區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管理還比較薄弱,亟待快步趕上去,才能夠實現環境保護的目標。
2.3.1傳統的“兩種模式”的問題在中國城市環境的污染治理過程中,長期應用“兩種模式”,來實施城市環境污染治理的模式,都會在資金的使用上帶來困難,對于這些困難,無論是排污單位建設污染防治措施,還是利用公共性措施來解決城市環境污染的防治措施,都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因此,對于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的費用是較大的,這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政府來講,壓力都是很大的;同時還有在技術上、管理人員急需的困難,目前,在一些城市,環境管理工作人員不是專業性的工作人員,就容易出現他們的技術水平良莠不齊,很難使他們在工作中,達到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轉。再加上中國城市環境污染治理長期以來,沿襲使用的“兩種模式”,這些問題都使城市的污染防治運行難以與企業運行模式統一起來,這里主要存在著效益問題,對這種設施運行管理的單位或個人來說,如果在城市環境污染治理不進行成本效益核算,就會使城市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沒有明顯的經濟效益,有些還可能出現虧損,城市的環境污染治理就很難見到實效,必須提高企業的積極性,才能保障城市污染防治設施的正常運行。
2.3.2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能力薄弱問題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能力,以南京的環境污染治理為例,2012年南京在繼續推進“雨污分流”、“一河一湖”水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按照“一河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城市部分黑臭河道開展新技術治理。采取生物、物理、化學等方法集成的治理技術,啟動實施內秦淮河北段、十字河等13條黑臭河道的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要把黑臭河道徹底治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請,因此,南京市在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能力中已經得到發展,但在具備運營資質的單位中,還沒有從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實踐的證書和經驗,不僅如此,還有一些企業在運營類別上只是臨時資質證書,顯然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能力薄弱問題不容忽視。
2.3.3中國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亟待提高中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市場化起步較晚,在眾多排污企業中,只有少數企業把環境污染治理設施交給專業公司運營的企業。例如,2012年南京太湖流域的高淳、漂水兩縣全年關停污染企業41家,完成循環經濟試點企業13家。但從全市來看,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亟待提高。
3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應采取的對策
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市場化,就可以解決“兩種模式”弊端,在一些企業中,在觀念上還沒有認可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的意義,這就使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市場化進程緩慢,就難以形成城市環境治污的優勢,這就不利于城市環境治污與社會管理的發展。
3.1環境污染治理要加強法制建設目前,中國開展了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工作,這種工作的開展,可以引導和推進環保服務的市場化,也可以對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起到促進作用,在城市環境治污中,對運營單位實行城市環境治理與社會治理污染問題,這樣就會對排污企業的環保工作產生動力,就會鼓勵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市場化發展。因此,在城市環境治污中,就需要加強法律層面的作用,尤其應加強對城市環境治污的立法調研,才能在城市環境的污染中,盡快建立具體和專門的法律制度,才能夠利用法制的優勢,來嚴格制定城市環保污染治理與社會的管理,才能為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市場化提供法律保障。
3.2環境污染治理要建立激勵政策在現行的政策體系中,扶持和鼓勵環保與社會管理發展的政策還不完善,因此,應該在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上為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加大企業的治污能力,就會提高城市環境治污企業的積極性,就會使城市環境污染與社會管理服務盡快實現市場化。就可以使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得到良好的發揮,可以在經濟上發揮規范城市環境污染的治污市場,才會使政府和治污行業制定合理的運營服務費用,通過治污企業形成競爭性的定價機制;才能使治污企業在稅收上得到優勢,就會有利于使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單位獲得減免稅制度。
3.3環境污染治理要采取雙贏機制環境污染治理要采取雙贏機制,應加強組織機構建設和科學技術的創新投入,才能提高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社會管理的能力。使城市環境治污的市場空間得到擴展,才能使城市環境治理采用雙贏機制,使其得到健康發展,城市環境污染治理,需要平衡雙方的利益,才能使城市環境治污企業在優化管理、節約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得到較大的空間,既有利于用戶,又發展了自己。才會使城市環境治污企業的運營市場,得到認可,才可以實現城市環境污染治理與排污企業的雙贏局面。
4結語
[關鍵詞]房地產;建設項目;施工期;環境;影響
中圖分類號:U6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0-0123-01
城鎮的建設規模在不斷擴大,這促進城鎮的現代化發展,這使得城鎮中建設項目與工程越來越多,人們對房屋建筑物的需求越來越大,促進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也為房地產行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在開發與建設項目的過程中,對周圍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對周圍居民的生活也帶來了一定影響,在施工的過程中,建筑垃圾會污染環境,如果施工時對地下水等資源造成污染,也會影響周圍居民的健康,為了促進房地產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環保的材料與措施,降低使用期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一、房地產開發項目施工期特點
