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健康教育制度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健康教育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健康教育制度

第1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山東省荷澤地區是一個植棉大區,全區每年植棉300多萬畝,接觸農藥人數達200多萬,僅1991年就有1.4萬棉農發生農藥中毒。通過對全區農藥中毒的部分病例進行的病因調查,我們發現農藥中毒的主要原因在于廣大棉農衛生習慣不良,正確使用農藥的衛生意識差,導致個人防護能力低。針對這種情況,從1992年起,我們在全區開展了以預防農藥中毒為內容的健康教育。具體做法是:

大力開展針對棉農的健康教育。由于廣大棉農文化水平低,居住分散,我們主要通過廣播講話,電視節目,科教電影等形式,向棉農深入宣傳以“三三、兩堅持”為主要內容的農藥中毒防治知識。所謂“三三”即:三穿(穿長褂、長褲、長襪),三打(順風打、隔行打、退步打),三洗(洗澡、洗頭、洗衣服);“兩堅持”即是堅持合理時間打藥,堅持科學用藥,嚴禁亂用農藥。此外,我們還組織各級健康教育專業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具體講解正確使用農藥的方法和預防農藥中毒的知識。

其次是做好基層醫護人員和鄉村醫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通過培訓班,舉辦專題講座,對基層醫護人員和鄉村醫生,進行預防農藥中毒的知識和技術培訓,并通過這些人員向農藥中毒者及其家屬傳授農藥中毒的衛生防護措施。

第2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抓手。為了確保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我校制訂了相應的制度。具體如下:

1.認真貫徹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精神,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結合實際滲透到德育工作中去。成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商討學校心理健康工作。每學年初制定計劃,學年末對相關工作進行總結。

2.教師要為人師表,言傳身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要認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并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建設好校園環境建議,使學生有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

3.班主任工作要扎實,成為學生發展健康心理的啟迪者和榜樣,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在指導班隊工作時,要發展學生良好的自我意識,培養自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4.建立心理健康輔導站,熱情接待學生和家長來訪。心理輔導教師必須經過相關培訓后才可上崗。本著為學生的健康發展的宗旨,科學地給學生以教育、指導和心理支持。定時對學生進行心理測驗。定期舉行心理輔導教師工作會,組織培訓,交流工作經驗和遇到的問題。為保證檔案資料的保密性,除心理教師,其他人不得單獨呆在咨詢室。做好檔案收集整理:工作,對咨詢紀錄、咨詢信件、心理測驗數據、工作文件、參考材料等定期存檔。

5.做好平時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專欄固定,信息暢通,輔導及時。通過宣傳專欄、紅領巾廣播等陣地,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根據學生特點、心理需求,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提高認識,全面促進心理素質。心理教育、輔導的內容、方式要符合文化傳統、國情、地方情況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內容要適時、適量、適度。

6.將心理素質教育納入學校工作日程之中,融進日常教育教學中。鼓勵老師開展心理教育研究,確保每年有一定數量的科研論文。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崗位職責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是開展這項教育工作的骨干隊伍。

(一)基本責任

1.協助學校校長、學校管理工作者和學校教師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積極從學生心理發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提出各項建議、意見和評價,發揮心理指導與顧問的作用。

2.幫助學校全體學生在心理素質方面得到良好發展,幫助學生預防和克服智力、情感、意志和個性發展中的偏差,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各種沖突、人際交往中的問題以及升學就業上的困惑,發揮心理輔導與助人自助的作用。

3.協助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共同開展家長學校工作,積極做好家庭心理健康指導,幫助家長、教師、學生之間發展良好的交往關系,發揮心理指導和協調的作用。

4.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調研和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在學生面臨各種心理危機時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心理干預,完成上級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布置的專項任務,發揮心理研究和促進的作用。

(二)基本任務

1.承擔和開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能了解學生的興趣、學習水平、愛好、能力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設計各種形式的適合于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活動訓練,促進學生心理能力和心理水平的健康發展。

2

.指導和協助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師開展心理輔導活動,主動為他們提供各種培訓和指導,幫助他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能力和心理輔導能力。

3.協助校長開展提高學校全體教師和工作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幫助教師解決自身所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提高教師的心理調節能力,以保證全體學生能在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學校心理環境中健康成長。

4.指導和幫助學校各年級開展家長學校的工作,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學習輔導、升學就業、家庭心理環境建設等方面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服務。

5.測量和診斷學生在智力、個性和情感方面的發展狀態以及產生偏差的原因,能從心理和教育的角度制定干預、矯治以及預防的措施。在學校統一安排下,為學生建立相關的心理健康檔案。

6.主持和開展學校心理輔導室的各項心理服務工作,能為學生在學習能力、人際交往、情緒調控、個性發展、青春期性健康等方面提供各種有效的自我發展方法與策略,為學生心理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

