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第1篇: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護生 實習 護生主查房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R473.6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126-01

護理教學查房是以個案、病種、技術操作、護理實踐、病房管理等為內容,結合專科理論和技能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與護理實踐經驗。目前,護理教學查房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教學中,以提高實習護生臨床學習、交流、應用和應急能力。其中,護生為主的教學查房摒棄了傳統陳舊的單向灌輸式教育,更加注重培護生主動性、邏輯性、聯合運用的能力,受到臨床教師們的認可和推動,正在不斷發展和完善。

1 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在護生主查房中可促進護生查房的主動性

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索、改革、更新,出現了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教學模式、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模式,而兩者結合應用于臨床教學工作時顯示出了1+1>2的教學效果。以病例為引導聯合PBL教學模式應用于護生主查房是指由帶教老師根據實綱和專科特點提前選擇好病例,病例著重體現常見病種及復雜病情,并將思考討論題發給學生,多采用多媒體病例分析和床邊查房相結合的形式開展,護生基本獨立完成護理查房,帶教老師僅作補充、引導和總結。由個案引導學生學習鞏固個案護理的針對性和此類疾病護理的普遍性,由問題激發護生的興趣和思考,化傳統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不僅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培養了護生的綜合素質。作為護理查房的主查人,實習護生在拿到病例和思考討論題后首先需要收集病歷資料、病種知識,然后評估患者現狀,基于現狀發現問題、提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措施并匯報,最后獨立完成護理查房病歷的書寫。

2 以病例為引導的師生互動式PBL教學可進一步與臨床實踐結合,提高教學質量

既是以病例為引導,護生首先需要從病例和患者出發,學習尋找病歷中包含的所需資料并匯總,據此復習鞏固一類疾病的定義、病因及誘因、臨床表現、護理診斷、護理常規及護理措施,完成首次專業知識回顧,并通過文件檢索獲得書本以外的知識補充。從患者的總體情況分析存在的護理問題是整個護理查房的重點,體現著護生主動發現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許多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做到舉一反三,不但可以發現明顯的表面問題,而且能夠把臨床表現聯系理論知識,延展性地發現潛在問題。而要把發現到的問題需要轉化為專業的護理診斷,護生需要熟悉并掌握大量護理診斷名詞,知曉它們之間的區別,從中找出能夠切實反應癥狀、問題的護理診斷,以此為基石列出相關護理措施。這促使護生不斷地學習積累常用的和特定的護理診斷,掌握適用的臨床癥狀和表現。護生主查房考驗了護生對護理措施的靈活運用和綜合考慮,書本上學到的護理措施是針對大多數病人的,缺乏個體性和整體性,在羅列護理措施時護生需要將理論知識和病人整體病情結合考慮,從一般護理、對癥護理、專科護理的角度出發,制定嚴密、可行、有效的護理措施和計劃,突出個案性,這個過程遠比在學校課堂上的學習更具思考性,展開了二次思維。而帶教老師所提出來的思考討論題是以問題為基礎的護生主查房的關鍵,一個好的思考討論題可以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一系列的思考、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對護生的思考有一定程度的引導。最后,帶教老師根據護生主查房的過程和匯報作出總結和補充,指出護生的錯誤或不足之處,教授正確或者更適用于臨床實踐的方法。切身實踐和師生互動使得護生主查房成為一種生動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理論進一步與臨床實踐結合,也便于護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對理論寓于實踐的總結,其效果顯著高于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3 護生主查房中實施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模式可增強實習護生的綜合素質

在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查房中,評估患者需要從護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來取得最直接最真實的現狀資料,這要求并鼓勵護生沖破羞澀、不自信和緊張,與患者展開有序、有目的、清晰的對話,鍛煉著護生的溝通能力。匯報是護生主查房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通過護生的匯報才能體現護生對病例的了解掌握程度和整體思路的發展過程,從中判斷護生思維的角度、方向和方面是否合理和全面。多媒體的應用提供了護生施展個性才能的平臺,很多實習護生都是從開始的怯場開始成長,逐漸發現講出自己的實踐和思考其實不必不自信,而老師們的贊同更是一種鼓勵,進而越講越流利、越講越自信,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磨練和提高。再者,通過對一個病人的整體護理,一方面讓護生體會到責任護士的感受和義務,提升了護生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另一方面讓病人更了解護生,對護生的信任感增強,使得雙向溝通更和諧有效。在護生主查房中實施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模式,準備資料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臨床帶教老師工作相對繁重,在此基礎上仍需更多的時間來輔助護生。在護生的準備過程中,由于經驗有限,單獨完成面向科室的教學查房壓力很大,文獻檢索能力普遍偏弱,在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有一定的難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查房的質量。部分帶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尚未完全脫離傳統教學的思維方式,影響到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同時,目前臨床教學中缺乏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科學評價體系,影響教學方法與模式的比較。因此,臨床開展以病例為引導的PBL教學模式的護生主查房教學需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雅麗,汪小冬,章麗麗.CBS聯合PBL用于實習護生主查房教學的研究[J].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2011,26(21).

[2] 張空,徐蘭平,葛海萍.PBL護理教學查房在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0):111-112.

[3] 宇毅,胡建.個案護理查房對提高護生應用護理程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5):114-115.

[4] 楊娟.PBL與CTM相結合教學模式在普外科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0):108-109.

