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合伙人合同范文

合伙人合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合伙人合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合伙人合同

第1篇:合伙人合同范文

姓名________,性別____,年齡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

(其他合伙人按上列項目順序填寫)

第一條 合伙宗旨

第二條 合伙經營項目和范圍

第三條 合伙期限

合伙期限為________年,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__年________日止。

第四條 出資額、方式、期限

1.合伙人____________(姓名)以____________方式出資,計人民幣____________元。

(其他合伙人同上順序列出)

2.各合伙人的出資,于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以前交齊,逾期不交或未交齊的,應對應交未交金額數計付銀行利息并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

3.本合伙出資共計人民幣____________元。合伙期間各合伙人的出資 為共有財產,不得隨意請求分割,合伙終止后,各合伙人的出資仍為個人所有,至時予以返還。

第五條 盈余分配與債務承擔

1.盈余分配,以________為依據,按比例分配。

2.債務承擔:合伙債務先由合伙財產償還,合伙財產不足清償時,以各合伙人的____________為據,按比例承擔。

第六條 入伙、退伙,出資的轉讓

1.入伙:①需承認本合同;②需經全體合伙人同意;③執行合同規定的權利義務。

2.退伙:①需有正當理由方可退伙;②不得在合伙不利時退伙;③退伙需提前________月告知其他合伙人并經全體合伙人同意;④退伙后以退伙時的財產狀況進行結算,不論何種方式出資,均以金錢結算;⑤未經合同人同意而自行退伙給合伙造成損失的,應進行賠償。

3.出資的轉讓:允許合伙人轉讓自己的出資。轉讓時合伙人有優先受讓權,如轉讓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第三人按入伙對待,否則以退伙對待轉讓人。

第七條 合伙負責人及其他合伙人的權利

1.____________為合伙負責人。其權限是:①對外開展業務,訂立合同;②對合伙事業進行日常管理;③出售合伙的產品(貨物),購進常用貨物;④支付合伙債務;⑤____________。

2.其他合伙人的權利:①參予合伙事業的管理;②聽取合伙負責人開展業務情況的報告;檢查合伙帳冊及經營情況;④共同決定合伙重大事項。

第八條 禁止行為

1.未經全體合伙人同意,禁止任何合伙人私自以合伙名義進行業務活動;如其業務獲得利益歸合伙,造成損失按實際損失賠償。

2.禁止合伙人經營與合伙競爭的業務。

3.禁止合伙人再加入其他合伙。

4.禁止合伙人與本合伙簽訂合同。

5.如合伙人違反上述各條,應按合伙實際損失賠償。勸阻不聽者可由全體合伙人決定除名。

第九條 合伙的終止及終止后的事項

1.合伙因以下事由之一得終止:①合伙期屆滿;②全體合伙人同意終止合伙關系;③合伙事業完成或不能完成;④合伙事業違反法律被撤銷;⑤法院根據有關當事人請求判決解散。

2.合伙終止后的事項:①即行推舉清算人,并邀請____________中間人(或公證員)參與清算;②清算后如有盈余,則按收取債權、清償債務、返還出資、按比例分配剩余財產的順序進行。固定資產和不可分物,可作價賣給合伙人或第三人,其價款參與分配;③清算后如有虧損,不論合

伙人出資多少,先以合伙共同財產償還,合伙財產不足清償的部分,由合伙人按出資比例承擔。

第十條 糾紛的解決

合伙人之間如發生糾紛,應共同協商,本著有利于合伙事業發展的原則予以解決。如協商不成,可以訴諸法院。

第十一條 本合同自訂立并報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準之日起生效并開始營業。

第十二條 本合同如有未盡事宜,應由合伙人集體討論補充或修改。補充和修改的內容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三條 其他

第十四條 本合同正本一式____份,合伙人各執一份,送____各存一份。

合伙人:____________

第2篇:合伙人合同范文

二人合伙人共同經營協議書

合伙人本著公平、平等、互利的原則訂立合伙協議如下:

第一條 甲乙雙方自愿合伙經營(項目名稱),總投資為萬元,甲出資萬元,乙出資萬元,各占投資總額的%、%.

第二條 本合伙依法組成合伙企業,由甲負責辦理工商登記。

第三條 本合伙企業經營期限為十年。如果需要延長期限的,在期滿前六個月辦理有關手續。

第四條 合伙雙方共同經營、共同勞動,共擔風險,共負盈虧。

企業盈余按照各自的投資比例分配。

企業債務按照各自投資比例負擔。任何一方對外償還債務后,另一方應當按比例在十日內向對方清償自己負擔的部分。

第五條 他人可以入伙,但須經甲乙雙方同意,并辦理增加出資額的手續和訂立補充協議。補充協議與本協議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條 出現下列事項,合伙終止:

(一)合伙期滿;

(二)合伙雙方協商同意;

(三)合伙經營的事業已經完成或者無法完成;

(四)其他法律規定的情況。

第七條 本協議未盡事宜,雙方可以補充規定,補充協議與本協議有同等效力。

第八條 本協議一式份,合伙人各一份。本協議自合伙人簽字(或蓋章)之日起生效。

合伙人:(簽字或蓋章)

合伙人:(簽字或蓋章)

年月日

合伙人共同經營飯店協議書

甲方: 身份證號碼:

乙方: 身份證號碼:

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就共同經營餐館事宜達成如下合伙協議:

第一條 合伙宗旨

利用合伙人自身具備的資金管理優勢和餐飲消費市場上所需綜合服務的部分空白,經營一家餐館,使合伙人通過合法的手段,創造勞動成果,分享經濟利益。

第二條 合伙名稱 、主要經營地:

合伙經營的餐館名字為:

經營場所位于: ,面積:

第三條 合伙經營項目和范圍

經營項目為特色餐館,范圍包括煙酒銷售。

第四條 合伙期限

合伙期限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第五條 出資額、方式、期限

1、甲方 (姓名)以 方式出資,計人民幣 元。 乙方 (姓名)以 方式出資,計人民幣 元。

2、各合伙人的出資,于 年 月 日以前交齊,由合伙負責人甲方統一保管。

3、本合伙出資共計人民幣 元。合伙期間各合伙人的出資為共有財產,不得隨意請求分割,合伙終止后,各合伙人的出資仍為個人所有,協議終止當天或按合伙人約定的時間予以返還。

第六條 盈余、工資分配與債務承擔

1、工資分配:

2、獎金分配:隨著合伙經營的深入,利潤可觀后,年底將發放獎金,獎金數額根據收入現狀和個人貢獻經合伙人商議后決定。

3、盈余分配:除去經營成本、日常開支、工資、獎金、需繳納的稅費等的收入為凈利潤,即合伙創收盈余,此為合伙分配的重點,將以合伙人出資為依據,按比例分配。

4、債務承擔:如在合伙經營過程中有債務產生,合伙債務先由合伙財產償還,合伙財產不足清償時,以各合伙人的出資為據,按比例承擔。

第七條 入伙、退伙、出資的轉讓

(一)入伙

1、新合伙人入伙,必須經全體合伙人同意;

2、新合伙人須承認并簽署本合伙協議;

3、除入伙協議另有約定外,入伙的新合伙人與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權利,承擔同等責任;入伙的新合伙人對入伙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二)退伙

1、自愿退伙。在經營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合伙人可以退伙: 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就共同經營餐館事宜達成如下合伙協議:

第一條 合伙宗旨 利用合伙人自身

①合伙協議約定的退伙事由出現;

②經全體合伙人書面同意退伙;

③發生合伙人難以繼續參加合伙企業的法定事由。

合伙人擅自退伙給合伙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其他合伙人的全部損失。

2、當然退伙。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然退伙:

①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②被依法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③個人喪失償債能力;

以上情形的退伙以實際發生之日為退伙生效日。

3、除名退伙。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決議將其除名:

①未履行出資義務;

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給合伙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③執行合伙企業事務時有不正當行為;

④合伙協議約定的其他事由。

對合伙人的除名決議應當書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除名生效,被除名人退伙。被除名人對除名決議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

合伙人退伙后,其他合伙人與該退伙人按退伙時的合伙企業的財產狀況進行結算。

(三) 出資的轉讓

允許合伙人轉讓其在合伙中的全部或部分財產份額。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伙人有優先受讓權。如向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轉讓,第三人應按新入伙對待,否則以退伙對待轉讓人。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受讓合伙企業財產份額的,經修改合伙協議即成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

第八條 合伙負責人及合伙事務執行

全體合伙人決定,委托甲方為合伙負責人,其權限為:

1、對外開展業務,訂立合同;

2、對合伙項目進行全面日常管理;

3、訂立經營價格、購進常用貨物;

4、支付合伙債務;

5、 。

第九條 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

第3篇:合伙人合同范文

    一、按合同法約定的計算方式支付應當支付的運輸費用。

    《合同法》二百九十二條規定“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應當支付票款或者運輸費用。”收貨人收到承運人運送的貨物,表明承運人按合同約定已將委托人交付的貨物運到目的地,收貨人依合同約定收取了貨物,支付運費是應履行的義務。

    二、按合同的約定提取貨物。

    《合同法》第三百零九條規定“貨物運到后,承運人知道收貨人的,應及時通知收貨人,收貨人應及時提貨。收貨人逾期提貨的,應當向承運人支付保管費等費用。”當承運人將貨物運到并盡了通知義務,收貨人應當在規定的合理期間提取貨物,不及時提貨,應承擔承運人對貨物的保管費等其他與貨物相關的費用,并承擔因此而發生貨物毀損、滅失的風險。

