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窗的續寫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所有創業都從理想開始,發現這個社會不美好、不完善的地方,想辦法去解決。58同城從8年前開始創業,當時我從外地來到北京,第一次租房就被中介坑了。我當時就想為什么沒有一個平臺把各種本地化信息聚集到互聯網上,讓生活通過分享變得更美好,這是當時決定做58很重要的初衷。
有理想才能堅持下去。58創業的前幾年基本是不被人看好的,在座大部分是創業者或者想創業的人,你做的事情一定會有人說不靠譜。但往往創業者做的事情就是有爭議的,如果沒有爭議早就有人做了。
理想也是創業者很重要的武器,不斷講就能打動投資者,打動客戶,甚至可以用來挖人。
58的第一個客戶只是看到媒體報道,并沒有使用網站,就將差不多1萬元錢的廣告費交到前臺。我問他“為什么”,客戶說,“你在做的事情是我想做的,你現在做這么大,我做不了了,希望通過行動表示支持。而很高級的人加入你,不是因為薪資,你也沒辦法提供那么好的辦公環境,往往是理想。”
任何公司成立的時候都有理想,可當公司變大后,對人才的感召力就下降。創業者用天馬行空的方式改變社會不完善的地方,這個理想是和大公司不一樣的東西。
接下來是團隊。做58的時候,前幾年所有人都圍著我轉:程序怎么開發、用什么語言、什么排期、網站Logo怎么設計……后來很快發現,公司從58個人增到一兩百人時基本是失控的。
公司到了這個位置,開始知道需要什么人才。58同城的10個高管都是我通過一個個電話拜訪來的,有的用了長達一年時間。有時候他們要股份,董事會說不能給股份,我就把個人的股份分給他。
盡管有很多事情可以依賴團隊,但作為創始人和CEO,本身就是團隊核心,在很多事情上是沒法被替代的。高管加入你的公司不是因為跟HR談的好,因為他相信這個創始人。
最后一點是節奏。一個公司發展8年時間,面對很多選擇,但真正關鍵的點就那么幾個。
以58為例,我們啟動非常早。很多人說,創業一定要把握準時間,做早就早死。但我認為創業者比任何人都更早進入一定是對的。因為更早犯錯誤,成本更低,更早的讓別人接受你,在產業鏈里更容易找到上下游的合作。
關鍵詞:自主創業大學生優劣勢
近年來,隨著就業壓力的與日俱增,大學生創業應運而生,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目前,各地的創業氣氛濃厚。在各地的政策引導、各式競賽的推動、國際國內創業熱潮的帶動下,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多。但是,盡管如此,創業的大學生在全國大學生總人數中的比例還不到2%,而發達國家已達到21%。國內大學生創業大部分從事服裝、百貨、書店以及電子商務創業,較少涉及科技類的創業。
在創業大學生中,有一大部分是在校大學生。以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創業是該學院的一大特色。如何讓學生成功創業、創什么業,是師生每天都在探討的問題。這里,談談大學生創業需要做的一些思考。
1 首先必須分析自身的創業條件,即創業的優劣勢
對于大學生而言,創業的優勢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大學生思維活躍,思路廣闊,創新能力強,能提出適合自己的、別出心裁、與時俱進的創業思路;第二,大學生接受和適應新事物的能力很強,創業方法及手段更具適應性,做事效率高;第三,大學生不畏艱險、不懼失敗,敢于嘗試與拼搏,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第四,大學生精力旺盛,時間充裕,生活壓力小;第五,社會對大學生創業越來越重視,多地均有創業優惠政策,如為大學生提供免費經營場地、提供免息貸款、創業前期減免稅收等各項政策,這些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機會。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以學生創業聞名國內外,本校在校學生創業優勢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學校創業氣氛濃郁,創業氛圍良好,較多學生慕創業之名而來,在校學生創業率高;第二,義烏擁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國際商貿市場,市場的大環境為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機遇,成為創業的物質后盾;第三,學校給創業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業條件和平臺,如特定的創業班、創業基地的招生,給創業學生提供交通工具的通行證,提供倉庫和場地,設立創業感恩基金,設置課程替代等措施;第四,學校在國際商貿城附近,為學生尋找貨源提供便利;第五,學校內物流發達,為學生的創業提供便利。
但是,大學生創業也存在許多競爭和壓力,其劣勢在于:第一,畢業大學生沒有創業資金,需要依靠家庭或朋友提供資金或技術的支持,且創業作為高風險的工作模式,探索道路漫長艱難,不易得到傳統觀念家庭的認可和支持;第二,大學生社會人際資源相對較少,發展機會和思路較少;第三,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對社會的人際交往規則及涉及行業的行業規則認識較淺,易受較多挫折,阻礙其發展;第四,大學生創業所涉及領域多為大眾化產品領域,產品及營銷方式普通,創新性不高,同行業競爭激烈,若沒有較為新穎的營銷模式,很難與已經發展成熟、有資金和客戶基礎的老行家競爭。在校大學生若要創業,則面臨更多難題:第一,學生每天要上課,且上課時間不固定,相比畢業后,在校學生的時間較少,且面臨課業壓力,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創業中;第二,在校生大部分住在集體寢室,受校紀校規的限制,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沒有存放貨物的倉庫及合適的創業場地;第三,在校學生大部分沒有創業所需的交通運輸工具,即使有,也不便在校園內運行,增加了創業的難度;第四,在校生創業完全靠家長的支持,若家長不認同其創業,不予以支持,則學生創業壓力巨大;第五,現今社會對在校生創業存在諸多質疑,學生創業將面臨較大社會壓力。
