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范文

現代高層建筑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高層建筑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代高層建筑設計

第1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建筑設計

目前,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人們的居住條件面臨很大的挑戰,怎樣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是建筑行業應重點思考的問題。高層建筑具有占地面積少、建筑面積大、造型特殊、集中化程度高的特點。正是這一特點,使得高層建筑在現代化大都市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高層建筑影響一座城市環境的平衡,集中注意高層建筑對環境質量的責任,對城市及周圍的影響,這和建筑本身的功能方案一樣,對設計者都是根本的問題。

1、高層建筑形象設計

許多建筑師認為,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要求應該受到迫切的關注,因為這些地方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相對嚴重,生活方式也是對全球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的最大威脅。而且,這些高密度的大型建筑由于與生態健康和生態設計相關,所以值得傾注更多的研究和努力。

高層建筑其體量巨大,往往給街道空間一種突然的壓迫感,使人感覺好像從一個大空間突然進入一個小空間。處在街道兩旁的高層建筑在設計時應該對其進行后退處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設計一個廣場空間,這個廣場空間就建筑本體來說起到了緩沖作用,并且是對建筑的場所標識;就城市空間而言,后退廣場在城市空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往往能成為城市的共享空間,使城市空間變化豐富。有的建筑師甚至直接設計成下沉式的廣場,不僅為公眾提供了一個舒適的安靜的休閑場所,而且使建筑塔樓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在高層建筑的功能布局中,強調土地的綜合利用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亦即在建筑功能布局時,把工作、居住、交通和其他服務設施結合起來綜合予以考慮,把人們能夠就近入學、就近工作、就近享用各種服務設施,縮短人們每天的出行距離,減少能耗。建設生態化城市人居環境,需要在滿足人們適度舒適的前提下,適當提高人口密度,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與此同時,亦有助于城市中心的復興,提高城市中心的活力。但是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局部地區過分密集,高層建筑對城市的許多負面影響大多是由于高層建筑的過分密集造成的。

2、高層建筑外部尺度設計的原則

高層建筑設計時,不能只單單重視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創造,而應以人的尺度為參考系數,充分考慮人觀察視點、視距、視角,和高層建筑使用親近度,從宏觀的城市環境到微觀的材料質感的設計都要創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層建筑的外部尺度分為五種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體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細部尺度。

2.1城市尺度

高層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機組成部分,因其體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點,對城市產生重大的影響。高層建筑對城市各構成要素也產生重大的影響,高層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確定,也應充分地考慮該城市尺度、傳統文化,不當的尺度會對城市產生不良的影響,改變了城市傳統的歷史文化,也改變了原來城市各構成要素之間有機協調的比例關系。

2.2整體尺度

建筑物的整體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高層建筑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的裙房、主體和頂部,也有些建筑在設計中加入了活躍元,以使整棟建筑造型生動活躍起來一個造型美的高層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處理了這幾個部分之間的尺度關系。

2.3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是指高層建筑臨街面的尺度對街道行人的視覺影響。為了保持街道空間及視覺的連續性,高層建筑臨街面應與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應。

2.4近人尺度

近人尺度是指高層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給人的感覺。這部分經常為使用者所接觸,也易被人們仔細觀察,也是人們對建筑直接感觸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設計應以人的尺度為參考系,不宜過大或過小,過大易使建筑缺少親近性,過小則減小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建筑猶如玩具。在近人尺度處理中,應特別注意建筑底層及入口的柱子、墻面的尺度劃分,檐口、門、窗及裝飾的處理,使其尺度感比以上幾個部分更細。

3、利用城市空間的建筑設計方法

3.1充分發揮入口廣場空間的作用

高層建筑由于其體量的巨大,往往給街道空間一種很大的壓迫感,這是因為高層建筑的巨大體量與狹小的街道之間的空間對比給人造成了強烈的空間反差,從而使人感覺壓抑。因此,處在街道兩旁體盤巨大的高層建筑,在規劃設計時一般會留出一定寬度的路邊廣場空間,而高層建筑的主體部分遠離街道,從而使街道的視覺空間得以擴寬,減小了高層建筑給人的壓迫感。這樣的廣場空間起到了很好的緩沖空間的作用;而且由于高層建筑的建筑面積遠遠超出其用地面積,容納的人員較多,出入口的人流、車流密度相對較大,后退出的廣場空間也起到緩解交通壓力的作用。

3.2高層建筑主體設計

對于一個城市而言,高層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經濟水平和發展程度。選擇合理的造型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全球資源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對建筑在環保、節能、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而高層建筑在這些方面沒有多少優勢,高能耗低產出的情況嚴重。在此情況下,綠色、生態、可持續建筑應運而生了。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內,包括由建材生產到建筑物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等系列過程,消耗最少地球資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筑物。目前高層建筑設計的―個重要主題就是要實現“綠色、生態、可持續”。

綠色建筑是―個廣泛的概念,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包括經濟和環境兩方面,有效利用現有資源并提出解決辦法,進一步改善環境。

生態建筑是盡可能利用建筑物當地的環境特色與相關的自然因素。比如地勢、氣候、陽光、空氣、水流,使之符合人類居住,并且降低各種不利于人類身心的任何環境因素作用。同時,盡可能不破壞當地環境因素循環.確保生態體系健全運行。

可持續建筑是指以可持續發展觀規劃的建筑,內容包括從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區域規模大小等。以及與它們有關的功能性、經濟性、社會文化和生態因素。

3.3巧妙的運用一些處理手法

高層建筑的塔樓部分雖然變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層部分卻可以進行一些巧妙的處理來豐富空間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層架空和入口縮進的手法。底層架空的處理手法是現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環境中爭取到寶貴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廣場和建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開放空間,給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時還可以改善人流、視覺擁擠的狀況,連通幾個主要的公共場所以增加城市空間的層次。高層建筑臨近城市道路布置時,入口空問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體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爭取基地面積的有效使用,緩解入口處空間局促的矛盾;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體設計、空間組織等方面形成新穎的構思,這種處理方式不僅空間層次豐富而且給人印象也深刻。

第2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 設計原理 尺度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高層建筑從出現到現在,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在這期間不斷的發展中,其風格是日新月異,功能也隨著現代建筑水平的提高而越來越先進和多元化,它不但使現代城市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多元空間,也讓城市的景觀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如何建造一個與城市充分融合的高層建筑,已成為建筑設計師們追求的最高目標。

1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設計原理

高層建筑的設計跟低層建筑有一定的不同,其設計需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不但要突出本身的功能和特點,更要從整個城市的大局出發,使其跟城市的文化、景觀等融為一體。

1.1宏觀尺度設計

從宏觀尺度來看,高層建筑是整個城市中比較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特別是城市的一些標志性高層建筑,往往對城市的整體景觀有著很大的影響。高層建筑的主體結構在設計時,必須處理好以下兩點:

首先,高層建筑要與城市的整體規劃相協調,做到有機的統一。在一個城市的輪廓線中,高層建筑屬于主要的結構,它極大地豐富了城市的輪廓線。城市的輪廓線有虛實之分,高層建筑的輪廓即是實的輪廓線,而各建筑物頂點之間用光滑曲線連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城市虛的輪廓線。高層建筑的設計必須與城市的整體規劃相一致,如果脫離了城市規劃,高層建筑將會孤立的存在于城市的大環境中,不但不利于城市輪廓線的視覺效果,還會影響到城市傳統的人文、史觀,會讓人有一種別扭、不舒服的感覺。城市,是人們生活、工作的地方,讓廣大的人民愉快的工作和生活是對城市的基本的要求。

其次,高層建筑在設計時,要做到與本區域的其他建筑相協調。各種建筑應該做到互相呼應,特別是同類型的高層建筑,最好在中間用其他類型的建筑間開,做到錯落有序、統一、協調;高層建筑的頂部要盡量減少雷同,以保持城市輪廓線的優美感。

1.2微觀尺度設計

和諧社會需要的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包括建筑特別是高層建筑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高層建筑的和諧,指的是高層建筑在設計時,不能只片面追求建筑本身的立體造型的創造,而必須立足于以人為本的原則,以人的觀察視角、視點、視距等尺度為參考系數,設計好高層建筑的使用親近度,使人與高層建筑和睦而協調。微觀尺度方面應把握好以下兩點:

一是整體尺度的設計。高層建筑雖然是由許許多多的部分組成的,但裙房、主體、頂部卻是其最基本的組成部份,必不可少。高層建筑各結構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均衡性,一個結構均衡、勻稱的高層建筑體,就是在充分理解并科學、合理地運用比例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手段調節人們的實際感受,使人和高層建筑體之間呈現出一種自然而和諧的效果。一座成功的高層建筑,必須合乎以下兩點:⑴結構單元的比例必須合理而協調,能最大程度上符合人的視覺感受,使人們容易接受。⑵高層建筑中各部分之間應該富有層次感。高層建筑各部分應在整體結構的基礎上,使其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的比例與整體比例相配,使得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主次分明,層次鮮明并產生強烈的統一性和協調性。

二是細部尺度的設計。細部尺度是指高層建筑中各細小單元的尺度,主要是指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質感。在高層建筑設計中,成功的整體造型需要通過各立面的細部來烘托、渲染,同時又對立面的細部有整體上的制約。高層建筑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各種建筑材料不同的質感,來塑造、表現高層建筑各種不同的視覺效果,使每個人在面對高層建筑,甚至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視覺感受都有所不同。