第4篇:合伙人合同范文

個人貨物運輸合同參考

托運方:_________

托運方詳細地址:_________

承運方:_________

收貨方詳細地址:_________

根據國家有關運輸規定,經過雙方充分協商,特訂立本合同,以便雙方共同遵守。

第一條 貨物名稱:_________;規格:_________;數量:_________;單價:_________總額(元):_________。

第二條 包裝要求

托運方必須按照國家主管機關規定的標準包裝;沒有統一規定包裝標準的,應根據保證貨物運輸安全的原則進行包裝,否則承運方有權拒絕承運。

第三條 貨物起運地點:_________;貨物到達地點_________。

第四條 貨物承運日期_________;貨物運到期限_________。

第五條 運輸質量及安全要求_________。

第六條 貨物裝卸責任和方法_________。

第七條 收貨人領取貨物及驗收辦法_________。

第八條 運輸費用、結算方式_________。

第九條 各方的權利義務

一、托運方的權利義務

1.托運方的權利:要求承運方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地點,把貨物運輸到目的地。貨物托運后,托運方需要變更到貨地點或收貨人,或者取消托運時,有權向承運方提出變更合同的內容或解除合同的要求。但必須在貨物未運到目的地之前通知承運方,并應按有關規定付給承運方所需費用。

2.托運方的義務:按約定向承運方交付運雜費。否則,承運方有權停止運輸,并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托運方對托運的貨物,應按照規定的標準進行包裝,遵守有關危險品運輸的規定,按照合同中規定的時間和數量交付托運貨物。

二、承運方的權利義務

1.承運方的權利:向托運方、收貨方收取運雜費用。如果收貨方不交或不按時交納規定的各種運雜費用,承運方對其貨物有扣壓權。查不到收貨人或收貨人拒絕提取貨物,承運方應及時與托運方聯系,在規定期限內負責保管并有權收取保管費用,對于超過規定期限仍無法交付的貨物,承運方有權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2.承運方的義務: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運到指定的地點,按時向收貨人發出貨物到達的通知。對托運的貨物要負責安全,保證貨物無短缺、無損壞、無人為的變質,如有上述問題,應承擔賠償義務。在貨物到達以后,按規定的期限,負責保管。

三、收貨人的權利義務

1.收貨人的權利:在貨物運到指定地點后有以憑證領取貨物的權利。必要時,收貨人有權向到站、或中途貨物所在站提出變更到站或變更收貨人的要求,簽訂變更協議。

2.收貨人的義務:在接到提貨通知后,按時提取貨物,繳清應付費用。超過規定提貨時,應向承運人交付保管費。

第十條 違約責任

一、托運方責任

1.未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和要求提供托運的貨物,托運方應按其價值的_________%償付給承運方違約金。

2.由于在普通貨物中夾帶、匿報危險貨物,錯報笨重貨物重量等而招致吊具斷裂、貨物摔損、吊機傾翻、爆炸、腐蝕等事故,托運方應承擔賠償責任。

3.由于貨物包裝缺陷產生破損,致使其它貨物或運輸工具、機械設備被污染腐蝕、損壞,造成人身傷亡的,托運方應承擔賠償責任。

4.在托運方專用線或在港、站公用線、專用鐵道自裝的貨物,在到站卸貨時,發現貨物損壞、缺少,在車輛施封完好或無異狀的情況下,托運方應賠償收貨人的損失。

5.罐車發運貨物,因未隨車附帶規格質量證明或化驗報告,造成收貨方無法卸貨時,托運方應償付承運方卸車等存費及違約金。

二、承運方責任

1.不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和要求配車(船)發運的,承運方應償付托運方違約金_________元。

2.承運方如將貨物錯運到貨地點或接貨人,應無償運至合同規定的到貨地點或接貨人。如果貨物逾期達到,承運方應償付逾期交貨的違約金。

3.運輸過程中貨物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承運方應按貨物的實際損失(包括包裝費、運雜費)賠償托運方。

4.聯運的貨物發生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應由承運方承擔賠償責任的,由終點階段的承運方向負有責任的其它承運方追償。

5.在符合法律和合同規定條件下的運輸,由于下列原因造成貨物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的,承運方不承擔違約責任:

(1)不可抗力;

(2)貨物本身的自然屬性;

(3)貨物的合理損耗;

(4)托運方或收貨方本身的過錯。

第十一條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合同雙方各執一份;合同副本一式_________份,送_________等單位各留一份。

托運方(蓋章):_________ 承運方(蓋章):_________

代表人(簽字):_________ 代表人(簽字):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地址: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電話:_________

開戶銀行:_________開戶銀行:_________

帳號:_________帳號: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簽訂地點:_________簽訂地點:_________

關于汽車貨物運輸合同

甲方(托運方):

地址:

傳真:

乙方(承運方):

地址:

電話:

傳真:

甲方指定乙方為甲方貨物提供公路運輸服務。雙方經友好協商,就具體事宜達成如下協議:

第一條:承運貨物及起止地點

1.1、 托運的主要貨物為:、

包裝:甲方確保產品符合有關國家規定的標準包裝。

屬性:化工產品

1.2、 貨物的起運地點:

1.3、 到達地點:永紅化工指定的送貨地點。

1.4、 甲方托運的其它貨物及服務內容,以貨物運單或補充協議說明。

第二條:操作流程

(1) 甲方發出運輸指令(2)乙方回復認可書(3)甲方裝貨(4)雙方驗貨簽收(5)發往目的地交貨(6)收貨單位驗簽(7)驗收后取回單(8)將回單交回甲方(9)甲方承付運費。

第三條:甲方的義務和責任

3.1、甲方至少提前8小時以電話或書面傳真形式向乙方發出運輸指令,通知內容包含發運時間、運輸方式、貨物名稱、數量;并準確提供發運地方和目的地址及聯絡方式方法等信息。如發生特殊情況,甲方在乙方派出車輛前3小時有權對合理的內容進行變更。

3.2、甲方保證所托運的貨物不屬于國家違禁品。

3.3、甲方負責對乙方有關責任人和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運作要求培訓。

3.4、因甲方交代不清而引起的無法抵達目的地或找不到收貨人所造成的損失由甲方負責。

3.5、甲方保證按合同要求在乙方向甲方提交相關單據時及時結算運費給乙方。

第四條:乙方責任

4.1、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為其提供貨物運輸服務,乙方應及時操作轉運貨物,安全、準時、準確地將貨物運至甲方指定的目的地并派送到門。

4.2、司機把貨物送達目的地后,若客戶對貨物有任何意見,司機絕對不可以與客戶發生爭持,應立即與乙方負責人聯系,并將事件及時回報給甲方。

4.3、乙方必須嚴格按照附件中所列運輸時間執行,若因特殊情況,貨物沒有按預訂時間到達時,乙方應及時與甲方

取得聯系,向甲方匯報并進行處理。若甲方調查中發現有不合實際的情況,有權做出處罰。

4.4、乙方在承運過程中發生的貨物被盜、丟失、淋濕、貨損、交貨不清、貨物破損等,概由乙方負責。

4.5、由于自然災害或交通事故造成貨物無法準時到達,乙方必須及時通知甲方,由雙方共同協商解決,若由于未及時通知甲方而造成貨物過期到達,造成甲方損失應由乙方負責賠償。

4.6、甲方若委托乙方代辦貨物運輸保險,乙方應配合甲方進行保險,并對投保的貨物承擔全部的責任。

4.7、乙方不得向甲方員工贈送財務,若經發現,甲方有權處理乙方未結運費。

第五條:費用及結算方式

5.1、費用的結算標準為:詳見附件《志成物流貨物運輸報價表》

5.2、結算方法為:每月5日前結算上月發生的運輸費用,乙方需交付有效作業憑證及結算匯總表,經甲方審核無誤后在3個工作日內支付乙方運費,如遇節假日則時間順延。如有扣除的款項,應在運費中扣除。貨到提付運費的甲乙雙方都備有底根,以便于查賬。

第六條:違約責任

6.1、因甲方提供資料不齊全而導致乙方無法送達或者延誤送達,損失由甲方負責。乙方在運輸過程中如果發現甲方所提供的收貨人聯系電話、地址有誤,必須及時與甲方聯系尋求解決辦法。否則損失由乙方負責。

6.2、乙方錯運到達地點或收貨人的,乙方必須無償將貨物運到指定地點交付給收貨人,由此造成的貨物過期送達的,按甲方規定條列處理。如果造成貨物誤收而丟失,乙方應照價賠償。

6.3、由于乙方的過失造成貨物過期到達,超過《公路運輸價格表》上雙方所約定的時間(且沒有取得甲方的認可),每次乙方需支付給甲方人民幣 元的違約金。由于不可抗力造成乙方交貨延誤,影響執行合同時,乙方應及時通知甲方并采取措施防止事件的擴大。經雙方協商可適當放寬到貨時間。

6.4、合同終止后,甲乙雙方不在合作,雙方在一個月內結清所有運費。

第七條:文本及時效

7.1、本合同簽訂時,雙方必須出具法人資格文件合其他注冊資料。如屬法人委托人簽署的,應有法人委托書原件。

7.2、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3、本合同有效期為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7.4、本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

7.5、自本協議生效之日起一個月內為試用期,試用期內,如乙方要求提前終止合同,必須提前15天通知甲方。否則甲方有權不退還乙方未結運費。

7.6、本合同全部內容屬商業秘密,雙方均有責任保守秘密。

第八條:變更與終止

8.1、合同如有變更或者補充,經協商一致后,以補充協議形式確定,補充協議與原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8.2、本合同終止后,合同雙方仍承擔合同終止前本合同規定的雙方應該履行而未履行完畢的一切責任與義務。

8.3、合同如需提前終止,須雙方書面同意。

第九條:糾紛及其仲裁

若合同在履行中產生糾紛,雙方應及時協商解決。協商無效的,可向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申請訴訟解決。

甲方: 乙方:

(蓋章) (蓋章)

代表人: 代表人 :

簽署日期: 簽署日期:

經典版汽車貨物運輸合同

賣方:

買方:

簽訂日期:

托運方:_________

托運方詳細地址:_________

承運方:_________

收貨方詳細地址:_________

根據國家有關運輸規定,經過雙方充分協商,特訂立本合同,以便雙方共同遵守。

第一條 貨物名稱:_________;規格:_________;數量:_________;單價:_________總額(元):_________。

第二條 包裝要求

托運方必須按照國家主管機關規定的標準包裝;沒有統一規定包裝標準的,應根據保證貨物運輸安全的原則進行包裝,否則承運方有權拒絕承運。

第三條 貨物起運地點:_________;貨物到達地點_________。

第四條 貨物承運日期_________;貨物運到期限_________。

第五條 運輸質量及安全要求_________。

第六條 貨物裝卸責任和方法_________。

第七條 收貨人領取貨物及驗收辦法_________。

第八條 運輸費用、結算方式_________。

第九條 各方的權利義務

一、托運方的權利義務

1.托運方的權利:要求承運方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地點,把貨物運輸到目的地。貨物托運后,托運方需要變更到貨地點或收貨人,或者取消托運時,有權向承運方提出變更合同的內容或解除合同的要求。但必須在貨物未運到目的地之前通知承運方,并應按有關規定付給承運方所需費用。

2.托運方的義務:按約定向承運方交付運雜費。否則,承運方有權停止運輸,并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托運方對托運的貨物,應按照規定的標準進行包裝,遵守有關危險品運輸的規定,按照合同中規定的時間和數量交付托運貨物。

二、承運方的權利義務

1.承運方的權利:向托運方、收貨方收取運雜費用。如果收貨方不交或不按時交納規定的各種運雜費用,承運方對其貨物有扣壓權。查不到收貨人或收貨人拒絕提取貨物,承運方應及時與托運方聯系,在規定期限內負責保管并有權收取保管費用,對于超過規定期限仍無法交付的貨物,承運方有權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2.承運方的義務: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運到指定的地點,按時向收貨人發出貨物到達的通知。對托運的貨物要負責安全,保證貨物無短缺、無損壞、無人為的變質,如有上述問題,應承擔賠償義務。在貨物到達以后,按規定的期限,負責保管。

三、收貨人的權利義務

1.收貨人的權利:在貨物運到指定地點后有以憑證領取貨物的權利。必要時,收貨人有權向到站、或中途貨物所在站提出變更到站或變更收貨人的要求,簽訂變更協議。

2.收貨人的義務:在接到提貨通知后,按時提取貨物,繳清應付費用。超過規定提貨時,應向承運人交付保管費。

第十條 違約責任

一、托運方責任

1.未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和要求提供托運的貨物,托運方應按其價值的_________%償付給承運方違約金。

2.由于在普通貨物中夾帶、匿報危險貨物,錯報笨重貨物重量等而招致吊具斷裂、貨物摔損、吊機傾翻、爆炸、腐蝕等事故,托運方應承擔賠償責任。

3.由于貨物包裝缺陷產生破損,致使其它貨物或運輸工具、機械設備被污染腐蝕、損壞,造成人身傷亡的,托運方應承擔賠償責任。

4.在托運方專用線或在港、站公用線、專用鐵道自裝的貨物,在到站卸貨時,發現貨物損壞、缺少,在車輛施封完好或無異狀的情況下,托運方應賠償收貨人的損失。

5.罐車發運貨物,因未隨車附帶規格質量證明或化驗報告,造成收貨方無法卸貨時,托運方應償付承運方卸車等存費及違約金。

二、承運方責任

1.不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和要求配車(船)發運的,承運方應償付托運方違約金_________元。

2.承運方如將貨物錯運到貨地點或接貨人,應無償運至合同規定的到貨地點或接貨人。如果貨物逾期達到,承運方應償付逾期交貨的違約金。

3.運輸過程中貨物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承運方應按貨物的實際損失(包括包裝費、運雜費)賠償托運方。

4.聯運的貨物發生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應由承運方承擔賠償責任的,由終點階段的承運方向負有責任的其它承運方追償。

5.在符合法律和合同規定條件下的運輸,由于下列原因造成貨物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的,承運方不承擔違約責任:

(1)不可抗力;

(2)貨物本身的自然屬性;

(3)貨物的合理損耗;

(4)托運方或收貨方本身的過錯。

第十一條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合同雙方各執一份;合同副本一式_________份,送_________等單位各留一份。

托運方(蓋章):_________ 承運方(蓋章):_________

代表人(簽字):_________ 代表人(簽字):_________

第5篇:合伙人合同范文

甲方:_________(委托人)

乙方:_________(期貨經紀商)

丙方:_________(全權委托投資受任人)

茲以甲方依_________規定,與丙方簽訂全權委托投資契約,賦予丙方就全權委托投資資產得全權甲方執行期貨之買賣交易行為;并與保管機構簽訂委任契約,賦予保管機構就上開因交易所需結算交割之全權權。為此爰由甲方、保管機構并會同丙方,與乙方共同依_________業務規則、期貨經紀商受托契約準則及相關法令章則規定,簽訂本契約并同意遵守下列條款:

第一條 完全契約

_________期貨交易所章程、業務規則、受托契約準則、期貨商業同業公會及_________規定;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期貨交易所、期貨商公會公告事項及全權委托投資業務管理辦法等,均為本契約之一部分,本約簽訂后上開法令章則或相關公告函釋有修正者,亦同。

第二條 開戶名稱

立約人依本約開立之帳戶(以下稱投資買賣專戶)專供丙方甲方全權委托投資之用,應以甲方之名義為之,載明甲方及丙方名稱,并編定戶名及識別碼。

第三條 委托買賣

1、甲方授權丙方全權甲方執行期貨之買賣,甲方就本帳戶不得自行委托買賣或另行授權第三人委托買賣。

2、丙方就前項全權權得指定其負責人、經理人或受雇人代為行使之。

3、丙方甲方從事期貨交易前,應依期貨主管機關、期貨交易所或乙方之規定,負責通知保管機構將交易保證金存入乙方指定之客戶保證金專戶。

4、于乙方認為有必要調高交易保證金之額度時,乙方得隨時通知丙方于一定期限內繳足差額。

5、丙方同時其它全權委托投資客戶買賣期貨者,丙方之買賣指示,應按各別投資買賣專戶之代號分別為之,不得將不同專戶之買賣合并于同一指示單處理。

6、丙方得通知乙方撤銷或變更委托事項,但以原委托之買賣尚未成交者為限。

7、丙方之委托買賣,因可歸責于乙方或其相關人員而致生錯誤者,或乙方之受托買賣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乙方依「期貨經紀商錯帳申報處理作業要點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8、乙方對丙方之委托內容是否符合全權委托投資授權范圍,得隨時要求保管機構確認,保管機構不得拒絕,且丙方不得以之作為免責之抗辯。

第四條 成交回報

乙方應于每日完成投資買賣專戶之交易時,向丙方回報成交資料,并制作買賣報告書交付之。

第五條 保證金之維持及追繳

1、投資買賣專戶應隨時維持乙方所定必要之保證額度,乙方得于認為必要時隨時要求追加保證金。

2、經乙方依第一項約定發出追加保證金通知者,最遲應于次一銀行營業日依乙方之通知內容繳交追加保證金至投資買賣專戶。

3、如未能維持乙方所定保證金額度,或繳足追加保證金者,乙方得依相關規定采取必要措施。

第六條 保證金專戶存款利息之歸屬

甲方存放于乙方指定金融機構之保證金專戶內之超額保證金所生之利息歸屬由甲、乙雙方議定之,并知會丙方。

第七條 徑行沖銷及違約事項

1、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乙方得不經通知,依其裁量徑行沖銷投資買賣專戶之全部或一部未平倉期貨交易契約。

(1)權益總值已低于乙方所定之最低標準。

(2)未于乙方所定或相關規定之期限內繳交追加保證金。

(3)乙方依市場及其它情況認為有必要為之者。

2、乙方為甲方依本契約進行之期貨交易須辦理實物或現金交割時,期相關事宜應依臺灣期貨交易所規定辦理。

3、未依第二項規定履行結算交割義務,或投資買賣專戶之未平倉部位依約沖銷后,其保證金帳戶權益總值為負數,經乙方通知丙方后未于三個銀行營業日內為適當處理者,乙方將甲方視為違約客戶并終止本契約,依相關規定處理之。

第八條 保證金、傭金交付及結算交割事項

1、甲方指定保管機構為結算交割人,由保管機構全權甲方負責處理投資買賣專戶一切款項交付及結算交割事宜。

2、甲方存放于乙方指定金融機構保證金專戶之超額保證金,得申請辦理提領,并由乙方徑行撥入甲方于保管機構所開立之帳戶;如欲變更帳戶,應由保管機構甲方會同丙方與乙方以書面為之,于書面變更前,對原帳戶之付款仍生清償效力。

3、乙方受托買賣應收之手續費及應行結算及退還費用之計算方式,由甲方會同丙方與乙方另行議定之。應收之手續費同意于乙方持有甲方保證金中徑行扣抵,應退還之手續費歸甲方所有,并由乙方徑行撥入甲方之投資保管專戶。

第九條 權限之對抗效力

1、甲方不得以其與保管機構、丙方所簽訂之委任契約、全權委托投資契約所定權之限制,對抗乙方。

2、甲方與保管機構之委任契約,經撤銷、解除或終止者,乙方于接獲書面通知時受托買賣已成交及已輸入未及撤銷而已成交之交易,就該交易部分,該委任契約視為存續,保管機構應就該款項予以留置并代為交付之。

