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可降解塑料的特點范文

可降解塑料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可降解塑料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可降解塑料的特點

第1篇:可降解塑料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塑料包裝;綠色化;可降解

中圖分類號TG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66-0076-02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我國的塑料包裝工業發展相當迅速,同時也推動了我國的食品、日化、醫藥等各個行業的進步,而這些行業的進步又反過來進一步的促進塑料包裝工業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塑料包裝在許多領域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時工業品包裝、家庭日用品包裝、服裝包裝、藥品包裝等也大量的采用塑料包裝,這些都在促使塑料包裝的發展。進入新世紀后,可持續發展戰略被高度重視起來,世界產業的變革也以此為基礎,同時隨著環境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消費者也對商品的包裝開始重視起來,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綠色包裝已經成為了國際環保發展的重要趨勢,同時也是如今各個國家包裝工業的主要發展潮流,同時也是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避免出現個各種新的貿易壁壘的重要內容。如今綠色、低耗能、輕量化已經成為了塑料包裝的主要趨勢。

1 塑料包裝綠色化趨勢

1.1綠色包裝內涵

現在對于綠色包裝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通常情況下綠色包裝主要包含了那些能夠給進行循環復用、再生利用或者是可降解腐化,并且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不會對人體以及環境造成公害的包裝。綠色包裝最主要的意義就在于對環境的保護,并且還必須要兼備資源再生的特點。具體來說,綠色包裝包含了以下的幾個具體的方面:1)包裝減量,綠色包裝需要能夠在滿足保護、方便、銷售等各種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包裝的用量,以此來達到節省資源和能源的目的;2)容易進行重復利用或者是方便回收再生,這是綠色包裝十分重要的一點,多次的重復使用或者是通過相關的處理方法進行回收再生,那么就能夠節省更多的資源;3)能夠被降解腐化,綠色包裝不能更夠在廢棄之后會成為永久垃圾,其廢棄物必須要能夠被分解腐化,只有這樣才能夠起到改善土壤的效果和目的;4)綠色包裝所采用的材料本省不能夠對人和其他生物、環境等產生毒害作用,在綠色包裝中不能夠含有有毒性的物質,或者是必須要在相關的標準之下;5)在包裝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都不能夠對環境產生污染造成公害。

1.2綠色包裝薄膜進展

可食性包裝薄膜。這種包裝薄膜主要是采用各種天然的可食性物質為主要的原料,然后通過不同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最終形成一種擁有多孔網絡結構的薄膜,例如殼聚糖可食性包裝膜,玉米蛋白質包裝膜等等。這種薄膜能夠用于各種即食性食品的內包裝,在食品行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

可降解塑料包裝薄膜。傳統的塑料包裝薄膜,不僅僅是回收的難度很大,而且其廢棄物也不易降解,如果是埋入地下,那么沒有講解的物質就會對土壤結構進行破壞,同時如果是采用焚燒的手段進行處理,那么就會產生出有毒氣體對空氣進行污染。可降解塑料包裝薄膜不僅僅是具有傳統塑料的各種功能和特性,同時還能夠在其壽命終結后,可以通過土壤和水的微生物作用或者是通過其他的方式,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分裂降解,并最終能夠重新進入到整個生態環境中,真正的回歸大自然。對于可降解塑料和生物/光降解塑料等,國內的研發已經覆蓋了光降解、光生物降解、光氧生物降解、高淀粉含量型生物降解、全生物降解等許多大類,并且取得了相當良好的成就。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其在包裝方面的應用遍及多個方面,例如普通包裝薄、購物袋、垃圾袋等等。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對于環境質量的改善還環境保護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水溶性塑料包裝薄膜,這種綠色包裝材料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較為廣泛,常被用于農藥、化肥、顏料、染料、清潔劑、水處理劑等各種化學試劑的包裝中。相比而言水溶性塑料包裝薄膜降解徹底,而且使用也十分安全,因此其已經被發達國家所重視。同時國內也有企業開始投入生產。

2 塑料包裝加工工藝綠色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塑料包裝在加工生產的過程中也開始注重低能耗和綠色化,盡可能的減少對資源和能源的浪費,并使得生產出來的塑料包裝對環境和人類的危害更小。

2.1塑料穩定化技術的開發和使用

對于日用化學品、灌裝塑料容器、裝食品用的托盤或周轉箱等都能夠利用塑料穩定化技術來制造出質量好的合適的塑料制品,而且通過塑料穩定化技術所制造出來的物品的再使用或回收再利用價值也相對更高。但是這種技術的發展關鍵是在于抗氧劑、紫外線穩定劑和自由基捕獲劑的研發和制備,只有這些方面有了突破,這種技術才能夠被更加廣泛的使用。

2.2塑料可降解技術的研發和使用

塑料可降解技術是綠色化塑料的一項重要技術。從降解機理來看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這幾個方向上:光降解機理、生物降解機理。在光降解塑料方面,研究開放已經有20余年的歷史,并且其應用也十分的廣泛,而且就技術上來說更加的成熟,主要有合成型光降解塑料、添加型光降解塑料這兩大類。基于生物降解機理的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分為生物降解型和生物破壞性塑料這兩種,目前正在實用化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主要有聚酯和多糖系這兩大類。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可降解塑料在生產上成本都較高,而且就技術方面也不是相當的成熟。

2.3焚燒回收熱能或采用煉鋼爐再利用塑料廢棄物的開發

焚燒兼回收熱能是對塑料包裝廢棄物進行再資源化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同時也是當前對塑料包裝廢棄物進行治理的一種最為現實的選擇。在開發綠色化的塑料包裝時,還必須要考慮到對塑料包裝的回收再利用,否則就不能稱之為綠色化。因此,需要,設計出使用更為簡便、壽命更長、價格更低的回收設備,以此來加速我國在塑料包裝廢棄物的再利用方面的研究開發進度。

3結論

總之,綠色化塑料包裝是今后塑料包裝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這種趨勢是對當前的資源和環境現狀以及人們的生活要求的一種迎合。