2 其次,要根據自身的條件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式
創業方式有很多種,而學生創業中基本分為實體創業和電子商務創業。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的條件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式,如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淘寶創業;企業管理專業或有資金、場地等條件的學生可以考慮實體創業;英語專業的學生可以選擇速賣通或外貿創業。
畢業大學生的實體創業內容多樣,規模大小參差不齊,有經營農業畜牧業、軟件科技業、服務業、小商品業等各個行業。實體創業與自身所學的專業相關程度較高,且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支持,相對電子商務創業,實體創業對資金的要求較高,需要門面、人員和穩定的時間。
在校大學生的實體創業所占的比例較少,大多數為針對教師和學生群體的經營類型,如奶茶類小食品店、飾品店、廉價服裝店等。在校生做實體創業,沒有充足的經營時間,資金也較為匱乏,因此多為幾人合作經營的模式。這種針對師生群體的經營類型,必須分析學校周邊同類型行業的經營情況,并根據學校師生的生活、工作、背景環境來制定經營方式;若是幾人合作經營,還必須把分工責任和利益關系處理妥當。
大學生的電子商務創業大多包括淘寶、阿里巴巴、敦煌、速賣通、當當等。學生中,做淘寶創業的占大多數,主要因為相比其它創業形式,淘寶創業對資金、環境的要求較低,起步較容易,學生在沒有任何基礎、經驗的情況下,選擇淘寶創業可以打開創業之路,從零開始逐步發展。不過,現在淘寶創業的形勢不容樂觀,競爭激烈,小商家無法和商城用戶抗衡,極易被淘汰,整體發展前景不佳,所以學生應該尋找適當的出路,以淘寶創業為起步,掌握行業運營的方法和經驗,在此基礎上逐步轉變創業模式,進行其它方式的創業。
3 結束語
確定好創業方式后,要做好準備工作。創業的準備工作主要為調研工作,十分重要。以淘寶創業為例:首先必須選定合適的產品,在淘寶上賣東西,產品不在多而在精,能有幾款賣的好、有利潤的商品就足夠了,所以一定要先考慮好賣什么產品;如果沒有現成的好產品,也可以找到新產品進行熱推。其次,要選定合適的貨源,大多數學生起步都是以供貨平臺為貨源,沒有風險,操作方便,在起步階段較為實用;但供貨平臺的貨物價格較高,導致利潤太低,沒有競爭優勢,所以應盡快轉為自己到市場上尋找貨源。再者,要把網店裝修好,一個好的店鋪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中帥.我國創業教育現狀淺析及建議.知識經濟,2011(16).
[2]黃秀玲.當前大學生自主創業探析.知識經濟,2011(15).
[3]黃李昌.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時“六業法則”之探討.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8).
[4]周達疆.深化教育改革,培養高素質大學生創業人才.中外企業家,2011(12)
[5]何向榮.試論創業教育十大關系.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本研究共收入慢性腹瀉病人60例,其中男46例,女14例,均來自本院中醫門診,均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及納入標準,年齡18~75歲,按隨機分組原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及病程、病情、治療前兩組主要癥狀、舌象分布、脈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病例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慢性腹瀉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75歲,性別不限,心、肝、腎等功能無顯著異常。
排除標準:年齡在18歲以下或75歲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及對本藥過敏;合并有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診斷為腸道腫瘤、腸結核、腸道寄生蟲病。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補脾益腸丸口服,6g/次,3次/日。治療組給予止瀉湯1劑服3次,2次/日,早晚分服。藥物組成:茯苓20g,白術20g,肉豆蔻15g,藿香15g,芡實15g,山楂15g,干姜10g,防風10g,訶子10g,烏梅15g,五味子15g,車前子15g,甘草5g。兩組均連續用藥30天,治療期間停用其他相關藥物。用藥期間,囑兩組病人均戒酒及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飲食衛生。治療前嚴格診斷、檢查,并作好記錄,療程結束后復查所有診斷及檢測指標,并作好記錄及統計。
療效性觀察:癥狀和舌象、脈象的觀察。療效判斷標準: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①治愈:大便、舌苔、脈象正常,其他癥狀消失;②有效:大便次數明顯減少,舌苔、脈象、其他癥狀正常;③顯效:大便次數減少,舌苔、脈象、其他癥狀稍有改善;④無效:癥狀、舌苔脈象均未改善。
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X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
結果
