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范文

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

第1篇: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范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婦科圍手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入院時一般資料顯示,對照組,年齡21~49歲,平均年齡(34±1.2)歲,手術情況:清宮術15例,子宮肌瘤切除術12例,子宮全切術3例;實驗組,年齡22~52歲,平均年齡(35±1.1)歲,手術情況:清宮術14例,子宮肌瘤切除術14例,子宮全切術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統一接受一般護理,實驗組則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具體如下。

1.2.1分析護理中存在的問題

(1)護患糾紛: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屬之間缺乏積極的交流,無法疏導患者的負性情緒,家屬不能充分理解護理人員的工作,就容易出現護理糾紛。

(2)護理人員的問題:欠缺工作責任感、法律意識薄弱、不能嚴格遵守醫院制度、未能夠遵照醫囑的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就容易出現馬虎辦事的態度,也容易出現護理糾紛。

(3)醫院本身體系的問題:護理管理體系不夠完善會降低醫護人員的執行力,進而引發一系列的護理糾紛事件。

1.2.2實施護理安全管理

(1)引入人性化護理:將人性化護理引入護理安全管理中,促進了醫護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幫助醫護人員樹立從患者角度出發的觀念。

(2)定期培訓:為適應醫學技術和護理模式的發展需求,我院會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如每周一下午對護士長進行培訓,每周三對護士進行培訓。

(3)完善醫院護理管理制度:完善醫院護理管理制度中欠缺的部分,可以引入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制和激勵制度,保證護理事件發生時能夠將責任落實到各人。

(4)提高醫護人員的素質:定期對各級醫護人員進行道德教育和護理安全教育,嚴格遵守手術室內的安全事項。

1.3統計學方法應用

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在感染率、缺陷率上均比對照組少(P<0.05),在護理缺陷方面,對照組共有9例,其中家屬投訴3例,壓瘡4例,重要資料遺失2例;實驗組僅有2例,其中壓瘡1例,重要資料遺失1例。

3討論

第2篇: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范文

1.1一般資料

2010年2月至2”12年2月兩年間,共有2”23位患者在我院接受手術,發生護理安全隱患18例。

l.2方法分析

研究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間,手術室發生的護理安全隱患事件,提出相應的合理的預防措施。

2手術室護理風險事故的研究和分析

2.1責任心因素手術室護士責任心,即護士對本職業道德的體現,對患者積極熱情、細心周到的服務態度。手術室護理中常發生以下錯誤:如術后未看管患者,導致患者墜床;接錯患者,未認真核對患者身份信息;在術前清點器械、針線及敷料不細,延誤手術時間;在術中物品擺放凌亂無序,器械清點遺漏等。

2.2護理操作技術因素手術室護理操作技術是護士在手術中應當準確并及時完成的專業知識技能操作。護士因操作技術不熟練或不主動配合手術,如電刀筆電極接觸不良,可造成患者電灼傷。

2.3行為語言因素部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不需要全身麻醉,而保持清醒狀態。有個別護士在術中行為不當,言語生硬,忽視了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從而引發了患者的反感,使得患者在術中更加的緊張和恐懼。術后患者家屬對責任護士進行了投訴。

2.4制度執行因素手術室護理管理制度是有效的避免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事件發生的最基本保障。如用藥不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不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章和消毒隔離制度等。

3防范措施

3.1增強工作中的責任心手術室護士應具備很強的責任心,要積極熱情、耐心周到的完成護理任務并能保證護理服務工作的質量。

3.1.1手術前,應根據手術需要準備好器械,并檢查其性能完好與否。除需要備齊的常規器械包,還要備有應急的器械包。如需特殊器械應在術前與術者進行溝通,做好充分準備。

3.l.2手術中,要將手術區周圍的物品擺放整齊,及時向術者提供器械,收回暫時不用的器械。深部手術填人的紗布或留置的止血鉗,切勿忘記清點,防止遺留。術中增加的物品應及時記錄并妥善保管。

3.l.3術后主要是麻醉恢復期的護理,對于全麻患者清醒前應守護在旁,適當的約束其四肢,防止其墜床、引流管拔出、注射針脫出等意外情況的發生。

3.2規范手術護理中的操作手術室護士經常要做的操作就是電刀筆的操作。在使用電刀筆前,巡回護士應常規的檢查患者身體有無接觸導電體、有無安裝心臟起搏器等。手術過程中,如電刀筆暫時不使用,洗手護士應將電刀筆放人絕緣電刀盒內。術中所用的酒精紗布要與電刀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引起燃燒而致患者受傷。

3.3規范手術室護士的行為和語言在護士語言和行為規范方面,手術護理工作中的重點是突出“禮貌性,文明性,情感性、規范性”。手術過程中,應保證說話輕、走路輕、關門輕。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要不時的與其溝通,以溫柔可親的話語、甜美溫馨的笑容對患者表達關心、關愛,從而消除其緊張恐懼的心理情緒,更好的配合手術。