如今的塑料包裝無論是在選材上還是在生產工藝上都在向著綠色化發展,并且遵循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經濟活動行為原則,這一切都是為了希望能夠減少對環境和人類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2篇:可降解塑料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綠色包裝 包裝材料

大家都知道,包裝對保護商品、美化商品、宣傳商品以及商品的儲運和銷售使用都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可是,隨著商品的運輸和產品的不斷消耗,包裝將失去它原有的功能,大多數的包裝將成為包裝的廢棄物,很多包裝的廢棄物是無法回收、利用和再循環,成為環境的污染之源。現在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包裝廢棄物對動物、農作物、土壤和人體的危害,所以綠色商品和綠色包裝在漸漸興起。

一、什么是綠色包裝

綠色包裝,即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能夠再生利用和循環復用的包裝。包裝產品要從產品的制造、使用、回收和廢棄以及原材料的選擇等整個過程全面考慮,使其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并能在自然生態系統中保持良性的發展循環。在當今節約能源與防止環境污染的國際形勢下,沒有污染、沒有公害的“綠色包裝”正在全世界悄悄地發展興起。

綠色包裝,又被稱為可持續包裝,它是指為了節約包裝材料資源,減少包裝廢棄物而鼓勵使用的可再使用、再循環的商品包裝,它包括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的包裝材料、具備生物降解性的塑料包裝、可再回收使用的玻璃容器等等。

二、綠色包裝材料的含義

綠色包裝材料主要是指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能循環再利用的包裝材料。按廣義講,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

1.保證材料在生產使用中要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

2.在生產制造材料時對環境資源耗費要少些

3.材料使用完畢廢棄后可以回收再利用或對環境污染要小

三、綠色包裝材料的基本分類

1.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

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是目前全球流行的“可降解新型塑料”,它具有廢棄后自行分解消失、不污染環境的優良品質。

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不但具有傳統塑料的功能與特性,而且又可以在完成使用壽命之后,通過陽光中紫外光作用或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在自然環境中分解和還原,最終以無毒形式重新進入生態環境中。

2.紙包裝材料

紙包裝材料原料的來源十分廣泛,并且它不像玻璃那樣易碎,也要比鐵輕,而且它便于攜帶,所以紙包裝在當今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的廣泛。

紙制品易于腐化,既可以多次回收再生產紙張也可作植物肥料,并切對空氣也沒有污染,還能凈化環境。因此,紙包裝與塑料、金屬、玻璃其他三大包裝相比,紙包裝將成為最有前途的綠色包裝材料之一。

3.玻璃包裝材料

在不含有金屬和陶瓷等其他物質的前提下,玻璃幾乎可以全部被回收利用。玻璃包裝具有可視性強、易于回收復用的優點。它已經是當下飲料、藥品等產品包裝的主要容器。但是它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粉碎。

4.竹、木等天然包裝材料

竹、木包裝具有無污染、無毒、易回收等特點。根據它的這些特點,我們可以利用天然生物資源開發包裝材料讓環境負載低。要充分利用竹、木屑、麻類、棉織物、柳條、蘆葦、農作物秸稈、稻草和麥秸甲殼素等原料,擴大包裝品種。提高技術含量已成為包裝生態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5.可食性包裝材料

可食性包裝材料是指,包裝對人體無害,可食用并具有一定強度,主要用于食品和藥品包裝。它是采用蛋白質、植物纖維、淀粉、甲殼素和其他天然物質為原料,以動物多糖或植物多糖為基質的可食性包裝。主要有淀粉膜、改性纖維素膜、殼聚糖膜、動植物膠膜等。

綠色包裝材料的研制與開發,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不可降解包裝材料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態環境的壓力,降低了日益枯竭的石油資源消耗,減少了環境污染。綠色包裝材料的廣泛使用,無論是從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全局角度,還是從地球保護的實際角度,或是從高新包裝材料技術的角度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君.論現代產品設計中簡約主義的體現[J].印刷雜志.2006.239(2).79~80.

[2]李軍,黃虹,石孝洪.綠色包裝與環境保護.《中國包裝工業》.2006年.第5期.

第3篇:可降解塑料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高分子材料  可降解  生物

        我國目前的高分子材料生產和使用已躍居世界前列,每年產生幾百萬噸廢舊物。如此多的高聚物迫切需要進行生物可降解,以盡量減少對人類及環境的污染。生物可降解材料,是指在自然界微生物,如細菌、霉菌及藻類作用下,可完全降解為低分子的材料。這類材料儲存方便,只要保持干燥,不需避光,應用范圍廣,可用于地膜、包裝袋、醫藥等領域。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大致有以下3 種方式: 生物的細胞增長使物質發生機械性破壞; 微生物對聚合物作用產生新的物質;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蝕高聚物從而導致裂解。按照上述機理,現將目前研究的幾種主要的可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介紹如下。

        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概念及降解機理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下,能被微生物或其分泌物在酶或化學分解作用下發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大致有以下3種方式:生物的細胞增長使物質發生機械性破壞;微生物對聚合物作用產生新的物質;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蝕高聚物從而導致裂解。一般認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是經過兩個過程進行的。首先,微生物向體外分泌水解酶和材料表面結合,通過水解切斷高分子鏈,生成分子量小于500的小分子量的化合物;然后,降解的生成物被微生物攝入人體內,經過種種的代謝路線,合成為微生物體物或轉化為微生物活動的能量,最終都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生物可降解并非單一機理,而是一個復雜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協同作用,相互促進的物理化學過程。到目前為止,有關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尚未完全闡述清楚。除了生物可降解外,高分子材料在機體內的降解還被描述為生物吸收、生物侵蝕及生物劣化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除與材料本身性能有關外,還與材料溫度、酶、ph值、微生物等外部環境有關。

        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類型

        按來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高分子兩大類。按用途分類,有醫用和非醫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兩大類。按合成方法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2.1微生物生產型