房地產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以及前景,其開發項目的種類越來越多,主要包括住宅建筑、辦公樓、商業建筑等,這些建筑一般規模比較大,在施工的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比較大,在施工階段,房地產建設項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建設施工時,會產生一定量的廢水、噪音以及固體污染物,形成了環境污染源;二是房地產建設項目在施工時,會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會影響居民休息,也會對交通造成擁堵。施工條件以及環境對施工質量也有著一定影響,在對房地產開發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進行評價時,也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在對外界環境產生影響的同時,外部環境對開發項目的施工環境也會造成影響。
二、房地產建設項目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及防治措施
房地產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施工期階段,另一類是營運期階段,營運期是指在建筑使用的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為了降低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需要在起始階段對建設項目進行合理規劃,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做好施工設計以及項目規劃工作,要分析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因素,還要做好監督與控制控制,這樣才能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對周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
1、房地產建設項目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及防治措施
1.1 廢水污染
在房地產建設項目施工期,施工器械以及建材沖洗會產生較多的廢水,如果施工單位沒有做好廢水的處理工作,則會對周圍環境造成較大污染,如果對人們的生活用水造成污染,則會影響人們身體的健康。在施工期,施工人員如果環保意識不高,也會出現生活污水處理不當的問題,為了解決廢水污染,需要在施工期在低洼處設置廢水池,將施工所產生的廢水以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統一排放在這一水池中,在經過沉淀后,還可以對廢水進行重復利用。
1.2 廢氣污染
房地產建設項目由于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揚塵,即使有防塵措施,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對大氣的污染;建筑垃圾長期的也會產生大量粉塵,造成大氣污染。因此要明確施工期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及時清運,適量灑水。
1.3 固體廢物污染
由于缺少相關的規范,在房地產的開發施工過程中,大量的建筑垃圾隨意傾倒,不僅對對周圍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且破壞了區域的環境景觀和環境質量,對城市的景觀有消極的影響。所以應該在施工前采用類比分析法預測固體廢物產生量從而確定排放去向,免除在施工過程中對周邊環境造成破壞。
1.4 噪聲污染
在房地產的施工進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噪聲,而由于防止噪聲的設備簡單,不能很好地防止建筑噪聲的產生,給施工現場周圍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并且由于房地產施工周期較長,使得周圍的居民長期處于噪聲的污染之下。也引起了房地產開發單位和周圍居民的糾紛,所以要確定建設項目施工期噪聲對環境保護目標產生影響的防治措施,采用合理布局、消聲、吸聲、減震等方法減少噪聲污染。
2、房地產項目運營期主要環境影響及防治措施
1.1 生活污水
廢水主要為居民餐飲、洗浴、沖廁等生活污水、商業污水和停車場沖洗廢水等,生活及商業污水就地處理后同停車場沖洗廢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經市政管網送污水處理廠。
1.2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收集于垃圾站后統一送往市政垃圾場,有條件的居住區可建垃圾處理設施。
1.3 大氣污染物及噪聲
大氣污染物主要是來自停車場產生的汽車尾氣,地下車庫等送排風系統,小區內噪聲主要來自于配電房、水泵房等設備產生的噪聲,種植綠化隔離帶,合理配置綠化,增大綠樹率,能夠減少氣體及噪聲的污染,營造良好的小區域氣候環境。
三、外環境對房地產項目的影響
房地產項目與周邊環境之間的影響是雙向的,而且要更多地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更具環境影響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1、項目建設選址的問題
項目建設選址需要注意的問題為:首先,周邊環境中的隱患污染。由于城市功能分區不明,加上房地產項目集中于“黃金地段”、“肥地”,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許多房地產和工廠相鄰共處,而這些工廠大都有原料倉庫,其中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危險品。此外,還常有許多潛在的危險或有礙健康的因素存在,比如高壓線、發射臺等電磁輻射源的存在,其產生的電磁輻射可能導致某些慢性疾病的發生等問題。其次,在原工業用地上進行房地產開發建設,遺留的化學污染問題。要對項目建設用地之前的土地使用情況進行調查,還要對地下水、對土壤等進行監測,監測指標需建立在對原土地調查的基礎上設定,根據監測結果提出土地治理方案,最后給出該地塊是否可以作為某種使用性質開發利用的結論。
2、噪聲問題
房地產類項目的開發建設往往選址于交通方便的地方,一方面方便的交通為開發建設后的房地產居住者提供了便利條件,但同時交通噪聲的污染也為將來居住者帶來巨大的煩惱。周邊存在噪聲源的評價中概括起來可分為噪聲源不變和噪聲源有變化兩種情況。噪聲源不變的情況為噪聲源是目前已經存在,而且將來房地產開發建成后也不會發生變化;噪聲源有變化的基本包括目前噪聲源存在,將來規劃有新的噪聲源的增加,噪聲污染的程度也將增大的。對噪聲源有變化的,在噪聲影響預測評價中宜選擇模型預測方法。根據本地噪聲源的性質和規律等選擇合適的預測模型,結合項目建設方案和項目建設地現狀噪聲水平,進行預測。在預測的基礎上,提出防治措施,給出結論。
四、結語
房地產建設項目在施工期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其屬于環境的污染源,但同時又屬于被保護的對象,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在施工階段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另一方面施工現場及條件也會影響施工的環境。為了降低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必須提高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要使其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可以采用環保型材料,還要處理好廢水、廢氣以及固體污染物,降低噪音污染,這樣才能促進房地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濤.建筑施工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防治措施[J].福建建設科技.2007(3).
[2] 牟云霞.房地產項目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及防治對策措施的探討[J]. 環境保護科學.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