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田徑競賽起跑搶跑規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國際田聯 商業化 舉措
一、精心打造比賽,樹立品牌效應
國際田聯主辦的比賽中,世界田徑錦標賽已經成為世界最大體育賽事之一(見表1),距今為止,已經舉辦了11屆,最初為4年一屆,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從1993年開始為2年一屆。近幾年的參賽國家、地區和人數都穩定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見表2),在世界上知名度逐步提高(見表3)。國際田聯主辦的另一大型比賽就是黃金聯賽,在歐洲很有影響力,吸引的觀眾越來越多。從2007年黃金聯賽的觀眾人數來看,巴黎、布魯塞爾和柏林的比賽同樣延續了2005年、2006年的強勢。這兩項比賽,以歐洲為據點,現逐步向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蔓延。例如中國的上海,是2007年惟一一個非歐洲舉行的黃金聯賽,日本大大阪承辦了2007年田徑錦標賽。通過國際田聯多年的苦心經營,比賽吸引了全球許多高端贊助商和電視轉播商,樹立了很好的品牌效應。
二、發展電視觀眾和現場觀眾
1.電視觀眾的發展
比賽的電視觀眾數是衡量競技運動項目質量和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吸引贊助商的重要砝碼,在這方面,國際田聯做足了工作。首先從競賽規則上做了相應的修改,讓比賽更適應電視展播的需要。例如起跑由每人兩次機會改為從第二次開始,任何人搶跑將被取消比賽資格;田賽遠度項目后三次比賽的錄取辦法從以前的三次后錄取,改為521的錄取方法(即第一輪后錄取5名,第二輪后錄取2名。第三輪后錄取1名);田賽高度項目將連續三次試跳失敗將失去比賽資格改為在健將之前每人只有兩次機會,以后有三次機會。這些規則的改變,都是為了使比賽更加緊湊,比賽更具觀賞性,工作人員更易于控制比賽進程,更適應于電視轉播,從而吸引轉播商(見表4)。
國際田聯在比賽結束后,要求運動員必須同一個混合區,在這個區域接受媒體的采訪,方便媒體的報道。另外比賽獲得冠軍的運動員繞場一周的慶賀,也被視為比賽的一部分。說明了國際田聯很注重明星的培育和包裝。這些安排都很受媒體的歡迎,也迎合了觀眾的需求,對于提高收視率有著顯著的效果。在主要市場,轉播世界田徑錦標賽國家和地區的收視率很高(見表5)。
2.現場觀眾的發展
調整傳統的比賽時間,將比賽時間安排在周末的晚上進行,讓大家都有時間來觀看比賽;在賽場上播放大家喜歡的音樂烘托氣氛;場地布置更便于觀眾看比賽;邀請最為優秀的運動員參賽吸引觀眾等,都是國際田聯為了提高上座率所采取的措施,在國際田聯精心安排下,過去10年,全球前往體育場觀看田徑比賽的觀眾人數總體而言持續增加。例如,亞洲已經籌劃定期舉辦亞洲田徑錦標賽,引進大獎賽體制。上海田徑大獎賽這兩年每屆比賽的觀眾人數都超過4萬。在日本橫濱和韓國的比賽也是如此,卡塔爾多哈的比賽也不遜色。在南非,觀眾人數超過2萬的比賽屢見不鮮。達喀爾的比賽吸引了6萬人,引人注目。在南美,尤其在巴西某些比賽可以吸引4-6萬名觀眾。
三、發展贊助權市場,提高商業收入
與其他奧運項目相比,田徑運動是比較成功的。國際田聯得益于其市場營銷策略,有長期的財政保障,贊助權銷售的收入年年都在增長。國際田聯在贊助方面的政策是在質和量上更看重前者,即在為數不多的全球知名企業和大批小企業之間選擇前者。實踐證明,這一政策是正確的。另外國際田聯制定了完善的規則來規范賽場展示,并且在比賽中嚴格執行。2007在10月的北京國際馬拉松賽上,任龍云以2小時8分16秒的成績獲得亞軍,創造了中國男子選手在馬拉松賽事上的最好成績。不過任龍云在比賽中,前胸的號碼布始終折疊成三角狀,不僅遮擋了比賽號碼和贊助商標志,還露出了其他品牌的標志,違反了國際田聯相關規定。中國田徑協會因此開出了“因不尊重比賽贊助商”而導致的罰單,受到了10000元的處罰。國際田聯把保護贊助商利益作為己任,體現了很強的商業水
準。這也是世界高端贊助商能留在田徑賽場的原因所在。
四、注重可持續發展
