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急救自救的知識范文

急救自救的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急救自救的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急救自救的知識

第1篇:急救自救的知識范文

關鍵詞:知識產權;融資方式;信托機制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2(10)-0071-03

一、從技術創新到制度創新:從知識財產化到知識產權產業化

當今的人類社會已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按照聯合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界定,知識經濟就是建立在知識與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在這個時代,知識就意味著財富、技術就意味著生產力。美國經濟學家馬克盧普(F.Machlup)于1962年率先提出“知識產業”(Knowledge Industry)的概念,并對美國的知識產業進行了全面研究和考察。他認為,知識產業是為自身所消費或為他人所消費而生產知識,或從事信息服務和生產信息產品的組織或機構。知識產業的產生是產業結構伴隨著現代生產力水平和狀況演變發展的結果,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必然反映。現代知識產業發展主要圍繞著知識產品展開,因此,現代知識產業可以定義為創造、生產、傳播和消費知識產品的部門、行業、機構和個人的組合。目前,知識產業主要包括六大產業群:①教育產業群;②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產業群;③文化出版與傳播產業群;④信息情報產業群;⑤咨詢、策劃和思想設計產業群;⑥專業知識服務產業群。

知識產權產業化是建立在知識產權市場運作機制之上的,是知識產權利用、管理和促進創新循環的重要表現。知識產權產業化首先在國家層面上體現在國家對于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知識產業和傳統產業的促進和扶持,表現為以知識產權產業化和知識產權成果轉化利用為表征的一系列產業政策、經濟政策和科技政策。其次,在行業層面上,知識產權產業化體現為知識產權相關產業的形成和快速發展,建立在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創意創新基礎上,以知識成果的創造、生產、傳播和消費為內容,以知識產權保護為途徑,以智慧成果為資源的知識產權相關產業是知識產權產業化的產業結構標志。最后,知識產權產業化在企業層面上表現為科研機構、知識密集型企業和知識消費者之間的轉化過程,以產學研一體化,以知識產品市場化為特征。通過知識產權產業化使得相關企業在研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等諸多方面大幅提升,將傳統的知識保密和知識產權保護轉化為知識利用和知識產權管理綜合運用的策略組合。

知識產權產業化的過程就是知識產權由傳統保護到綜合運用的發展,就是知識產權從法律意義走向市場意義的過渡,就是知識產權從潛力資源到核心生產力的轉化。因此,知識產權產業化在保護機制、促進激勵、轉化利用、風險保障和資本投入等諸多方面需要全方位的配套體系的保障和支持。

綜觀世界各國知識產權產業化的進程,不難發現順利促進知識產權產業化需要具備下列基本法律制度環境:其一,全面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建立全面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是知識產權產業化的法制前提,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知識產權產生的依據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知識產權具有的特殊經濟屬性使得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知識產權利用的前提條件。其二,完備的創新激勵促進機制。創新激勵機制是知識產品源源不斷產生的保證,建立完備的創新激勵促進機制,是促進知識產權產業化的循環條件。

根據《2006年中關村發展藍皮書》的調查,在北京中關村科技企業中,49.5%的企業認為資金是其發展的首要制約因素;初步估計平均每家在中關村創業園開展經營活動的企業資金缺口達280萬元。融資問題成為我國技術成果與資本結合的最大制約瓶頸。一方面是我們國家知識產權成果的產業化率很低,缺少資金或融資困難,大量的知識產權成果被束之高閣;另一方面在大量的知識產權產業化實施過程中,技術合作投融資雙方沖突頻頻發生,很多知識產權合作半途而廢。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產權產業化的金融保障和支持體系,在創新投資、知識產權融資和資本市場運用上存在一些制度性空白。

二、知識產權產業化中的信托機制

(一)知識產權信托的運作機制。阻礙知識產權轉化的原因除了知識成果本身的特征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知識產權中介市場尤其是專利中介市場不健全、不完善,知識產權人對市場操作能力的缺乏以及資金的缺乏。現代信托業的興起,使得知識產權信托成為利用和管理知識產權的一種新型方式。美國學者亞歷山大·阿諾(Alexander Arrow)提出專利和其他形式的知識產權與十九世紀的金融資產非常類似,都具有“擁有的風險性”和“處理的困難性”的顯著特征。為了發展適于知識產權貿易的市場,可以對專利等資產進行信托。 信托制度的引入為解決知識產權市場化、產業化提供了有益的途徑。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知識產權信托已經成為廣泛運用于電影拍攝、動畫片制作等短期需要大量資金的行業的資金籌措。 流動資金短缺的文化企業,在投入制作時,可與銀行、信托公司簽訂信托構思階段新作品著作權的合同,銀行或信托公司向投資方介紹新作品的構思、方案,并向投資方出售作品未來部分銷售收益的“信托收益權”,制作公司等則以籌集到的資金再投入新作品的創作。

知識產權權利人通過信托方式委托具有專業市場運作能力的信托機構管理其知識產權,一方面可以讓權利人享受其智力成果帶來的豐厚利益而無須負擔管理之責 ,另一方面,信托制度所兼具的財產管理和中長期融資功能,能夠有效地促進知識產權的商品化、市場化和產業化。此外,知識產權信托制度有效地拓寬了知識產權流轉的途徑,能更好地實現知識產權的保值增值。知識產權信托的主要功能表現在:首先,信托提供的長期財產管理能有效適應知識產權價值實現過程的長期性。其次,信托提供的受益人保障功能使知識產權轉化過程的市場風險最小化。最后,信托作為一種金融機制還能有效的解決知識產權轉化過程中資金不足的難題。信托在財產管理和融資方面獨特的制度功能使其有效地化解了知識產權產品化、市場化中的諸多轉化障礙和技術難題。

(二)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基本模式。知識產權證券化實質是一種基于知識產權的結構性融資,是隨著金融對社會經濟的不斷滲透,現代技術創新已經發展到技術金融一體化階段的重要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到知識經濟階段資產證券化的一種創新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目的在于通過金融安排最大限度地開發知識產權,充分利用其擔保價值。知識產權證券化作為知識產權開發運營模式的創新,對知識產權發展及其制度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在金融理論中一般認為,知識產權證券化主要是指以知識產權及其衍生的特許使用權為支持,面向資本市場發行證券進行融資的金融交易,并在證券化過程中充分運用金融原理對知識產權的收益和風險進行結構性重構,構造資產池(pooling),進行必要的信用增級,提高證券信用級別。

具體而言,知識產權證券化主要包括以下步驟:首先,由發起人根據自身需要,確定資產證券化目標,然后對擬證券化的知識產權標的進行清理評估,最后將其組成知識產權資產池;其次,組建特設載體, 實現真實出售;第三,完善交易結構,進行內部評級;第四,通過破產隔離、證券分級和金融擔保進行信用增級;第五, 進行發行評級、安排證券發行;第六、發行證券, 向發起人支付購買價格;第七, 實施資產管理,建立投資者應收積累金;最后,按期還本付息,對聘用機構付費。

(三)知識產權信托融資的保障——知識產權保險。隨著知識產權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張,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數量逐年增多。知識產權侵權訴訟的費用非常昂貴,通常情況下,在美國進行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所支付的訴訟費用和律師費至少要有30~50萬美元,有的高達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知識產權侵權風險不僅對權利人因知識產權可獲得的期待利益帶來影響,而且對知識產權信托融資方式帶來風險,知識產權保險正是順應市場上這種對于知識產權侵權風險予以分散的需求而產生。

知識產權保險在西方國家較早地得到運用,其中以美國最為典型。特別在20世紀90年代后,美國的知識產權侵權案愈演愈烈,為了分擔知識產權侵權人的風險,開始有人在當時的保險種類中尋求對專利侵權訴訟的被告提供保障,也就是通過對既有保單條款的解釋,將專利侵權訴訟納入保險事故的范疇。但是因為當時既存的保險種類畢竟不是針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為基礎設計的,所以在實務應用上有歪曲保險合同條文文意之嫌,故被美國法院一一駁回這種曲解文意的法律應用。隨著當時知識產權實施和保護的加強,美國法院通過司法判例首次使保險公司介入到知識產權保險范疇。現有的商業綜合責任險(Commercial General Liability Insurance)要求在專利案件中被保險人進行辯護和對其加以賠償,典型的判例是在美國保險法領域最有影響的州法院之一的加利福尼亞法院于1988年在 Aetna Casualty & Surety Co. V. Water cloud Bed Co. 一案中將 CGL 保單項下的“廣告侵害”險種解釋為可以承保專利侵權的案件。 于是才修改了 CGL 保險以縮小其承保范圍,從而開發出專門提供具體知識產權保險范圍的險種。正是后來的這些保險將無形的知識產權視為受到風險威脅的重要財產,使知識產權權利人能夠在保險市場占有一份固定的市場份額。此后,美國保險界順應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愈演愈烈的發展趨勢而推出的新險種--知識產權保險,滿足了爭議雙方當事人的需要,權利人因侵犯知識產權的訴訟費可得到保障,因應訴被控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辯護費也可獲得承保。而眾多保險公司卻因此看到知識產權保險亦有市場所在,就開始針對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發展新型的保險合同。知識產權保險的出現滿足了爭議雙方當事人的需要,一方面權利所有人在知識產權遭侵犯后,利用法律使損失得到補償、權利得到復原的費用可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因應訴被控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發生的辯護費用也可獲得承保。無論是伸張權利還是防衛辯護,此時都獲得了一個可靠的途徑來妥善處理知識產權侵權糾紛。