第十條 委托買賣之停止及契約之終止

1、本約存續期間內乙方接獲甲方、丙方或保管機構有關本約所定開戶、買賣下單或交割結算之權有終止、撤銷、解除或其它爭議之書面通知時,乙方應停止接受丙方之委托買賣。

2、本契約終止時,乙方為甲方已完成之交易委托,或進行中未及撤銷或未及沖銷未平倉部位之交易委托,其委托效力仍及于甲、丙雙方,甲、丙雙方對其交易過程及結果仍應負責。

3、本契約終止時,丙方應立即與乙方結清甲方所既存的交易部位,惟在終止前既存的債務或義務并不因此終止而受影響。

第十一條 契約變更

本契約內容之變更,應由保管機構甲方會同丙方與乙方以書面為之。

第十二條 通知對象

1、立約人就有關本約之一切意思表示及觀念通知,應向其它各方當事人以本約所載之傳真號碼或通訊地址為之。遇有變更時,應由保管機構甲方會同丙方與乙方以書面為之。

2、所留存通訊地址、電話等聯絡資料有誤,或有虛偽不實情形致乙方無法及時通知相關交易結算、交割及保證金追繳等事項,致乙方受有損害時,應由有過失之他方負責。

第十三條 損害賠償責任之約定

期貨交易輔助人委任期貨商(乙方)執行第三條各款業務,所生之損害賠償責任,與委任期貨商(乙方)連帶負賠償責任。

第十四條 紛爭處理及仲裁約定

因本契約所生之爭執,各方同意以_________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若當事人同意提交仲裁,仲裁機構、程序及效力均依相關法令規定。

第十五條 本契約一式三份,三方各執一份為憑。

甲方(蓋章):_________乙方(蓋章):_________丙方(蓋章):_________

第6篇:合伙人合同范文

    關鍵詞:真人秀;娛樂;電視節目 

    一、真人秀節目的概念 

    (一)真人秀的定義 

    “真人秀”又被稱為“真實電視”,還有學者稱之為真實秀、創構式紀錄片、記錄肥皂劇、實境電視等等,雖然這些都是“真人秀”的別稱,但是每一個名稱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其中,“真實電視”側重于將一段未經任何修飾的真實生活狀況錄制并播放出來,很多“真實電視”記錄了現實生活中本身就有的戲劇化的場景,比如災難、事故等等。“真實秀”強調節目“秀”的成分,而“創構式紀錄片”則著重于強調節目的記錄片特性,只不過強調這種紀錄片的起始結構是人為設定的。“記錄肥皂劇”的提法著重于節目的連續性、戲劇性與虛構性,只不過這種戲劇性是通過真實記錄實現的,不是純粹的依據劇本的表演。廣東電視臺第三、四屆“真人秀”節目《生存大挑戰》的項目負責人閻純認為,“真人秀”是“用全程跟蹤的電視紀實手法,按照預先精心制定的規則,如實記錄和反映一些經過特別挑選的普通人,在特定環境和情景中的真實反應和表現的大型綜合性電視游戲節目。” 最早向中國觀眾介紹“真人秀”節目《幸存者》的中央電視臺《地球故事》制片人張曉陽把該類節目形態的特征概括為:“采用紀實性的創作手法,同時包含了游戲節目、益智節目、室內劇、競技類、直播類、脫口秀的節目風格。”  

    (二)真人秀的特征 

    1.紀實性 

    真人秀節目中采用紀實的手法進行拍攝是對紀錄本性的一種回歸,它更注重對事件過程的展示,關注這一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切事件,紀錄人們在經歷這些事件、面對困難、化解矛盾時的不同態度和方式。早期的紀錄片尚且如此,當下的娛樂節目也不例外。真人秀節目把人類在封閉環境中心態和情感完整地紀錄下來,人的命運、情感、追求被放大、被關注、被尊重。但真人秀的情境卻是預設的,這就從根本的前提上否決了真人秀的真實性。選手在貌似真實的世界里,如別墅、荒島里共同生活一段時間,演繹著一個精彩的故事。其實這個世界是“虛擬”的,而非“真實”。有限的空間和時間、游戲的設置、淘汰和獎勵的設定都是人為的東西,它們和真實的選手加在一起,共同制造了一個表面真實的世界。雖然選手在真實地展示自己的行為,但他畢竟要受到“規則”的制約,不可能完全隨心所欲地做事情,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習慣做事情。他們在這個與日常生活場景有區別的世界里、在規則的制約下去扮演一個屬于自我的角色,仿佛自己已經置身于小說、網絡、游戲的世界,自己也成為了其中的主角。因而真人秀只是借用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造成真實的假象,提供給觀眾的是沒有真實性內涵的“真實感”。 

    2.沖突性 

    盡管”真人秀”能夠帶給我們一種窺視的,但節目本身的進程和播出方式的需要卻決定了這一節目應該有如電視劇般的故事性,設若真實紀錄的只是平淡的生活,那么觀眾對節目的關注是不會長久的,觀眾還是想從電視上看到“戲’,。而“戲”從何來呢?“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戲劇沖突而產生的,有了沖突才會促使人物去行動,由此展示出人物的性格,并且推動節目的敘事過程。戲劇沖突以人為參照,大致可分為人與自然的沖突,人與人的沖突和人的內心沖突。而要使一個事先并無腳本的節目能做到沖突十足且節目行進的大致方向在制作方掌控中,首先就要在規則制定上費番苦心。真人秀節目往往將選手置于一個與生活常態相距甚遠的情境。首要的目的就在于突出人與周圍環境的矛盾。選手要將游節目繼續下去,先得能夠克服陌生環境帶來的困難。而且,隨著生活平衡被打破,使其處于一個痛苦、煩難的境地,心理平衡也被打破。當然內心矛盾更多還是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沖突。電視劇戲劇沖突理論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戲劇沖突,是電視劇戲劇沖突的最主要部分,因為電視劇的主要情節和人物關系,都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構成的。” 真人秀最大的看點也在于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性。真人秀里的沖突性的情節首先依賴于參賽選手的選擇。選手之間的性格沖突、理念沖突是產生戲劇性情節的重要因素。而這些沖突的產生主要依賴于選手先天的性格和后天的成長環境,所以對選手的選擇就要從產生沖突的角度去考慮。 

    3.游戲性 

    真人秀節目不同于紀錄片,不同于電視劇(情景劇),也不同于競賽類的電視節目,它集紀實性和虛擬性、生活性和故事性于一體,從中派生了它不可缺少的特征—游戲性。雖然在前面介紹的國外的此類節目中都直接有游戲元素的加入,但這里的游戲性主要是指節目的整體風格和內涵。真人秀沒有紀錄片那樣嚴肅認真的視聽風格,也沒有電視劇(情景劇)那樣嚴謹考究的臺詞風格,它帶給觀眾的更多是一種冒險的刺激和痛快,一種意想不到的爆笑和幽默。難以預料的故事里面,妙趣橫生的細節鏡頭,難以想象的人際關系,異常激烈的競爭場景,不可預知的獲勝結果……這些把觀眾帶入了一個游戲般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人們扮演著一種現實生活里不能達到的身份,快樂地享受著一切。 

    二、國外真人秀的發展 

第7篇:合伙人合同范文

關鍵詞 通貨膨脹知覺;差別閾限;損失規避:可得性啟發式;錨定和調整啟發式

分類號 B849:C91

1 引言

通貨膨脹知覺(perception of inflation,簡稱通脹知覺)是個體對整體物價變化的主觀體驗(HubeL2011)。心理學者把通脹知覺看作經濟領域中的一種特定的認知任務(Ranyard,Missier,Bonini,Duxbury & Summers,2008,),這個任務需要個體對過去和現在的經濟信息進行整合(Thaler,1999)。而個體的信息處理能力有限,且長期追蹤物價又相當復雜,因此個體的通脹知覺往往與官方統計的通脹率有差別。

通脹知覺是經濟行為中的普遍現象,它對個體經濟生活乃至社會經濟發展影響重大。首先,個體對通脹的高估或低估將導致其經濟行為(如消費、儲蓄、信貸和投資等)的非理性,進而造成宏觀經濟(如物價和工資的變化趨勢等)的扭曲發展;其次,若生產者和消費者無法準確地評估通脹的真實水平,則會降低其價格判斷能力,從而降低價格體系配置資源的效率;再次,如果公眾的通脹知覺普遍存在偏差,那么將導致那些基于CPI所制定的貨幣政策的公信力遭到質疑。因此,通脹知覺研究引人關注。

早在30年前,Jonung(1981)就對通脹知覺進行了探索,隨后在心理學、經濟學和市場營銷學等不同領域得以拓展。心理學者主要關注通脹知覺的心理機制,特別是其認知加工模式。例如,Huber(2011)把通脹知覺的認知過程劃分為體驗和整合兩個階段。Christandl和Fetchenhauer f20091證實了外行與專家通脹知覺認知模式的不同。經濟學者主要關注通脹知覺對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和經濟福利等方面的影響。例如,歐元區各成員國央行所作的研究發現,歐元轉換所引發的高通脹知覺導致各成員國物價和工資異常變化(Aucremanne,Collin,& Dhyne,2007)、價格調節機制遲鈍以及公民經濟福利下降。市場營銷學者主要關注通脹知覺與消費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例如,有研究發現高通脹知覺將減少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開支(Angelini & Lippi,2006;Gaiotti & Lippi,2005)。相反,消費者的消費結構又會影響其通脹知覺,那些將大部分支出用于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者往往對通脹的感受更加強烈(Bates & Gabor,1986)。

事實上,近些年有不少心理學者就通脹知覺是什么、其認知加工模式是什么以及有哪些因素對其產生影響等問題做了不少研究。未來不僅可以進一步探討通脹知覺的心理機制和影響因素,還可以對通脹知覺進行跨文化對比研究并制定出具有較高生態效度的通脹知覺指標,從而為深入研究通脹知覺和緩解我國當前較為嚴峻的通脹狀況提供理論支持和政策借鑒。

2 通貨膨脹知覺的認知機制

長期以來并沒有研究者對通脹知覺的認知機制作出系統的闡述,直至近期Huber(2011)首度將通脹知覺的認知過程劃分成兩個階段:體驗階段,即一個在購買活動中連續不斷地體驗價格變化的階段;整合階段,即一個將所體驗到的價格信息整合成一個對整體物價變化的估計階段。應該說,Huber對通脹知覺的認知過程的劃分是合理的,但是該模型過于籠統,并沒有明確地闡述以上兩階段的內在心理機制。因此,本文試圖對以往的研究進行歸納和總結,以完善Huber所提出的理論模型。