        通過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物質。這類高分子主要有微生物聚酯和微生物多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造不污染環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如英國ici 公司生產的“biopol”產品。

        2.2合成高分子型

        脂肪族聚酯具有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但其熔點低,強度及耐熱性差,無法應用。芳香族聚酯(pet) 和聚酰胺的熔點較高,強度好,是應用價值很高的工程塑料,但沒有生物可降解性。將脂肪族和芳香族聚酯(或聚酰胺) 制成一定結構的共聚物,這種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又有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

        2.3天然高分子型

        自然界中存在的纖維素、甲殼素和木質素等均屬可降解天然高分子,這些高分子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但因纖維素等存在物理性能上的不足,由其單獨制成的薄膜的耐水性、強度均達不到要求,因此,它大多與其它高分子,如由甲殼質制得的脫乙酰基多糖等共混制得。

   2.4摻合型

        在沒有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摻混一定量的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使所得產品具有相當程度的生物可降解性,這就制成了摻合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但這種材料不能完全生物可降解。

        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開發

        3.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開發的傳統方法

        傳統開發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包括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化學合成法和微生物發酵法等。

        3.1.1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

        通過化學修飾和共混等方法,對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糖類高分子,如淀粉、纖維素、甲殼素等能被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進行改性,可以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此法雖然原料充足,但一般不易成型加工,而且產量小,限制了它們的應用。

        3.1.2化學合成法

        模擬天然高分子的化學結構,從簡單的小分子出發制備分子鏈上含有酯基、酰胺基、肽基的聚合物,這些高分子化合物結構單元中含有易被生物可降解的化學結構或是在高分子鏈中嵌入易生物可降解的鏈段。化學合成法反應條件苛刻,副產品多,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3.1.3微生物發酵法

        許多生物能以某些有機物為碳源,通過代謝分泌出聚酯或聚糖類高分子。但利用微生物發酵法合成產物的分離有一定困難,且仍有一些副產品。

   

;     3.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開發的新方法——酶促合成

        用酶促法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得益于非水酶學的發展,酶在有機介質中表現出了與其在水溶液中不同的性質,并擁有了催化一些特殊反應的能力,從而顯示出了許多水相中所沒有的特點。

        3.3酶促合成法與化學合成法結合使用

        酶促合成法具有高的位置及立體選擇性,而化學聚合則能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因此,為了提高聚合效率,許多研究者已開始用酶促法與化學法聯合使用來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4、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應用

        目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兩方面的用途:(1)利用其生物可降解性,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以保證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通常,對高聚物材料的處理主要有填埋、焚燒和再回收利用等3種方法,但這幾種方法都有其弊端。(2)利用其可降解性,用作生物醫用材料。目前,我國一年約生產3000 多億片片劑與控釋膠囊劑,其中70%以上是上了包衣的表皮,其中包衣片中有80%以上是傳統的糖衣片,而國際上發達國家80%以上使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作薄膜衣片,因此,我國的片劑制造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國外片劑和薄膜衣片多采用羥丙基甲纖維素,羥丙纖維素、丙烯酸樹脂、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纖維素、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鈉、微晶纖維素、羥甲基淀粉鈉等。

參考文獻:

第4篇:可降解塑料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綠色環保產品設計包裝設計

引言

19世紀以來,工業革命使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經濟水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社會變得空前繁榮。但隨之而來的問題逐漸顯現,全球性生態環境急速惡化,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中,對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有這樣一段闡述:“人類既是環境的產物,又是環境的創造者。環境不僅向人類提供維持生存的物質,同時也提供了人類在智力、道德、社會和精神等方面發展的機會。人類通過在地球上的漫長和曲折的進化過程,達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即借助于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無論在改造環境方法的數量上還是改造環境的規模上均獲得了巨大提高。而人類環境的兩個屬性,即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對于人類的幸福和對于享受基本的人權,甚至生存權利本身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綠色包裝的興起

20世紀60年代,產品設計產生了極端的商業化現象,即設計成為了鼓勵人們無節制消費的重要介質,興起了以經濟增長為目的,以促進商品廢棄化為手段的“用后即棄”的消費方式,眾多一次性產品如雨后舂筍般被生產出來,甚至出現了幾天前還是高檔品,幾天后就進入了垃圾桶的現象,而對商品起著保護、美化及宣傳作用的包裝,也隨之被大量的生產、使用和廢棄,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成為了重要的環境污染源。

綠色包裝也稱為“無公害包裝”和“環境之友包裝”。我國于1993年引入了綠色包裝的概念。它首先要求包裝是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的,其次是要求包裝材料能被循環再利用,以滿足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綠色包裝的設計特點

傳統的包裝設計理論與方法是以人為中心,以滿足人的需要為出發點,以保護商品為目的,而無視包裝產品廢棄后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并沒有將生態環境作為一個要素和重要指標進行考量。而綠色包裝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術層面的思考,更是一種觀念上的變革,它著眼于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充分考慮到環境的效益,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將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戰略集成到生態學和經濟性都能承受的新產品包裝設計中。綠色包裝設計與傳統包裝設計相比有以下特點:

1.延長了包裝產品的生命周期。傳統的包裝產品的生命周期是從包裝產品的生產到使用再到廢棄。而綠色包裝設計是將這個生命周期延伸到了其被廢棄后的回收和利用。真正做到了從“搖籃”到“墳墓”再到“搖籃”的良性的循環過程。這一過程的改變更有利于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從全局的角度分析和解決與其有關的環境問題和管理問題,便于整個包裝設計過程的優化升級。

2.有利于保護資源和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并且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特別是不可降解的包裝材料,有利于實現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

3,可以在包裝藝術設計、環境保護技術、包裝產品設計等不同層次上進行動態設計,優化包裝結構,使用環保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如可以將包裝作為產品的一部分或可替換部件進行設計(見圖一)。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減少了廢棄物的產生,還增加了產品的可替換部件,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周期,而這種創新式的綠色包裝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產品的賣點。

