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七五普法征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廣泛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
1.組織開展“學習憲法尊法守法”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突出宣傳憲法,組建憲法宣講團,赴鄉鎮(街道)、社區、村莊宣講《憲法》,利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集中宣傳,組織策劃好“12·4”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宣傳活動。
2.切實抓好經濟領域法律法規學習宣傳。健全完善法治宣傳服務中心工作長效機制,深入開展法律服務“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創建無違建縣、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宣傳。
3.認真抓好社會熱點問題法治宣傳。廣泛開展依法、互聯網管理、公共安全等法律法規學習宣傳,開展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就學就業、醫療交通、勞動人事爭議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婦女權益保障、未成年人保護、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按照省市部署,組織開展“法治建設年”“互聯網法治論壇”主題活動。
4.把法治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內容。積極協調在文明村鎮、文明行業創建中,把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情況作為精神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二、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制,構建法治宣傳教育全覆蓋工作體系
5.出臺《關于健全完善“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制的實施意見》,明晰普法主管部門與各行業部門在基本法與專業法宣傳實施方面的分工協作關系,對重點部門法治宣傳教育職責分解。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和需求,確定法治宣傳教育的重點內容和重點對象,完善法治宣傳教育相關制度,制定實施辦法,努力解決制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發展的制度性、機制性問題。
6.拓展法治宣傳教育四大平臺。搭建新聞媒體公益普法平臺,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等大眾媒體的重要作用,運用互聯網和移動通訊、微信等新興媒體,辦好各類法制(治)欄(節)目,打造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精品節目和品牌欄目。搭建主題法治宣傳活動平臺,積極探索完善法治宣傳服務重點工作、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的常態化工作機制,精心策劃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普法宣傳主題活動。搭建法治宣傳項目推優平臺,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目標任務細化分類,以項目管理形式推動普法工作的開展。
7.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職責。各執法部門要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責任制,按照普法職責分解要求,積極履行社會普法教育責任,面向社會組織開展與自身職能相關的專業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結合部門職能特點,關注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積極參與社會普法教育隊伍、陣地和法治文化項目建設。
8.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在各村居設立公共法律服務站,注重法治宣傳與法律服務相結合,在辦理具體案件的法治實踐中,增強群眾法治意識。推動政府機關、司法機關、社會服務機構在窗口單位和窗口崗位增加法治宣傳教育功能,拓展各類基層公共服務設施的普法功能,實現縣、鄉、村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全覆蓋。
9.融入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把法治宣傳作為文化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與中華傳統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有機融合。把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納入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結合“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文化對口支持等工作,積極運用農村文化禮堂、道德講堂、農村應急廣播系統、農村電影放映場所、農家書屋等資源,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法治信仰。
三、抓好“六五”普法總結考核和“七五”規劃調研,提高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能力
10.開展“六五”普法考核驗收工作。根據市普法辦的統一部署,結合我縣實際,制定總結驗收方案和驗收標準,完成總結驗收任務。全面系統總結“六五”普法工作,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改進措施并認真落實。6~7月開展全縣“六五”普法檢查驗收工作,同時做好迎接省市考核驗收的各項工作。