治療前后兩組主要癥狀、舌苔、脈象療效及總療效的比較:①治療組分別進行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統計學分析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對照組分別進行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統計學分析,除腹脹癥狀之外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有明顯的效果;兩組治療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統計學差異;治療組能明顯改善腹瀉、腹脹等癥狀,療效優于對照組,對肢體倦怠、腹痛的改善與對照組療效相當。②在改善舌象方面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③治療組在改善脈象方面優于對照組。④治療組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7000%,提示兩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4。
討論
前言:消毒供應室承擔著全院的無菌醫療用品供應任務,與臨床醫務人員接觸較多[1]。提高供應室服務與臨床需求的協調性,是確保臨床治療可順利開展的關鍵,對于患者的治療,以及醫院工作質量的提高十分重要[2-3]。本文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間開展供應室管理活動時的護理人員作為觀察組,對供應室服務與臨床需求相協調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間開展供應室管理活動時的消毒室工作人員24例作為觀察組,一般資料如下:性別: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齡:23―46歲,平均年齡(35.62±4.87)歲。學歷:高中及以下2例、中專及大專15例、本科及以上7例。
同時選取2015年1月前未開展供應室管理活動時的消毒室工作人員24例作為對照組,一般資料如下:性別: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35.37±4.25)歲。學歷:高中及以下2例、中專及大專16例、本科及以上6例。
兩組消毒室工作人員在性別、年齡、學歷方面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消毒并供應醫療器械。
觀察組開展供應室管理活動,提高供應室服務與臨床需求的協調性:(1)建立管理小組:建立供應室服務管理小組,每小組設置組長,對醫療器械消毒與供應情況進行管理,確保供應服務能夠與臨床需求相協調,發現問題及時找出原因并解決,避免不協調的現象存在。(2)提高醫療物品的發放效率與適用性:在考慮不同科室需求的基礎上,對醫療器械進行調整,例如將門診手術室的圓刀柄改為尖刀柄等。同時,還應考慮科室不同時間對醫療器械的不同使用頻率,加強器械供應,如婦產科產婦分娩時,應加快醫療物品供應次數與頻率。(3)確保物品滿足臨床需求:加強c臨床醫務人員間的聯系,認真了解醫務人員的需求,工作保持細心與耐心,時刻以滿足臨床需求為出發點做事情,提高醫療器械與物品供應水平。(4)物品的回收:物品回收時,如發現多出的器械,應主動歸還給相應科室。如發現器械損壞的問題,應積極解決并向科室致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消毒室工作人員服務質量評分情況,包括回收服務質量、發放服務質量、器械適用質量、滿足要求情況4項指標。
1.4 評分方法
設計調查問卷,由臨床醫務人員對消毒室工作人員服務質量進行評分,共0―100分,包括回收服務質量(25分)、發放服務質量(25分)、器械適用質量(25分)、滿足要求情況(25分)。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數據,平均采用(均數±標準差)方法表示,p
2.結果
中可以看出,觀察組24例消毒室工作人員,回收服務評分(24.02±0.01)、發放服務(23.55±0.15)分、器械適用(23.68±0.17)分、滿足要求(24.00±0.89)分。對照組24例消毒室工作人員,回收服務評分(19.56±1.29)、發放服務(19.83±0.31)分、器械適用(18.86±1.49)分、滿足要求(18.72±0.90)分。兩組數據對比統計學差異顯著(p
3.討論
加強供應室管理,從物品的發放、回收以及適用性等角度出發,提高醫療物品的供應水平,對于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且可有效提高物品供應與臨床需求的協調性,對于醫務人員工作的順利開展十分重要[4]。
本文研究發現,加強供應室管理后,24例消毒室工作人員,回收服務評分(24.02±0.01)、發放服務(23.55±0.15)分、器械適用(23.68±0.17)分、滿足要求(24.00±0.89)分,與常規供應方法相比優勢顯著(p
結論:
應加強對供應室的管理,提高供應室服務質量,提高其與臨床需求的協調性,確保臨床醫務人員可順利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1]胡良妃.消毒供應室的質量管理與臨床需求協調性的探討[J]. 中國現代醫生,2010,11:83+91.
[2]張曉紅. 消毒供應室的質量管理與臨床需求協調性的分析[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8:164-165.
多年來,我校堅持用和諧管理的理念去促進學校管理,以和諧的理念和方法激勵教師主動發展。學校領導率先垂范,容人容事,淡化權力意識,實施集中領導,分層管理,權責到人,堅持剛性制度約束與人性化管理的和諧統一,以公平的信念創造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勵和分配機制,建立公正、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給予教師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全力營造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民主平等、團結尊重的校園環境。教師人心順,主人翁意識增強,他們自覺地把自己和學校的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近三年來,我校先后涌現了國家級骨干教師2人、省級骨干教師10人、南粵優秀教師2人、首屆嘉應名師2人,學校也榮獲了30多項省、市、縣級先進稱號。那么,我校是如何滿足教師的正當需求,構建和諧優質發展的環境呢?