第2篇: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1相信患者的主訴,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由于疼痛是患者的主觀感受,醫護人員應詢問患者的疼痛情況,相信患者的主訴,并把患者的主訴作為評價疼痛的原始資料。

2了解患者的疼痛史

全面了解疼痛史是進行疼痛評價的第一步。疼痛史的采集包括:疼痛的性質、部位及發作時間,疼痛強度、加劇和緩解因素、疼痛治療史及對身體和社會有何影響。

3社會心理評估

評估患者心理狀態是對疼痛進行綜合評估的基礎。包括:(1)癌癥診斷和治療對患者的影響;(2)疼痛對患者和家屬意味著什么;(3)患者過去的疼痛史及對患者的影響;(4)患者對付壓力和疼痛的常用方法;(5)疼痛的治療對經濟上的影響;(6)疼痛對情緒的改變,患者是否有抑郁和自殺傾向;(7)患者對鎮痛療法的了解,如好奇、偏愛和期待(8)患者對使用鴉片類藥物、抗焦慮藥或興奮劑的顧慮。

4護士對癌癥患者的疼痛進行評估

護士對癌癥患者的疼痛進行評估時要注意:(1)由于疼痛是一種主觀體驗,只是經歷疼痛的人方可真實放映,因此,疼痛評估資料主要應該來源于患者的自訴。(2)注意病人心理狀態對疼痛的影響。了解病人是否有藥物依賴史,尤其疼痛較為劇烈或持續的時間較長時,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心理狀態的評價(3)評價時應注意疼痛綜合征問題。常見的疼痛綜合癥包括骨轉移、化療后疼痛綜合癥。對嗎啡類鎮痛藥不敏感,需輔助用藥,在評價時應對其有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4)對疼痛性質有所改變或出現新的疼痛應及時作出診斷性評價并修改治療計劃。(5)教會病人和家屬使用常用的疼痛評價方法和工具,包括病人在家中接受治療時同樣重要,以便使病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全面的鎮痛治療(6)患者可因認知不足或教育、語言、種族和文化差異而無法正確評估疼痛程度,因此應選用適當的評估工具對疼痛進行評估。常見的疼痛評估工具:A疼痛強度簡易描述; B目測模擬法; C根據疼痛對患者的影響分級; D 數字疼痛強度;F面部表情量表法。該方法用6種面部表情從微笑至悲傷至哭泣表現疼痛程度。此方法適合任何年齡,沒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性別要求,易于掌握,不需任何附加設備。急性疼痛、老人、小兒、表達能力喪失者特別適用。

從無痛、輕度痛、中度痛、重度痛、劇烈痛、最痛是將疼痛測量尺與口述描繪評分法相結合構成,特點是將描繪疼痛強度的詞匯通過疼痛測量尺圖形表達,使描繪疼痛程度詞匯的梯度更容易使病人理解和使用;0--10數字疼痛強度量表是VAS方法的一種數字直觀的表達方法,其優點較VAS方法更為直觀。0為無痛,10為最劇烈疼痛,讓患者自己圈出一個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數字,是一種簡單有效和最為常用的評價方法;面容評估量表:把不同面容表隨便拿一張給兒童,讓他選擇最能代表感覺疼痛的面容,從“可能感覺最高興的”到“可能感覺最難過的”面容,每個面容下的數字代表疼痛影響的大小,適用于兒童。

第3篇: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解剖學 外科護理學 教學方法 知識模塊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adapts the 21st century nursing specialized raise goal,teaches “Surgical department Nursing” by the knowledge module form,optimized the teaching effect,stimulated students study interest,enhanced the student to find the problem,the analysis question and solved the question ability,will be engaged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work for the future to lay the good foundation.

Keywords: Anatomy Surgical department nursingTeaching method Knowledge module

隨著醫學模式和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對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對高校護理教育提出了挑戰。在有限的學習階段怎樣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護理人才?為此,筆者在近5年的《外科護理學》教學中,將外科護理學知識與解剖學知識整合成知識模塊進行講授,現將自己的教學體會淺析如下:

1.相關解剖學知識模塊的強化

《人體正常解剖學》是在第一學期講授,而《外科護理學》是在第七學期講授,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對解剖學知識已經生疏。根據學生已有的、教學內容所涉及解剖學知識的多少設計一個教學框架,即“已知的基礎解剖學知識(學生復習)-疾病相關的解剖學知識(整合后交學生預習)-解剖學知識的應用(課堂教授)”。同時也對每節課的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即解剖學知識的應用只講授3~5分鐘,剩余的時間講授《外科護理學》的基礎知識。

2.將外科護理學知識和解剖學知識整合成知識模塊

2.1 臨床表現與解剖學結構、功能特征整合成的知識模塊。巧妙地設計解剖學知識與外科疾病臨床表現的轉化點,提高知識的轉化率,即知識-能力,以癥狀推導病機來培養學生逆向思維。例如講門靜脈高壓癥護理一章,運用解剖知識分析“嘔血”“便血”“腹水”“臍周靜脈曲張”“脾腫大”等癥狀產生機理,鞏固和加深了門靜脈的組成及與腔靜脈交通的知識。

2.2 護理體檢與腹部體表標志整合成的知識模塊。外科患者的一些陽性體征要靠體格檢查方能獲得,根據人體體表的標志,可以準確地描述患者癥狀和體征的部位。例如:闌尾點(麥氏點)位于臍至右髂前上棘的連線中外1/3交界處,麥氏點壓痛是急性闌尾炎的重要體征,亦可隨闌尾位置變異而改變,但始終表現為一個固定位置的壓痛[1]。再如:膽囊的觸診部位在右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界處(即膽囊點),將拇指置于此點,囑患者緩慢深吸氣,使肝臟下移,若患者因拇指觸及腫大的膽囊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氣,稱為Murphy征陽性[2],是膽囊病變的典型體征。

2.3 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與解剖學組織結構特點整合成的知識模塊。護理程序是整體護理工作的核心構架,護理診斷是護理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應用護理診斷是搞好整體護理、提高護理質量的基礎。將護理診斷和解剖學知識融為一體,既鎖定了護理診斷的分類又明確了相關因素,進而使護理措施的制定也更有針對性。例如:外科術后需長期臥床的患者,預防褥瘡的發生是一項重要的護理內容,把人體淺表組織的結構特點和護理診斷及皮膚護理整合成一個知識模塊,提出護理診斷為“皮膚完整性受損:與長期臥床,骶尾部供血不足,營養不良有關”,根據相關因素制定具體的護理措施:協助患者翻身,每2小時一次;指導病人正確的翻身方法;在骨突處置小墊,以防局部受壓;每天用紅花乙醇按摩骶尾部,預防褥瘡的發生;給予充足的營養。