2高層建筑配套設施的設計原理

2.1防火設計

防火設計關系到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其基本原則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確保疏散通道的暢通和安全。在疏散通道的設計上,要有足夠的采光設施或照明系統,要保證在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能夠做到安全、暢通、快速的疏散人員,以避免踩踏等二次傷害的發生。

其次,消防給水系統的設計要確保兩個足夠:足夠的消防用水量和足夠的消防用水壓力。足夠的消防用水量,不只是用來直接滅火,更重要的是用來使增壓系統正常工作。消防水的壓力是通過水箱的高度來實現的,在水箱設置的高度不夠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設置增壓泵來保證足夠的消防壓力。

再次,各種消防器械和設施的分布要合理,消防栓的位置應該能夠確保每一層樓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必須有兩個以上的消防栓的水槍可以同時到達。

最后,消防器械和疏散通道必須做到安全的隔離,以便于發生火災時,人員的疏散和火情的控制、消除能夠同時進行,互不干擾。可以在樓層的正常通道和安全通道之間設置防火門或防火閘,在發生火災時將火災區跟疏散區隔離開來。

2.2 抗風設計

風對高層建筑的安全穩定影響較大,因此應重視抗風設計。風對高層建筑的主要破壞形式是使結構損壞和倒塌,所以在進行抗風設計時應使建筑外形有利于抗風和保證足夠的結構強度,為此應進行全面細致的計算。

2.3 電氣的設計

①、消防電源與配電。消防電源除了使用正常的配電電源外,還必須配有一個備用的電源,以便在因火災而使正常電源發生故障的情況下,能夠快速使用后備電源。一般都是配置一套柴油發電機組當做后備電源。

②、電梯。電梯的主要功能就是使高層建筑的用戶能夠安全、快捷的出行。既要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還要保證使用的安全。電梯的供電電源也必須有兩套:一個是正常供電系統,另一個備用供電系統。

③、應急照明。高層建筑的應急照明主要是在因發生火災或其他災害而正常照明電源又中斷的情況下啟用。應急照明的設計安裝要做到合理化、人性化,主要是安裝在安全疏散通道、變電配電室、自備發電機室、消防器械放置處、樓的頂棚、電梯門口、防火門和防火閘等地方。

2.4 防雷的設計

現代社會中,家庭日用電器越來越多,網絡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大量的電氣設備和網絡系統如果受到雷擊,將會造成相當大的損失。高層建筑由于比一般的建筑物都要高,遭受雷擊的機率也大大增加,因此,防雷系統的設計對高層建筑就尤為重要。

高層建筑的防雷設計應當遵循以下四大原則:首先,高層建筑的防雷系統應當遵循綜合治理的原則,充分利用高層建筑物中的鋼筋結構特點,統一設計好防雷設施,進行統一防護,綜合治理。其次,高層建筑的防雷系統應當遵循整體防御的原則。把高層建筑所有的防雷部位作為一個整體,利用高層建筑中的鋼筋結構,把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網等裝設在在頂端和其他易受雷擊的地方。再次,高層建筑的防雷系統應當遵循多重保護的原則。除了利用整個鋼筋混凝土的基礎作接地裝置外,為了防止靜電感應產生火花,高層建筑內的金屬物體和突出屋面的金屬物也要進行接地保護。

3 結論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高層建筑為現代城市帶來更大的立體空間,大大美化了城市的景觀,使城市變得更加多姿多彩,但也會影響到城市的平衡與和諧。所以應從高層建筑的設計抓起,不但要設計好建筑自身功能,同時也要處理好高層建筑跟城市環境的關系,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景觀和人文環境。

參考文獻:

第3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范文

關鍵詞:建筑設計 ,設計原理 ,注意問題

Abstract: toda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rapid, high-rise building with around, such buildings often by imposing manner and majestic huge volume, give a person with visual impact, and at the same time, also reflected a the city's prosperity degree and modernization degree, the desig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not only simple sense of design, and should make the function and econom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bove builder, this paper building design and some point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design princi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高層建筑迄今為止已經有了百年的歷史,在這百年之中,其風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功能也是越來越先進,如何最高效、安全的進行高層建筑建設,成為了施工者們共同探討的一個話題。所以,筆者就進一步完善高層建筑設計工作,作出了如下分析:

1 高層建筑設計原理

1.1 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時,不能只單單重視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創造,而應以人的尺度為參考系數,充分考慮人觀察視點視距視角,和高層建筑使用親近度,從宏觀的城市環境到微觀的材料質感的設計都要創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層建筑的外部尺度分為五種主要尺度: 城 市尺度、整體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細部尺度。

城市尺度

高層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機組成部分,因其體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點,對城市產生重大的影響。

高層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確定,也應充分地考慮該城市尺度、傳統文化,不當的尺度會對城市產生不良的影響,改變了城市傳統的歷史文化,也改變了原來城市各構成要素之間有機協調的比例關系,面對一棟建筑物時,人的本能渴望是能把握該棟建筑物的秩序或規律,如果得到這一點,就會認為這一建筑物容易理解和掌握,若不能得到這一點,人對該建筑物的感知就會是一些毫無意義的混亂和不安。因此,建筑物的整體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設計時要注意下面的兩點:

高層建筑中各部分細部尺度應有層次性。高層建筑各部分細部

尺度的劃分是建立在整體尺度的基礎上的,各個主要部分應有更細的

劃分,尺度具有等級性,才能使各個部分造型構成豐富、尺度等級最高部分為高層建筑的某一整個部分,最低部分通常采用層高開間的尺寸窗戶陽臺等,這些為人們所熟知的尺寸,使人們觀察該建筑時很容易把握該部分的尺度大小,一般在最高和最低等級之間。還有個尺度等級,也不易過多,太多易使建筑造型復雜而難以把握。

1.2 高層建筑外部尺度設計的原則

建筑與城市環境在尺度的統一。注意高層建筑布置對城市輪廓線的影響,因為在城市輪廓線的組織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別是高層建筑,因而它的布置應遵行有機統一的原則進行布置:同一高層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高層建筑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城市尺度整體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細部尺度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設計中要遵守尺度的統一性,不能把幾種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證高層建筑物與城市之間、整體與局部之間、局部與局部之間及與人之間保持良好的有機統一高層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須有可識別性。高層建筑物上要有一些局部形象尺度,能使人把握其整體大小,除此之外,也可用一些屋檐臺階柱子樓梯等來表示建筑物的體量。

2 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2.1防火的問題

總體布局要保證暢通安全。在樓道的設計上要保證人員的流動暢通,便于緊急情況時人員的疏散 有采光設施或者照明系統,讓人員在疏散中能保證安全快速的撤離,已避免發生踩踏等其他傷害。合理進行防火分區。在高層建筑的樓道內消防器械,疏散通道必須合理的分區,做到在火災發生時,可以及時的采用滅火措施和人員疏散。消火栓的位置應保證同層任何部分由兩個消防栓的水槍同時到達。

做好建筑物室內外消防給水系統的設計,保證足夠的消防用水量

和最不利點的滅火設備所需的水壓,水箱設置高度不夠而設置增壓系,水箱的消防儲水量單單對直接滅火而言,其意義幾乎為零 當然為了使增壓系統正常工作,水箱的消防儲量仍然是必須的。消防水池容量越大越好越安全這種觀點是片面的。超規范設置談不上經濟合理,水質也難以保證。

2.2 抗風的問題

預測到建筑物附近的氣流情況以及建筑物所發生的性狀 結構不穩定破壞,疲勞破壞,過份變形而發生的屈服,圍護結構的嚴重破壞都可以引起高層建筑的安全隱患。風災損壞的主要形態之一是工程結構的損壞和倒塌,因此,工程抗風設計計算的合理和全面與否是工程安全的重要關鍵,抗風設計也是工程結構中的重要研究課題。

2.3電氣的問題

消防電源與配電 高層建筑要求兩路供電,供電電源必須是來自于兩個不同的發電廠保證一個要時有遇到問題或者突發事件另一個也可以正常工作,從而確保建筑的正常運行。在條件受限的情況下,供電電源也可能來自于兩個不同的區域變電站,或者一個電源來自于區域變電所而另一個是自備的發電設備應急照明,當高層發生火災及其它災害故障時,導致正常照明系統中斷而啟用的照明,也稱事故照明,應急照明的安裝要合理人性化,滿足疏散通道的照明要求。

2.4 電梯

電梯在設計中要保證位置合理,讓電梯的運行中的噪音不要打擾用戶的正常生活。電梯的最大載荷也要根據居住結構作相應的調整,保證居住者在平時能方便的出行。電梯在遇到緊急情況是要有方便快捷的方法使人迅速撤離。為了保證電梯正常而安全的運行,以利于救人滅火。對此還要考慮排水設施、消防泵房、變配電站、柴油發電機放常常要設于高層建筑的地下室,如火地下室積水甚至被淹,滅火將從何談起。所以地下室排水與電梯井底排水時同等重要的電梯的供電系統要有兩套,一套是正常供電系統,另一套時當有緊急情況是自備發電供電以保證電梯的正常運行。