一、充分尊重、信任
教師在學校中既是被領導者、受教育者,同時又是領導者、教育者,是學生的導師,都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一定的業務專長,教師的這種雙重身份同時具備,相互交替。因此,在學校的人際交往中,教師對學校往往表現出一種強烈的平等要求,而對于不尊重、不能平等對待教師的領導者,常會流露出不滿情緒,產生心理失衡。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認為,凡是人都希望別人能尊敬、重視自己,關心體貼自己,理解自己。這種需要是系于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是比生理或物質需要更高級的需要,這種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他就不會有真正的動力和持續的積極性。尊重教師的前提是信任,學校的關心、信任讓教師感到自己在領導眼里是重要的,進而感到被重視、被尊重,感到自己有價值,從而滿足了自尊的需要,并提高了自我價值感。尤其是以往感到被學校冷落的教師往往會因懷才不遇、感到無用武之地而無所作為。當領導關注自己時,他們感到得到了肯定,有了價值,對了解自己能力的領導往往懷有“知遇之恩”的情感,這很利于煥發其高漲的工作熱情。
尊重教師還要民主,要吸收教師參與學校管理。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吸收教師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是對他們權利和地位的尊重。我校行政一班人隨時虛心聽取教師意見,開辟渠道為教師發表意見和建議提供機會,通過設立“校長信箱”、“合理化建議登記薄”等途徑,鼓勵教師關心學校工作,激發教師的主人翁責任感。此外還充分發揮教代會的作用,凡是決定學校前途命運的大事,涉及教師切身利益,需要教師參與,需要教師執行、教師監督的,例如建章立制、評優評先、評職考核、總結評比、選拔干部、制定規劃、重大開支等,都放手發動教師充分討論,越是棘手的問題,越發揚民主,在領導和教師之間架起一座溝通意見和愿望的橋梁,把參與管理與領導集中指揮統一起來,把領導教師與依靠教師統一起來,這樣就更有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增強群體的凝聚力,構建和諧校園。
二、真摯的情感激勵
我校善于運用動力原理,營造心理相容的氛圍,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使人與人之間感情融洽,人人心情舒暢,彼此間取長補短,相互發生積極的影響。我校不僅花大力氣打造校容校貌和校園文化,為教師營造一個祥和、向上的工作環境,而且還努力營造“愛”的心理氛圍,讓教師感受到領導時刻在關心自己,也非常了解自己各方面的情況,并努力幫助自己。中國有句俗話:“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對教師平等對待,以誠相見,使他們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得到滿足,有時只是一兩句話,就能調動和激發他們的工作潛能。
管理的關鍵是管人,管人的根本是管心,管心要交心,交心要關心,關心要真心。學校管理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精神需要等諸多人本因素的制約。細致妥善地協調解決和滿足教師不同層次的精神需求,舍得感情投資,縮短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少用權力因素,積極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重激勵,重敬業精神的培養,在學校管理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我們行政一班人和教師打成一片,深入到教師中去,關心教師的疾苦,幫助解決教師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使教職工感到學校領導是代表他們利益的,是和他們息息相通的,從而有效地激發教職工的心理效能和工作積極性。
三、成就欲望的激發
行為科學家站在個體行為理論的立場上,對成長發展的需要滿足的激勵作用給予了極大重視,馬斯洛將尊重和自我實現列為高級需要,麥克里蘭則專門提出“成就需要理論”,都強調人對自身發展需要的強大動力。而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則更明確地將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工作具有的挑戰性、在職業上能得到的成長發展確定為激勵因素。
教師們都很重視自己的發展,我校想方設法為教師的發展搭舞臺、創條件,一方面使他們感到自己得到領導的認可,強化了工作動機;另一方面,更是傳遞了一種崇高期待,提高自我價值感,提高自我抱負水平。因此,領導的關懷使教師感到自尊自信,感到自己有能力、有價值,從而激發了他們更高的成就欲望。
【關鍵詞】 蛛網膜下腔出血;血管痙攣;引流術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continuous external drainage by subarachnoid catheterization at early stage. Methods: After controlling intracranial pressure, applied continuous external drainage by subarachnoid catheterization during 12h24h after injury to 30 cases with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esults: 25 out of 30 cases were in cure, 4 cases had mild disability and 1 case had moderate disability. Conclusion: Continuous external drainage by subarachnoid catheterization can remove subarachnoid hematocele at earliest, eliminate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erebral vasospasm, and increase the cure rate.
