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有機化工生產技術范文

有機化工生產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機化工生產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有機化工生產技術范文

關鍵詞:化學工程技術;化學生產;有效應用

化學工業一直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在化學生產中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化學工程技術,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保障產品質量,提高化學生產效率,所以化學工程技術在化學生產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加大對化學工程技術的研究,進一步提高化學生產效益。

1化學生產中化學工程技術的應用

1.1超臨界流體技術

超臨界流體是一種處于氣態和液體之間狀態、壓力和溫度都位于臨界點周圍的液體,其具有液體和氣體的雙重特性,具有氣體的壓縮性和高擴散能力,又具有液體的良好溶解能力,其粘度幾乎等于氣體,密度幾乎等于液體,其擴散性能處于氣體和液體之間。在化學生產中運用超臨界流體技術,運用超臨界流體的特性,改變化學反應特征,優化傳熱系數和傳質系數,合理控制壓力和溫度,可以有效降低化學生產的能耗。另外,超臨界液體技術在加工無機物材料、復合材料、高分子材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最常見的技術方法包括以下幾種:其一,抗溶劑法,在制備超臨界流體有機物和爆炸性物質時主要應用抗溶劑法;其二,壓縮抗溶劑法,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加工微球類或者微孔類物質,在聚合物和藥物分子共沉中應用廣泛,技術方法比較簡單成熟;其三,快速膨脹法,用于制備固體顆粒狀化學產品。超臨界技術不僅應用在材料制備方面,而且還被廣泛地瑩瑩在化學分析中,例如,色譜技術和超臨界技術的相互結合,和氣象色譜相比,這種色譜研究方法更加準確、高效,并且超臨界液體色譜比液相色譜更加準確。

1.2傳熱技術

近年來,相關研究人員對于強化傳熱和微細尺度傳熱的研究越來越多,在傳熱學中微細尺度傳熱是一個獨立的專業學科,其主要探索和研究時間尺度、空間尺度的傳熱學規律,重點包含微重力傳熱傳質、相變傳熱、熱輻射、熱傳導。對流傳熱等內容。當前,我國的傳熱技術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數值模擬、實驗研究和機理研究三方面。在化學生產中應用傳熱技術,可以通過改進和優化換熱器設備,有效提升換熱的持續放熱能力和傳熱效率,從而提高化學生產水平。并且微細尺度傳熱和強化傳熱技術在微型熱管、集成電子設備、微米、納米等領域中應用廣泛,相關技術成果已經比較成熟,對于化學工業應加強傳熱技術和化學生產的配合研究,充分發揮傳熱技術的應用優勢,有效提高化學生產效率。

1.3綠色化學反應技術

在綠色食品生產中綠色化學反應技術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積極倡導可持續發展和節能減排理念,人們的綠色生態環保意識越來越高,綠色食品主要是指綠色沒有受到污染侵害的食品,這種食品最主要的特點是營養價值高、品質優良、衛生安全指標高,是未來發展過程中的新興產業。綠色食品加工生產過程中對于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有著嚴格限制,而且還需要提高農作物產量,保障食品營養價值,降低成本,所以綠色產品生產經常面臨量和質的矛盾。現代化生物化學通過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和綠色化學反應技術,保障食品安全,增加農作物產量,確保食品營養。具體應用如下:其一,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運用生物化學技術,減少污染農作物和污染環境的氮肥使用量,運用固氨來替代氮肥,通過應用生物化學技術,不需要施加氮肥,也可以保障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不僅節約了種植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其二,當農作物出現病蟲害時,運用生物化學技術,特別是基因工程技術,在主要農作物上轉移各種病蟲害基因,減少化學殺蟲劑使用量,提高農作物產量,提高抗病蟲害能力。

2化學工程技術在化學生產中的應用發展建議

2.1培養化學技術人才

化學技術人員對于推動化學工程技術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我國應重視化學技術人才的培養,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還應強化鉆研創新精神,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全面提高化學工程技術科研水平和綜合素質。

2.2進一步提高化學工程技術水平

我國化學工程技術面臨著滴狀冷凝的難題,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加大對化學工程技術的研究,重點解決這個問題,推動傳熱技術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動力、機械等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提高化學工程技術水平。

3結語

在化學生產中應用化學工程技術有助于促進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應積極優化各種化學工程技術應用,培養大量化學工程技術人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于振永 單位: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侯海霞,柯楊,王勝壁.解析化學工程技術在化學生產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5,14:91.

第2篇:有機化工生產技術范文

關鍵詞:汽流粉碎生產工藝;優化;節能

目前,中國鈦白工業總體規模是位居美國之后的第二大生產國,由于鈦白工業是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隨著國家對工業過程節能環保技術的要求,需對生產工藝技術進行優化改進,以滿足社會需求和環保要求。現在鈦白粉生產工藝方法主要采用硫酸法,工藝主要包括黑區、白區和后處理,其中后處理工藝在鈦白粉生產工藝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其包括表面處理、三洗、干燥、汽流粉碎以及包裝等工藝。汽流粉碎工序是后處理工藝中在能量和公用工程消耗量方面比較大的工段,并且根據目前鈦白生產企業運行的情況了解到,在汽流粉碎工序生產過程中存在能量損失,且生產過程中存在堵料的問題,從而影響生產。本文針對汽流粉碎生產工藝優化、節能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闡述。

1鈦白汽流粉碎生產工藝現狀

1.1目前的汽流粉碎工藝簡述

來自干燥工序的鈦白粉,進入閃干料倉,在閃干料倉底部通過料倉振動器進入振動計量螺旋輸送器,經過振動計量螺旋輸送器輸送到汽流粉碎機,鈦白粉在汽流粉碎機與2.5MPa中壓水蒸汽進行粉碎處理并且輸往汽粉袋慮器,經過濾后,鈦白粉經過振動器、星型卸料閥輸送到包裝工序進行包裝處理,水蒸汽經過汽流粉碎尾氣風機輸送換熱器進行換熱處理,水蒸汽凝液經凝液分離器送往三洗工序。

1.2目前汽流粉碎工藝存在的問題

在汽流粉碎工序,中壓水蒸汽采用2.5MPa的飽和水蒸汽,對鈦白粉進行粉碎處理,處理后的高溫低壓水蒸汽通過換熱器與循環水進行換熱,把水蒸汽的余熱帶走,此熱量需要大量循環水,并且升溫后的循環水需要送往涼水塔進行降溫處理,以便進行循環利用,這樣不僅存在熱量嚴重損失(水蒸汽流量4200kg/h,溫度從220℃降至70℃,攀鋼集團重慶鈦業有限公司75kt/a硫酸法鈦白技術改造升級搬遷項目),而且要建設規模比較大的涼水塔,增加了投資。此外,根據鈦白生產企業的反饋,在進行汽流粉碎工藝進行生產操作時,在開車時,由于汽粉袋慮器處于低溫狀態,在對水蒸汽和鈦白粉進行過濾時,水蒸汽在濾袋處進行了冷凝,相變為液態水,水與鈦白粉進行了混合,封堵了汽粉袋慮器,降低汽粉袋慮器處理能力。