從目的來看,目前知識產權保險主要為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承保。不僅填補權利人的訴訟費用,而且填補侵權人應訴的抗辯費用以及向權利人支付的損害賠償金。而保險制度上的“填補損害”(Indemnity),不僅具有填補被保險人的財產或利益受積極損失的含義,而且具有填補被保險人因為承擔賠償責任而受消極損失的意義。知識產權保險(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urance)一般認為是以被保險人依法應當對第三方承擔的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責任為標的,以填補被保險人對第三方承擔賠償責任所受損失為目的,以及以被保險人依法對侵權人提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為標的,以填補被保險人支付訴訟費用所受損失為目的的綜合險。

參考文獻

[1]陳禹,謝康.知識經濟的測度理論與方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陳則孚.知識資本:理論、運行與知識產業化[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3]李建偉.知識產權證券化:理論分析與應用研究[J].知識產權,2006,(1):20-25。

第2篇:急救自救的知識范文

關鍵詞:企業;人力資源;激勵

人力資源是現代企業的戰略性資源,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是人力資源開發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運用激勵有效地進行人力資源的管理與開發,也就成為了現代企業管理研究的重要內容,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現以某企業為例,進行實證研究。

一、企業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該企業地處四川省某二級城市,為2005年新創辦企業,創辦前期,經營狀況良好,吸引了大批知識性、技能性人才,但隨著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導致人才不斷流失,員工內部矛盾突出。根據筆者對十位普通員工的不記名調查顯示,有3位員工對工作“極不滿意”,5位員工“不滿意”,只有2位員工“基本滿意”。其滿意的是工作前景和薪金待遇,不滿意的是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筆者在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研究之后,現將該企業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中的主要問題歸結如下:

(一)薪金標準不公開透明,薪酬制度不合理

由于高管、技術人才、銷售人員、普通員工之間收入水平存在差異,再加上企業本身的薪酬制度并不完善,為了隱瞞這些問題,防止企業員工之間互相攀比,降低員工不滿程度,企業明令薪金標準不予公開,禁令員工之間互相打探工資水平。此舉在短時間能夠緩解矛盾,但長此以往,反而造成員工之間互相猜忌,質疑公司的薪酬體系是否合理,對企業和高收入員工存在不滿情緒。

(二)員工日常管理恪守成規,缺乏激勵手段

企業執行嚴格苛刻的員工日常管理制度:按時上下班打卡,辦公室不準吃零食,不準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辦公室物品擺放有一套嚴格的規定等,并且由一位人力資源專員專門負責督促檢查員工日常工作行為,一旦發現違規便拍照作為證據,并且罰款。但同時,這種檢查罰款卻不針對企業高管,即使高管違反日常員工管理制度,人力資源專員也只是視而不見。這種苛刻卻又有失公平的日常管理,造成企業員工敢怒不敢言,工作中小心翼翼,畏首畏腳,情緒受到極大壓抑。此外,對員工的日常管理有懲無獎,缺乏正面的激勵手段。因而,員工怨聲載道,不斷有人離開企業另謀高就。

(三)缺乏科學統一的人員晉升機制

每次提拔員工進入管理層時,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是憑借裙帶關系上位,有的是高管直接提拔自己信任和喜愛的員工,只有少數是通過面向社會招聘或是企業內部員工考試選拔產生。此外,每次人員晉升從不征求員工意見,更談不上民主選舉,都是由高層管理人員決定方式方法和人員名單。因此,真正的人才有可能缺少機遇而得不到賞識提拔,而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進取心也受到極大的打擊。就連受到提拔的中層管理人員,也要想法設法向高管阿諛諂媚,甚至結為干親,以建立裙帶關系鞏固自己的地位。

(四)不重視員工的培訓與發展

企業只重視自己的生產效益和利潤最大化,不重視員工的培訓與發展。不允許員工脫產學習進修,不關心員工的學歷提高和職稱晉升問題。其實該企業在創建之處,因為其優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大批人才加盟,但隨著人力資源管理的不善,導致人才不斷流失,而對員工培訓與發展的不重視,使得該企業的高素質人才比例越來越低。

(五)缺乏對員工精神層面的關懷激勵

企業在薪金待遇方面不錯,但在精神層面缺乏對員工的關懷與激勵。企業追求的是利潤和效益,只要求員工工作,對員工工作之外的生活與事情漠不關心,更談不上精神激勵。再加上恪守成規的日常管理制度,使得員工對企業缺乏家的溫暖,并且嚴重質疑企業的管理是否人性化。

二、企業人力資源激勵的原則

從上述情況不難看出,該企業在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人力資源激勵應以人力資源特征為基礎,運用適合的激勵理論,才能最大效應地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和體現其價值。人力資源激勵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能量處理過程,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目標一致性原則

目標設置一方面要圍繞組織目標,另一方面又要結合個人目標。一方面要讓員工為明確的組織目標而奮斗,另一方面又要讓員工在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目標。

(二)公平合理性原則

首先,要做到獎懲方式公平合理,獎勵(正激勵)和懲罰(負激勵)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次,獎懲對象也要公平,不能是領導一個標準,員工一個標準,有所偏袒;再次,激勵措施合理,激勵程度適度。

(三)差別激勵性原則

每個個體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情況,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稱、社會閱歷等。影響個體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如工作性質、人際關系、領導行為、報酬福利和工作環境等,因此激勵應根據員工個體差異、工作性質差異、環境差異、時間差異等,體現差別性原則。

(四)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

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都是人力資源激勵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單純的物質激勵會增加企業經濟成本,甚至造成邊際效應遞減;單純的精神激勵無法發揮長久有效的激勵作用。物質與精神兩種激勵手段應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同時,根據企業、員工、環境等實際情況有所側重。應該說,在現代企業中物質激勵是激勵的主要手段,精神激勵是輔助手段,不過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精神激勵對需求級別高的員工而言更起作用。

三、企業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改進的思考與建議

針對該企業在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人力資源激勵應堅持的四條原則,提出如下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薪酬體系

1.薪酬分配公平合理。根據亞當斯的公平理論,付出與獲取的比例合理公平,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影響很大,尤其是內部薪酬的分配公平性非常重要。

2.薪資制度透明化。薪資制度不應該是企業避諱、保密的內容,只有透明化,才能避免員工猜疑,并激發員工的上進心和進取意識,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

3.將薪酬與績效評估結果掛鉤。避免不勞而獲,體現多勞多得,運用積分制、末位淘汰制等方式方法進行績效考核評估,刺激員工為高績效而努力。

4.在薪酬構成上增強激勵性因素。根據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薪酬可以分為兩類:工資、崗位津貼、一般利項目等保健性因素;獎金、分紅等激勵性因素。如果保健性因素達不到員工期望,會出現員工缺乏安全感、士氣下降、人員流失等現象。如果保健性因素已達到員工期望值,雖能穩定和吸引員工,但也只能發揮保健性作用,難以起到激勵效果,真正能調動員工工作熱情的,是激勵性因素。該企業屬于新興的發展中企業,可以采用穩定的薪酬模式,即在薪酬體系中完善保障保健性因素的前提下,適量增加激勵性因素。

(二)創建適合企業特點的企業文化和員工管理制度

人力資源管理必須注重文化塑造人的功效,根據企業和員工特點制定出新穎獨特合理的企業文化,并把企業文化融入到每個員工的價值觀中,員工才會把企業當做自己的大家庭,把企業的未來看做自己的未來,文化管理比苛刻的制度性管理更行之有效。當然,這并不是說管理制度就不再有用,制度是一種硬性條文,但只要是在廣泛征求員工意見的基礎上出臺一套大多數人認可的制度,做到精確、公平,長期堅持執行,同樣會得到廣大員工的擁護支持。另外,要把正負激勵作為貫徹制度的有效輔助手段,并與考核制度結合起來。

(三)加強軟環境建設,采用柔性管理

加強軟環境建設即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管理者要注重與員工的情感交流,給予員工家庭式的情感撫慰。當然,上述的企業文化創建也是軟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企業,員工要求獲得尊重的需求非常強烈,管理者應注重人性化管理,加強人際溝通,經常深入基層,使企業成為―個溫暖、親情的大家庭,而不是一個制度森嚴、氣氛緊張的等級化團體,這樣,員工才會有歸屬感,有親切感,在企業的工作中得到心理滿足和實現價值。