實際上,體驗階段主要涉及到個體對價格變化的感受性和價格記憶,整合階段主要涉及到可得性啟發式以及錨定和調整啟發式。其認知路徑如圖1所示。

在體驗階段,個體首先要將商品當前價格與其參考價格進行比較,若二者之間的差異超過了價格的差別閾限,則個體能夠感受到價格的變化,且若價格變化的方向是正向的,即價格上漲,則個體對其的感受性會在損失規避的作用下被放大,然后個體再形成價格記憶。在整合階段,個體首先會利用可得性啟發式將記憶中各種商品在某一時期的價格提取出來,然后再通過錨定和調整啟發式完成對通脹的估計,最終形成通脹知覺。具體分析如下:

2.1個體對價格變化的感受性

2.1.1參考價格

要想理解個體對價格變化的感受性首先要明確用來評估價格是否發生變化的參照標準,即參考價格。Mazumdar,Raj和Sinha(2005)認為參考價格與Helson(1964)所提出的“適應水平理論”(adaption-level theory)存在著本質上的聯系。適應水平理論是指個體在評估一個新異刺激時,往往會把新異刺激與其根據先前經驗所產生的預期水平(即參照點)進行比較。例如,當讓多名被試分別舉起輕重不一的物體時,他們會根據各自的舉重經驗形成相應的參照點,并通過與參照點的比較來評估隨后舉起物體的輕重。實際上。參考價格就是個體根據先前的價格體驗所產生的預期價格,個體在評估價格變化時以其為參照點。

雖然參考價格是一個參照點,但是并不等于它是一個點值。實際上,它還可能是一個區間值。Monroe(1971)通過研究消費者對各類商品的購買行為發現,消費者對那些經常購買的商品均有一個可接受價格區間,并且在購物時會以該價格區間為參照點:若所購商品的價格高于可接受價格區間的上限,則將其視為價格上漲;若所購商品的價格低于可接受價格區間的下限,則將其視為價格下降。此外,Janiszewski和Lichtenstein(1999)還指出可接受價格區間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情境因素能夠對其進行調整。例如,當某人從一個消費水平較低的城市搬到一個消費水平較高的城市生活,他則會自發地上調可接受價格區間的上限以適應當地的消費水平。

2.1.2差別閾限

個體對價格變化的感知與其對物理刺激變化的感知類似,個體能否察覺到價格的變化取決于價格變化幅度與價格差別閾限之間的關系。Monroe(1971,1973)認為只有當價格變化幅度超過價格差別閾限時,個體才能夠察覺到價格變化。

由于參考價格既可能是一個具體值又可能是一個價格區間,因此應該分別對其進行解釋。

當參考價格是一個具體值時,差別閾限較易確定。張結海(2000)的研究發現,在12.01元~500.00元的價格范圍內,只有當商品的價格變化率超過10%時,個體才能夠察覺到它的變化。價格的差別閾限大體上符合韋伯定律,韋伯系數在0.10左右。據此我們可以推知在上述價格范圍內,如果每種商品價格的漲幅均不超過10%,那么個體應該知覺不到通脹,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并非如此。因此,張結海推斷個體對物價變化的知覺是一個累加過程,即發生價格變化的商品越多則價格的差別閾限越低。

當參考價格是一個價格區間時,差別閾限較難確定。這是因為(1)可接受價格區間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個體往往不愿意上調可接受價格區間的上限,更傾向于下調可接受價格區間的下限:較低的價格只要出現一次,個體就會做出下調反應;較高的價格則要反復出現多次,個體才有可能做出上調反應(Janiszewski & Lichtenstein,1999)。(2)Qian和Brown(2005)認為可接受價格區間內各具體價格會因其與目標價格(商品當前價格)距離的遠近被賦予不同的權重,而這無疑會增加確定差別閾限的難度。(3)Danziger和Segev(2006)的研究發現,只有當個體所體驗到的價格變化具有時序性時才會影響個體對價格變化的感受性。這意味著,在一時間段內,只有價格連續上漲才會被視作真正的上漲,否則會被視作在可接受價格區間內的正常波動。

2.1.3損失規避

損失規避(10SS aversion)是指個體在面對等量的損失和收益時往往認為損失所帶來的痛苦感大于收益所帶來的愉悅感,即二者的感受性不對稱(Kahneman&Tversky,1979)。個體因受損失規避影響會放大其對物價上漲的感受性。Brachinger(2008)的研究發現,當所購商品的價格高于其參考價格時,消費者會將其視為損失。而損失會給個體帶來更加強烈的心理感受,所以價格上漲更易引起個體的注意并被個體所牢記。因此,個體在評估通脹時更易回憶出令其感受深刻的物價變化狀況(物價上漲),而這將歪曲其對通脹的評估(Jungermann,Brachinger,Belting,Grinberg,&Zacharias,2007)。

2.2個體對價格的記憶

在探討通脹和通脹知覺的關系時,人們不禁會疑問:消費者究竟對商品過去的價格有多少了解。許多研究者發現,人們對商品過去價格的記憶往往并不準確(cestari,Del Giovane,&Rossi-Arnaud,2007;Del Giovane,Fabiani&Sabbatini,2008,),常常高估一年之中商品的價格,低估若干年前商品的價格(Bates&Gabor,1986;Kemp,1987)。

造成人們對商品過去價格記憶不準確的原因主要有三點:其一,Kemp(1987)所提出的“回溯干擾原理”(the principle of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認為,人們對商品過去價格的回憶會受到人們對商品近期價格熟悉程度的影響,即某一商品近期的價格能夠干擾、甚至替代記憶中該商品過去的價格。其二,Kemp和Willets(1996)的研究發現,記憶中各種商品價格變化的相似程度大大超出了現實中各種商品價格變化的相似程度。這意味著各種商品過去的價格很可能以一種集合的形式存儲,因而一些商品過去的價格會對另一些商品過去價格的回憶產生影響。其三,Kemp(1999)認為由于商品過去的價格很難被直接提取出來,因此人們對商品過去價格的回憶可能會基于一個聯想過程,但通過聯想所獲得的結果容易出現偏差。例如,當讓個體無法回憶出2010年的豬肉價格時,他可能會根據其記憶中2010年的牛肉價格以及通常情況下牛肉與豬肉的價格差來估計2010年的豬肉價格(即2010豬肉價格=2010牛肉價格±牛肉與豬肉的價格差)。很明顯,由于個體所回憶出的2010年的牛肉價格未必準確,再加上牛肉與豬肉的價格差純粹是個體的主觀體驗,因此基于聯想所獲得的2010年的豬肉價格可能并不準確。

2.3可得性啟發式

個體對通脹的評估會涉及到可得性啟發式(availability heuristic)(Tversky & Kahneman,1974),所謂可得性啟發式就是指個體往往會憑借容易想到的例子或現實生活中發生過的事件對某一類事物的發生頻率或某一事件的發生概率進行評估。例如,某人可能會根據親戚朋友患心臟病的遭遇來評估中年人患心臟病風險的大小。

就通脹知覺而言,四個方面的因素可能會影響價格變化信息的可得性:最近一次購買價格、價格變化頻率、價格變化幅度和價格變化方向(Ranyard et al.,2008)。許多研究發現,在日常消費品價格高頻上漲而耐用消費品價格保持穩定的時期,消費者會高估同期的通脹水平;在日常消費品價格保持穩定而耐用性消費品價格高頻上漲的時期,消費者并不會高估同期的通脹水平(DelGiovane & Sabbatini,2006;Huber,2007,2011)。結合上述觀點可知,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1)消費者對日常消費品的購買頻率更高,它們的價格變化更容易被消費者發現;(2)日常消費品最近一次價格變化距上一次價格變化的時間間隔短;(3)損失規避放大了個體對價格上漲的感受性。

此外,Del Missier,Ranyard和Pietroni(2008)通過兩個啟動實驗直接證明了可得性啟發式對通脹知覺的影響。在實驗一中,他們首先要求兩組參與者分別對“價格上漲組”和“價格下降組”商品的價格變化狀況作出評估,然后再要求兩組參與者分別對同期的通脹作出評估。結果發現,“價格上漲組”的參與者對通脹表現出高估,“價格下降組”的參與者對通脹表現出低估。這正如可得性假設所預測的那樣,啟動任務使隨后進行的通脹評估任務出現了偏差,即發生了同化效應。在實驗二中,他們首先要求兩組參與者分別對“高頻購買組”和“低頻購買組”商品的購買頻率作出評估,然后再要求兩組參與者分別對同期的通脹作出評估。結果發現,“高頻購買組”的參與者對通脹表現出高估,“低頻購買組”的參與者對通脹表現出低估。也就是說,實驗二再一次驗證了可得性啟發式對通脹知覺的同化效應。

總之,個體在利用可得性啟發式來評估通脹時其認知努力程度有限,因此個體的通脹知覺常常存在偏差。

2.4錨定和調整啟發式

在整合階段,個體往往憑借錨定和調整啟發式(anchoring & adjustment heuristic)來量化其對通脹的評估。錨定和調整啟發式是指個體在估計某一數值時,往往以某一初始值,或者說“錨”為參照點,然后不斷地對其進行調整,最終作出估計(Tversky & Kahneman,1974)。就“錨”而言,根據錨值的來源可以將其劃分為外部錨(experimenter-provided anchors)和自發錨(self-generated anchors)。外部錨就是由別人直接提供的初始值,自發錨就是個體根據自身經驗及獲得的信息線索自發產生的初始值(Epley & Gilovich,2001;李斌,徐富明,王偉,鄧子鵑,張軍偉,2010)。