2汽流粉碎生產工藝優化

攀鋼集團重慶鈦業有限公司75kt/a硫酸法鈦白技術改造升級搬遷項目來計算,節省熱量和費用。根據目前汽流粉碎生產工藝存在的問題,考慮到在三洗工序中,由于鈦白粉特點以及覆著在其表面的處理劑特性,生產過程中鈦白粉乳液的溫度維持在65℃左右,以保持鈦白粉表面最佳處理效果,因而需要大量的熱量來維持鈦白粉乳液的溫度。由于在三洗工序中需要大量工藝水對鈦白粉濕濾餅進行洗滌,除去其表面的酸堿物質,為了鈦白粉表面處理的最佳效果,需將工藝水溫度維持在65℃左右。根據此情況,可以將汽流粉碎工序中的大量余熱充分利用,此熱量對工藝水進行加熱,實現節能要求,工藝也得到進一步優化。根據對攀鋼集團重慶鈦業有限公司75kt/a硫酸法鈦白技術改造升級搬遷項目生產工藝優化設計,在汽流粉碎工序,通過工藝水(脫鹽水)代替循環水,利用高溫低壓水蒸汽將工藝水加熱,溫度從32℃升到65℃之間,流量約為80m3/h,此工藝水流量能滿足三洗工序的需求,并且達到充分利用熱量的目的。

在進行汽流粉碎工序工藝設計時保留了循環水管線,在三洗工序保留低壓水蒸氣加熱管道,以備特殊情況下生產安全運行。考慮到汽流粉碎工序開車時,汽粉袋慮器出現水蒸汽凝液現象,在工藝設計時,針對汽粉過濾器設置了加熱功能,加熱空氣對汽粉袋慮器進行加熱(此過程只在開車時運行),加熱空氣溫度為200℃,保證在汽粉袋慮器內溫度均勻(≥100℃),過濾時不出現凝液現象即可,較好地解決了汽粉袋慮器封堵現象。從研究中工藝優化結果對比得到,以項目運行10年計算,每度按0.5元計算,每年運行按4000h算,操作費用可節省約610萬元,前期投資費用增加了管道、管件、閥門及安裝等費用60萬元,10年可節省費用5500萬元。并且節省了工藝水加熱設備的相關費用。

3結束

本文針對鈦白后處理工藝中汽流粉碎工序熱量利用及現實生產遇到的問題等方面對汽流粉碎工藝進行了工藝優化,并且在實際生產中得以應用,達得到了工藝優化和節能預期效果。鈦白行業是高能耗的企業,單位產品能耗相當高,節能是鈦白行業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

參考資料

[1]唐文騫.鈦白生產中先進節能技術應用的探討[J].無機鹽工業,2008,40(7):37-39.

[2]常愛玉.化工工藝生產過產中的節能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15(7):218-219.

第3篇:有機化工生產技術范文

關鍵詞:THF 市場價值 用途 前景 生產技術

四氫呋喃(THF)分子式為C4H8O,別名一氧五環、1,4-環氧丁烷、四甲撐氧,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作為一種優良溶劑,THF被廣泛應用于化工生產,被形象的成為“萬能溶劑”。目前我國有機化工、經濟化工產業發展迅速,THF的市場需求逐漸增加,國外THF生產技術不斷發展,產能逐漸增加,而就我國情況而言,目前的THF產能水平仍然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市場需求,因而研究發展THF的生產技術,增加THF產能不僅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精細化工和有機化工發展需要,也是調整精細化工企業產品結構和提升化工企業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一、四氫呋喃的市場價值分析

THF本身是一種優良的溶劑,同時也是聚亞甲基乙二醇醚和四氫噻吩的重要生產原料。聚亞甲基乙二醇醚是熱塑性聚氨酯、氨綸的生產原料,是THF在未來化工生產中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THF本身毒性低、沸點低、流動性良好,且溶劑性能優良,在天然樹脂以及合成樹脂的生產和加工中得到廣泛應用。同時THF可以溶解多種化合物,尤其是對丁苯橡膠和聚乙烯有著很好的溶解效果。在聚氯乙烯管材加工、磁帶涂層、聚氯乙烯屋頂涂料、聚氯乙烯薄膜涂料等生產中廣泛用作反應性溶劑,一些芳香烴和脂肪烴鹵化物很容易在THF中生成。THF已相當普遍地用于制造防腐涂料、油墨、萃取劑、人造革的表面處理劑等。THF被用于電鍍鋁溶液,對于控制鋁層厚度及表面光澤度有著良好的效果。THF可以衍生許多重要的中間體,因可用于許多精細化工產品的合成,包括2,3-二氯四氫呋喃、四氫硫酚、1,4-二氯乙烷、戊內酯等。在醫藥領域,THF被用于黃體酮、咳必清、等激素類藥物的合成。

我國THF的生產自1998年來有了較為顯著的發展,THF產能不斷增加,大型THF生產裝置逐漸投產運行,2002年以后我國開始生產聚亞甲基乙二醇醚,THF的市場需求量因此大增,THF的大規模生產在我國逐漸得到發展。

THF在我國被廣泛應用于醫藥、溶劑、農藥等各個生產領域,THF市場需求逐年增加,而我國目前的THF產能相對于發達國家較低,且尚難滿足THF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因而THF的生產和銷售在我國具有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發展潛力。

二、四氫呋喃的生產技術分析

1.四氫呋喃生產技術對比分析

目前國內外四氫呋喃生產方法主要包括糠醛法、丁二烯法、順酐加氫法、Reppe法,由于工藝流程和技術原理不同,這四種方法分別具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其中Reppe法缺陷較少,優勢突出,是目前世界各國生產四氫呋喃的主要方法。上述四種生產方法的優勢和缺點見下表:

2.Reppe法

通過表一可以看出,在四氫呋喃的四種主要生產工藝中,Reppe法工藝相對先進和成熟、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可行性和經濟性。Reppe法又稱為1,4-丁二醇催化脫水環合法,該方法是以甲醛溶液在乙炔酮催化下(SiO2或MgSiO3為載體,Bi2O3。為助催化劑)在90~110℃、0.5~2MPa條件下,乙炔化為1,4-丁炔二醇;再將1,4-丁炔二醇加氫,在Ni-Cu-Mn/SiO2催化,在100~130℃、20MPa~30MPa條件下轉化成1,4-丁二醇;再將1,4-丁二醇在H2SO4或H3PO4以及酸離子的交換數樹酯存在下,脫水環化而得到THF。

Reppe法是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可行的四氫呋喃生產方法,也是目前世界各國生產四氫呋喃的主要方法。該方法工藝相對先進成熟,副產品少,所使用的催化劑活性良好、壽命較長,且產品收率較高,投資較低,經濟性良好,適用于規模化的四氫呋喃生產。與此同時,該方法的操作條件相對苛刻,生產原料乙炔在遠程貯藏和運輸中危險性較大,需要特別注意。

三、總結

綜上所述,四氫呋喃作為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和有機化工原料有著廣泛的用途,目前我國四氫呋喃市場需求逐漸增長,因而其生產和銷售前景良好。對此相關部門應結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政策、行業發展前景及企業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化工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對四氫呋喃生產技術的研究和改進,化工企業也應積極地研究市場動向、研究產品的市場價值,積極改進四氫呋喃的生產工藝。

參考文獻

[1]丁家萬、張明明.四氫呋喃生產工藝技術比較.[J].河北化工.2011,34(10):31-33.

[2]王曉志.四氫呋喃產能和市場需求.[J].化工管理.2005(12):55-56

[3]李巍.國內外四氫呋喃生產消費及需求預測.[J].化工技術經濟.2006,24(5):27-41.

[4]張希功.四氫呋喃技術進展與生產現狀.[J].化工生產與技術.2009,9(2):18-20.