2.5 排煙的問題

高層的火災事故中,絕大多數的人員傷亡都是因煙氣窒息中毒,在不具備自然排風條件的封閉樓梯間要設計在樓梯入口處設置陽臺或者凹廊。保證在發生火災時能排除煙,降低人員的傷亡。現在設計中為了提高使用面積,采取消防電梯與居住用電梯合用,消防電梯前室與防煙樓梯前室合用,采用常閉防火門。

2.6 防雷擊的問題

高層建筑防雷系統應該按照綜合治理,整體防御,突出重點,多重保護的原則,充分利用高層建筑物的結構,將防雷措施做好,進行治理。找齊高層建筑物的頂端和其他易受雷擊的部位裝設避雷針或者避雷帶避雷網。利用結構中的主鋼筋作引下線,利用整個鋼筋混凝土基礎作接地裝置。在建筑物周圍用扁鋼做避雷帶。為了防止靜電感應產生火花,建筑物內的金屬物體和突出屋面的金屬物均要接地。

結束語:在一座城市里,高層建筑往往是代表了城市形象,城市特征的建筑,因此,高層建筑必須要設計的優秀,只有以公眾利益為目標去修建這個建筑,設計出的建筑才能適合人們的環境和生活,才能一直健康、迅速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鄒一揮現代高層建筑設計[J]華中建筑, 2005(4 )

第4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范文

關鍵詞: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要點,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U208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隨著現在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占領了城市中大多數的面積,已成為每個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使得人們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城市空間的和諧統一,同時還能夠擁有更多的土地用來搞綠化,充分利用土地,使得城市變得更加賞心悅目。一個優秀的高層建筑設計不僅要考慮城市空間的和諧性,還要充分考慮使用者的需求,使高層建筑成為城市中最亮麗的景觀,我們只有保持城市與高層建筑的協調發展,才能加快城市化的步伐,保證城市健康發展。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問題。一些高層建筑不走群眾路線,鶴立雞群,使人們產生了畏懼感與距離感。交通問題也是讓人頭疼的一個問題,這使得高層建筑的建造如何才能符合城市發展已經成為了現在城市設計建造過程中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

1 高層建筑設計原理

高層建筑的設計興建,只單純考慮建筑物自身的建設尺度遠遠不夠,高層建筑是人為設計、為人服務的城市建設項目,因此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應該是高層建筑設計的根本要求。應充分考慮人們對高層建筑的視覺觀感、親近感等要求,把冰冷的混凝土鋼筋水泥建造的高樓大廈真正的變成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有親切感和實用感。注重全面建設尺度的考量計劃,如環境尺度、建筑整體尺度以及近人尺度三個主要方面的考量。環境尺度,包括考慮高層建筑所處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大小、周圍街道尺度環境、建筑物的輪廓設計要求等,要根據具體的環境比例安排高層的建設; 建筑整體尺度,包括高層建筑的各個組成部分,如樓層主體、頂部結構等各部門的比例協調統一等注意相對尺度,而且要注意高層建筑中細節部分的層次要求。近人尺度,其實是人們對高層建筑的一個整體感官把握,注重人為感覺、使用價值和審美要求,設計尺度應參考多數人的尺度系數與之成為相應比例,特別是人們接觸到的細節部分如臺階、門、窗、陽臺、柱子、裝飾等尺度的處理。只有從環境、建筑、人這三個方面充分考慮才能促成三者之間的和諧平衡。

2 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要點的幾個問題

2. 1 防火

高層建筑整體布局結構繁瑣復雜,而且高層人口居住較為密集,因此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防火問題應充分考慮到。防火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防煙,煙霧窒息導致的傷害遠大于明火的傷害,因此在高層設計時也要充分考慮煙霧的排放,樓梯設置位置考慮通風條件,設計陽臺、窗戶、凹廊等增加排煙保證通風。首先是人群疏散通道的設計要求,走廊、樓梯通道要保證暢通安全便于疏散。有采光、照明設備要保證正常工作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并且要注意進行防火區的劃分。其次是消防設施的配備,設計時要將建筑物室內、外消防給水系統設計到位,滅火器、消火栓的位置安排要科學合理。

2. 2 抗風

高層建筑因為其高度比較高,不穩定性很大,很容易受環境氣流的影響。在設計高層建筑輪廓時要考慮風向、風流的作用力。設計科學合理的結構盡量保護建筑物的結構穩定和牢固。將抗風設計考慮到高層的建筑結構設計中去充分分析和研究這一重要課題。

2. 3 電氣

高層建筑的用電包括樓層配電、消防電源、應急照明以及電梯的用電。其中樓層配電是基本的設計要求,要保證配電線路的科學合理安排; 消防電源作為緊急情況下必要的設施,應該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給予充分考慮,作為緊急電源要與基礎供電電源分屬兩個不同區域的供電所,保證基礎用電停止時消防用電正常使用; 應急照明系統用電包括樓梯通道路線指示牌電源的供給、消防照明設備的使用等,要保證應急照明系統的科學合理設置,便于疏散人群保證安全; 電梯的用電,高層建筑設計電梯的設置是基本配備,要根據樓層居民人口數量來選擇相對荷載量的電梯,電梯的安裝也要選擇便捷、安全的位置,為了保證停電時電梯的運轉正常,電梯的電源也要相對獨立便于居民生活。

2. 4 防雷

高層建筑的高度和結構集中度較高,容易受到雷擊。因此高層建筑設計中對于防雷的設計要求比較重要,常見的避雷設施有在易受雷擊的部位和建筑的頂端位置安裝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注意接地裝置的設置。建筑物結構中含有的金屬物體和閣樓等部位帶有的金屬物體都要進行接地處理,從而防止高層建筑受到雷擊災害。

2.5 排煙的問題

根據這么多年來高層火災事故的調查表明,在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所導致的傷亡事故中,多數都是因為煙氣窒息或是中毒。這主要是目前在很大一部分高層設計中,為了有效的提高使用面積,從而取消消防電梯的設計,而與居住用電梯合二為一進行使用,在不具備自然排風條件的樓梯間也沒有在入口處設計出陽臺或是凹廊而增加排煙,為了有效的節省面積,消防電梯前室與防煙樓梯前室合用的情況也特別多,同時在高層建筑中防火門處于經常性的關閉狀態。

2.6 生活垃圾處理

高層建筑居住人口多,生活垃圾種類多樣、數量龐大,生活垃圾的產生成為高層建筑設計應該考慮的一大民生因素。如在指定地方設置垃圾收集區域,及時清理垃圾并做好清潔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環境的優美。

3 高層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3. 1 智能實用性

智能化高層建筑正順應了這一趨勢,其具備以下特點:

1) 生活舒適性。

綠化、除噪、自然光及其他生活環境條件達到高質量,使人們在生活中感覺更為舒適。

2) 便捷高效性。

智能化的生活網絡控制,不僅提高了生活便捷性,也為都市化辦公手段節省人力、物力、空間、時間、支出等,提供了便于管理的通信、決策等一系列高效化工作水平。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改革創新,都成為高層建筑設計發展的必要條件。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的要求,利用高科技設計更為便捷的智能化控制的家居工作空間成為時代趨勢。對生活空間和辦公組織機構的變更,以及辦公資源、網絡功能、辦公設備的變化和改革更具有時代性。

3) 安全性。

高水平的科技管理生活、辦公,利用智能網絡控制,便于人身、財產的安全保護更為可靠。

3. 2 節能環保性

高層建筑設計規劃中,對節能環保元素的應用也應予以重視。一方面,選擇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都較為優秀的位置建設,例如考慮交通便捷性、空氣環境質量好、采光照明好等條件來規劃。另一方面建筑節能設計要貫穿建筑規劃設計,合理應用環保技術,如太陽能電池板、地熱設計、雨水回收系統等先進技術,以便形成系統的高層建筑節能體系,營造能耗低、環境舒適的居住環境。對空間的利用也要把握節能環保,充分考慮高層建筑的空間占用,科學合理的進行利用。

3. 3 欣賞價值性

隨著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對審美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高層建筑不再應該是一棟棟冰冷的鋼筋混凝土,應該給人們提供使用便捷的同時帶來相對應的視覺享受。設計既實用又環保并有欣賞價值的高層建筑,其實也是對城市空間環境的一種點綴。例如上海的東方明珠、深圳的小蠻腰、臺北的 101 大廈這樣的地標性建筑,不僅能為城市帶來旅游資源,而且還能推動城市的全方位發展。

4 結語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要求度越來越高,高層建筑對環境影響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廣大設計者所重視,一般情況下大多會被人們忽視,引起能源損耗,對企業的收入造成影響,增加了企業的支出。在設計過程中更注重高層建筑對城市環境的平衡性和質量的影響,所以在設計時要以創造出適宜的城市空間為依托,從而將高層建筑的設計向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對無功功率因數補償的分析和討論,了解到了無功補償對于供配電系統的重要性,所以在電氣設計中一定要對設備與系統進行有意識無功補償,相信這也是未來高層建筑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沈恒冰,郭 晶,龔子駿. 淺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要點及發展趨勢[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 9) :203.

[2] 梁 凱. 淺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J]. 電子制作,2013( 13) :224-248

第5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綠色生態;生態設計;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

Abstract: The green ecologically-safe building design already became the modern high-rise construction design one kind of tidal current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author many year architectural design practice, elaborated in detail the modern city green ecotype high-rise construction design idea and the concrete mentality, and unify the example, searched from the multi-aspects to the green ecotype high-rise construction design main point analyzes carries on searched analyzes and explained.

