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錢鐘書圍城范文

錢鐘書圍城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錢鐘書圍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錢鐘書圍城范文

[關鍵詞] 《圍城》;錢鐘書;經歷

【中圖分類號】 I2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3-133-1

錢鐘書寫作《圍城》時候才35歲,但作為他那樣的才華橫溢,滿腹詩書的清華才子來說,人生的閱歷已經相當豐富了。不管是對生活還是對學問,他已經積累相當多的寫作材料,做好了文學創作的第一步――材料信息的儲備工作。雖然錢鐘書動筆寫圍城的時候是1944年,不過他構思《圍城》卻是1939年在湖蘭寶慶藍田的時候就已經初步成型了。不管是書中的故事、人物、情節都已經構思一二了。而在這之前的錢鐘書所有的豐富的人生經歷自然就成為撐起文本內容真實性與厚重感的可靠依據。

材料是文學創作的第一要素,但作家在運用它的時候會經過一定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為符合小說形象需要的創造產品。特別是作家從小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無意所接受的大量刺激,不管是人物還是事物的。例如《圍城》里面的主人公方鴻漸。雖然他的形象是作家通過相當大的濃涂重抹虛構夸張而得來的,但是我們通過閱讀關于錢鐘書的人物傳記,不難發現其實方鴻漸的人物形象也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他主要是將他的兩個親戚進行了一定的回憶。一個志大才疏,滿腹牢騷,一個狂妄自大,愛自吹自詡。錢鐘書就是這樣積極有意義的從記憶的人物中提取信息,進行了人物性格的糅合加工,使得方鴻漸的形象陌生化,并且也將兩個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的矛盾集合在了方鴻漸一個人物身上,是的小說的矛盾性更加強烈。

當然,錢鐘書自人物構造上面也不僅僅遵從與傳統的創作方法。他有著對于作品的結構和人物構思的獨特的處理方法。除了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定原型的人物外,他還根據作品的需要虛構創造了一些人物,以使小說的人物設置更為合理和完整。在法國郵船上姿態的鮑小姐就是一個純屬虛構的人物,但是由于鮑小姐的出現,并且作為“東方美人”的角色引誘方鴻漸,既體現了鮑小姐的風流下作,也體現了方鴻漸情感的無規則和內心空虛的實質。

對于小說材料的獲取,除了有意獲取和無意獲取外,還有時間獲取和書本獲取。對于錢鐘書這樣的閱歷豐富的人來說,這兩種獲取方式就很適合他了。小說里面的乘法國郵船回國(1938年錢鐘書與妻子帶著女兒乘郵船自法國回到香港)、方鴻漸從上海至金華到三閭大學任教(此間路程也和錢鐘書1939年辭去西南聯大的職務,從上海到湘西路程一樣)等等細節均出自錢鐘書的真實的體驗,這是作家主動投身生活領域去感受刺激,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

藝術構思是作家在材料的積累和藝術的發現的基礎上,在某種創作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回憶、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動,以各種藝術構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藝術思維過程。《圍城》中的人物和場景的塑造和描寫都滲透著作著主體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傳達著作著對于現實的一種審美體驗。

錢鐘書在創作《圍城》的時候就充分的運用了回憶沉思、想象與聯想、靈感與直覺。從小說中的人物設置就可以說明一切。例如前面在材料上就分析過的方鴻漸、蘇文紈、唐曉芙、李梅亭等人物就是通過作者積極的和有意義的從記憶中提取信息,然后在通過作者的主觀加工而來,而例如書中的一些感情的故事情節以及方鴻漸一些人生經歷等加上如同鮑小姐那樣的襯托性人物則是作家虛構想象出來的。同時,作家也在創作中傾入了一定的情感,對方鴻漸的憐憫,對李梅亭、韓學愈等的鄙視,這些都是作家創作過程中無意思流露出來的情感,細讀便會有所感覺。

作品人物的心理刻畫以及變化在我看來也多多少少的反映著作家在創作作品時的一種心理內隱變化的浮現。作家的一些心理變化決定著作品整個心理線索的發展。《圍城》中作家始終想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失敗的小人物的悲哀,這種小人物不敢實在親情、愛情、事業、家庭……一切都沒有套多的順心之處。如果作家在寫方鴻漸和唐曉芙的情感的時候,有那么些許的留情和不忍的話,方鴻漸的結果變化與小說目前的結果截然不同。正是因為作家本身就懷著一種要揭示一個令人無奈的社會現實和生活困境的創作心理,所以才會不留任何希望的截斷了讀者看來可能的感情。所以說作品的心理發展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作家的創作心理。

凡是一部作品,無論如何都有其一定的目的與價值。文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和精神生產,不僅僅反映著客觀的世界,還滿足著人類的精神需要。一部好的作品,不僅僅可是展示一個時代的真實,還會震撼著一個時代甚至很多時代的心靈和精神。而《圍城》就是一部影響一個時代精神的巨作。時代給了作家創作的材料、靈感和直覺,作家通過理智的心理分析和情感處理,加以想象虛構,用綜合、突出和簡化等方式構思呈現出來一部可以用話語蘊藉讀者心靈的作品,賦予了作品生命。

參考文獻:

[1]孫慶茂.錢鐘書傳[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

[2]吳泰昌.我認識的錢鐘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

第2篇:錢鐘書圍城范文

關鍵詞:碳纖維復合材料 混凝土結構 加固技術

碳纖維布加固修補結構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結構加固技術,它是利用樹脂類粘結材料將碳纖維布粘貼于混凝土表面,以達到對結構及構件加固補強的目的。碳纖維材料(CFRP)用于混凝土結構加固修補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發達國家,我國起步很晚,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在航空、航天、汽車、環境工程、化工、能源、交通、建筑、電子、運動器材等眾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采用碳纖維布加固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抗拉強度高,是普通鋼材的10倍;2、加固后能大大提高結構的耐腐蝕性及耐久性;3、自重輕(約200g/m2),密度只有普通鋼材的1/4;基本不增加結構自重及截面尺寸;柔性好,易于裁剪,適用范圍廣,適合任何形狀;4、施工簡便(不需大型施工機構及周轉材料),沒有濕作業,易于操作,經濟性好;5、適用范圍廣,施工工期短。