第4篇:有機化工生產技術范文

[關鍵詞]項目進度控制;網絡計劃;關鍵路線;動態管理;計劃優化

[DOI]10.13939/ki.zgsc.2016.36.082

1 引 言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市場經濟制度得到不斷完善和發展。因此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工程項目建設的效率和質量,工程建設項目按照合同規定的質量、成本、工期、勞動力消耗及物資供應條件下順利完成工程項目,并能保證工程的投資生產效益及發揮生產能力是工程項目建設成功的標志。工程進度優化控制的最終目的是確保建設項目在規定的時間內交付使用,并保證工程的效益和質量。工程進度優化有助于保證工程施工質量、降低消耗、按期交付使用。所以工程進度優化管理在工程建設中是非常重要的。

近幾年來,隨著項目管理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其中的項目進度管理尤為重要。項目進度管理是一項集項目時間和費用控制、資源優化、作業進度計劃與調整于一體的管理方式。項目進度管理的目標為嚴格控制項目時間期限,最大限度地節約時間,縮短工程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項目進度管理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問題,企業對項目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優化內部管理環境,提升項目管理總體水平,越來越成為施工單位關心的主要問題。

本文在超越機電數控液壓夾具生產線廠房建設項目中,以制訂項目總工期最短和工程總費用最低的進度計劃為目標,以項目施工階段各工序的工期和費用為研究對象,利用工期優化基本原理和網絡計劃工作總時差等性質,建立了工期―費用優化的基本數學模型,得出工期―費用優化的可行性方案。為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效的保證。

2 項目概況

西安超越機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是1998年成立于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一家機電一體化的專業公司,公司主要從事數控設備改造、數控設備、數控設備維修、機械零部件的加工等項業務。

該建設項目位于西部大道西邊,經三十二路與緯十四路東南角,該位置交通配套完善,項目凈占地面積10.5畝,項目規劃面積是10446.8平方米,鋼結構5層,地面規劃的停車位42個。一層按標準工業廠房設計層高6米,適用于中小型設備的機加企業,也適合于做電子產品的企業,2層至5層的層高是4.5米,適用于電子產品企業,也可用于辦公、科研。

3 項目進度優化

目前,項目已經由承包商開始施工,本文利用工期―費用法進行項目進度的優化,以期高效科學的對項目進行管理。

3.1 雙代號網絡進度計劃的編制

經過對本項目各種工序前后關系的分析,可以將項目分解為A、B、C、D、E、F、G、H、I、J、K、L、M、N、O、P、Q、R等十八項工作,每項工序都由大寫字母代表,各項工作的名稱、工序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及持續時間列于表1中。

根據表1中各個工序之間的邏輯關系可得出超越機電數控液壓夾具生產線廠房建設工程項目的雙代號網絡計劃如圖2所示。

雙代號網絡圖中關鍵工序是自由時差為0的工序,可知關鍵線路為ABCDHLQR,通過計算得出項目的計算工期為151周,各工序的所用時間與直接費用如表2所示。

3.2 雙代號網絡進度計劃的優化

雙代號網絡計劃的原理就是借助費用與工期優化的原則,找到最佳方案。其對工期―費用優化的主要步驟如下。

(1)分別求出總直接費用和總費用。先令項目的間接費率為0.2。根據總直接費用等于各工序正常歷時直接費用總和的原則,計算出總直接費用為28.3(百萬元)。工程總費用=總直接費用×(1+0.2)=33.96(百萬元)。

(2)計算出項目的計算工期并找出網絡計劃的關鍵線路。總時差最小的工作為關鍵工作,由關鍵工作構成的線路為關鍵線路。通過雙代號網絡圖可得出項目中的關鍵線路為ABCDHLQR,理論工期為151周。

(3)直接費率的計算過程如表3所示。

(4)第一次優化。從關鍵工序中選擇直接費率最小的工序依次進行壓縮。由表3可以看出,關鍵路線(加黑標示)上的工序D、L、Q的直接費率小于間接費率0.2,總費用呈下降趨勢。從直接費率由小到大的順序分別依次壓縮工序D、L、Q。

(5)第二次優化。依次壓縮非關鍵工序中直接費率最小的工序。由表3可以看出,非關鍵線路上(下劃線標示)工序E、I、J、P 的直接費率小于間接費率0.2,壓縮后總費用會減少。按直接費率由小到大的順序分別依次壓縮工序E、I、J、P。

4 項目進度優化成果

第5篇:有機化工生產技術范文

關鍵詞:MMA;異丁烯;異丁烷;兩步氧化法;直接甲基化法;

一、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MMA是一種含有甲酯基和不飽合鍵的有機化合物,它可以進行水解、均聚、共聚和酯交換等多種反應,所以它可以作為多種反應的中間體,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MMA的用途廣泛,例如:生產有機玻璃、樹脂、涂料、粘合劑等,應用于建筑、汽車、衛生潔具等多個領域。因此,MMA的工業價值高,市場需求大,需要大量生產,實現產業化。

二、生產MMA的方法

MMA的生產有多個途徑,當前,國內比較常用的是丙酮氰醇法。

1.丙酮氰醇法制MMA

丙酮氰醇法是通過氫氰酸、丙酮等原料制取MMA的一種方法,具體反應過程為:①丙酮與氫氰酸在堿性條件下反應生成丙酮氰醇;②丙酮氰醇在濃硫酸的環境下與濃硫酸生成甲基丙烯酰胺硫酸鹽;③甲基丙烯酰胺硫酸鹽與甲醇發生酯化反應,得到目標產物。

分析上述反應過程可知:通過丙酮氰醇中間體制取MMA的方法雖然可行,但是具有很多缺點,例如:①反應涉及的原料多;②在反應中用到劇毒的氫氰酸、強腐蝕的濃硫酸和燒堿,不符合綠色安全生產的要求;③原子利用率低:在反應中有副產物硫酸氫銨廢棄物的產生。并且,氫氰酸的產量少,這也極大的限制了MMA的生產。所以,丙酮氰醇法制取MMA的方法,即不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也不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需要用別的MMA制備方法來代替當前的丙酮氰醇法。

2.制取MMA的新工藝

近些年,國內外已經開發出了新的綠色生產工藝來代替丙酮氰醇工藝,例如:異丁烯工藝、乙烯工藝、甲基乙炔工藝和異丁烷工藝等。這些工藝均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不但具有高的原子利用率,而且采用的原料純凈,無污染。本文主要介紹的是以C4為原料生產MMA的工藝技術

三、以C4為原料生產MMA的工藝技術

生產MMA的C4原料主要指異丁烯和異丁烷。

(一)異丁烯工藝

異丁烯生產MMA的方法分為兩步法和三步法。三步法的反應歷程是:1、先將異丁烯(IB)催化氧化為甲基丙烯醛(MAL),2、催化氧化MAL生成甲基丙烯酸(MAA)3、MAA再經過酯化反應得到MMA。而兩步法是將三步法的后兩個步驟合為一步,直接將MAL催化氧化并酯化為MMA,省去了中間體MAA的階段。兩種方法的流程簡圖如圖1所示:

1.異丁烯工藝所用催化劑

三步法又被稱為“兩步氧化”工藝,在第一步氧化反應中,不飽和雙鍵被氧化為醛基,催化劑多采用的是Mo、Bi、Fe、Sb、W等復合金屬體系,再添加一些堿性元素,堿性元素的加入是為了調節酸度,提高催化劑的活性。在第二步氧化反應中,采用P-Mo-V雜多酸作為催化劑,可以用砷代替中心元素磷,提高催化性能。之后酯化反應的催化劑一般采用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

兩步法被稱為“直接甲基化法”,該反應常用的催化劑為Pb,同時用碳酸鈣或氧化鋅作為載體,添加Bi、Fe、Zn等金屬元素來提高活性和穩定性。

2.異丁烯工藝的優勢

不管是三步法還是兩步法,分析工藝流程可知,異丁烯工藝具有很多優點,現分析如下:

(1)從原料方面分析:異丁烯是石油裂解的C4餾分,來源豐富,運輸安全,無毒無害;

(2)從反應類型方面分析:氧化反應均為氣固相反應,沒有廢酸的產生,所以能有效的防治設備的腐蝕;