三、綠色包裝材料的分類及選擇原則

1.綠色包裝材料的分類

按照環境保護要求及材料用完后的歸屬,有學者將綠色包裝材料大致分為3大類。

1)可回收處理再造的材料

其中包括:紙制品材料,玻璃材料,金屬材料(鋁箔、馬口鐵、鋁合金),線型高分子材料(PP、PVA、聚酯、尼龍),可降解材料。

2)可自然風化回歸自然的材料

其中包括:紙制品材料,可降解材料及生物合成材料,植物生物填充材料,可食性材料。

3)準綠色包裝材料

其中包括:可回收焚燒、不污染大氣且能量可再生的材料,其中包括部分不可回收的線型高分子材料,網狀高分子材料,部分復合型材料。

2.綠色包裝材料的選擇原則

綠色包裝在材料的選擇上應該優先選用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選用低能耗、少污染的材料,選用環境兼容性好和易于降解的材料,避免選用有毒、有害、有輻射的材料。主要原則可歸納如下:

1)盡量選用無毒無害無輻射性的材料。如應當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屬、放射性元素的包裝物。

2)選用可循環的材料。選用回收或再利用性能好的包裝材料是實現綠色包裝的有效途徑之一。如美國stone容器公司用廢紙生產出COrdeck瓦楞平板,用于商品的包裝運輸;又如R-Tech公司生產的E-cubes包裝材料,是采用回收的廢紙制成的,加人填充物后可包裝易碎物品。

3)選用可再生材料。材料的可再生一是指材料物理可再生屬性,如竹子、藤條、麻纖維等速生植物作為原材料進行加工,二是指材料可通過化學的方式解體再利用,如聚酯瓶通過堿性化學催化劑分解,純化后再重新聚合成再生PET樹脂包裝材料。

4)選用可降解材料。在產品包裝材料的選擇上可以選用可被自然降解、生物降解、化學降解、水降解的材料。如產品和食品的包裝袋就可以選擇可生物降解的材料,這種材料制成的包裝袋在承運過程中結實耐用,在廢棄后整個包裝又都可以進行無毒害降解,分解出氧氣和水分,不必再進行分離處理。

四、綠色包裝的結構設計

為了實現對材料的合理利用,以達到資源利用最少,空間率利用最高的綠色包裝,可以通過對包裝物的結構設計來實現。如,產品包裝的形狀對運輸的影響就很大,為了方便運輸,應盡量使用方形包裝代替圓形包裝;又如八角形的披薩盒比方形節約10%的包裝材料。其次,通過合理的包裝結構設計,可使包裝具有多用途屬性,避免包裝物被隨意丟棄,如被用完的包裝瓶成為花瓶等空間裝飾物。

五、未來包裝設計展望

眾所周知,紙、可降解塑料、金屬、玻璃被稱為四大綠色包裝材料。其中紙和塑料的價格相對低廉,而紙又具有增長快、原料來源廣泛、不易碎、便攜、容易回收利用、可自然分解等特點,因此紙制品的包裝設計是被世界公認的綠色包裝設計,并對治理塑料造成的環境污染能起到積極地替代作用。與可降解塑料、金屬、玻璃三大包裝材料相比,紙質包裝設計更可能成為未來包裝設計中最具前途的綠色包裝設計。

第5篇:可降解塑料的特點范文

比較常用的食品塑料包裝材料

目前被普遍使用的食品包裝用塑料是聚丙烯(PP),聚丙烯薄膜是高結晶結構,透明度高,光潔,加工性能高,廣泛用于制備纖維、成型制品,但主要是塑料薄膜。可直接用于面包、香腸等各種食品的包裝。近年來發展極比較快的一種塑料包裝材料是聚偏氯乙烯(PVDC),PVDC是由偏氯是由偏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而成的偏氯乙烯一氯乙烯共聚物(VDC-VC共聚物),PVDC的特點是柔軟而具有極低的透氣透水性能,可防止異味透過,保鮮、保香性能好,適于長期保存食品;由于其性價比高、阻隔性能好,被廣泛用于食品包裝。

聚碳酸酯(PC),PC是無色透明,光潔美觀的塑料。由于PC無毒、無異味,阻止紫外線透過性能及防潮保香性能好,耐溫范圍廣,在-180℃下不脆裂,在130℃環境下可長期使用,所以是一種理想的食品包裝材料。

食品包裝制品存在的安全問題

眾所周知,塑料屬于高分子聚合物,其為單體在適當條件和引發劑的作用下,發生聚合反應而形成的。為了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成品的使用性能,使之塑料材料改M后具有優異的阻透性、防紫外線性、耐冷凍性、耐熱性等,在生產過程中還要加入增塑劑、抗靜電劑、爽滑開口劑、熱穩定劑等助劑。塑料單體和加工助劑都屬于低分子化合物,在一定的介質和溫度條件下,會從塑料中溶出,轉移到食品中去,從而污染食品,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在所有改善塑料食品包裝材料性能的添加劑中,增塑劑的衛生安全性倍受關注。丁基硬脂酸酯、乙酰基三丁基檸檬酸酯、烷基癸二酸酯和己二酸酯是幾種常用的毒性較低的增塑劑。而鄰苯二甲酸酯則被限制使用,這是因為毒理實驗表明它具有潛在的致癌作用。鄰苯二甲酸酯還可能減弱人的生育能力。