事實上,當個體評估某一時期的通脹時,正是以其記憶中價格信息的處理結果為自發錨,然后反復地對其進行調整,最終獲得通脹的估計值(Bruine de Bruin,Van der Klaauw,&Topa,2011)。例如,讓個體估計2011年中國的物價總水平較2010年上漲多少時,個體首先要把記憶中各種商品(如食品、服裝和汽油等)在2010年的價格提取出來,然后將其與它們在2011年的價格進行比較,同時在大腦中計算出各種商品價格的平均變化率,并將該計算結果視作自發錨,隨后反復地對自發錨進行調整,最終將令自己滿意的調整值視作通脹的估計值。但是個體利用錨定和調整啟發式所獲得的通脹估計值與根據CPI計算的通脹率是否一致呢?這頗受質疑。首先個體只能夠將部分商品的價格回憶出來且還未必準確,再加上調整通常是不充分的(Epley & Gilovich,2006;Tversky &Kahneman,1974),因此盡管錨定和調整啟發式能夠幫助個體在不確定狀態下迅速地對通脹作出評估,但是這種評估容易出現偏差。此外,Bruine de Bruin等(2011)的研究發現,個體能夠認識到自身對通脹的評估存在偏差,所以他們會有意識地將通脹估計值調低一些,但即便是被人為調低后的估計值仍高于實際的通脹率。

3 通貨膨脹知覺的影響因素

雖然上文所介紹的是通脹知覺的認知機制,但是認知機制中的每一個環節又都是形成通脹知覺的重要心理原因。除上述因素以及性別(Bryan& Venkatu.2001;Jonung,1981)、教育背景(Bruinede Bruin et al.,2010;Ddavande,Rohwedder,&Willis 2008;Leiser&Drori,2005;Lusardi,2008)和收入水平(Fischer,1986;Gamble,2006)等人口統計學因素以外,通脹知覺還受到其他因素的調節,主要包括通貨膨脹預期、框架效應、個體對價格公平性的認知、社會放大效應以及貨幣改革等。

3.1通貨膨脹預期

Bates和Gabor(1986)認為個體的通脹預期是決定其通脹知覺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通脹時期,雖然某些商品的價格保持穩定,但是消費者也會錯誤地認為這些商品的價格持續上漲,而這很可能是由通脹預期所導致的(D6hring & Mordonu,2007)。

研究者對“后歐元時代”歐元區各國民眾所作的研究支持了上述觀點。Koskimaki(2005)發現,在芬蘭引入歐元之前,約有76%的芬蘭群眾預期引入歐元將導致物價普漲。相似地,愛爾蘭群眾也有相同的通脹預期,他們還就此給出了三點理由:第一,賣方將以歐元轉換為契機,上調各種商品的售價;第二,物價上漲將被隱藏在歐元過渡過程中;第三,加入歐元區后,愛爾蘭的實體經濟將受到沖擊(Ranyard,Burgoyne,Saldanha,&Routh,2005)。事實證明,在引入歐元之后兩國的物價依然保持穩定,但兩國公民卻體驗到了異常強烈的通脹(Duffy & Lunn,2009;Dziuda &Mastrobuoni,2009)。

此外,Traut-Mattausch,Schulz-Hardt,Greitemeyer和Frey(2004)通過實驗直接證明了通脹預期對通脹知覺的影響。在實驗中,他們讓參與者依次查看兩份價格已被系統操作過的菜單(首先查看用德國馬克標價的老菜單,然后查看用歐元標價的新菜單),旨在誘發較高的通脹預期,然后再讓參與者對餐廳食物價格的變化狀況進行評估。結果發現,參與者普遍認為餐廳的食物價格有所上漲,而這無疑與先前所誘發的較高的通脹預期有關。同時Traut-Mattausch等用“選擇性校正結果機制”(selective outcome correction mechanism)對實驗結果進行了解釋:當參與者通過計算的方法來估計價格的變化趨勢時,他們很容易發現并糾正那些與其預期相反的錯誤,但很難發現并糾正那些與其預期相一致的錯誤。

3.2框架效應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s)是指面對相同的決策任務,邏輯相同但表達方式不同的描述會影響決策者對備擇選項的認知,進而導致其作出不同的決策(Tversky & Kahneman,1981)。諸多證據表明框架效應會表現在通脹知覺調查之中(Bruinede Bruin et alI,2011;Yan&Toureangaeau,2008)。Bruine de Bruin等(2012)發現,在調查公眾對過去一年物價變化的感受時,問題表達方式不同則所獲得的結果也不同。當使用“inflation”一詞時,公眾對過去一年物價上漲幅度的評估最低,達7.13%;當使用“prices you pay”這一短語時,公眾對過去一年物價上漲幅度的評估最高,達9.62%;當使用“prices in general”這一短語時,達9.29%。經統計檢驗發現,在調查中使用“prices you pay”“prices in general”這兩個短語時,公眾的通脹知覺顯著高于在使用“inflation”一詞時,并且面對“prices you pay”和“pries in general”這兩個短語,公眾的反應沒有顯著差異。他們認為這是由于“prices you pay”和“prices in general”更容易激活公眾對物價變化的個人體驗,而“inflation”則不然。

3.3對價格公平性的認知

價格公平性是指消費者認為商品的售價高出其成本的合理程度,價格是否公平取決于消費者是否認為商品的售價是合理的、可接受的(xia,Monroe,&Cox,2004)。事實上,消費者普遍認為大多數商品的售價是不合理的,大多數商品漲價是不公平的(Bolton,Warlop,&Alba,2003)。例如,人們普遍認為音樂應該在互聯網上免費共享,因此一旦對互聯網上的音樂收費,哪怕是很低的費用,他們也會體驗到強烈的不公平感;人們普遍認為油價過高是由業界相互勾結所導致的,而不是由市場力量所導致的,因此油價一旦上漲,哪怕漲幅很小,他們也會體驗到強烈的不公平感。而這種由價格上漲所帶來的不公平感反過來又會放大消費者眼中價格上漲的幅度,進而導致消費者對通脹表現出高估;與之相反,如果消費者認為價格上漲是合理的、可接受的,那么哪怕實際上價格上漲的幅度較大,他們也有可能認為物價仍然保持穩定,甚至有所下降(Driscoll&Holden,2004;Gielissen,Dutilh,&Graafland,2008;Maxwell,1995;Vaknin,2006)。由此可見,消費者對價格公平性的認知的確影響其通脹知覺。

3.4社會放大效應

Warneryd(1986)認為消費者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了解物價變化狀況,一種是在連續不斷的購買活動中直接體驗,另一種是通過口口相傳或媒體間接獲得。而后者會引起社會放大效應(social amplification effects)(Pidgeon,Kasperson,&Slovic,2003),即媒體以及人人之間對負面經濟信息的報道和傳播將導致個體夸大自身的通脹知覺。

Soroka(2006)對1986至2000年間英國諸項指標(通脹率、失業率、媒體對相關題材的報道情況以及大眾觀點等)所作的分析發現,媒體對消極經濟變化(通脹和失業)的反應更加強烈,且對消極經濟指標的報道會影響公眾的通脹預期。而公眾的通脹預期又會影響其通脹知覺,因此媒體對負面經濟信息的放大效應勢必會干擾公眾的通脹知覺。此外,Del Giovane和Sabbatini(2005)通過分析1997至2003年間兩家意大利主流報紙報道通脹的頻率和意大利公眾通脹知覺之間的關系直接驗證了媒體對公眾通脹知覺的放大效應,并且他們還通過回歸分析發現媒體對通脹的報道次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公眾的通脹知覺。

3.5貨幣改革

貨幣超發是通脹產生的根源,貨幣改革則是影響通脹知覺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貨幣面值的變革將影響公眾的通脹知覺。例如,1970年英國政府對英鎊面值所作的“十進制改革”導致英國公民在隨后的幾年中持續體驗著較為強烈的通脹(Burgoyne,Routh,& Ellis,1999)。

另一方面,貨幣種類的轉換也將影響公眾的通脹知覺。眾所周知,從2002年起,歐元開始普及,與此同時歐元區各成員國公民普遍感受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通脹(Bechtold & Linz,2005)。Antonides(2008)通過分析1996-2006年間13個歐洲國家通脹知覺和通脹之間的關系發現,在5個歐元區成員國引入歐元之后,這些國家的平衡通脹知覺指數(balanced perceived inflation,BPI)和協調消費物價指數HCPI(harmonized consumer priceindex,HCPI)(它是為了便于比較各國之間通脹而提出的CPI的標準化版本)之間突然出現了明顯的分歧。然而,在那些沒有引入歐元的歐洲國家(如英國、瑞典和丹麥)并不存在這種現象(Aucremanne,CoUin,& Dhyne,2005;Aucrcmanne et al.,2007;Fluch&Stix,2005)。

4 總結與展望

通脹知覺越來越引人關注,各學科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相當豐碩,但從上述分析中也不難看出,以往研究在如下幾個方面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4.1深入探討通貨膨脹知覺的心理機制

就參考價格而言,如果參考價格是一個可接受價格區間且該區間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自發作出調整,那么個體則會根據當前價格是否超出了可接受價格區間的上限和下限來判斷它是真正的價格變化還是在該區間內的正常波動。但是個體對可接受價格區間的調整會與其對價格變化的評估發生沖突進而造成對評估的抑制,而隱藏在這一抑制背后的心理機制尚不可知。

就個體對物價信息的記憶而言,有研究者指出并非只有那些能夠被回憶出來的價格信息(價格的外顯記憶)才是有用的,價格的內隱記憶不僅能夠為價格的識別提供感覺基礎還能夠幫助個體判斷新體驗到的價格是否處在其預期的變化范圍之內(Monroe & Lee,1999)。如果價格的內隱記憶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那么個體對價格變化頻率和變化幅度的內隱記憶是否也會影響其對物價變化的評估呢?這尚不可知。此外,雖然有研究者指出個體對價格編碼的形式主要包括聽覺編碼、視覺編碼和模糊范圍編碼(Vanhuele & Drbze,2002),但是并沒有研究者就個體如何選擇具體的編碼形式,個體是否會傾向于某種特定的編碼形式以及各種編碼形式之間是否可以相互轉換等問題作出明確說明并提供有力證據。