(3)從反應進程方面分析:氧化和酯化反應可連續進行,副產物少。

但是,相對而言,三步法的工藝較復雜,經過MAA階段,有發生MAA聚合等副反應的可能性,而兩步法就將MAL直接氧化酯化成了MMA,不但避免了有關MAA的副反應,而且還簡化了工藝過程,降低了能耗,具有更高的原子利用率,并且在反應過程中,不涉及硫酸的使用,腐蝕性更加得到改善。所以,三步法比兩步法具有更高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更好的生產MMA的清潔工藝技術。

(二)異丁烷工藝

該工藝是利用異丁烷作為初始原料,它的工藝路線是:①先將異丁烷氧化脫氫為異丁烯;②與異丁烯的三步法相似:氧化異丁烯為甲基丙烯醛和甲基丙烯酸;③酯化為MMA。因為烷烴也是尚未被充分利用的重要資源,所以異丁烷制備MMA 的工藝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并且和異丁烯工藝相比,能節約成本,是綠色技術含量很高的工藝路線。雖然當前該工藝已經取得階段性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催化劑的選擇上,還遇到一些問題,即使使用基于銫和鉬促進劑的多組分新催化劑,異丁烷、甲基丙烯醛和甲基丙烯酸的轉化率也不高。

四、結語

MMA作為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備受關注。由于國內常用的丙酮氰醇法的原子利用率低和原料的毒性,所以專業人員要尋找其他的工藝來替代丙酮氰醇法。以C4為原料生產MMA的方法憑借其優異的綠色清潔性、低成本和高原子利用率脫穎而出,國內外都在加強對此技術的研究并且已經取得一些成果,部分企業已經實現了工業化。相關專業人員應該繼續加強此項工藝的研究,尋找出適合異丁烷氧化反應的催化劑,設計出更加成熟的生產工藝,力求達到清潔低成本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德仁,劉艷東.國內外甲基丙烯酸甲酯產業發展前景分析[J].化工技術經濟,2005(23):16-19.

[2]劉璐,崇明本,陳豐秋.甲基丙烯酸甲酯綠色工藝研究進展[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06(08):37-40.

[3]王安峰.甲基丙烯酸甲酯綠色生產工藝研究進展[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7(23):40-42.

第6篇:有機化工生產技術范文

1、甲醇生產工藝的發展

1923年德國BASF公司首先用合成氣在高壓下實現了甲醇的工業化生產,直到1965年,這種高壓法工藝是合成甲醇的唯一方法。1966年英國ICI公司開發了低壓法工藝,接著又開發了中壓法工藝。1971年德國的Lurgi公司相繼開發了適用于天然氣-渣油為原料的低壓法工藝。由于低壓法比高壓法在能耗、裝置建設和單系列反應器生產能力方面具有明顯的優越性,所以從70年代中期起,國外新建裝置大多采用低壓法工藝。世界上典型的甲醇合成工藝主要有ICI工藝、Lurgi工藝和三菱瓦斯化學公司(MCC)工藝。目前,國外的液相甲醇合成新工藝具有投資省、熱效率高、生產成本低的顯著優點,尤其是LPMEOHTM工藝,采用漿態反應器,特別適用于用現代氣流床煤氣化爐生產的低H2/(CO+CO2)比的原料氣,在價格上能夠與天然氣原料競爭。

我國的甲醇生產始于1957年,50年代在吉林、蘭州和太原等地建成了以煤或焦炭為原料來生產甲醇的裝置。60年代建成了一批中小型裝置,并在合成氨工業的基礎上開發了聯產法生產甲醇的工藝。70年代四川維尼綸廠引進了一套以乙炔尾氣為原料的95kt/a低壓法裝置,采用英國ICI技術。1995年12月,由化工部第八設計院和上海化工設計院聯合設計的200kt/a甲醇生產裝置在上海太平洋化工公司順利投產,標志著我國甲醇生產技術向大型化和國產化邁出了新的一步。2000年,杭州林達公司開發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JW低壓均溫甲醇合成塔技術,打破長期來被ICI、Lurgi等國外少數公司所壟斷擁的局面,并在2004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5年,該技術成功應用于國內首家焦爐氣制甲醇裝置上。

南京國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GC型軸徑向低壓甲醇合成塔技術,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組織的鑒定。專家認為該甲醇合成塔結構新穎、設計合理,屬國內首創,填補了我國軸徑向低壓甲醇合成塔的空白。該項目為我國甲醇工業提供了一種技術先進、造價低且易于大型化的新型合成裝置。該技術已于2003年底在山東久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5萬噸/年低壓甲醇裝置上首次運用成功。

2、甲醇原料的發展

自1923年開始工業化生產以來,甲醇合成的原料路線經歷了很大變化。20世紀50年代以前多以煤和焦碳為原料;50年代以后,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甲醇生產流程被廣泛應用;進入60年代以來,以重油為原料的甲醇裝置有所發展。對于我國,從資源背景看,煤炭儲量遠大于石油、天然氣儲量,隨著石油資源緊缺、油價上漲,因此在大力發展煤炭潔凈利用技術的背景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煤是我國甲醇生產最重要的原料。

二、甲醇應用狀況

近年來,我國甲醇需求增長平穩,一部分來自于傳統應用領域,如甲醛生產等,而新應用領域如醋酸及MTBE等則支撐著甲醇需求的增長。廣義地說,甲醇應用可分為兩大應用領域,即MTBE和化工應用,MTBE曾經是甲醇需求快速增長的主要帶動者,但現在也有逐年減弱的趨勢。

甲醇的主要應用領域是生產甲醛,甲醛可用來生產膠粘劑,主要用于木材加工業,其次是用作模塑料、涂料、紡織物及紙張等的處理劑,其中用作木材加工的膠粘劑約占其消費總量的80%。甲醛需求的增長速度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密切相關。甲醛還用來生產縮醛樹脂和特種化學品的1,4-丁二醇,其增長速度很快,但不會顯著改變甲醛的總體需求狀況。

醋酸消費約占全球甲醇需求的7%,可生產醋酸乙烯、醋酸纖維和醋酸酯等,其需求與涂料、粘合劑和紡織等方面的需求密切相關。

甲基丙烯酸甲酯約占全球甲醇需求的2%~3%,主要用來生產丙烯酸板材、表面涂料和模塑樹脂等,預計發達國家的增長速度比較適中,而亞洲地區的增長速度較快。

甲醇不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還是性能優良的能源和車用燃料。甲醇與異丁烯反應得到MTBE,它是高辛烷值無鉛汽油添加劑,亦可用作溶劑。自1973年第一套100kt/a裝置建成投產以來,它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甲醛的第二大甲醇消費大戶。甲基叔戊基醚(TAME)也是重要的汽油含氧添加劑,由于歷史原因,總產量還不大。

在尋求汽油替代燃料的過程中,醇醚燃料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醇醚燃料是指甲醇和二甲醚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新型液體燃料,燃燒效率和熱效率均高于液化氣。由于二甲醚的揮發性好,該燃料有效地克服了甲醇燃料不易點燃、需空氣充壓、外加預熱器及安全運輸等方面的缺點。甲醇也可以直接作為汽車燃料使用。

三、甲醇市場狀況

自2002年年初以來,我國甲醇市場受下游需求強力拉動,以及生產成本的提高,甲醇價格一直呈現一種穩步上揚走勢。甲醇市場價格最高漲幅超過100%,甲醇生產的利潤相當豐厚,效益好的廠家每噸純利超過了1000元/噸,因而甲醇生產廠家紛紛擴產和新建,使得我國甲醇的產能急劇增加。

