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醫的相關知識范文

中醫的相關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醫的相關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醫的相關知識

第1篇:中醫的相關知識范文

關鍵詞:溝畦灌分析研究 措施

中圖分類號:D296文獻標識碼: A

一、推廣“溝畦灌”灌溉技術應用的重大意義

目前,我國農業用水量占全國總用水量的68%;其中灌溉用水量占農業用水量的90%以上。不管是相對于農業用水量還是相對于全國總用水量,農業灌溉用水都是真正的用水大戶。但由于灌溉效率低下,用水浪費現象相當嚴重。全國灌溉水利用率約為43%,單方水糧食生產率1.0公斤左右;發達國家灌溉水利用率約為70-80%,單方水糧食生產率2.0公斤以上。我國農業水資源短缺,水資源浪費嚴重,水質污染等問題突出,水資源短缺已嚴重制約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干旱地區農民貧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花園鄉灌區基本狀況

花園鄉位于哈密市的南部3公里處,北與回城鄉為鄰;東與兵團紅星一場為鄰;南與南湖鄉為鄰;西邊是戈壁。花園鄉是一個平原農業鄉,農業人口10522人,小數民族居多,維吾爾族占總人口的97.3%,土地總面積330km2有效耕地面積40000畝,主要種植棉花、小麥、瓜菜等農作物,依靠河壩泉眼水為主進行灌溉,原有機井186眼,已防滲渠道97.8公里防滲率74%,原有的泉眼河道14條,總長度45公里,河壩泉眼水的年度1.24m3/s。2002年前后的水利工作分析來看我們感覺到全灌區范圍存在以下幾點不足和問題。一是;農民思想意識、法律意識較低,對水利工作的認識不到位,特別是一致存在歷史以來繼續進行大水滿貫的灌溉方式,農民已經養成這種不合理的灌溉習慣,導致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有一定的影響,水資源的浪費很嚴重。二是;全灌區范圍各條田不均勻、不整齊,個別條田分布不均衡,灌溉管理比較混亂,灌溉方式單一。三是;由于水資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節約用水等方面農民的思想意識和認識問題不到位,導致灌區范圍內的水利工程沒人管、沒人維修、沒人保護,同事大部分渠道嚴重破壞的現象。四是;灌區灌溉管理體制不完善,改善灌區用水結構和供水產業結構的運行機制等方面沒有可行的措施。

三、影響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原因

在花園鄉來說;節水灌溉并沒有被大多數的農民所接受,農民固守“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念,缺乏節約用水的意識,浪費水的情況非常嚴重。單從改變灌溉技術來說,農作物增產的幅度也不會太大。農民群眾發展節水灌溉的熱情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制定的節水灌溉制度實施困難。土地分散,種植結構復雜,經濟相對落后給節水技術應用推廣帶來一定難度。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體制轉軌原因2、傳統觀念原因3、思想教育原因4、基層組織原因5、干部作風原因6、政策制度原因

四.要妥善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處理好政府主導和農民參與的關系。農村水利涉及面廣、公益性強,必須做到政府主導與社會協力相結合。

2,處理好骨干工程和田間配套的關系。當前一些大中型灌區骨干工程改造與田間工程配套不同步,特別是灌區"最后一公里"問題突出,影響了效益的充分發揮。

3,處理好內涵式發展和外延式發展的關系。堅持走內涵式發展為主的道路,是農村水利發展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五、改善農民思想狀況的對策

全面建設節水型協會的新要求,加速了農民由傳統向現代轉化的行程,如前所述,農民的現代化的先導因素是農民的思想觀念的現代化,即農民轉變舊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強農民教育培訓2、加強基層組織建設3、改善黨員干部作風4、加強民主法制建設

六、著力加強農村水利管理,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農村水利工程面廣量大,建設管理任務重,建好、管好、用好農村水利工程,保證長期發揮效益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1,加強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農村供水工程等項目要大力推行工程建設"四項制度",積極探索建立適合小型農田水利特點的建設管理制度,強化政府有關部門質量監督責任,積極推行工程監理制和群眾質量監督員制度,嚴格設計、施工、監理、質量檢測等資質預審和從業人員資格合規性核查備案管理,建立健全施工企業、監理單位等農村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制度,加強工程建設管理,嚴把質量關,確保工程質量。

2,加強農村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要堅持建管并重,積極探索農村水利工程分級管理、分類管理、專業管理、群眾管理的模式和途徑。新建工程要落實管理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制度,積極推行"先建機制、再建工程"的模式。已建工程要按照性質和分類,建立權責明確、精簡高效、制度完善、管理科學的運行機制。要積極推行農民用水戶參與管理,大力發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逐步完善水管單位專業化服務與用水戶自主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3,加強農村水利服務體系建設。要以鄉鎮或小流域為單元,健全基層水利服務機構,落實人員編制,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做到鄉有水管站、村有水管員,切實解決農村水利設施管護缺位問題。要重視和加強灌溉試驗站建設,因地制宜地開展灌溉試驗研究,加快供水、節水等技術隊伍建設,搞好技術服務、培訓、推廣工作;加強農村抗旱服務組織建設,建立縣、鄉、村社會化抗旱服務網絡。

4,加強農村水利管理基礎工作。要加快《農村水利條例》等相關法規制度建設,制定和完善農村水利各類重點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和相關技術標準,規范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行為。要繼續做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分析和指標復核工作,全面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著力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七、不斷深化農村水利改革,努力創新農村水利發展體制機制

1,加快推進農村水利投資體制改革。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和財政專項資金大幅增加對農村水利的投入力度、提高補助比例,逐步建立以財政補助為主導,國家、農民、社會資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農村水利投資機制。要以縣為單位、以規劃為依托,整合各類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農村水利項目。

2,繼續落實水管體制改革各項政策。要全面完成大中型灌區、泵站管理單位的"兩定"工作,通過中央補助、地方加大財政投入等渠道,足額落實"兩費",做到以事定員定崗,妥善安置分流人員,落實社會保障政策。要注重培育維修養護市場,積極探索公益性資產的有效管理方式。要逐步將水管體制改革延伸到小型水利工程、基層水管單位,切實落實管理責任、管護措施和管理人員,全面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第2篇:中醫的相關知識范文

關鍵詞:詩經;國風;水;婚戀

在原始先民的意識里,水是誕生人類與萬物的本源。神話傳說伏羲、女媧兄妹是在遠古洪水泛濫之際躲入葫蘆得生,繼而結婚生子,世上才又開始有了人類。仲春之際,官方會召集男女在水濱自由狂歡,以達到繁衍后代的目的。水濱是春季男女相會的理想場所,水既可表現女子陰柔之美,又可為青年男女相遇相戀相愛提供場所。

一、涓涓之水表現女子陰柔之美

作為黃河文明最原始的歌聲,《國風》呈現出一個處處洋溢著自然生命氣息的世界,而女性便是這自然之美的靈魂所在。或于溱洧河畔有少女傾吐愛意(《鄭風?溱洧》);或于水之一方有一人獨立(《秦風?蒹葭》);既有在春日水畔采摘勞作的女子(《召南?采蘩》、《召南?采蘋》);亦有駐足水邊黯然落淚的怨女(《邶風?谷風》、《召南?江有汜》)。于是,《國風》中的水,作為一種意象,便首先以典型場景的身份出現于女性背后,并且成為一種直覺的美感意象象征著女性,烘托著整體氣氛。

同時《詩經》的時代也是中國美學和哲學思想萌發的時代。于是《國風》中的諸篇章自然也顯現出一些哲學與美學的特征。譬如女性形象的美學特征與水所反映的陰陽觀念的呼應,例如,寫女性多以花草等柔美的植物和魚、蛇等屬陰的動物作比;而寫男性,則選取樹、竹等剛健有力的植物和熊、虎等具有陽剛之氣的動物為喻。《國風》以水喻女,以水興起有關女性之詩歌,顯然是與作者直覺的將二者劃入陰柔之美這一共同審美模式之中這一原因分不開的。陰柔之美的范例來源于《周易》八卦中的坤卦,“三偶為陰,其卦為坤,其象為地,陰之成形,莫大乎地,地勢卑順,故名為坤”。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女性所表現出的都是坤卦所具有的柔和、寧靜的陰柔美,在審美傾向上,女性美等同于柔弱美,具有“柔順利貞”的特點,而水的清涼、冷冽首先便是其具有了陰氣,老子也說“天下莫柔弱于水”。于是,在他們看來,具有同一審美特征的女性和水就有了美學上的直覺關聯,寫到悠悠流水自然想到溫婉的女性;寫女性的喜怒哀樂自然會以具有相同情貌的水為起興和烘托。而周人對世界模糊的認識和對美的不同類型的直覺劃定,使得女性和水又親近了幾分,以涓涓之水表現女子的陰柔之美。

二、仲春之會――水濱是青年男女相聚之所

《周禮?地官?媒氏》記載“媒氏”之官的職責云:“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這種青年男女可以歌舞狂歡、自由覓偶并且發生的節日,是上古時期生殖崇拜的遺風,晚至春秋時代,各國仍有舉行。仲春之會中的青年男女,可以暫時超越在方面的戒律和禮儀,自由地尋求愛侶,滿足(即所謂“奔者不禁”)。《詩經》中的一些篇章,如《桑中》、《東門之》、《溱洧》等等,也都與仲春之會有關。