根據前面分析的該企業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中存在的問題不難看出,該企業采用的是以規章制度為中心,用制度約束管理員工,根據該企業目前的狀況,應改為以人為中心的柔性管理。在管理過程中,不再依靠外力,如發號施令或者強硬制度,而是依靠權力平等、民主管理、人性解放,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鼓勵重于批評,開放重于控制,務實重于務虛。管理者著重提高員工的主動精神和自我約束,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員工也能真正做到心情舒暢,不遺余力地為企業開拓優良業績,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力量資源。

(四)結合企業自身狀況,綜合運用多種激勵制度

1.公平合理的人員晉升制度。人員晉升、干部選拔要采用一個杠桿,原則上應采用公正公開的考試形式面向企業員工進行考核選拔,特殊情況下可以面向社會招聘,但必須民主、公平、公開。堅決杜絕裙帶關系和拉幫結派。

第3篇:急救自救的知識范文

患有近視的那位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于是,兩人便鼓起勇氣,奮力向小船游去。

游著游著,視力好的那位便停了下來,因為他看清了,那不是一艘小船,而是一截枯朽的木頭。

但患有近視的人卻并不知道那是一截木頭,他還在奮力向前游著。當他終于游到目的地,并發現那竟然是一截枯朽的木頭時,他已離岸不遠了。

視力好的那位就這樣在水里喪失了生命,而患有近視的那位卻獲得了新生。

有兩個患有癌癥的病人。一個人耳朵靈便,從醫生的談話中聽到他們只能活三個月時間了。另一個人的耳朵有些背,別說偷聽醫生的談話,就是你跟他直接說,他還聽不大清。奇怪的是,他不但活過了三個月,到現在已是兩年過去了,他還好好地活著。

在美國,有兩家同樣大小的公司,它們的總裁一個叫羅伯特,一個叫史蒂夫。羅伯特是一位精于算計的人,凡事都比別人看得長遠。因為他早就預測到了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所以他決定將公司解散,還能給自己和員工們留一些生活費,不然到時肯定會負債累累。因為他分析到,在2008年,美國有30%的公司要倒閉,像他現在這樣的小公司,肯定在那30%之中。

史蒂夫不但不是一個善于算計的人,甚至還給人一種愚笨的感覺。他憨憨地認為,未來永遠是無法預測的,就算你將世界上最完美的計劃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會相信,因為未來還沒有真正到來。

他覺得自己的公司只要能夠生存一天,他就一定要讓它支撐下去。結果,他的公司竟然奇跡般地度過了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

最終,會算計的人將公司解散了,而不會算計的人,卻將公司比以前辦得更紅火了。

第4篇:急救自救的知識范文

關鍵詞:分析師 推薦報告 評級變動 投資價值

一、引言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近些年來的發展完善和投資咨詢規范制度的建立,證券分析師正日益成為證券市場重要的影響力量。證券分析師的推薦報告,對投資者尤其是散戶投資者影響很大,分析師的評級變動往往意味著產生了新的信息。分析師的推薦評級變動對投資者是否有投資價值,投資者又應怎樣有效對待分析師的評級報告及其評級變動?先前的國內學者一般都是在有較高知名度和廣泛影響的證券媒體上選擇有代表性的投資建議作為樣本,而且大部分是針對分析師所推薦的股票進行投資價值的研究,關于分析師推薦評級變動的投資價值的研究比較少。目前,得益于數據系統的完善,在新的制度背景和歷史環境下,對證券分析師推薦評級變動的投資價值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研究,顯得尤為必要。

二、文獻回顧

對分析師評級變動的研究始于1985年,Stickel運用事件研究方法發現當價值線公司改變評級時存在顯著的公告效應,這意味著價值線公司具有未反映在價格中的信息。Barber等(2001)研究了如何根據證券分析師的推薦構建投資策略。他們發現,在不考慮交易成本的情況下買入那些評價最高的主流推薦股票并賣空那些評價最低的主流推薦股票,同時根據推薦變化進行投資組合頭寸的日調整,將會得到大于4%的年度異常總收益。調整頻率的降低或者對調整變化反應的延遲都會消除該收益,而且他們的交易策略會產生高交易成本,扣除成本后他們的投資策略收益并不能顯著為正。Zoran Ivkovic和Narasimhan Jegadeesh(2004)研究了分析師的一個季度前的在相對盈余公告日盈余預測修訂和推薦修訂的信息含量,發現盈余公布前一周的盈余預測和推薦評級向上修訂的信息含量快速增長,但對于向下修訂并沒有發現類似的增長。

林翔(2000)對中國證券咨詢機構的預測作了分析,其目的在于檢驗作為信息中介的證券咨詢機構是否具有私有信息。朱寶憲、王怡凱(2001)認為分析師對于短線投資建議的股票累計收益率能夠超越大市,而對于中長期投資建議的股票累計收益率則幾乎都低于大市。肖峻、王宇熹(2006)研究發現我國證券分析師的增加至買入評級調整的股票基本上在推薦后三個月內跑贏了大盤,也跑贏了同規模和同行業的股票;對從賣出評級中剔除的股票未來盈余增加的預期存在過度樂觀主義,該項評級調整對投資者而言無太大意義;增加到買入和增加到賣出推薦方向上存在顯著的推薦后股票價格漂移現象。李雪(2007)研究表明,分析師薦股評級報告具有顯著的投資價值,但其評級結果具有時效性,短期顯著,長期效應不明顯。近些年來,隨著股指期貨、創業板、融資融券等改革舉措不斷推出,我國資本市場發生了較為深刻的變革,分析師的推薦評級變動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本文將基于完善的數據系統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三、數據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描述。本研究的交易數據來自于CSMAR數據庫,2012年至2013年兩年間證券分析師共評級報告78 033份,本文選取每周一標準化評級為買入和增持的評級報告,剔除重復值,即同一時間推薦同一股票的報告,再剔除公布當周停牌、涉及退市股票以及缺乏評級變動數據的報告,最終得到兩組樣本:買入評級樣本組,共推薦 3 943只股票;增持評級樣本組,共推薦5 283只股票。兩組樣本中均不含B股,最終得到的評級樣本見表1。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是事件研究法,事件窗口取評級報告前12周至公布后12周,共25周。由于有些股票在這期間有停牌的情況,則向前或向后順延。

1.超額收益率AR的確定。

(1)規模調整模型(Size-Adjusted Model)。公司規模調整收益的目的主要在于控制小公司效應(Banz,Reimganum,1981)。規模調整模型認為,股票i在第t周的超額收益率:

ARi,tsize=Ri,t-Rsize

其中,ARi,tsize表示股票i在第t周的超額收益率;Ri,t表示股票i在第t周的實際收益率;Rsize表示按公司規模將滬深兩市所有上市公司十等分組,股票i所屬組第t周的等權平均收益率。t= -12,-11,…,-1,0,1,…,12。

(2)行業調整模型(Industry-Adjusted Model)。行業調整模型的計算方法如下:先計算出每一只推薦股票和所有相同行業股票在第t周的公司規模調整收益,再用推薦股票的公司規模調整收益減去所有相同行業股票的平均公司規模調整收益。即

ARindustryi,t= ARi,tsize-1/m ARi,tsize

其中,m等于推薦股票所處行業的所有股票數目。事件窗口和樣本同上。

(3)市場調整模型(Market-Adjusted Model)。市場即指整個A股市場,包括滬深主板和創業板。

ARmarketi,t=Ri,t-Rmarketi,t

其中,ARmarketi,t表示股票i在第t周的超額收益率;Ri,t 表示股票i在第t周的實際收益率;Rmarketi,t表示A股市場所有個股第t周的等權平均收益率。事件窗口和樣本同上。

2.組合超額收益率PAR和累計超額收益率CAR。以每周一標準化評級和評級變動均相同的股票為一組合。組合的超額收益率等于組合內所有股票的等權平均超額收益率。即

PARj,t=1/n■ARi,t

CARj(T)=■PARj,t

其中,n是組合內的股票數目,j表示第j個組合,T=-12,-11,…,-1,0,1,…,12。

3.平均超額收益率AAR和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ACAR。

AARt=1/k PARj,t

CARt=1/k CARj(T)

其中,K代表每個標準化評級―評級變動下的組合數目。

4.AAR、ACAR的顯著性檢驗。本文假設超額收益率是從均值為0的分布中抽取的,這意味著評級報告對被推薦股票的價格沒有系統性的影響。假定超額收益率是獨立同分布的,平均超額收益率AAR、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ACAR的顯著性可用單變量T-TEST來檢驗。統計量為:

T1= AARt/(σPAR■/■)

T2= ACRt/(σCAR■■(T)/■)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規模調整模型計算的平均超額收益率如表下頁2所示,而行業或市場調整模型計算的結果與之類似,因篇幅有限,不再贅述。各組樣本在推薦當周均有顯著的超額收益,買入和增持樣本組中評級上調的樣本在推薦當周經三種模型計算的超額收益為3.84%、3.76%、3.93%和3.36%、3.24%、3.31%,明顯高于其他評級變動的樣本,首次評級的樣本對應的當周超額收益率為2.04%、1.91%、2.08%和1.50%、1.41%、1.51%,評級維持的樣本對應的當周超額收益率為1.33%、1.26%、1.39%和0.78%、0.77%、0.81%,增持樣本組中評級下調的樣本當周超額收益率為-1.48%、-1.27%、-1.46%。