1、工程概況

四平市站前住宅樓,建造于90年代初,底部框架剪力墻結構結構,底部2層框架,上部4層住宅。原設計1,2層為餐廳(活荷載為2.5KN/ m2),廚房(活荷載為4.0KN/ m2)設在一層。現計劃重新裝修開設肯德雞連鎖店,將廚房移到2層,原1層廚房位置設售餐臺。由于功能改變導致荷載增大,原2層局部梁將不能滿足設計要求,需要加固。經過方案論證和經濟技術可行性比較,決定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進行加固。

2、材料特性

⑴本工程使用德國進口的碳纖維布(C200),其主要性能指標見表1:

表1:碳纖維布主要性能指標

型號

單位面積質量

(g/cm-2)

設計厚度

mm

抗拉強度

fcf (Mpa)

彈性模量

Ecf (Mpa)

UDO200

200

0.111

4900

2.3×105

⑵粘貼用樹脂采用國產JGN型建筑結構膠,其主要性能指標見表2:

表2:配套膠主要性能指標

種類

拉伸強度

MPa

壓縮強度

MPa

剪切強度

Mpa

適用溫度

可使用時間

min

基底樹脂

(JGN-E)

-

-

-

0~38

15~30

修補樹脂

(LGN-F)

>28

>50

>18

0~38

>40

粘結樹脂

(JGN-D)

>28

>50

>18

0~38

>60

3、加固設計

3.1基本假定

碳纖維材料加固后混凝土梁的極限承載力計算采用如下基本假定:

受拉區混凝土的作用忽略不計;

梁受彎后,混凝土、鋼筋及碳纖維應變符合平截面假定;

(3)碳纖維材料采用線彈性應力-應變關系:σcf=Ecf×εcf且εcf

3.2加固設計

根據《碳纖維片材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 146:2003)[1]的規定,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設計法進行計算。考慮到作用在加固結構上的活荷載基本卸除,故不考慮二次受力的影響。

取A軸梁跨中為例

梁截面:b×h=350mm×650mm,C30混凝土,原梁配有As0 = 2900mm2 As0'=980mm2

設計彎矩:Mu=510Kn·m 按原設計計算最大彎矩設計值:

x=( fyAs-fy'As')/ fcb=115mm

Mu= fcbx (h0-x/2)+ fy'As' (h0-a’)

= 14.3x350x115x(585-57.5)+300x980(585-40)=463.6 kN·m

本設計采取在梁底粘貼300mm寬碳纖維布3層(Acf=99.9mm2), 按規程公式計算

碳纖維片材厚度折減系數:km=1-ncfEcftcf/420000=1-3x2.3x105x0.111/420000=0.818

[εcf]= kmεcfu=0.017>0.01 取[εcf]=0.01

界限相對高度:

ξcfb=0.8Xεcu/(εcu+[εcf])=0.8×0.0033/((0.0033+0.01)=0.1985

混凝土受壓區高度x和受拉面上碳纖維片材的拉應變εcf應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

1)、fcbx=fyAs-fy'As'+Ecfεcf Acf

2)、x=0.8εcu/εcu+εcf

解得:ξcfbh=0.1985x650=129

根據規范公式4.3.2-1,

M=fcbx (h0-x/2)+fy'As' (h0-a’)+ Ecf εcfAcf (h-h0)

=14.3x350x137x(585-68.5)+300x980(585-40)+2.3x105x0.0051x99.9x65=524kN·m

由計算結果可知經過加固,此梁的最大彎矩設計值比原來提高了13%。

3.3構造做法

為了加強梁底碳纖維布的錨固及增加梁的抗剪能力,在梁端每側粘貼160mm寬U型箍1道,在主次梁相交處每側粘貼160mm寬U型箍1道。

U型粘貼的粘貼高度宜取構件截面高度。對于U型粘貼形式,宜在上端粘貼縱向碳纖維片材壓條。[2]

考慮到碳纖維布多層粘貼時受施工現場影響的因素較大,建議受彎構件粘貼碳纖維布的層數不應超過3層。

轉貼于 4、施工工藝

一般工藝流程為卸荷—基底處理—涂底膠—找平—粘貼—保護。

考慮本工程特殊施工環境因素,加固中應進行卸荷。加固前先將板面粉刷層及板面雜物清除。

本工程加固施工中,應先鑿開保護層直至結構層基面,方可進行下一步處理。

基本施工步驟:

⑴基底處理:

①混凝土表面出現剝落、空鼓、蜂窩、腐蝕等劣化現象的部位應予以鑿除,對于較大面積的劣質層在鑿除后應用環氧砂漿進行修復。

②混凝土角磨機、砂紙等機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漿、油污等雜質,構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轉角粘貼處要進行倒角處理并打磨成圓弧狀(R≥20mm)。

③風機將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并保持干燥。

⑵涂底膠

①按配合比主劑∶固化劑=3:1配置底膠。將主劑與固化劑先后置于容器中,用彈簧秤計量,電動攪拌器均勻攪拌。根據現場實際氣溫決定用量并嚴格控制使用時間,一般情況下20—50mim內用完。

②將底膠均勻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膠固化后(固化時間視現場氣溫而定,以指觸干燥為準)再進行下一工序施工。一般固化時間為6—24h。

⑶找平

①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應用修補劑填平,模板接頭等出現高度差的部位應用修補劑填補,盡量減小高度差。

②轉角處也應用修補劑修補成光滑的圓弧,半徑不小于20mm。待修補劑表面指觸干燥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