Keywords:high-rise construction;green ecology;ecology design;architectural desig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TU24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0)08-0154-03

1概述

高層建筑發展到今天已成為業內外人士爭論的焦點,因為高層建筑在施工建造過程中的確消耗大量的資源和材料,在運行過程中也耗費大量的能源并排出大量的廢棄物,從節能的角度存在較大的弊端。但是在當前土地資源緊缺情況下,因為高層建筑占地更少,可以節省更多空間進行綠化,并改善城市環境,尤其是高層建筑在城市的標志性和象征性使人們對它難以忘懷,它的作用是其它建筑形式無法取代的,因此,有利的一面也相當明顯。

因此,當今高層建筑創作中技術表現的一種傾向,就是生態環保觀念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介入,高層建筑設計開始“綠色”化,許多建筑師都在以各種方法嘗試著將“綠色”技術運用到建筑設計之中。日光反射材料、光控遮陽構件及各種新奇的控制陽光輻射和熱量進入的外墻做法,不但有效地起到節能功效,而且還增添了建筑外觀的魅力,給人以強烈的“科技感”。

應當指出,這種技術表現并不是簡單地利用人工設備和各種新型材料去建筑一個“綠色”建筑,而是運用生態學的原理,以高信息、低能耗,可循環性和自調節性的設計理念去創造一個節能的系統,通過“技術性思維”來改變傳統的設計觀念。事實上,當今城市的高層建筑,不論其外在表象的價值取向如何,也不論其從屬于哪一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尋求通過技術表現的手段,去表達信息社會的審美意象,利用新材料和新技術去體現時代感。因此,綠色生態建筑設計已然成為現代高層建筑設計的一種潮流和發展趨勢。

2 綠色生態型高層建筑設計理念

筆者認為,所謂綠色生態型高層建筑設計是充分利用環境和資源所提供的條件,將生態策略應用到建筑設計中,采取相應的建筑技術和措施,創造出符合生態規律的建筑形態,從而創造一種嶄新的、健康的、富于生氣的辦公或居住的建筑模式。因此,現代城市綠色生態型建筑設計應具備以下設計理念:

2.1舒適化的設計理念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人們對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品質要求也逐步提高,關注建筑功能的舒適性,以改善人們的生活工作環境,提高人們的生命質量成為建筑智能化的主要發展方向。高質量和高效率建筑環境的創造,始終應當是建筑創作的目標。當代建筑學、生態學及其它科學技術成果的綜合,為建筑創作提供了新的設計思維。健康舒適的環境概念是指:優良的空氣質量,優良的溫濕度環境,優良的光、視線環境,優良的聲環境;應對的建筑設計方法:使用對人體健康無害的材料,減少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使用,對危害人體健康的有害輻射、電波、氣體的有效抑制,充足的空調換氣,對環境溫濕度的自動控制,充足合理的桌面照度,防止建筑間的對視以及室內尷尬通視,建筑防噪聲干擾,吸聲材料的應用等等。

2.2運用自然體系設計理念

高層建筑設計中運用自然體系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和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風,創造一個健康、舒適的人工環境。陽光和空氣始終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但照明和空調人工技術的普及和發展,使得自然體系的運用受到忽視,同時也對建筑環境產生了負面的影響。人們如果長期處于人工環境中易出現“病態建筑綜合癥”及“建筑關聯癥”,如疲勞、頭痛、全身不適、皮膚及黏膜干燥等等。因此,在現代高層建筑設計中,應注重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與高新技術手段的結合。自然通風可利用現代空氣動力學原理,采用風壓與熱壓及二者結合等多種途徑實現;在自然采光方面,保證良好的光環境同時,為避免直射眩光和過量的輻射熱,可采取多種創新方式。

2.3自我調節“生命體特征”理念

從高層建筑的“生命周期”來看,從決策過程設計過程建造過程使用過程拆除過程,表現出類似生命體的那樣的產生、生長、成熟和衰亡的過程。同所有生命體一樣,高層建筑應當具備自我調節和組織能力以利于自身整體功能的完善。這種自調節一方面是指建筑具有調節自身采光、通風、溫度和濕度等的能力,另一方面建筑又應具有自我凈化能力,盡量減少自身污染物的排放,包括污水、廢氣、噪音等。

3 綠色生態型高層建筑設計思路

誠然,建立生態的建筑系統是一項綜合的復雜的任務,實際上,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統一,一直都是建筑師探討的課題。因此,在生態設計理念下,建筑設計時應注重營造完整的生態系統,注重建筑與自然生態的平衡,同時最大限度考慮建筑節能,具體思路如下:

3.1注重生態型高層建筑空間組合設計

高層建筑空間設計,要綜合考慮到建筑空間的組合,庭院空間利用,工作場所的布局特征和空間的經濟性問題。而生態設計要求空間分區應進一步考慮節能和舒適度的需求。建筑內部不同的空間對溫度、自然光和景觀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普通辦公室對溫度要求苛刻,其次是會議室和多功能廳,門廳、走道和樓梯交往空間等對溫度的要求相對較低。因此交往空間可以作為內外環境的緩沖區,它的設定溫度可以更接近室外,從而形成了室內外溫差的梯度轉換。這不但可以優化能源消耗,亦能減輕人們對室內外劇烈的溫度變化造成的不適感。

生態設計對傳統設計實踐的發展是:從功能分區、動靜分區進一步擴展到光、氣、舒適度的環境緩沖分區。生態化設計在確定交通核位置時,不僅僅出于經濟性和結構均勻性的考慮,也出于熱工效應和環境舒適性的考慮。最有效的平面空間布置是東西向雙核,南北為主朝向的模式。這樣,電梯廳、樓梯和衛生間有了自然的采光和通風及朝外的視野。

由英國著名建筑師福斯特設計的德國法蘭克福商業銀行在這方面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該建筑共53層,高達300m,建筑被劃分為4個組,每組包括12層的單元――“辦公村”,每個“辦公村”都有一個4層高的空中花園,共有9個。建筑平面呈三角形,3個核(由電梯間和樓梯及服務設備組成)構成的3個巨型柱布置在三個角上,巨型柱之問架設空腹拱梁,形成3條無柱辦公空間,其間圍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個大煙囪。為了發揮其煙囪效應,組織好辦公空間的自然通風,經風洞試驗后,在3條辦公空間中分別設置了多個空中花園。這些空中花園分布在3個方向的不同標高上,成為“煙囪”的進、出風口,有效地組織了辦公空間自然通風。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納陽光,創造良好的視野,同時又可減少對北鄰建筑的遮擋。因此,大廈被冠以“生態之塔”、“帶有空中花園的能量攪拌器”的美稱。

3.2強調建筑物結構體系的生態化

人類的建筑活動自古以來就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涉及生態問題,人類文明是在模仿自然和適應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起來的,因此建筑創作需要不斷地從自然界中汲取靈感。建筑結構形態對自然界的模仿不僅蘊含著高超的技術含量,而且還體現出極富張力的美學特性,采用與生長環境相適應的結構是最佳的結構形式。

1)樹的結構形式:根、樹干、樹枝組成的支撐體系,不但可以支撐起植物的重量,抵抗水平荷載,以最合理的方式傳遞力,同時,還保證了植物的健康成長,在錯落有致的樹枝、樹桿間保證每個部分充足的日照。樹的形式一直在被不斷地反復探索。如西班牙建筑師卡拉特拉瓦追求的是運用理性的手段傳達出結構的動勢,他設計的加拿大多倫多BCE文化廣場中庭采用優雅的剛結構,他通過模擬樹干分叉的生長肌理,創造出兩邊的支柱與頂棚的弧形肋架。結構構件傳力的特點通過特定的樹形組合被清晰地表達出來。使觀賞者憑借著常識和經驗,可以自然而然地產生這種類比的心理。

2)竹的結構形式:竹子具有外直中空、勁節挺拔的外形。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來說,竹子直徑與高度之比如此懸殊,而能在勁風中不屈不撓,原因是其中空和節段的結構。李祖源把從竹子“節節相生之形”“空為大川的竹之本質”應用到101大樓設計中。101大樓由8層段組成,外形似塔,更似節節相生的竹子。正如“中空”的竹節,大樓內部挑空處理,使其結構可承受2500年回歸周期的大地震,并可承受17級60m/s以上的風速。

3.3做好建筑物的“表皮”生態設計

“建筑表皮”是指具有改變建筑室內外物理環境功能的建筑護結構,包括外墻、屋面和底層架空的樓板以及與其共同作用改變建筑室內外物理環境的附屬構件,如遮陽設施、表面綠化等。建筑表皮作為內外空間的轉換介質,通過室內外物質、能量、信息等交流對物理環境因子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和轉換等作用,不同程度地改變建筑室內外物理環境的品質。建筑表皮所使用的材料及其構造方式不同,會對室內外聲、光、熱等物理環境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傳統的建筑設計多關注表皮的裝飾功能、視野以及表面視覺機理等的建筑學因素。而具有生態環境的建筑設計也會同時關注表皮的控制和支撐功能:關注太陽輻射熱、自然光、風、人的生理舒適度、煙霧和有機化合物氣體的污染等要素。