水是生命之源,對人類的生息繁衍有著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受到人類的崇拜。而水濱則是仲春之際青年男女邂逅相戀的理想場所,其盛況可以在《鄭風?溱洧》中窺見一斑: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鄭國地處中原,春光三月,草長鶯飛,百花爛漫,溱水、洧水桃花水漲,青年男女盛裝來到水濱,人頭攢動,共同游戲。由詩言“士女殷盈”、“洵且樂”、“伊其相謔”等句,可以推想當時男女雜沓、狂歡極樂的戀愛絕不同于幽期密約的私下細語,而定是在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中進行的。在《詩經》的時代,這種習俗的主要目的,就是“合男女”,即《周禮》所謂“司男女之無夫家者令會之”。在這個節日里,男男女女都得格外的講究些外表。這種習慣也一直延續到后代,如《夏仲御別傳》云:“仲御詣洛,到三月三日,洛中王公以下,莫不方軌連軫,并至南浮橋邊禊。男則朱服耀路,女則錦綺粲爛。”在這期間,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戀愛,許多青年的愛情便都是從這水邊的嘉會開始的。正因為如此,《詩經》中許多愛情詩都要寫到水,這種習俗延后世,演變為迎神、廟會、修禊等活動。

《詩經?國風》中表現青年男女在水邊邂逅相戀的作品還有很多,除上面提到的《溱洧》外,還有《淇奧》、《有狐》、《蹇裳》、《衡門》等都篇章均可窺見仲春之會時青年男女水濱相會的狂歡盛況。《衛風》中的《淇奧》和《有狐》兩篇是表現在衛地之淇水河畔男女聚會的詩篇。《淇奧》一詩所贊美的是一位身份很高的男子,他雍容閑雅、端莊大方,博得了一位女子的深愛。因為在淇奧狂歡的季節里,他們曾一起歡樂過。因此他的音容笑貌,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她始終不能忘懷。《有狐》一歌當是由女子唱出的。在淇水歡會的時節,一位姑娘愛上了一位小伙子,在與小伙子在淇水游樂時,她看到了小伙子破舊的衣著,她希望早點嫁給他,為他縫裳做衣。故用憐憫微帶戲謔的口吻來他:“小狐貍你還在淇水岸邊獨自徘徊什么呢?我心里真替你發愁,沒有人給你縫衣裳呢!”姑娘的急于求匹之意,忸怩作態之狀,宛如在目。

三、水生殖崇拜觀念――水濱是男女相愛相戲之所

在古人眼里,水具有滋養萬物的神奇力量,水能促使自然萬物的生長發育,也能使人生育繁殖。《史記?殷本紀》載:“殷契,母曰簡狄,有皇現女,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太平御覽》卷四引《遁甲開山圖榮氏解》:“女狄暮汲石紐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雞子,愛而含之,不覺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我國彝族典籍《六祖史詩》說:“人祖來自水,我祖水中生。”這些古老的水生神話反映了我們的祖先對水能創造生命的認知心理。管子說:“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也。”于是,男女情事,自然就多發生于產生生命之源”的水邊,“在水一方”的歌唱開始回響在大河的兩岸。

水是萬物之源,生命的活動離不開水,《詩經?國風》中的婚戀詩亦不可缺少水。滋育萬物的水,成了《詩經》中的重要文化意象,與《國風》中的愛情詩相交織,共同演奏了美妙的樂章,跫音遺響,穿越千年。相信《詩經》的研究將會越來越科學化,其昭示的古老智慧將給予我們無窮的啟示!

參考文獻:

[1]黃壽祺,張善文.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董雪梅.《詩經》水濱戀歌探微[J].蘭州學刊,2009(1).

[3]段新龍.《詩經》與中國文化中水的意象[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5(12).

[4]范少琳.《詩經》婚戀詩中的水意象及其文化意蘊[J].青海師專學報,2008(1).

[5]高媛媛.試論《詩經》中的婚戀詩[J].安徽文學,2009(7).

[6]胡秦葆.試論《詩經》愛情詩中的水意象[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6(3).

[7]霍彩霞.《詩經?國風》愛情詩與水意象[J].文學教育(下),2008(9).

[8]李榮英.《詩經?國風》婚戀詩歌“水”意象探源[J].語文學刊,2006(5).

第3篇:中醫的相關知識范文

[關鍵詞]人事管理;思想波動;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企業人事管理是企業中的一項熱門。它運用先進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探索企業人事管理的科學規律與具體策略。在企業中開展正確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企業人事管理的力度,體現與鞏固企業人事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而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企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隸屬于企業人事管理的范疇,二者是互為表里的有機統一體。那么,在通信行業的人事管理工作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何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呢?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在企業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在于貫徹執行我黨在企業中的政策、方針與路線,引導企業員工自覺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自覺提高從業的技能,自覺熱情周到地服務客戶。尤其是在通信行業,員工層次復雜,思想波動較大,更需要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可見,思想政治教育在通信行業的人事管理工作中十分有必要。下面我們從兩個方面進行探究。

1、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先行

我們之所以要在企業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在于提高企業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與技術素養,激發企業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感、自我價值感等,打造企業優秀品牌,培養企業從業人員的團隊意識,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經濟的長足發展,促進企業從業人員的全面發展。

2、時代環境改變帶來員工思想波動,需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時代環境改變帶來員工思想波動,即便是企業制定了各項制度,實施起來也比較難。在企業的日常管理過程中,即便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如果沒有企業員工的自覺遵守與身體力行,也不過是一句空話。當前企業員工面臨的誘惑很多,思想的沖擊也有很多,尤其是在通信行業這一全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員工的思想動態更是變化多端,其思想波動較大。要改變上述現狀,我們必須對企業從業人員開展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企業從業人員增強企業主人翁責任感,克服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等不良作風,自覺遵守企業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意義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正確的、科學的思想政治工作能給企業從業人員提供展現才智與暢所欲言的機會,可以增強企業從業人員的榮譽感與責任感,能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經濟效能。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發員工積極性

在企業人事管理過程中開展思政工作,可以根據人的情感的可塑性、傾向性、穩定性等特點去有效引導與激勵企業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感,有效調動企業從業人員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達到“才盡其用,人盡其才”的最終目標。況且,通過在企業從業員工中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不僅可以促使企業從業人員克服消極因素與充分調動積極因素,還有助于提高企業從業人員隊伍的整體素養,引導企業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正能量:既做好本職工作,又提高道德素養與增強責任感。

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人事管理工作效率

通信行業競爭異常激烈,要在競爭中具有優勢,立于不敗之地,不僅需要設備、技術、資金等有形資產,還需要人才、文化等無形資產,尤其是需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在通信行業的人事管理工作中,利用“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需要”、“滿足企業人的基本需要”、“滿足企業人自我實現的需要”等方式,可以促使員工不斷發揮積極性,保障企業的各項制度落實得更為穩固,并且使企業具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使得企業具有更為牢固的無形資產,真正讓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上風,立于不敗之地。

三、結語

事實表明,企業若要搞好人事管理工作,首先得對企業從業人員開展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如此,還要持續探究與不斷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鑒于此,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對企業從業人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企業從業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用先進的思想理念與科學技能開啟心智,去除頭腦中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以此促進企業經濟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崔麗燕.關于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5(13).

第4篇:中醫的相關知識范文

關鍵詞:職業中學;禮儀;道德;記憶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0-010-01

《職業道德與法律》是甘肅省普通高等教育對口招收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招生考試服務類專業基礎科目之一,并且在各類升學和就業考試中均要涉及,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求每一位學生要講道德、守禮儀,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但對于一大部分學生來說,該課程中的有關交往禮儀、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和家庭美德規范,社會公德和各行各業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基本規范,這些內容記憶難度較大――易錯、易混、易漏,如何應對呢?在多年的德育課教學中,筆者對這些問題總結出了一條生活化記憶方法――縮字記憶法和諧音記憶法相結合,即取某些內容的一個或幾個關鍵字形成一句生活化的句子,有些字利用諧音來代替,取其精干,以點帶面。以此幫助學生記憶,并且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找到自己的記憶技巧和方法,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本文就針對教材中的具體內容談談,以供大家參考。

一、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

1、答案要點:平等互尊、誠實守信、團結友愛、互利互助。

2、記憶方法:

(1)我平時交往注重交友。解析:①平代表的是平等互尊;②時,諧音實,代表的是誠實守信;③交往代表的是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④注,諧音助,代表的是互利互助;⑤友代表的是團結友愛。

(2)朋友平時交往要竭心盡力。解析:①平代表的是平等互尊;②時,諧音實,代表的是誠實守信;③交往代表的是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④竭,諧音結,代表的是團結友愛;⑤力,諧音利,代表的是互利互助。

二、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

1、答案要點:愛崗敬業、盡職盡責、誠實守信、優質服務、儀容端莊、語言文明。

2、記憶方法:

(1)職業人愛進城,但尤其注意語言的標準。解析:①職業人代表的是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②愛代表的是愛崗敬業;③進,諧音盡,代表的是盡職盡責;④城,諧音誠,代表的是誠實守信;⑤尤,諧音優,代表的是優質服務;⑥意,諧音儀,代表的是儀容端莊;⑦語言代表的是語言文明。