[KEY WORD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Vasospasm; Externa drainage
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導致腦缺血或腦梗死的主要原因。血管痙攣的發生率與蛛網膜下腔出血量相關。有文獻報道[1],清除蛛網膜下腔積血可以明顯地減少血管痙攣的發生率并緩解痙攣的程度,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2]。我院對30例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采用早期腰蛛網膜下腔置管持續外引流術,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00年3月~2007年2月,收治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10~72歲;傷后1 h入院4例,2 h 8例,3 h 8例,4 h 10例。
1.2 臨床表現
按GCS分級:13~15分8例,9~12分18例,3~8分4例。30例中,頭痛9例,去腦強直2例,淺昏迷6例,深昏迷2例,嗜睡8例,偏癱3例,四肢肌張力增高2例,單側病理體征2例,雙側病理體征1例。
1.3 CT表現
本組30例,入院前均經頭顱CT檢查證實。CT顯示:雙側幕上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11例,單側幕上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15例,單側幕上腦挫裂傷+腦干挫傷+蛛網膜下腔出血4例。
1.4 治療方法
常規給予降顱壓(20%甘露醇、速尿)、尼莫同等治療和維護生命體征。于傷后12~24 h內行腰椎蛛網膜下腔穿刺置管外引流術,接腦室外引流袋。其中腦脊液壓力180~300 mmH2O者13例,300~400 mmH2O者12例,400 mmH2O以上者5例。腦脊液壓力高于300 mmH2O以上者,根據壓力大小適當提高腦脊液引流袋高度(保持在200 mmH2O)和控制引流速度。3例腦壓在400 mmH2O以上者,為防止腦疝發生,同時行側腦室外引流術。
2 結果
本組30例患者,引流術后分別于第2、4、7、14天行CT復查。積血消失情況:術后第2天7例(23.33%),第4天7例(23.33%),第7天13例(43.33%)第9~14天積血先后消失3例(10.00%)。腦脊液常規檢查1次/d,連續7 d,提示紅細胞數逐漸降低。經治療后30例中,治愈25例,輕殘4例,中殘1例。4例輕殘和1例中殘患者,因原發性腦損傷重所致,不屬于腰蛛網膜下腔置管持續外引流術損害并發癥。
3 討論
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輕、中型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和(或)嗜睡;重型患者則表現意識障礙,顱內壓增高,生命體征改變。造成上述癥狀與下列兩種因素有關:(1)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后顱腔內容物增多,直接引起顱內高壓,腦組織移位形成腦疝,對腦干產生繼發性損害。(2)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引起廣泛腦血管痙攣可發生缺血、缺氧致包括腦干在內的全腦功能障礙。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后可致早期廣泛腦血管痙攣與晚期廣泛腦血管痙攣,早期腦血管痙攣普遍,具有發生迅速、嚴重、廣泛的特點,晚期廣泛腦血管痙攣則具有持續的特征,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導致的廣泛腦血管痙攣的后果是降低腦灌注壓及減少腦血流量。目前,對于蛛網膜下腔出血后引起的腦血管痙攣具體發生機制尚不明確,多數文獻認為蛛網膜下腔積血后腦血管痙攣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研究證明[35]腦脊液中氧合血紅蛋白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痙攣的主要啟動因素之一。多數學者[68]從臨床實踐和動物實驗中得出一個共同結論,認為顱內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和血管痙攣的發生率呈顯著的相關性。因此,早期清除蛛網膜下腔出血即可達到早期解除腦血管痙攣的誘因,采用傷后12~24 h早期腰椎蛛網膜下腔穿剌置管持續緩慢外引流術,逐漸清除蛛網膜下腔積血,去除導致血管痙攣相關因素,同樣起到了預防血管痙攣的發生和(或)緩解了血管痙攣的程度。
本組30例,經上述治療后,90%的患者在7 d內腦脊液常規檢查基本恢復正常,TCD檢測平均流速也恢復到正常,而且無一例發生粘連性腦積水。有報道認為[9],未進行早期腰椎蛛網膜下腔穿剌置管持續外引流術者,其發生粘連性腦積水者達20%。
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CT檢查不僅能確定出血部位、體積、腦室情況,而且可以明確腦損傷的程度,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CT能否確診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在臨床病例中證實與傷后檢查時間有關,本組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發病6 h內,CT確診率為60%,24 h內達到100%。因此,本組病例均選擇在12~24 h內行腰椎蛛網膜下腔穿刺置管持續外引流術,以期達到診治上的統一,又能及早阻斷蛛網膜下腔積血導致的不良后果,是目前治療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 Kawakami Y, Shimamur Y. Cisternal drainage after edrly operation of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J]. Neurosurgery, 1987,20:810.
2 張志民,楊玉紅,等.蛛網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療的臨床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8,13:7374.
3 Macdonald RL, Weir BKA. A review of hemoglobin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vasospasm[J]. Stroke, 1991,22:971982.
4 劉承基.腦血管外科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014.
5 董風菊,揚玉山.氧合血紅蛋白在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痙攣中的作用[J].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4,4():160164.
6 Fisher CM, Kistler JP, Davis JM, et al. Relation of cerebral vasospasm to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visualized by 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ning[J]. Neurosurgery, 1980,6:13.
7 Handa Y, Weir BKA, Nosko M, et al. The effect of timing of clot removal on chronic vasospasm in a primate model[J]. J Neurosurg,1987,67:558559.