2.4 手術前、后的護理措施與解剖學結構、功能改變整合成的知識模塊。外科患者手術后,局部的解剖學關系和生理功能發生了變化,術前、術后的護理診斷也會發生相應改變,而護理重點必須隨之轉移。例如:乳房癌患者,術前主要的護理措施是常規護理、皮膚準備、心理護理(目的是減輕或消除患者對癌癥恐懼的心理壓力)等;而術后主要的護理措施是疼痛護理、心理護理(目的是減輕或消除患者因軀體形象發生了變化而產生的心理壓力)、患側上肢的功能鍛煉(解剖學知識提供了科學的指導依據)等。

2.5 外科護理技能操作與解剖學結構特征整合成的知識模塊。把常用的外科護理技術操作與解剖學知識整合成知識模塊,在講授外科護理技術的同時導入該知識點與解剖知識的聯系。例如:把從鼻腔到胃所經過各個器官的解剖學特征和鼻飼術整合成一個知識模塊等,以知識模塊為單位講授鼻飼術,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真正做到清楚的、有目的操作,避免或減少因臨床護理技術操作不當所帶來的護患糾紛[3]。再如:將解剖學方位術語上下應用于外科護理實際操作,遵循從上到下的原則,就不會漏掉細節[4]。

3.注重與護士職業資格考試相聯系的解剖學知識

《外科護理學》是護士職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其中包括相當一部分解剖學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完成《外科護理學》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又要與國家《護士資格考試大綱》中涉及的解剖學內容相聯,為學生能順利取得護士職業資格證書打好基礎,增強就業的競爭力。

4.小結

以知識模塊的形式講授《外科護理學》,首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清晰地顯示了外科護理學與解剖學知識的密切聯系,增強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造就適應2l世紀需要的合格的護理人才。其次,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外科護理學的基礎知識和扎實的解剖學知識,還要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教學基本功,有利于督促教師付出更大的努力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及知識水平,緊跟當今護理教育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曹偉新.外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51

[2] 曹偉新.外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10

第4篇: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初級護理;保健;社區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8-0075-02

任何醫療體系不僅僅是靠醫療援助,其中也取決于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在最近一段時間,研究了護理人員特點,從他們的角度影響病人的健康結果,如死亡率、不利影響或可避免的并發癥。在研究中可證明初級護理保健對控制慢性疾病是更有利的。衰老、肥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高血壓越來越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據相關文獻報道[1],國內成年人中18.5%人群患有高血壓。HBP治療和控制的主要目標是減少心血管疾病。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們對社區112名成人高血壓患者進行初級護理保健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方法和結果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擇黃岡市黃州城區長青小區、南湖小區、遺愛湖小區112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高血壓診斷均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年齡:30~40歲,7人;40~50歲,26人;50~60歲,18人;60~70歲,29人;70~80歲,32人。性別,男,54例;女,58例。經濟狀況,收入1000~2000元/月,15人;2000~3000元/月,46人;3000~4000元/月,27人;4000~5000元/月,15人;大于5000元/月,9人。診斷,Ⅰ期高血壓患者48人,Ⅱ期高血壓患者54人,Ⅲ期高血壓患者10人。按照隨機抽取的原則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6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經濟狀況、診斷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二)方法

對照組給予一般常規護理措施、用藥指導和高血壓知識宣教。干預組給予初級保健護理工作,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壓控制情況和生活質量。

初級護理保健工作,主要包括:

1.用藥指導。(1)利尿劑。常用的有氫氯噻嗪和氯噻酮。降壓作用主要通過排鈉,減少細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壓下降。以雙氫克尿塞為例,每天劑量不超過25毫克,每日2~3次。(2)β受體阻滯劑。常用的有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拉貝洛爾。主要機制是抑制中樞和血流動力學自動調節機制,達到降壓效果。以美托洛爾為例,每天劑量不超過25毫克,每日3~4次。(3)鈣通道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分為二氫吡啶類和非二氫吡啶類。前者代表為硝苯地平,后者代表有維拉帕米和地爾硫草。降壓作用主要通過阻滯細胞外鈣離子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縮反應性,達到降壓的目的。以硝苯地平為例,起始量為10mg/次,每日3次。維持量為10~20mg/次,每日3次。

2.家庭隨訪。初級保健護理工作中,安排護理保健人員對三個小區的患者進行定期隨訪,家庭隨訪的形式可以有:電話約談、網絡群聯系、上門家訪、社區問卷等,了解患者的血壓動態監測情況,及時獲得患者治療反饋信息。

3.飲食指導。合理飲食是高血壓治療的基礎,飲食以清淡為主,應注意限制鈉鹽,每日攝取食鹽不宜超過6g。飲食中要做到,少油膩,少糖,低膽固醇,不宜過飽。動物內臟、魚子、蛋黃等所含膽固醇偏高,盡量少吃。飲食中可以較多攝入的食物有:水果、粗糧、蔬菜。告知患者高血壓與肥胖的關系,督促患者進行體重控制。

4.生活方式指導。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控制高血壓病的基礎。生活中要做到禁煙,限酒,告知患者和家屬煙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取得家屬的支持,和工作人員一起督促和協助患者對煙酒進行有效控制。培養患者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對保持血壓的平穩有一定的作用,對于入睡困難或睡眠質量不高的患者,可睡前喝一杯熱牛奶或者熱水泡腳等,以幫助入睡。此外,高血壓患者應根據年齡及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運動與鍛煉,如每天散步30~60分鐘、慢跑、氣功、太極拳等運動。

5.定期復診。初級護理保健工作中,要督促患者按時監測血壓,根據血壓控制情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以便進一步檢查有無并發癥,讓疾病得到早期的診斷與治療。

6.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一般資料的調查和教育需求評估,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喜歡的教育方式和最新了解的疾病知識等,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可以定期開展高血壓社區專題講座、組織看錄像等方式幫助患者了解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用藥、危險因素、并發癥。幫助患者掌握正確使用血壓儀檢測血壓的技能。對文化程度偏低或理解接受能力差的患者,可以隨訪時做好家屬工作,使其幫助病人了解相關高血壓知識。

7.心理護理。高血壓的長期治療和終身用藥,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這些負面心理因素不利于高血壓的控制[2]。初級護理保健工作中,通過向患者講解負面情緒對高血壓升高的危險性,幫助減輕和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及致病性心理因素,達到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