(三)基本職業道德準則

1.努力掌握堅實精深的專業科學知識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自己的專業上應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既要對心理學、心理健康學、心理咨詢學的基本理論和概念、基本內容和原則、基本技術和方法十分熟悉、運用自如,又要能通過自己的工作經驗和能力準確地、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全體學生和來訪學生,能科學準確地判斷和鑒別學生的心理問題,熟練選擇運用各種心理輔導技術為學生提供可靠的心理服務。能事實求是地對待自己的心理知識和心理輔導能力,對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學生個案,應當及時轉介到有關專業人士或專業部門,不能延誤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和心理健康的發展。

2.堅持發揚誠實守信的工作作風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工作中應堅持發揚謙虛、謹慎、誠實、守信的工作作風。應始終以事實求是、老老實實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學生心理輔導過程中所講的每一句話、所答應的每一件事都必須認真兌現,盡力做到,要讓學生始終得到充分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要努力使自己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有利于和學生建立良好的交往關系,有利于及時減輕學生心理壓力和心理焦慮,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

3.始終保持熱情友善的交往態度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應始終保持熱情友善的交往態度,應始終讓學生感到可親可愛,努力通過自身的熱情友善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防衛;努力通過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幫助學生敞開心扉、主動地與自己交往。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這里得到溫暖、關注和幫助。

4.嚴格遵守為來訪學生保密的心理輔導原則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心理輔導工作中應始終遵守為來訪學生保密的原則,應將自己所獲得的有關來訪學生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嚴加保護,這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道德準則,也是心理輔導工作的法律準則。教師要對學生個體心理測量的結果保密,要對一部分心理測驗量表保密。只有在征得當事人同意或確因工作需要、個人或社會面臨緊急危險情況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才有責任向學生法律監護人、學校有關領導或有關職能部門匯報。全體學生和來訪學生都應受法律保護,任何泄密都會給學生增加痛苦,造成損失。

第3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中職學生是中學生群體中的一個特殊部分,與普通中學生相比,中職學生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他們既有普通中學生所具有的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特點,又受到就業、人際關系等社會生活壓力的影響,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如何能提高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成為當前中職院校相關教學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當前大部分中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明顯不足,需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力度,提高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 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

雖然目前很多中職院校都開設了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大部分都將其作為一門選修課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內容納入到教學計劃中,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當作一門必修課來對待,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教材缺乏實用性,過多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中職院校要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必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建設。首先,要高度統一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地位,明確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活動。其次,積極組織教師對本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結合學校辦學特點和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際情況編寫教材,提高中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二 建設一支綜合能力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師資隊伍

教學隊伍建設是加大中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力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教學工作,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求較高,教師不僅要會組織和開展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而且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咨詢能力,并掌握基礎的心理治療技術。因此,中職院校要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首先,要完善教師定期培訓制度,及時更新教師的心理知識儲備,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加大培訓力度。其次,要積極組織教師與心理學專家、心理咨詢師等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進行座談、交流,鼓勵教師開展相關科研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 健全中職院校心理健康預防體系

心理健康預防體系建設能有效地解決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為加大中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力度提供良好的支持。首先,要健全中職院校心理健康預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規劃調度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成立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專業心理輔導教師構成的指導中心,負責心理健康預防工作的具體落實。其次,要在學校的各個院系設置心理輔導站,指導中心的教師定期到每個院系為學生進行心理指導。最后,通過學生會成立心理健康協會,在每個班級中設置一個心理委員,學校要對這些心理委員和心理協會相關成員進行培訓,讓他們成為學校與學生之間良性溝通的橋梁。總之,形成班級、院系、學校從下至上的心理健康預防體系,將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全部納入到心理健康預防體系中。

四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優秀的校園文化對中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同時校園文化建設也是中職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體現。輕松、積極、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通過豐富的校園活動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展現自己、張揚個性、釋放壓力,實現自我精神需求的滿足。另外,學校還應當積極地組織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認清現實、磨煉意志,正確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了解自己與社會的關系,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校應有效地引導學生自覺培養創新精神、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

五 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班主任是中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同時班主任也是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的主要力量。班主任工作質量的高低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產生直接影響。首先,班主任要深入學生中間,學會與學生溝通、做朋友,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要重點對待,與學生一起分析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與學生一起克服問題。其次,班主任要樹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正確地引導學生、影響學生,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