⑷粘貼

①按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纖維布。

②調配、攪拌粘貼材料粘結劑(使用方法與底膠相同),然后均勻涂抹于待粘貼的部位,在搭接、混凝土拐角等部位要多涂刷一些。涂刷厚度要比底膠稍厚。嚴禁出現漏刷現象,特別注意要粘貼碳纖維的邊緣部位。

③粘貼碳纖維布,在確定所粘貼部位無誤后,用特制工具反復沿纖維方向滾壓,去除氣泡,并使粘結膠充分浸透碳纖維布;并用刮板刮涂碳纖維布表面粘結膠,使之均勻。多層粘貼應重復上述步驟,待碳纖維布表面指觸干燥方可進行下一層的粘貼。

④在最后一層碳纖維布的表面均勻涂抹粘結膠。用工具反復沿纖維方向滾壓,并用刮板刮涂碳纖維布表面粘結膠,使之均勻。

⑤碳纖維布沿纖維方向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0mm。

⑸保護

加固后的碳纖維布表面采用抹灰或噴防火涂料進行保護。

⑹質量要求

①每一道工序結束后均應按工藝要求進行檢查,并做好相關的驗收記錄,如出現質量問題,應立即返工。

②施工結束后的現場驗收以評定碳纖維布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為主,用小錘等工具輕輕敲擊碳纖維布表面,以回音判斷粘結效果。如出現空鼓等粘貼不密實的現象,應采用針管注粘結膠的方法進行補救。粘結面積若少于90%則判定粘結無效,需重新施工。

③嚴格控制施工現場的溫度和濕度。施工溫度在5-35℃范圍內,相對濕度不大于70%。

5、施工效果

第3篇:錢鐘書圍城范文

關鍵詞:碳纖維布;設計方法;施工工藝

        1  碳纖維加固結構構件技術原理

        外貼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技術是通過在混凝土結構外部粘貼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片材,通過二者協同受力,達到加固目的。碳纖維材料具有高強度、高彈性摸量、重量輕及耐腐蝕性好等特點,其抗拉強度是普通鋼筋的十倍左右,彈性模量略高于普通鋼筋的彈性模量。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所有碳纖維材料主要為兩種:碳纖維材料與配套樹脂。其中碳纖維的抗拉強度為建筑鋼材的十倍,而彈性模量與鋼材相當,某些(如高彈性)碳纖維的彈性模量甚至在鋼材的兩倍以上,且施工性能與耐久性良好,是一種很好的加固修復材料;配套樹脂則包括底層樹脂、找平樹脂及粘結樹脂,前兩者的作用是為了提高碳纖維的粘結質量,而后者的作用則是使碳纖維與混凝土能夠形成一個復合性整體,并且共同工作,提高結構構件的抗彎、抗剪承載力,達到對結構構件進行加固、補強的目的。

        2  受彎構件正截面加固設計計算

        2.1 基本假定  碳纖維材料加固后混凝土梁的極限承載力計算采用如下基本假定:①受拉區混凝土的作用忽略不計;②梁受彎后,混凝土、鋼筋及碳纖維應變符合截面假定;③碳纖維材料采用線彈性應力—應變關系:δcf=EcfXεcf,且ε<0.01。④當考慮二次受力影響時,應按構件加固前的初始受力情況,確定纖維復合材料的滯后應變;⑤由于外貼的碳纖維布很薄,近似認為CFRP布中心離梁頂的距離與梁高相等;⑥在到達抗彎承載力極限狀態前,加固材料與混凝土之間不致出現黏結剝落破壞。

        2.2 加固設計方法  在矩形截面受彎構件的受拉邊混凝土表面上粘貼纖維復合材料進行加固時,其正截面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規定,即

        當X≥2a’時

        M≤a1fcobx(h-X/2)+f’yoA’so(h-a’)-fyoAso(h-ho)

        a1fco=fyoAso+фfffAfe- f’yoAso

        фf={(0.8εCUh/x)-εCU-εfo}/εf

        3  碳纖維材料的加固工程

        某汽車配件廠建于2001年,五層框架結構,廠房跨度7m,由于生產需要,將原來的五層增加至六層,經過結構檢測和計算,局部原來的框架梁承載力達不到新增的使用要求,故局部框架梁須做加固設計。

        計算書:根據PKPM結構計算軟件計算浙江月華汽配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部分梁缺筋,缺筋量130~359mm2。正彎矩缺筋量最大為222mm2,負彎矩缺筋量最大為359mm2。

        梁粘碳布加固:

        M≤a1fcbx(h-x/2)+f|yA|s(h-a|)-fyAs(h-ho)

        a1fcbx= fyAs+ψfffAse-f|yA|s

        ψf=((0.8εcuh/x)-εcu-εfo)/εf

        x≥2a|

        由上式中可知缺筋量As等于ψfffAse/fy。

        設粘碳纖維布同梁寬250mm按一層計算,碳纖維布計算厚度為0.167mm,抗拉強度為2000MPa。

        即

        As=ψfffAse/fy

        =0.85*2000*250*0.167*1/300

        =236.6mm2

        同理按二層計算

        As=ψfffAse/fy

        =0.85*2000*250*0.167*2/300

        =473.2mm2

 從以上二種計算結果得:

        梁正彎矩缺筋量在236.6mm2內粘一層碳纖維布,大于236.6mm2而小于473.2mm2粘二層碳纖維布,滿足加固要求。

        4  碳纖維材料的加固施工工藝

第4篇:錢鐘書圍城范文

關鍵詞:數學數學 數學思維障礙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及內部的規律性。所謂高中學生數學思維,是指學生在對高中數學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數學內容而且能對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推論與判斷,從而獲得對高中數學知識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能力。高中數學的數學思維雖然并非總等于解題,但我們可以這樣講,高中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形成是建立在對高中數學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礎上的;發展高中學生數學思維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解決問題來實現的。因此,研究高中學生的數學思維障礙對于增強高中學生數學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數學思維障礙的形成原因