3.4嚴格遵守并執行手術室護理管理制度手術室主要的護理制度包括:用藥及輸血查對制度、消毒隔離管理制度、清點查對制度等。

3.5用藥及輸血查對制度手術中執行口頭醫囑時,要復述一次,并做好記錄。使用任何注射用藥前,都應做好“三查八對”,經兩人核對無誤后方可使用。

3.6清點查對制度術前要做到十二對、六查、四到位制度。十二對:對床號、科室、性別、姓名、年齡、手術名稱、手術時間、手術部位、所需藥品和物品、藥物過敏情況、敷料是否合格、滅菌器械、用品是否齊全等。六查:人手術室之前查(病區、科室、床號、姓名、性別、術前準備情況等);麻醉前查;皮膚消毒前查;手術中查;執刀時查;關閉體腔前后查。四到位:吸氧設備到位;急救藥品到位;吸引器到位;電凝止血器到位。除此以外,術者、巡回護士和手術護士要在手術前后共同清點術中所用的縫針、刀片、紗布及器械等物品,并做好記錄。

4結果

本組共有18例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事件,其中責任心因素占3例(16.67%),護理操作技術因素占5例,法律常識及意識因素4例(22.22%,行為言語因素3例(16.67%),制度執行因素3例。

5小結

第3篇: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范文

【關鍵詞】 安全管理;護理;手術

安全管理是指為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目前護理安全是衡量護理服務重要指標,也是患者就醫選擇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標之一[1]。手術室是醫院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對危重患者進行搶救的重要場所,其安全管理尤為重要。現在手術護理的內容已由單純完成手術配合擴展到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由于手術護理中點多面廣,且其護理具有連續性、動態性、直接性和具體性,故在手術護理中還存在許多安全隱患。手術護理質量與患者的手術安全密切相關,任何疏忽大意或差錯都可能釀成嚴重的后果[2]。做好手術護理的安全管理,是確保手術治療、搶救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隨著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高難度手術越來越多,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如何將安全管理應用于手術護理中來提高我們的護理質量,是值得護理管理者探索的重要課題。

1 手術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接錯患者;(2)手術部位錯誤;術中給藥錯誤;術中輸錯血;(3)摔傷和碰傷患者;(4)術中器械不足和質量不良造成意外;(5)遺留物品于患者體腔;(6)組織壓傷或壞死,如四肢手術時,使用止血帶時間過長,導致四肢缺血,甚至肢體壞死,給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損傷;(7)術中灼或燒傷患者;(8)標本弄錯或丟失;(9)手術患者護送不當,發生各種管道和引流管脫落,甚至患者墜車等;(10)術中低體溫。

2 手術護理中安全管理的應用

2.1 隨著手術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及時更新、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各項管理制度,是手術順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和基礎[3]。

2.1.1 嚴格執行各項查對制度 接患者時為了防止接錯患者嚴格執行患者交接制度,認真做好四查八對,內容為四查:查術前用藥是否執行,是否禁食、水,手術部位,皮膚準備情況;八對:對病房、床號、姓名、性別、年齡、腕帶、診斷及手術名稱。為避免弄錯手術部位,我們及時增加了核對手術部位流程和三方(手術室護士、麻醉師、手術醫生)核對手術部位登記本。術中手術室護士所執行的醫囑均為口頭醫囑,護士在接到醫囑時要口頭復述,給藥前與麻醉師再次核對;同時做好三查七對工作。輸血時護士不僅要與麻醉師共同核對,且做好輸血的三查八對,密切觀察輸血后反應。

2.1.2 術中清點制度 嚴格執行術中物品清點制度,在手術前、關傷口前、關傷口后清點手術物品并用具體數字記錄在術中護理記錄單上。如發現物品不符,立即報告手術大夫,認真檢查傷口,必要時X線檢查,確保體內無遺留物后,方可關閉傷口。手術過程中刷手護士原則上不允許調換,如需要調換嚴格按照刷手護士交接班制度執行,以確保將手術物品出現差錯的危險性降到最低。

2.1.3 標本交接制度 病理標本放入標本袋并注明患者姓名、住院號、病理標本名稱,連同病理單術畢刷手護士和巡回護士核對后,由巡回護士放到指定位置,并按照標本交接登記本的項目登記,如標本的數量等。專人核對簽字后送病理科,送到病理科后病理科人員核對簽字。如術中需送冰凍,巡回護士立即將標本放入標本袋,注明患者姓名、住院號、標本名稱及部位,由專人及時送到病理科直接交予病理科人員進行檢查。