第4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關鍵詞】健康教育;執行表;應用;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87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2)10-0095-02隨著健康觀念,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及優質護理服務的深入開展,健康教育日趨顯現它的重要作用和實際意義。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護理質量的水平和醫治效果.目前,患者滿意度作為醫院,甚至衛生系統評價醫療質量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而患者滿意度提高的過程實則是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持續改進的過程。在我科由于顱腦疾病的患者病情重病情變化快工作量大護士每天完成大量的臨床護理操作,很少有時間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一直以來存在患者服務滿意度偏低的狀況。根據患者住院期間必須經歷的過程,我科制定了健康教育執行表。因此,本文就健康教育改進進行一個探討。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采取方便取樣的方法選擇2012年1月—5月在我院神經外科兩個病區300例住院患者為對象。選擇:腦膜瘤、鞍區腫瘤、聽神經瘤、膠質瘤、腦血管病變等神經外科常見疾病病例。排除精神障礙者、小兒患者、不能配合患者及拒絕參與者。兩組資料上在年齡、性別、教育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實驗組操作過程:

1.2.1.1入院介紹及安全教育:對新入院的病人由護理主管熱情接待,介紹主管醫生、主管護士、查房制度、作息陪伴制度等。帶領病人參觀病房環境、醫療設施如: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病床。同時進行安全教育如:消防安全、床欄的正確使用防墜床、呼喚器的使用等。同時由護士和患者一同在健康教育執行表上簽字。

1.2.1.2輔助檢查教育:由責任護士根據醫囑在患者化驗或物理檢查前一天適時向患者講解檢查項目有關的目的、注意事項,并發放對應的檢查項目宣教單以供家屬傳閱、加深記憶、確保檢查及時進行。同時由護士和患者一同在健康教育執行表上簽字。

1.2.1.3用藥及疾病知識教育:由責任護士在執行用藥醫囑過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知識及所用藥物知識。包括:藥物的使用目的、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使用的方法、使用時間、以及特殊藥物的針對性教育如:硝普鈉、多巴胺。同時由護士和患者一同在健康教育執行表上簽字。

1.2.1.4相關手術知識:由責任護士在術前一天進行手術前準備:剃頭,配血、藥敏試驗、禁食時間及其必要性的健康教育。術后進行飲食,,功能鍛煉,傷口拆線時間、洗頭時間,方法等健康教育。并發放術前指導宣教單及術后飲食過渡宣教單,以供家屬學習、執行。同時由護士和患者一同在健康教育執行表上簽字。

1.2.1.5出院指導: 患者手術治愈后,身體特別是神經功能的恢復仍需較長時間。做好出院指導也是患者所期盼的,由責任護士在患者出院前1-2天或當天進行指導工作。[1]包括:康復鍛煉:手術后神經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指導患者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用藥知識指導:按時按量服藥特別是抗癲癇藥和激素類藥絕對不可隨意停藥減量加量、合理膳食、詳細介紹復查的重要性及時間和方法,若出現不適及時就診及電話聯系方式。同時發放不同病種的出院指導宣教單。同時由護士和患者一同在健康教育執行表上簽字。

1.2.2對照組:按神經外科疾病護理常規護理。

1.3滿意度評價:對兩組患者在出院日發放由本醫院護理部統一制定并使用的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由患者自己或在家屬幫助下填寫,由本人或經過本人培訓合格的助手,調查表填完當場收回。

1.4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百分率方法進行兩組比較。

2結果

結果顯示通過使用健康教育執行表后,除護士給予協助外,住院患者滿意率實驗組較對照組都有所提高。尤其是檢查前后用藥指導,有需要時及時找到護士,護士主動征求您的合理意見,對護理工作的總體評價,手術前后指導方面,住院患者滿意率提高顯著。住院患者滿意率提高,說明該健康教育執行表可行。具體結果見表1。表1兩組住院患者護理服務質量滿意率

3討論

3.1護士主動性增加,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1)護士主動學習意識提高,提倡首問負責。當患者或家屬咨詢問題專業內容時,護士不懂的多會向高年資的護士請教或向醫生請教后再答復患者或家屬。(2)科室的業務學習增強,全面提高護士的業務水平:每周一次安排查房,每二周進行一次業務講座,每月一次全院性業務學習。定時的操作技能培訓及考核。鼓勵護士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如:自考,遠程教育等。護士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滿足患者需求,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3.2注重信息反饋,實現有效溝通[2]:在臨床工作中除了必要的治療護理工作外。必須加強護患溝通。良好有效的溝通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及橋梁。要求護士以患者當做朋友,多替患者考慮,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改變以往護士生硬態度,以自我為中心地使用命令式或刺激性的語言[3]。提倡為每位患者多講一分鐘,多一份關心,多一點微笑。讓每位患者都能感受到護理人員的真誠、體貼。

3.3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由于神經外科病人病情重,病人及家屬知識信息的來源和理解能力有限。陪護者自形成輪班照護,護士對其健康教育時只是其中某一位,因此造成患者的護理、宣教的缺失。通過執行表讓其家屬有個書面的認識和學習,另外采取發放各種宣教單,反復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其進行面對面講解患者關心的專科知識。提高患者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效果。因而患者心理由消極向積極方向轉變,為治療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結論