目前,大多數研究者認為通脹知覺的形成過程是自下而上的,通脹預期只是通脹知覺諸多影響因素中的一個。然而,有研究者認為通脹預期直接決定了通脹知覺的形成路徑:若個體受到通脹預期的影響,則通脹知覺的形成過程是自上而下的;若個體未受到通脹預期的影響,則通脹知覺的形成過程是自下而上的。因此,明確通脹知覺的形成過程究竟是自下而上的,自上而下的還是兩者共同作用的對深入探討通脹知覺的心理機制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目前已經有研究者發現了用于解釋通脹知覺的來自認知神經機制方面的間接證據,如用于解釋損失規避(WebeL Rangel,Wibral,&Falk,2009)、框架效應(高利蘋,李紓,時勘,2006)、不確定狀態決策(Hsu,Bhatt,Adolphs,Tranel,&Camerer,2005;Huettel,Song,&McCarthy,2005)等方面來自ERP和fMRI的證據,但是尚未發現用于解釋通脹知覺的來自認知神經機制方面的直接證據。因此,這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質。

4.2對通貨膨脹知覺進行跨文化對比研究

雖然各國均有學者對本國通脹知覺進行研究,但是鮮有學者對各國通脹知覺進行對比研究,特別是對中西方的比較。由于中西方的經濟體制、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文化價值取向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因此在中西方不同的背景下對通脹知覺進行比較具有重大意義。鑒于此,可以對處在相同發展階段的不同國家間(如美國建立市場經濟后的30年內與中國建立市場經濟后的30年內)的通脹知覺進行比較分析,以揭示兩國通脹知覺形成和發展的規律以及兩國通脹知覺影響因素的異同;還可以針對某些特殊商品的價格變化狀況對不同國家公民通脹知覺的影響進行比較分析,如比較中美兩國房價變化狀況對中美兩國通脹知覺的影響等。

4.3制定本土化的通貨膨脹知覺指標

從世界范圍來看,目前測量通脹知覺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抽樣調查法獲得消費者的通脹知覺,另一種是通過實際的物價信息推導出消費者的通脹知覺。

就抽樣調查法而言,最具代表性的測量指標是由歐委會在2003年提出的平衡通脹知覺指數(BPI,),該指數是一個平衡了正向反應(價格上漲)和負向反應(價格不變或下降)之間矛盾的量化結果,其計算公式如下:

BPI=[(PP+1/2P)-(1/2+MM)]×100其中PP為認為物價大幅度上漲者所占比例、P為認為物價適當上漲者所占比例、M為認為物價保持不變者所占比例、MM為認為物價下降者所占比例(European Commission,2003)。實際上,中國目前所采用的就是抽樣調查法,但是我國只是單純的對消費者的通脹知覺狀況進行調查并沒有對調查結果進行平衡處理以獲得一個具有綜合代表性和可比性的通脹知覺指標。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借鑒BPI的做法,對我國目前的測量手段進行改進。

就推導法而言,最具代表性的測量指標是由Brachinger(2008)提出的通脹知覺指數(index ofperceived inflation,IPI,),該指數從購買者的角度出發,把購買行為視為標的物,主要關注商品購買頻率和損失規避對購買者通脹知覺的影響,其計算公式如下:

第8篇:合伙人合同范文

明朝人的工資:

柴薪皂隸:百姓有給國家服役的義務,不過服役是有工資的。輪到當役了,派給當官的跟班,柴薪皂隸就是買柴燒水、干雜活。年收入20兩,計13216元。(明朝國家規定七品正堂可以有四名柴薪皂隸,縣丞二員各二名,主簿二名,典史一名;以上官員,每人用馬夫一名,國家付工資。)

馬夫:給政府公務員趕馬,出差辦事使用。年收入40兩。計每年26432元。

明朝縣官:正七品每月俸祿7.5石或一年45兩白銀。實際月收入7.5*188.8*1.75=2478元。每年約3萬元。其它收入:柴薪皂隸4個、馬夫一個,這5個人工資由國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筆墨費由國家補貼。新官上任,還可以先拿到40兩修理費。看起來七品縣官45兩白銀跟馬夫40兩白銀年俸差不多,(明朝的公務員工資真的是很低的,歷朝歷代中明代公務員工資收入算少了。)但是縣官、典史等的住房、出行、皂隸人員、衣食花費基本由國家支付和補貼,所以年俸基本是凈收入,而且筆墨費都是固定按兩算由國家撥給,還有多余。馬夫就沒有那些好處了。

學生:“廩膳米人日一升,魚肉鹽醯之屬官給之。”——《明史·食貨志六》。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給一升米約2斤,(剛夠兩人吃)給魚肉油鹽。(注:明代10升=1斗;10斗=1石。)明代優待秀才時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兩白銀的廩膳費。不過明代的學生概念不是現在的學生概念,現代的學生只能算做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縣學才算是廩膳生,才可以“食廩”,所以明代秀才不干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干活只吃“廩膳”會很窮,所以有窮秀才之稱。

注:以上跟據明代萬歷年《宛署雜談》及《明史》。

街頭挑擔賣油的小販:一年收入約20兩。計人民幣13216元。馮夢龍在萬歷年至天啟年寫有《三言》,其中《賣油郎獨專花魁》中秦重只有3兩白銀的本銀,街頭賣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開支,還能剩余16兩白銀。“每日所賺的利息,又且儉吃儉用,積下東西來,置辦些日用家業,及身上衣服之類,并無妄廢。”除去一年用度剩余16兩。所以記為年收入20兩。

殺豬的:范進的老丈人胡屠戶對窮秀才范進說,“每年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經。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儒林外史》。一天一錢,一月3兩,一年有36兩,看來殺豬的收入直逼馬夫了。約23789元。

農民:農民的收入是多少?農民“人給地十五畝,蔬地二畝。”“新耕地免租三年。”假設古代耕種水平低只及現代的1/2或2/3,那么農民每畝約能收入250或350斤大米,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豐年加勤懇,南方農民均毛收入15750,北方農民人均毛收入7875,除掉農具、肥料、水利開支、畝稅(明朝每畝收稅一斗,約20斤大米),如果一家七八口人干起來,幾年里蓋個優質磚瓦四合院不成問題。

明朝的物價(萬歷年):

大米白銀1兩=2石即377.6斤。合人民幣1.75元/斤。

上等豬肉白銀1錢六分=8斤合人民幣13.2元/斤。

上等羊肉白銀1錢二分=8斤合人民幣9.5元/斤

牛肉五斤白銀七分五厘合人民幣9.9元/斤

五斤重大鯉魚價白銀1錢合人民幣13.2元/斤

栗子五斤價白銀6分五厘合人民幣8.6元/斤

活肥雞一只價白銀4分合人民幣26.4元/只

白布四匹價白銀8錢合人民幣元132.2元/匹

綿花一斤價白銀6分合人民幣39.6元/斤

高級紅棗100斤價白銀2兩5錢合人民幣16.5元/斤

會試用黃絹傘二把價白銀六分合人民幣3元/把

刑部用鐵鍬五把價二錢五分合人民幣33元/把

官用桂圓重二斤八兩價一錢二分五厘合人民幣29.5元/斤

注:以上物價跟據明代萬歷年《宛署雜記》。

明代小說《水滸傳》中楊志東京賣刀的時候,牛二曾說“甚么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兩值1000文,一把菜刀30文約20元,考慮到當時沒有工業化煉鐵,這個菜刀價格也跟我們現在差不多。第四十四回戴宗楊林請石秀吃飯的時候楊林扔出一兩銀子讓店家隨便上酒菜。這600多元錢在我們現在大酒店里還不夠,可是在小酒家里也確實可以隨便上菜了。

房產價格:“可成道:‘在墳邊左近,有一所空房要賣,只要五十兩銀子。若買得他的,到也方便。’春兒就湊五十兩銀子,把與可成買房。”——《三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低檔房產50兩一宅,約人民幣33040元。高等大宅院:1000萬以上。“施小舍人急于求售,落其圈套,房產值數千金,郭刁兒于中議估,只值四百金。”——《三言·桂員外途窮懺悔》。看來明朝有錢人的房子還是真夠貴的。

物價的穩定。明朝初幾年和末期時物價曾有過一兩白銀買一石大米,正統年間也有一兩可以買四石的年景,崇禎帝國亂時還有過二兩一石的物價。但比起民國末年物價天漲,總算銀子還是硬通貨。明朝的物價基本是平穩的,尤其是官俸硬比例,一兩比二石大米。對穩定貨幣價格有相當作用。

稅收

《明史·食貨五》“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

《宛署雜談》“至萬歷十年內,又蒙題,將鋪行下三則免征稅契,買價不及四十兩及典價,一概免稅,其買價至四十兩以上者,每兩止稅銀壹分伍厘。”

《明史·食貨二》建文二年詔曰:“江、浙賦獨重,而蘇、松準私租起科,特以懲一時頑民,豈可為定則以重困一方。宜悉與減免,畝不得過一斗。”

《明史·食貨二》宣德五年二月詔:“舊額官田租,畝一斗至四斗者各減十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減十之三。著為令。”

明朝的商稅原先是30取一,也就是3.3%。后來明朝皇帝與內閣考慮減輕國用以減少百姓負擔,萬歷時降到了1.5%。小生意、小商小販、年營業額在40兩白銀也就是在營業額少于26432元以下的免稅。——這算是照顧弱勢群體嗎?農民稅在洪武初原先有三至四斗,后來民田稅收減為每畝一斗米,約18.9斤。官田為一至三斗多一點。人民稅收少,也跟明朝的政府機構精減有關,但發生戰爭時費用大量不夠,崇禎國亂時期,為求一點兵費,皇帝幾乎四處求告。萬歷年間最好收成時全國財政一年有200萬兩白銀,還是張居正改革搞下來的。明朝萬歷時總人口約6000萬,人均每年負擔國家稅支0.033兩白銀,約人民幣22元。

福利

《明史·食貨一》初,太祖設養濟院收無告者,月給糧。設漏澤園葬貧民。天下府州縣立義冢。又行養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賜爵。復下詔優恤遭難兵民。然懲元末豪強侮貧弱,立法多右貧抑富。