2.2 安全接送手術患者 接送患者一律使用手術室專用平車(車輪帶鎖),并將平車的床檔支起,必要時使用約束帶,避免手術患者摔傷或墜床。在運送手術患者時特別是手術后不僅要迅速平穩,還要有效地固定好患者的各條管路,以免在運送過程中發生管路滑脫的現象。我科還制訂了管路滑脫的應急預案和流程,如果發生管路滑脫,立即按照應急預案執行,確保患者的安全。

2.3 妥善安置手術,防止患者組織壓傷或壞死 護士在安置手術時嚴格按照手術安置制度執行。對手術時間長的患者,術中密切觀察,發現異常,可在局部實施按摩,防止局部組織壓傷。2009年骨科共行手術時間在5h以上的手術77例,由于加強術中護理,未發生組織壓傷的現象。對術中使用止血帶的手術患者,術中準確記錄止血帶的開始時間,定時提醒手術大夫止血帶的使用時間,以免止血帶使用過長,導致患者組織壞死。骨科術中使用止血帶的患者42例,沒有組織壞死的現象發生。

2.4 正確安全使用高頻電刀,防止術中灼傷或燒傷患者 高頻電刀在使用時會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時會著火[4],因此一定要待消毒劑充分干燥后方可使用,以免引起皮膚燒傷。據文獻報道,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術中使用電刀有灼傷心肌導致心搏驟停的可能。[5],對裝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慎用電刀。使用高頻電刀前將負極板置于患者肌肉豐富處與皮膚完全接觸,一般選擇小腿、大腿或臀部,術中經常檢查,防止負極板松脫、移位,避免灼傷患者。使用電刀時不僅要保證患者與金屬床之間有4cm的絕緣層[6],而且至少用雙層敷料隔開架、頭架,防止旁路性電灼傷。

2.5 防止術中低體溫 術中注意給患者保溫,給重癥患者使用保溫毯,將保溫毯的溫度調節為38°C;術中使用恒溫箱中的沖洗液沖洗傷口,防止低體溫的發生。

2.6 準備充足的手術器械,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在包包裹前和使用前均檢查手術器械是否存在質量不良的現象,如發現及時更換,以免手術器械質量不良發生意外,延誤手術。手術室要按照手術需求準備器械,且將術中易被意外污染的器械準備備用包,以保證手術器械的供應。手術室是手術患者進行診治和搶救的重要場所,不僅要做好常規手術器械的準備,備好急診手術和急救器械,還要做好手術室的應急預案和流程,2009年我們成功完成了4例急診大咯血患者的手術配合。

2.7 定期進行護理安全質量檢查,完善護理質量管理 設立護理安全質量管理組,護士長和護理安全質量管理組每月分別對手術室的護理工作進行全面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定期組織分析討論,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建議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工作中及時評價,根據評價結果調整安全護理措施,從而提高了我們的護理質量。

安全管理是判斷手術室護理質量的重要標準。建立完善、科學、系統的護理安全管理機制,積極采取有效的管理對策,實施完整的安全質量控制,才能真正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優質地護理,不斷提高推動護理工作的持續改進,提高護理質量。我科通過對安全管理措施的實施,不僅提高了手術室護士的整體素質,規范了操作流程,而且也完善了手術室的各項管理制度,使得我們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減少了差錯的發生,提高了手術室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左月燃.對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認識和思考.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91-192.

2 彭金來.加強手術病人安全防護的實施方法.護理管理雜志,2004,4(11):54-55.

3 賴曉萍,王美珍.手術室護理中的預見性問題與安全管理.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3):1845.

4 魏革,劉蘇軍.手術室護理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48.

第4篇: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范文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行手術治療的患者800例,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為對照組和細節護理管理組,各400例;對照組年齡19~42歲,平均(34.38±5.26)歲,其中婦科46例,產科354例;細節護理管理組年齡18~42歲,平均(34.50±5.32)歲,其中婦科50例,產科35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采用手術室常規護理管理干預,即根據規章制度規范手術室常規操作技術及流程、定期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醫院內感染控制培訓,建立帶班責任制度,各項手術室護理操作應嚴格執行登記簽字制定,并做到責任到人。

1.2.1細節護理管理組患者采用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干預,包括以下內容。

1.2.1.1定期組織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相關知識培訓依據國家衛生部頒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制訂培訓及實施方案,完善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術器械及醫療廢物分類處理制度,對醫源性感染可能產生各個環節進行干預[4],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已制定規章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開展多部門多層次討論會,對發現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1.2.1.2制定手術室護理人員無菌操作觀念量化考評制度每月不定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相關操作完成情況進行理論測評[5]。

1.2.1.3制定手術室消毒滅菌量化考評制度嚴格監督手術室各項消毒滅菌制度執行情況,并在每次操作前后進行登記;每周進行手術室空氣、手術器械、護理人員及物體表面細菌菌落數檢測1次以上,對于發現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標問題[6],積極查找問題所在并制定改進措施。