11.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成果宣傳。重點宣傳全縣開展全民法治宣傳教育30周年,特別是“六五”普法以來取得的經驗和成效,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做好“六五”普法創新項目、推進項目以及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推薦、報送等工作。
12.調研起草“七五”普法規劃。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在新的起點上對法治宣傳教育進行謀劃設計。各鄉鎮各部門單位要積極獻計獻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四、推進領導干部和青少年普法品牌工程建設,全面提高重點學法對象的法律素質
13.繼續推進領導干部法律素質提升工程。建立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年度述職制度,做好領導干部年度學法情況、法律知識考試情況和遵紀守法、依法行政等情況考核。編印領導干部普法讀本,以案說法,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繼續完善領導干部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和新任命領導干部的任前法律知識考試,推動領導干部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14.繼續推進百萬青少年法律素養提升工程。在全縣中小學設立法治課程,以互動參與式快樂學法為模式,創新拓展多樣形式、多種載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機制,切實增強青少年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開展“學法律、講法治、守法規”等特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主題征文活動、網絡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板報評比等。豐富青少年法治文化,編演文藝節目,觀看法制電影、閱讀法律書籍,增強青少年學法熱情。以法治教育和法治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全方位拓展法治教育空間。深化“陽光驛站”建設,強化失足青少年幫教。開設青少年法治宣傳園地,組織法庭、看守所、檢察院警示教育基地及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觀摩體驗。開展法制學校規范化建設,營造濃厚法治氛圍,讓青少年輕松學法。
五、全面開展法德文化共享工程,創新富有地方特色的法德文化傳播體系
15.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法德文化共享工程”,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媒體行、廣場行、鄉村行、企業行、校園行大型系列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活動,充分挖掘法治文化和道德文化資源,豐富法德文化活動載體和形式,加快建設法德文化傳播體系。
16.結合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和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動員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力量共同建設一批起點高、創意新、特色明、功能全的法德文化陣地。完成建設1家市級“法德文化示范點”和1個法德文化景觀。
17.依托文化館、劇團等專業文藝團隊和動漫、微電影等文創企業,探索建立法德文化創作中心,創作法德文化精品。整合普法網站、普法微博、普法微信、普法手機報等新興媒體,拓寬網絡普法平臺、外宣網上平臺和公共法律服務網上平臺等功能,打造全縣一體化普法e聯盟,高密度、多角度地宣傳法律法規、傳播法治資訊、引導法治輿論。
一、主要任務完成情況
(一)檔案法治建設
1、加強檔案法規制度建設。貫徹實施檔案工作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及時轉發并嚴格執行上級業務規范文件,制定下發了《縣檔案局“七五”法治宣傳教育規劃(2016—2020年)》《縣檔案局關于加強領導干部公務活動檔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縣檔案局關于加強縣民貿公司檔案規范管理的函》《縣檔案局關于做好抗震救災工作文件材料收集歸檔工作的通知》《縣檔案局關于認真做好縣“8.8”地震抗震救災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縣檔案局關于精準扶貧檔案片區指導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進一步規范完善依法行政相關制度。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部署,明確規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具體工作的范圍、標準、節點,全力做好文件的查閱、利用、服務,確保縣政府文件全面清理工作到位。認真做好規范性文件清理備案、審查工作,及時清理上報行政審批和行政處罰事項等部門權力清單責任事項,落實責任清單,按時填報行政權力運行情況。及時清理公示本單位機構概況、領導職責、財務信息、法律法規、工作動態、便民信息等政府信息,將檔案工作全面置于群眾監督之下。健全執法人員學習教育制度,每年定時進行執法人員審核、培訓,要求執法人員做到自己的執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證據確鑿,無越權處罰、變通處罰等問題。