生產企業在加工成食品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時,一些中小規模企業沒有掌握其產品的有關衛生標準要求,缺乏產品衛生評價所需的資料,沒有做到新產品在投入生產前對樣品進行安全衛生檢測;其生產食品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中的溶劑殘留總量和苯系溶劑殘留量超標,這些溶劑最后應揮發,殘留量不得超過國家標準的規定。塑料是一種高分子聚合材料,聚合物本身不能與染料結合。印刷過程中當油墨快速印制在復合膜、塑料袋上時,需要在油墨中添加甲苯、丁酮、醋酸乙酯、異丙醇等混合溶劑,這樣有利于稀釋和促進干燥;其中,有很多企業貪圖自身利益,使用便宜的苯類溶劑型油墨作為塑料包裝材料的印刷油墨;并缺乏嚴格的生產操作工藝,使包裝袋中殘留大量的苯類物質。此類溶劑如果滲入皮膚或血管,會危及人體造血機能,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甚至導致白血病的發生。雖然印刷時可通過干燥除去絕大部分溶劑,但由于油墨中的顏料吸附力強,仍易產生殘留,殘留在包裝內的苯類溶劑,被食品吸附后,導致食品污染,從而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國標GB/T 10004標準中規定:溶劑殘留量總量≤5.0mg/m ?,其中苯類溶劑不檢出;采用氫離子檢測型氣相色譜儀檢測溶劑殘留量:

①先配制標準溶劑樣品。按生產實際使用溶劑的種類配置標準溶劑樣品,為提高溶劑曲線的精度,選用二甲基甲酰胺作為稀釋劑,制成混合標樣。

②標準曲線的測定。將混合標樣分別注入用硅橡膠塞密封好的清潔干燥的500ml三角瓶中,送入(80±2)℃干燥箱中放置30min后,用5ml注射器取1ml瓶中氣體,迅速注入色譜中測定。以其出峰面積分別與對應的樣品質量繪出標準曲線。

③待測樣品的制備。裁取0.2m?待測樣品,并將樣品迅速裁成10mm×30mm的碎片,放入清潔的在80℃條件下預熱過的瓶中,迅速密封。送入(80±2)℃干燥箱中放置30min。

④樣品的測試。用5ml注射器取1ml瓶中氣體,迅速注入色譜中測定。根據樣品的出峰面積在標準曲線上查出對應量。根據計算公式計算出溶劑殘留量。

利用氣相色譜儀進行包裝材料的溶劑殘留量檢測,不但可以幫助材料的使用者對材料在印刷、復合中使用的各類助劑、添加劑、溶劑的安全性(是否含有不復合使用要求的成分、或者某種成分的含量是否超標)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而且還可以有效解決一些包裝材料存在“異味”(殘留溶劑所引起的)的問題,因而通過該項檢測可以很好地控制包裝的衛生安全性。

復合包裝材料使用的粘合劑及其稀釋劑的殘留物的影響。復合塑料包裝材料,比單純的樹脂及其成型品更為復雜,用于復合的膠粘劑及其稀釋劑的殘留也是相當有害的。在GB9685―2003《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劑使用衛生標準》中規定,只有改性聚丙烯和聚氨酯這二類膠粘劑可用在食品包裝之中,單組份的壓敏膠是不能用于食品包裝材料的。但仍有企業使用單組份的壓敏膠去制造復合包裝材料,有的用甲苯作溶劑,造成甲苯溶劑殘留超標,對食物造成污染。國標GB/T 10004標準中規定甲苯二胺(4%乙酸)≤0.004m/L,另外復合包裝材料中的二氨基甲苯含量超標,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因它是一種致癌物質。

結論

塑料包裝材料的主要市場是食品包裝,當前食品衛生和安全成為舉國上下關注的話題,跟上國際包裝安全的潮流,是縮短我國塑料包裝與發達國家同行業的差距,適應內外貿易市場需求的必由之路。

食品塑料包裝的組成中,塑料薄膜占包裝總成分的70%、粘合劑占10%、油墨占10%、其他占10%,大量排放于空氣當中的溶劑等物質這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也對工人、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構成危害,而且有機溶劑可能會殘留在復合膜之間,隨時間的推移,從薄膜遷移到食品中,使之變質、變味;其次,許多企業沒有監控包裝中溶劑殘留的有效控制;再次,對于生產和運輸過程的忽略同樣可能導致污染。因此,只有當所有環節得到有效控制后,企業才能保證生產的包裝材料是安全的。在發達國家粘合劑已轉向水性或者無溶劑產品、醇溶油墨取代了甲苯油墨。

第6篇:可降解塑料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生物技術 環境污染 應用

引言

1.1環境保護已成為當前國際關系、經貿合作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地影響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我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由于忽視了發展中的環境保護,目前環境狀況十分嚴峻。近年來雖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但環境質量下降的趨勢仍在繼續。

2.1現代生物技術是應用現代生物科學以及某些工程原理,如酶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等,利用生命體(從微生物到高級動物)及其組成(含器官,組織,細胞,細胞器,基因)來發展新產品或新工藝的一種技術體系。一般認為,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四個方面。

2.2生物技術直接關系到與人民生活,衛生,健康密切相關的醫藥衛生,食品工業,化學工業,農業的發展。可以在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環境污染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并且還可以從基因的角度治愈人類的遺傳病。因此,現代生物技術已經被世界各國列為重點項目。

3.現代生物技術的特點

生物是構成生態系統的要素,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主要是依靠生物過程來完成的。科技的發展也充分證明生物技術是環境保護的理想武器,這一技術在解決環境問題過程中所顯示的獨特功能和顯著優越性充分體現在它是一個純生態過程。生物技術在處理環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應條件溫和以及無二次污染等顯著優點,受到了高度重視。

目前生物技術應用于環境保護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生物技術已是環境保護中應用最廣的、最為重要的單項技術,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質的降解、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廢物資源化、環境監測、污染環境的修復等環境保護的各個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應用環境生物技術處理污染物時,最終產物大都是無毒無害的、穩定的物質,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氣。利用生物方法處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轉移。

利用環境生物技術可治理用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環境介質,即用生物修復技術凈化環境,使受污染的寶貴資源如水資源(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土壤等得以重新利用,同時還可進一步強化環境的自凈能力。

環境生物技術不僅單純適用于環境污染治理,如今已相當廣泛地應用于環境監測,尤其是以生物傳感器為核心的環境生物監測技術,可在線在位迅速地提供環境質量參數,成為環境質量預報和報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