1.2.1.4制定手術室護理規范操作考評制度術前洗手、擺放及尿道置管在內的侵襲性操作均由專人負責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2.1.5制定手術室器械細節管理制度如專科手術器械專門建卡標記,并放置使用說明書,詳細寫明使用適應證、維護清潔注意事項等;嚴格進行圍術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時由2人清點器械數量,并登記造冊,對使用狀態進行準確評價;此外,還需加強手術器械清洗保養細節管理,首先采用專業軟毛刷進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壓水槍沖洗器械內腔隙,最后以柔軟紗布擦干器械,并以酶類消毒液超聲振蕩連續清洗15min[7-8]。

1.3觀察指標(1)記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例數,計算發生率,其中醫院內感染數據均由院感科專人收集匯總確定;(2)采用本院自擬手術室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護理滿意程度評價,內容包括護理服務、護理操作、護患溝通及住院環境等,由患者或家屬勾選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中任一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應用本次研究數據錄入、及邏輯糾錯軟件選擇EpiData3.04,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率比較對照組和細胞護理管理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例數分別為14、1例,醫院內感染發生率分別為3.50%、0.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細節護理管理組患者護理服務、護理操作、護患溝通及住院環境等臨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第5篇: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范文

1.1一般資料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門診手術患者共80巧人次通過科室專門的登記記錄結合醫院相關科室如辦公室、門診部、護理部、糾紛辦、優服辦等部門的護理投訴記錄共76起股訴發生率為0.95%。76起投訴分類如下:家屬或患者口頭投訴52起,占68.42%;書面投訴8起,占10.53%;電話投訴16起,占21.05%。共涉及護理人員33人次。經核查有效投訴44起(基本屬實30起部分屬實14起)。

1.2方法根據科室登記結合各部門對每起投訴的詳細記錄胺投訴發生的時間、起因、過程、結果、涉及的護理人員等進行分類、歸納、分析并對相關投訴事件進行綜合總結、分析。

2結果

76起投訴原因主要分類如下:就醫環境(包括導向指示牌)、手術室環境差占35%。服務設施不到位占20%。患者隱私保護意識差5%。服務態度、主動服務意識不強10%。標本送檢環節存在隱患占5%。門診手術都為自費手術,不能走醫保或農合占25%#

3討論

3.1原因剖析

3.1.1環境因素:導醫指示圖、指示牌不醒目,患者不能最短時間獲得治療。º基礎設施差等候區座椅少,人員多時,不能滿足需要;空間狹小,通風不好。»過程復雜,不能靈活機動繳費窗口和急診區相距較遠。¼流程機械化、死板教條,不能根據輕重緩急調整就醫順序。

3.1.2管理因素:服務設施不到位:不能為患者提供必要的平車、休息躺椅等;手術后患者短暫在手術床上休息后只能步行走出手術室冷別患者因為體質虛弱、疼痛、物殘留等有暈厥摔傷的可能。º人員、設備與門診需求不匹配:門診或日間手術時間短瀕率快,醫務人員少、工作量大而繁雜,手術多時器械、物品供應不及時。»護理記錄不完善:無專門的門診手術護理記錄單手術交接無文字紙質交流記錄,易造成安全隱患。¼病理標本處理存在隱患:門診手術切下的標本一般較小加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標本腐爛、損壞、混淆、丟失等;有時請患者家屬送檢標本致標簽脫落或交接不清容易造成失誤。

3.1.3護理人員本身因素:服務理念陳舊:隨著社會發展進步精神文明需求的提高患者逐漸對人權維護關注加大加被尊重、自身需求的滿足及心理感受的維護等。而相關護理人員提供服務過程中態度欠熱情工作主動性、積極性欠缺,交流時語氣生硬,醫學術語應用較多,不能用患者或家屬理解的詞語解釋;手術過程中不合時宜的說笑、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忽視患者的感受。º保護患者隱私的意識差:患者的隱私、身體的私密部位保護未引起重視,忽略了患者作為社會人的需求;護理人員談論患者病史、病因甚至隱私,甚至有的醫務人員缺乏法律意識泄露患者的隱私。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從而埋下醫療糾紛的隱患。»服務態度、服務理念的隱患:當手術多而護士人員少時,抱著應付的心理和態度,每天忙于應付勢必會忙中出錯;常言態度決定一切對經濟利益的過多追求必然會影響正確的工作態度。1個護士同時巡回幾臺手術清點制度難以嚴格執行,底線會被突破,可能造成縫針等細小物品遺留在切口或傷口內。¼健康宣教存在缺陷:門診多為短小手術不需要住院,缺少護患親切的交流;另一方面,護理人員自身醫學知識的缺陷,對疾病的轉歸理解深度不夠,健康宣教不到位。從而導致介紹情況欠完善。