綜上所述護士依據病人不同階段對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分階段在病人需求最迫切的時候以不同的側重點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不提供患者真正需要以外的信息,以免加重患者的負擔[4]。這樣病人才更容易接受掌握。也能夠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滿意度。通過健康教育拉近了與患者的距離,和諧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服務水平。提高了服務滿意度。通過該健康教育執行表分階段、分點逐項進行健康教育更規范。

參考文獻

[1]段敏.健康教育在婦產科為手術期的應用[J].求醫問藥,2011,9(10):511

[2]張育,楊莘.患者滿意度調查在提升護理質量中的作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6,6(4):22~23

第5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關鍵詞】糖尿病;健康教育;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6-0084-02

實際中很多糖尿病患者未有效掌握糖尿病知識,還沒有形成對糖尿病的全面認識,所以在治療過程中難以提供有效配合,進而對疾病治療效果產生影響[1]。所以,在糖尿病患者中開展健康知識教育,提升患者糖尿病知識認識水平,對于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和患者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2]。本文選擇我院收治180例患者進行研究,探討健康教育在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健康知識掌握中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180例患者,將其隨機平均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包括42例女、48例男;年齡范圍26~72歲,平均年齡為(43.5±6.2)歲;患者病程為3~16年,平均病程為(4.2±1.1)年。對照組包括40例女、50例男;年齡范圍27~72歲,平均年齡為(43.9±6.7)歲;患者病程為3~16年,平均病程為(4.5±1.1)年。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開展用藥方法、用藥重要性、用藥注意事項的宣教,觀察組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內容包括:①將糖尿病相關基礎知識介紹給患者,具體內容有糖尿病發病原因、主要癥狀、發病機制、治療方式、飲食結構、預后等,進到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提供有效配合。②介紹藥物治療知識,對胰島素正確使用方法、作用、使用時間、分類等進行重點講解[3]。告知患者應當避免在同一部位進行胰島素注射,并醫囑服用口服類降糖藥物,同時使患者了解應當在低于20攝氏度環境下存放胰島素。③指導患者建立健康飲食習慣,應當堅持少食多餐原則,同時應避免含糖量高、高膽固醇、油膩食物的攝入,并改變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④綜合評估患者病情、體質、年齡,并建議患者進行低、中強度運動,同時要避免空腹或飯后立即進行運動,每次運動時間應當在半個小時左右,運動應當堅持適度、適量原則。⑤教會患者每天自我檢測血糖,檢測通常在飯后2小時或清晨空腹進行,對每次檢測結果進行記錄,同時依據血糖變化情況對檢測次數進行調整。⑥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用藥,所以患者經常存在焦慮、易怒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需要強化和患者的溝通交流,并對其存在的不良情緒和心理進行疏導,使其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1.3觀察指標 干預后半年對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糖尿病知識認知程度進行評價。糖尿病認識情況評價采用自制問卷,內容包括血糖升降危害、自我檢測血糖方法、發病原因、疾病基本概念等。滿分為100分,得分大于等于90分者為優;得分在80~89分之間為良;得分在60~79分之間為及格;得分小于60分者為差。優良率等于優秀率和良好率之和。從以下幾個方面評價用藥依從性,存在兩條及以上為依從性好,包括:每日準時用藥;每次按量用藥;每日用藥次數正確;確診疾病后未中斷用藥。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有調查數據采用SPSS21.0版統計軟件進行整合處理,采用(±s)表示計量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計數資料的對比運用χ2檢驗,運用t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時以P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具有91.1%糖尿病知識認識優良率,對照組具有51.1%糖尿病知識認識優良率,觀察組患者認知優良率比對照組高,兩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

3討論

糖尿病為代謝性綜合征,其主要控制疾病手段就是服用降糖藥物[4]。當前我國很多糖尿病患者還沒有形成對該疾病的全面認識,進而使得患者用藥依從率相對較低,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病情的有效控制[5]。相關調查發現應當患者用藥依從性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對糖尿病知識應有的了解,所以在糖尿病患者中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不僅能夠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還能夠幫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6]。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認知優良率比對照組高,兩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

參考文獻:

[1]徐艷芳,張衛仙.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知識認知程度及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4,17(3):458-460.

[2]高巖,薛M石.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用指導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23):37-38.

[3]黃孝積,張曉濤,黃波輪等.對518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其對該病認知程度的調查[J].當代醫藥論叢,2015,(18):273-274.

[4]葉鳳基,楊麗萍,李維嘉等.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知識認知程度及用藥 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7):3-5.

[5]莫鵬,馬媛.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4,(22):570-570.