4.現代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4.1污水的生物凈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質的成分十分復雜,包括各種酚類、氰化物、重金屬、有機磷、有機汞、有機酸、醛、醇及蛋白質等等。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從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質轉化為有益的無毒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當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技術處理污水就是生物凈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技術是酶工程技術。

4.2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

重金屬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屬污染的生物修復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減、凈化土壤中重金屬或降低重金屬的毒性。其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如酶促反應)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化學形態,使重金屬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環境中的移動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過生物吸收、代謝達到對重金屬的削減、凈化與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過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激發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態結構,這將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風蝕、水蝕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4.3白色污染的消除

廢棄塑料和農用地膜經久不化解,估計是形成環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據估計我國土壤、溝河中塑料垃圾有百萬噸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殘存會引起農作物減產,若再連續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幾年后不少耕地將顆粒無收,可見數量巨大的塑料垃圾嚴重影響著生態和環境,研究和開發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2】。利用生物工程技術一方面可以廣泛地分離篩選能夠降解塑料和農膜的優勢微生物、構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離克隆降解基因并將該基因導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兩者同時發揮各自的作用,將塑料和農膜迅速降解。同時,還需大力推行可降解塑料和地膜的研發、生產和應用。

4.4化學農藥污染的消除

一般情況下,使用的化學殺蟲劑約80%會殘留在土壤中,特別是氯代烴類農藥是最難分解的,經生態系統造成滯留毒害作用。因此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更為安全有效的辦法,而利用微生物降解農藥已成為消除農藥對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方面【3】。能降解農藥的微生物,有的是通過礦化作用將農藥逐漸分解成終產物CO2和H2O,這種降解途徑徹底,一般不會帶來副作用;有的是通過共代謝作用,將農藥轉化為可代謝的中間產物,從而從環境中消除殘留農藥,這種途徑的降解結果比較復雜,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

5.結語

著名的天文學家和生物學家,佛瑞得霍意耳(Fred Hoyle)先生曾經說過,還未解決的主要問題的答案應該由基本的假設來得到,而且同時也必須依靠經過反復嘗試和檢驗的科學工具及方法。隨著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方法所能處理或修復的對象也在時刻不停地改變。為了使生物技術能滿足新的發展需要。我們必須真正進行探索,并且可能以過去未曾想象到的方式來使用生物或是它們的衍生物。

參考文獻

[1]孔繁翔.《環境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7篇:可降解塑料的特點范文

(1)采用環保材料。現代生活中,絕大多數產品包裝使用塑料這一材料,塑料具有易損壞、難降解的特點。例如,包裝廢棄物中的EPS泡沫塑料采用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能完全降解,直接燃燒處理則會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進行產品包裝設計時,應當盡可能采用新型材料,如可降解塑料、再生生物材料、紙質包裝等,可以大大地減少產品包裝帶來的環境污染。(2)包裝循環利用。進行產品包裝的設計時,為了使包裝材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甚至是做到產品包裝零回歸,應當盡量采用可循環利用的材料,減少一次性材料的使用,使包裝材料能夠循環利用于各種實際用途,從而最大程度地利用資源,緩解資源壓力,減少包裝垃圾的產生,最終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可持續發展是未來市場的主旋律,包裝的循環利用,正是這一理念的典型體現。在以后的市場上,包裝的可循環利用必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3)簡約主義。將簡約主義運用到產品包裝設計中,秉承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的環保理念,盡可能地減少無謂的材料消耗,設計成易拆解的包裝,以方便零件的回收再利用。簡約風格的產品包裝設計,還應當從包裝外形上做到簡約,減少繁復的造型裝飾,融入樸素的藝術風格。簡約包裝設計推崇結構精簡、材料天然、視覺親近自然以及造型實用。簡約的包裝設計具有視覺清新、高雅大方的特點。鑒于風格的產品包裝設計需要不斷地創新,不能將簡約理解為古板的簡單,而是要綜合考慮包裝與產品之間的聯系,以及消費的使用體驗。(4)一體化。將產品與包裝進行組合,從結構以及性能上進行結合,使包裝成為產品的一部分,給消費者帶來特殊的體驗感受,同時,省去消費者拆解包裝所需的時間,便于產品的使用。包裝融入產品,可以避免包裝的廢棄,減小包裝垃圾對環境的影響,給包裝行業帶來了一種新思路。(5)符合市場。設計綠色包裝時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產品包裝所使用的材料環保性,還需要從人性化以及市場營銷方面來進行考慮,設計出的產品包裝,要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使消費者從心理上對產品產生興趣。同時,設計出的包裝還需要與產品相適應,要最大程度地將產品的價值及意義體現出來,這樣才能擁有更好的產品市場。為了更加符合市場需求,還要科學地進行產品包裝設計,保證產品包裝不會污染環境,明確設計產品包裝的首要考慮要素是環保理念的應用。

2設計環保包裝的意義

(1)商業價值。選用環保材料、采用環保包裝新技術進行產品包裝設計,能改變中國出口產品在海外發達國家市場中的形象,提高企業競爭力。同時,能夠在產品銷售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消費者認可,有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2)社會價值。采用環保的產品包裝能夠使人與自然保持生態平衡,使人類社會能夠持續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還能夠減少垃圾對人產生的危害,促進身體健康,提高社會生活質量。

3產品包裝設計中的環保概念

第8篇:可降解塑料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包裝設計 綠色材料 應用

引言

商品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商品包裝形式不僅日益多樣,而且也得到持續創新;如其包裝形式,最初僅是簡單的包裹,而現在已經出現了一系列諸如真空包裝、軟包裝及復合型包裝等多樣化包裝。這些包裝形式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但是最近幾年,很多商家為能從中得到更大的經濟效益,盡可能地應用多種包裝形式以促使商品附加價值的大幅度提高。實踐表明,這種為提高利潤而盡可能使包裝形式多樣化的行為,已對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因為這種過于注重多樣形式的包裝,不僅極大地破壞環境資源,而且還造成能源的無休止消耗。此外,在人們使用商品過程中所產生的包裝廢棄物,不僅沒有系統地進行回收,而且即使回收后這些包裝廢棄物也無法進行自行降解、腐化,這不僅極大地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對環境所產生的危害也日益嚴重。