3.1.4患方因素:對收費不滿意:多數門診手術為自費,不能參加醫保、農合報銷業務。º對醫療服務效果要求過高:認為在醫院花費后應該得到滿意的服務和療效對醫療技術的局限認識不清簡單的把醫療過程等同于一般的消費過程。對手術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清創過程中的疼痛、對局部麻醉效果不滿意等不能正確理解。醫療技術發展速度與患者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速度不協調導致的糾紛隱患。

3.2應對策略

3.2.1徹底改善就醫環境:設置醒目的就診指示牌、指示圖開放縮短就醫通路,使患者最短時間到達就醫地點。º根據患者輕重緩急合理調配人員實行彈性工作制。做到/閑時有人歇戶陀時有人頂0的合理排班對急癥患者優先檢查、治療縮短患者等候時間。»改善候診大廳環境增加候診大廳空間、增加等候座椅、配置了飲水機、一次性紙杯、安裝了液晶電視等。

3.2.2完善管理職能:由院方組織急診綠色通道人員對急診就醫人員進行引導;門診導醫人員對正常就醫人員進行引導。º士曾加了收費窗口和急診專用窗口縮短了繳費時間。»實行院內就診一卡通,簡化了流程。¼士曾加手術后觀察室床位適當延長以進一步減少隱患。

3.2.3完善護理文書和手術登記:針對門診手術室的具體特點,專門建立門診手術專用護理記錄本,報質量管理辦公室同意后備案使用。首先由門診手術接待護士嚴格按手術通知單與門診病歷對患者進行身份第一步核對;再與各相應手術間巡回護士一起進行交接核對,第二步確認;入室后手術前由巡回護士、器械護士和手術醫生進行第三步身份確認(包括:患者身份、手術同意書簽字人員法律效應、手術名稱等)。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完善護理病歷及手術登記記錄。

3.2.4建立完善的手術標本管理制度:病理檢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立嚴格的標本管理制度,包括:專用的標本登記本、包裝及標識、交接的等級簽字、責任追究等。項目包括日期、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標本名稱、手術醫生、巡回護士、接收護士與病理科交接時核對清楚,病理科專人簽收及備注,雙方簽字后確認。禁止家屬單獨送標本;家屬拒絕病理化驗的,一定嚴格登記寫明原因家屬代表簽字。

3.2.5保護患者的隱私:患者隱私部位的保護在保證消毒要求合格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減少隱私部位暴露。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談論患者隱私不做與手術病情無關的行為規范服務用語。嚴禁出現與手術環境不和諧語言和行為。»耐心聽取患者主訴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要認真聽取耐心解答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安然度過圍術期。

3.2.6強調醫療相關知識宣教:充分利用門診手術室門口周圍墻面根據門診手術的特殊性編寫各類手術的術前須知、術后注意事項及術后指導供患者隨時查詢,必要時進行講解完善圍術期教育使患者和家屬能夠了解手術相關知識。

第6篇: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范文

1.1護理人員素質限制在產科護理過程中,護理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護理人員,但很多護理人員由于年齡較小,缺乏系統培訓,在助產工作中的經驗不足,由此對于產婦的預計不準確,在生產過程中不能有效保護產婦的會位,從而導致產婦及新生兒出現產傷。很多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與患者的溝通較少,工作缺乏責任心,遇到事情時容易情緒化,不能夠耐心傾聽產婦的要求,而且在操作過程中不注意消毒處理,使得產婦發生感染情況,還有些護理人員甚至不按照要求檢查新生兒的性別,導致出現嬰兒報錯的情況。

1.2產婦自身因素很多產婦在圍手術期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如產前恐懼癥、產后憂郁癥等,甚至存在著自殺或者傷害嬰兒的行為,還有一些孕婦不聽從醫生囑咐,在住院期間不配合醫生治療,私自外出,在分娩期或手術后下床出現跌倒情況等,從而導致產科護理受到威脅,對于產婦產生了不良影響。

1.3強化安全管理策略

1.3.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對于產科護理中的安全管理措施,首先應當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如產科安全管理制度等,針對產婦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針對產婦容易出現急癥的情況,護理人員要為產婦備齊各種急救藥品和急救措施,同時建立起明確的操作流程,將操作過中的每一個職責都明確到人,以確保護理工作有章可循,而且能夠強化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從而加強產科護理,更好的滿足產婦需求。

1.3.2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

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醫院的形象,因此,在產科護理過程中,醫院應當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促使其熟練掌握護理流程,能夠鎮定處理產婦出現的各種急性病癥,同時還要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促使護理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護理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并強化管理,以更好的促進產婦護理質量的提升。此外,護理人員還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一切堅持以產婦為重,不能夠將情緒帶入到工作過程中,以免導致護患糾紛,從而影響到護理效果。