第6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關鍵詞】 護理本科生;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健康教育;知識;態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mong nursing undergraduates. Methods Seventy-fiv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based on cluster sampling for this study. Health education on AIDS for two months was offered. A questionnaire on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 was used for the study. Results The total scores of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mong the respondents after health education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12.3,8.7;P

[KEY WORDS]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Attitude

艾滋病(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死率極高的惡性傳染病,是一種既無有效疫苗預防,又無特效藥物治療的疾病[1]。健康教育是預防艾滋病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國護理本科生(簡稱護生)在護理行業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會成為護理行業的中堅力量,成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生力軍,因此迫切需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機會。為了了解護生對HIV/AIDS相關知識、態度等的現狀,探討適合護理本科生的健康教育模式,我們對青島市某高校護生進行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對教育前后AIDS知識、態度進行了分析。

1 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

按整群抽樣法從青島市某高校抽取護生75名,男3名,女72名,年齡為21~24歲;平均(22.06±0.63)歲。26名護生曾經接受過有關HIV/AIDS的專業培訓,49名護生從未接受過相關培訓。以往獲得有關HIV/AIDS知識的途徑依次為學校、報紙和電視。

1.2 健康教育方法

75名護生接受2個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每周1個單元2個學時,一般安排在周末晚上。教育方法包括知識講座,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觀看錄像,游戲等。教育內容除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外還包括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社會問題,艾滋病病人的護理及職業防護,與艾滋病相關的機會性感染,對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社會支持,與艾滋病相關的咨詢技巧等。教育內容突出對艾滋病病人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同情的主題,充分激發護生對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心理,減少和消除護生對艾滋病的恐懼心理。教育前后調查護生關于艾滋病的知識、態度,以評價健康教育的效果。

1.3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參照WHO目前最常用的艾滋病知識態度調查表,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設計并請教美國和中國的護理專家及艾滋病專家修訂制成中國護士艾滋病知識態度調查表。本量表由72個條目組成,分為艾滋病知識方面的問題(由18個條目組成,包括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不會傳播艾滋病的安全行為,艾滋病的預防措施及臨床癥狀4個方面的問題)及艾滋病態度方面的問題(由54個條目組成,包括艾滋病病人的權利、隱私權以及對艾滋病病人歧視等方面的問題)。艾滋病知識方面的問題評分采用3級評分法,每個條目的回答按“是”、“不知道”、“否”分別賦值,正性條目的賦值為“2、1、0”,負性條目反向賦值。總分0~36分,分數越高,說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越好,<12分表明對艾滋病的掌握程度處于低水平,>24分為高水平,12~24分為中等水平。艾滋病態度方面的問題評分采用5級評分法,每個條目的回答從“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別賦值,正性條目的賦值為“5、4、3、2、1”,負性條目反向賦值。總分54~270分,分數越高,說明護生對艾滋病及病人的態度越趨向于正向,<135分表明護生對艾滋病及病人持負性態度,>190分為正性態度, 135~190分表明態度不明確。對于每一子條目,平均分<2.5分表明護生態度為負性,>3.5分為正性,2.5~3.5分表明態度不明確。

正式測試前選擇了25名研究對象進行了信度測試,其信度系數(Cronbach’s α系數)為:總調查表0.80,艾滋病知識調查表0.70,艾滋病態度調查表0.85。

分別在培訓前及培訓后采用匿名的形式讓研究對象單獨完成問卷。培訓前發放問卷75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回收有效率93%;培訓后發放問卷75份,回收有效問卷72份,回收有效率96%。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1.5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結果采用x±s表達,數據間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

與健康教育前比較,護生健康教育后知識總分、態度總分有明顯提高,差異有顯著性(t=8.7、12.3,P

3 討

艾滋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的公共健康問題。護生作為未來護理工作中的中堅力量,在將來的臨床工作中接觸HIV/AIDS病人的機會越來越多。護理HIV/AIDS病人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一大挑戰。而且護士還承擔著教育者的角色,把艾滋病的有關知識傳授給病人及一般人群。因此,對護生進行有關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以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既能為艾滋病病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而且還能有效地進行自我防護。

本研究顯示,學校是護生獲得艾滋病知識的主要途徑。這表明學校在對人群,尤其是對護生進行艾滋病宣傳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國內對一般人群的調查結果顯示,獲得艾滋病知識的前3位途徑依次為電視、報紙和廣播[2]。顯然,電視和報紙這類大眾媒體不論在哪類人群中都是主要的宣傳艾滋病的途徑。然而,在對具體人群進行宣傳教育的時候,還需考慮這種途徑的有效性,對學生而言,學校的宣傳教育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而對于貧困地區的人來說,廣播、墻報也是有效的宣傳手段[3]。因此,提醒我們在進行艾滋病宣傳教育時要應用多種方式,充分考慮人群獲得途徑的有效性,人群的接受程度,人群的喜愛方式,經濟狀況等等。