相關資料顯示,這些商品包裝材料不僅在其生產過程中,而且在其廢棄過程中,都會對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污染。但是一直以來,在進行商品包裝設計過程中,為使商品附加價值盡可能地提高,人們總是過于注重包裝的裝飾性、結構性及功能性等方面的研究,而對于包裝過程中如何選擇包裝材料、在其廢棄后盡可能地實現自行降解和腐化等問題,卻研究得甚少,以至于造成了如今這種難以收拾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局面。正是基于此,本文在對綠色包裝材料的特點及類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包裝設計中綠色材料的應用與發展這個課題,進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討。

1 包裝設計中綠色材料的特點及類型

1.1 特點

環保行業最能體現環保價值的材料就是綠色包裝材料,這種綠色包裝材料不僅具有普通包裝材料那些如裝飾性、保護性等特性,而且還具有普通包裝材料所沒有的例如生態適應性等特性。

作為綠色包裝材料,通常具有以下特點:①其本身不含有對人有害的化學元素或細菌;②具有多元化的來源方式、成本低性價比高且生產過程能耗少;③生產加工過程中可實現有害廢棄物的零排放,不對環境造成污染;④包裝材料可多次進行循環使用;⑤包裝材料在使用結束后可自行降解,重新回到環境中。

1.2 類型

根據綠色環保的要求,可用于包裝設計的綠色材料,主要有這些以下類型:①可回收處理再造的:符合這些環保要求的材料,主要有蜂窩紙張、紙張、紙漿模塑等。這些材料不僅具有價格低質量輕等特點,而且還具有加工簡單、綠色環保等優點。②可自然腐化分解、自然回歸的:這類綠色材料主要有紙質包裝材料(紙板、紙張、紙漿模塑等);生物合成材料,包括可光、水降解包裝材料和生物降解包裝材料;仿生及生物材料;可食性材料。③可焚燒回歸不對大氣產生污染的:符合這些環保要求的包裝材料,其原料來源極為豐富,既可應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加工技術來生產制造出包裝設計中所需的諸如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等新型綠色包裝材料,還可采用這些先進生產技術制造出那些無污染、純凈的復合型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這類新型綠色材料,即使暫時無法做到循環再生,但至少通過衛生填埋或焚燒以后所產生的物質,既不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也不對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帶來破壞和污染。

當前有關可持續發展這一思想正深入人心,綠色包裝材料也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和深入研究過程中,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綠色包裝材料的類型也將更為多樣,可以更大程度地滿足人們進行商品包裝的各種需求。

2 包裝設計中綠色材料的應用與發展

2.1 綠色紙質包裝材料

(1)紙漿模塑包裝材料。紙漿模塑包裝材料當前已在各種商品及商品的包裝領域得到極為普遍的應用,例如藥品類包裝、食品類包裝、電子類產品包裝等,以下就這些領域做個分析。

①食品包裝。紙漿模塑綠色材料可用于超市盤、水產盤、快餐盒、快餐托盤等的設計。這樣就成功地實現了原本一次性不可降解發泡塑料餐具的替代,把一次發泡塑料的使用率降低下來。此外,紙漿模塑材料本身極易進行加工,在各類餐具設計過程中可完美實現緩沖性、防撞擊、防震性等要求,這正好可對諸如水果類等食品的易腐爛、易碎等缺點進行有效彌補,對于運輸成本的降低及透氣性、保鮮性的長時間保持都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紙漿模塑材料還具有使用方便無污染、廢棄后可在土壤中自行降解而作為肥料重新回歸環境,從而有效達到了環保和再生的要求。②醫用器械包裝:醫用器械的包裝,原本消毒不夠徹底而在使用中極易出現傳染性感染;在醫用器械包裝中應用紙質模塑材料,不僅可達到無傳染、無污染的效果,而且還可進行自行消毒。此外,在對其廢棄包裝進行焚燒中,其產生的氣體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③電器內襯包裝:運輸過程中對電子電器產品包裝的精度要求極高,傳統的電子電器包裝是應用發泡塑料包裝,雖然可有效滿足這些要求,但在完成使用后,卻會對環境安全構成極大威脅。把紙漿模塑材料應用于電子電器產品包裝,不僅可滿足電子電器的運輸要求,而且廢棄后也不會對環境安全構成威脅,完全符合環保要求。因此,紙漿模塑材料現已廣泛應用于各類電子產品的包裝設計中。

(2)蜂窩紙板包裝材料。蜂窩紙板這種新型綠色環保包裝材料,現已在包裝、家電、建筑等領域得到極為普遍的應用。當前蜂窩紙板的應用,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進行大型包裝箱的制作,以用于較重的家電產品、機電產品、易碎怕摔產品等的包裝;②進行大型運輸托盤的制作;③各種建筑隔板、內襯緩沖墊等的制作。由于蜂窩紙板包裝完全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這種包裝材料在當前是最為理想的環保包裝材料,具有大力進行推廣使用的價值。基于當前我國限塑、限木的要求,應用蜂窩紙板進行包裝,顯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蜂窩紙板產業在我國發展較晚,不管是在生產技術、還是在市場推廣方面,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國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

2.2 綠色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

當前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主要有兩種:①新型淀粉基塑料包裝材料。這種包裝材料主要用于醫藥、食品、文化用品、日用百貨等方面的包裝,由于這種包裝材料不會污染周圍的大氣、水及土壤,故在包裝設計中應用這種包裝材料,不僅可對淀粉等這些可再生自然資源進行充分利用,而且還可對一直以來困擾人們的“白色污染”進行有效緩解。這不僅可有效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而且還可對一直困擾著人們的石化等非可再生能源危機進行一定的緩解。②新型聚乳酸塑料包裝材料。這種包裝材料是一種良好的熱塑性塑料,具有極好的抗溶劑性和抗拉強度,通過加工可生產出多種形狀的容器。而且由于它們可以與食品進行零接觸,因而當前已廣泛應用于各種食用瓶、超市產品及酸奶等的包裝中。此外,這種包裝材料還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因而在蔬菜及水果的保鮮包裝中也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2.3 綠色可食性包裝材料