1.3.3加強產婦護理

在產科護理過程中,產婦是護理的核心,因此強化產婦護理,能夠更好的提高護理質量,對于產婦的日常行為,護理人員要加強監督和控制,向產婦講解各種相關的產科知識,促使產婦認識到積極配合護理的重要性,對于產婦下床行走,護理人員應當給予攙扶,避免出現摔倒的情況。此外,護理人員要給予產婦有效的心理護理,針對產婦產生的焦躁、抑郁情緒進行疏導,鼓勵產婦勇敢面對現實,以不斷提高產婦的心理素質,從而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

1.3.4加強醫療設備維護

在產科護理過程中,對于醫療設備的應用較多,對此,護理人員在為產婦提供藥物或者采用儀器設備進行身體指標檢測的過程中,應當熟練操作,而且能夠按時給藥,確保在產婦發生急性病癥時能夠及時進行搶救,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對醫療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對于已經損壞的儀器要嚴禁用其對產婦進行治療,從而確保產婦能夠及時得到有效治療,改善自身的身體情況。

2討論

第7篇: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范文

關鍵詞:神經外科;手術護理;風險應對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320-02 神經外科主要研究神經系統及其附屬機構,因具有高、精、尖等專業學科特點,因此其手術具一定復雜性與風險性。在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高質量的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有效規避治療風險,提升治療質量。本文以神經外科手術護理的特點為基礎,對其常見風險問題及應對措施進行分析。

1 神經外科手術護理的風險問題

神經外科作為外科學領域內的新型學科,近年來在醫學行業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同時推動了神經外科護理工作的不斷進步,其護理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神經外科功能性疾病護理、脊髓疾病護理、顱底疾病及顱腦外傷護理、心腦血管疾病護理等。由于此類神經外科手術難度、風險、死亡率均較高,因此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及護理管理過程提出了較高的要求[1]。目前神經外科圍術期的護理工作由于開展時間較短,缺少針對性的護理經驗,程度不同的影響了護理工作的效果。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匱乏,神經系統疾病病情變化迅速,由于基層醫療單位設備條件有限,重要的監護條件及水平缺乏或不具備,導致護理觀察難度加大。因此對護理人員的判斷力及執行速度有較高要求,若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的掌握存在缺陷,則可能導致護理風險的提升。第二,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缺乏有效溝通的條件或意識,一些神經功能損傷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退化嚴重,導致基礎護理工作量大,在特定條件下可能造成醫患矛盾。第三,護理工作管理機制不健全,護理記錄缺乏規范性與完整性,護理器械、儀器缺乏有效的管理與維護,為護理工作帶來一定安全隱患。為提升神經外科手術護理的效果,現將應對措施進行分析探討。

2 神經外科手術護理風險的應對措施

2.1 專業培訓常規化,提升隊伍業務技能: 神經外科類疾病病情變化迅速、復雜,要求護理人員具備全面的疾病知識與嫻熟的護理技巧[2]。各醫療單位可對神經外科的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主要包括以下方式:(1)定期進行護理知識的培訓,主要強化護理人員對常見神經外科疾病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閉塞性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合并腦出血、顱內動脈瘤等,從而擴展護理人員的知識面,在面對變化復雜、迅速的病情時能夠進行準確、快速的判斷與處理。(2)針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設立考核制度,并從中挑選出優秀護理人員進行經驗傳授與細節說明,從而提升護理退伍的總體護理水平,降低護理過程中的風險。(3)知識更新對于護理人員同樣重要,如近年來關于圍術期腦保護的研究進展、圍術期神經外科手術病人的容量治療與管理、顱內壓與腦電波的連續監測等新技術,已經進入臨床并得到應用。臨床護理人員對此應有所了解并實施應用。

2.2 護理內容多樣化,實現醫患有效溝通:在神經外科手術的護理中,由于護理工作量大,護理難度較高,易造成護理人員與患者及患者家屬溝通障礙[3]。為增進醫患雙方的相互理解力,護理人員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知識與手術的介紹,提高患者對治療方案與目的的認知程度,同時疏導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講述手術成功案例,增加對醫療人員的信任感與認同感。(2)術中對患者進行愛心護理,包括為患者慶祝生日、節日,制作溫馨提示卡片,叮囑患者在康復期的注意事項,提升患者的護理依從性。(3)患者出院時可向患者及其家屬交待康復訓練事項,為患者提供完整的護理服務,降低護理風險。

2.3 護理管理機制健全化,提高護理流程規范度:神經外科護理管理機制的主要內容包括對護理工作記錄的核查與對護理器械及儀器使用的管理。神經外科手術要求準確、敏捷,這將導致在護理前開展核查工作的困難度增加。基于此,護理人員應重視事后的護理記錄工作,記錄中應明確各藥物的使用時間、劑量、方式及護理過程的各項操作、患者不良反應等,保證記錄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從而強化護理事故問責制度的可執行性,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器械及儀器管理則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1)挑選專業管理人員進行統一管理,管理人員可從護理人員中進行選拔,從而保證管理者對器材的熟悉性;(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器材的使用需做好備案與記錄,包括使用時間、科室、歸還時間等;(3)定期對護理器械進行檢修,保障器械能夠正常工作。通過以上措施,可有效減少外部環境為護理工作帶來的風險,提升護理質量。

神經外科手術具有一定復雜性與風險性,護理工作項目繁多,任務較重,因此強化其護理質量對提升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影響。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開展多樣化護理,同時完善護理管理機制,從而有效提升神經外科手術的護理水平,增進醫患雙方的溝通,規范護理流程,全方位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莊文燕,等.神經外科術前護理常見風險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12):86-87.