(2)職業人愛成語,敬友誼,彰顯職業風采。解析:①職業人代表的是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②愛代表的是愛崗敬業;③成,諧音誠,代表的是誠實守信;④語代表的是語言文明;⑤敬,諧音盡,代表的是盡職盡責;⑥友,諧音優,代表的是優質服務;⑦誼,諧音儀,代表的是儀容端莊。

三、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

1、答案要點: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記憶方法:

(1)我國公民愛名,善于搶先。解析:①我國公民代表的是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②愛代表的是愛國守法;③名,諧音明,代表的是明禮誠信;④善代表的是團結友善;⑤搶,諧音強,代表的是勤儉自強;⑥先,諧音獻,代表的是敬業奉獻。

(2)我國公民有愛心,敬親友。解析:①我國公民代表的是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②愛代表的是愛國守法;③心,諧音信,代表的是明禮誠信;④敬代表的是敬業奉獻;⑤親,諧音勤,代表的是勤儉自強;⑥友代表的是團結友善。

四、家庭美德規范

1、答案要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2、記憶方法:

(1)每個家庭愛平等和清潔。解析:①家庭代表的是家庭美德規范;②愛代表的是尊老愛幼;③平等代表的是男女平等;④和代表的是夫妻和睦;⑤清,諧音勤,代表的是勤儉持家;⑥潔,諧音結,代表的是鄰里團結。

(2)老夫家中有難,親鄰幫。解析:①家代表的是家庭美德規范;②老代表的是尊老愛幼;③夫代表的是夫妻和睦;④難,諧音男,代表的是男女平等;⑤親,諧音勤,代表的是勤儉持家;⑥鄰代表的是鄰里團結。

五、社會公德的基本規范

1、答案要點: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2、記憶方法:

(1)社會名人愛保守。解析:①社會代表的是社會公德的基本規范;②名,諧音明,代表的是文明禮貌;③人代表的是助人為樂;④愛代表的是愛護公物;⑤保的是保護環境;⑥守的是遵紀守法。

(2)社會文人愛保法。解析:①社會代表的是社會公德的基本規范;②文代表的是文明禮貌;③人代表的是助人為樂;④愛代表的是愛護公物;⑤保的是保護環境;⑥法的是遵紀守法。

六、各行各業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基本規范

1、答案要點: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2、記憶方法:

第5篇:中醫的相關知識范文

【關鍵詞】 關節炎,類風濕;中醫證型;類風濕因子;抗角蛋白抗體;抗核周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相關性;綜述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與中醫文獻中“頑痹”“鶴膝風”等相似,但由于中醫學的固有辨證模式,使中醫對RA的認識停留在辨證施治階段。辨證施治具有其優勢和特色,由于受到主觀條件影響較大,如患者自身表現、醫療環境、醫者主觀判斷和醫術水平,以及學術流派觀念不同等,往往會造成分型和治療的差異,給臨床醫生準確判斷、交流病情和為患者提供精確、規范化的治療帶來阻礙。

近年來,隨著免疫學不斷發展,西醫對RA的認識和治療更加注重參考實驗室指標,各類臨床觀察指標也逐漸被納入診斷和治療標準當中。為了能更好的發揮中醫學的辨證優勢,中醫學者應當借鑒西醫的成果,不斷推進中醫辨證的客觀化。

通過對近10年來的文獻檢索,筆者現對RF、AKA、APF、抗CCP抗體等幾個與診斷相關的免疫學指標進行討論分析,其他實驗室指標如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血紅蛋白、血小板等不予討論。

1 類風濕因子(RF)

血清學RF是臨床觀測和診斷RA最常用也是最基礎的指標,RF分IgM、IgG、IgA 3型。臨床常檢測IgM-RF,在RA患者陽性率為60%~80%,但特異性不高,除RA外還可見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原發干燥綜合征等)、細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丙型肝炎、肺結核、牙周炎及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和3%~5%的健康人以及10%以上的老年人。IgM-RF與骨侵蝕有關,IgM-RF、IgA-RF陽性患者預后差,受累關節數多,3型RF同時升高較單獨1型升高的患者病情重。IgM-RF、IgA-RF、IgG-RF聯合用ELISA法檢測可明顯提高RA診斷的準確性。隱性RF(HRF)是指與自身IgG結合而活性被遮蓋的那部分RF。由Allen將RF陰性患者的血清經酸化吸附后制備含IgM洗脫液顯示出RF活性,又可被IgG抑制而證實。HRF的檢測提高了RF陰性及幼年RA患者的早期診斷率和準確性[1]。

我國學者多將RA按中醫證型分為寒濕阻絡、濕熱阻絡、寒熱錯雜、痰瘀互結、肝腎陰虛5大證型,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RF在這些中醫證型中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姜泉等[2]對475例RA患者進行6種證型分類,RF均數均高于正常參考值,但各證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按其均值大小依次排序為:氣陰兩虛型>濕熱痹阻型>肝腎兩虛型>瘀血阻絡型>痰瘀痹阻型>寒濕痹阻型。謝麗萍等[3]對106例RA患者按中醫證型進行RF滴度測定,發現肝腎陰虛型RF指標在寒濕阻絡、濕熱阻絡、寒熱錯雜、痰瘀互結、肝腎陰虛5大常見證候類型中均數最高。胡曉蕙等[4]對122例活動期RA患者中醫證型與RF的關系統計分析結果表明,濕熱阻絡型、寒熱錯雜型RF陽性率最高,陰性率為12%,寒濕阻絡型、痰瘀阻絡型、肝腎兩虛兼外感型陰性率為33%。魯麗等[5]對201例RA患者RF指標進行研究發現,RA患者RF指標與病情活動程度相關。RF在寒濕痹阻與濕熱痹阻、腎氣虛寒證候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對中醫各證型的RF進行分析,得出RF-IgG按其均值大小排序為:濕熱痹阻>腎氣虛寒>肝腎陰虛>寒濕痹阻>痰瘀痹阻。RF-IgM各證型間比較,按其均值大小排序為:濕熱痹阻>腎氣虛寒>肝腎陰虛>寒濕痹阻>痰瘀痹阻。RF-IgA各證型間比較,按其均值大小排序為:濕熱痹阻>肝腎陰虛>腎氣虛寒>寒濕痹阻>痰瘀痹阻。 日本有學者[6]將RA分為氣滯血瘀、陰虛內熱、氣血兩虛、陽虛寒濕4型,對證型與臨床檢查、合并癥進行研究,報道A/G值陰虛內熱最低,陽虛寒濕最高;陰虛內熱、氣血兩虛、氣滯血瘀型RF陽性率為70%以上,陽虛寒濕為40%;陰虛內熱型合并癥發生率最高,其次為氣血兩虛,陽虛寒濕最低。于秀明等[7]將210例RA患者分為濕熱痹阻、腎氣虛寒、寒濕痹阻、瘀血痹阻、肝腎陰虛5型,研究顯示瘀血痹阻型和肝腎陰虛型RF陽性率顯著高于寒濕痹阻型,瘀血痹阻型RF陽性率高于腎氣虛寒型。樂惠榮等[8]將143例活動期RA患者分為寒濕阻絡型、肝腎不足型、濕熱阻絡型和痰瘀阻絡型4組,發現濕熱阻絡型RF陽性率最高。黃李平等[9]將80例RA患者分為濕熱型、寒濕型、肝腎兩虛型、痰瘀互結型4組,發現不同證型間IgA、IgM、IgG、IgE存在差異,其趨勢表現為寒濕型>濕熱型>痰瘀互結型>肝腎兩虛型。胡祖光等[10]對RA 4種證型指標關系的研究發現,濕熱阻絡型治療前的IgG水平顯著低于氣陰兩虛型和寒濕阻絡型,IgM又顯著低于肝腎兩虛型和寒濕阻絡型(P < 0.05)。

有學者經研究發現,RF各指標因子在中醫證候分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方路等[11]在研究中發現RA不同證候間R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何羿婷等[12]發現RA患者RF、IgA、IgG、IgM、ESR、CRP相關實驗室指標在證候分布上變化不明顯。

2 抗角蛋白抗體(AKA)和抗核周因子(APF)

AKA是RA早期診斷和判斷預后的指標之一,在RA早期,臨床表現出現前即可出現。其對RA患者的診斷特異性為94%,敏感性為47%,也是一種鑒別RA和與多發性關節炎相關的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檢驗標記物[13]。APF在RA患者中的敏感性為52%,特異性為79%,可以出現在RA的早期階段,大約30%的RF陰性RA患者可以檢出,是早期診斷RA的有效指標之一。APF分IgG-APF、IgM-APF、IgA-APF 3種類型,IgG-APF對RA診斷的敏感性為71 %~91%,特異性為73%~99%,是3種APF中敏感性和特異性最高的指標。但IgM、IgA同樣對RA有診斷意義,其特異性與IgM-RF相近。對于IgM-RF陰性的RA,兩種抗體仍可有部分陽性。說明兩種APF均與IgM-RF無相關性,3種抗體不能相互替代,同時檢測可相互補充[13]。