國際田聯將很大一部份收入用于發展計劃,國際田聯對成員協會的資助體系、對新訓練方法的介紹、人員的培訓及其國際訓練學院都有專項的投入。確保田徑運動在全球的持續快速發展。此舉也被很多其他成員協會視為典范。盡管這些項目的花費很大,但因國際田聯商業運作的成功,1999年以來,國際田聯的儲備金依然得到了快速增長,從1991年的1000萬美元到2008年的9800美元。形成了投資―發展―商業回報―再投資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生;田徑;業余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國家教育部基于學生的健康發展研究基礎之上,制定了《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準則。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正是在于對《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貫徹與執行。通過開展初中生的業余田徑訓練,不但能夠吸引初中生踴躍地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豐富初中生的課余活動,而且在促進《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
通過對部分初中生的調查了解,參加過業余田徑隊訓練的初中生,在體質檢測中的肺活量、耐力檢測、力量檢測以及身高體重都要優于普通初中生10%到20%。初中生在業余課外休息時間里訓練計劃的有效實施與初中生積極參加學校業余田徑隊,就是完成鍛煉標準的基石。針對初中學校業余田徑隊的訓練,開展一系列的實地調查,期望以此得出學校開展業余訓練的指導意見,促進初中學校的學生能夠積極參加學校的課外生活,也能夠促使初中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初中業余田徑訓練時間安排
對于初中學生,在七點五十多分進行早課學習。部分業余田徑訓練學生,可以選擇在七點鐘左右到校,進行簡短的熱身訓練。這樣既鍛煉了身體,也能讓初中生保持好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通過對初中業余田徑隊的隊員了解,他們大部分都選擇在這一早晨的時間段,進行熱身訓練,豐富業余的時間,積極有效地安排好課余運動。
中午簡短的午飯過后,部分的業余田徑運動員會選擇到操場上做些力量型的鍛煉,比如,深蹲、蛙跳等鍛煉項目,甚至有些業余田徑運動員會選擇游戲性的比賽,在隊員之間鍛煉力量與靈敏的練習,不僅能夠增加訓練效果,而且也增加了同學與同學之間,隊友與隊友之間的友誼和交流,形成了團結互進的鍛煉場面。
下午的第四節課外活動課,是初中業余田徑訓練的最為集中的時間段,也是初中生選擇自己興趣愛好學習的一節課。在這節課中,會有專業的指導老師,進行跟蹤指導,也會制訂相應的訓練計劃,為初中業余田徑隊隊員的成績取得有所幫助。根據實地的調查了解,在第四節田徑訓練中,訓練老師會根據每周的制訂詳細的訓練計劃,如針對中長跑運動一周的訓練計劃:周一,協調沖刺性訓練,一百米的加速跑兩次;四百米與二百米間歇性跑三到五次。最后是整體跑八百米一次。周二,是戶外勻速的越野跑,在五千米以上。周三,協調力量型訓練,一百米加速跑,助跑跳遠五至十次,四百米與二百米間歇跑三到五次,最后八百米勻速跑。周四,力量型訓練,初中生蹲起、臥推、、高抬腿等若干次訓練。周五,一至二次的一百米加速跑,慢跑八百米,最后是籃球友誼賽。
通過對初中業余田徑運動隊的調查了解,初中課外業余訓練并沒有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時間。無論是在課堂上課還是課后的作業寫作中,對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并不形成影響。而且,通過參加初中業余田徑運動隊,還促使學生對時間安排的緊迫感。他們都學會有條不紊地安排自己的業余時間。部分業余田徑運動員還表示,通過業余田徑訓練能夠讓他們學會克服困難,堅持自己永不放棄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氣質。這在增強他們文化課學習動力的基礎上,形成了運動鍛煉促文化學習,文化學習反饋運動訓練的鍛煉效果。
二、業余田徑訓練對初中生認識的影響
通過實地的調查了解,大部分初中生對業余田徑鍛煉持肯定態度。通過隨機發放問卷50份,愿意參加業余田徑鍛煉的初中生生有45份,占總發放問卷的90%。這充分說明,在初中生的認識當中,他們本身還是愿意積極得參加業余田徑鍛煉的。
對初中生認為參加業余田徑訓練是否會耽誤他們文化課學習的調查中顯示,有49名初中生填寫的是不耽誤學習,占到調查問卷中的98%以上。從這點可以看出,初中生對參加業余田徑訓練還是有足夠的認識。初中生普遍認為,能夠參加業余田徑訓練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并且通過業余的鍛煉還能夠帶來成績榮譽。這是普遍初中生的想法,因此會有較多的初中生愿意參加業余田徑訓練。同時他們也認識到,參加業余田徑訓練,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田徑技能還能收獲健康強健的身體。這表明,初中生已經對業余鍛煉有足夠的健康的認識。