第8篇: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范文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食管癌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沈陽市第九人民醫院收治的95例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A組(53例)和B組(42例)。B組患者給予圍術期常規護理,A組患者在B組基礎上在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生命質量、疼痛程度及術后恢復時間。結果A組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及日常生活評分均明顯高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護理后,A組患者VAS評分為(1.8±0.6)分,明顯低于B組的(4.0±1.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對食管癌患者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生命質量,減輕術后疼痛,促進其早日康復。

【關鍵詞】

優質護理;食管癌;圍術期

食管癌是目前危及人們生命安全的常見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1]。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措施,對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手術創傷大,術后疼痛劇烈、并發癥多,均可影響患者恢復,因此臨床日漸重視食管癌圍術期的護理工作。本研究就優質護理在食管癌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5例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經臨床癥狀、影像學及病理檢查等確診[2];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手術及麻醉禁忌證。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A組(53例)和B組(42例)。A組患者中,男32例,女21例,年齡30~65歲,平均(42±6)歲;B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30~68歲,平均(43±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B組患者給予圍術期常規護理,術前訪視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常規禁食禁水,做好腸道準備,常規消毒。術后密切注意患者意識、呼吸、血壓、心率等變化,給予吸氧、心電監護,發現異常及時進行處理。A組患者于B組護理基礎上在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具體如下。

1.2.1創建溫馨、干凈、舒適的住院環境

保持病房內干凈、安靜、整潔,治療、護理操作應集中展開,減少噪聲,室內不可吸煙、飲酒,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室內溫度維持26℃左右,濕度70%;保證光線柔和,陽光充足,適當擺放綠色植物、書籍,播放輕柔音樂,使患者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保持身心愉悅。

1.2.2健康宣教

術前根據患者心理狀態、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講解醫院規章制度、主治醫師、責任護士及疾病相關知識,講述手術目的、安全性、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項,以消除其陌生、焦慮、不安、恐懼等心理;與患者積極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認知干預、放松干預等措施,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1.2.3術后基礎護理

術后幫助患者取平臥位,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1.2.4疼痛護理

術前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展開腹式呼吸鍛煉,以減小胸部活動幅度,減輕胸部疼痛,術后根據其疼痛程度給予相應護理。理解患者痛苦,滿足患者需求,鼓勵、支持患者,緩解其焦慮情緒。必要時給予鎮痛護理。鎮痛可采用硬膜外鎮痛泵,向患者講述鎮痛泵原理及作用,指導其如何使用,并對其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必要時給予鎮痛藥物。

1.2.5營養支持

患者禁食期間可靜脈補液,行腸內腸外營養支持;術后第2天患者腸胃蠕動恢復后經導管滴入營養液,減少輸液量;術后第5天可逐漸恢復飲食,由流食過渡至半流食,再逐漸過渡至普食,禁止暴飲暴食,少食多餐,逐漸增加飲食量。

1.2.6早期活動

患者術后生命體征穩定后,護理人員應協助其適當翻身并按摩肢體,適時叩背排痰,適當增加床上活動,拔除胸管后可下床活動,并逐漸增加活動次數。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生命質量、疼痛程度及術后恢復時間。生命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估患者的生命質量,包括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及日常生活,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命質量越高[3]。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總分10分,0分:無痛;10分:劇烈疼痛,無法忍受[4],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生命質量比較

A組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及日常生活評分均明顯高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2.2護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較

護理前,A組患者VAS評分為(6.8±1.1)分,B組為(6.8±1.2)分,兩組患者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A組患者VAS評分為(1.8±0.6)分,明顯低于B組的(4.0±1.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術后恢復時間比較