目前在建或擬建的大型甲醇項目主要有:中海石油化學有限公司在海南建設的年產180萬噸甲醇項目,其中第一期工程為年產60萬噸甲醇;山西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的甲醇技術改造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華建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年產100萬噸甲醇項目,其中第一期工程年產40萬噸甲醇;我國陜西榆林天然氣化學工業公司在陜西榆林的30萬噸/年甲醇裝置,建成后,甲醇生產能力將增加到73萬噸/年;山東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陜西榆林投資建設年產230萬噸甲醇工程,其中一期工程為年產60萬噸甲醇;哈爾濱氣化廠的年產25萬噸的新建甲醇裝置,新裝置建成后,該廠的甲醇生產能力將接近40萬噸/年;香港建滔化工集團與重慶長壽化工園合資建造的年產75萬噸甲醇項目,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與日本三菱化工合資興建的年產85萬噸甲醇項目,屆時重慶的甲醇總產量將達到200萬噸,長壽化工園也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天然氣化工基地。據粗略統計,這些新建甲醇裝置如果全部建成投產,新增加的年產能至少在500萬噸以上,將對我國甲醇市場供求關系產生明顯的影響。

四、甲醇發展方向

甲醇是極為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化工、醫藥、輕工、紡織及運輸等行業都有廣泛的應用,其衍生物產品發展前景廣闊。目前甲醇的深加工產品已達120多種,我國以甲醇為原料的一次加工產品已有近30種。在化工生產中,甲醇可用于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胺、甲基叔丁基醚(MTBE)、聚乙烯醇(PVA)、硫酸二甲酯、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二甲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醇等。

以甲醇為中間體的煤基化學品深加工產業:從甲醇出發生產煤基化學品是未來C1化工發展的重要方向。比如神華集團發展以甲醇為中間體的煤基化學品深加工,利用先進成熟技術,發展“甲醇-醋酸及其衍生物”;利用國外開發成功的MTO或MTP先進技術,發展“甲醇-烯烴及衍生物”的2大系列。

作為替代燃料:近幾年,汽車工業在我國獲得了飛速發展,隨之帶來能源供應問題。石油作為及其重要的能源儲量是有限的,而甲醇燃料以其安全、廉價、燃燒充分,利用率高、環保的眾多優點,替代汽油已經成為車用燃料的發展方向之一。我國政府已充分認識到發展車用替代燃料的重要性,并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

隨著C1化工的發展,由甲醇為原料合成乙二醇、乙醛和乙醇等工藝正日益受到重視。甲醇作為重要原料在敵百蟲、甲基對硫磷和多菌靈等農藥生產中,在醫藥、染料、塑料和合成纖維等工業中都有著重要的地位。甲醇還可經生物發酵生成甲醇蛋白,用作飼料添加劑,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五、甲醇行業存在的問題

甲醇作為基礎原料產品近年來全球消費穩定增長,據統計2004年全球甲醇消費量超過了3350萬噸。從2001年到2004年的年平均增長速度在3.6%。在近兩年強勢的能源價格支撐下,全球石化產業處于景氣周期,甲醇行業也處在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上,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了潛在的不利因素。

1、成本增加隱患漸現

有資料顯示,近幾年來,我國國內甲醇產量逐年提高,從2000年的近200萬噸增長到了2004年的約430萬噸,其中最近3年增速尤為明顯。與產量增長相對應,我國甲醇進口量已從2002年最高的180萬噸減少到了2004年的136萬噸。也就是說,中國甲醇市場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度在減小,國產甲醇越來越占主導地位,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的甲醇市場是游離于國際甲醇市場之外的一個封閉市場。事實上,國際甲醇市場的變化對我國甲醇市場有著很明顯的影響--國內外甲醇的價差會影響進出口的方向,外盤的價格波動也會對國內市場產生聯動影響。

六、甲醇行業的發展建議

在世界基礎有機化工原料中,甲醇消費量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是一種很重要的大宗化工產品。作為有機化工原料,用來生產各種有機化工產品。雖然目前世界甲醇市場已供大于求,而且新建裝置還將繼續建成投產,但是根據專家對汽車代用能源的預測,甲醇是必不可少的替代品之一。另外,甲醇下游產品的開發也會進一步促進甲醇工業的發展,因此,甲醇工業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

1生產裝置大型化

我國甲醇工業目前還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著進口產品的沖擊,原因是國內大部分裝置規模小、技術落后、能耗高,造成生產成本高,無法與國外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大型或超大型甲醇裝置抗衡;另一方面,通過多年來技術引進及國內科研院所、高校的研究開發,目前我國甲醇工業已基本使用了國外各種類型的傳統低壓氣相法反應裝置;催化劑研制也達到國際最高水平;新工藝的研究也有較大的進展,主要問題在于裝置的大型化。

2重視新技術加大基礎研究工作

液相甲醇合成工藝具有技術和經濟雙重優勢。在不遠的將來會與氣相合成工藝在工業上競爭,并會趨于完善,循著類似低壓法代替高壓法的歷程逐漸取代氣相合成工藝。因此,應加大對液相合成工藝研究開發力度,一定要開發出自主的先進成套技術。CO2加氫合成甲醇、甲烷直接合成甲醇是甲醇工業的熱點開發技術,一方面要跟蹤國外先進技術;另一方面應加大基礎研究工作,尤其是催化劑的研究開發。

3謹慎投資避免盲目建設

第7篇:有機化工生產技術范文

[關鍵詞]產業升級 人才培養模式 化工類高職

[作者簡介]潘勇(1976- ),男,安徽安慶人,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化學工程系,講師,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含能材料的結構與性能、高職教育;許寧(1961- ),男,江蘇南京人,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化學工程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為化工產品開發、高職教育。(江蘇 南京 210048)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江蘇產業結構升級下化工類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0SJB880017)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2-0110-02

2009年,江蘇省出臺了《優先發展產業――重點產業鏈認定目錄》,強調優化產業布局,優先發展重點產業鏈,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此次產業調整對象中涉及化工類的有石化產業、新能源產業和紡織工業等,隨著一些化工類重點產業鏈的技術升級和高新技術項目的投產,區域經濟對化工類高職人才的需求在類型、數量和能力層次方面有較大調整。為此,我們對化工類高職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系統研究,構建適應產業結構升級的“大專業、多方向、分層次”人才培養模式。

一、“大專業、多方向、分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1.化工類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重新定位。通過對區域經濟中化工類高職人才的需求類型和能力層次調查以及往屆畢業生的跟蹤調查,我們發現,產業結構升級后,化工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高級技工相當缺乏,尤其是高級技師和技師更是嚴重缺乏。當前化工類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化工生產一線操作的高技能人才,對應的職業資格等級是化工操作中級工,已經不能滿足化工企業的實際需求。同時,產業結構升級后,大中型化工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增多,許多企業是同時生產無機類、有機類和精細類產品,即使生產同一種產品也會涉及多種專業方向,這使得化工企業的一線操作工需具備跨崗位甚至跨職業的工作能力,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專業能力較強的畢業生更適合企業需求。因此,化工類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為:面向現代化工企業生產操作一線,專業基礎較寬、技術應用能力較強,具有良好跨崗位工作能力、高素質、技術技能型的專門人才。

2.“大專業、多方向、分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整體構建。“大專業”是指對現有人才培養體系中“專業”進行重新定位,以現行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2004版)中所設的“專業類”為專業,將原有能力要求和課程設置相近的專業合并,構成一個寬基礎、專業涵蓋面廣、就業適應性強的大專業。“多方向”指在大專業基礎的共同學習之上,根據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和重點產業鏈的發展狀況,在化工技術專業下開設多個職業方向,供學生選擇學習。學生在入學的第四學期,根據行業的發展動態及各類職業人才當前行業經濟的需求信息,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職業方向進行學習,“分層次”是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證書等級因人而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或崗位要求選擇不同的等級申請考核,培養適應不同層次需求的化工技術類人才。