轉貼于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健康教育對護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識有明顯的效果,知識總分教育后較教育前有了明顯的提高,這與國內外的報道相一致[4]。但仍有部分護生對有關安全套知識的具體細節存在誤解。例如,天然皮質安全套預防艾滋病的效果優于橡膠質地的安全套、安全套上使用劑可降低HIV感染機會兩題得分較低,分別為1.29±0.71和1.43±0.87。同時,與感染HIV的配偶深接吻,或將舌頭放入對方口中時會感染HIV一題教育后得分有所提高,但仍然較低。其余問題得分均在1.75分以上。在進行健康教育之前,護生對艾滋病的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3大途徑有較好的認識,但她們對咳嗽、打噴嚏,與艾滋病病人同飲一杯水、同用一個浴盆、共用游泳池等安全行為認識不清,得分較低,這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治,同時也影響他們對待艾滋病病人的態度,容易對艾滋病產生恐懼感,必然影響對艾滋病病人的護理。經過健康教育后護生對這些安全行為有了正確認識,得分均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有針對性地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健康教育后護生關于艾滋病的態度總分較教育前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54個子條目中有15個子條目的得分無顯著性差異,同時還有3個子條目的得分教育后比教育前有所降低。而UWAKWE[5]的研究表明,艾滋病培訓能夠顯著改變護生對艾滋病的態度,并能提高護生的護理意愿。本文結果與其報道存在一定差異,可能與本次教育時間較短有關,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可能無法改變護生的某些看法。因為態度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包括情感、認知和行為意向三個方面的內容。對艾滋病的態度更多的是傾向于情感方面。知識是改變護生對艾滋病態度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還有很多其他因素能影響態度的改變。同時,由于教育時間較短,護生的知識還不夠全面深入,這更加促使了護生對艾滋病態度的不穩定性。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能顯著提高護生的艾滋病知識水平,改善護生對艾滋病的態度。但是由于本次健康教育時間較短,護生對某些有關艾滋病的知識掌握還不夠準確深入,態度也不夠明確。這都有可能影響護生以后在護理工作中對艾滋病病人的護理。因此,對護生開展有關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應該長期持續地進行,使護生對艾滋病有明確的認識,能夠在以后的護理工作中為艾滋病病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

【參考文獻】

[1]張學軍. 皮膚性病學[M]. 第5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200. [2]段建華,姜文潔,惠立升,等. 城市社區居民艾滋病知識與態度調查[J]. 齊魯醫學雜志, 2006,21(3):235.

第7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關鍵詞] 腦卒中;早期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743[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4-4721(2011)07(c)-178-02

隨著醫療科技的飛速發展,臨床對各種疾病的治療效果明顯提高,腦卒中是神經內科常見病,致殘率非常高,有統計資料顯示在存活者中,60%~80%會遺留后遺癥,嚴重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影響自身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臨床上不斷地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復其活動功能、自理能力、勞動和工作能力。在治療中,由于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這一課題也是護理人員的探索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2009~2010年123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本組患者均為頸內動脈系統的腦卒中,將其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分別為65例和58例。首次發病年齡為43~65歲,意識清楚(GCS>9分)者下列患者排除在外:年齡>80歲,昏迷者,發生在椎基底動脈的腦卒中者,已經進行過溶栓或抗凝治療的腦梗死患者,術后腦出血及腫瘤患者,嚴重癡呆及腦卒中發生2次以上者。女68例,男55例,平均年齡為(65.32±8.56)歲。

1.2 健康教育方法

干預組由本科專業護士進行整體護理,按照科學的護理步驟,對患者各項生理指標進行評估。充分發揮患者家屬的輔助作用,一同制定治療期間的康復計劃,指導患者及家屬進行積極的治療和康復鍛煉,對照組不采用護理干預,按照常規護理方法,觀察干預前后患者的變化情況。

1.3 健康教育內容

宣傳腦卒中的流行病學知識,發病原因,發病先兆,患病癥狀,并發癥以及危害。幫助指導患者康復方法、安全用藥、語言訓練、日常生活指導,患肢的功能恢復訓練,以及康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協助家屬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及心理健康教育、家庭輔助設施的改善和指導。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康復干預效果采用卡方檢驗、t檢驗、重復測量方差等分析。

2 結果

早期、系統的健康教育對腦卒中患者的疾病認知程度有較大改善。干預前后干預組和對照組生存質量各維度的結果比較P<0.05。健康教育干預可提高患者對腦血管疾病的認識程度,對患者的預后影響很大,對減少疾病的誘因、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有積極作用,護理干預改善了患者的身心狀態,促進了患者的康復。干預前后干預組和對照組生存質量各維度的結果比較見表1。