2003年在托馬斯?赫爾佐格設計完成的德國建筑工業養老金基金會辦公樓中,片狀金屬板在立面上的應用是該設計的一個特征。其建筑表皮不僅注重形式上的美感,并且能起到采光和遮陽的作用。在建筑北面,這些金屬板可將頂光反射到房間內部,在南立面,設計了一個近似鐮刀形的調節裝置。正是這個精致的可調節構件協調好建筑表皮遮陽與采光的關系,它可在陰天時將天空擴散光反射到室內;而當陽光照射時,構件則轉到垂直方向的遮陽板的位置上起到遮陽作用。

3.4在建筑形態設計時應著重考慮生態與節能

綠色生態型辦公建筑的形體應該是有利節能的。建筑師熟悉建筑形體系數與能量損失的關系。球體的形體系數最小,其次是圓柱體,再次是方柱體。形體系數是影響建筑熱量得失的重要因素,建筑形體系數越大,傳熱損失就越大。較小的形體系數不但有利節能,還意味著潛在的圍護結構建材的節約和優化。

4設計實例應用

某建筑工程項目總用地面積12000m2,總建筑面積65750m2。地下3層,地上32層,其中裙樓5層、總高118.50m,集酒店、辦公、會議于一體的一座綜合性超高層建筑,見圖1。本工程建筑設計處處體現綠色生態節能和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理念,具體設計要點如下:

4.1空間組織及造型風格

對于一個城市而言,超高層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選擇合理的造型就顯得尤為重要。塔樓是它的主體部分,其表現形式對超高層建筑的造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超高層建筑由于其結構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隨于建筑的結構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變化。本建筑采用一定弧度外形設計,造型力求簡潔現代,整體挺拔俊朗。設計時本著綠色設計的理念,盡量少的采用大面積玻璃幕墻,從而減少光污染減少形成高壓風帶和風口并與周圍現有建筑相協調,整體形成有韻律感的錯落關系,共同構筑起豐富多彩的城市界面。

超高層建筑的裙房雖然對城市影響較小,但它對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性化空間的創造等方面卻有著重要的意義。本建筑裙樓立面設計不同于上部,通過不同形式的玻璃幕墻、實墻和廣告牌等元素的有機組合,使下部空間豐富多彩而生動。在主入口前設置大型廣場,與地下商業空間相連,使得地上空間引入到地下,擴大了空間界面,非常富有情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獨特的廣場空間,以人和環境為設計重點,不僅為公眾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閑場所,而且使塔樓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

4.2精彩的頂部設計

超高層建筑頂部是構成城市天際線的重要因素之一,造型獨特的頂部設計對超高層建筑的整體形象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并成為林立在建筑群中區別于其他建筑的一個重要標志。

本建筑頂部在白天透射出天空的湛藍,晚上則成為燈塔,其頂部與主體立面形成退臺,建筑的頂部需要一定的功能用房即解決了隔熱、遮陽、改善室內微氣候以及節約資源等功能。運用“隱蔽”的手法,采用高高的女兒墻、精巧的屋頂、半透明的建筑材料將頂部的功能用房隱藏起來,頂部條紋在材料、色彩上和中段相呼應。

4.3功能分區

平面形式靈活,可根據功能需要,分隔成無限種類型,使得空間利用率最大化,適應市場的需求,且沒有死角,有利于采光通風。核心筒為正三角形,居于平面中央,三個方向的對稱性,對結構抗震十分有利,且節能效果好。

在功能布置上:6層~20層為酒店客房和公寓;21層~31層為辦公樓,裙樓――結合用地形狀設計,呈梯形,切角處退讓出廣場空間,主要功能為商場、餐飲以及酒店一系列的配套用房。

在設計中,從第6層到第7層在塔樓四側設計了一個貫通兩層的內凹式空中花園。它是辦公室與外界空間的過濾區域,引入了綠草、植物、陽光等生態因子,成為終日困于低矮室內的人們舒緩疲勞、釋放心靈的最佳場所。茂盛的綠葉遮擋了灼熱的直射陽光,釋放了氧氣改善了空氣微環境的質量,蒸發吸熱降低了圍護結構平均溫度,整個“生態邊框”變成了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間的綠色調節器。與此同時,它對人的心的理安撫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建筑整體布局與平面功能上強調了生態設計理念,充分利用現有場地空間,最大限度滿足建筑自然通風,并布置綠化景觀的需要。

4.4建筑節能多元化設計

超高層建筑的能耗為一般建筑的數倍,這是個綜合性的課題,節能設計是重點,主要包括: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選擇低能耗的設備智能化的管理,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和管理資源,使建筑和設備方面的壽命成本最小,減少污染并達到可持續發展。從建筑設計角度講,群體布局單體設計、構造處理都是節能的關鍵。

4.4.1運用建筑設計手法實現節能設計

本建筑在總體布局上,通過主樓和群樓進行退讓,把沿街角打開形成廣場,引導風向進入室內,減少能耗并降低噪音。在單體設計上,裙樓及主樓6~20層酒店客房按公共建筑節能要求進行設計,主樓21層以上辦公及公寓部分按居住建筑進行節能設計。各屋面主要保溫層采用30厚保溫防水一體化材料硬質泡聚氨酯,導熱系數0.028;外墻主要保溫材料采用20厚擠塑板,導熱系數0.03;門窗及幕墻的玻璃均為淺灰色L0w―E中空玻璃,傳熱系數3w/m2?K,自身遮陽系數0.4~0.45,氣密性5級,水密性4級。合理設計外窗開啟扇,有效利用空氣自然對流。幕墻外的豎向金屬線條不僅能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韻律感,同時也是有效的豎向外遮陽。

4.4.2運用技術手段實現節能設計

生活熱水系統為全日供應熱水,供應對象為主樓6~20層酒店客房、裙樓內的餐廳、廚房。熱源采用各自獨立熱泵機組及熱回收空調機組供熱。裙樓屋頂的泳池、員工的淋浴間采用太陽能熱水器供應熱水。

中央空調系統的設置:主樓酒店客房及辦公樓均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的方式,采用動態平衡控制系統,實行自動調節和分段控制,最大限度實現建筑整體節能。

5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生態型高層建筑設計是建筑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一種設計方向。除了從“綠”字下手,建立了包括屋頂綠化、室內綠化在內的立體多層次綠化體系,我們還應從能源、材料等方面研究生態原則的運用,試圖實現建筑學更廣泛意義上的生態化,從而趨利避弊,使高層或超高層建筑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綠色建筑.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綠色建筑研究中心.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

第6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層辦公建筑;專業設計;現念

1.前言

高層建筑師綜合反映城市經濟的一個標志。我國的高層建筑開始興建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匯集腦力勞動者的寫字辦公場所。進入80年代后,逐漸演變為居住和辦公兩種作用。隨著我國科學信息的進步,各種高科技材料、新技術和工藝等更廣泛的的綜合運用到高層建筑上。高層建筑在設計的時候,首先考慮到的是整體的概念,其布局的空間形式,則要從工藝階段組織,在設計方案的初始階段,必須要以確定性能為主,然后綜合布局使用空間。設計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活動場所的舒適程度。所以在設計進行時,必須對地點、空間、家具、藝術效果和綠化等各種要素,去綜合的考慮。

2.現代高層建筑發展過程及現狀

我國高層建筑的興起,主要是從80年代初開始的,那個時候只在我國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主要城市才能看到為數不多的一些辦公高層樓宇。隨著我國改革春風的興起,高層建筑的發展也如雨后春筍般的林立而起。在90年代前,我國的高層建筑也有原來的單一使用功能,變為更先進的綜合利用。里面的設計也配備了許多先進的元素,如:廈配備了先進的樓宇控制系統、消防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中央空調系統和垂直、手扶、觀光電梯系統。此時的高層建筑師集辦公、商貿、金融、飲食、觀光為一體的綜合物體。90年代以后,高層建筑的設計高度和結構也發生了質的飛躍。20世紀以后,是我國高層建筑的全鼎盛時期,這是的高度已經在不斷的刷新,而且各種設計流派也輪番登場,其內部的使用功能、結構、高度、工藝、裝飾等等,都已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而促進高層建筑發展的不僅僅是國際競爭力,同時對于我國國情中的土地使用限制,也是因素之一。在中國經濟的這種工業化與信息化的“二元性”特征背景下,產生出我國歷史上空前的城市建設熱潮。而在這一建設熱潮中,高層辦公建筑占有很大的比例。

3.現代高層建筑存在問題及原因

3.1與城市換進關系不和諧

雖然高層建筑體現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近年來高層建筑不斷擴建,這與城市的整體規劃控制有相背離,高層建筑破壞了城市原有的空間環境,例如一些海濱城市。另外,從建筑比例角度考慮,一些城市新舊辦公高層區之間缺少高度、樓群的比例關系。對城市的傳統街區無清晰的思索行為。

3.2內部使用功能滯后

近年來,雖然高層辦公樓主體部分在增加,但是辦公的空間重視程度不夠,很多入駐機構對其內部的使用功能并不是很滿意,建筑物外部的標準與內部的使用功能并沒有形成一致性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辦公文化和方式的應變力、人文性的環境力和有效分析交通體系等方面的缺省。高層辦公建筑如果不對以上方面的科學和動態的有效分析,僅僅按照以往的設計經驗參與的使用效率較低,這對高層建筑的辦公效率也有很大影響。