而在田徑項目的選擇上,初中生也能夠對自身的鍛煉效果有一個較好的判斷,基本上都能夠判斷自己是能夠練習田賽還是徑賽的項目。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初中生的業余愛好傾向。因為,大多數選擇業余練習田徑的初中生都是抱著對田徑喜愛的心理參加的。同時說明愛好也是引導初中生選擇參加業余田徑訓練的因素。
在調查過程中,初中生家長對業余田徑訓練也能夠較多地影響初中生是否愿意參加業余田徑的學習當中。初中生在參與業余田徑隊的訓練當中,會選擇征求家長的意見。如果,家長較為開明能夠支持學生課余時間進行訓練,那么初中生會選擇在學校的課余時間內進行田徑訓練。如果初中生的家長不支持學生在學校的課余時間練習田徑,那么大多數的學生都會選擇不進行訓練。據了解,有部分家長還是沒有認識清楚初中生課余鍛煉的有力程度。在支持初中生進行業余訓練的過程中,初中生的班主任起到了較好的教育作用。班主任會耐心地講解,具有訓練天份的初中生參加業余訓練在人生中的意義和價值。這對于初中生對業余田徑訓練起到較好的幫助作用。在對初中生發放的調查問卷中,家長支持學生參與業余田徑訓練只有31份,占到調查總數的60%。而初中生的班主任支持學生課余進行田徑訓練有49份,占到總調查總數的99%。因此,在影響初中生參加課外的業余田徑訓練,家長與班主任的意見能夠較多地影響到初中生的選擇和認識。
三、業余田徑訓練及比賽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參加業余田徑訓練的初中生,在繁忙的學習之余參與學校課間活動的鍛煉。在時間的概念上,對于他們來說就是非常清楚的一件事。他們需要在別的初中生休息的時候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回報。
在訓練的過程當中,擔任教練的體育教師會選擇在比賽日期臨近的一段時間內,對初中生進行比賽日前的適應性訓練。教練員會針對比賽項目的安排,對初中生訓練進行適時的調整,讓初中生在比賽的時候能夠達到興奮程度。在比賽前的訓練,教練員往往都會大幅度地提高訓練量與訓練強度。
在日常訓練中鍛煉初中生連續比賽的能力。在這個訓練的過程中,初中生會付出較多的汗水,在體能上也許會透支,但咬著牙堅持不斷地突破自己是初中生在業余田徑訓練中最大的成長收獲。不僅在訓練當中能夠見到學生拼搏的身影,在比賽當日,還能看到學生互助團結的吶喊加油。這都是在平常訓練當中積累的友誼。這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來說,增加同學之間的交流是初中生走向陽光的重要保證。
由于田徑比賽規則的規定,在比賽同時對促進初中生穩定心態有所幫助。在徑賽比賽規定當中,如果在起跑時候有搶跑者將被直接取消比賽資格。這點對于初中生來說,必須要有較為穩定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比賽經驗。因為一次的失誤將會帶來這個辛苦努力的白費,所以,無論在教育初中生的日常行為準則還是對待事物的態度上,都是較好的教育實踐活動。在田賽當中,也有較為嚴格的比賽規定,如若沒有較好的心理素質,有的初中生會出現一次成績也取不出的現象。這都是在比賽過程中,初中生面臨較大的比賽壓力造成的,因此培養初中生面對比賽壓力的心理教育也成為業余田徑訓練的必修課程。通過業余田徑訓練,能夠促進初中生相互交流,還能培養鍛煉初中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也許是初中生參加業余田徑訓練最大的收獲了吧。
參考文獻:
[1]王剛,肖幼林.關于我國高水平田徑后備人才培養機制的探討[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
[2]韓魯安,周元.淺論競賽制度與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7.
[3]楊再淮,俞繼英.論競技體育后備人才資源與可持續發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
[4]丁敏華.談業余體校青年教練員的培養[J].中國體育教練員,1996.
[5]張社平.對我國現行運動訓練體制及教練員、運動員人力資源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