(三)生活質量評價標準

采用(GQOLI-74)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對兩組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四個方面。共由74個條目組成,每一個條目評分為1分(極不滿意)~5分(非常滿意),得分越高,生存質量越好。

(四)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

二、結果

護理干預組和對照組護理干預后,在服藥依從性、血壓控制率、心理領域、生活質量均有所提高,但初級護理保健工作干預組提高更加顯著,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p

三、討論

高血壓是可以控制的疾病,若認識到位,措施得當,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3]。傳統的護理模式是患者出院便意味著患者與醫院的關系告一段落。初級護理保健是將醫院高質量的專業水平延伸到家庭,通過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并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加強健康教育和指導,進行飲食以及生活方式方面干預和指導,提高高血壓患者防治知識,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達到很好控制疾病的目的。研究表明,護理咨詢每年平均增加的時候,社區高血壓患者控制高血壓情況會得到改善。家庭高血壓患者有更多健康教育的護士幫助,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疾病,護士的影響力改變病人的生活方式。當前形勢要求護士走向主導作用,由于年齡和慢性病的增加,該研究提供了證據,初級保健護理視為更有利于家庭血壓的控制。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4,2(12):919-922.

第5篇: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間收治的50例膀胱移行細胞癌患者(均行TURBT治療和術后常規比柔吡星灌注治療;均于術后得到病理證實)。所有患者對自身疾病完全知情。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對實驗組進行個性化護理,而對照組只進行常規護理。

1.2方法

1.2.1個性化心理護理通過觀察、交談以及客觀評定法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評估,根據每個患者不同的生物、心理、社會特點,按不同年齡、不同血型、不同治療手段、癌癥發展的不同時期、不同的心理障礙、不同情緒狀態等實施個體化的心理護理模式。

1.2.2依從性評價:由主管醫生、主管護師及護師對患者治療過程的依從性進行評價。具體分為:優(完全接受醫生制訂的治療方案、劑量,完成配合各項護理措施);良(部分接受醫生制訂的治療方案、劑量,完成大部分治療計劃,不定時治療,對護理措施部分配合);差(偶爾或病情加重時治療,對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不理解,對護理措施不配合)

1.2.3統計學方法: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13.0軟件處理,應用2-independentSamplesTests進行分析。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P<0.01認為有高度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無論任何人患上癌癥都面臨生死的嚴峻考驗,因此家屬常要求醫護人員對患者實行保護性醫療[1]。但在現今的醫療法規中明確規定醫護人員對患者有告知義務、病人有知情同意權。但是患者一旦證實自己患癌癥,常由于對癌癥的恐懼感產生一系列心理變化,如不給予正確引導則會嚴重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進而對患者的生存期限與生活質量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制定客觀的癌癥患者知情同意后個性化心理護理新措施,保障患者知情恐懼變為主動配合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依從性是指患者行為(如服藥、飲食、或者改變其生活方式等)與醫囑的一致性,依從性不佳不但影響患者正常康復,甚至嚴重干擾醫護工作的進行[2]。進行手術治療的癌癥患者依從性對于患者術后康復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如本次研究中的膀胱癌患者手術前后對留置導尿的依從性情況直接影響到術后排尿,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對術后灌注治療,進而影響到患者的術后康復。調查中發現,經過個性化心理護理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水平有顯著增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心理狀態的改變,使其更容易接受各種治療方案及治療結果,以使自己更好的配合治療。

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化,掌握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知識,實施個性化護理已成為不可缺少的護理措施。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已經引起了臨床護理人員的重視,個性化心理護理正逐漸成為護理措施中重要的一部分[3]。特別是在新的醫護人員對患者有告知義務、病人有知情同意權的時代,掌握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知識,實施個性化護理,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個性化護理是指針對每個患者不同的生物、心理、社會特點提供個體化的護理模式[4]。癌癥病人的心理反應往往是多樣性,不同年齡、性別、職業、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經濟狀況、社會地位、不同家庭的病人對癌癥的認識和態度是不盡相同的。患者的心理狀態因個體差異和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同而不同。醫學心理學表明,癌癥病人的治療效果與病人的心理反應類型密切相關。目前臨床護理實踐要求對不同患者進行分類,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為施行個性化心理護理,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常用方法為觀察、交談以及客觀評定法[5]。從而正確判斷癌癥病人的心理反應類型。此外需要家屬及病人的密切配合,才能使病人面對現實,告知自己的軀體癥狀和心理感受,從而制定個性化心理護理提供最真實、最原始的個性心理資料,以便正確判斷患者的心理類型及目前的心理狀態,制定最佳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本研究采用了常用的心理評估法,得到結果可靠滿意,能夠準確的判斷患者的心理類型和心理狀態,保證了個性化心理護理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雪薇、王利.癌癥患者的信息需求—應否與如何告知癌癥診斷[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5(4):264.

[2]閆改菊.癌癥患者知情程度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7):994-995.

[3]HellbornM,BrandbergY,KurlanJ,etal.Assessment,andtreatmentofpsychosocialproblemsincancerpatients:anexploratorystudyofacoursefornurse[J].PatientEducCourse,2001,45(2):101-106.

第6篇: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 有機磷中毒;中毒機制;搶救及護理

有機磷農藥是我國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農藥,有機磷農藥中毒也已經成為臨床最常見的危急癥之一。有機磷中毒在農村基層醫院屬常見病,位居各種中毒的首位。我國每年有數萬人發生急性有機磷中毒,其后果極其嚴重。其中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SAOPP)搶救難度大,如不及時有效地治療,往往導致死亡。

1 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機制

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機制,一般認為是抑制了膽堿酯酶的活性,造成組織中乙酰膽堿的積聚,其結果引起膽堿能受體活性紊亂,而使有膽堿能受體的器官功能發生障礙。其癥狀表現如下:

1.1 凡由臟器平滑肌、腺體、汗腺等興奮而引起的癥狀,與毒蕈中毒所引起的癥狀相似,則稱為毒蕈樣癥狀;

1.2 凡由交感神經節和橫紋肌活動異常所引起的癥狀,與煙堿中毒所引起的癥狀相似,故稱煙堿樣癥狀。

2 有機磷農藥中毒主要臨床表現

本資料收集了我院內科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108例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其診斷、急救、治療與護理報告如下:

2.1 資料、性別年齡和中毒程度:本組對108例有機磷農藥中毒全部為口服中毒,男18例,女90例,重度中毒32例,其中出現中間型綜合征患者12例。

2.2 臨床表現及分級標準:

2.2.1 輕度中毒:短時間內接觸大劑量有機磷農藥后,在24小時內出現頭昏、頭痛、惡心、嘔吐、多汗、胸悶、視力模糊、瞳孔縮小、無口干癥狀,血膽堿脂酶低下,活力在50%-70%。

2.2.2 中度中毒:除上述癥狀外,還有肌顫、瞳孔縮小明顯,輕度呼吸困難,流涎、腹痛、步履蹣跚、意識清楚或模糊,血膽堿脂酶活力在30%-50%。

2.2.3 重度中毒:除上述癥狀外,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診斷為重度中毒:(1)肺水腫,(2)昏迷,(3)呼吸肌麻痹,(4)腦水腫,(5)膽堿酯酶活力在30%以下。

3 急救方法:

3.1 去除毒物,凡24小時內入院患者一律徹底洗胃,以溫水清洗為宜。神智清醒且合作者,可口服洗胃,對不合作患者以及昏迷病人,要插管洗胃,以減少毒物的吸收,洗胃后可用硫酸鎂導瀉。

3.2 特效解毒劑應用:阿托品是首選特效解毒劑,以重度中毒的給藥劑量為宜,早期足量使用阿托品,盡快達到阿托品化。輕度中毒者,可進行阿托品2-3毫克肌注,2-4小時1次。中度中毒患者,可進行5-10毫克靜脈推注,15-30分鐘一次。重度中毒患者,可進行30-50毫克靜脈推注,10-15分鐘一次,阿托品化后改為維持量。在用阿托品化的同時,對中度、重度患者應早期運用膽堿酯酶復能劑,能使被抑制的膽堿酯酶恢復活力,消除和減輕煙堿樣的癥狀。一般病人出現該癥狀,用藥不超過3天,首選藥物為氯磷啶。其水溶性大,有效量及含量高、副作用小,靜脈注射和肌注均可。對重癥患者,如中間型綜合征患者,給予沖擊量,即1克肌注,一小時一次,連用三次后改為1克肌注,每兩小時一次,連用3天后改為1克肌注,每4-6小時一次。

3.3 對癥支持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特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肺水腫、腦水腫和呼吸衰竭,預防感染。有呼吸麻痹征象時,及時給予氣管插管,間斷或持續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3.4 適當的護理。在搶救有機磷中毒人員時,得當的護理措施同樣重要,常用的護理措施如下:可以通過清除毒物、對口服中毒者,應立即給予及時有效的洗胃,以排除胃中毒物,防止毒物吸收。常用洗胃液有清水、生理鹽水、碳酸氫鈉、高錳酸鉀。并且用作洗胃的洗胃液應該為溫清水,因為它安全可靠。要堅持一點,洗胃越早,毒物吸收越少。神志清、治療合作者可自飲溫清水洗胃。經鼻或口插入,胃管口徑越粗越好,以減少洗胃時間。胃管插入后先吸凈胃內液體,再向內注入胃液,每次300~500ml,注意觀察洗胃液的顏色、氣味及液量,直至無色無味為止,對重癥病人可保留胃管12~24h,必要時再次沖洗。對插管失敗或反復塞管者,果斷采取切開洗胃;有皮膚及頭發污染者,要及時清洗,并脫掉污染的衣物。

此外,在病人解除危險期之后,還應對一些服毒自殺的患者做好心理護理,這些病人往往由于情緒不穩定,感到自卑,有一種恐懼感,醫護人員應該在病人清醒后,熱情親切地與病人交談,穩定其情緒,使其對生活充滿信心,盡早恢復健康。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面對很多處于生死邊緣的患者,作為一名醫生,不僅要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還要保持一顆鎮定、穩重的心,在突發事件來臨之際,能理智、冷靜、有效的處理患者的痛苦,才是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

參考文獻

[1] 韓培信,王傳民.常見急性中毒的診斷與治療.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40.

第7篇: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小兒 腸套疊 氣鋇灌腸 護理

小兒腸套疊多發于嬰幼兒,是小兒常見急腹癥之一, 氣鋇灌腸造影是對該疾病進行診斷及復位常用的一個重要方法。本文對2005年10月至2010年收治的45例患兒進行氣鋇、氣灌腸整復術進行回顧性分析,以利于提高小兒腸套疊氣鋇灌腸復位術的護理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45例小兒腸套疊中, 年齡6個月~5歲,其中男嬰35例,女嬰10例,12個月以內27例。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血便和腹部包塊,腹痛常突然發生,呈陣發性,患兒常表現陣發性哭鬧,伴有嘔吐及果醬樣血便,腹部可摸及表面光滑稍可活動有壓痛的蠟樣腫塊,多位于右上腹,發病時間為4小時至4天。

1.2術前準備及方法 首先要了解患兒的發病時間(超過48h及精神萎靡不振者應格外小心)、體溫、精神及全身情況,大便顏色,臨床有無包塊及超聲檢查情況。在急診室進行清潔灌腸后來放射科,首先要進行胸腹透視,了解胸部情況,腹部腸曲及小腸積氣擴張情況,患兒是否存在腸梗阻,梗阻部位及程度,如有機械性腸梗阻征象,提示套疊時間可能超過24h,此時注氣壓力不應超過90mmHg,注氣速度應緩慢,明確診斷后不應強求整復。膈下有無游離氣體,要向病人家屬講明檢查過程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說明利害關系,對適應證者方可進行,對看似精神狀態差、病人家屬要求檢查者要請臨床醫生陪同。