作為可食性包裝材料的原料,主要有以下這些:①動植物纖維類;②多糖、淀粉類;③蛋白質類;④脂肪酸;⑤其他天然復合類材料。這些原料通過加工可制成薄膜,用于諸如糖果、甜點等的包裝。此外,還可加工成一次性飲料杯、快餐盒及藥用膠囊。可食性包裝材料現在已是一門極為火熱的綠色包裝材料的研究課題,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有更多的新興種類持續被發現出來,并被大量應用于綠色食品包裝上,其發展前景極為可觀。

結語

總之,在商品包裝中應用綠色包裝材料,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有關包裝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商品的單一保護,人們更多注重的是包裝材料帶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的持續發展。因此,對綠色包裝材料進行合理選擇并加以有效使用,這不僅是未來包裝業的發展趨勢,而且也是人們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戴宏民.綠色包裝的評價標準及環境標志[J].包裝工程,2011.05.

第9篇:可降解塑料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白色污染;危害;防治;宣傳

0.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產量急速增加。近幾年來,塑料制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等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不可否認,塑料方便袋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隨著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壞了市容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制品,給垃圾綜合利用帶來困難。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白色污染”的定義

這就要從塑料開始說起。塑料是一種高分子材料。以石油為原料,可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這些物質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反應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隨著塑料產量不斷增大,成本越來越低,我們用過的大量農用塑料薄膜、包裝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丟棄在環境中,給周圍環境和景觀帶來很大破壞。由于塑料包裝袋大多呈白色,它們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就被稱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現狀及其危害

塑料包裝材料在世界市場中的增長率高于其它包裝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裝材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7%。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游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在城市、旅游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視覺污染”。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在學校、路邊小吃攤、菜市場、隨處可見一次性飯盒、各色塑料袋,起風時候,塑料袋到處飄揚,嚴重影響周圍環境的美觀。

“潛在危害”: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隨著城市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因此不再像以前一樣一日三餐在家按時按點的吃,工作忙碌的時候就在飯店或街邊路攤的小吃店買點,這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就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在方便人們的同時也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早在40年前,人們就發現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后,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癥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癥。1975年,美國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裝食品和飲料。在我國,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用的超薄塑料袋幾乎都來自廢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每次吃飯時,就有不少同學用塑料袋裝飯菜,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不僅危害環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

(2)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萬以上,只有分子量降為2000以下時,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這一過程至少需200年。農田里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從而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場地由于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4)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惡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惡英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3.“白色污染”的防治

在我國,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護好城市生態環境,有關專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將“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目前,國家對此末專門立法,廣大群眾希望有關法規盡快出臺。

(2)制定中長期治理規劃。非降解塑料制品從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趨勢。這就要求人們應當有個緊迫觀念,為其做兩種準備,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時間表。有關部門要在根治污染、減經污染、預防污染三個層次上規定任務、明確責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驟、有目標、有期限地穩妥展開。

(3)重視“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綠色”替代產品的研制、生產、銷售和使用。

(4)增強全民環境衛生意識,把“白色污染”防治作為“兩個文明”建設和綜合整治城市環境的重點內容來抓。

(5)狠抓污染源頭治理,實行減量化、無害:化和省資源化、再資源化原則。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強調“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6)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難降解,現在許多城市都推廣使用綠色餐具——紙制餐具,因為纖維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許多環保專家認為,用紙制餐具代替發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紙制餐具同樣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污染,因為它們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也不會降解徹底。其次,制紙制餐具時,除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若全面推廣,勢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導致森林砍伐的加劇。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紙漿歷來是耗水大戶、耗能大戶及排污大戶。造漿工藝需大量水,而我國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為世界12個貧水國家的名單上;若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會引起水污染;紙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為主,這樣就會增加空氣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從節約資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紙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僅不利于環保,也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買菜或盛裝食物,買菜可用菜籃子或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從而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

(7)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種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廢塑料,就要實行垃圾回收分裝制度,把不同類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

回收白色垃圾減少“白色污染”,是一種探索性創新辦法,雖需進行一定經濟投入,但可獲得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并且將在運行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管理辦法,為加快我市城市建設進程,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好基礎工作。

抵制“白色污染”的沖鋒號已經在全球吹響,公眾、商家、政府一個都不能少。

4.結語

隨著白色污染問題的不斷惡化和人類對環境的重視,消除白色污染是人們的重任。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產成本太高,用途難以進一步擴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殘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產物是否會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確。如何解決目前的環境問題,首先應強調廢舊塑料的回收、分類、加工,使有限的資源循環利用;其次是強調全民行動起來,響應號召,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溫馨可愛結實耐用可長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白色污染物從我們身邊永遠消失不見。

【參考文獻】

[1]城市垃圾管理與處理處置技術標準規范應用(上冊).

[2]長安.當代環境問題新特點[J].學科教育,1995,(06).

[3]方世南.環境問題: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兼與《該怎樣談論“環境問題”》一文商榷[J].學術月刊,2002,(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影视库 | 四虎影视1515hh四虎免费 | 五月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 四虎影院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入口 | 国产一区系列在线观看 |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特级淫片免费看 | 日韩不卡一区 | 最新久久免费视频 |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 青青在线精品2022国产 | 国产成人91激情在线播放 |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久久网站 | 操操爱| 亚洲啪视频| 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青青青青久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 天天综合在线视频 |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app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饯 | 欧洲三级在线观看 | 日韩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 | 久久网站免费 |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 日本特黄一级 | 欧美精品香蕉在线观看网 | 日本肉动漫在线 | 亚色视频在线 |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 精品自拍视频 | 一及毛片 |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