3 討論

3.1進行常規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醫院的環境、主治醫生、主管護師、住院制度,讓患者對醫院及治療情況有個明晰的了解;接下來告之患者的病情,介紹治療方法,用藥情況及用藥的注意事項,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最后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示范和指導家屬為患者提供幫助,患者出院前進行院外指導,包括生活習慣的養成、鍛煉習慣的培養、飲食方式的確定、樹立生活信心、戒煙酒、克服悲觀情緒、用藥的指導、發放出院手冊、聯系方式等。

3.2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

腦卒中發病急、病情重。致殘率高,對突如其來的生理功能障礙引起的日常生活困難,使得患者難以接受。心理恐慌、悲觀失望、心情煩躁,當意識到恢復到從前很困難時,絕望的心理讓患者少言、淡漠、日常生活過分依賴他人,喪失生活的信心,所有這些因素對患者的恢復都不利。教育干預就要針對患者的情況,分析患者的康復優勢,積極誘導患者樹立生活的信心,正確對待疾病。利用自己的護理身份,給患者講解腦卒中的發生機制,治療后的預后情況等,給患者以新的生活希望。利用資料進行宣傳,利用自己工作中的見聞,給患者樹立標桿,講述榜樣的康復經歷;采用手勢和肢體語言或者寫字板等方式,與患者溝通和交流,幫助其恢復語言功能;護士要富有同情心,加強對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營造利于患者恢復的環境,引導、鼓勵、幫助和訓練患者發揮其身體殘余功能和潛在功能。

3.3康復護理措施

在腦卒中發病后的急性期,患者的康復訓練越早越好,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神經學癥狀停止發展后48 h即可進行康復訓練,首先從患者的擺放開始,一般每隔2小時變化1次,及早開始訓練有利于預后,往往康復效果更好。指導家屬幫助患者轉換,告知健側臥位、患側臥位、仰臥位的注意事項,使患者早日出院,重返崗位。

[參考文獻]

[1]胡潔瑩.腦梗死的康復護理進展[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7(12):120.

[2]閆青,曹智剛.腦卒中康復健康教育指導方案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08,3(11):456-458.

[3]劉海瑛.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進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5(12):789-801.

[4]孫素娟,趙秀娟,劉月欣.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對照研究[J].中國康復,2010,1(11):1523.

[5]顧燕.老年腦卒中患者住院期間安全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9):52-53.

[6]陳華,鄭紅.定期隨訪卡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再入院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 2011,17(9):91-92.

第8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在改善門診糖尿病病人相關知識掌握度與行為依從性中的作用。 方法 選取89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門診健康教育,并對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6個月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行為依從性改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結果 干預后該組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率明顯優于干預前(P

[關鍵詞] 健康教育;糖尿病;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9(b)-0146-02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病的一種,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特別是近些年來,人們生活條件逐漸改善,加之受飲食習慣的影響,我國糖尿病的發生率逐漸呈上升趨勢,已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1-2]。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改善患者的行為習慣,幫助患者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則是防控糖尿病的關鍵。該研究為了解健康教育在門診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對89例門診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就診的89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排除有精神疾病及溝通障礙的患者,排除伴有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其中男58例,女31例,患者年齡39~78歲,平均(52.5±4.3)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6.5±1.0)年。

1.2 方法

患者就診時均采用該院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行為依從性調查;并給予患者系統的健康教育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糖尿病知識宣教。護理人員應組織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耐心、細致的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包括發病原因、常見癥狀、并發癥等;同時護理人員可向患者發放健康知識小手冊,以供患者翻閱;另外,還可組織患者參加糖尿病健康知識講座等,以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認知。②飲食、運動干預。護理人員應讓患者明白合理飲食及合理運動對病情的影響,告知患者合理控制飲食是控制血糖水平的關鍵,囑咐患者日常飲食應做到定時定量,且應嚴格控制攝入總熱量,并且需禁止食用甜食,并且要做到戒煙戒酒,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另外,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適當運動不僅能夠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同時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糖水平,增加患者自主運動意識,積極主動的進行合理運動。此外,應囑咐患者運動應以散步、打太極拳、慢跑等有氧運動為主,且應合理安排運動時間,通常應在餐后60~90 min進行運動,避免因運動過量而引發不適感或低血糖。③用藥、足部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用藥,且應告知患者私自停藥或更改藥物劑量可能會引發的不良后果。同時護理人員還應指導患者做好足部護理,囑咐患者每天用溫水泡腳,確保足部清潔;另外,日常應選擇柔軟舒適的鞋子,每天堅持足部情況等,預防糖尿病足發生。④血糖監測及胰島素使用方法干預。護理人員應耐心的指導患者掌握血糖監測方法,并且應告知患者血糖儀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囑咐患者定時進行血糖監測。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告知患者胰島素的正確用法、更換方式等,并可進行現場示范,以便患者直觀的了解;另外,應囑咐患者胰島素應存放于陰涼干燥處。此外,還應囑咐患者定時進行復診,以及時了解病情。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6個月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行為依從性改善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并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對比