二、“大專業、多方向、分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1.整合專業資源,構建大專業。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現有的專業設置中,屬于化工技術類專業的有應用化工生產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有機化工生產技術和高聚物生產技術四個專業。這四個專業同屬于傳統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范疇,其能力要求和課程體系基本相同,不僅有相同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而且實踐環節非常接近。因此,可以把這四個專業合并起來統稱化工技術專業,按照此大專業進行招生、培養和管理,打造大專業平臺。并根據大專業的要求,對原來各專業課程體系的有關課程進行整合,構建公共基礎課模塊、專業基礎課模塊和專業核心課模塊。

2.依據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打造多個職業方向。按照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協調發展的原則和區域經濟對化工類人才的需求,結合我校現有的專業資源,對原來開設的四個化工類專業進行資源整合,重點打造四個職業方向:精細化學品生產方向、有機化工生產方向、石油化工生產方向和新材料化工生產方向。每個職業方向分別面向相關重點產業鏈進行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見111頁表)。

3.產學結合,構建“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由大專業平臺和職業平臺組成,其中大專業平臺由公共基礎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和專業核心模塊組成,大專業平臺后接多個職業平臺,每個職業平臺由職業技術模塊和拓展模塊組成,這些課程集合了化工技術類相關職業所必需的通用知識、理論和技能,側重于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的培養。

公共基礎模塊包含以思想道德修養、科學人文素養和自然科學基本素質為培養目標而開設的基礎課程,如“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和“思想政治理論”等。專業基礎模塊包含從事化工技術類專業相關工作而必備的基礎課程,如“基礎化學”“化工設備技術”“化工自動化和儀表”“化工基本生產技術”等,該模塊重在培養從事化工企業一線生產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專業核心模塊由“化工單元操作技術”和“反應器操作技術”組成,這兩門專業核心課程基于職業群的共同能力要求進行開發,包含化工技術專業必需的核心知識和專業理論,該模塊重在培養從事化工生產崗位所必需的專項能力。

職業技術模塊關注產業結構升級后相關產業鏈的技術內容,通過與企業深度合作,將技術發展的相關內容及時引入專業教學中,并結合不同的職業標準,將職業資格取證與常規教學有機對接,開發各個職業所對應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源于崗位而高于崗位,該模塊重在培養從事化工生產中某職業方向所必需的綜合應用能力。每個職業方向一般包含3~4門職業技術課程,例如精細化學品生產方向的職業技術課程包括“精細有機合成技術”“催化劑與助劑生產技術”“日用品生產技術”。拓展模塊關注產業鏈關鍵技術的應用,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術水平和綜合職業能力,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供學生根據知識能力需求和個人興趣選修,也體現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多樣性和層次性。例如精細化學品生產方向的拓展模塊由“原子經濟反應工藝技術”“新型單元反應技術”“高效精餾技術”組成,主要關注精細化學品產業鏈中所重點推廣的關鍵技術。

4.兼顧就業導向和個性化發展,建立分流機制。經過第一階段的大專業平臺學習之后,學生開始分流,進入各個職業方向學習。我校通過校企合作、行業交流、重點企業走訪、勞動市場調研等渠道及時了解重點企業的年度用人需求,研究區域經濟中各產業的人才需求趨勢和就業信息,前瞻性地判斷和預測各個職業方向的人才需求類型和數量。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和就業意向選擇職業方向,對于就業前景好和薪酬較高的熱門職業方向,學校根據學生的前三學期的整體表現,如課程成績、操行分、課外表現等進行量化排序,綜合表現較好的同學優先選擇。

三、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預期效果

1.專業設置得以動態調整。由于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周期一般為3年,存在一個滯后期,因此學校對專業結構的調整總是比產業結構調整“慢一拍”。而按照“大專業、多方向、分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從第4學期開始才真正選擇自己的專業方向,與企業的招聘時間相差只有半年,學校可以根據行業的人才需求的類型、層次和數量及時調整所開設的專業方向及相應規模,使得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結構與勞動力需求結構協調發展。同時,新培養模式能推動校企深度合作,培養過程與產業緊密結合,為開發產學結合課程、開展“訂單式”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2.對產業結構升級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專業基礎的拓寬和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能使學生具有適應多方面就業、工作變動和進一步深造的能力,能更好地適應技術更新加快、行業調整加快的經濟形勢,也為個人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3.大專業設置兼具穩定性和靈活性。大專業有利于學校專業建設的相對穩定,即可以不變動專業,只需根據區域經濟的人才需求變化靈活調整或開設職業方向,避免過多地調整專業結構和專業方向造成的資源浪費。同時,大專業的設置,可促進師資配備、課程體系和教學資源的優化重整,提高人才培養的資源利用效率。

4.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教學質量。分流機制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很好的激勵作用,有利于學生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同時,學生在選擇職業方向時,必然會比較各個職業方向的專業水平和師資水平,這對專業建設和教師的素質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5.關注了人的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學生可以主動選擇適合個人發展的專業方向或職業類型,可以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課程,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有力保證,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查吉德.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新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8).

[2]程立生,吳小玲,王冰冰,萬力維.海南省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結構優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

[3]戴涵莘,高小惠.經濟轉型背景下高技能創新人才開發機制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1(23).

[4]潘勇,許寧,徐建良.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化工類高職人才培養的對策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0).

[5]錢國華.略論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與產業戰略重點的對接[J].教育與職業,2012(18).

第8篇:有機化工生產技術范文

關鍵詞: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1-0210-02

精細化工是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細化工產品種類多、附加值高、用途廣、產業關聯度大,直接用于國民經濟的諸多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各個領域。大力發展精細化工已成為世界各國調整化學工業結構、提升化學工業產業能級和擴大經濟效益的戰略重點。《“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指南》提出,將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列為主要任務,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批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增長點,把精細和專用化學品率提高到45%以上。隨著精細化工行業的日益壯大,需要大量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一線從業人員。

高職教育是針對職業崗位的教育,主要培養生產、建設、服務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職學生,解決學校培養與企業需求存在差距的問題,就要不斷深化高職教育改革,而核心在于構建適合專業培養目標需要的,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且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1]。

一、構建思路

高職教育過程是工作與學習相統一、智力與身心綜合發展的系統過程,其綜合職業能力學習領域(課程)的構建,應該是從典型工作任務的工作內容中提煉出來的學習任務,它既包含了基于情境使學生遍歷任務過程得到技能的訓練,又包括了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討論、決策和執行,從而培養完成完整職業行動的綜合職業能力。因此,構建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綜合課程體系的基本思路是:調研典型職業—明確目標崗位與培養規格—基于典型工作任務(或崗位)分析從業綜合職業能力—橫向提煉設計專業課程—縱向提煉設計公共課程與專業基礎課程。

二、構建流程

我們首先組建了校內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組建的教學團隊,其次帶著問題即精細化工行業究竟需要何種人才,我們進行了企業一線調研和畢業生回訪調研,通過調研,確定精細化工專業學生就業的典型工作崗位5個,即操作工、試驗分析人員、技術人員、生產管理員、銷售人員,通過分析工作崗位和崗位職責確定工作任務,并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相應的學習領域,再結合精細化工行業的職業標準(化工總控工、有機合成工、化妝品復配工等),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以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并制定相應的課程標準。具體流程如圖1。