根據布魯納的認識發展理論,學習本身是一種認識過程,在這個課程中,個體的學是要通過已知的內部認知結構,對"從外到內"的輸入信息進行整理加工,以一種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儲存,也就是說學生能從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提取最有效的舊知識來吸納新知識,即找到新舊知識的"媒介點",這樣,新舊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發生積極的相互作用和聯系,導致原有知識結構的不斷分化和重新組合,使學生獲得新知識。但是這個過程并非總是一次性成功的。一方面,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即基礎)或不能覺察到學生的思維困難之處,而是任由教師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識邏輯進行灌輸式教學,則到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時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另一方面,當新的知識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不相符時或者新舊知識中間缺乏必要的"媒介點"時,這些新知識就會被排斥或經"校正"后吸收。

因此,如果教師的教學脫離學生的實際;如果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過程中,其新舊數學知識不能順利"交接",那么這時就勢必會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認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頗,從而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就會產生思維障礙,影響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數學思維障礙的具體表現

由于高中數學思維障礙產生的原因不盡相同,作為主體的學生的思維習慣、方法也都有所區別,所以,高中數學思維障礙的表現各異,具體的可以概括為:

1.數學思維的膚淺性:由于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一些數學概念或數學原理的發生、發展過程沒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學生僅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脫離具體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無法擺脫局部事實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質。由此而產生的后果:

(1)學生在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時,往往只順著事物的發展過程去思考問題,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維習慣,不注重變換思維的方式,缺乏沿著多方面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2)缺乏足夠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生往往善于處理一些直觀的或熟悉的數學問題,而對那些不具體的、抽象的數學問題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質,轉化為已知的數學模型或過程去分析解決。

2.數學思維的差異性:由于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不盡相同,其思維方式也各有特點,因此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數學問題的認識、感受也不會完全相同,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偏頗。這樣,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問題中的隱含條件,抓不住問題中的確定條件,影響問題的解決。

3.數學思維定勢的消極性:由于高中學生已經有相當豐富的解題經驗,因此,有些學生往往對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難使其放棄一些陳舊的解題經驗,思維陷入僵化狀態,不能根據新的問題的特點作出靈活的反應,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維甚至造成歪曲的認識。

由此可見,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的形成,不僅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也不利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注重突破學生的數學思維障礙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高中數學思維障礙的突破

1.在高中數學起始教學中,教師必須著重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基礎知識狀況,尤其在講解新知識時,要嚴格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照顧到學生認知水平的個性差異,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同時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了興趣,才能產生數學思維的興奮灶,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預防學生思維障礙的產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性,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分別給他們提出新的更高的奮斗目標,使學生有一種"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覺,提高學生學好高中數學的信心。

2.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指導學生提高數學意識。數學意識是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對自身行為的選擇,它既不是對基礎知識的具體應用,也不是對應用能力的評價,數學意識是指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該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壞,當屬技能問題,有時一些技能問題不是學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學生面對數學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套那個公式,模仿那道做過的題目求解,對沒見過或背景稍微陌生一點的題型便無從下手,無法解決,這是數學意識落后的表現。數學教學中,在強調基礎知識的準確性、規范性、熟練程度的同時,我們應該加強數學意識教學,指導學生以意識帶動雙基,將數學意識滲透到具體問題之中。

3.誘導學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維框架,消除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僅是傳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應是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而誘導學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維框架,包括結論、例證、推論等對于突破學生的數學思維障礙會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5篇:錢鐘書圍城范文

“微波技術與天線”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必修課,也是專業基礎課。學生對其前期課程“電磁場與電磁波”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作為該課程的主講老師,我一直希望通過自己對課程所涉及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來幫助學生完成從電路到電磁波的跨越,而這也是很多學生在剛剛觸及該課程很難理解和掌握的。通過十多年該門課程的教學,我發現換位思考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跨越這道門檻,拉近學生和老師的距離,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才能從中感悟學生的需要,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換位思考”本身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理解不可或缺的心理機制[1]。它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對方聯系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它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 “換位思考法”通常被人們運用在人際交往中[2],教育人們在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時,應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把“換位思考”這種思維方式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益處也是很大的,老師只有通過換位思考才能和學生情感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產生共鳴,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在我這幾年中的工作實踐中,我認為換位思考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角度換位

“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的傳輸線部分是課程的基礎部分,一般教材會從最簡單的“雙導體”傳輸線開始推導電報方程。在最初的教學中,我也是按部就班一上來就推導傳輸線方程,得到解的通解形式,再通過不同邊界條件得到方程的特解。但很多學生還習慣用電路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傳輸線問題,這就會導致很多概念理解不透徹。后來我通過課后答疑發現很多學生根本就沒有理解在微波頻段為什么要使用雙導體傳輸線,對于微波傳輸線和低頻導線的區別完全沒有搞清楚,教學效果很差。課后,我對自己的講法做了一些反思。假如我是一名學生,我如何去理解傳輸線的本質?微波和低頻傳輸線的區別到底在哪里,這才是他們剛接觸傳輸線內容最需要解答的問題。在后來的教學中我就會時常提出一些反問和為什么,一方面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一方面也提醒自己只有經常多問些為什么才能不斷改善教學效果。

2 心態換位

如果教師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給學生傳授什么知識,或不能讓學生真正了解教師為什么要教授這些知識,那么就有可能會造成“教非學生之所需”,教學效果不明顯或學生被動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去了解學生想學什么。要實現這一點,必須使教與學這兩大主體能夠“信息交流”,而“換位思考法”正是有利于這種“交流”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3]。科技的發展,學科也在不斷發展,微波技術的新知識、新概念、新問題也越來越多,學生對很多新東西也很好奇,這就要求老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走在學術前沿,才能為人師。