干預后該組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率明顯優于干預前(P

2.2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行為依從性比較

干預后患者合理用藥、合理飲食、合理運動、控制體重、規范監測血糖、足部護理及按時復診等行為依從性明顯優于干預前(P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慢性終身性疾病的一種,其發病率較高,并逐漸呈上升趨勢,已逐漸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3]。該病病程較長,患者需長期服藥,加之部分患者缺乏對疾病的認識,故而,極易產生煩躁、焦慮等情緒,且治療依從性低[4]。而這些不良心理及行為習慣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血糖控制情況。因此,為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必須要加強對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視[5]。

該研究中對選取的89例門診糖尿病患者實施系統的健康教育,通過護士講解、健康知識講座、發放小冊子等方式進行糖尿病知識宣教,可幫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對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有重要幫助。另外,該研究中還給予針對性的飲食及運動干預,通過系統的干預能夠幫助患者認識到合理飲食及運動的重要性,對提高患者運動、飲食等行為依從性重要幫助。該研究患者干預前合理飲食及合理運動的行為依從性分別為16.9%、19.1%,干預后分別為86.5%、88.8%,干預后顯著優于干預前(P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給予針對性健康教育后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及行為依從性均明顯改善(P

[參考文獻]

[1] 孫秋英,宋開蘭,金小龍.門診糖尿病患者牙周病認知、口腔保健行為現狀及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1):1616-1618.

[2] 鄒蘭芳.某院2013年門診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使用情況分析[J].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4):76-77.

[3] 高雅輝,劉海燕.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門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7):145-146.

[4] 程嬋嬋,孟朝琳,吳小彬.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在初次使用胰島素門診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5,22(6):42-45.

第9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關鍵詞 糖尿病 臨床路徑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137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不斷提高。為了使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謝異常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開展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已被證實為藥物治療以外的一項重要的糖尿病防治干預措施。怎樣使健康教育得到最佳效果,以滿足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公認的模式[1]。2010年3月~2011年4月筆者對我科住院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收集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糖尿病專家委員會的診斷標準,除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外無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男64例,女52例,年齡55~72歲,入院前均未系統的接受健康教育。將入選患者隨機分成2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實驗組按照設定好的護理臨床路徑,從患者入院一直到出院后,進行有計劃、有規律、有次序的健康教育,同時也對家屬進行健康知識指導[2]。見表1。

評價標準:健康知識達標率:患者住院期間,我們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評價,了解患者健康教育達標率。出院前對每位患者進行書面回答,掌握知識達≥85分為健康教育達標。滿意度調查:對每位出院患者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90分為滿意。

結 果

實驗組的健康教育達標率(P<0.01)和護理工作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討 論

本研究結果提示: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臨床路徑實施健康教育,其健康教育達標率和護理工作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識水平。健康教育臨床路徑使護理人員依據路徑圖對病人進行系統動態連續而又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是一種制訂好的計劃,根據病人病情變化和個體差異隨時修改,提供更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而一般的健康教育只停留在泛泛的一些知識傳授,無系統地應用教育理論,教育內容不深入,難以達到預期效果[3]。臨床路徑的實施,使健康教育制度化、具體化和規范化,提高了護理質量,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貫徹實施,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健康教育形式。

參考文獻

1 湛蘆,熊麗君,李凱,等.糖尿病專病康復的組織與管理.醫院管理,2008,1:375-3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啪啪91视频 | 亚洲黄色在线 | 日韩毛片在线 | 日本网络视频www色高清免费 | 黄页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免费 | 麻豆精选传媒4区2021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色偷偷伊人 |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 91最懂男人的午夜社区 | 青青青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香蕉网站狼人久久五月亭亭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 欧美区一区| 精品伊人久久久99热这里只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日本高清不卡一区 | 青青青免费高清视频在线 | 国产最新自拍 | 欧美aaaaaaaa | 麻豆视频免费在线 | 自拍偷拍亚洲图片 | 成人宗合网 | 手机看片久久国产免费不卡 | 麻豆国产入口在线观看免费 | 免费国产一级特黄久久 | 免费看一级特黄a大片 | 99精品国产福利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另类天天更新影院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 超色网站 |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五区七区 | 四虎4hu永久免费视频大全 | 欧美日韩99 | 免费aⅴ片 | 日韩在线视频精品 |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