買入和增持評級樣本組中首次評級的樣本在推薦后第12周經三種模型計算的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為12.55%、11.05%、14.14%和8.13%、7.10%、8.71%,明顯高于其他評級變動的樣本,評級上調的樣本對應的累計超額收益率為8.35%、7.84、9.61%和5.85%、5.21%、7.50%,評級維持的樣本對應的累計超額收益率為3.85%、3.14%、5.43%和3.27%、2.49%、4.71%,增持樣本組中評級下調的樣本推薦后第12周的累計超額收益率為-7.88%、-6.87%、-6.16%。

評級上調和評級維持的樣本在推薦公布前和推薦當周均存在顯著的超額收益,但評級公布后并不存在顯著的超額收益,首次評級的樣本在推薦公布前、推薦當周和推薦周之后都存在顯著為正的超額收益,評級下調的樣本在推薦公布前、推薦當周和推薦周之后都存在顯著為負的超額收益。買入和增持樣本組中首次評級的樣本從推薦后的第1周開始累計,推薦后第12周經三種模型計算的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為3.02%、2.44%、3.81%和2.19%、1.63%、2.38%。增持樣本組中評級下調的樣本從推薦后的第1周開始累計,推薦后第12周經三種模型計算的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為-4.07%、-3.34%、-3.52%。

買入和增持評級樣本組規模調整模型計算的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分別見下頁圖1和圖2。行業和市場調整模型計算出的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圖類似。

五、結論與建議

第一,評級上調或維持的報告在推薦之前和推薦當周有顯著的超額收益率,其中評級上調的買入報告當周的超額收益3.8%,評級上調的增持報告當周的超額收益3.3%,評級維持的買入報告當周的超額收益1.33%,評級維持的增持報告當周的超額收益只有0.79%,大量評級維持的報告因為自身的低超額收益而降低了分析師推薦報告的整體投資價值。

第二,首次評級的買入或增持報告,在推薦公布前、推薦當周及之后均存在顯著為正的超額收益。其中首次評級的買入報告在推薦當周的超額收益為2%,推薦后第12周的累計超額收益達到12%,從推薦后的第1周開始累計,有約3%的超額收益;首次評級的增持報告在推薦當周的超額收益為1.5%,推薦后第12周的累計超額收益達到約8%,從推薦后的第1周開始累計,有約2%的超額收益。

第三,評級下調的增持報告,在推薦公布前、推薦當周及之后均存在顯著為負的超額收益,在推薦當周的超額收益為-1.4%,推薦后第12周的累計超額收益達到-7%,從推薦后的第1周開始累計,超額收益為-3.6%。

根據上述結論,投資者可重點關注首次評級的買入或增持報告以及評級下調的報告,首次評級和評級下調的報告均存在顯著的推薦后價格漂移現象,這種現象類似于因信息沒有充分反映到股價導致的盈利公告后價格漂移現象。投資據此及時買進或賣出,預計未來能夠獲得顯著為正的超額收益或者避免股價下跌帶來的損失。評級上調的報告具有一定的短線投資價值,但是并不存在價格漂移,推薦周之后不存在顯著為正的超額收益。同時,以上超額收益率是以一定組合計算的,投資者要注意組合內部存在分化的風險。J

參考文獻:

1.Stickel, Scott E.The Effect of Value Line Investment Survey Rank Changes on Common Stock Pric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5,(14):121-144.

2.Brad Barber,Reuven Lehavy,Maureen Mcnichols and Brett Trueman. Can investors profit from the prophet? security analyst recommendations and stock return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1,(56):531-563.

3.Zoran Ivkovic,Narasimhan Jegadeesh.The timing and value of forecast and recommendation revis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4,(73):433-463.

4.林翔.對中國股票咨詢機構預測的分析[J].經濟研究,2000,(2):56-65.

5.朱寶憲,王怡凱.對中國證券咨詢機構預測的分析[J].經濟研究,2001,(1):51-57.

6.王宇熹,陳偉忠,肖峻.國外證券分析師理論研究綜述[J].證券市場導報,2005,(7):32-37.

7.肖俊,王宇熹.我國證券分析師推薦評級調整價值的經驗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6,(6): 106-109.

8.李雪.中國證券市場分析師推薦投資價值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7,(11):72-74.

作者簡介:

第5篇:急救自救的知識范文

城鄉師資 動態均衡 激勵 制度

一、研究緣起

城鄉教師資源失衡,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優質教師資源的不斷流失,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

浙江省這些年通過實施“素質提升工程”、“領雁工程”,建立城鎮教師支教、農村教師任教津貼制度等措施,提升農村教師素質、穩定農村教師隊伍,已使浙江省城鄉教育資源均衡水平走在了全國前列。

但是,從2009年筆者參與調研的浙江城鄉教師流動現狀看,還是歸結為以下特點:

1.單向流動。即農村流向城鎮、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中小城鎮流向城市、市縣流向省會城市、普通學校流向重點學校等,而逆向流動幾乎為零。

2.流動失控。主要表現為教師流動數量得不到控制,尤其是部分優秀教師往往自動離職,使教育主管部門措手不及。

3.骨干流失。外流教師絕大部分是省、市、縣各級教壇新秀、名師、學科帶頭人等,而由于他們流動的不可逆性,這種流動對于流出學校與地區來說,其實是“流失”。

2009年9月,兩個派的提案:《合理配置城鄉教師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和《切實加強農村教育,促進城鄉教育共同發展》被列為浙江省委會重點提案,由分管副省長親自主持召開提案辦理工作座談會,提出了繼續加強農村教師培訓、通過實施績效工資來進一步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引導城市超編學校教師向農村流動、設立“農村教師突出貢獻獎”等等政策設想。

為了跟蹤調查浙江邊遠山區或欠發達地區骨干教師流失程度,也為了檢驗浙江省政策的實效性,筆者再次走訪了衢州地區六縣(市)(江山市、常山縣、龍游縣、開化縣、衢江區、柯城區)及兩所重點中學――衢州一中和二中;麗水地區的景寧和遂昌兩縣。

二、浙江欠發達地區農村教師流動的現狀及思考

筆者走訪的學校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包括普高、職高);衢州地區的骨干教師分類是以2007、2008兩年的統計為依據的,骨干教師有三個層次:

1.省級骨干包括功勛教師、特級教師、教壇新秀3類;

2.市級骨干包括拔尖人才、名師、“115”第二、三層次人選、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6類;

3.縣(區)級骨干包括拔尖人才、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4類。

景寧和遂昌同屬于麗水地區,之所以分別列表,需要說明兩點:

1.由于遂昌的骨干教師統計不完整,加上時間緊迫,最后只得到全體專任教師的統計數據;

2.景寧的骨干教師因為省、市級骨干人數較少,故把校級學科帶頭人等都列為骨干教師。

由于骨干教師的統計口徑不一致,且許多地區并沒有對骨干教師的數據專門統計,所以沒辦法統計流失的骨干教師占骨干教師總數之比,這是本文遺憾。但通過衢州地區和麗水地區的景寧縣(注:該縣是麗水地區對教師流動最關注的縣,因此數據有代表性)相比,骨干教師市縣內流動與流向外地的情況還是有明顯的不同:衢州地區市縣內流動相對頻繁,占專任教師比例在1.5~2%之間,景寧在1%上下;而流向外地的數據剛好相反,衢州地區除了2006年為0.36%外,其余年份基本在0.3%以下,而景寧縣在近幾年采取了較為嚴格的限制教師流動的規定,使流動教師數量大幅減少(遂昌縣專任教師的流動也呈現這個趨勢),2010年降低到接近衢州地區的最高值3.5%,之前的2006為1.15%,2007高達2.31%,是衢州地區的數倍。城鄉師資動態均衡建立在教師流動的基礎上,所以,教師適當的流動有利于師資力量配置的均衡,因此,“市(縣)內流動”是值得鼓勵的,《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了“建立健全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在縣域內合理有序流動機制”的任務。何況這些年市縣內的流動越來越趨向于學校間的流動。以常山縣為例,這些年骨干教師市縣內的流動數變化不大,一般在10多人,但仍然“流入”學校的比例在遞增:據了解,近五年教師在市縣內學校間流動比例由2006年占流動教師總數的30.77%提高到2010年的58.33%,在2009年曾達到83.3%(流動的6位教師中,只有一位流入其他部門)。

因此,可以這么說,相比衢州地區,麗水地區的教師市(縣)內的流動不足,或者說,衢州地區教師流動的方向較為合理。

還以常山縣為例,五年間“流失”(即流往外地)的22位骨干教師中,只有一位考上公務員,其余也仍然留在教育系統。因此,讓單向流動趨向雙向流動是變“流失”為“流動”的關鍵。