A組患者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3討論

優質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以滿足患者需求為目的,為患者提供高效、優質、滿意的服務,確保患者安全、軀體舒適,平衡患者心理[5]。食管癌患者由于疾病折磨、對生命安全擔憂、對治療措施不了解、對治療費用擔憂等,大部分會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影響治效果。因此,應加強食管癌手術患者的護理工作,緩解其圍術期的不良情緒,促進護理工作的順利實施。食管癌患者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首先應營造舒適、溫馨的住院環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應以熱情友好的態度,面帶微笑,迎接患者,向其介紹醫院管理制度,以減輕其住院期間的陌生感和孤獨感,術前展開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及常規基礎護理,使患者能夠掌握手術基本情況,以消除其緊張、不安情緒;術后實施飲食護理、基礎護理、疼痛護理等,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同時,護理期間應加強患者安全管理,給予其全程健康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樹立高度健康意識及安全意識[6];需定時巡視病房,對危重、躁動患者予以相應約束。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A組患者VAS評分明顯低于B組,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B組。提示對食管癌圍術期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程度,促進其康復。并且A組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及日常生活評分均明顯高于B組。表明對食管癌圍術期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生命質量,調節患者精神狀態、軀體功能,提高患者社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對食管癌患者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生命質量,減輕術后疼痛,促進其早日康復。

作者:唐陽 單位:沈陽市第九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周慧娟.黃珍珍.113例食管癌患者圍術期的疼痛護理[J].護理學報,2010,17(5B):37-38.

[2]陳莉.老年食管癌患者圍術期肺部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3):523-524.

[3]劉光英,張娜,潘愛春,等.Orem自理理論在食管癌圍術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雜志,2010,25(14):1278-1280.

[4]孔美菊.食管癌根治術的護理配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2):159-160.

第9篇:圍手術期患者護理管理制度范文

【關鍵詞】 優質護理; 肝內外膽管結石; 疼痛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6-0106-02

微創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是近年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的常見手術,治療效果顯著,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術后恢復過程慢、并發癥多、療效不理想,同時患者易產生心理障礙[1]。為此,做好術后護理、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升治療效率是護理的重點。筆者所在醫院探討微創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術后患者實行優質護理后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20例行微創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術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21~78歲,平均(44.1±3.4)歲;病程6個月~3年。對照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齡20~80歲,平均(42.5±2.5)歲;病程6個月~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按照微創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術后常規護理對60位對照組患者進行護理,術后患者主訴產生疼痛嚴重者適當給予止痛藥治療。

1.2.2 觀察組

1.2.2.1 術前護理 (1)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適當向其介紹術后的疼痛感等,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多與患者交談,分散其注意力,穩定情緒,務求在術前達到最佳心態。(2)指導患者的飲食作息習慣,吸煙者須在術前戒煙,術前應以清淡營養類食物為主。(3)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排泄排遺練習、有效深呼吸和床上翻身練習,保證不會在術后發生褥瘡、尿潴留和肺部感染等并發癥。

1.2.2.2 術后護理 (1)術后支持腹腔管引流護理以及T管引流管的護理。剛進行完微創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術后的患者應禁食,主要以靜脈注射氨基酸等進行營養補充并時刻注意輸液速度和輸液總量。注意觀察腹腔引流液的顏色、性質等并定時擠壓使其保持通暢。患者術后回病房后將T管接無菌袋在床邊固定好,保持引流管通暢并定期用無菌鹽水和慶大霉素慢慢沖洗,切勿加壓。每天更換引流袋,注意無菌操作。每日予T管周圍皮膚進行消毒并覆蓋無菌紗布。一般術后8~10 d無發熱、腹痛等情況可試夾閉T管引流管,隔日行T型管造影。造影顯示通暢后,開放T管48 h,使造影劑完全排除。拔出后用凡士林紗布將殘留竇道填好。1~2 d可閉合完好[2]。(2)及時鎮痛。患者術后疼痛一般以術后48 h疼痛較劇烈,鎮痛藥應以患者的反應和主觀感受準確及時使用。予患者以鎮痛藥時需同時告知患者該鎮痛藥的成癮性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

疼痛程度指標采用數字疼痛分級法(NRS):此法由0~10共11個數字組成,患者用0~10這11個數字描述疼痛強度,數字越大疼痛程度越嚴重[4]。0~3為輕度及以下疼痛,>4為中度及以上疼痛。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感覺輕度及以下疼痛發生率91.67%,對照組為11.67%。觀察組輕度及以下疼痛比例高于對照組(P

表1 兩組患者術后48 h疼痛程度比較 例(%)

組別 輕度及以下 中度及以上

觀察組(n=60) 55(91.67) 5(8.33)

對照組(n=60) 7(11.67) 53(88.33)

字2值 76.89

P值

3 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在线免费 | 日韩72页| 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 四虎影视黄色 | 德国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小视频 | 色亚洲影院 |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 日韩一级特黄毛片在线看 | 特级片免费看 |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一级视频 | 免费观看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 日韩城人网 | 花季传媒v3.0.3 | 欧美在线视频播放 | 欧美呜巴又大粗又长 | a级日韩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a级片免费在线播放 | 欧美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高清在线看免费视频观 |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 久久精品免费 |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天天噜噜日日噜噜久久综合网 |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黄免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 日本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99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专区一区 |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四虎影像 | 成人嫩草影院免费观看 | 四虎最新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 日日干天天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