一些學者發現,AKA和APF指標在中醫各證候間存在差異。李靜等[14]研究發現,AKA在寒證中陽性率為52.63%、熱證中為11.11%、寒熱錯雜證中為43.02%、虛證中為30.00%、虛熱證中為35.48%、虛寒證中為17.24%。寒證和熱證陽性率間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尹虹等[15]對149例RA患者做APF檢測并對比后發現,寒濕痹阻型和濕熱痹阻型的APF陽性率比肝腎陰虛型、腎氣虛寒型和瘀血痹阻型的APF陽性率高。濕熱痹阻型和瘀血痹阻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于秀明等[7]對149例RA患者作APF檢測,然后對各證型組間進行比較,濕熱痹阻型陽性率高于瘀血痹阻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梁一琳等[16]研究發現,RA的6種證型中濕熱痹阻型AKA、APF陽性分布率最高,認為此兩項指標與疾病活動及嚴重程度相關,說明了濕熱痹阻型多見于RA活動期,來勢急、病情重。姜泉等[2]對475例RA患者分析研究發現,濕熱痹阻型AKA、APF陽性分布率最高。

3 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抗CCP抗體)

抗CCP抗體是一種對RA診斷價值較高的實驗室標記物,診斷的敏感度為71.40%,特異度為95.20%,可用于RA和與多發性關節炎相關的丙型肝炎的鑒別診斷[17],也可用于RA和SLE的鑒別診斷[18]。抗CCP抗體在復發性風濕病中有很高的檢出率[19]。

樂惠榮等[8]選擇RA患者143例,其中濕熱阻絡型42例、寒濕阻絡型40例、痰瘀阻絡型33例、肝腎不足型28例,分別檢測抗CCP抗體。結果發現,RA患者抗CCP抗體明顯高于正常組,不同證型RA患者中,以濕熱阻絡型抗CCP抗體最高。于秀明等[7]研究210例RA患者發現,濕熱痹阻型抗CCP抗體陽性率顯著高于肝腎陰虛型和寒濕痹阻型。CPA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環化肽,是CCP的二代產品,同時對100例RA患者作CPA檢測,對各證型組間進行比較,證實濕熱痹阻型陽性率顯著高于寒濕痹阻型和肝腎陰虛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其余各證型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4 討 論

國內外部分學者研究RA中醫證型與一些免疫學診斷檢測指標的對應關系,研究結果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就RF而言,不同學者得出的RF與RA中醫證型的對應關系多不同,可能因為RF作為臨床檢查的一項基礎指標,多提示患者自身免疫應答存在,指標偏高不僅存在于RA,也可存在于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肺結核等疾病當中,特異性較低,所以對RA中醫證型的提示影響就更小。大多數學者研究證實AKA、APF和抗CCP抗體在濕熱痹阻證中陽性率較高,原因可能是由于這3項指標在RA的診斷異性和敏感性較高,能準確提示RA的臨床活動期癥狀;而中醫證型辨證中濕熱痹阻屬“實”證范疇,而“熱”屬“陽”,中醫基礎理論中“陽”具有向外、向上的升發趨勢,可能導致機體臨床反應活動相對加劇,屬RA活動期范疇,所以3項指標具有高度的提示作用。同時,有些學者研究發現,各項指標在不同的中醫證候當中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不能找出RA中醫證型與實驗室指標的對應關系。找出相應關系的學者,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可能是由于不同學者在研究上缺乏統一的實驗方法與實驗條件,樣本量、統計方法、中醫證型的劃分、地區自然環境差異等各項因素都可以導致最后研究結果的不同。這也提示研究人員,找出RA中醫證型與實驗室指標的對應關系,實現RA中醫證型的客觀化,是一項極其巨大的工程,需要研究人員不斷探索,多學科、多地域的聯合協作,制訂出統一的分型和實驗標準,來推動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5 參考文獻

[1] 潘麗恩,馬驥良,李新民,等.隱性類風濕因子的測定和臨床意義的初步探討[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4, 8(8):485-487.

[2] 姜泉,蔣紅,曹煒,等.475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醫臨床證候分析[J].中醫雜志,2007,48(3):253-255.

[3] 謝麗萍,肖敬,史偉,等.廣西地區類風濕關節炎中醫證候分布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2):380-381.

[4] 胡曉蕙,蔣連泓.活動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天然免疫與中醫辨證的關系[J].天津中醫學院學報,2002,21(3):20-22.

[5] 魯麗,吳洋,劉維超,等.類風濕關節炎相關指標及中醫證候分析[J].光明中醫,2012,27(2):297-299.

[6] 劉雪芬,劉菊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漢方治療[J].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94,16(5):4-5.

[7] 于秀明,劉明學,侯云峰,等.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辨證分型與實驗室指標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25(7):1462-1464.

[8] 樂惠榮,梁昀,袁惠,等.類風濕關節炎中醫證型與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的相關研究[J].湖北中醫雜志,2008,30(10):18-19.

[9] 黃李平,呂軍影,何源浩,等.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證型與免疫指標變化關系探討[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2,2(3):3-4.

[10] 胡祖光,洪介民,高敏,等.類風濕性關節炎四種證型與sIL-2R及其他指標關系的探討及消風痛的療效[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7,13(5):41-44.

[11] 方路,許東云,閻霞,等.昆明地區15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證候規律初探[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6,27(1):31-32.

[12] 何羿婷,付麗媛,閻小萍,等.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

證候分布規律的初步探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4,10(1):26-28.

[13] Saraux A,Berthelot JM,Devauchelle V,et a1.Value of antibodies to citrulline-containing peptides for diagnosing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J]. Rheumatol,2003,30(12):2535-2539.

[14] 李靜,柏干蘋,王勇,等.401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醫證候要素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9,31(21):2103-2105.

[15] 尹虹,于秀明.APF與TNF-α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辨證分型中的差異[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2,28(8):717,727.

[16] 梁一琳,劉小玲.抗角蛋白抗體對RA的診斷意義[J].河南醫學,2005,1(16):49.

[17] Girelli F,Foschi FG,Bedeschi E,et a1.Is Anti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 useful laboratory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J].Allerg Immunol(Paris),2004,36(4):127-130.

第6篇:中醫的相關知識范文

[關鍵詞]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 鄉土植物 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110-01

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必須要重視鄉土植物的應用情況,并且根據其實際應用需求實施設計工作,保證可以發揮鄉土植物的生態作用與觀賞作用,不斷提高城市園林設計質量,為城市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間。

1 鄉土植物概念

鄉土植物又被稱為本土植物,也就是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各類物種演變與替代之后、符合當地種植條件與種植要求的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凸顯出當地植物發展情況,代表著當地的植物發展歷史。同時,鄉土植物還可以優化當地自然環境,具有綠色化與觀賞功能,發揮著生態作用[1]。

2 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作用

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鄉土植物具有較為良好的生態作用與觀賞作用,可以促進城市的長遠發展。具體表現為以下兩點:

2.1 鄉土植物的生態作用

鄉土植物是在經過長期的進化與演變過程中,經過自然選擇保留下來的,對當地氣候與土壤條件等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并且可以抵抗惡劣的條件。同時,鄉土植物還可以在良好的自然環境之下,與各類生物維持著一定的生態關系,即使感染了病蟲害,也會通過生態系統的調節對其進行控制。對于一些條件較為特殊的城市,將鄉土植物利用在城市景觀設計工作中,不僅可以提高景觀設計效率,還能保護生態環境,達到良好的設計效果[2]。

2.2 鄉土植物的觀賞作用

鄉土植物在實際生長過程中,具有地理差異特點,有著獨特的地域特色與觀賞特征,同時,在季節變化過程中,鄉土植物會有著豐富的變化,呈現出季節性的景觀,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首先,鄉土植物的視覺美。鄉土植物在實際生長過程中,本身就具有視覺美感,鄉土植物的葉子、果實與枝干等都可以塑造出較為優美的景致,可以刺激人的視覺,例如:龜背竹與鶴望蘭等,都可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同時,白玉蘭等在萌芽的時候都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

其次,季相美。由于植物在不斷生長,每個時期都會展現出不同的狀態,因此,植物在不同生長時期或是季節美感被成為季相美。由此可見,鄉土植物在四季變換的過程中,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季節交替的美感,例如:迎春花、山茶花可以代表春天;石榴花與紫薇花可以代表夏季;桂花與金錢松可以代表秋季;臘梅可以代表冬季。

再次,芳香美。鄉土植物在實際生長的過程中,芳香也可以為人們帶來較為良好的感受,不同種類的植物都會散發出不同的香氣,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空氣,例如:桂花、荷花等[4]。

最后,意趣美。鄉土植物在實際生長期間,已經融入到了當地風俗習慣與民族文化傳統中。在人們對鄉土植物進行欣賞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身的感受與文化素養借景抒情,因此,很多鄉土植物都被人們賦予了良好的意境,并且形成了特殊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S富鄉土植物的文化內涵,并且反應出當地人們的審美情趣與文化發展情況,例如:竹子可以代表高風亮節的意境、蓮花可以代表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等。由此可見,鄉土植物具有一定的意境美感,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質量與效率。

3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鄉土植物的應用措施

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必須要重視鄉土植物的應用,保證可以制定完善的應用制度,并且創新設計方式,充分發揮鄉土植物的應用作用。具體設計方式包括以下幾點:

3.1 制定因地制宜的設計制度

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必須要制定因地制宜的設計制度,保證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與氣候條件等合理選擇鄉土植物。對于不同體系的植物,還要對其進行分類處理,使得不同生態習性的植物都可以在相應的位置生長,避免出現植物之間競爭現象。同時,還要對鄉土植物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保證可以為其提供充足的養分與水分,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基礎上,增強設計效果。

3.2 滿足城市綠地功能要求

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必須要利用鄉土植物對城市的生態環境進行改善,保證可以達到綠色化設計效果,創造出符合城市時代特色的園林植物景觀。同時,在對鄉土植物進行配置的過程中,還要充分分析城市綠地的景觀功能與生態功能,使得園林景觀設計生態效益有所提升。

3.3 重視歷史文化特色

在應用鄉土植物設計城市園林景觀的時候,相關設計人員必須要重視歷史文化特色的凸顯,保證可以利用植物形態、顏色與香氣等表達當地的歷史文化與社會風俗。同時,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還要利用鄉土植物的意境作用設計園林景觀,保證可以體現出城市的文化特征。例如:在設計城市園林景觀的時候,相關設計人員利用古樹等實施設計工作,并且重點關注古樹樹種的選擇工作,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結語

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期間,相關設計人員必須要重視鄉土植物的應用,保證可以制定完善的設計制度,并且利用先進技術實施設計工作,提高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質量,達到預期的設計標準。

參考文獻

[1]王宇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地域鄉土植物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6):1814.