3 角色換位

第6篇:錢鐘書圍城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發散思維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創新能力的核心決定因素就是發散思維能力。在信息技術課程中開展發散思維的培養既合乎時展的需求,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素質的要求。對此,筆者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再現生活,創設情境

再現生活,創設良好的情境能夠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驅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在教學中創設的信息技術情境應與日常生活、生產以及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息息相關。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如同面臨真實生活,頭腦中已有的大量知識經驗會迅速作用于問題情境中,在分析、處理問題時會得心應手,表現出思維異常活躍、暢通少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思維的阻滯性,同時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們可以通過生活實際情境的創設再現生活。生活實際情境就是從學生積累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創設教學情境。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遷移整合”到課堂中,學生會感同身受、思維積極,處理問題時就不會感到束手無策。

Windows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生用到的比較多,在學習Windows基本知識時,可以在充分掌握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設置一系列的教學疑問,促使學生積極思考。

比如在上課時,筆者就向學生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桌面是什么?是對話框,還是一個窗口?存儲在桌面上的文件能在硬盤里找到嗎?怎樣能夠找到?能把桌面刪除嗎?是否可以把所有的文件都直接放在桌面上?桌面上的文件是在內存還是在外存”?

這些生活化的教學疑問引起學生產生強烈的認知沖突,從而促使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以達到擴大發散思維的目的。

二、甄別教材,激發興趣

我國的教育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過對興趣的論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向往、迷戀、積極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當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時,就會表現出思維上極大的活躍性,這是培養發散性思維必備的基礎。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實在、最活躍的因素,同時也是學生學好知識的敲門磚。因此在教學中如何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如何將學生消極的“要我學”的態度轉變為“我要學”的態度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利用原有興趣的遷移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興趣不濃時,通過利用他們愛做游戲、聽故事和看小說等方面的愛好,把他們的興趣自然地遷移到內容中。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學生對游戲、故事以及課外書的濃厚興趣并且把這些原有的興趣自然地遷移到課堂教學中。這種利用原有興趣的遷移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具有獨特的意義。

例如在學習“電子郵箱的使用”的時候,由于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學生難免會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對內容產生興趣。這是在課堂上筆者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述一個有關電子郵件“@之父――托姆林森”的故事。

在我聲情并茂的描述中,學生學習的興趣受到激發,紛紛要求老師介紹電子郵箱的知識。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原有的對故事濃厚的興趣,又可以自然地過渡到將要學習的內容上。

三、延遲反饋,多元解讀

延遲評價可以促使學生發現問題,產生創造性的理解。學生探索未知事物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過早的評價會切斷學生的思維鏈條,成為發散性思維培養的不利因素。延遲評價策略的恰當運用,可以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造條件。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與交流討論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放飛聯想,醞釀對事物新的看法。教師不要立即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評價,更加不要輕易地做出否定的判斷,這樣做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對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十分不利。教師應鼓勵學生勇于表達想法,這樣學生會感到無拘無束,因而能夠暢所欲言,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從而受到他人啟發而迸發出思維的靈感。

例如在畫圖軟件的學習中,老師通過向學生質疑:怎樣畫出一個杯子?一位同學很快回答可以利用橢圓工具畫出杯口和杯底,用鉛筆工具畫出杯身。這時老師不要急著忙于評價,而是繼續發問是否還有別的方法,很快又有同學回答都用橢圓工具來畫,先畫杯身,再畫杯口、杯底,最后用橡皮擦修改。這時老師繼續鼓勵學生尋找新的畫法,又有學生認為杯口和杯底同樣用橢圓畫,杯身用曲線工具來畫。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還有同學認為先畫杯口、杯底,然后用曲線畫出杯身的一邊,再復制翻轉一下,畫出來的杯子左右完全一樣。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不是在第一位同學作答之后就立即給予評價,而是運用延遲評價的策略為同學們留下了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發現,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四、賞識教育,開啟思維

賞識教育不是簡單的表揚和鼓勵,它要求教師學會欣賞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通過鼓勵形成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賞識教育帶來的教學效果就是即便是對學生的批評,也是在肯定基礎上的批評,學生會容易接納,成為有效批評,消除了學生對教師批評的抵觸情緒,引導其思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在教學中,要淡化統一,關注個性。由于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導致其個性差異也較為明顯,對問題的看法和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初中學生計算機技術水平較高,有的學生基礎很差。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教師不能用“標準”的答案,用“一刀切”的方式來評估學生的表現,而應該用寬容的眼光看待學生,盡可能地從多種角度、不同側面對待學生的回答;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善于發現學生思維的發光點,從而使其個性與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做好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發散思維的培養很重要,其途徑與方法也很多。只要我們在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多動腦筋,積極探索,加強實踐,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智賢,等.思維發展心理學.北師大出版社,2008(7).

[2]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1).

第7篇:錢鐘書圍城范文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教學中的現狀

1.重視程度不夠

高中階段教育在學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知識,在高中教學中得到了普及,但由于現行考試制度的影響,學校高度重視和高考掛鉤的文化課,而對信息技術這種實用性強而高考不考的科目不予重視,這就使信息技術在高中的普及僅停留在形式上,多媒體教室經常被關閉,信息技術教師卻經常忙于干別的工作,對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果不加關注。

2.硬件設備老化,軟件應用跟不上

許多學校計算機房的電腦都有十幾年的歷史了,應用程序也是剛買時裝的,這些計算機配置低,現在使用的軟件有些在這些電腦上都打不開,并且運行速度非常慢,僅打開網頁就需要幾分鐘時間,一堂課下來什么也干不成,更別說從網上獲得學習資源,學習新知識了。至于軟件開發,信息技術教師平時只忙著打印領導需要的文件,統計學生的考試成績,維修電腦出現的小問題等繁雜的事務,沒有時間去研究本專業的軟件開發、利用、創新等問題。