再調查顯示,浙江這些年的措施收效很大。以遂昌縣為例,專任老師流往外地的比例逐年下降的幅度很大。

教師“流失”(流出市縣)的比例雖有反復,但總體下降明顯, 2010年幾乎只是2006年的1/3左右(0.56%)。以亞太人力資源協會有關員工流失率以8%~18%為合適范圍看,遂昌教師這樣的“流失率”實在不必過慮。

只是,筆者擔心,這樣的穩定能否長久?或者合理?來自某欠發達縣的名師孫老師(現為杭州某中學副校長),在談到由山區走出來的根本原因時說,她的孩子從小患哮喘,家鄉限于醫療條件怎么也治不好,到杭州的兒童醫院看了幾次有了好轉,于是她克服重重困難、不惜夫妻兩地分居(兩夫妻都是當地骨干教師,縣里只同意調一個),只身調到了杭州!孩子的哮喘終于治好了。她說,為了孩子的健康,她別無選擇。

為此,筆者訪談了衢州地區九個農村學校有關教師,并選擇向往城鎮學校的原因(至少選兩項,可以多選):①更豐厚的待遇;②更多的提升機會;③更方便的交通;④更理想的生活環境; ⑤子女讀更好的學校; ⑥更多的學習機會; ⑦更好的工作氛圍; ⑧更好的名聲; ⑨ 其他。結果100%的老師選擇的選項中都有“①更豐厚的待遇”,另有90%以上的老師選了“ ⑤子女讀更好的學校”,不多的老師選擇“更多的提升機會”,另外選項則“無人問津”。這個訪談結果值得深思:如何正視農村教師的訴求?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把人們的需求由低級到高級依次排序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五類,認為只有人們最基本的需求滿足到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求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農村教師最在意的其實還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自己的、孩子的。如果這些基本的需求不能完全滿足,“自身提高機會”、乃至“更好的名聲”等“尊重需求”或“自我實現需求”,是不能起到激勵作用的。那么,目前針對農村教師的“工程”或“獎勵”,最終能否阻止他們外調的腳步,就值得懷疑了。

它提醒我們:必須正視城鄉二元結構下,農村優質師資流失的現實根源,建立在城鄉教師合理流動基礎上的動態均衡制度十分必要。

三、城鄉師資動態均衡的制度設計的思路

(一)制度設計的前提是均衡與可行性

農村教師的穩定如果建立在限制教師流動的基礎上,這樣的制度首先犧牲了土生土長的農村教師(大眾)的利益,有引發社會對立之嫌;其次,也將阻止城市優質師資或有志于增強農村師資力量的優秀畢業生(精英)赴農村執教的腳步(因為只要成為農村教師就必須穩定在農村),又會導致停滯。因此,誘導教師合理流動,實現城鄉師資動態均衡,正是“精英”與“大眾”利益均衡的政策要求。

同時,城鄉師資的均衡制度設計,還必須考慮其可行性。即應該把目前的政策與可行的替代政策相比較,而不能以現實中根本不可行的理想目標作為反對目前政策的理由。張維迎(2006)以討論收入分配為例,設想社會由兩個居民組成,考慮A、B、C三種狀態:在A狀態下,每人各得100;在B狀態下,第一個人得120,第二個人得180;在C狀態下,每人各得150。再進一步設想現在處于狀態B。那么,如果這三種狀態都是可行的,社會最優的安排應該是狀態C;但是,如果狀態C不可行,我們就不能用狀態C批評狀態B。如果不考慮可行的選擇,非要兩個人收入均等,我們只能走向狀態A,兩個人都受到損害。

城鄉師資均衡制度的設計是為了社會進步,所以既不能不顧及農村教師的利益訴求,也不能過分強調城鎮教師的奉獻與支援,而應基于目前的“B狀態”,在“做大蛋糕”的前提下,再通過政策的傾斜,向“C狀態”的均衡努力。

(二)不同群體教師必須有不同的措施

馬斯洛的理論告訴我們,只有符合對象需求的激勵才起作用,而不同對象的需求是可以分層級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激勵政策也要有層次性或遞進性。而美國的行為科學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 (Two Factors Theory)又告訴我們,引起人們工作動機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勵因素,前者是基于平等(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以消除不滿)因而對員工有“保健”作用的因素,后者則是基于公平(分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使人滿意)因而對員工有“激勵”作用的因素。保健因素又要求我們必須注重城鄉教育環境的基本趨同建設。

1.提高收入,以足夠的力度留住農村優秀教師

這里可以借鑒農民企業家魯冠球的做法。早年的魯冠球已深深懂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市場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的深刻道理,同時也更深刻了解農民的苦、窮,于是,他“留住人才”與爭奪人才最有效的策略就是物質激勵!上個世紀80年代,求賢若渴的魯冠球宣布:以優厚的待遇從全國各地商調工程師和技術員;愿付出一定的“培養費”,向各大專院校爭取分配大學生。同時他又在本廠、本鄉、本市(縣)甚至越出市(縣)界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進廠,送廠內職工進高等院校代培。他用這種“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多方招收、培養了一大批大學生。同時,他又向專家、教授發出聘書,組織一個廠外的專家顧問團,定期請到廠里向他們咨詢請教。他說:對大學生、工程技術人員就要“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到他們廠工作的技術人員在物質待遇上真算得上是“一流”的,其工資都在原基礎上向上加兩級,獎金少的幾百元,高的上千元以上,廠里把這些人的戶口都落在縣城。這個策略一直延續至今:“奮斗十年加個零”這個企業日創利潤目標永遠與員工的最高年收入掛鉤,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精英們打造他的“常青樹”。

如果農村能以魯冠球這樣的魄力去“搶奪”優質師資,何愁流失?從可行性出發,目前提高農村教師收入的途徑至少有兩個方面:

(1)增加教育投入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終于將“老生常談”的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目標設立在2012年實現,以這些年的投入缺口而言,這意味著國家將增加2000億元上下的投入。

那么,2000億元又意味著什么?據教育部統計,全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農村教師760萬左右(其中小學教師479萬,初中教師285萬),國家如果給這些教師每人每月增加津貼1000元,每年大概需要增加900億財政支出。據調查,目前教師工資由基本工資、地方津貼和學校補貼三部分組成,基本工資這一塊已經實現了城鄉同級同等標準,但是地方津貼和學校補貼的差距很大。由于中小學校工資外福利待遇主要是單位自籌資金發放,如果當地財政不予安排就沒有其他來源,所以有很多農村學校除財政發放工資外沒有任何福利。以衢州地區常山縣為例,每年教師工資外福利城鎮初中7900元,農村初中2500元,城鎮小學2600元,農村小學1100元;麗水市各縣(市、區)農村教師人均福利每月不足200元。因此,給農村教師每月增加1000元的津貼,將起多大的激勵作用!而這是國家財政向農村稍作傾斜就完全能做到的。

(2)設立農村教師社會保障公積金

為了提高農村教師的社會保障水平,可以每月由農村教師本人拿出工資收入的一部分,政府按照一比一比例配套,存入本人社會保障公積金帳戶,隨著在農村工作年數增加,繳納比例逐步提高,到教師生病、離開農村或退休時一次性提取。

農村教師的津貼是對農村教師的即時獎勵,而教師社會保障公積金是對農村教師的未來承諾,更具有某種期權的性質。

2.提倡“名師”、“名校”城鄉對接,改善農村教育環境

“名師效應”可以起到改善和提升農村教育環境“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筆者家鄉的衙前中學原先在遠離縣城的偏僻小鎮衙前,上世紀60~70年代,有個從杭一中(現在的杭州高級中學)下放的叫咸信的“犯錯誤”老師,歷史教得出神入化,衙前中學由此名聲鵲起。筆者就是縣中畢業高考落榜后去衙前由理科轉文科復習一年后,報考了歷史專業。咸老師之名師效應實在不亞于今天的明星效應!