治療前常規使用解痙(阿托品0.01~0.02mg/kg)、鎮靜(魯米那3~5mg/kg),灌腸設備選用遠控自動對比造影灌腸及電腦遙控灌腸整復儀,選定壓力4~10KPa。患兒左側臥位,經插入Foley管,將導管的一端與壓力整復器相連,另一端將雙腔氣囊導管前端涂抹劑,緩慢插入內約8~10cm,然后向氣囊內注入約30mL氣體使氣囊膨脹,堵塞,在X線透視監控下,注入空氣或氣鋇(15%~20%硫酸鋇約150mL左右)并隨其首端觀察,然后緩慢注氣加壓,觀察腸腔充氣情況,診斷明確后可采用間歇注氣,使壓力緩慢增加,切勿驟然增加壓力,強行整復,同時要密切觀察病人的情況,另外術中可行體外按摩,以減輕蠕動及痙攣,使套入部及鞘部滑動松弛,要溫柔細心和耐心,其手法與結腸走行一致,方向與套疊方向相反,如橫結腸應從左向右,升結腸應從上向下,回盲部從外向內揉壓,切忌用力過大,能幫助整復起到較好的效果。

2 結果

45例患兒中氣鋇與氣灌腸復位一次性成功5例(氣鋇頭經加壓后從套疊處一次性達回盲部并進入小腸)。28例經間歇加壓輔以腹部按摩成功,其余12例未能復位。在整復前給予解痙鎮靜藥物的25例患兒,復位成功21例。 轉貼于

3 討論

6-12個月往往是幼兒斷奶及改變食物的年齡,易引發腸套疊。放射科對小兒腸套疊起到了很重要的診斷與治療作用,其操作簡單,成功率高,避免了手術及術后并發癥,節約了費用,有利于患兒順利恢復健康。

3.1心理護理 由于患兒突出特點是年齡小病情急變化快,因病情需要最好允許父母親陪護。要求護理人員有高度的責任感,耐心細致地做好術前準備及解釋工作,機智靈敏,善于在細微變化中發現問題,采取措施。

3.2灌腸管的選擇 根據病情不同選用不同型號的氣囊導尿管。當患兒合并腸炎時采取柔軟、壁薄口徑大的12-16號氣囊導尿管,減少對腸壁的刺激。18-22號氣囊導尿管管壁有一定的厚度,受壓后不易癟,灌腸時氣囊導尿管植入直腸,用50ml注射器將氣囊充氣40-45ml,堵住,便于加壓注氣鋇,注氣鋇時速度宜緩慢,避免沖力過大。

3.3注意保暖 氣鋇復位過程中要注意保暖,通過調節室溫或加蓋衣被等措施避免患兒受涼而引發感冒等其他疾病。

3.4腸穿孔的觀察及護理 加強對患兒的細致觀察,發現可疑癥狀要及時報告醫師,行X線平片及透視檢查排除腸穿孔后方可進行灌腸。當患兒有嚴重的小腸結腸炎,有明顯的全身中毒癥狀,排出褐色腥臭的稀便時應避免插入較硬較粗的灌腸管,防止腸穿孔。如復位不成功或病期超過48小時,懷疑腸壞死或腸穿孔,應行手術治療。

3.5腸套疊整復成功的標準 氣鋇到達腸套疊部位時,首端突然停止前行,呈杯口狀或鉗狀充盈缺損,部分病人鋇劑進入鞘部與套入部之間則可見到特征性表現呈袖套裝平行環狀或彈簧裝。整復后腸套疊處的杯口狀充盈缺損及軟組織腫塊消失,盲腸位置正常,有鋇劑及氣體進入小腸,結腸內的壓力驟減,擴張度下降,患兒恢復安靜。整復成功后應保持結腸內的壓力15—20min,以利于套疊局部水腫吸收,不要馬上拔掉肛管。復位成功后可根據情況及醫囑給予:抗生素;靜脈補液維持營養;糾正酸中毒;有休克者擴容,有貧血可輸血等。

4 總結

氣鋇與氣灌腸造影復位術能使大部分腸套疊復位成功,具有較快速、安全、價廉、成功率高、并發癥少等優點,避免了手術的痛苦。做好早期護理觀察可為小兒急性腸套疊的早期診斷提供可靠依據,從而提高小兒急性腸套疊的治愈率。另外進行常規的鎮靜解痙藥物準備,提高小兒腸套疊的整復成功率。加強復位術后的飲食護理,讓患兒家屬從思想上認識到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及如何預防腸套疊的復發。

參 考 文 獻

第8篇: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關鍵詞:無痛胃鏡檢查;護理風險;管理

胃鏡檢查,常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診斷,傳統的胃鏡檢查方法有時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導致患者出現懼怕檢查的情況,甚至有可能會延誤患者診斷及治療時間。而無痛胃鏡檢查,主要是利用無痛技術,使得患者在靜脈麻醉情況下進行檢查的方法[1]。該技術可使患者處于一個安靜、舒適、無痛苦的環境中進行檢查,使用較為廣泛,且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但在具體的實施操作中,也存在有一定的風險,如何對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進行識別并采取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法尤其重要。護理風險管理,是一種有組織的、系統的消除護理風險和經濟損失的管理方式,通過對護理程序中的風險分析,尋找最為適宜的防范措施,在無痛胃鏡檢查中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具有良好效果[2]。

1無痛胃鏡檢查的風險因素

1.1患者因素

據調查來看,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的文化知識程度參差不齊,這導致了部分患者對無痛胃鏡檢查術缺乏正確的認識,在醫護人員對其實施無痛胃鏡檢查時,其可能會存在有一定的緊張、焦慮的情緒[3]。加之醫護人員在檢查前,會對患者進行必要的風險告知,這也可能導致患者擔心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麻醉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更加重了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得整個檢查的麻醉誘導時間增長,進一步導致物的使用量增加,給患者機體帶來不良影響。除此以外,對部分嚴重心肺疾病和耐受性較差的老年患者而言,患者本身情況相對較差,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也較差,導致了無痛胃鏡檢查的風險因素增加。

1.2醫院因素

1.2.1胃鏡室的護理管理因素

在部分醫院中,醫院對各項制度的建立并不健全,胃鏡室的各項護理管理規章制度也有所欠缺,相關管理者不能有效控制監管力度,對已發現的護理風險隱患不能進行及時解決。科室護理工作人員的安排,出現人員安排不合理,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大;醫院的胃鏡室的設施設備不齊全,設備保養不正確,相關急救藥品和物品沒有進行及時補充以及在使用相關胃鏡檢查設備前未對設備進行仔細檢查,都可能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