【關鍵詞】 腰大池穿刺引流;蛛網膜下腔出血;創傷性;效果
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較為常見的顱腦創傷類型, 多由顱腦損傷引起, 也可幾種顱腦損傷并存, 具有極高的病死率、致殘率和高并發癥的特點, 已經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以往, 多采取藥物治療為主, 治療效果欠佳, 隨著腰大池穿刺持續引流技術的成熟與應用, 已經成為臨床上治療創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方法[1,2]。本文對腰大池穿刺持續引流在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探討, 具體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的100例創傷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均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 所有患者經顱腦CT檢查以及腰穿證實為創傷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 且排除顱底骨折、重度顱腦損傷及嚴重的胸腹聯合傷。觀察組50例患者, 其中男25例, 占50%, 女25例, 占50%, 年齡15~78歲, 平均年齡(32.0±2.0)歲, 20例患者因車禍致傷, 12例患者應重物砸傷, 18例患者因墜落致傷, 入院時Gcs評分為:20例患者0.05)。
1. 2 治療方法 觀察組50例患者, 采用腰大池穿刺持續引流的治療方法, 在患者局麻的狀態下, 在患者的L3-4、L4-5進行椎穿刺置管引流, 穿刺成功后, 先進性壓力的測定, 若壓力>200 mmH2O, 則應緩慢放出腦脊液使壓力小于200 mmH2O, 再用16號腰穿針刺入腰大池, 并置入配套的腦脊液分流管, 再在腰大池內向顱腦防線置入深度為8~10 cm的引流管, 并接延延長管和引流袋, 先放出20~30 ml的血性腦脊液, 再注入生理鹽水10~20 ml, 反復操作數次, 直到腦脊液清亮或基本清亮為止。此外, 應每天沖洗置管1次, 并通過調整引流管的高度來調整引流速度和引流量, 平均引流時間為10~15 d , 此時引流出的腦脊液處于清亮狀態;對照組50例患者, 采用常規的藥物治療方法, 在給予降低腦水腫或腦腫脹的脫水治療的基礎上, 還要給予穩定細胞膜的激素治療、防止感染的抗炎藥物治療。同時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暢通, 必要時可以給予切開氣管的治療;在應用上述藥物的基礎上還要給予降低腦細胞代謝的亞低溫冬眠、促神經細胞恢復等治療。此外, 每天要給予患者靜脈滴注20 mg尼莫地平。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再次出血率、腦積水發生率及腦梗死發生率。并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無不良反應的發生。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 以P
2 結果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的比較具體見表1。可以看出, 觀察組50例患者, 2例患者再次出血, 8例患者發生腦積水, 3例患者出血腦梗死;對照組50例患者, 6例患者再次出血, 16例患者出現腦積水, 9例患者出現腦梗死。觀察組再次出血、腦積水及腦梗死的發生人數少于對照組, 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P
3 討論
創傷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會引起腦梗死。腦積水的原因多由于出血后, 血液成分被破壞的同時會釋放大量的5-羥色胺、內皮素等血管活性物質, 使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增加, 進而加重腦水腫等的發生, 使病情進一步惡化。以往采用多次反復腰穿釋放血性腦脊液的方法, 具有操作重復、釋放液體量不穩定的缺點, 給患者帶來了長期的痛苦。腰大池穿刺持續引流技術的應用, 他通過在接近生理壓力的前提下持續外引流術, 置換液體量很大, 減少了血液進入腦室, 同時還能夠快速清除腦脊液中的有害物質, 預防了腦血管痙攣的發生[3, 4]。臨床效果好。本文觀察組50例患者采用腰大池穿刺持續引流的治療方法, 在再次出血、腦積水及腦梗死的發生人數少常規治療的對照組50例患者, 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P
參考文獻
[1] 師擁周.腰大池穿刺持續引流在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中的應用.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5(10):97-98.
[2] 黃琦,蔣曉星,王偉民, 等.腰大池穿刺持續引流的臨床應用及現狀.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3,8(12):571-573.
[關鍵詞]序貫機械通氣;重癥肺炎;呼吸衰竭;血流動力學
[中圖分類號] R5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1(a)-0049-03
重癥肺炎是誘發呼吸衰竭常見的原因,是在肺炎的基礎上并發呼吸衰竭的臨床表現。傳統的機械通氣是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的有創機械通氣,但是長時間有創通氣治療可能增加并發癥的發生率,影響患者恢復的效率[1-2]。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是近年來我院常用的方式,但是其和傳統有創通氣比較卻鮮有報道[3-4]。本研究探討序貫機械通氣治療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24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依據治療措施的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104例中,男性74例,女性30例;年齡54~79歲,平均(65.7±10.4)歲;病程4~18年,平均(8.4±4.0)年。觀察組120例中,男性81例,女性39例;年齡55~78歲,平均(65.2±10.1)歲;病程5~19年,平均(8.6±4.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進行,兩組患者在知情同意下參與本項調查。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的有創機械通氣治療,預設潮氣量5~12 ml/kg,通氣頻率15~25次/min,呼吸比為1∶1.5~1∶2.5,FiO2初始設定為100%,PEEP設定為3~5 cmH2O,可適當地調整,觸發靈敏度為2~5 L/min,氣道壓力一般為35~40 cmH2O。
1.2.2觀察組 針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首先給予有創機械通氣,選擇模式為同步間歇指令性通氣、壓力支持聯合外源性呼氣末正壓,根據患者通氣狀況、動脈血氣分析結果對患者的吸入氧濃度、潮氣量和呼吸頻率進行調整,當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出現后進行口鼻面罩通氣,通氣模式作為雙水平氣道內正壓通氣,根據患者動脈血氣分析結果、潮氣量、每分鐘通氣量作為目標進行調節,逐步縮短無創正壓通氣時間(NPPV時間),直到成功脫機結束。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兩組患者各治療時間和預后情況 主要包括有創通氣時間、總共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呼吸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和死亡率情況。
1.3.2觀察兩組患者入組時和出現PIC時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情況 主要包括心率、呼吸頻率、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各項治療時間和預后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有創通氣時間、總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呼吸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入組時和出現PIC時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的比較
