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質量管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一般資料。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實施最為普通的護理查房與護理質量管理,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將中醫護理查房模式運用于中醫特色護理質量管理。參與本次研究中的護理人員,均為我院科室的工作人員,20名護理人員中,其中護士長1名,高年資護理人員4名,工作5-10年的護理人員9名,工作未滿5年的11名;本次研究的內容、操作方式、實驗方法以及所用時間等我院科室均知曉,并支持本次研究。而參與本次實驗的護理人員對實驗過程、方法、目的等均知情,在知曉本次研究的前提下,自愿參與。兩組護理人員的臨床一般資料通過數據分析比較后,所得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實施最為普通的護理查房與護理質量管理,觀察組將中醫護理查房模式運用于中醫特色護理質量管理中,具體措施如下:在實施中醫查房前,科室應對每位護理人員進行中醫基礎知識的培訓,提升科室護理人員對中醫護理知識的知曉度與掌握度,以便日后臨床工作的開展[2]。在實施中醫查房時,護理人員可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生命體征,詢問患者的用藥史,同時采用中醫辨證分析方法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在評估結束后,可采用中醫特色護理理念為患者制定相關的護理干預措施。[3]。在查房結束后,護士長可根據查房中所涉及的中醫知識對護理人員進行提問,通過提問的方式考核護理人員對疾病知識及中醫知識的掌握程度[4-5]。1.3觀察指標在實驗研究結束后,通過采用護理人員自制的評分表,讓患者對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的表現進行評分,評分的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各項操作技術、對疾病的知曉程度等,按照百分制進行評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績效考核指標包括對護理人員臨床護理服務態度、操作技術、病例處理能力、分級護理等,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績效越好。在患者填寫完畢評估調查表后,護理人員將本次研究收集的數據采用軟件進行分析處理。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護理滿意度評分與績效考核評分數據采用t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分析在兩段時間內采取不同的護理管理后,護理工作質量的改善狀況,采用SPSS22.0數據處理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分析,(P<0.05)本次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績效考核成績(87.62±2.56)、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評分(90.89±2.74)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人員的績效考核成績(72.86±2.63)、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評分(83.75±2.43),兩組實驗數據經過分析后,本次研究所得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討論護理查房是提升護理人員對疾病知識、護理操作技術以及護理工作質量等最為有效的方法,也是臨床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方法。隨著中醫在我國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室在臨床工作中采用中醫護理查房模式,以達到提升中醫特色護理管理質量,提升醫院的整體形象的目的。本次論文研究中,通過提升護理人員的中醫基礎知識與中醫護理的操作技能,將中醫理念貫徹于臨床護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此推動中醫護理工作的開展,將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運用于臨床,創建有自身特色的中醫護理質量管理,在科室中營造良好的中醫護理文化氛圍,有效的提升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增強了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的責任心,讓患者在住院就診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被護理人員關心、關愛的感覺,提升了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程度。
綜上所述,將中醫護理查房模式運用于中醫特色護理質量管理中,能有效的提升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提升工作質量,有效的促進患者對護理人員臨床工作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1]盧洪霞,金婕.基于PBL模式的三級中醫護理查房實踐與探討[J].全科護理,2017,15(1):81-83.
[2]尤玉櫻,張玉清.中醫護理業務查房在基層醫院中醫護理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7):169-170.
[3]林金玉.淺談中醫護理查房模式在突出中醫護理特色中的作用[J].醫學信息,2014,52(8):421-421.
[4]傅曉紅,王曉菊,鄭貴蕊.對中風患者中醫護理查房模式的探討[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1):150-150.