3.教學課時嚴重不足

國家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規定,信息技術課程在高中階段的總課時應為70~140學時,上機課時不應少于總課時的70%。但目前一般學校信息技術課每周一課時,這讓信息技術教師產生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如果按《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要求,教學內容至多能完成一半,如果只講重要的內容,有許多基礎知識學生還沒有掌握,課程無法繼續下去。若是臨近期中、期末考試,還要為那些高考考試科目停課開綠燈。實際課時約為30多個課時,如果讓學生自學,學生在學習那些高考考試科目的沉重壓力下,僅把信息技術課當作一堂放松娛樂課,理論課忙于完成其他學科作業,上機課忙于玩游戲、聊天,至于老師說什么,根本沒有聽進去。

4.平時缺少教學評價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評價主要是學業水平測試,根據學生最終的等級評價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評價模式功利性太強,容易導致學生平時不主動學習,到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既不利于信息技術教學在高中的發展,也不利于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地位低的原因分析

有關領導對新課程改革的內涵沒有深刻理解,僅流于形式。領導不重視是信息技術課地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決定教育主導方向的還是高考,學校、教師、家長、學生都在圍繞這個指揮棒轉動。傳統的教育觀念把升學作為教育的第一要務,至于能力的提高是踏入社會以后的事,跟學校教育沒有太大關系,在這種舊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再加上信息技術課不在高考考試范圍內,信息技術課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就不足為奇了。

三、提高信息技術課地位的辦法

1.學校和家長要轉變觀念,加大投入

新課程改革重視能力的培養,對信息技術課的要求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最終目標。隨著國家基礎課程改革的實施,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目標。盡管信息技術課程不在高考考試范圍內,但并不能說明信息技術教育不重要,信息技術教育在培養學生的思維、動手、協作、創新能力方面,效果比其他學科更加明顯。從具體的課堂教學來看,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愉悅中增加課堂的容量,擴大課堂互動的參與者,實現課堂評價的及時性和多樣性,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要求。

2.營造適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校園環境

(1)學校應定期舉行信息技術課開設的性質和意義講座,使師生都能充分理解,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2)讓學生參與到課程整合中來。課程整合不僅是教師的任務,學生的參與也會加快推動課程整合的發展。學校的機房不應僅僅是教師教授信息技術知識的地方,更應該向廣大學生開放。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應用,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地掌握。

3.制定完善的激勵評價體系

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過程更好地進行,并不斷促使其向更深、更廣層面發展。鑒于信息技術教師工作任務繁重、待遇卻不高,相關部門應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待遇,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第8篇:錢鐘書圍城范文

【關鍵詞】親屬稱謂;敬稱;謙稱;使用特點

漢語親屬稱謂中敬謙稱的特點與傳統的漢文化關系密切,或者說,傳統的漢文化深深地影響了漢語親屬稱謂的價值取向,而敬謙稱就是這種影響的表現之一。了解親屬稱謂中敬謙稱的特點,有利于我們正確地使用這些敬謙稱。

一、親屬稱謂中的敬謙稱具有明顯的指向性。

(1)“嗯,仁者,求仁得仁;恕者,犯而不校。好名字,誰給你起的?”

“家父所賜。”

“令尊是……”

“家父易元杰,曾在中堂大人麾下為國效力。”

(霍達《補天裂》第一章)

(2)健生說道:“令兄出去了嗎?”

燕秋道:“程先生帶他去拜訪一個人去了。”

健生道:“這樣早,程先生就來過了嗎?”

燕秋道:“是的,他來過了。因為我沒有起來,他沒有驚動我,就同家兄出去了。”

(張恨水《雁歸來》第四十二回)

“家父”、“令尊”雖然都是對“父親”的稱謂,但是他們所具體使用的場合不同。“家父”只用于對自己父親的稱呼,而“令尊”用于對對方父親的稱呼,就是說,一個指向內,一個指向外。如果對它們不加以區別,甚至顛倒使用,就只會鬧出笑話了。

除了“家父”和“令尊”以外,其他的如“家母”和“令堂”,“賤內”和“尊夫人”,“家兄”和“令兄”,“舍妹”和“令妹”,“小兒”和“令郎”,“小女”和“令愛”等都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家母、賤內、家兄、舍妹、小兒”等都是內向性的,只能用于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人,而“令堂、尊夫人、令兄、令妹、令郎、令愛”等都是外指性的,只能用于對方或與對方相關的人。

對“尊”、“賢”、“令”、“家”、“舍”等敬謙語素的使用,除了要注意內外指向性,還要注意上下指向性。有些語素只可用于長輩或平輩,而有些必須用于平輩或晚輩。“令”是通用于他人親屬的敬語素,無年齡和輩分之分,而“尊”、“家”一般用于長輩和平輩,“賢”、“舍”、“小”則用于平輩或晚輩。

二、親屬稱謂中的敬謙稱具有獨特的民族性。

親屬稱謂中的敬謙稱是漢語稱謂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例如同是對父親的稱呼,漢語中有“尊公、尊甫、尊翁、尊君、令尊、家父、家嚴、家公、家君、家尊”等不同的叫法,而在英語中,往往只是最簡單的“your father”或 “my father”,不象漢語稱謂這樣豐富且具有表情性。使用不同的稱謂顯示說話者的感情好惡和尊恭謙卑,這是漢語敬謙稱中才具有的獨特的民族性。再將漢語中的親屬稱謂和英語中的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家父、家嚴、家公、家君、家尊 my father