3、深化檔案法制宣傳。認真貫徹實施省、州《檔案法制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結合“七五”普法,堅持會前學法,制定年度學習計劃,落實學習任務和內容,每年集中學習憲法、檔案法規法紀及規范性文件等不少于12次。按照“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要求,積極開展依法治縣及法治示范單位創建活動,結合駐村幫扶、檔案業務指導、培訓等工作,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檔案法制宣傳活動。結合每年檔案法制宣傳主題,安排部署“6.9”國際檔案日宣傳活動,征訂宣傳資料,制定下發了宣傳活動方案,征文活動通知,發放檔案法規宣傳資料1000余份。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召開檔案法規知識專題學習討論活動,利用門戶網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微信、短信等持續發送檔案法規知識。進一步健全完善單位“法律圖書角”,及時更新《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等涉及法律法規、檔案業務、民族政策、惠民知識的書籍、報紙、雜志期刊,為干部職工日?!俺潆姟碧峁┝藢W法陣地,進一步增強了干部職工知法守法意識。
4、強化檔案執法檢查。結合重點工作任務,每年開展檔案執法檢查,組織檢查組對全縣機關、鄉鎮開展檔案執法檢。檢查內容包括年度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檔案室規范化管理、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和災后恢復重建檔案工作情況等。檢查中對存在檔案管理方面問題的單位發出《檔案行政執法檢查限期整改通知書》,提出整改意見和整改要求,限期進行整改,有效地增強了全縣的檔案管理意識。目前我縣無檔案違法違紀案件發生。
(二)檔案資源建設
1、加強檔案資源的接收和征集。立足現有的館藏資源,不斷加強民生檔案、特色檔案、重大活動檔案和到期檔案資料的接收與征集。十三五期間接收進館民宗局、財政局、計生局、農水局、永和鄉、法院、紀委等20多個單位、鄉鎮文書檔案7832(卷、盒)、會計檔案1528盒、項目檔案1135盒、訴訟檔案2367盒、榮譽、照片、實物、光盤等4000余(張、件),整理接收抗震救災檔案500余盒,整理進館資料566冊。并嚴格按照紙質檔案和數字化副本“雙套制”要求進行檔案接收。截止2019年12月,縣檔案館館藏檔案106個全宗69730(卷、盒)、資料6236冊。
2、規范機關檔案形成和管理。一是強化日常業務指導監督檢查工作。每年深入機關單位和鄉鎮指導督查150余人次。及時轉發《省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辦法》,制定下發年度檔案工作要點、《縣檔案局關于加強汛期檔案安全工作的通知》《縣檔案局關于開展檔案執法檢查的通知》等文件,進一步完善檔案工作機制。二是加強機關檔案室規范管理。結合精準扶貧、抗震救災、災后恢復重建項目檔案專項指導督查加強對機關檔案室規范化管理工作檢查考核,提升檔案館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水平。重點對縣人社局、縣規劃局、縣水務局、縣衛生局、縣防震減災局等涉民單位進行業務指導督查,幫助修訂完善《文件材料收集范圍及檔案保管期限表》《機關檔案分類方案》等檔案工作制度,以及文書檔案、科技檔案、會計檔案等的規范整理。三是全力抓好機改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檔案處置工作。為切實做好機關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中的檔案處置工作,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檔案館積極作為、靠前工作,主動與縣委辦、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等部門加強溝通,將機改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檔案處置工作列入全縣區劃調整改革議事日程,同研究、同部署。草擬了《機構改革中加強檔案工作的實施方案》《關于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中加強檔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確了改革中各鄉鎮、單位檔案的歸屬和流向,處置的范圍和內容,強調了檔案的鑒定收集歸檔程序和移交要求,定期開展檔案業務制度檢查,做到檔案應收盡收、應歸盡歸,有力推進改革進程中檔案安全及規范管理。
3、規范企業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深入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檔案工作的意見》,下發《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會計檔案管理辦法》《金融企業業務檔案管理規定》等文件,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檔案工作,完善以資產為紐帶的企業檔案集中統一管理體制,為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服務。開展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的審核,對縣自來水廠、大九旅集團、南坪林業局、黃埔電力公司、羅依鄉產業園區和高原食品公司等單位進行定期指導督查,并協調組織開展了1期縣觀光公司檔案業務培訓。
4、強化重點項目檔案的監督管理。貫徹實施國家檔案局制定的《建設項目檔案監督指導工作指南》,深化“項目檔案工作提升行動”,加強項目主管部門聯系協助機制,推進重大項目檔案指導、檢查、驗收工作。針對“8.8”地震,及時制發相關規定、通知,提出工作要求,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做到提前介入,及時協調落實專項檔案業務培訓、檢查,指導項目檔案整理、移交等工作,進一步促進項目檔案規范管理。組織對縣內188個重大項目檔案進行了登記,完成了“九寨印象”、水岸豪庭、白水龍水電站移民、魯能生態旅游、新區市政公共設施提升工程、醫藥公司商住樓、鄉村道路等57個工程項目的檔案初驗,組織開展了1期專項驗收。