兩組患者入組時心率、呼吸頻率、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出現PIC時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PIC時心率、呼吸頻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呼吸衰竭是由于某種直接原因或者間接原因造成呼吸功能異常變化,促使肺不能滿足患者機體代謝正常氣體交換的需要,進而促使動脈血氧降低和二氧化碳發生潴留[5-6]。呼吸衰竭是重癥肺炎常見的并發癥,患者出現肺內有效氣體交換功能降低,動脈血氧降低,伴有或者不伴有二氧化碳體內潴留,體內酸堿代謝紊亂,進而影響患者機體代謝功能[7-8]。
目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治療最為有效的方法是機械通氣,其可以分為有創機械通氣和無創機械通氣,兩種同期方法有各自的優勢[9-10]。有創-無創序貫結合方法可以避免單獨應用有創或者無創通氣的弊端,提高臨床通氣治療的效果[11-13]。有創機械通氣可以輔助患者進行自主呼吸運動,進而幫助患者肺部氣體進行有效交換,恢復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14-15]。有創機械通氣具有呼吸機管路封閉性好、準確的氧氣濃度設置、氣道管理簡便易行等特點。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可以增加跨肺壓、功能殘氣量,降低肺表面活性物質的消耗,有效地支撐氣道,減少氣道阻力,增加呼吸運動驅動力,減少呼吸運動所需要的能量,降低呼吸機使用時間,提高了呼吸機撤機成功率。無創通氣治療多應用在肺部感染控制較好,疲勞呼吸肌功能恢復,氣道通氣相對較好之后,其可以減少氣道創傷,避免病原體入侵,為撤出呼吸機創造了良好條件。
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創通氣時間、總共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呼吸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序貫機械通氣治療可以縮短患者通氣時間,提高治療效率,相對性地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患者預后水平。兩組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入組時心率、呼吸頻率、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均無明顯差異,兩組患者出現PIC時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均無明顯差異,提示兩種通氣治療方式在改善血氣分析方面無明顯差異,而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出現PIC時心率、呼吸頻率、二氧化碳分壓均低于入組時,觀察組出現PIC時心率、呼吸頻率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序貫機械通氣治療降低了對于心率、呼吸頻率的影響,降低了二氧化碳分壓升高引起的酸中毒發生率,利于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改善,此結果和以往研究中序貫機械通氣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的結果相一致[16-18]。
綜上所述,序貫機械通氣治療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氣治療時間明顯縮短,血流動力學改善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海光,鄧克勤,陳瑋,等.序貫機械通氣治療重癥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的療效[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4):3224-3228.
[2]張雪彥,趙曄.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3):420-421.
[3]張齡幻,于艷輝,朱曉萍.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腦利鈉肽及神經肽Y水平變化[J].臨床兒科雜志,2015,33(6):539-542.
[4]Zhang Z,Cai CX.Kidney injury molecule-1 (KIM-1) mediates renal epithelial cell repair via ERK MAPK signaling pathway[J].Mol Cell Biochem,2016,416(1-2):109-116.
[5]徐惠良.鼻塞式持續呼吸道正壓給氧在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 26(34):5342-5344.
[6]Nojiri T,Inoue M,Shintani Y,et 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guided risk assessment f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lung cancer surgery[J].World J Surg,2015,39(5):1092-1098.
[7]李翠.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搶救重癥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與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7):4818-4820.
[8]García Vicente E,Sandoval Almengor JC,Díaz Caballero LA,et al.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OPD and asthma[J].Med Intensiva,2011,35(5):288-298.
[9]傅向東,張婕,雷琳,等.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肺結核并嚴重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學,2013,19(8):1160-1162.
[10]Farah R,Makhoul N.Optimal time needed for withdrawal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sr Med Assoc J,2011,13(10):609-612.
[11]李G.不同時間采用NPPV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西南國防醫藥,2014,24(5):486-489.
[12]Shelhamer MC,Rowan MP,Cancio LC,et al.Elevations i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re associated with poor outcomes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burn patients[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5,79(3):431-436.
[13]馮麗,張育紅,王萍,等.無創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腦病的護理探討[J].中國臨床醫學,2014,21(2):223-225.
[14]Espunias AM,Ucar ZZ,Kirakli C.Deventilation syndrome in severe COPD patients during long-term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poor sleep pattern,hyperinflation,or silent chronic muscular fatigue[J].Sleep Breath,2014,18(2):225-226.