3.3外部造型不良

首先,許多辦公行政專用的高層辦公建筑造型大多雷同,地域文化缺省程度低。然后是對于新型利益的造型比較焦躁。有華而不實,盲目追求流行的低層次建筑影響。最后是濫用符號建筑。直接影響了建筑物的內涵和文化品質。

3.4進入生態化建筑誤區

近些年多數建筑物多以生態建筑為主打。我國大多熟寫字樓多被冠以生態的名義作為賣點,但是僅僅是對一些西方高科技派的皮毛模仿。高程建筑設計人文中多數是偽生態的設計,大多設計師只是對噱頭和概念的混淆,并沒有將實際功能最為元素置入其中。

4.結合實踐對高層辦公建筑問題的解決

4.1與城市景觀要相連接

在設計策略中,城市的空間對稱關系是很重要的,在一個地段或是一個空間,對于其建筑物的建設地點選擇很重要,設計師的影響力對其有限。所以要有效的利用現代設計手法,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三個方面的和諧關系。第一是群體形態的定位。在保持原有城市空間結構的前提下,對周邊的環境資源進行分類規劃,通過周邊環境仔細研究測繪地形,與城市主管規劃部門及時溝通。同時還要與業主交流,在自然景觀和城市基礎之上,對于整體資源的優化。最后,要對周邊城市道路系統進行詳細的分析,確定合理的評定,明確道理的使用情況。預測交通元素對人流和車流的影響。最后在制定根除或者緩解的方式。

4.2內部空間元素的設計

高層建筑的內部空間設計部僅僅是對其間隔和組合,而對對其中的每個平面內組成部分的重新構建,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設計中卻很復雜,這包括:門廳、辦公區、輔助空間等等元素,這些都是建筑設計工作者應該關注的問題。

4.3外部造型的設計把握

在設計過程中,功能和形式的關系協調問題也是有爭議的一項,對于不同建筑的思想和流派之間的分歧也存在衍生和組成空間的形式結合。這都和城市道理發生的主要框架都影響著視覺要素。最主要的特征是環境和空間的。不管采用哪種建筑風格,外形的設計都應該與城市總體和目標性為主,在總體的框架下,以主體去考慮個體。而事實上其內部所半酣的設計手法是象征的和抽象的。其真正的標志性是主要設計問題。當然還有的是建筑材料的使用,依靠材料的特性去進行配置,建筑處更高雅的建筑精品。

4.4結構體系的和諧性

在設計過程中,結構體系的總體造型師很重要的。這可以看成是建筑主導因素的創意行為。主要非為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兩大分類。結構的合理性和經濟型之外,還有創意和藝術密切的相互結合。平面的結構和適應范圍等等都應該與建筑設計師自身的各個方面來密切的結合。

5.結語

我國高層辦公建筑的發展在各個行業結合的發展下,打破了傳統影響,從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發,總結我國設計的發展歷程和結合自設的特征以促進我國總體經濟的發展。鑒于此,我們應該認清新的形式,探索出更適合我國發展的建筑設計發展思路。

參考文獻:

[1]吳景祥著,《高層建筑設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邵松、林少強主編.《高層建筑設計資料圖集》.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

第7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范文

【關鍵詞】現代城市;高層建筑;電氣設計

前言:電氣設計是高層建筑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保障高層建筑的整體質量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由于高層建筑的電氣設計質量與整個建筑綜合質量有密切關系,因此,在進行電氣設計時,必須要在充分分析實際建筑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符合實際的設計,如此才能夠保證建筑設計方案與建筑實際要求相符,真正指導實際施工。

1.高層建筑電氣設計的特點

(1)高層建筑另一特點就是建筑面積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大量的新技術、新設備應用到建筑施工中去,給高層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具了解現階段高層建筑的面積可達幾十萬、幾百萬平方米。

(2)建筑中使用的電氣設備多。由于民用高層建筑高度高,使用面積大,因此要想使高層建筑各部分都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就必須配備大量的電氣設備,如消防設備,交通設備,預警設備等,據了解高層建筑設備要比普通建筑的電氣設備多出好幾倍。

2.現代高層建筑電氣設計要求

工程概況:某國際酒店為總共有兩棟建筑,一棟為有19層樓一類高層建筑,另外一棟為只有6層樓的多層輔助建筑。整個酒店的總面積為42000m3。建筑的高度為86m。由于該工程的占地面積比較大,因此其功能設計工作非常困難。根據該酒店的面積和結構特點,變配電站設在地下一層,1~3層為商業裙房,4~5為會議中心,6~17層為客房層,17~19層為行政樓層。

高層建筑電氣設計要求最主要的是節能設計要求。由于隨著工業化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口水量的不斷增加,節能能源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在建筑電氣過程中甚至成為非常重要的設計內容。通常情況下,高層建筑電氣設計過程中對節能的要求主要表現以下幾點:

2.1滿足居住舒適性何運輸通暢性

2.2一切以節能降耗為中心

在進行電氣設計時首先需要對所有的耗能設備進行檢測和分析,掌握各種設備的耗能情況,然后再根據工程實際的需要和經濟能力水平制定出合理的節能降耗措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節能降耗的前提是建筑照明正常,不影響建筑內居民的正常生活。

2.3從經濟效益角度出發,以設計合理性為主

節能降耗是高層建筑電氣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大要求,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加大節能重視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節能必須是在保障企業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進行,而不是通過大量增加成本投入來實現節能的目的。

3.現代城市高層建筑電氣設計內容及其在實際工程中的運用

3.1電源設計

電源是電氣設計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可靠的電源存在,所有的電氣管理和控制工作才能夠順利開展。一般情況下,高層建筑均要設計兩路或者兩路以上電源,且這些電源相互之間獨立存在。

在該項目中,由于屬于服務性酒店,一天二十小時均被要求供電正常,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人采用在每一層樓的裙房中核心筒附件設置一個獨立配電間,且所有的配電間的垂直方向均最大限度的接近地下室的變電所,縮小供電半徑,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

3.2照明設計

高層建筑照明設計具體包括多項內容,如燈具的形狀和布置、燈具的材質,照明時間和照明度等。簡單來說,高層建筑的電氣照明設計是整個建筑裝飾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了與建筑主題相融合,電氣照明的設計要求與建筑裝飾設計相得益彰,相互呼應,且盡可能做到照明設備與整個建筑的藝術意境相統一。

在該工程中,為了符合高層建筑照明設計要求(與建筑藝術意境融合、美觀),且同時保證車庫照明充足,本人選用了較為美觀的線槽燈作為車庫的主要照明燈具。另外,由于車庫的交通要道和車位位置照度不盡相同,車道照度要求比較高,車位上方照度要求比較低,因此本人使用雙管熒光燈作為車道上的主要照明燈具,在車位上方使用單管熒光燈作為主要照明燈具。并在車道上另外設置安全照明。而由于夜晚時間,車庫的人員比較少,因此為了實現照明節能的目的,設置的照明等均使用多回路分配方式。

3.3電梯的設計

建筑電氣設計時一般都有電氣井,大多數的電氣結構設計與電氣井有關,而電梯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結構。一般情況下,高層建筑設計的電梯機房多要與電氣井到相連通,以便電梯在發生故障時能夠通過井道鉆入其中進行維修。高層建筑設計的電梯具有多種類型,如按照使用功能進行劃分,可以分為貨用和客用兩種;按照速度快慢可以分為高速電梯、低速電梯、超高速電梯幾種;按照電梯運行過程采用的電流形式可以分為交流電梯和直流電梯兩種。

3.4變壓器的設計

變壓器是配電系統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在高層建筑配線系統設置中不可隨意增加變壓器的臺數,且變壓器的臺數應該盡量減少。而由于高層建筑對電能的需求比較大,所以在設計變電器時,應該盡量將變壓器的容量設置成最大,比如1000KV.A。使需求電流能夠在有限的變壓器下正常運送。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積比較大,各種建筑之間分布也比較散,因此為了能夠保障系統的順利運行,采用了在獨立的冷凍機房附近設置變配電的方式來降低變壓器的損耗,實現節能降耗的目的。

3.5避雷設計

高層建筑電氣設計過程中必須要進行避雷設計,其原因除了建筑結構本身性質決定之外,還在于保障建筑居民的安全和延長建筑使用壽命的必然要求。目前,市場上雖然已經研制出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放射性避雷針,但是大多數高層建筑為了安全起見,多選擇較為穩定且可靠的傳統避雷針。

該項目1~3層每一個裙房和塔樓內均單獨設立一個配電間,確保整棟樓的供電可靠。而由于大多數的導線就設置在電氣豎井當中,因此一旦有導線的絕緣出現老化,那么就會非常容易出現過電壓導致電線短路,影響整棟樓的供電安全,所以,本人在了解該情況后,選擇用短路器作為短路保障的接地保護方式。實踐結果表明,這種接地保護方法效果非常顯著,整個工程的設計也全部達到業主的認可。

3.6消防設計

消防部分包括各種線路敷設、供電設計、消防電梯、消防應急燈等電氣設備,首先要確保日常線路的安全,從根源減少火災隱患,如果發生火災,一定要保證消防設備的可靠性與便捷性,并且消防配電回路總要能夠不間斷的供電,這樣才能保證消防設備的正常使用。消防電氣設計中包含有很多的細節,而且都非常重要,比如除了選擇合適的消防設備,還要監督電路與設備的安裝防止以次充好的行為,確保消防設備的質量、使用性與安全性,并根據建筑的特點與構造,對電路的線路、設備的安裝位置進行綜合設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讓其配合使用來發揮最大作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氣設計是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容易受到工期和費用的影響,因此若要設計出一個真正符合實際的電氣試工方案,那么必須要同時具備掌握強電系統內容、設計規范和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能力,如此才能夠真正設計出符合業主需求的電氣設計方案,并真正指導于實際施工。

參考文獻:

[1]陳志民.探討高層建筑電氣節能設計[J].廣東科技,2009,10(18):85-86.