[2]武勤.地域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2):2916.

第7篇:中醫的相關知識范文

(一) 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優弊

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優點主要是:重視發揮人在管理中的能動作用,注意各種管理因素的協調平衡,善于從整體的長遠的管理目標出發來決定各種管理措施。中國的傳統管理思想閃耀著辯證法的異彩,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現代的管理中仍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的崛起,都得益于對這種中華管理文化的借鑒。

但是,中國傳統管理思想是在封建的農業社會的土壤中生長起來的,它有自身先天的缺陷:一是缺乏與近代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的有機聯系,二是缺乏與市場經濟的緊密聯系。它自身也沒有形成系統的科學形態。在管理思想的各種長處中本身也包含著各種弊端:人本觀既把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卻不重視個人的價值和獨立的人格;整體觀既科學地把管理諸要素及過程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這個整體卻又可能成為失去活力、缺少個性、束縛生產發展的樊籠;協和觀既正確對待自然、社會的各種辯證關系,注意保持管理系統的和諧穩定,又可能成為反對變革、摒棄競爭、害怕冒險的強大心理慣性;經權觀辯證地處理了管理過程中的變與不變、運動與靜止的對立統一關系,但“天不變、道亦不變”,萬古不變的“經”就可能成為社會進步、組織更新、模式變革的極大障礙。傳統管理思想中的許多信條,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何必曰利”、“父母在不遠游”“子為父隱”等等,不僅在歷史上成為管理方式變革和生產力發展的絆腳石,而且在今天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仍是沉重的歷史包袱。

(二)西方管理思想的優弊

西方管理思想是與近代大工業生產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經歷了科學管理運動之后所產生的各種管理理論,更是直接為現代市場經濟服務的,因而形成了它自身的優點。主要表現在:善于運用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在試驗和邏輯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嚴格的控制和嚴密的管理,注意引進競爭機制,提高整個管理活動的效率,不斷根據管理實踐的結果來變革管理模式和創新管理理論,重視發揮個人的能力和專長,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約在管理中的作用等。

然而,西方管理思想的這些優點也伴隨著諸多弊端:各種“管理科學”都重視對管理的理性分析,但這種過分重視理性的傳統卻造成了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無視人的心理情感的結果。對管理中的某一要素進行了深入的科學的邏輯分析,總結出某一管理方面的規律,但卻往往把這局部的規律看成是整個管理活動的普遍法則,產生了以偏概全、好走極端的弊病。例如,“科學管理理論”是極端的唯理性論,而“行為科學理論”,卻走上另一極端唯人性論;“管理科學學派”迷信“組織中心”和“技術中心”,強調專業化、規范化、嚴密化、制度化,再次走到把人機器化的極端,當代“新潮派”則片面鼓吹“價值觀念”的作用,又擺向了相反的另一極端,現代西方的管理日益趨向復雜化,這種復雜化帶來了新的矛盾,產生了被稱為“帕金森效應”的弊病;管理技術的復雜化造成了片面追求管理的數學化、模型化和計算機化的傾向,無視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和管理藝術的豐富性,以致成為被美國人稱為對“象牙之塔中的分析和理財手段的迷信”。

二、 中西管理思想原創中的現代價值

(一)中國傳統管理思想原創中的現代價值

中國的管理是以中華傳統管理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也是在總結中華管理實踐和理論探索基礎上形成的管理理論體系。中國傳統管理思想是深蘊于中國古代《周易》及儒、道、墨、法等眾家學說之中。如:《周易》中的“剛柔相濟”、“崇德廣業”;老子道家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孔子儒家的“修己安人”、“人民為本”;墨翟墨家的“兼愛”、“利人”;韓非法家的“唯法為治”;孫武兵家的“運籌定計”、“知人善任”、“應敵而變”;等等。如果我們對這些眾家學說中原創管理思想進行揚棄,便可從中提煉出許多具有現代價值的管理理念與思想。

1.從“人為政本”的原創管理理念中,窺視“以人為本”的現代價值

中國傳統管理哲學是以“人”為核心展開的。所謂“人”就是處于管理系統中的人。孔子日:“仁者,人也。”“仁者,愛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墨子日:“君,臣萌通約也。”孟子說:“民為貴”,又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見,早在2000年前,我國古代先哲們就提出了人本思想。不過,中國古代思想家強調的是“人為政本”,主要是從政府與官員的角度探討“人本”問題,帶有強烈的為國憂民的色彩。但在觀念層面上與當今新經濟時代所倡導的“人本主義”本質上相通。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本管理文化受到關注。因為它能夠調動全體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創造性和員工的最大價值,堅持了人本精神文化。

2.從“家國倫理”的原創管理理念中,透視“以德為先”的現代價值

中國古代家國同構,統治者或思想家都引天然的家庭倫理進入國家的治理,家庭的禮俗秩序被擴大為國家的統治秩序,因此十分強調一種自然而然的倫理。儒家曾提出了著名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命題,就是用管家的方法去管國的體現。從這一命題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邏輯起點是“修身”,即從自我管理開始,從社會細胞“家”開始,將管理行為建立在牢不可破的根基之上。“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也即先“安人”,先“修己”。“修己”與“安人”就是強調通過管理者的道德威望的感召和示范力,在無形中影響被管理者,從而使國家、社會與人際關系處于安穩相和之態中。這些就是“以德治國”,以德為先,達到治理社會之目的的現代管理文化理念。這也正適應了新管理的時代需求。

3.從“社會責任”的原創管理理念中,探尋“正己正人”的現代價值

中國哲學重視人的道德和行為的可塑性,認為一個人的成長是一個“正己”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獲得人們認同的過程。“正己”是“正人”要達到的目的,也是一個人承擔“社會責任”去管理社會,服務社會管理工作,即“正人”的前提。“正己正人”作為中國管理文化的本質特征,揭示了現代管理主體與管理客體之間的辯證關系。“正己正人”是對古今中外管理行為本質的高度概括,是激勵與服務積極行為的綜合體現,強調人自身行為的激勵與修養。“正人必先正己”,就是要求每一個管理者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為修養,然后從“正人”的角度出發,來控制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激勵環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夠持久地在一種激情昂揚的狀態下工作,使其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正是現代管理的要求。

(二)西方管理思想原創中的現代價值

1.從科學管理的原創中建立了管理科學的理論框架和概念

科學管理理論使管理從經驗上升到科學,并成為今天管理學發展的基礎。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成為管理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法約爾的《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的著名論著使其成為首位管理理論框架和概念的創立者;韋伯在其《經濟學與社會》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官僚模型”,奠定了現代行政管理科學研究的基礎。無論管理學如何發展,都離不開這三位管理大師管理思想的基本框架體系和概念范疇。

2 .從“人性假設”的原創中看到了現代“人本化”管理的理念

在西方科學管理的發展過程中,曾先后提出了“工具人”、“經濟人”、“社會人”、“復雜人”和“決策人”等等的各種關于人性的假設,從而揭示了人的經濟需要而至社會需要再到自我實現的需要。在今天強調以人為本,人本化趨勢日益突出的時候,我們仍需要人本化與科學化的統一,科學管理的這些人性假設理論成分仍具有現代科學的價值。

3.從行為科學的原創中揭示了現代管理文化的價值

梅奧等人的霍桑實驗,開始了人的行為理論研究。他們認為人的行為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社會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等。這些因素一起構成文化環境,深刻地影響著人和組織的行為目的和手段。現代企業管理,強調構建現代企業管理文化,通過科學的文化氛圍來影響人和組織的行為,就是行為科學的再現。

三、中西管理思想現代融合的價值意蘊:對企業戰略的影響

(一)西方管理思想:主導企業戰略的制定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企業崛起于上世紀80年代,和西方上百年的企業管理思想相比,我們只能當學生。在企業戰略規劃方面,我們同樣在模仿和學習西方。中國具有悠久的商業,然而傳統商業和現代企業相比,無論在經營理念、戰略決策、運營流程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距離,我們僅從戰略角度來加以說明。

現代企業的戰略是以企業使命和戰略目標為約束,推進企業發展,即按照發展方向和階段性目標來控制企業當前行為,這是西方戰略管理思想的核心。企業戰略設計是一個以企業使命為起點,也是終點的循環鏈:企業使命――業務組合――經營理念――目標體系――規則體制――程序方法――預算配置――戰略方案――行動計劃――實施控制――測度評價――企業使命。企業戰略根據不同時期的環境變化和戰略目標,來調整企業資源和能力,保證企業的協調發展。

中國企業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壯大,得益于借鑒了西方幾百年的管理思想精華,其中戰略制定的作用不容低估。一般來說,創業階段,戰略的重點是在資源、資金匱乏的情況下,處理好目前市場定位和未來競爭優勢的關系;成長階段,戰略的重點轉向產品差異化方面,需要解決市場擴張和成本優勢的問題;發展階段,戰略的重點又轉向品牌的再定位方向;企業在獲得大規模擴張和重組以后,則需要進行資源的整合和文化的融合。

中國企業為了應對市場、技術、產品和競爭對手的瞬息萬變,已經懂得并掌握了發展戰略的制定,并充分運用了西方管理思想,細化出更為詳盡的競爭戰略、營銷戰略、品牌戰略和融資戰略等子戰略。可是,為什么眾多的中國企業并沒有從自身制定的戰略中取得成功,反而屢屢失敗?是西方管理思想在中國水土不服,還是東方傳統文化與戰略的格格不入,導致企業戰略在實施中走樣變形?