建議實施“移動的名師工程”。這項工程應包括:①“名師支教”:城鄉中小學結對、也可與大學結對,城鎮名師定期下鄉授課;②“名師督導”:支教的名師同時還應是學校的督導,通過各種途徑提高當地教學質量;③“培養名師”:名師言傳身教、并結合“素質提升工程”、“領雁工程”等,進一步提升農村現有骨干教師業務水平,培養新一代名師。“名師工程”宜首先在相對中心學校實施,進而在“次中心學校”開展,如此不斷“移動”“名師工程”、輻射“名師效應”,提升與改善農村教育環境,留住名師,吸引名師,并不斷激勵骨干教師成長,促進城鄉師資的基本均衡。

(三)城鄉教師流動制度還必須有必要的約束性措施

國外解決偏遠、貧困地區教師缺乏問題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做法,如日本有教師“定期流動制”,并專門制訂了提高偏遠貧困地區教師待遇的配套措施,如今,日本的教育資源均衡化程度已相當高;韓國有教師“互換制度”,以避免出現大城市教師過剩而邊遠地區師資匱乏的現象,也專門頒布了《島嶼、偏僻地區教育振興法》,給島嶼、偏僻地區的教員以各種政策傾斜,因此,韓國教師非常認同城鄉教師互調制度。因此,中國也有專家提出教師“定期輪換流動制”的思想。筆者認為有必要探討實施教師定期流動或互換的可操作性與可持續發展。該制度必須有健全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對在農村教育事業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可以給予輪換到城鎮學校工作的機會;尤其對于渴望成才的青年教師,除了物質激勵,更應給予保研、考公務員加分、保送出國等方面的激勵,為他們提供實現理想的良好平臺,且學成后可自主選擇去向,在農村教師待遇充分提高的前提下,這種自主選擇是必須的,也更能吸引優秀人士投身農村教育。

城鎮教師如果晉升職稱、申報名師等,必須有在農村從教或支教經歷,這必須成為一個約束性的條件,使“城鄉教師必須輪換”不僅僅是政府的倡導,更成為每位中小學教師的自覺行為。

總之,通過各種途徑,做到既有穩定農村教師的政策傾斜,又有輪換與流動的城鄉教師互調制度,那么,城鄉師資水平共同提高的動態均衡的實現可能就不遠了。

參考文獻:

[1]付景濤,李明.政府合法性的社會群體結構及其合作博弈――政治經濟學的分析視角[J].經濟學研究,2009,(01).

[2]張維迎.理性思考中國改革[J].財經界,2006,(06).

[3]費菊瑛.改善義務教育投融資體制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12).

第6篇:急救自救的知識范文

>> 基于服務的電子商務價值鏈研究 基于價值鏈的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研究 電子商務模式中的虛擬價值鏈構建 基于虛擬價值鏈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體系設計 基于價值鏈的B2C2C電子商務模式探討 虛擬價值鏈下協同電子商務成本管理研究 移動電子商務價值鏈競合策略研究 價值鏈視角下農村電子商務模式研究 價值鏈視角下移動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研究 電子商務中的虛擬價值鏈分析 基于產業價值鏈的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 基于云計算的B2C電子商務企業價值鏈優化 基于云計算的B2C電子商務企業價值鏈體系重構 B2B電子商務企業價值鏈研究 福建省移動電子商務產業價值鏈研究探索 基于價值鏈的電子信息系統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旅游價值鏈重構 關于電子商務與價值鏈的和諧發展問題初探 基于價值鏈的成本控制模式構建研究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Chesbrough H,Rosenbloom R S.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529-555.

[3]Linder J C,Cantrell S.Changing Business Model:Surveying the Landscape.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Accenture,2000.

[4]馬曉苗.基于價值鏈的電子商務模式研究[D].2005.

[5]阿莫?哈特曼,約翰西?弗尼斯,約翰?卡多.網絡就緒:電子商務時代的成功戰略.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6]Raport J,Svikola J.Exploiting the Virtual Value Chai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11-12):75-85.

[7]許仲彥,孫銳.論虛擬價值鏈驅動下的協同電子商務模式[J].商業研究,2004,(012):168-170.

[8]Jeffrey F R,John J S.Exploiting the Virtual Value China.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11:75-85.

[9]趙衛東,黃麗華.電子商務模式[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第7篇:急救自救的知識范文

[關鍵詞]資源枯竭;社會穩定;機制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13-0074-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36 [本刊網址]http:∥

資源型城市因資源枯竭常陷入“煤竭城衰”、“礦竭城衰”的困境,這是世界各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的突出問題。2008年、2009年和2011年,我國分三批確定了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縣、區),其中H省有三市,即J市、P市和L市。此外,全國262個資源型城市中H省有7個市、7個縣級市和一個縣。資源型城市發展迫切需要建立長效發展機制,避免進入資源枯竭的困境。通常情況下,資源未枯竭時,城市經濟興盛,社會比較穩定;資源枯竭時,城市經濟受到較大沖擊,社會不穩定問題突出。毫無疑問,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社會穩定問題已成為擺在這些地方政府面前的重要現實問題,圍繞這一問題的研究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

一、研究意義和現狀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社會穩定問題,不僅影響到城市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事關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全國穩定大局。如今很多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衰退,社會潛在矛盾突出,潛伏著較大的經濟與社會風險。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產生連鎖效應,影響改革進程和全局穩定。

從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來看,圍繞資源枯竭型城市社會穩定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收入分配與社會穩定問題。美國學者阿瑟?劉易斯指出,收入分配的變化是最容易誘發嫉妒心理和混亂動蕩的方面,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引發社會沖突,影響社會穩定。高國順提出,收入差距持續擴大會削弱社會的凝聚力和普遍認同感,造成社會排斥、社會歧視,并可能導致社會分裂。

(二)社會保障與社會穩定問題。穆懷中指出,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穩定的“安全網”和“減震器”。吳要武等調查發現,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貧困發生率仍然居高不下,保障不足和過度保障問題相當嚴重,嚴重影響著城市的社會穩定。

(三)社會分層與社會穩定問題。社會分層研究可以揭示社會流動與社會穩定的關系。李強認為,社會分層導致了貧富的兩極分化,財富的過度集中,不利于社會穩定;但也有正面影響,它加強了社會流動,促進了社會利益多元化的發展,增加了保障社會穩定的因素。

(四)社會心理與社會穩定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社會的心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關系著城市社會的穩定。唐鈞把社會心理作為與客觀指標相對應的主觀指標,提出應重視與社會穩定相關的社會心理的折射作用。

(五)社會組織與社會穩定問題。社會組織建設在社會穩定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少學者在探討消除社會排斥時,提出重建社區。普特南從增強社會凝聚力的角度提倡進行社區建設。王春光提出社區是調節和維持社會秩序的最基層社會單位。

綜合來看,這些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但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研究空間:其一,資源枯竭型城市社會穩定的有效解決關鍵是要靠制度建設,因此從制度層面來探討它的內在穩定機制尤為重要;其二,既有研究大多著眼于宏觀的中國整體社會,揭示出其共性的一面。但實際上,由于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文化傳統的差異性,使得不同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社會穩定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二、資源枯竭型城市社會穩定的特殊性

社會穩定,既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社會穩定具有綜合性,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中,必須總攬全局,充分認識政治穩定、經濟穩定、社會秩序正常、人心安定等方面的內在聯系,善于運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手段,統籌各種社會資源,綜合解決社會穩定問題。

影響一般城市的社會穩定因素不外乎是經濟、民生、就業、社會保障等,而對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就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對社會穩定影響較大。

(一)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特殊性

資源枯竭型城市又稱“資源衰退型城市”,是指礦產等自然資源開發進入衰退甚至枯竭過程的城市。資源型城市發展的資源依賴性較強,隨著資源的不斷枯竭,城市的經濟社會狀況急劇惡化甚至發展停滯,下崗失業率居高不下,給社會管理帶來較大的挑戰,尤其是在社會轉型背景下,經濟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社會階層結構等發生深刻變化,一些潛在社會問題充分暴露出來,影響城市社會穩定。

以H省3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例,J市的煤炭資源是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根源與基礎,但隨著煤炭資源日益枯竭,煤炭企業出現經營困難,與之相配套產業鏈上的大批企業也陷入瀕臨破產的困境,面臨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P市和L市也是如此,以石油、貴金屬為主要礦產資源,但在資源逐步開發、瀕臨枯竭之時,轉型問題和企業員工安置問題也同樣擺在面前。

對于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面臨著既要促進經濟發展又需保持社會穩定的雙重難題。一方面,資源枯竭導致資源產業衰退,資源產業的相關配套產業都深受影響,進而給整個城市經濟的發展帶來波動,必須進行產業轉型,但這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另一方面,資源枯竭型城市因資源枯竭和產業衰退導致失業人口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貧富差距懸殊、社會保障需求大、社會組織缺失、社會心理失衡等問題日益暴露,城市社會管理面臨著維護穩定的難題。

(二)影響資源枯竭型城市社會穩定的因素

第一,貧富差距懸殊,社會秩序存在安全隱患。資源枯竭型城市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工人的再就業問題突出,但這些失業者往往因為就業機會與就業需求和意愿存在較大偏差難以就業。因此,大量的失業工人由于滿足不了生活的需求,居住在生活環境惡劣、公共服務水平較低的原礦區,與原先生活形成對比,貧富懸殊、落差較大,造成上訪、民事糾紛、刑事案件不斷,社會治安秩序存在嚴重隱患。

第二,社會保障需求大。產業調整轉型后下崗失業人員較多,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也較多,資源枯竭型企業和地方政府社會保障的負擔沉重,社會保障需求缺口較大。對于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有助于緩解和解決失業、收入等方面的問題,維護社會穩定。

第三,社會組織缺失,公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有限。資源枯竭型企業在改制之前,職工的社會活動、表達利益訴求都能在單位中得到滿足,但在改制后,大量人員游離于單位之外,從“單位人”轉為“社會人”,與政府的溝通渠道不暢通導致利益表達受阻,從而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第四,社會心理失衡,危及社會穩定。資源型城市的社會心理一般是員工具有對企業的特殊文化認同感,自我肯定意識較強;但是在資源枯竭后,“心理失落感”異常強烈,如果處理不當,個體心理演化成群體心理,極易受到刺激而引發,危及社會穩定。