5.加強農村檔案工作。一是落實《村級檔案管理辦法》。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鄉創建以及鄉鎮、村檔案法規、政策的宣講,積極協調、指導、督查鄉、村兩級檔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推進“村檔鄉管村用”工作,探索解決鄉鎮、村檔案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鞏固村級檔案建設成果。結合“雙報到”積極開展社區檔案規范化管理工作。充分利用黨員志愿服務活動載體為社區提供檔案法律法規咨詢和業務指導、技術等工作支持,規范社區檔案管理。二是做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檔案管理工作。開展蹲點調研,完成《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登記頒證檔案管理工作調研報告》,對檔案部門接收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檔案進館提出明確要求,安排業務骨干指導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登記頒證檔案整理歸檔、檢查、驗收工作,要求歸檔材料真實、完整、可靠,整理規范,檢索體系齊備。三是部署開展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結合“駐村幫扶”和“兩聯一進”開展檔案工作調研,完成了《縣精準扶貧檔案工作調研報告》。轉發了《州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實施方案》,與縣扶貧移民局聯合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意見》文件,對全縣鄉鎮精準扶貧檔案檢查指導工作全覆蓋,指導建立縣、鄉、村、戶減貧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保管等工作,在安樂、勿角試點鄉鎮開展了重點督導檢查。舉辦了縣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培訓會,對全縣48個貧困村第一書記,鄉(鎮)檔案專干,22個扶貧專項部門分管領導進行了精準扶貧檔案專題培訓。
6、檔案規范化管理情況。圍繞重點工作積極開展機關、企事業單位規范化管理工作,2019年完成縣法院檔案規范管理晉升“省一級”標準驗收認定??h檔案館2012年12月通過“國家二級”綜合檔案館標準驗收。2014年12月縣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省級示范縣通過驗收。目前,縣機關檔案室工作規范化管理達省級標準83個,村級建檔120個村,社區建檔4個。
(三)檔案利用服務建設
1、推進檔案開放工作。制定開放實施細則,對應開放的檔案進行認真的鑒定工作,開放了應開放的檔案,備有開放檔案目錄,供利用者自行檢索,對利用頻繁的重要、珍貴的檔案提供了部分復制卷或者副本,堅持利用登記和利用效果,并編制檔案利用效果匯編,取得利用實效。
2、強化檔案開發利用工作。提高社會公眾服務水平,積極構建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系,檔案館開館時間與國家法定工作日數及工作時間相同,并長期堅持采用法定節假日和延時服務方式,積極開展檔案、資料的開放提供利用工作,利用形式多樣,包括接待來訪、咨詢、來電、來函代查等利用工作,做到熱情服務、優質服務,不斷提高利用群眾的滿意度。堅持檔案便民、惠民理念,積極創新民生檔案利用方式,挖掘館藏資源,編制專題目錄,使查閱利用更為方便。認真貫徹《省國家檔案館民生檔案異地查檔跨館服務辦法》,積極協助配合異地查檔業務,認真執行利用檔案零收費規定,積極為各單位、社會各界利用檔案提供優質免費服務,十三五期間為社會各界提供利用檔案2917卷次,972人次,為領導決策、低保救助、工齡認定、婚姻認證、房產交易、落實待遇、解決糾紛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原始證據。
3、扎實開展檔案文化建設工作。深入挖掘館藏檔案資源,及時安排部署檔案文化建設工作,完成了《縣領導干部職務任免文件匯編(1990-1995年)》《縣農村土地經營確權工作文件匯編》《縣新城區建設指揮部全宗介紹》《民族宗教事務管理文件匯編》的編制任務。協助州檔案局開展館藏珍貴檔案調研,完成《蘭臺珍檔》一書的素材采集工作。積極提供資料,協助縣志辦編制完成《抗震救災志(2008年)》的編制任務。鼓勵職工積極寫稿,向州局、縣委宣傳部報送工作信息102篇。結合主題活動,每年編寫調研報告、理論文章3篇,為推行政務公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檔案信息化建設
積極穩妥推進本區域數字檔案館建設工作,開展檔案數字化工作現狀及發展方向調研,完成調研報告《關于縣級檔案館數字化建設的思考》。積極向縣委、縣政府提出數字檔案建設規劃意見,推進檔案信息化工作與本縣信息化工作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向省檔案局、縣財政爭取資金,采購了電腦、復印機、檔案密集柜等用品,為調整優化檔案管理軟硬件環境,搭建數字化檔案館管理平臺創造條件。按照年度計劃,安排部署館內檔案數字化加工任務,完成文件級目錄錄入70000余條。進一步完善機關單位電子檔案移交接收進館工作制度,建立電子檔案接收平臺。積極推廣檔案管理系統,機關檔案室檔案管理軟件使用普及率達90%,鄉鎮普及率100%。為檔案資源共享打下基礎
(五)檔案安全建設
縣檔案館于2008納入災后重建項目,年初施工,2009年底竣工,2010年投入使用。實際使用面積2510平米(其中庫房面積1005平米),新館結構基本合理、配備了一些必要設施設備。“十三五”期間,向縣財政爭取資金48萬余元,增添了檔案密集柜和目錄柜,為檔案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嚴格執行檔案安全保密工作的各項規定,全員簽訂安全保密責任書,把檔案安全保密要求貫穿于檔案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的各項環節。深刻吸取國內外重大安全事故教訓,進一步筑牢檔案安全防線,多措并舉,扎實開展檔案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從檔案實體管理、檔案信息管理、檔案保密、檔案開放與利用等方面對全縣17個鄉鎮、80個部門開展了檔案安全大排查。建立了檔案安全整改排查臺賬,健全完善了檔案安全應急預案,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單位,及時進行督促整改??h綜合檔案館堅持安全消防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庫房溫濕度監控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做到每日安全巡查不少于1次,時刻繃緊檔案安全弦。檔案館歷年無安全事故發生,檔案安全萬無一失。