(二)中國傳統管理思想:影響企業戰略的實施

企業的目的是贏利賺錢,我們需要的是持續贏利,而不僅僅是短期賺錢。這就需要制定戰略,戰略就是對未來的選擇,決定企業的方向。西方的管理思想為我們提供了制定戰略的正確思路和有效方法,但是戰略的真正實現只憑技術和方法是不夠的,還需要得到文化和環境的強大支持。恰恰是東方傳統文化的某些觀念,削弱了中國企業的執行能力。

以中華文明為代表的東方傳統文化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字面意思就是“無過無不及”,幾千年來則有多種闡釋,積極的解釋是合理、適度、平衡,消極的理解是平庸、保守、妥協。在戰略的執行過程中,求穩謹慎和安全保守的思想經常造成結果的不理想,因為富于冒險和承擔風險的精神才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進步動力。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中國只有偉大的企業家,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偉大企業。這說明了我們文化的又一個特征就是“人治大于法治”。西方企業注重的是組織結構、流程機制、市場細分等制度設計模式,中國企業依靠的是人際關系、人格信任、人品能力等人治管理方式,人治管理的影響嚴重地妨礙了企業組織功能的發揮。

西方社會基于契約式的組織形態和結構設計,與源于非契約化的信任關系和倫理關系的中國傳統文化經常出現矛盾,使得中國企業在戰略的執行上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正確的決策,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如果是錯誤的決定,可以通過執行過程中合理調整以減少損失。戰略制定要有理想性,但在執行的時候,如果不考慮到實際性,戰略的目標也是不容易實現的。

人類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國都誕生于東方,東方的傳統源遠流長,東方的文化博大精深。而資本主義社會最早卻出現在西方,西方的企業主宰世界,西方的管理奉為權威。中國企業戰略的制定和執行就像硬幣的兩面,而西方管理思想和東方傳統文化就是硬幣兩面上的圖案,只有協調、和諧、平衡,才能展現完美和圓滿。

任何戰略制定都存在著一個根本性矛盾,那就是在穩定性力量與變革性力量之間必須進行調和,一方面要保持業務專注,另一方面又要隨著環境變化進行調整和適應。中國企業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必須借助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精華,諸如系統論、概率論、博弈論等等研究成果,同時也要考慮東西方的文化差異,誠如曾仕強教授之言:“真理不在二者之一,卻存在于二者之中”。

(三)中西方管理思想的現代融合:決定了企業戰略的成敗

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跨文化管理成為我國理論界和企業界必須面對的―個重要課題。因此,探討中西方管理思想在企業管理中的現在價值,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融合東西方管理思想,迎接跨文化管理的挑戰。

管理大師明茨伯格說過:“戰略這個概念的基礎恰恰是穩定性,而不是變化。”中國企業要想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有效地執行制定好的戰略,就要善于在按照既定的戰略取向進行執行的同時,還要洞察隨時出現但真正重要的非連續性變化,這時候巧妙運用東方文化的智慧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是永遠不變――戰略的原則和目的不變,另一方面是隨時在變――戰略的模式和進程可以因時、因地、因人而調整。播種有時,收獲亦有時,協調好變化性與連續性,持續中有變化,變化中有持續,才能最終嘗到成功的果實。

21世紀面臨的重大難題,是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與分歧。對中國企業而言,其實就是西方管理思想和東方傳統文化的兼容和融合。西方管理思想的長處在于專業化和科學化,條理分明,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東方傳統文化的特色在于適應多變環境,應變及時,在動態中維持均衡。中國企業要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必須處理并解決好東西方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張文昌,于維英.西方管理思想發展史[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

[2] 水.東方管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3] 安銳 .論中西管理文化融合創新的趨同[J].西安: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3,(3).

[4] 張丹 .中外管理思想的演變對管理實踐的意義.長春: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09,(1).

[5] 郭福才.儒家人性化管理思想及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 南寧: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增刊).

[6] 劉建利.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起源、發展及啟示[J].北京:商場現代化,2009,(1).

[7] 趙 亮 .中國古典思想的現代詮釋[J].沈陽: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08,(5).

第8篇:中醫的相關知識范文

當代中學生成長路上的困惑和煩惱是什么?答案也許千差萬別,但角色概念的模糊無疑是最大的困惑和煩惱。有人說過,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最難認識的不是世界,也不是自然,而是自己。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只有認清了自己,厘清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將自己融入社會生活實際中,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找準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能力,展現自己的才華。每個人因所處的生活壞境不斷地變化,我們成長的角色必然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兒女;在學校,我們又成了老師的學生;在社會上,我們又成為公民……各種角色的迅速變化和交叉轉換對中學生來說是很難適應的。因此,從中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來看,認清自己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并準確地“扮演”這些角色其實就是健康成長、快樂成長的標志。

曾幾何時,社會上對于中學生的總體印象是:任性、自我、孤僻、缺乏擔當。不錯,作為獨生子女的青年學子,在蜜罐中長大,在家人“眾星捧月”的環境中生活,在所謂“張揚個性”的氛圍中交際,在以“我”為中心的社會環境中成長,在“尊重學生”的教育背景下求學,在“唯我獨尊”的環境中行事……這種先天的嬌貴和后天的溺愛使得中學生責任感不強,擔當意識差,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應承擔的責任。而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又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基礎,所以中學生只有認清成長道路上的角色與責任,并學會擔當,才能不斷進步,健康成長。成長是中學生生活的主題。在成長過程中學會擔當是這個生活主題所賦予的重要內容。中國人崇尚君子,在短短兩萬字的《論語》一書中,“君子”一詞竟出現了一百多次。而在《論語》勾勒的君子形象中,“擔當”總是最為關鍵的人格標準。古時候是這樣,當今社會也是如此。一個人來到世間,注定要參與到改變世界中去。你要么把世界變得好一點,要么把世界變得壞一點。而要把世界變得好一點,客觀上就要求我們秉承核心價值觀,在成長的征途上不斷樹立擔當意識。對當代中學生來說,在這個國家和民族充滿生機的時代,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發展與抵制同生的時代,每一個學子都應該有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為自己擔當的胸懷和勇氣。何謂“擔當”?擔當是一種態度,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行為。作為道德建設的基本元素之一,面對家庭、社會、民族、國家賦予的使命,不躲避、不推諉、不迷失、坦蕩蕩,此乃當代中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只有勇于擔當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發揮,才能在成長的途中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本屆大賽的總主題從成長開始,于擔當落筆。具體命名為:我成長 我擔當。

關于命題的具體要求

成長與擔當,對中學生而言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大題材。在符合大賽總主題相關構想的前提下,命題的空間應該是十分廣泛的。當代中學學習生活領域的一切題材都可以進入命題的視野。諸如生活體驗、未來展望、自然感悟、成長心得、心靈快意、人生世相、書海暢游、網絡海洋、故鄉情結、天地大美、文化傳承、修身養性、翰墨風云、城鄉之間、人情冷暖、社會經緯、創新發展、哲理禪思、批判現實、社會道義等無不納入其中。

為了讓學生有多種表達方式的選擇,命題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和想象空間,提示語和材料都要貼近學生生活和心理實際,以觸發學生的生活積累、閱讀積累和感悟積累。命題可分為命題、半命題、話題、材料等四類。要盡可能在命題中體現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要求,力求能與高考、中考作文的命題相呼應,又不拘泥于應試作文,通過命題體現作文大賽的特殊魅力和引領作用,體現出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的開放性和自由度,從而有助于中學生在作文大賽中“創意的個性的自由的表達”和“獨特的深刻的精彩的表達”。

第9篇:中醫的相關知識范文

關鍵詞:景區形象;感知價值;滿意;忠誠

旅游形象被定義為個人對地方(旅游地/景區)的總體感知或整體印象(Fakeye,Crompton,1991)。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對旅游地的主觀解釋,包括知覺和情感兩個因素(Moutinho,1987)。而旅游購買行為也是由知覺和評價因素組成,因而,可以認為旅游形象會影響旅游經歷的整體評價及之后的行為傾向。