1.1一般資料
我科有病區3個,開放床位120張,其中NICU病床16張,護士總人數78人,男10人、女68人,年齡22~45(29.27±5.32)歲。職稱:主管護師9人,護師27人,護士42人;學歷:碩士3人,本科45人,大專30人。病床與護士之比為普通病區1∶0.45,NICU為1∶2.0。實施全員參與質控前后病區收治病種、患者數、手術數量以及床護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護理質量管理方法制定
13項護士質控項目及標準,包括病區管理、危重患者護理、圍術期護理、基礎護理、藥品管理、消毒隔離、氣道護理、管道護理、壓瘡管理、跌倒管理、患者滿意度等。2012年(實施前)單純由護士長和質控員每個月對13項項目按質控標準檢查1次;2013年(實施后)實施全體護士參與病區護理質控,質控問題及時反饋整改,將質控結果納入護士當月績效考核,具體如下。
1.2.1建立護士參與質量管理分工制度
首先逐條解析每項質控標準,根據病房實際,合并相同條款,每個病區均將13項質控標準內容分解,分派至每名護士執行,為保證護士質控質量,在分工前組織護士學習質控標準并考核,考核方式為書面考核和實際操作相結合,考核合格后方具備質控資格。質控頻次為每周1次,由護士在完成本職工作后的間隙完成所負責的質量標準的質控檢查。護士在進行該項質控工作中還要承擔該項質控標準的病區落實和改進工作,如負責氣道護理質量控制的護士要負責氣道護理知識的培訓、病區開放氣道患者信息統計、開放氣道患者呼吸道醫院感染監測及登記、病區氣道護理流程和方法的學習和改進,每周按照標準對病房開放氣道患者和吸氧患者進行專項質控檢查1次。每名護士每周完成所管標準的質控檢查1次,這樣護士既是質控檢查者,同時又接受其他護士的質控檢查,護士質控分工每半年調整1次,促進護士熟悉更多的質量標準,增加護士間的相互理解與合作。
1.2.2質控反饋與改進
建立病區質量控制記錄及反饋本,質控本由質控護士填寫,質控記錄本內容包括時間、質控人、質控問題、責任人、責任人確認簽名。護士將每次質控問題記錄在質控本上,并標明問題責任人,護士每日接班前復習質控本,有無自己需要改進的問題,如有則及時改進并簽名。質控護士對自己分管的質控項目的質量負責。護士長每周檢查護士質控完成情況,每個月對質控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和抽查,需要改進部分組織護士討論、學習,必要時修訂護理規范和流程。
1.3評價方法
實施前和實施后12個月分別對病區護理質控評分進行統計分析,分為病區管理、基礎護理、危重患者護理、健康教育、文件書寫5項,每項滿分100分。比較實施前后護理質量的變化。1.4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行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護士參與質控前后護理質量檢查評分比較。
3討論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重要性
以人為本、人與社會和諧發展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強調以人為中心,關注人的價值以及人與社會、環境尤其是醫療環境的和諧成為醫療實踐的重要環節,護理實踐的核心是人,人、健康、環境和護理影響和決定著護理實踐,而人文化的護理服務模式的實質內涵就是護理工作要以人為本,它強調人文化、個體化,強調尊重病人的生命價值、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使病人在就醫全過程中感到方便、舒適和滿意,最終達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健康而滿足的狀態。
1 護理與人文關懷
整體護理的人文內涵核心是護理工作者首先要尊重人,關愛人,以人為本。如果抽掉這個現代人文關懷的核心,再完善的整體護理程序可能在實踐中也只是流于形式,而無法達到優質護理效果,進而阻礙整體護理的發展。我們應認識到病人是整體的“社會人”[1],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行為方式,擴大護理服務范圍,滿足病人需要。關懷(caring.又稱為關心、關愛、關懷照顧等)是護理的核心概念與中心任務,有效的關懷能增強病人應對壓力的能力,促進病人的康復。病人在整體護理中感受的關懷越深,對護理的滿意度就越高。在整體護理中,要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保證護理質量,護士必須注重對病人的人文關懷。主要表現在護士善于從不同病人的眼神、表情言語、體態中讀懂他們的需要、痛苦和渴望,并能不遺余力地滿足他們的需要,哪怕是極其細微的小事。
2人文關懷應用于先心病患兒護理的必要性
2.1人文關懷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近代護理學創始人南丁格爾曾說:“人是各種各樣的,由于社會、職業、地位、民族、信仰、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病情輕重也不同,要使千差萬別的人都能達到治療和健康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狀態,本身就是一項最精細的藝術。”隨著“生理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和現代整體護理模式的不斷推進,護理服務的內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會的人,在護理工作中既要重視疾病又要重視心理,既要重視局部又要重視整體,也就是說既要重視“科學精神”又要重視“人文精神”,要達到“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完美結合,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健康需求不斷擴展,“人文精神”會越來越顯示出它的獨特價值。
2.2人文關懷在先心病患兒護理中的特定意義
先心病患兒的護理存在著特殊性,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由于自幼患病,不能與正常的小朋友一樣完善、住院幾率高,因此,性格上存在孤僻、怕事等特點。當其住院時,父母格外緊張焦慮,往往會對醫護人員提出較高的要求,護士既要配合醫生醫治小兒機體上的疾病、考慮小兒心理需求,又要顧及多個家屬的情感需求,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兒心理特點和患病小兒不同的心理反應,給予恰當的護理。因此,先心病患兒的護理工作較成人護理更復雜,醫療糾紛也相對較多,這就體現了護士學習人文學知識的重要性,在關注疾病的同時,關注患兒及家屬的心理需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呵護健康、奉獻社會”的服務觀念,這不僅能促進患兒早日康復、恢復健康,也有助于減少或防止糾紛的發生,化解相關矛盾。