[15]Frazier SB,Sepanski R,Mangum C,et al.Association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with clinical outcom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pneumonia[J].South Med J,2015,108(11):665-669.
[16]陳德勇,孫曉云,黎曉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撤機困難的臨床分析[J].現代醫院,2015,15(6):37-38.
[17]顧新南,蔣建中.無創正壓通氣聯合呼吸興奮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輕中度肺性腦病的療效分析[J].江蘇醫藥,2012,38(21):2599-2601.
[關鍵詞] TURP術后持續出血;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章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列腺增生癥是男性患者的常見病,發病率高,且藥物治療時間長,停藥后癥狀反復,為此,手術治療是該疾病的首要選擇,目前TURP術式被國際公認為是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金標準”[1]。但術后持續出血是TURP術后最主要的并發癥之一,因此怎樣縮短術后持續出血周期,減輕術后患者的痛苦,這要求我們去積極探索新的先進的護理方式。2009年,我們護理組對我科TURP術后66例患者進行新型的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09年1月~2009年12月TURP術后66例患者隨機分組進行不同方式護理。單日術者納入觀察組;雙日術者納入對照組。年齡56~72歲,平均年齡63.4歲,均有尿頻、尿線細等排尿困難史5~10年不等。其中有多次出現急、慢性尿潴留16例;合并有高血壓28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2例,拍片提示慢性支氣管炎改變者47例,腎功能受損5例,膀胱結石9例,尿路感染29例。術前準備: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內科疾病,改善心、腦、腎功能。行術前常規檢查和準備。術后:留置Foley20~22#三腔導尿管,氣囊注水30~50ml 。
1.2方法
1.2.1 心理指導科室成立“心理指導小組”,分別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由管床護士解述手術的優點及安全性,強調術后出血是常見的手術并發癥之一,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指導患者進行各項術前準備,術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向患者介紹同類手術成功病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耐心解釋每項護理措施的方法、目的及作用,消除患者的顧慮,使其配合治療,以達到治療、護理的最佳效果。
1.2.2 加強基礎護理,消除加重出血的誘因。科室每天定時召開質控分析會,針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實施有效護理措施。避免因翻身不當、便秘、導尿管牽拉、扭曲、沖洗不暢及尿道口護理不當所致泌尿系感染和受涼感冒咳嗽而加重術后持續出血,導致出血周期延長。
1.2.3 合理排班 采用“以老帶新”排班方式,消除護理工作盲點,提高科室整體護理水平,真正把護理措施落實到實處。
1.2.4 選擇最佳膀胱沖洗液溫度和沖洗液器具懸掛高度。選擇0.9%氯化鈉沖洗膀胱,一可達到預防尿路感染的目的[2],二可保持導尿管通暢,防止因血凝塊刺激膀胱壁導致出血。為此,我科護理組選擇26℃~30℃,0.9%氯化鈉溶液[3]作為膀胱沖洗液。沖洗速度根據沖洗液的顏色、出血量多少隨時調節,一般為80~100滴/分,但也可調至100~140滴/分,出血多時做到快沖洗,液體流量可直線滴入,待流出液呈淺紅時,速度調至80~100滴/分,尿液轉清后調至40~80滴/分。并持續沖洗12~24h,因考慮沖洗效果與減少膀胱痙攣,我們選擇將沖洗液器具懸掛高度60~70cm為宜。
1.2.5 疼痛的護理注意疼痛發生的時間、性質和程度,疼痛與沖洗或導管護理之間的關系。運用放松法分散病人注意力,必要時給予止痛藥物雙氯酚酸鈉塞肛。
2 結果
通過護理干預,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結果見表:
3 討 論
出血是TURP術后的最主要的并發癥之一,多發生于術后早期(24小時內)。 術后便秘,靜脈壓力增加可引起電凝后已經止血的小靜脈重新開放而致出血,術后活動不當也容易牽拉前列腺創面而引起大出血[4],室溫下的沖洗液在進行膀胱沖洗過程中帶走人體體內大量熱量至體溫下降,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礙而導致出血量增多,同時沖洗液溫度過低刺激膀胱平滑肌,引發膀胱痙攣而加重出血[5]。并且疼痛、焦慮、恐懼等心理變化同樣誘發膀胱痙攣發生加重出血[6]。本護理結果說明,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通過采取強化心理護理及基礎護理,選擇最佳膀胱沖洗液溫度和沖洗液器具懸掛高度,術后有效止痛等護理干預,對消除患者的緊張、顧慮,減輕患者痛苦及心理負擔,減少膀胱痙攣次數,降低術后出血量,縮短術后出血周期、促進康復,有著重要的 臨床意義,我們認為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吳階平.泌尿外科[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627~630.
[2]陸彩萍.膀胱沖洗致尿路感染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J].護士學雜志,2003,18(1):78~79.
[3] 李俊英,茍俊英,李露卑. 經膀胱前列腺切除術后膀胱痙攣的護理對策[J].華西醫學,1997:(4).
[4]宋國祥,周蓋龍,張道習. 經尿道前列腺電汽化切除術后出血原因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2(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