明朝沒有叫化子和流浪漢,每個縣都有養濟院免費收留。《宛署雜記》載“每名口月給太倉米三斗,歲給甲字庫布一匹。”入養濟院的條件是:“查都城內外之老疾孤貧者,籍其年以請。”由于有待遇以至于某些人發達了也不走,“間有家饒衣食、富于士民者。”也在里面混個名字撈個實惠。遇水災旱災流亡的人,凡有力可耕者,國家給田每人15畝耕種,給牛和農具。貧民沒錢買地葬的,國家給地。老人八十歲以上的,國家賜爵。爵是有收入的。也就是國家養老。不過要等到八十歲。

過節

第9篇:合伙人合同范文

關鍵詞 農民工 農村老人 未成年人 生存現狀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87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more and more young rural migrant workers, their business, and their elderly parents and young children cannot walk but because of all sorts of reasons, the phenomenon of poor management of care are increasing. This research mainly through the Zhoukou rural left behind elderly and minors of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nd for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is research, put forward their ow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migrant workers; rural old people; juveniles; present situation of survival

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離鄉外出打工、經商,而他們年邁的父母和尚未成年的孩子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同行,疏于管理照顧的現象也不斷增多,調查顯示:2015年底,我國有2.1億農民工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6100萬留守兒童、5000萬留守老人,其中14歲以下占72.5%。他們離開了父母的呵護,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正常的管理與照顧,學習、成長也面臨著失去正常秩序;而老人們則缺乏生活和身體的照料以及心理和感情上的交流與安慰,生存能力極弱又無依靠的問題日益突出。其中81%的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靠自己的勞動維持生活,不僅要守家種地,有的還要擔負著教養孫輩的重任。老人們不得不在守家種地、教養孫輩的同時,還要忍受對子女的思念、內心深處的孤獨和遇事無人商量、情感無法交流的無奈。由此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群體的關注。隨著年齡的增長與了解的增多,筆者對這一社會現象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為全面掌握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的生存狀況,更好地吸引社會對這一群體的關注,對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思考與調查研究。

1 研究方法

本次調研以問卷調查為主,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訪談、座談調查為輔,并結合這次調研的目的和對象,選擇周口市轄縣中六個鄉鎮、六個自然行政村的不同群體,設計了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統計分析。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留守兒童生活現狀及原因

根據調查內容,選擇十四歲及以下未成年人,農村留守成年人,鄉、村、組干部和教師等不同群體為調查對象,對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成因進行了問卷調查。隨意抽查180人,其中14歲以下未成年人60人,現在監護人60人,鄉、村、組干部和教師60人。調查活動時間為2016年1月~2016年2月,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180份,調查問卷100%回收。調查結果見表1、圖1。

從表1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被調查的180人中認為留守兒童中學習表現成績優秀的不足4% ,成績中等的約16%,中等以下約占到了80%!訪談中有的老師和鄉、村、組干部反映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是非常差的,而且有部分13、14歲的孩子逃課現象增多,對這個問題被調查不同群體的認同度比較高。我們在跟蹤調查中發現,遠離父母留守農村的孩子80%以上由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臨時監護,接近20%的孩子臨時跟隨親戚生活。外出打工的父母們每年回家一兩次,有的幾年才回家一次,有將近一半的留守孩子與父母的通話、通信頻率不足每月一次。而農村留守老人文化素養又普遍較低,不善于和孩子溝通,沒有能力監督輔導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對孩子又過于溺愛,更沒有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能力;跟親戚臨時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更是覺得心理無依,寄人籬下,親戚大多忙于生計或不敢放手管孩子,這對孩子成長的身心健康都極為不利。從調查表1和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孩子已經出現了心理和情感問題,但是,孩子的臨時監護人卻發現不了或不愿意承認。孩子在心理上或情感上出現了問題而得不到關愛和及時的疏導,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極易產生心理失衡,引發各種心理疾病,甚至出現暴力傾向、觸犯法律,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

圖1 孩子離開父母后的變化

分析表1中的調查數據結合訪談中了解的情況,我們發現:遠離父母生活的農村孩子,人身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因為跟隨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或者是親戚生活,而這些臨時監護人的防范意識普遍缺乏,農村兒童自身防范意識弱,自我保護能力也差,很容易遭受意外傷害,甚至被不法分子盯上,成為他們實施犯罪的對象。據公安部門統計,在被拐賣的兒童中,第一位是流動兒童,第二位就是農村留守兒童。另外一個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是:農村留守女童被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受到犯的女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崳亢桶鎦,享受不到親人的關愛和溫暖,對她的身心都會造成極大的危害,非常容易釀成嚴重后果。

2.2 留守老人生存現狀和成因

訪談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現在農村社會化養老程度極低,養兒防老的觀念依然很強,農村的老年人對兒子和兒媳的依靠比較強,一旦兒子兒媳外出打工,老兩口一般只有互相照顧,獨自生活的同時還要耕種自己和兒子一家的土地,非常辛苦。表2是筆者在走訪過程中選擇的120位留守老人問卷調查表,發出120份,回收120份。

數據顯示留守老人年齡大都在60歲以上,大多數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老人和子女聯系主要靠電話。多子女家庭的老人和子女聯系頻率比孩子少的家庭高,有的留守老人家庭和子女平常幾乎不聯系。訪談發現這種情況一部分是因為子女們自己的負擔重,毫Υ螅沒有能力顧及老人,一部分則是因為子女本身就不孝順,責任意識淡薄,留守老人們生活上得不到子女的照顧,精神和心理上也得不到子女的撫慰,自身文化程度又普遍較低,所以精神生活也非常單調,心理上也感覺非常孤獨。再則,農村留守老人幾乎都是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的收入是通過種植農作物,再拿到市場上賣所得,收入低且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老人們一方面生活節儉慣了,另一方面也是經濟拮據,平常有個小病小災的就扛著,大病只要不躺倒也硬撐著,或到診所買點藥吃,給身心都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超過七成的留守老人還要承擔撫養教育孫輩的責任,這就使得老人們的物質生活更加困苦,精神和經濟壓力更大。尤其是失偶留守老人的生活無依無靠。總之,物資清貧,心理無依,精神無助,缺乏保障是大部分留守老人的生活現狀。

3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及老人問題的對策建議

以上調查結果分析顯示,現在生活在農村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孩子,尤其是遠離子女的老人和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他們的生活都比較艱難,身心兩方面都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和煎熬,已經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針對留守兒童及老人的生存狀況, 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3.1 解決留守兒童生存問題的建議

(1)各級政府協調各方資本力量,同時大力開展對青年農民的技能培訓,大力發展縣鄉經濟,增加本地農村青壯年在家門口就近就業的機會,并鼓勵農村青壯年家庭創業,從根本上減少留守兒童。(2)加大城鄉醫保并軌工作力度,使這項惠民政策盡快惠及廣大農民,各級政府有關部門還應該制定合理政策,提高進城務工農民的待遇,改善生活條件,以便他們帶子女共同生活,并妥善解決農民工子女進城后的上學和就醫問題。(3)各級政府提供經費支持,并協調民資力量,合理設置農村寄宿學校,加大和完善寄宿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政策建立機制,使得學校和教師在對孩子進行學校教育的同時可以及時介入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

3.2 解決農村留守老人生存問題的對策建議

(1)如上所述,如果農村青壯年可以就近就業,就可以改善農村留守老人的居家養老的生活條件,使老人們和孩子的親情溝通更為方便,使得老人心有慰籍。(2)農村留守老人大部分體弱多病,而且多為老年慢性病,按照現行縣、鄉農村醫保規定,醫療費用還是很大負擔很重,建議政府對留守農村的貧困老人加大政策傾斜力度,逐步減免費用,直至政府全部承擔,以解決老人就醫問題,提高他們的生存質量,改善生存狀況。(3)逐步完善農村養老制度,大力發展農村養老福利事業。由各級政府組織協調各有關單位和社會各階層力量,擴大農村低保范圍,從制度上、經濟上保障農村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水平。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多措并舉,以使得老有所依,老有所養。(4)由各級政府主導,協調社會各方力量,在農村建立養老院、托老所的同時開辦一些老年學校,定期舉行文化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可以引導志愿者群體進入養老服務,社會各界都給予農村留守老人更多的關愛,使他們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安慰,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本次調研雖然時間比較短,但調研內容較豐富,針對性比較強,對我們學生來說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盡管調查發現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存在著諸多問題,但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也切身體會到了我國農村巨大變遷和國家、社會為農村發展所作出的努力,更感受到政府對農村留守人口的關心、關懷和關愛,體現了社會的正能量。筆者也相信我們黨和政府有能力解決好農村留守人員的問題,使得老有所依,幼有所長。

參考文獻

[1] 段成榮,呂利丹,郭靜,王宗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生存和發展基本狀況.人口學刊,2013.35(3):37-49.

[2] 王靜敏,安佳.農村學齡期留守兒童現狀調查分析――基于吉林省調查數據.調研世界,2015.9:38-40.

[3] 陸錦怡.農村留守老人現狀研究.才智,2014.33:365-36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 国产成人无精品久久久久国语 | 牛牛av| 果冻传媒第一二专区天美传媒 | 卡一卡二卡三精品app下载 | www.男人天堂 | 久久午夜影视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专区一区 | 日本高清不卡一区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7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尤物 |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男男 |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永久免费影视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一级在线 |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卡无卡视频 | 天天干在线免费视频 | 在线精品国内视频秒播 |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99热这里有免费国内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 日本久久久久久 |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高清色本在线www | 亚洲天堂v| 失乐园日本电视剧第1集第8 | 亚洲一级毛片 |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无卡无在线播放 | 国产美女视频免费看网站 | 亚洲第一成年网 | www.夜夜| 亚洲色图 在线视频 | 日本高清视频成人网www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母亲的朋友在线观看完整版的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黄色免费网站观看 | 久久机热这里只有精品33 | www四虎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