[2]馬致遠,張磊.淺談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中的幾個問題[J].山西建筑,2007,36(24):184-186.

第8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造型;設計手法

中圖分類號:TU20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的因素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但是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的因素很多,所以只有有效的解決影響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的因素,才能保證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的質量。

一、影響高層建筑造型的因素

1.環境要素

高層建筑工程屬于大型的人工建筑工程,高層建筑工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包括陰影、陽光、氣流以及和環境是否協調等。在高層建筑工程發展的過程中,陰影和陽光成為人關注的重點。隨著高層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筑工程中許多技術問題亟待解決。高層建筑工程與環境相協調是指高層建筑與周邊的景觀、地形以及建筑之間可以很好的協調。

2.場地要素

在我國,城市用地日益緊張,在有限的土地上實現盡量多的建筑工程面積,同時還要保證房屋建筑工程之間的間距、容積率以及綠化面積等方面,是現代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是非常重要的考驗。

3.功能要素

高層建筑工程使用功能不一樣,高層建筑工程的平面形狀及體型也有很大的不同。旅館、住宅以及辦公樓是高層建筑工程最為常見的三大功能。高層住宅建筑工程對通風、采光等條件要求相對比較,通常要求高層建筑工程房間至少留有一個外墻開窗面,盡量避免高層建筑工程的房間出現不能采光的黑房間,因而常常在高層建筑工程采用凹凸、缺口以及錯位的平面形式。

在高層建筑工程中,旅館的主要功能是住宿,旅館和住宅的功能比較像,都強調高層建筑旅館工程的采光以及通風。高層旅館建筑工程的平面組合類型大多為外廊、內廊以及雙內廊,相較高層住宅建筑工程而言,由于高層住宅建筑工程外墻面上凹凸與缺口不多,因而在外觀方面較為整齊劃一。高層旅館建筑工程在內部空間劃分方面較為均一,因而高層旅館建筑工程外觀處理的自由空間較大。

現代高層辦公樓建筑工程對大空間的要求不斷的增多,高層辦公樓建筑工程常采用大進深的平面盡可能地減少黑房間的數量。高層辦公樓建筑工程不僅具有靈活的平面形式,而且具有相對比較自由的立面造型。

4.結構、材料和技術要素

早期高層建筑工程大多采用鑄鐵框架結構,因而高層建筑工程體型基本上都是粗矮的墩形。隨著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不斷提高、新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的不斷出現,高層建筑工程的體型逐漸朝著細高的方向發展,高層建筑工程形象得以不斷創新。高層建筑工程可以看作是一種藝術創造,高層建筑工程是以一定的建筑技術為基礎的,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決定了建筑造型,高層建筑工程造型又反映了建筑施工技術的高低。在對高層建筑工程進行造型設計時,要對高層建筑工程結構自身的邏輯性進行縝密的考慮。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要素對建筑工程造型的影響集中體現在高層建筑工程造型平面設計、立面設計以及三維體量彼此間的組合關系上。高層建筑工程造型的設計方法可以從樓身體形、頂部造型、基座造型和立面設計這四個角度展開。

二、高層建筑造型設計思路

1.設計理念

高層建筑工程和一般建筑工程比較的話,高層建筑工程平時的垂直荷載、地震時與暴風時的水平荷載就相對變得非常大起來,為了使高層建筑工程上下方向的質量、強度、剛性的分布的比較均勻等化,就要避免高層建筑工程各層平面形狀激烈變化,力求高層建筑工程均一化,因此,將高層建筑工程形狀處理的更加單純統一是理想的設計。但是近年來,由于追求高層建筑工程空間的豐富感,高層建筑工程用途的復雜化等理由,有的在高層建筑工程底部設置大型中庭空間,有的高層建筑工程在途中層改變柱子的位置,高層建筑工程形態也復雜化起來,同時在城市中要使高層建筑工程主體獲得良好的“易識別性”,除了使用某些特征性的構筑物,新穎奇特的造型式樣外,不規則的構圖手法亦是一種常用的手法。總體來說,在塑造高層建筑工程主體的視覺造型時,簡潔性、整體性以及易識別性應是我們應該遵循的基本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原則,另外也必須考慮統一變化,不規則構圖等形象問題,有效的促進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

2.設計原則

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的原則是豎向布置原則,高層建筑工程結構的強度與剛度宜均勻、連續,避免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有過大的外挑和內收;不應突然變化、不應采用豎向布置嚴重的不規則的高層建筑工程結構;高層建筑工程結構宜設計成剛度下大上小,自下而上逐漸減小等等,有效的促進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

3.設計特點

對于高層辦公室建筑工程,創造舒適、健康的空間環境是人們永恒關注的重點。依此觀點,意味著需要在高層建造工程造型設計對自然環境的應先最小,使建成的高層建筑工程與周圍生態系統有效的融為一體。目前,把綠化引進高層建筑工程室內已成為一種時尚,樹木、花草能有效的調節建筑工程空間中光和影,提供幽靜的場所,使人精力充沛。隨著中庭與高層建筑工程的有效結合,打破了高層建筑工程內部空間單調和封閉,近年來又出現了在高層塔樓建筑工程的中間開敞空間進行綠化,沿高層建筑工程的外表面布置不同深度的過渡空間,用于遮蔭、綠化,重視,促進高層建筑工程的設計特點,有效的促進高層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

4.形體處理

建筑工程型體組合與造型是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建筑工程型體組合與造型是高層建筑工程空間組合的外在表現,工程型體組合與造型是內在諸因素的反映。二者是相互依賴密不可分。往往完美的高層建筑工程藝術形象,總是高層建筑工程內部空間合乎邏輯的反映,在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中表現為對建筑工程尺度的有效處理。高層建筑工程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的――裙房、主體和頂部,一個造型美的高層建筑工程是建立在很好的處理裙房、主體和頂部這三部分之間的尺度關系,在裙房、主體和頂部尺度處理中,應特別注意高層建筑工程底層及入口有的柱子、墻面的尺度劃分,檐口、門、窗及裝飾的處理,使人的心理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有效的促進高層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

5.環境協調

高層建筑工程往往以其宏偉的尺度和巨大的體量,給人們以強烈的視覺感受,同時高層建筑工程也決定和影響著所在城市區域的藝術風格和美學價值。從城市整體影響的角度來看,表現在高層建筑工程城市天際輪廓線的影響;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來講,高層建筑工程也起到地標的作用,高層建筑工程并與周邊建筑相協調,避免過分的夸大和突兀,促進高層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

結束語

綜觀城市高層建筑工程的歷史,可以了解高層建筑工程造型的變遷的大潮流,通過了解從過去到現代的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變遷,可以推測出現代高層建筑工程造型的某些方法以及未來高層建筑工程造型的發展方向。隨著現代化科技和建筑藝術的進步,人們對高層建筑工程外觀造型、風格取向的理解及要求,也進一步加深和加強,從而形成了高層建筑工程造型設計風格多元化、新形式輩出的局面,促進高層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治遠.基于結構概念的高層建筑頂部造型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0.

[2]劉言凱.高層城市綜合體設計策略研究初探[D].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2013.

[3]田濤,武毅.淺議現代高層城市住宅頂部造型設計[J].華中建筑,2010,04:47-49.