三、資源枯竭型城市社會的穩定機制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社會穩定受資源枯竭與體制轉軌的雙重沖擊,內在穩定機制與外部環境相互影響,如何發揮穩定機制的功能,是促進資源枯竭型城市社會穩定的根源。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社會穩定機制,包含六大子系統:資源補償、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社會分層、社會組織和社會心理。

(一)合理的資源補償是資源枯竭型城市社會穩定的基礎。資源枯竭型城市普遍存在因資源枯竭而經濟衰退導致產業轉型的,同時又面臨維護社會穩定的雙重難題。對于資源型城市來說,要想避免這種難題,首先應該在資源尚未枯竭前建立資源補償基金,做好資源枯竭的預防措施,在資源枯竭時,運用資源補償基金才能夠保證平穩有序地度過轉型期。

(二)合理的收入與分配機制可防止社會貧富差距過于懸殊,有利于資源枯竭型城市社會穩定。貧富差距是影響資源枯竭型城市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資源枯竭,城市面臨轉型,企業職工面臨失業、再就業,城市雖然致力于通過產業轉型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并非總是能有效解決一些失業問題,甚至可能增加失業率和就業的難度。

(三)合理的社會保障機制對社會穩定具有基礎性的調節作用。社會保證資金的使用一般是經濟繁榮時支出少,經濟蕭條時支出多。但在資源枯竭時需要政府提供社保資金支出較多,就相應增加了社會保障負擔。另外,一般資源枯竭型城市往往把有限的財力致力于產業轉型,對下崗和失業者的社會保障勢必造成影響,因此,建立合理的社會保障機制對于社會穩定有基礎性的調節作用。

(四)中產階層的壯大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資源型城市一旦資源枯竭,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就是中產階層,從社會分層的角度來看,中產階層(或中產階級)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產階層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高品質民主的前提條件。中產階級的缺失,對社會的穩定勢必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因而要通過各種途徑來培育和壯大中產階層,維護社會的穩定。

(五)良好的社會心理是社會穩定的調節器。一個社會穩定的狀態是要有良好的價值觀、社會信仰和心態。當然,社會生活發展的狀況直接制約著大眾的社會心理,而社會心理的價值取向對于社會穩定有直接制約關系,因此,有正確的社會價值觀,良好的社會心理導向,才能不因心理落差造成心理畸形,埋怨社會,恐嚇社會,造成不良社會沖突和影響,危害社會穩定。

第8篇:急救自救的知識范文

彩色耳釘/Swarovski crystallizedTM新品未定價

白色魚尾婚紗/Jessye's高級定制 新品未定價

(地址:靜安區武定西路1288號海影大廈305室 電話:021-62252351)

特邀嘉賓

沈雯菁

職業:婚紗設計師

年齡:26周歲

計劃今年的年底結婚

計劃婚禮中的預算是10萬元左右

Q&A

Q 你心目中的婚禮,最喜歡的婚禮形式是怎樣的?

A 我個人比較喜歡西式的婚禮形式。希望可以在教堂或者禮堂舉行儀式,在下午的時候有一個在草坪上舉行的招待小酒會,安排朋友一起拍照和聊天,晚上應該是為長輩親友們準備的晚宴。

Q 你希望度1個怎樣的蜜月?

A 我們打算去歐洲度蜜月,因為我們很喜歡意大利和奧地利這兩個國家。

Q 你會如何選擇自己的婚紗與戒指?

A 婚紗方面,因為我不夠高挑,所以我會選擇簡潔款式或者小魚尾的款式,不會選擇大拖尾的婚紗。當然,我自己的婚紗會由自己親自設計縫制。

戒指方面,簡單的結婚對戒就很好啊。我個人覺得將比較大的鉆戒消費轉為蜜月旅行更有意義吧(笑)。

Q 作為一個婚紗設計師,你有什么專業建議跟大家分享?

A 2010年的婚紗會比往年更加注重細節的處理,整體外形趨于簡潔,局部少量的修飾,以簡勝繁。以刺繡、珍珠水晶亮片、蕾絲等傳統點綴手段作為裝飾手法,只是不再使用層層堆砌和多種類拼盤的方法,而是采用其中的一到兩種稍加點綴。

Q 你會在婚禮中換幾身服裝呢,希望自己婚禮中的禮服是怎樣的?

A 婚禮中,我會準備5套服裝。婚紗2套,西式禮服2套,中式禮服1套。西式禮服方面,我會選擇1套中長款的作為下午小酒會時使用,晚宴會選擇長款禮服,款式都是局部夸張的修身款式。

愛的特寫鏡頭

在婚禮的華麗現實舞臺劇中,女主角兼導演絕對是完美主義者。當來賓和生活的鏡頭推向自己的任何一個細節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夠呈現出無可挑剔的特寫畫面。每一個細節的美麗都是對情感交付的認真態度,把最美的自己交給愛情、交給他。

手包

閃爍水立方

手包往往被新娘所忽略,帶著伴娘這位“移動包包”似乎才是理所當然。當手包被設計師的創意煥發出新的生命,那種美麗只要見過后就無法舍棄。

1. 亮片和鏤空只能聯想到一個詞:人魚公主。

亮片手包/Sergio Rossi 新品未定價

2. 滿是水晶的包bling bling到無法忽視的極致。

水晶手包/Swarovski 新品未定價

3. 優美的款式環繞手腕,如同珠寶一般的手包閃耀。

水晶手包/Swarovski新品未定價

首飾

繁簡相對論

首飾是提升整個裝扮格調的首要細節。首飾和婚紗的搭配大致只要遵守你繁我簡,你簡我繁的原則,就會保證裝扮效果不出差錯。一套好的首飾雖然是配角,但重要性就在于,搭配得宜就能夠把婚紗以及新娘最美的一面襯托得淋漓盡致。

復雜婚紗搭配

經典的環形或水滴耳環,簡約又不會被忽略,是為復雜款婚紗點綴亮度的上選。

1. 環形鏤空耳環/Follifollie 新品未定價

2. 水滴耳環/Follifollie 新品未定價

內衣

婚紗向內的延伸

對于新娘來說,內衣完全應該看作是婚紗向內的一種延伸,而不該是游離于婚紗搭配之外的。要穿出更亭亭玉立的身姿以及讓新婚之夜更有情趣,內衣的選擇也該和挑選婚紗一樣認真而富有內外搭配感。

1. 輕柔薄紗設計清新淡雅,是內搭的好選擇。

呼吸系列內衣/Wacoal新品未定價

2. 精致繡花鋪滿帶著濃情蜜意的浪漫溫柔。

驚艷系列內衣/Wacoal新品未定價

簡單婚紗搭配

如同編織般的花朵流星首飾充滿仙境夢幻情調,夸張的閃耀將視線牢牢鎖定在新娘身上。

1. 多鉆不對稱設計項鏈/Arte 28000元

2. 多鉆裝飾耳環/Arte 5800元

婚鞋

建筑鏤空主義

婚鞋的特殊意義和要求在于,第一要舒適,因為幾乎需要站立一天,對于新娘的腳是個大考驗。第二要足夠美麗,因為好鞋寓意著通向美好的愛情之路。建筑的鏤空設計被更多地運用到鞋子的設計中,和婚紗的蕾絲裝飾呼應,充滿巴洛克風格的華麗感。