家母、家慈、家堂、家夫人

my mother

家兄、愚兄、小兄

my elder brother

賤房、賤荊、賤內、賤妻、賤累、賤室

my wife

小兒、小犬、小豚、賤息、賤子、犬子 my son

小女、拙女

my daughter

……

尊慈、尊堂、尊母、尊萱

your mother

尊公、尊甫、尊翁、尊君、令尊 your father

令兄、令兄大人、尊兄、賢兄

your elder brother

令閣、令妻、令攸、令室、令閫、令正

your wife

令郎、令公子、令嗣、令子、賢子、賢息、賢郎

your son

令愛、令媛、令閨愛、令千金、令淑

your daughter

……

三、親屬稱謂中敬謙稱具有一定的時代性。

親屬稱謂中的敬謙稱是中國古代封建等級制度和宗法制度的產物。古代封建社會,等級森嚴,深受禮教束縛的人們形成了強烈的尊卑等級觀念。國家之中,君君臣臣界限不可僭越,而在家庭之中,尊卑長幼之序嚴格有別,敬謙稱謂隨之產生,而親屬稱謂中的敬謙稱謂也作為其中的一部分伴隨而生。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許多敬謙稱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舉例說來,在封建社會里,一個男人往往三妻四妾,“尊寵”、“令寵”都是對他人姬妾的敬稱,而“賤妾”、“小妾”是對自己姬妾的謙稱,而這些敬謙稱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復存在了。由于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女子在封建社會是沒有地位的,而到了現代,男女平等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所以那些體現男尊女卑思想的敬謙稱也不能在現代漢語中存在。在封建社會中,“小婢子”是對女兒的謙稱,而“箕帚之使”是對妻子的謙稱,這些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

(1)“姬妾是揚州土產,小弟替年兄覓個尊寵何如?”(清·李漁《憐香伴·齋訪》)

(2)“只見他令寵把奉承他的一套本事,多使出來奉承那番兵。”(《續金瓶梅》第十一回)

(3)“女迎笑曰:‘花城娘子,貴趾久弗步……小哥子抱得來?’曰:‘又一小婢子。’”(蒲松齡《聊齋志異·翩翩》)

(4)“楚莊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已有箕帚之使,愿入記之。’”(《韓詩外傳》卷九)

在封建制度下,等級森嚴,對別人家的子女,尤其是富貴人家的子女,往往尊稱為“少爺”、“公子”“小姐”、“千金”,對富貴人家的兒媳稱作“少奶奶”,在現代漢語中,“少爺”、“公子”、“千金”還在使用,“少奶奶”已基本不用了,而“小姐”的含義變得復雜了,也基本不用于稱呼別人的女兒。

(1)“李先生的少爺病得很重,李太太催李先生趕快回去。”(《日出》第四幕)

(2)“她的公子,這一會燒得更重了,我沒敢多問話。”(《蛻變》第四幕)

(3)“你應該先去看看你的千金小姐,她吃虧了!”(茅盾《子夜》八)

(4)“要是太太還在,看見你們長大了,該多喜歡!還有我們少奶奶,公館里哪個不喜歡她?”(巴金《家》十四)

現代家庭關系的變化導致現代親屬稱謂的簡化,許多古代稱謂在現代漢語中保留得已不多,大致局限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孫侄等,現今用得較多的有:家父、家母、家嚴、家慈、家姊、家兄、尊府、尊堂、令尊、令堂、令慈、令郎、令嬡、令愛、令孫、賢侄、賢婿、小女、小犬、犬子、小侄、舍弟、舍妹等。

四、親屬稱謂中敬謙稱具有很強的書面性。

現代漢語敬謙稱主要源于古漢語,所以這些親屬稱謂中的敬謙稱一般不用于口語,而更多地使用在書面語,尤其是雅體書信、文人書札中。因此,我們在使用這些敬謙稱時,要注意一定的選擇性,要特別注意使這些敬謙稱與隨意的口語保持協調。

正確使用親屬稱謂中的敬謙稱,是現代文明人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但是在使用時,不能為了使用而濫用,一定要注意這些敬謙稱的使用場合和范圍,注意對方的身份。如果向一個小孩子問起“令尊”,由于知識的局限,小孩子可能會不理解,反而沒有問“你的爸爸”來得通俗易懂。

參考文獻

[1] 梁章鉅.稱謂錄[M]. 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出版,1987.

[2] 蔡希芹.中國稱謂辭典[Z].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3] 韓省之.稱謂大辭典[Z].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1.

[4] 劉宏麗.現代漢語敬謙辭[M].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

[5] 馬宏基,常慶豐.稱謂語[M]. 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6] 田惠剛.中西人際稱謂系統[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7] 郭 熙.中國社會語言學[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8] 周一良.郊叟曝言[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9] 陳 原.社會語言學[M]. 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

[10] 陳松岑.禮貌語言初探[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11] [韓]金炫兌.交際稱謂語和委婉語[M]. 北京:臺海出版社,2002.

[12] 馮漢驥.中國親屬稱謂指南[M].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

[13] 袁庭棟.古人稱謂漫談[M]. 北京:中華書局,1994.

第9篇:錢鐘書圍城范文

關鍵詞:三維仿真;城市規劃;應用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basic concep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3D simulation technology, 3D platform to establish Shaogu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the auxiliary city planning decision using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can be in the city of real-time interactive scene simulation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plan, provide more intuitive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planning manage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to promote the 3D simulation technology, how to build a good standard, database and platform system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o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operating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updating maintenance measures and other supporting mechanism. Finally, several typical cases to illustrat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3D simul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city planning work.