2.3人文關懷對護士自身素質的提高
護士的職業形象是護士良好職業素質的具體體現。社會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體現護理工作信譽、特長、精神風貌、人員素質、整體實力的良好的護理形象,可以提高患兒及家屬的滿意度,親合護患關系,提高整體護理質量。為了更好地塑造護士形象,我們注重儀表、審美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全院護理人員中開展禮儀培訓,進行日常禮儀、電話禮儀、上崗禮儀等訓練,美化護士的言行、舉止,樹立護士的良好職業形象。護理形象不只是外在形象,更使人感到其嚴密的管理、嚴謹的作風和可依賴的技術,因此我們還開展了“明星護士”評比活動。通過護理質量、服務質量、護士形象等多方位考核評比出技術上精益求精、不斷創新,工作中精心周到的護理患者,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滿足患者各種需求,提供全程優質服務,深受患者好評的護士為“明星護士”。激發全體護士的工作積極性,使護理人員把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和諧統一作為共同的目標取向,自覺地將日常表現護理形象的工作,轉化為有意識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塑造良好護理形象的行動。
3人文關懷在先心病患兒護理中的實施
3.1營造人文氛圍
從人文關懷的要求上說,收治先心病患兒病房根據兒童生理與心理特點設置獨特環境,如使用防滑地板,墻上懸掛各種壁畫,以自然景色和可愛的卡通人物為主,畫面色彩溫和寧靜,使人心情愉悅、歡快。消除兒童恐懼心理,此外,還要設置便捷的傳呼系統,隨時使患兒及家屬得到護士的幫助。營造一種充滿人性化、人情味,關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為中心的人文環境。
3.2倡導人文服務
對于患兒來講護士扮演著多種角色,母親、姐姐、老師、朋友等。護士與患兒接觸最多,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患兒及家長以深刻的心理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應努力做到:熱情接、耐心講、認真做、細心觀、真實記、主動幫、親切送、熱情訪。
3.2.1熱情接
實行“首迎負責制”。患者、家屬、來訪及探視人員到護士辦公室,護士應面帶微笑、主動詢問,并提供適當的幫助。當新患者人院時,值班護士面帶微笑起立迎接,引導患者至床前,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房環境。首接護士在10min之內至床前主動自我介紹,并介紹主管醫師、護士長、同病室的病友,示范床頭呼叫器的使用方。
3.2.2耐心講
實行“首問責任制”,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詳細的解答,如患者有不理解的地方,耐心解釋至患者滿意為止,實現患者滿意率達到100%,護理服務零投訴。講解內容包括:住院須知、探視、陪伴制度及科室相關規章制度、疾病相關知識、飲食注意事項、用藥方法及注意事項、藥物作用及主要不良反應、各項檢查的配合及注意事項、術后注意事項、出院指導等。主動與患者及家屬交談,消除其不良情緒,建立患者及家屬積極的就醫心態。
護理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細節,講求方式。一是要制定兒童健康教育活動計劃表,在介紹疾病防治、飲食要求、用藥指導、體育鍛煉等知識時,要根據兒童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習慣選擇恰當方式,如將健康教育內容制成卡片,采用一對一方式進行、多示教、編寫講述小故事等,寓教于樂;二是可進行集體溝通,我科護士對患兒進行集中式以多媒體動畫的形式進行各種健康宣教,以提高患兒主動參與治理的積極性。三是辦好兒童健康教育的宣傳欄、櫥窗,形式上要圖文并茂,版面上生動活潑,最好以兒童所喜聞樂見的卡通、漫畫為主。
3.2.3認真做
護理人員認真做好各項護理工作,努力提高技術操作水平,尤其靜脈穿刺技術。對嬰幼兒多撫觸、樓抱,善于用玩具逗其開心;對比較懂事的患兒可通過講故事、玩游戲、詢問一些學習、生活方面的需求,調節醫患關系及患兒的精神和心理狀態,盡快消除陌生感和“怕打針”的恐懼心理,減輕患兒痛苦。基礎、專科護理措施落實到位。護理部每月抽查。
3.2.4細心觀
護理人員主動巡視病房,細心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現、解決出現的護理問題,確保患者安全、舒適。把服務做到患者開口之前,避免患者呼叫,細心觀察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變化,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通知大夫,及時做出處理。
3.2.5真實記
及時、客觀、真實的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到表述準確、語句通順、字跡清晰、文字工整。
3.2.6主動幫
對危重及特殊患者做檢查時,科室至少派一名人員護送。為患兒及家屬提供各種生活的便利并協助其解決困難。
3.2.7親切送
協助患兒家屬辦理出院手續,由護士長或主管護士護送至電梯口或病房門口,目送患者康復出院。
3.2.8熱線訪
護士長或分管護士在患者出院時主動提供健康咨詢熱線,出院后半月內由護士長或分管護士主動詢問患者的康復情況,做患者的健康向導。
4效果
4.1全面滿足病人的需求
高超護理技術與人文關懷是完善的結合,也是整體護理提高的重要體現,人文關懷讓病人感受到護士的關心、照顧,真正滿足了病人的需求,使護患關系更為融洽,病人對護理工作更放心。實施后通過問卷,當面征求意見等方式調查病人滿意度由原來的90%提高到98%。
4.2減少疾病復發,患兒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實施出院健教卡5年多來,普遍提高了出院病人自我維護健康意識,自覺復查,遵醫合理用藥,減輕了病人及家屬的心理、經濟負擔,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提高社會效益。減少了護理糾紛投訴的發生由于開展人文關懷及整體護理,使護理行為更加規范、更加優良,善于運用傳播技巧與病人溝通交流,使病人和家屬感受到了醫護人員的關懷、愛護,促進了護患間的理解,使病人對醫院的醫療護理、各項檢查和收費項目等放心,使我科護理糾紛和病人投訴消滅在萌芽狀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