1. 金珠編織搭配旗袍,充滿復古美感。

紅色高跟鞋/Carolinna Espinosa 1600元

2. 和金屬色甲油搭配組合,無敵性感。

金色高跟鞋/Sergio Rossi新品未定價

3. 羅馬鞋痕跡的浪花鏤空,具有現代時尚度。

帶鉆高跟鞋/Sergio Rossi新品未定價

印象愛情

仿若一場人生盛典的紀錄片,我們創造自己的“印象愛情”系列劇,每一個片段,每一則花絮都是全情投入、細心捕捉愛的特寫。

現代簡約派婚紗

突破傳統意味,讓婚紗富于現代時尚感,簡潔的線條替代層疊蕾絲的簡單刺繡,讓婚禮更加神圣端莊。

1、2. 不用過多的蕾絲,不用很多刺繡,簡約典雅的白色婚紗其實連紗也可以不使用。

簡約婚紗/Agnes b. 新品未定價

3. 不用任何蕾絲,而是使用創新的結構來

突出短款婚紗的柔美,十分適合嬌小女生。

白色頭紗/Jessye's高級定制新品未定價

花朵項鏈/Swarovski4380元

白色短款婚紗/Jessye's高級定制新品未定價

白色長手套/Jessye's高級定制新品未定價

粉色晚裝包/Swarovski3400元

白色高跟鞋/Jessye's高級定制新品未定價

靈感來自V&A博物館的裝飾對戒,將愛情詩句承諾篆刻親吻愛人的手指紋路。

1. 皇家對戒/周生生 新品未定價

2. 愛與分享對戒/周生生 新品未定價

簡約幾何切割篆刻關于愛情的印記與愛的恒久。

3. 愛恒久系列對戒/六福珠寶 新品未定價

4. 愛恒久系列對戒/六福珠寶 新品未定價

柔粉玫瑰禮服

有色禮服是婚禮上“第二集”的出場服裝,有別于潔白的婚紗,選擇柔粉色高雅禮服,展現新娘純潔之外如同玫瑰般的性感和優雅風格。

1. 閃亮發飾配合古典盤發,完全展現女性柔美。

裝飾發箍/Alexandre Zouari Paris 新品未定價

2. 提高腰線,交叉肩帶設計,凸顯上身曲線。

高腰拖地禮服/ Armani Exchange1390元

3. 不對稱風格拼接出跨界感的風情。

不對稱小禮服/Ports1961新品未定價

4. 搭配同色系指甲油展現盈盈一握的高貴。

粉色蝴蝶結手包/ Ports1961新品未定價

記錄瞬間的感動

紀實婚禮攝影是一種演繹,一場婚禮由不同的主角、配角,在不同的場地、不同的日期、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下演出。每個人是獨立而真實的,每個表情是立體而生動的,人們的動作和面容達不到無瑕疵,然而作為不再重現的記錄,卻是無瑕疵的,能夠穿越歲月,雕刻時光。

掌鏡人出鏡:

YUKI:“80后”的上海男生,擁有獨特的審美以及對于色彩和光影深入的理解。入行2年已有200場婚禮紀實經歷。專研國外紀實婚禮,抓拍能力極強,照片風格紀實自然!

作品相冊:省略

型結婚時代的完美歲月

有人說婚禮是一種“凹造型”,其實蜜月更是秀造型的好時光。遠離都市,美景、美食、華服、美飾,把一切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愛,裝進自己記憶的匣子中。

美景宜人

充滿浪漫氣息的海岸是夢幻婚禮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自然美景中許下誓言是見證愛情的最佳方式。當有一天,你指著地圖上某個地方對孩子說:“這里是當年⋯⋯”的時候,回憶也變得無比甜蜜而充滿傳承感。

1. 布藝包的海洋氣息印花清新淡雅。印花包/Follifollie 新品未定價

2. 舒適而不失高挑的線條讓行走輕松。坡跟高跟鞋/Carolinna Espinosa 1800元

3. 花朵充滿自然野趣。花朵戒指/Arte 2500元

美食誘人

當豐盛的食物以優美的造型出現在婚禮上,調動起人們熱烈的情緒,要做的就只有舉起酒杯,為相愛的人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1. 大地色小禮服搭配珍珠首飾溫婉雅致。

相拼連衣裙/Icicle 1796元

2. 銀色鞋口弧線都充滿了含蓄的高雅與風情。

銀色小跟鞋/Carolinna Espinosa 1450元

無水不歡――水中婚禮

海天一色,新人在天際線中的愛情剪影總能感動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們,讓每一句誓言都有浪花白云為證。在這里,不知道多少新人泡出了自己那杯香濃的夏日嬤嬤茶。

1. 海藍漸變色是被大海感染后的歡樂情緒。

漸變色連衣裙/Sisley 新品未定價

2. 海藍色水景為主體,晶瑩散落指上。

紫色花朵戒指/Arte 2000元(寶格麗巴厘島)

美屋佳人

整個婚禮的基調和形式往往取決于舉辦場地的裝飾布置,富有特色的裝潢和足夠的舒適感,讓身處其中的人們被激發出更多的滿足感,也給新人一個延續愛的美好私密空間。

1. 帶著歐洲休閑風格的連衣裙輕松舒適。

綠色連衣裙/Agnes’b 新品未定價

2. 珊瑚紅玫瑰表達愛意最為合適不過。

紅珊瑚手鏈、耳環/Follifollie 新品未定價

輕柔迷夢――午后蜜月

蜜月是婚姻生活甜美的前奏曲,享受燦爛陽光的Villa,無敵海景的Spa。盡情享受愛情首都的美景,把歡笑和甜蜜播種在每一個經過的地方。

1. 田園小花氣息的比基尼看著都能想象穿上后的展顏歡笑。

碎花比基尼/Agnes b. 新品未定價

第9篇:急救自救的知識范文

摘 要 我國《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規定,金融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檢查,并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 的損失,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包括:短期投資、應收款項、貸款、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抵債資產等。

關鍵詞 新會計準則 公允計量 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減值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終了,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檢查,并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應計提減值準備。正確計提、結轉和披露減值準備,對于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的資產狀況、經營成果如實向外提供會計信息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一、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范圍和所設置的資產減值準備會計科目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對于已經減值(跌價。以下統稱減值)的資產,應于期末確認為損失。但這部分資產減值損失,不直接沖減相關的資產的帳面余額,而是單獨設置了相關資產的減值準備科目進行核算,這些資產減值準備科目分別是:為應收款項設置的,對于沒有把握能夠收回的部分所計提的壞帳準備科目。為短期投資設置的,期末市價低于成本價所計提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為存貨設置的,期末銷售價低于成本價所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科目。為長期投資設置的,其可收回金額低于帳面價值所計提的長期投資減值準備科目。為委托金融機構向其他單位貸出的款項設置的,貸款本金高于可收回金額的部分所計提的委托貸款減值準備科目。為固定資產設置的,預計可收回的金額低于帳面價值所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為在建工程設置的,已經發生了減值所計提的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科目。為無形資產設置的,預計可收回金額低于帳面價值所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科目。資產減值是指資產在期末計價時,對比資產的賬面價值(或成本)與市價(或可變現凈值或可收回金額),按成本與市價孰低計價,如成本高于市價,即資產發生了 減值。資產減值在會計核算中體現為資產的減少和費用(或損失或支出)的增加,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上均須列示,體現了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

二、《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中資產減值政策與原會計相比較具有的特點

1.減值跡象判斷及減值測試的頻率更加明確。一是明確企業應當在會計期末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跡象;二是明確因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要進行減值測試。

2.通過資產減值進行利潤管理的途徑基本上被切斷。關于資產減值準備,只有部分資產明確規定可以轉回,《資產減值準則》中涉及的資產、生物性資產準則等均明確規定不得轉回。

3.取消了商譽直線攤消法,引入公允價值計量。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減值測試,并結合相關資產組和資產組組合進行測試。只要存在活躍市場、有公平價值,就可以使用公允價值。

4.明確了資產減值的沖減順序。首先沖減商譽,待商譽沖減為零以后才能沖減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其他資產項目。

5.明確首次適用本準則的規則。比如:在首次執行日,本準則中涉及會計政策變更的,不應追隨調整。

6.資產減值的對象更加明確,提出企業總部資產、資產組、資產組組合等概念。

7.擴大了資產減值范圍,且適用范圍更加準確。在原會計制度計提減值準備范圍內增加了企業合并中形成的商譽、和18號準則中所得稅資產,擴大了資產減值范圍。

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需要考慮減值研究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四十條明確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以外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而在隨后的第四十六條、第四十 七條和第四十八條分別規定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也就是說雖然都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不必考慮減值 的,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卻必須在一定情況下考慮減值,其原因僅僅是由于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了當期損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被 計入了所有者權益。這種對于以同種計量模式計量而公允價值變動處理結果卻不同的做法本身就有待探討,卻又由此引發了考慮減值與不考慮減值的巨大差異。本人認為,作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各資產項目的會計計量與核算方法在原則上應當是統一的,即不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而且它 也應當和其他各項能夠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一樣,在資產負債表日不需要考慮減值,完全可以根據公允價值變動的結果在調整資產賬面價值的同時調整當期損益。綜上所述,筆者建議取消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認定,采用與其他以公允價值計量資產一樣的會計處理方式,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變動情況調整資產賬面價 值和當期損益,不考慮資產減值。而如果必須接受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這一特殊規定,也必須采用與其他資產計提減值相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即將確認的減 值損失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并同時計提減值準備,而不是直接沖減資產賬面價值。同時,既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那么也應當以公 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減值損失金額和后續的價值恢復金額。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最新新片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黑粗| 精品成人在线观看 | www.日本在线视频 | 丁香六月欧美 |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 黄页网站在线看 | 破处在线观看 | 这里只有精品99re在线 | 亚洲 武侠 欧美 自拍 校园 | 欧美一级夜夜爽 | 99毛片| 亚洲精品永久www嫩草 | 成人欧美视频免费看黄黄 | 欧美操操网 | 欧美.com|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网站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免费 | 欧美黑人巨大xxxxx视频 |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 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 | 亚洲成年人专区 | 久操伊人网 | 成人在线黄色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有码在线播放 |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 国产三级在线 |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资源高清小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香蕉在线视频 | 国产特黄一级毛片特黄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视频二区 国产精品 职场同事 | www.欧美精品 | 菊花综合网 | 鲁大师成人精品视频 | 久热中文在线 | 理论片免费欧美片 | 韩日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