1.2.2胃鏡室護理人員的素質因素

護理人員的素質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患者的護理安全,如果胃鏡室的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檢查時,自身并沒有具備較為專業的知識以及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很有可能導致檢查工作進行不準確,淡薄的風險意識更有可能會導致其不能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準確的判定,不能及時發現患者病情,對患者疾病診斷帶來影響[4]。加之部分護理人員自身缺乏對眾多風險的預見性,團隊協作能力相對較差,心理素質差,在遇到特殊情況時,不能給予及時有效的解決方案,給患者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

1.3藥物因素

在無痛胃鏡檢查中需要對患者實施麻醉鎮靜,相關物的使用也是風險因素之一。目前,在無痛胃鏡檢查中,主要采用異丙酚聯合小劑量的芬太尼進行麻醉。異丙酚能夠快速短效的對患者實施鎮靜安眠作用,但該藥物的副作用相對較多,且鎮痛作用相對較弱。有研究顯示,大劑量的使用異丙酚可能會導致患者的循環和呼吸系統受到明顯抑制。而芬太尼也屬于短效鎮痛藥,鎮痛效果明顯,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心血管狀態,但其過速注射會導致患者出現呼吸抑制及肌肉震顫等不良反應[5]。

2無痛胃鏡檢查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

2.1建立全面規范的規章管理制度,有效進行風險評估

在胃鏡檢查室中,各項規章制度的有效完善具有重要意義。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對設備預檢制度、消毒操作規范、搶救工作制度等進行嚴格規范,并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操作,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對科室所使用的各項儀器,需進行科學管理,對各項物品進行定點分類,明碼標示,并將急救物品等分配給專人負責,確保在應用時能夠有足夠物品供使用。相關護理管理人員還需要合理安排整個科室的人力資源,根據醫院具體情況進行合理排班,并加強監管制度,定期對科室的各個工作環節進行總結分析,并對科室進行風險評估,及時發現相關安全隱患,并予以排除。

2.2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全面提高整個科室素質

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因此需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自我素質提升訓練,以保障其能夠在實施檢查操作的各個環節中對安全隱患進行及時發現。因此,可定期組織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學習,對科室已出現的安全隱患事故進行具體案例分析,讓胃鏡室的護理人員能夠在實踐中更加加強風險意識,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并鼓勵護理人員利用業余實踐進行自我學習,全面提升自我護理素質,保障患者的無痛胃鏡檢查操作的質量。

2.3強化各個檢查環節的管理,有效避免麻醉風險

2.3.1多與患者進行溝通,讓患者了解相關操作程序

患者自身情緒對患者的檢查結果具有較大影響。因此,可以在醫院大廳設置一些有關于胃鏡檢查的宣傳欄,主要為患者簡單介紹無痛胃鏡檢查的目的、程序及注意事項等,讓患者在自我了解的環境中形成一種接受心理。并且,在檢查前,醫護人員需對患者的病史、過敏史等進行詳細詢問,了解患者的各項準備情況,并告知患者家屬一些必要的檢查后注意事項,幫助患者進行安全有效的檢查。

2.3.2注重護理預見性,認真做好檢查前的各項工作

常見的胃鏡檢查并發癥主要有低血壓、麻醉意外、呼吸抑制等,因此,護理人員應在無痛胃鏡檢查前對相關急救物品、藥品進行嚴格檢查,并對多功能監護儀及吸氧裝置等進行有效的與檢查,確定各項準備工作處于完好狀態。在對患者實施麻醉時,應該對患者右臂使用留置針靜脈穿刺,以防止患者在麻醉過程中出現的興奮等造成將賣同樂不暢通[6]。另外,護理人員還可以使用保護袋對患者身體進行約束,以防止患者在麻醉后發生墜床等現象。

2.3.3對安全隱患進行及時排查,并及時化解

在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應將患者的左口角放低,避免誤吸。異丙酚的靜脈注射速度應為40mg/10s,并注重麻醉過程中血壓、心率等的檢測。當患者血氧飽和度小于90%時,則應根據患者情況適當給養。若患者出現呼吸道梗阻時,可雙手托起其下頜,保持呼吸暢通。待檢查完成后,患者需保持側臥位,防止誤吸,必須在患者清醒后,且其血壓、脈搏穩定后,方可撤銷相關監測設備。

3護理風險管理的意義

對科室所實施的護理風險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胃鏡室的各項管理制度,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安全服務意識。通過分先管理措施,能夠使得胃鏡時的各項工作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并且通過風險管理評估,可對科室進行有效的現狀分析,全面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并實施有效的監督系統,促進胃鏡室護理人員的安全服務意識的提高,給患者提供一個較為安全的檢查環境。風險管理程序還有效的提高了護理人員的風險預見性和防御能力,使得護理人員在日常的檢查工作中能夠積極應對各項不良情況,并對安全隱患因素能夠進行預見性的評估,對自身工作認真負責,從而提高了無痛胃鏡檢查中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能力,有效的完善了各項風險管理機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護理程序。

4結語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醫療健康服務質量、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對于醫療護理服務的要求也在隨之提高,醫療護理工作者承擔的風險也在逐漸增大,護理風險則是就院內患者在醫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無痛胃鏡檢查可對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進行有效檢查,但其存在的各項安全隱患較多,必須在具體的實施操作中,加強相關部門的規章管理制度,加強護理人員的安全服務意識,對各項安全隱患進行風險評估和處理,有效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1]陳宗學,劉含芳.無痛胃鏡及普通胃鏡檢查時患者心律失常發生率的比較[J].當代醫藥論叢:下半月,2013,2(2):632-632.

[2]周有際.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疾病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下半月,2013,1(10):110-111.

[3]高紅,陳從俠,張偉.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檢查安全性對比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3):2073-2074.

[4]鐘芳萍,陳小紅,邱啟蘭.無痛胃鏡檢查的護理風險管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3):101-102.

[5]田海燕,郭春華,霍錦卉.無痛胃鏡的臨床觀察及風險管理[J].新疆醫學,2012,42(1):65-66.