(六)檔案隊伍建設
1、抓好黨風廉政反腐敗工作。結合會前學紀、會前學法和專項學習教育活動要求,采取集中學習、自學和送學上門等方式,統籌安排落實學習任務。堅持每周至少1次的政治理論和業務集中學習時間,每年組織集中學習不少于24次,學習了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精神,省、州、縣各級會議精神,黨紀政紀處分規定,以及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部門業務知識規范等內容。通過深入、扎實的學習宣傳教育、座談交流、專題討論,專項整改活動,切實解決黨員理想信念問題,使干部職工普遍武裝了頭腦,深化了思想認識,切實轉變了工作作風,提升了素質能力,單位形成積極健康的良好工作氛圍,為實現“兩地一點范、美麗新九寨”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2、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根據縣級部門學習教育要求,結合省、州繼續教育培訓計劃,積極安排職工參加縣委、縣政府、組織部、人社局、黨校、法制辦、宣傳部等單位舉辦的培訓和知識競賽。組織職工參加“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網絡培訓。每年抽派檔案館1-2人參加省、州檔案業務培訓,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檔案專兼職人員參加省、州檔案業務培訓。組織單位執法人員參加了網絡法治教育學習培訓和縣普法學習考試。結合年度重點工作,組織開展專項檔案業務培訓。舉辦了縣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培訓2期,災后重建項目檔案業務培訓1期,縣觀光公司檔案業務培訓1期,衛生系統健康扶貧檔案業務培訓1期,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財政和檔案業務培訓1期。共計培訓鄉鎮、機關企事業單位分管人員和檔案兼職人員500余人次。進一步提高了基層檔案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有力促進了各單位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全縣檔案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工作亮點
縣檔案局、檔案館在州局、館指導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務民生為重點,以強化監督指導為手段,以提高檔案管理整體水平為目的,全面促進了我縣檔案事業和諧發展。縣檔案局(館),2016年榮獲省檔案工作先進集體。榮獲《省檔案》(2016-2017年度)宣傳工作先進集體。2016-2019年,每年榮獲州檔案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和“三個體系”建設、數字檔案館建設、檔案文化建設、創新項目、編研等多個單項先進榮譽。在工作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幾點。
(一)堅持日常業務指導和專項督查相結合。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指導方式,每年深入機關單位指導檔案業務工作不少于150余人次,并在館內安排提供整理室,指導鄉鎮在檔案館進行檔案整理歸檔,檔案指導人員及時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解答。結合精準扶貧、機改、抗震救災、災后重建等專項工作,及時協調相關單位,組織開展專項檔案業務培訓和檔案督導檢查,每年組織1-2次執法大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強化為民服務。重點抓好婚姻、社保、醫保、農村土地承包確權登記等民生檔案的規范管理。及時指導涉及民生檔案工作相關部門整理歸檔,完善管理制度。加強接收力度,確保民生檔案收集齊全、整理規范、保管安全。有序開展館內民生檔案文件級目錄錄入和民生檔案查閱利用檢查工具的編制。規范完善查閱利用制度、手續,積極宣傳檔案法規、政策,切實為群眾查閱利用檔案提供高質服務。
(三)抓住重要任務,及時部署,早參與、早謀劃。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及時找準年度重點目標任務,做到主動出擊,早謀劃、早參與。比如在災后恢復重建、機構改革、精準扶貧等工作任務中。檔案局及時落實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積極與相關單位溝通、草擬相關文件,制發管理措施,落實工作責任,舉辦相關培訓,開展專項制度、檢查,把檔案工作部署落實在前,促進檔案工作有法、有規可依,規范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檔案部門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檔案工作與黨和國家的新要求、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與網絡信息時展的新趨勢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我縣檔案工作各項任務按規劃得到較好落實,檔案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檔案館編制少,人員結構老化,檔案專業人員缺乏。二是基層檔案發展不平衡,部分鄉鎮、單位領導干部對檔案管理工作重視不夠,檔案人員變動頻繁,檔案工作穩定性和延續性較差,基層檔案工作規范管理得不到持續性保障。三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發展不平衡,數字化檔案館建設工作進展緩慢。
四、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建議