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大量新建景區,加劇了旅游景區的相互競爭,越來越多的景區依賴于游客的重游,游客忠誠成為景區管理者關注的關鍵問題(Chi,Qu,2008)。Oppermann(2000)指出,在旅游研究中,在游客滿意方面已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對于景區游客忠誠的研究并沒有深入展開。

目前,國內外關于顧客忠誠的研究十分活躍,但研究對象主要集中于有形產品領域及其它服務行業,對于景區游客忠誠的研究相對較少。國內目前對于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誠的實證研究很少,在比較有代表性的兩項研究中(汪霞,梅虎,2006;黃福才,黃穎華,2007),研究者都是以城市為對象,沒有就微觀的景區層面展開深入研究,而對后者的關注具有更大的實踐意義。本文試圖通過實證研究,探討景區形象與游客感知價值、滿意和忠誠的關系。

1、文獻回顧與假設推演

1.1 景區形象

對景區形象的關注從最初的知覺視角已經擴展到知覺與情感相結合的視角。景區的知覺形象是人們對景區的特征或特性所擁有的信念與知識(Balogu,1999),而情感形象是指個人對景區的感情(Chen,2002)。Baloglu等(1997)認為從知覺和情感兩種視角理解景區形象要優于只憑借對景區的物質特性判斷的視角。然而大部分的研究都僅僅分析了景區形象的知覺成分,從知覺視角將景區形象解析為包括多個維度的變量(Fakeye,1991;EchOer,1993),包括自然環境、氛圍、文化遺產、基礎設施等維度。近幾年,Beedi和Martin(2004)開始從知覺與情感兩個角度來衡量景區形象。因此,景區形象應該是既包括景區特性的信念與知識,又包括游客對景區的情感的一個多維的概念。本研究采用知覺與情感相結合的綜合觀點。

Castro等(2007)認為景區形象影響游客的主觀感知、游后行為與目的地選擇。Crampon等(1993)發現游客對景區形象的感知越積極,越有可能將該景區作為備選方案。Fakeye等(1991)的研究證明,景區的形象越積極,人們的滿意度就越高。此外,目的地的形象還可能正面影響旅游者未來的重游意向(Court,Lupton,1997)。

基于以上文獻,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景區形象與游客的感知價值顯著正相關。

H2:景區形象與游客的重游傾向顯著正相關,旅游者感知的景區形象越好,其重游的傾向越強。

H3:景區形象與游客的滿意度顯著正相關,旅游者感知的景區形象越好,其滿意度越高。

1.2 景區游客忠誠

景區游客忠誠的概念來自于顧客忠誠。目前有關文獻中對顧客忠誠的定義主要有三種:(1)行為忠誠:以Jacoby等(1978)為代表,主要從重復購買行為的視角來理解忠誠,通過對顧客的購買比例、購買順序和購買可能性進行測評來度量顧客忠誠。(2)態度忠誠:以Ajgen等(1977)為代表,認為顧客忠誠應該是情感態度的忠誠,態度取向代表了顧客對產品和服務的積極傾向程度。(3)行為和態度相結合的忠誠:以Dick等(1994)為代表,認為真正的顧客忠誠應該是伴隨著較高的態度取向的重復購買行為。

Oppermann(2000)認為,由于旅游產品的特殊性、旅游動機的復雜性,以及旅游活動的實現會受到時間、距離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不應將旅游地的游客忠誠簡單地理解為重游行為。游客對于旅游地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取向,如正面口碑宣傳、推薦行為等均是情感忠誠的表現,在度量旅游地的游客忠誠時應予以考慮。

現有游客忠誠研究中,常用重游行為傾向來表示重游行為(Jang,Feng,2007)。Sheppd等(1988)做了行為傾向與行為關系的元研究,結果表明行為能夠由行為傾向合理預測。然而,行為傾向畢竟不同于實際行為,而且兩者之間的關系有可能較弱(Wind,Lemer,1979)。現有研究往往基于行為傾向在一定時間范圍內保持不變的假設。而在本文的研究訪談中,當問及是否有可能重游該景區時,大量受訪者表示近期不會重游,中遠期可能重游,即游客的重游傾向強度可能隨時間變化。Oppermann(2000)也指出現有研究幾乎沒有從時間維度考慮景區的重游傾向問題。

因此,本研究采用顧客忠誠的綜合觀點定義景區游客忠誠,認為游客忠誠應當包括行為忠誠與態度忠誠(推薦與口碑)兩個方面。沿用旅游研究習慣,用重游傾向代表重游行為,同時引入時間維度,把重游傾向進一步細分為近期(1年內)、中期(3年內)和遠期(5年內)重游傾向,因此,景區游客忠誠將有4個維度。這樣劃分,在理論上更能準確表達游客的重游行為,在實際工作中也為景區管理者營銷策略制定給出更明確的指向。

1.3 感知價值

感知價值即人們基于所感知的得失對產品或服務的效用作出的總體評價(Zeithaml,1988)。感知價值同樣是一個多維變量(Sweeney,2001)。本文采用的是單維的總體感知價值,即基于旅游的付出,對旅游活動所得的總體感知。

感知價值與滿意的關系,以及兩者在顧客忠誠中扮演的角色,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就感知價值與滿意的關系而言,有的研究認為價值相比顧客滿意屬于較高層次的概念,具有較為穩定的邏輯判斷,是顧客購后評價行為的結果(Bolton,Drew,1991),因此滿意是價值的前因,滿意是因,價值是果。更多的學者認為滿意能很好地預測未來的行為傾向,而顧客價值則是滿意的重要前因(Cronin et al.,2000)。Jones和Sasser(1995)的研究發現,企業要想讓顧客獲得持久性的滿意,唯一的方法就是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價值。從理論上來講,感知價值定義在買或不買的層次上,而滿意則是發生在購買之后的評判(Bolton,Drew,1991),因此,價值滿意因果鏈更具有說服力。 此外,由上述可知,顧客感知價值是對利得利失權衡的感知,顧客滿意則是一種情感上的反應,而感知是通過過程來觸感上的反應的,因此,可以認為感知價值是顧客滿意的重要前因(Neal,1999)。本研究采用價值滿意因果鏈的觀點。

在感知價值與忠誠的關系研究方面也產生了大量成果。如Neal(1999)指出,對顧客忠誠而言,顧客滿意是必要的,但只有價值才最終驅動忠誠。Cronin等(2000)認為感知價值能很好的預測消費者的滿意與行為傾向。Parasuraman等(2000)甚至認為,感知價值作為最重要的衡量競爭優勢的因素,是重要的行為預測因素及消費者滿意與忠誠的關鍵性的決定因素。Cronin等(2000)考查了體育觀戰、體育參與、娛樂業、快餐業、保健業和長途運輸業等六個行業,發現感知價值通過滿意間接影響行為傾向。

綜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4:游客的感知價值與游客的滿意顯著正相關。

H5:游客的感知價值與游客的景區忠誠顯著正相關。

1.4 滿意

滿意是游客比較了期望和實際體驗是否一致而產生的總體評價(Oliver,1980)。Dick等(1994)研究表明滿意是忠誠的第一影響因素,滿意往往引致忠誠。

許多學者在研究了顧客滿意和顧客忠誠之后,認為顧客滿意是顧客忠誠的第一個影響因素(Dick,Basu,1994;FomeU,1996)。但是,關于顧客滿意與顧客忠誠的關系并無定論。一種觀點認為,顧客滿意是顧客忠誠的直接前因,兩者是線性關系。Anderson和Sullivan(1993)針對瑞典顧客的研究發現,顧客滿意與重購意向有很高的相關性。科特勒(1996)指出維系顧客的關鍵是顧客滿意,一個高度滿意的顧客會忠誠于公司更久。另一種觀點認為顧客滿意與顧客忠誠關系復雜,兩者是非線性關系(Dick,1994)。如Oliver(1980)發現,當滿意度提高到一個關鍵的水平之上,重復購買將迅速增長;當滿意度下降到一個關鍵水平時,重復購買也同樣顯著下降。無論哪種觀點,滿意是忠誠的影響前因已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可。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6:游客滿意與景區游客忠誠顯著正相關。

國內對景區形象構建的定性研究較多,景區形象與游客重游意愿的實證研究也開始出現。卞顯紅(2005)討論了目的地形象與質量、滿意度及購后行為的關系,研究發現,目的地形象與滿意、重游行為及推薦都顯著正相關,但在兩個不同景區游客滿意與重游行為之間的正相關關系都沒有得到證實,這與國外多數研究結論不一致。或許作者采集的數據更適合價值決定論,但是作者并沒有引入價值變量。白凱等(2010)以西安曲江唐文化主題景區為例,考查了景區共生形象對游客重游意愿和口碑效應的影響,發現景區內同一主題共生景點旅游形象正向影響游客重游意愿及推薦意愿,而和游客口碑效應之間沒有明顯關系。

總體上,國內的實證研究相對比較薄弱,引入較多變量的綜合型研究模型缺乏(如白凱的文章實際上只研究了形象和忠誠兩個變量),尤其是在游客忠誠的研究中還沒有引入感知價值變量。在國外,忠誠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中存在著滿意決定論、價值決定論和滿意價值雙驅動理論,本研究擬采用更加綜合的視角,依據雙驅動理論,同時考慮滿意和感知價值對忠誠的影響。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研究框架如下:

2、研究過程

2.1 量表的開發與預試

初始量表一部分來自相關文獻,另一部分來自研究者與以下人員的深度訪談。由大連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10名大二學生組成了一個焦點小組,研究者首先與焦點小組成員進行了約1小時的訪談,然后在大連市老虎灘海洋公園出口處開展游客訪談(此時游客已經游覽完畢,便于獲取對景區評價的較真實的數據);整理訪談內容補充焦點小組的關鍵陳述,結合已有文獻中的量表,形成了初始量表。請20名大學生進行初始量表的填答,對有疑義之處作出相應的語義修訂,然后邀請6位旅游學、營銷學方向的教師及博士生對量表作進一步修訂,因而量表的內容效度良好。

量表采用Likert五分量表法,從1分(非常不同意/非常不愿意/非常不可能)到5分(非常同意/非常愿意/非常可能)。

景區形象的測試題項借鑒Beerli等(2004)和Chi等(2008)的研究,結合訪談補充,共15個題項,在量表預試后刪除3個題項,正式量表共12個題項;游客滿意的測試題項源于Oliver(1980)的研究,共3題;感知價值的測試題項源于Cronin等(2000)和黃福才等(2007),共3題;游客忠誠的測試題項源于Jang等(2007)和Oppermann(2000)的研究,并結合訪談進行了修訂,共12題。

預測試于2010年6月在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進行,共回收有效問卷227份,經統計分析并修正問卷后,形成正式問卷。

2.2 正式樣本與數據收集

本研究在2010年7月~10月間,篩選出遼寧省16個3A級以上景區展開實地調研。調研工作由課題組成員和接受過調研技術培訓的大連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大二學共同完成。共發放問卷1220份,回收后篩選有效問卷860份,其中人文景區樣本434份、自然景區樣本426份。樣本的采集地及分布如表l。

樣本的人口統計特征分布為:男47.4%、女52.6%;年齡在18歲以下6.2%、18~25歲52.8%、26~35歲27.6%、36~44歲8.4%、45~55歲2.5%、56歲以上2.5%;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8.5%、高中/中專23.6%、本科和專科61.9%、研究生及以上5.9%;職業結構中公務員8.0%、公司職員19.8%、個體經營者14.9%、自由職業者13.4%、教師6.9%、學生22.1.0%、離退休人員5.6%、無工作2.8%、其它8.3%;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36.0%、1001~2000元34.6%、2001―3000元19.5%、3001~5000元5.1%、5000元以上4.8%。總體上,樣本以18到35歲的年輕游客為主,占總樣本數的80.4%;受訪者受教育程度較高,大專以上學歷的占67.8%;中低收入游客比重大,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占到70.6%。由于調研在暑假期間,樣本中學生比例略微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樣本的代表性。

2.3 量表的檢驗

應用SPSS 13.0進行項目分析和信度檢驗,由表2可得,研究變量的克朗巴哈系數(cronbach’s Alpha)在O.702~0.913之間,大于0.7的推薦標準(Nunnedy,1978),說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同時,所有的問題的項目與總體的相關系數都大于推薦的0.35的標準(Nunnerly,1978),故所有題項予以保留。

本研究中,在做各分量表的因子分析時,KMO值均大于推薦的臨界值0.7,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黃芳銘,2005),因此,本研究量表基本滿足收斂效度的要求。 另外,如果題項間的相關系數小于任何一個因子的克朗巴哈系數,則認為量表具有區別效度。由表2可得,各題項的項目總體相關系數均小于相應因子的克朗巴哈系數,因而,量表具有區別效度。

為了獲得準確的評價尺度,應用驗證性因子分析來對由探測性因子分析建立的潛在結構進行驗證,主要通過模型的擬合優度指標來考察其與原始數據的擬合程度。由表2可得,各分量表的x2/df、GFI、AGFI、NFI、CFI、RMR、RMSEA等擬合指標都優于推薦值(黃芳銘,2005),表明研究數據與模型擬合良好。

3、研究結果

3.1 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

利用Lisrel8.70進行分析,采用最大概然法進行參數估計,結構方程中變量間的路徑關系檢驗如表3。

模型的擬合指標:x2/df=4.89,小于推薦值5;RMSEA=0.076,小于推薦值0.08;NFI=0.95、NNFI=0.94、CFI=0.96、RFI=0.93、IFI=0.96 GFI=0.96、AGFI=0.92,大于推薦值0.90;PNFI:0.64、PGFI=0.54,大于推薦值0.50;RMR=0.050,小于等于推薦值0.05;CN=227.76,大于推薦值200。即模型與數據擬合狀況良好。由表3可知,H1、H2、H3、H4和H6的路徑系數在0.01的水平上顯著(T值都大于1.96),H5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因而,除H5外,其它假設都得到支持。

由表3可知,景區形象與游客感知價值的標準化路徑系數是0.60,T值是10.97(p<0.01),說明景區形象越好,則游客感知價值越大,景區形象對感知價值具有顯著正面影響的假設得以驗證。同樣,游客感覺景區形象越好,對景區的總體評價就越高,滿意度也越高,本研究的假設3得以成立(標準化路徑系數0.20,T值3.07)。景區形象影響游客旅游的全過程,從旅游前的信息搜索、目的地選擇,到旅游中的體驗質量,再到旅游后的總體評價與行為傾向。景區形象越好,則游客傾向于稱贊并推薦該景區,其未來重游該景區的傾向也增強。景區形象與游客忠誠的標準化路徑關系是0.21,T值是3.40(p<0.01),說明景區形象對景區游客忠誠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對于假設4,感知價值對游客滿意有正面影響的假設得以支持(標準化路徑系數0.56,T值7.75)。從感知價值到忠誠的標準化路徑系數是0.029,T值是0.37(p>0.05),假設沒有得到驗證,與cronin(2000)等的研究結論一致。滿意到忠誠的標準化路徑系數是0.41,T值是5.56(p<0.01),表明游客的滿意度越高,推薦該景區傾向越強,未來的重游傾向也增強。

3.2 景區形象維度與景區忠誠維度的回歸分析

通過探測性因子分析,分別提取景區形象三個維度和游客忠誠四個維度,將景區形象三個維度分別命名為功能形象、可達形象和情感形象。功能形象是游客對景區提供的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功能的信念、知識與印象。可達形象是游客對景區的空間、時間可進入性及由景區安全、居民友好程度及社會環境等引起的心理可進人性的感知。情感形象是景區激發出的游客對景區的情感反應。然后對形象的各維度與忠誠各維度進行因果關系分析。

在做回歸分析之前,通過相關分析可知,景區形象各維度與忠誠各維度的相關系數均達到了顯著。由表4可得,回歸分析容忍度和Dw值都達到了相應的檢驗要求,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結果表明,景區的功能形象只與游客的近期重游傾向有顯著的因果關系;情感形象與近期、中期、遠期重游傾向及態度忠誠都有顯著的正向關系;而可達形象除了與近期重游關系不顯著外,與中期、遠期重游傾向及態度忠誠都有著顯著的正向關系。

4、結論

4.1 結論與討論

景區形象是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形成的對景區的整體認識和綜合印象,它既形成于到景區游覽之前的信息收集的過程,又形成于游覽的整個過程中。本研究證實了景區形象對于旅游評價及行為過程的積極影響。研究發現,游客對景區的感知形象越積極,則其對該景區游覽的評價越高,未來的重游傾向越強。景區形象不僅對游客忠誠有著直接的正面影響,而且還通過游客感知價值與游客滿意對游客忠誠有著間接的影響。

情感形象在形成游客忠誠中的作用最大。旅游消費過程中形成的積極的消費情感,往往能有助于游客產生對景區積極的態度。滿意度評價,從本質上也是基于期望的達成狀況而產生的情感上的反映,因而積極的景區情感形象,能夠促發游客做出對景區積極的情感反應,表現為向他人稱贊或推薦該景區,同時,其重游的傾向也增強。由于本研究調研的景區主要為4A及5A景區,景區的旅游接待設施良好,游客對景區接待設施優劣的差異的感知并不能促成游客的重游,因而,景區具有的良好的餐飲、住宿與旅游商品等功能形象對重游傾向作用不顯著。可達形象是游客感知到的空間上的可達性與心理上的可達性。研究發現,景區的可達形象并不能促使游客近期重游,但是在中遠期,景區可達性的增強,將加強游客的重游意愿。

4.2 景區經營的啟示

景區形象是形成游客滿意度與忠誠度的重要影響因素。良好的景區形象,能夠提高游客的景區體驗質量,增強游客的重游傾向,促成口碑效應。因而,景區形象的優化對于景區的營銷具有積極的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 一级成人黄色片 | 日日摸夜夜爽 | 日韩高清专区 |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 一级毛片国产 | 亚洲免费黄色网 | 国产精品动漫网站 | 国产一级视频播放 |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午夜 |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网址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蜜臂 | 亚洲欧美日本一区 | 国产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 啊用力太猛了啊好深视频免费 | 成人国产在线看不卡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 手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片 | 日本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去日本高清在线 | 日韩精品网 | 福利视频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 亚洲男人天堂网 | 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 视频 | 青青青青青操 | 夜夜爽8888免费视频 |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 亚洲 欧美 自拍 明星合成 | www.久草| 亚洲人成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 在线观看免费播放网址成人 | 日韩一级大片 |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 人人干干人人 | 免费看隐私男生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