中圖分類號:U41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近年來,三維及相關技術得到了訊速發展,過去無法突破的城市復雜性描述、海量信息管理等技術瓶頸相繼被攻克,計算機硬件不斷提高,以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展示技術為核心的內容的技術得到快速發展。

三維仿真技術在規劃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對城市地形、建筑及其它人工設施進行三維地理建模,形成覆蓋全市的數字城市立體場景,同時結合虛擬仿真等技術,實現城市的三維可視化管理,是提高城市規劃編制技術水平,實現科學規劃的有效手段,是推進“數字城市”、“和諧城市”建設,實現公共事務可視化管理的基礎保障,可以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2.基本概念和意義

城市三維仿真是城市空間信息在計算機環境中的三維直觀表達,是數字城市概念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領域的延伸,同時也是數字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內容。城市三維仿真技術在規劃中的應用前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 完善韶關市數字化規劃控制體系,實現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

實現從總規-控規-修規的全面三維數字化控制目標,在以往基于控規的城市規劃統一管理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深化和優化規劃管理工作,使韶關市城市規劃管理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

⑵ 創新規劃理念和技術方法,提高規劃編制的科學水平

利用三維數字城市、GIS等信息化技術,為規劃編制過程中的信息采集、指標分析、方案決策、成果展示等工作提高新方法,實現控規編制的技術方法信息化和過程管理信息化,體現規劃編制“科學性”、“過程性”、“動態性”特點。

⑶ 實現城市規劃可視化管理,邁入規劃管理數字化時代

城市三維仿真技術將全面突破傳統二維空間系統諸多限制,建成三維全景數字規劃支持系統,為有關領導和管理部門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重大問題決策,提供準確、實時的信息支撐及直觀、真實的可視化和互動操作環境。

3.工作內容及應用

韶關城市規劃三維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利用三維仿真技術建立城市三維虛擬環境,在城市規劃、建設的各階段進行城市現狀及規劃的三維模擬描述,為決策者提供直觀、科學、準確的城市規劃宏觀決策支持,滿足規劃業務審批管理的應用、成果的展示及規劃方案管理和評審的需要。

韶關城市規劃三維輔助決策支持系統項目主要包含軟件和三維數據建模兩方面的工作。項目共投入280萬,計劃在三年內完成。2011年6月開始進行系統開發和三維建模,2013年5月份,系統主要體系結構開發完成,并完成韶關主建城區三維模型數據生產制作。

(1) 數據建設內容

數據建設主要包括數據標準制定和三維數據建模兩部分。

制定數據標準和技術規范是實現系統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重要基礎工作,也是后期數據更新、管理、維護的依據。數據標準建設主要包括:三維數據采集與制作標準、三維數據更新規范。

三維數據建模是系統建設的基礎,以及各種應用和分析的依據。初次項目建設覆蓋范圍為主城區50平方公里的基礎模型建設工作(建筑物約有3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約15平方公里的精細模型、10平方公里的標準模型、50平方公里的地形及市政配件模型。

(2)系統特色及基礎功能

體現三維場景的美觀和真實性;是一套安全、可靠、穩定,功能強大的系統。在應用于實際規劃工作中,發揮輔助決策作用,系統的布局合理、操作簡便。可進行場景瀏覽漫游、重點導航、路徑導航、圖層控制、場景輸出等。三維數據應用廣泛,可廣泛應用于規劃、市政、城管、公安、交通、旅游、房產等行業領域。

(3)城市規劃輔助決策

提供直觀的三維可視化環境;提供多種空間數據、規劃專題數據的疊加分析功能;三維輔助設計、建筑信息查詢。規劃地塊查詢、用地紅線查詢、空間量測、地形分析、規劃輔助分析。方案比對、日照分析、控高分析,視域分析、通視分析、指標分析,三維標注、圖形繪制、路網繪制、規劃元素庫、三維模型庫,管網查看、管網查詢、管網統計、管網分析等。4.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實例

(1)規劃方案對比分析

利用虛擬的三維場景,使城市的規劃工作不在于僅僅建立在平面圖上做規劃,三維的場景模型使規劃變得更簡單直觀。一般人都能參與到城市的規劃中去。如某個小區的三舊改造工程,通過三維仿真模型,規劃前后的場景就一目了然了,為設計者提供了思路。規劃前后的場景如圖1所示:

圖1

(2)日照分析的功能

在城市建筑規劃設計時,日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通過對待規劃建筑物的高度、形狀進行模擬,應用TerraExplorer Pro 提供的接口,在系統中很容易就繼續日照分析。如在城市的某個小區旁欲修建一座建筑物,建筑物對小區附近的樓房的日照影響分析情況如圖2、3所示:

圖2建筑物上午八點鐘的日照情況

圖3建筑物下午15點鐘的日照情況

(3)地下管線信息的查詢功能

在舊城區的改造中,決策者需了解地下管線的狀況。可以直接三維系統中反應出來,如圖4所示:

圖4

(4)建筑信息的查詢功能

將前期測繪的建筑物數據屬性信息輸入數據庫中,使用戶點擊具體的建筑物時能夠顯示其詳細的屬性信息,在表達上更加直觀。如圖5所示:

圖5

5.結語

三維仿真技術能夠促進規劃工作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從“平面規劃”向立體規劃“的轉變,實現城市規劃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三維仿真技術的應用,明顯的提高規劃審批的效率和方案設計的科學科學性,避免了傳統規劃評審采用大量設計文稿的方式,極大提高了設計單位、業主單位和管理單位的溝通效率,協調了與周圍建筑群的空間、色彩、材料,有利于體現城市的特點,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彭一剛著,建筑空間組合論,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2]朱禮俊,《論建設三維虛擬城市的決策依據》。2006年綜合性測繪學會研討會論文集,寧波測繪學會,2006.

相關文章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 | 久久男人的天堂 |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透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老大 | 牛牛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日本四虎影院 | 久久影视精品 |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美女综合网 | 高清一区高清二区视频 | 97免费在线 | 欧美一区综合 | 欧美精品hd |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免费一级片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 国产精品自产拍视频观看 | 高清视频日韩剧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va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高清国产专区国产精品 | 四虎影院免费看 | 四虎影院在线看 | 亚洲欧美综合乱码精品成人网 | 亚洲一级大片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高清 |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新强 |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 | 两个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教师动漫 | 午夜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 |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欧美人与禽zzz000xxx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