三、構建內容體現

1.專業培養目標。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主要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精細化工行業所必需的科學文化知識及專業基礎知識,經過基本技能的強化訓練和生產實踐,具有較強動手能力,能直接服務于生產第一線從事生產、技術應用和管理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2.學習領域課程設置。我院根據前期調研的結果,確定了精細化工專業學生就業的5個典型工作崗位,依據生產一線對這些崗位的知識要求、基本技能和素質要求,將其轉化為相應的四個學習領域課程。包括如下幾個模塊:(1)職業素質模塊,主要是高職學生應具備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科學人文、身體、心理等社會素質培養的課程(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勢與政策、職業素養與就業指導、數學應用與實踐、高職實用英語、體育與健康、計算機操作技術、高職語文讀說寫、公共安全、入學教育與軍訓、公益勞動)。(2)崗位能力模塊主要是結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相關內容,開設以“教學做”一體的基礎、綜合的設計類等實訓課程(即無機化學實驗技術、有機化學實驗技術、化工認識實習、分析化學實驗技術、物理化學實驗技術、化工單元仿真實訓、單元設計、精細化工工藝實訓、裝置仿真實訓、化工分離仿真實訓、化工單元操作實訓、化工總控工取證實訓、甲醇冷模裝置實訓、精細化工實驗技術、精細化學品分析實訓、專業技能取證、化工工藝實訓、CAD實訓、畢業設計、鉗工實訓、頂崗實習等),提高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道德素質。(3)專業知識模塊主要是化工專業基礎理論學習和精細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即無機及分析化學、化工制圖、有機合成基礎、流體輸送與傳熱、電工電子技術、傳質分離技術、物理化學、精細化學品復配技術、精細有機合成、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有機化工生產技術、精細化學品分析、化工安全技術、化工總控工中級工取證、高聚物生產技術),以理論夠用為度、教學內容盡量與就業崗位的實際過程一致。(4)技能拓展模塊主要作為學生綜合職業素質培養的重要補充,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提高學生持續學習和就業的適應能力而開設的課程(即化工信息檢索、催化原理、無機化工生產技術、清潔生產、化工專業英語、化工廠節能技術、制藥工藝學、新能源技術、化工設計案例、高級工取證等)。

3.構建“12342”的課程體系。課程組通過分析工作過程,按照職業成長的邏輯規律和學生的認識規律,即由簡單到復雜,由單項技能到綜合能力,從一線操作工到技術員,再到技術管理人員的職業成長規律,分析知識和技能的遞進關系,重新構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12342”的課程體系。①1條主線,在人才培養中始終以培養學生應用職業技術能力為主線。②2個平臺,校內和校外實習實訓平臺。校內實訓基地完成專業基礎能力訓練和基本技能的鍛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以完成職業環境、職業規范的訓練為主,是對校內實習實訓基地的延伸。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實訓基地,逐步形成了實習實訓內容與實際工作內容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確保學生擁有足夠時間和高質量的實際動手訓練,適應社會需求,增強就業競爭力。③3個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專業能力。高職教育要重視能力培養,樹立“能力本位”的課程觀。方法能力包括思考、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以及獲取信息繼續學習、開拓創新能力等;社會能力包括組織協調、團隊協作、適應社會、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專業能力包括獲得從事精細化工行業一線工作所具有專門知識、專業技能和專項能力等。④4個實施,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將所有課程進行歸納分為四個模塊即職業素質課程(必修課)、崗位能力課程(限選課)、專業知識課程(限選課)、技能拓展課程(選修課)。⑤2個融合:課程教學與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實現兩者的統一。使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在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等方面,為學生獲得資格認證提供便利,注重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課程教學計劃在學時分配上理論課程時數與實訓課程時數達到1:1,這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大大提高,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教學模式采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2.5+0.5”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前五個學期(即兩年半)在校內完成所有理論和實訓教學,最后一學期到化工企業進行為期半年的頂崗實習。這種方式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學生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4.建立多元化科學評價體系。質量評價體系具有導向、鑒定、監督、調節、診斷、激勵作用。確定評價體系的原則:①理論性與操作性相結合,注重可操作性;②全面性與實效性性相結合,更加注重評價的實效性;③靜態性與動態性相結合,更加注重動態發展;④經常性原則;⑤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為導向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多元化原則、可操作性原則[2]。參照相關職業資格標準,制定專業課程標準、技能考核標準,建立由學生、教師、學院,家長、兄弟院校、企業、政府組成的多元評價主體;制定基于不同評價主體的評價標準;采用自評和互評、多層互評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等多種評價方式。實現“過程+結果”的教學效果評價。

三、結論

對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在教學體系方面,構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12342”的課程體系,采用“2.5+0.5”培養模式,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在今后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不斷根據市場對本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特點,加強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等的改革,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級能、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谷雪賢,謝朝良.以能力為核心的高職化工類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教師,2011,(32):61-62.

[2]陳臘梅,胡虹.淺析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11):241-242.

第9篇:有機化工生產技術范文

關鍵詞:石油化工專業;“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3-0157-03

“崗位技能遞進”

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在正確教育方針的指引下,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采取的人才培養方式。“崗位技能遞進”是指專業教育與生產崗位相結合。一方面,它是教育與生產崗位相結合,即知識和技術相結合,強調過程的結合;另一方面,它是教育與生產崗位相結合的形式,即生產企業與高職院校合作,強調對象的結合。

“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前提是學院與企業有多層次、全方位合作的基礎,共同就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師資建設、實訓條件等方面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依托企業實訓資源優勢,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傳統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貫穿于學生的培養過程中。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是首批“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是遼寧省第一所校企合作辦學的高職院校。學院的舉辦方之一――錦州石化公司投入5000萬元建設具有高職教學和企業職工培訓雙重職能的生產性實訓基地,為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開展“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了教學條件。通過廣泛的崗位調研和工程技術人員論證,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依托錦州石化公司,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生就業崗位,綜合知識、技能和素質方面的實際需要,將培養目標分解成基本能力、專項能力、綜合能力等子目標,“崗位技能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內涵如下。

第一學年:認識崗位與基礎理論教學,培養學生適應崗位的基本能力。通過入學教育、企業參觀、崗位認識實習,使學生了解專業概況,對日后所從事工作的性質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逐步培養學生對工作崗位的熱愛,強化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安排思想道德修養、基礎化學理論、化工識圖、職業道德、計算機操作、英語等基礎課程;實施項目案例教學,使學生獲得燃料油生產工(高級)國家職業標準要求的基本知識,為學生掌握石油化工生產專業技能及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學年:以崗位仿真和“教學做”一體化課程為載體,培養學生適應崗位的專業能力。由企業的技術人員與校內的專任教師共同授課,實施校企雙主體育人。以實際工作任務為載體,以石化企業生產手冊及燃料油生產工(高級)國家職業標準為技術要求,工學交替,在體現石化企業工作情境、真實生產流程的化工單元操作實訓室、苯乙烯仿真工廠和油品質量分析實訓室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典型單元設備操作、DCS仿真開停車等技能;并強化化工單元操作技術、反應與分離技術、石油產品分析技術等專業理論,獲得燃料油生產工(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學生以企業學徒工的身份進行跟班訓練,體驗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和企業崗位要求,強化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培養。

第三學年:通過頂崗實習,體驗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開設《燃料油生產技術》、《有機化工生產技術》、《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訓練》、《頂崗實習》等課程,教學環境為石化生產真實裝置,使學生在生產性工作崗位上熟悉石化企業生產管理制度,掌握常減壓、催化、重整、加氫等典型生產流程、工藝設備,體驗企業文化,技能得到進一步鍛煉,最終實現“零距離”上崗。

通過以上崗位認識與基礎理論教學崗位仿真與“教學做”一體化課程頂崗實習的“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始終與行業企業合作,通過課堂教學、DCS仿真和校內產學研基地單元設備訓練、校外頂崗實習有機結合,實行“教學做”一體化,培訓與考證融合;完成學生從“崗位基本能力形成崗位專項技能訓練崗位綜合能力提升”的遞進。

“崗位技能遞進”