第9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范文

關鍵詞:安全疏散;火災;設計;設置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個城市的現代化高層建筑不斷增多,同時高層建筑消防和火災情況下的安全疏散也得到了人們的重視。現代化高層建筑火災蔓延途徑多、時間快、危害大、相對疏散就比較困難,很容易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對國內外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的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是因為沒有可靠的安全疏散設施或管理不善,招致火燒、缺氧窒息、煙氣中毒和房屋倒塌而死亡。故現代化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設計的合理性,已成為建筑防火設計的重要內容。

1 現代化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設計難點

1)層數多、垂直距離長、疏散時間長。

加拿大國家委員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推算出高層建筑內的人群通過1.1m寬的樓梯通道疏散到室外所需要的時間(表1)。由表中可看出,疏散同樣的人數,樓層多少所需的疏散時間差異很大。

表1 一個樓梯的安全疏散時間

2)規模大、人員多的高層建筑,由于疏散通道處理不好,緊急疏散時容易出現混亂擁擠情況。

3)各種豎井未作防火分隔處理,火災時由于煙囪效應拔煙拔火的作用大,導致蔓延快,給安全疏散增加了困難。

4)目前國內消防登高車數量還達不到要求,最大工作高度有限,不利于高層火災的疏散搶救。

2 走道疏散設置

有些高層旅館、辦公樓、多功能大樓等建筑,將疏散樓梯、電梯和空調設備、服務用房等布置在建筑平面中心部位,其走道成環行或雙走道。國內外采用這種布置方法的日趨增多,采用這種布置,即將垂直疏散樓梯、電梯和輔助用房等布置在建筑平面的中央,而將辦公、客房等用房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形成環行或雙向走道。這兩種形式的疏散走道,其優點在于不論走道何處被火堵截,人們都能順利地疏散到樓梯間和其他安全地點,從而為人們安全疏散提供良好的條件。因此在設計中,宜結合疏散平面的具體布置,積極采用直接、簡捷、便于疏散的走道。

3 安全疏散距離設置

安全疏散距離一般指高層建筑的房門或住宅門到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限制這個距離的目的,在于縮短疏散時間,盡快疏散到安全地點,避免造成嚴重損失和人員傷亡。確定安全疏散距離,要考慮到房間的使用性質,人員密集程度和疏散能力等因素。例如,醫院中的病人,行動困難,重病人還要人扶著或推著走。又如,旅館的客人來往頻繁,不熟悉疏散路線和疏散設施,緊急疏散時容易驚慌,走錯路,延誤疏散時間;再如教學樓的學生,人員較密集,又是青少年,火災時容易失去理智,出現混亂擁擠情況;還有,袋形走道兩旁或盡端的房間,因只有一個出口,如這種走道過長,被火封住的可能性增多,則允許最大安全疏散距離應嚴些,因此,確定安全疏散距離必須根據不同情況和條件,區別對待。具體應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安全疏散距離

4 疏散樓梯設置

高層建筑由于垂直疏散距離長,在建筑設計中必須予以充分重視。在平時,垂直交通的通道,一是電梯,二是樓梯。發生火災時,工作電梯往往因為斷電而停止運行,疏散樓梯則成為人們從上而下的唯一通道,設計上必須保證疏散樓梯的安全,具體應滿足以下安全疏散距離條件。

4.1 防煙防火效果好

火災實例和試驗結果表明,防煙樓梯間阻擋煙火效果最好,因為這種樓梯間在入口處設有前室,并設有防煙和排煙投施,或者設有排煙用的陽臺、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采用防火門。封閉樓梯間次之,因為這種樓梯間設有自行關閉的單向防火門,在一定時間內能阻擋煙氣竄入樓梯間;敞開樓梯間僅三面有墻,而面向走道和房間一面全敞開,一旦起火,往往成為火勢蔓延的途徑。因此,一類高層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宜采用防煙樓梯間;建筑高度在32m以下的二類高層建筑,宜采用封閉樓梯間。考慮到高層住宅都設防煙樓梯間或封閉樓梯間,不利于節約投資,加上住宅的防火分隔一般都比較好,住宅內的人員對疏散路線比較熟悉,因此,可分別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如11層及11層以下的單元住宅,可設敞開樓梯間,但開向樓梯間的戶門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0.90h的防火門,12~18層的上述住宅,應采用封閉樓梯間,19層及19層以上的住宅,應采用防煙樓梯間。

4.2 樓梯通道應明確、簡捷

為了避免人員在緊急疏散時不迷失方向,貽誤疏散時間,造成不應有的傷亡事故,高層建筑的疏散樓梯在各層不應改變位置,上下直通,在首層應有直通室外的出口。高層建筑在首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與其他部位隔開,當必須在隔墻上開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通向地下室、半地下室與地上層不宜共用樓梯間,當必須共用時,宜在首層與地下層或半地下層入口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乙級防火門隔開,并應有明顯標志。這樣,一可避免從上層向下疏散的人員誤入地下室而不能脫險,二是萬一地上層或地下室起火,在一定時間內可以阻止火勢相互蔓延。

4.3 疏散樓梯宜直通屋頂平臺

高層建筑層數多,垂直疏散距離長,發生火災時樓梯被煙火封住的可能性很大,當下部樓層起火時,煙火向上蔓延快,容易切斷人員向下疏散的通路,則上層人員不得不向上疏散。如果疏散樓梯能通向平屋頂,人們跑到屋頂平臺,借助其他安全疏散設施予以脫險,如跑到另一疏散樓梯進行安全疏散,設有直升飛機停機坪,借助直升飛機安全疏散等。因此,每棟高層建筑至少應有兩座疏散樓梯宜直通屋頂平臺,是十分必要的。

4.4 樓梯間不應設有危險物

在樓梯間內用汽油清洗、儲存可燃物、設置煤氣爐等都發生過火災爆炸事故,有的造成了嚴重損失和傷亡事故。為了保障高層建筑內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的安全,利于人員安全疏散,樓梯間和防煙樓梯間前室,不應設燒水間、可燃物品儲存室、可燃氣體管道、易燃或可燃液體管道和影響疏散的突出物。考慮到高層住宅鋪設煤氣管道的實際需要,如必須在樓梯間設置時,只能局部水平通過,但通過的管段必須加設保護套管。

4.5 疏散樓梯和走道上的階梯不應采用螺旋梯和扇形踏步

這種踏步由于寬度的變化,在緊急情況時人流密集擁擠,容易使人摔倒,出現踩死踩傷人員和造成堵塞樓梯通路的情況。但考慮到有的高層建筑的螺旋梯和扇形踏步,其踏步上下兩級所形成的平面角不大于10度,而且每級離扶手0.25m的地方,深度又大于0.22m,快速疏散與一般樓梯情況大體相似,不易出現摔倒情況,可以不加限制。

4.6 室外樓梯可作為輔助的防煙樓梯

實踐證明,這種樓梯一是可以節省建筑面積,二是在發生火災時,因不易受到樓內的煙火威脅,可供人員緊急疏散和消防戰士直接從室外進入建筑內部起火部位進行撲救。但這種樓梯應有較嚴格的要求,樓梯的最小寬度不應小于0.9m,傾斜度不應大于45度,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1m。為了防止火災時火焰從門竄出將樓梯燒壞,影響安全疏散,樓梯和每層出口處平臺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臺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在樓梯周圍2.00m內的墻上除設置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洞口,疏散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且不應正對梯段。

5 避難層和避難間設置

避難層和避難間是保障高層建筑內人員在火災時安全脫險的一項有效的措施。國內外規模大、層數多的綜合性高層建筑,一般都設有避難層和避難間。從保障高層建筑內人員安全脫險、避免傷亡事故出發,結合我國目前具體情況,總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公共建筑,應設避難層和避難間,并宜滿足相關要求。

6 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設置

為保證高層建筑在火災時人員能快速疏散到安全場所,高層建筑內應按以下要求合理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

1)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間及其前室、合用前室、避難層、配電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煙機房、電話總機房以及發生火災時仍需堅持工作的房間,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和商業營業廳等人員密集場所、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等,均應設置應急照明。

2)疏散用的應急照明,其地面的最低照度不應低于0.55Lx,發生火災時仍需堅持工作的其他房間的應急照明應保證正常照明的照度。

3)應急照明燈宜設置在墻面上或頂棚上。安全出口標志宜設在出口的頂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標志宜設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1.0m以下的墻面上;走道疏散指示燈的間距不應大于20m。

4)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采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池時,其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20min,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

7 消防電梯設置

消防電梯是火災時運送消防人員、消防器材以及搶救傷員的重要垂直交通工具。發生火災時,為了保障消防人員的安全,必須切斷電源,普通電梯即停止運轉。如沒有考慮設置消防電梯,消防人員只好穿著戰斗服、帶滅火器材攀登高樓,這不但要消耗消防人員的大量體力,更重要的是貽誤滅火戰機。因此,高層建筑必須按相關要求設置消防電梯。

8 屋頂直升飛機停機坪設置

目前,國內外許多層數多、規模大、人員多的旅館和多功能高層建筑都設有屋頂直升飛機停機坪,為發生火災時直升飛機疏散人員用,其作用非常大。建筑高度超過100m且建筑面積超過1000m2的公共建筑,宜按以下要求設置屋頂直升飛機停機坪。

1)屋頂直升飛機停機坪距設備機房、電梯機房、水箱間、共用天線等突出物的距離不應小于5m。

2)停機坪出口不應少于兩個,每個出口寬度不應小于0.9m。

3)應在停機坪的適當位置設消火栓。

4)停機坪四周應設置航空障礙燈和應急照明燈。

9 結束語

隨著城市發展的需要,建筑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高層建筑已成為近代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而由于自身的許多特點,它的安全疏散設計也成為重中之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的遠遠不及上述內容,為了使得安全疏散達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仍要求設計人員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共同努力研究。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毛片免费观看 | 色香影视 | 国产精品视频在 | sihu影院永久在线影院 | 欧洲在线观看在线视频吗 |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在 | 欧美精品不卡 | 色yeye在线观看 | a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亚欧乱色视频大全 | 家庭教师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 香蕉视频破解版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精品 | 欧美色精品天天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岛国片| 天天在线干 | 伊人网狠狠干 |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 巨大黑人极品video |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中 | 手机国产日韩高清免费看片 |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在线观看 | 欧美尺寸又黑又粗又长 |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 午夜视频免费看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性欧美tube 精品 | 成年人免费在线看惊悚片动作片 | 在线免费亚洲 | 欧洲成人爽视频在线观看 |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 在线成人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 日韩成人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