第9篇:常用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范文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9-103-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pneumonia

ZHANG Y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Respiratory,Shekou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06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pneumonia. Methods 58 cases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pneumonia cu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researched.After the consent of the consent of the patient's family,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30) and control group (n=28) by the double blind method.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whil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trictly followed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Resul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knowledge of health,satisfaction,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s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 statistical advantage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P

[Key words] Children bronchial pneumonia;Clinical nursing pathway;Routine nursing;Satisfaction;Treatment time;Cost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以時間為橫軸,以診斷、檢查、治療、用藥指導、健康指導、飲食干預和出院指導為縱軸,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護理措施,保證了護理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醫療成本,是當前臨床中常用的一種護理方法。為提高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將以在我院進行治療的58例患兒進行分組研究,探討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9月~2016年3月期間到我院進行治療的58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展開研究,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中制訂的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1];以患兒入院時間為準,通過雙盲法將58例患兒分為觀察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2.7±0.4)歲,平均病程(4.6±0.5)d;對照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齡(2.9±0.6)歲,平均病程(4.1±0.7)d。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常規護理,觀察組嚴格執行臨床護理路徑,簡要向患者介紹臨床護理路徑的意義及實施內容,讓患兒家屬對整個護理流程有個大致的了解;其次,由護士長帶頭,選擇科室中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成立臨床護理路?叫∽椋?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護理流程圖[1],并進行評估和具體的實施,在整個執行期間根據療效和患兒的身體狀況,不斷對護理措施進行調整;再者,在科室內部對小組各護理成員進行培訓,在強化各項基礎護理措施的基礎上,保證護理人員能夠掌握臨床護理路徑的意義和注意事項,以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方法:(1)入院初期,責任護士根據臨床護理路徑的要求,對患兒及家屬進行簡單的環境介紹、護理人員介紹以及科室

規章制度的介紹,幫助其盡快適應醫院環境;其次,對患兒的生命體征予以持續性的監測,指導患兒正確的進行咳嗽,必要時可遵照醫囑給予患兒霧化吸入,根據患兒病情及身體狀況,制訂具體的飲食計劃,適當增加膳食纖維,降低便秘發生[2];并告知家屬在整個治療期間必須完全杜絕辛辣刺激類的食物,并觀察患兒睡眠狀況;隨著治療的推進,可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運動康復計劃,但運動量和運動方式必須嚴格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2)入院后及治療中,指導并協助家長完成各項檢查,患兒病情允許的條件下可對其實施引流;對于出現發熱癥狀的患兒可適當的增加其飲水量[4]。觀察并及時清理患兒的口、鼻腔分泌物,以保證其呼吸道通暢。指導家屬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喂食,避免患兒由于嗆咳而引起窒息[4];根據醫囑對患兒使用氧氣吸入,并調整好流量,對于存在咳嗽情況較為嚴重的患兒,可適當的給予其霧化吸入治療,并指導患兒正確的咳嗽方式,并對患兒的睡眠狀況以及是否出現缺氧、氣促等癥狀進行持續性的觀察。(3)做好家屬的情緒安撫工作,多數家屬由于缺乏專業的疾病知識,若在短時間內疾病治療未達到家屬的預期或在治療期間患兒出現各種反應,家屬都很容易主觀的認為是治療失敗或是由于醫護人員操作不當所引起,進而容易出現各種負面情緒,這樣不僅會對和諧醫患關系的建立造成影響,更有可能將負面情緒傳遞給患兒,影響各類醫護工作的進行;(4)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對患兒的病情走勢進行記錄,并對患兒在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各種并發癥予以科學的預測,從護理措施上給予有效的預防[5-6];(5)出院指導,遵照醫囑指導家屬辦理出院手續,并詳細記錄患兒家屬的聯系方式,以便院后隨訪;另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健康知識指導,向患兒家屬介紹該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注意要點,對于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兒,要叮囑家屬在季節變換或溫度驟降時,要盡量避免外出并作好保暖工作;告知家屬定期帶患兒到院進行健康檢查并按時預防接種[7]。

1.3 評價指標

評估兩組患兒家屬對于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則提示家屬對于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越高[8];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兩組家屬對于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具體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級別。另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時間和治療?M用。由護士長或護理人員自評的方式,評估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總分100分,評分越高則提示護理整體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應用SPSS19.0軟件對整體數據進行統計。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家屬健康知識評分及滿意度比較

護理調查及問卷結果提示,觀察組家屬的健康知識評分及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兒治療時間和費用比較

統計顯示,觀察組治療時間和費用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兒治療依從性比較

根據患兒的配合度將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三個級別,護理資料整理提示,觀察組的依從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自評結果提示,觀察組護理質量平均分為(95.5±3.7)分;對照組護理質量平均分為(88.9±4.8)分;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整體質量更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8879,P

3 討論

從臨床實踐來看,相比于常規護理,臨床護理路徑體系下的各護理措施更具有針對性以及時間上的精確性,患者在治療中每一天的檢查、治療都是在詳細評估后實施的,這樣也更有利于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降低差錯事件的發生率[9-10];另一方面,在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中,我們也根據治療進程及患兒的身體狀況不斷對后續護理計劃進行調整,這樣就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護理的科學性[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亚洲欧美视频 | 我不卡在线影院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看片 | 久久夜夜视频 | 精品久久中文网址 | 国产免费视屏 | 少妇美女极品美軳人人体 | 日韩毛片免费看 | 中国精品久久精品三级 | 国产三级自拍视频 | 高清视频日韩剧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在线xx| 婷婷四房播客五月天 | sese综合| 亚洲xx站| 日本特黄色 | 日韩精品1 | 亚洲激情在线视频 | 在线看片a免费人成漫画 | 好吊色永久免费视频大全 |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 99热精品在线观看 | 四虎在线最新永久免费播放 | 五十路亲子中出中文字幕 | 日本xxxⅹ69xxxx护士 | 亚州免费视频 | 日本在线观看高清不卡免v 日本在线观看的免费 |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看 | 亚洲日本欧美产综合在线 | 99久久精品国产片久人 | 国产人成精品综合欧美成人 | 免费色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久草社区视频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九九爱精品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