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特征

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結合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具備職業道德、較強實踐能力,掌握石油化工生產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能在石化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從事生產操作、技術應用和班組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這種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真實工作環境下的反復訓練,盡可能在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中進行學習與訓練是培養這種能力的唯一途徑;結合石化企業生產的特點,考慮與教學內容有效對接,改變傳統的按固定地點、固定模式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開展分組教學、靈活授課、彈性教學,對專業課程選擇典型工程項目進行現場教學,對于不具備現場教學條件的,在“教學做”一體化專業教室中進行教學;積極引導學生提升職業素養,由教師進行操作性示范,并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活動,讓學生明確知識點,掌握專業技能;在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的組織安排上,適應石化企業工作的特殊性,采用倒班頂崗分階段實習,由企業學校共同考核評價。

課堂教學與車間生產結合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實踐課時占總學時的50%。由企業兼職教師提供車間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等資料,將其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學習過程融入實際項目工作過程中,在校內“教學做”一體化教室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案例分析、現場教學、小組討論、仿真操作等使學生掌握燃料油生產工的相關理論,在校企共建實訓基地、企業生產車間中實施。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生產一線工程技術人員,規范地指導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學會裝置開停車、巡回檢查、資料錄取、填寫生產報表、維護管理以及動態分析等技能,并考取高級燃料油生產工職業資格證書。同時,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和素質教育環境中進行鐵人精神教育,學習做人、做事的本領,進而獲得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技能培養與素質教育結合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向石化生產操作、調試、運行與維護生產一線,以泵及壓縮機崗位現場操作崗位(外操)、中控室操作崗位(內操)、油品分析崗位、班長崗位為主。為充分滿足“崗位訓練”的需要,依據“貼近職業、貼近真實、貼近技術”的原則,體現“職業性、系統性、開放性”的特征,引入企業真實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圍和管理模式,按照職業的工作流程來設計真實的專業訓練和職業環境,實訓過程與實際崗位操作完全一致。在校企共建的實訓基地,在汽提塔生產裝置上,按照企業設備檢修的場景和要求,設立班長、安全員等崗位。班長進行人員分工,明確責任,布置任務,規定作業時間(操作時間),到現場實地勘察,清楚作業面周圍環境和作業空間;安全員檢查安全手續是否齊全,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勞動保護用品是否整齊,是否選擇合適工具。通過對塔盤拆裝弄清楚塔的內部構造、各部件及所在具置,汽液兩相如何流動,塔盤究竟是怎么安裝的,并掌握其過程。通過在此裝置上的“教學做”,學生能掌握換熱器的種類及換熱方法,了解板式精餾塔的基本結構與流程,掌握流體輸送設備的性能及操作,流體輸送設備的常見故障及處理以及溫度、壓力、液位的調節、控制方法,管路拆裝及連接方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綜合性的身份,要遵守許多與安全生產有關的其他規定,如產品工藝規程、安全技術規程、檢修安全規程、崗位操作法、安全動火規定等等,在著裝、環境、衛生、安全、考勤等方面應完全按照企業要求管理,潛移默化地訓練學生形成石化企業“三老四嚴”的工作作風和職業素質,培養學生敬業奉獻、吃苦耐勞、誠信篤實、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崗位技能遞進”

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課程建設 召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會議,邀請企業人士和行業專家參與,參照職業資格標準,對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工作崗位進行調研,與一線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確定本專業的主要崗位(群)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解表;按照工作任務的典型性,對工作任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篩選,總結出典型工作任務;按照職業成長規律性、工作任務性質一致性和工作內容相關性等原則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合并,形成相應崗位的行動領域;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打破原有課程體系,根據教學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綜合考慮教學場地、工具、設備、問題、對象、技術等要素的關聯程度,把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借鑒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模式,結合錦州石化公司生產特點,按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形成過程以及學習領域之間工作過程的內在聯系,形成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課程,確定專業核心課程為《燃料油生產技術》、《有機化工生產技術》、《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訓練》。根據石油化工職業能力的通用能力要求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完善公共基礎課程和相應拓展課程;構建與“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對應的課程體系。

師資隊伍建設 依托校企合作的辦學優勢,充分利用企業的人力資源,按照國家級教學團隊標準建設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教學團隊。通過掛職鍛煉以及科研開發、技術服務等形式,面向專業課程體系內所有教師開展培訓,落實《企業項目工作室管理辦法》、《教師訪問工作站管理辦法》、《企業兼職教師資源庫建設方案》;通過國內外先進教學理念培訓等途徑,培養3名專業帶頭人,3名骨干教師;到2012年,“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到90%,專兼職教師承擔專業課學時比例達1∶1。

教學實驗實訓條件建設 依據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要求,按照專業基礎實訓、專項技能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四個層次,校企合作以專業計劃和教學標準的要求為依據,優先建設受益面大、與專業核心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的實訓室,建設與目前現場生產實際相匹配的實訓基地,同時兼顧科技、生產及對外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新建苯乙烯仿真工廠、煤化工實訓室、化工仿真實訓室,擴建燃氣質量評價中心(校中廠)、化工單元操作實訓室、油品質量分析室、高分子材料實訓室、精細化工實訓室;借鑒企業車間布局和現場生產管理,每個實訓室設有教學區、實訓區、配件展示區、資料區和材料室五個區域;在滿足培訓教學的同時,具備符合燃料油生產工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能力,用于職業技能鑒定的設備器材品種、數量和管理上符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相應規范。

校企合作建設共享性專業資源庫 以專業核心課程為主,兼顧專業課程體系中其他課程,包括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化工安全技術》、《化工企業管理實務》、《石化產品營銷》、《計算機基礎》、《英語》等5門課程;投入252.1萬元建設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教學資源,以滿足企業培訓和教學需要;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實現教學形態的變革,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手段,開發具有交互性的虛擬實訓軟件、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等課程資源;通過立體化的教學資源,把石油化工生產和安全環保技能形象化、可視化、直觀化,便于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教學文件區,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區,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網絡教學區,石油化工生產技術職業能力訓練區。

“崗位技能遞進”

人才培養模式的成效

“崗位技能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經過不斷的實踐,成效初步顯現。截止到2012年3月,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被評為遼寧省優秀教學團隊,對接產業集群建設省級職業教育示范專業,擁有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遼寧省青年骨干教師2人。教師擁有發明專利2項,出版《燃料油生產技術》、《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訓練》等11部專著。2011年,面向全國石油和化工職業教育教師開辦了企業實踐培訓及《燃料油生產工》技師培訓班。

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率2010年為96.1%,2011年為98%,就業對口率平均達到85%。2011年,學生參加遼寧省大學生第十一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比賽獲一等獎一項,參加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化工總控工職業技能競賽獲得團體和個人一等獎,參加遼寧省首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總決賽獲得個人三等獎一項;畢業生劉明獲錦州石化公司十佳新員工稱號,張勇在撫順石化公司第五屆練兵比武和技能競賽中榮獲乙烯裝置操作工第一名。

參考文獻:

[1]馬秉騫.化工設備維修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與實施[J].職業技術教育,2011(8).

[2]熊威.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1(5).

[3]朱方來.以行業需求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道路培養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视屏在线播放 | 国产免费131美女视频 |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 阿拉伯毛片 | 免费黄网站在线看 | 不卡在线 | 国产精品黄网站 | 亚洲精品永久www嫩草 | 亚洲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 免费黄色网页 |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 在线观看香蕉免费啪在线观看 | 四虎影视1304t | 中文字幕久荜一区日本精品 | 日韩欧美亚洲乱码中文字幕 | 经典三级四虎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人的色道www免费一区 | 日韩在线免费看网站 |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 h漫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桃花 | 成人av在线播放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亚洲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 |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青青草原app | 色樱桃影院亚洲精品影院 | 一级激情视频 | 久久亚洲国产高清 | 成人精品网 |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 a毛片免费观看 | 男人的天堂久久 | 国产在线色 |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 免费黄色网站视频 | 久久综合免费视频 | 五月天综合视频 | 久久国内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